李商隐的爱情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为李商隐的追忆之作,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不惑之年,他孑然一身,独上西楼,秋风拂面,往事如烟,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无限感伤的《锦瑟》,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和他曾经有过的青春年华。

写完《锦瑟》后二年,李商隐忧郁中死去,年仅四十五岁。 知道李商隐,因为他的另外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是纪念一个叫柳枝的女子,记录他刻骨铭心的初恋。

其实李商隐是唐朝最出色的爱情诗高手。 很不幸,李商隐和柳宗元一样,八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岁的时候就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他曾经是唐朝王室家族的一员,可惜像他这样沦落到民间的王室后裔太多了,他与唐王室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没有人记得他了。少年时的落魄生活促使李商隐有一种强烈的走上仕途,求取功名的愿望,这好比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他的命运一样。 父亲不在的日子,李商隐的叔叔成了他

的启蒙老师,他的这位叔叔上过太学,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只是由于性情的原因,终身不仕,过着平淡的隐居生活。叔叔的古文非常好,在叔叔的教导下,聪明的李商隐很快就成为写古文的高手。

后来李商隐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在李商隐往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多重角色:伯乐、良师、益友、长辈、上司等等。

这就是令狐楚。 十六七岁时,李商隐写出了两篇优秀的古文:《才论》、《圣论》。这两篇古文很快就传到了当时在洛阳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的手中,同样也是古文高手的他对年纪轻轻的李商隐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快就接见了他,并聘他为自己的幕僚。 就这样,李商隐离开了他的家乡荥阳,来到了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洛阳。

就在洛阳,他邂逅了他的初恋情人柳枝。 比之于长安,洛阳是一个更容易发生艳遇、滋生爱情的城市,只因为那里有一种名为牡丹的花,开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而洛阳的女子亦如牡丹花一样,灼灼其华。每一个来到洛阳的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无不为洛阳的牡丹花和身如牡丹花一样的洛阳女子而叹为观止。

洛阳每年都有举办百花会的传统,期间全城出动,大摆宴席,以牡丹花作屏,把房子的梁、柱、栋、拱上都以竹筒储水,插上牡丹花,一次要用牡丹花上万朵。洛阳的豪

门望族、官宦学士还通过赏花、赛花来评选牡丹名次,据说谁家的花开得好,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以加官晋级。李商隐的爱情

她是当年的牡丹花女,洛水河畔的长堤上摆满了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其中尤以牡丹为最,而她就是站在牡丹花丛中的绝代佳人,其妖娆妩媚之态比之牡丹更胜几分。满街都是看花人,懂花人看门道,不懂花的人看热闹。风流雅士,会聚一团,赏花品茗,举酒作赋,好不快活。

他看到了她,他像着了魔似的向她走近,他不敢正面看她,只是隔了牡丹花丛,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的背影。不料,她突然回过头来,目光正好落在他的面庞上,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他七魂没了六魄,爱情产生了。

有时候爱情就这么简单,仅仅需要一个眼神,如此而已。 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叫柳枝,是洛阳一个富商的女儿。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商隐,是客居在当时名声显赫的令狐楚府中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他爱慕她的芳华,她渴慕他的才华,落花有意,流水有情,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他们开始频繁的约会,记不清有多少次约会了,每一个次约会都是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她躲避着她的父母,悄悄的和他来往。每一次约会都是那么浪漫都是那么幸福,每一次约会他都会为她写一首诗。每一首诗她都如获至宝,捧在怀里,晚上,枕着

它入眠。 可是好景不长,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两年后随风而去,柳枝被她的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最后一次约会了,从此两个人相忘于江湖。 可是,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他怎么忘得了呢?于是,他为她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风虽无力,也令百花残,百花虽无力,也令东风难,东风若有意,莫叫百花残,百花若有情,莫叫东风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商隐对柳枝的爱情宣言。

走了柳枝,来了宋华阳。 宋华阳是李商隐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他与她的爱情因为两个人的身份而遭到后人的非议。

他们的爱情发生在一座道观里,李商隐和宋华阳都是修道之人。两个修道之人发生恋情,不亚于和尚犯了淫戒,这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商隐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切得益于那个开放的朝代。在唐朝,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榜样作用,很多女子纷纷进入道观,明里修道,暗地里和纨绔子弟干着偷且之事。更有开放的女子,比如鱼玄机,把道观当成了青楼,明目张胆的

诱惑一个又一个男人前来和她共渡春宵。 原以为此生只爱柳枝一人,她走了之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带着一颗看破红尘的心,他登上了玉阳山,企图以修道之心来减轻他失恋的痛苦。无奈,他尘缘未了,六根未净,道术还未修完一半,他又被爱情狠狠的撞了一下腰。 他遇见了比柳枝更让他心动的如花美眷——宋华阳。

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陪伴公主到玉阳山修道,居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里,而李商隐就居住在灵都观对面的灵隐观,两观只相隔三百余尺。 公主是不是真心来修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宋华阳肯定不是真心来修道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有着的七情六欲,只是迫于公主的权威,她才入了道观。于是,这个可怜的女子一面陪着公主心不在焉的研习道术,一面在脑海里憧憬着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快点到来。 感谢上天对她不薄,就在那个春雨潇潇的午后,她遇见了她的白马王子李商隐。 当时李商隐走在路中,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带雨具的他正在踌躇之际,一把芬芳的雨伞已经悄然举过了他的头顶,他回过头来,一双清澈的眸子炽烈的看着他。

那一刻,他忍不住牵起她的红酥手,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这样牵着一个陌生女子的手,漫步在雨中。很短的一段路程,他们走了很长时间。到了她的道观,他们分别。她把伞送给他,目送他离开。就是那把

篇二:《惘然记 李商隐的爱情八卦》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给哀哀的心奠杯泪酒,让逝去的年华回头一笑,只余惘然。——题记

纵然在诗星如云的唐代,他也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很少有师长选他的诗来教育孩子,很少有教材会清晰明了地解读他的诗。但我们往往被他那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幽诡凄艳的诗句所感动。他,就是李商隐,一个生活在晚唐牛李党争夹缝之中的忧郁多情的诗人。

不知大家心目中的李商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如果只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被教材误解诗句能与他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实在太少了,希望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个全新的李商隐。

好,大幕拉开,公元812年。

李商隐自称李唐王室之后,但这对他的命运没有丝毫影响。从小丧父的他与母亲扶柩回乡,相依为命,在贫苦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因为好学多才,李商隐十六岁那年终得权贵令狐楚的赏识,被招为幕僚,情同父子又如师生,并和令狐楚的女儿函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在函玉表明心迹之时,无奈李商隐自觉出身寒微,不敢接受师妹的爱意,一段约好的姻缘就此错过,成为终生憾事。这是第一次错过。

太和九年,李商隐上玉阳山东峰学道。在唐代,道教颇为兴盛,皇帝就经常送公主出家上山学道,具体为什么就不去探究了。不过公主入道,当然会带一些漂亮的宫女一同出家,以便侍奉。于是,李商隐邂逅了宫女宋华阳,观里观外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李商隐有诗《赠华阳宋真人兹寄清都刘先生》曲折地证明了这一段故事。两个月的欢愉被发现后,李商隐被逐下山,宋华阳怀孕被遣返回宫。这一段超出常规戒律的爱恋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离开玉阳山的李商隐寄居在洛阳堂弟李让山家中,一次在洛阳西郊,他遇上了商人的女儿柳枝。柳枝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也正是以诗为媒,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花。柳枝将自己上衣的长带系成结,隔墙投赠,并约了见面的日子。但李商隐因令狐綯(令狐楚的儿子)所荐急赴长安应举,终未能见面,再次归来时,他的堂弟告诉他,柳枝已“为东诸侯娶去”。李商隐伤感不已,作《柳枝诗》亓首题在柳枝故居墙上。这是第二次错过,这一年他二十三岁。

《杜阳杂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宝历二年,浙东貢女二人曰飞鸾轻凤。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每歌舞一曲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歌舞罢,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这一对姐妹花就是李商隐钟爱的宫嫔,一名飞鸾,一名轻凤。开成元年,李商隐以羽士的身份参加王德妃的醮祭,与鸾凤姊妹相识,于是在长安水边,曲江池畔的避暑宫中开始了约会。开成四年,文宗借追查毁谤太子的由头,来肃查禁宫,杀掉伶官侍女多名。鸾凤二嫔因李商隐赠与的玉盘被搜到,畏罪双双投五而死。李商隐听到噩耗,悲愤异常却又无能为力,写了许多悼念的诗篇,一场浪漫最终化成了无限的梦。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不过在此时,李商隐在政途上有了一丝起色。当时李德裕与牛僧孺互相仇怨,朝廷上分成牛、李两党。李商隐应属于牛党的令狐綯的派遣去泾原权贵王茂元处,想去化解牛李党的纷争。

这本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但进入了泾原幕府后,李商隐在那里与王茂元的女儿相爱。次年春,在老谋深算的王茂元的诱骗下,李商隐被招为女婿(终于结婚了!)。一个看似很好的你情我愿的婚姻,却给李商隐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原先照顾过他的隶属牛党的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认为

他背叛师恩,投靠李党,对他恨之入骨,派人对其严厉地谴责。李商隐被迫在新婚之夜跑出洞房,回长安跪在先师灵前,向令狐綯请罪,却不为谅解。

就这样,李商隐没有化解两党之间的矛盾,反而深陷党争的漩涡,从此仕途坎坷,壮志成虚。李商隐为爱情找到了归宿,也为爱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着功名与生计,李商隐婚后一次又一次地离别爱妻。一次在外奔波途中王氏突患病离世,可怜其妻死前,两人也未见上一面,虽两心相知相惜,但如此锥心的打击也使李商隐跌入黑暗的谷底。

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书中说,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归家,想与妻子共话巴山夜雨,共剪西窗之烛的思想感情。实则不然,这首诗作于其妻死后三年。一片虚拟的场景都让人荡气回肠,孤寂深长的情怀和对妻子百转千回的思念,竟如此凄婉动人,现代人亦为之心酸。

李商隐至死都未再娶,生活的屈辱和艰辛,爱情的坎坷与迷惘,锻炼着他的心。此后每逢七夕,李商隐必做诗一首,直到四十七岁谢世。时年寒冬,一代诗人,便在郁郁中离开了人间。

手掬时间的灰尘,再多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也只余惘然二字。

李商隐以自己的方式给自己设计了一场悲剧,潦倒终身,至死未悟。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道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被后人说成赞颂老师的千古佳句。春蚕自缚,生为吐尽,吐之既尽,命亦随亡;绛蜡自煎,爇而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烬。有此痴情苦意,虽九死而犹未悔,方能出此惊人奇语,否则岂能道得半字?

最喜欢李商隐的《锦瑟》,初读《锦瑟》是在我校第一届书法大赛上,获奖的作品中就有一篇,字体清秀,字如其人。写这篇文章,我只想说,当我们谈起唐代的诗人时,不光有忧国忧民的杜甫,不光有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还有一个经常被我们误读误解的李商隐。

最后,有一首林东威的《夜读李商隐》,稍作了修改,作为结束:

只有在庄生的梦里你才醒着

听凭世界的手被诗歌书写

一管笔提起来就悬了千年

只等着泪水凝成珠玉

琴弦断成年华

灵感总是在东风无力时不期而至李商隐的爱情

中世纪的格律之王

在阴谋与爱情之间残喘李商隐的爱情

把春心托付给杜鹃

把后背暴露给人民

只用两三个典故就草草了结了一生李商隐的爱情

义山 你的完美是我彻夜难眠的病根

不写诗时你扮演着谁

碌碌无为的幕僚 一身风尘的旅人

巴山夜雨已淹没了晚唐的歌声

而谁是那双秋池涨水的明眸

在寸寸相思中化为灰烬

你耗尽一生为万物找对仗

可你的下联是谁

在那个喧闹而热爱偶数的年代

你是唯一孤独无匹的事物

帝国的秋阳斜照着你的落寞

你一旦开始回忆

历史只好一片惘然

千年之后,历史从你的梦中醒来

篇三:《李商隐的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

经历了初唐四杰,中唐李杜的淋漓风骚,唐诗的大戏早该落幕。在晚唐帷幕里,灯光渐暗,却如烟花般绽出另一种光彩,是为李商隐,引领一个这一场大戏进入了时代的又一个高潮。为仓皇落下的帷幕送上了沉郁悲壮的千古绝唱。他在大唐的山水穷绝处,如晚霞引领了风骚。

李商隐是天生的诗人,终生活在人的痛苦里面:爱情的失意、官场的失意、友情的失意„„一切都是常人的痛苦,只是聚集了一切中不幸的不幸,他具有兰心蕙口,诗中不脱凡俗之气,不离人间之苦,时时叹老嗟穷。李商隐是人人可以学得的,可是大多数只学其躯壳,未得神髓。李商隐的诗,也只有李商隐自己能写出来。他,是独一无二的。

李商隐的无题诗,不管是感怀身世还是叙述凄美的爱情。都如蒙着一层轻纱,读着犹如近在眼前,却又是追之不及,赶之不上。他的诗,是神秘的。如泥中清莲,读着读着,感动了。却又无法真正的读懂它。

李商隐从来不会在他的诗中说他爱了,却又令读者感受到他诗中蕴含着的深深的情意。爱的那么热烈,那么的痛。“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年轻的我们没经历过多少的别离,生离死别,离我们太远太远。要想真正读懂他的心,倒有点辛弃疾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我们终究只是知道他相见时难时的情景,却无法切身体会到他夜吟应觉月光寒的惆怅的别

绪。

唐宣宗大中二年。

那夜的巴蜀,有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那时候的李商隐,心里想的是什么?心中的情感是否如那天晚上雨中的那一次秋水,满了,溢了,化为浓浓的相思?重逢的日子,要等到什么的时候?窗前的那点烛光,以前映着的是两个人的身影?又有多少次如夜里的雨水中,两人凭窗观雨,那一刹那,便是永恒?李商隐的诗中没有出现的那个你,在如此的夜雨里,是否也向他那样。念着远在天边的爱人?是否,真有那代表着爱情的青鸟,带这饱含着相思之苦的信,在他们之间相互着传递?我想见你,可惜,我们只能看到对方的片言只语。我想见你,可惜,相隔千里的我们究竟在什么时候才又能相聚在一起?拿着信笺的手,何时才能再一次拥抱着你?

大中六年

又是一场分别。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也许,李商隐心中有泪,在心中落下,却又是埋在了心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又何况是刻骨铭心的思念?当年的我在巴蜀,你在长安。现在的他又来到巴蜀,只是,你到了哪?这锦瑟,是你从前亲手为我弹奏。锦瑟依旧,可是我什么时候能再一次见到你为我抚琴弹奏?那天的夜里,你入我梦,又为何忍着心匆匆离去?也许,那不是梦?也许,没有了你,才是我心中的一场恶梦?那如水般逝去的年华,依旧清晰,却一去不复返。这悲伤,岂是死别之后才黯然而生?也许,不断地离离合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萌生?

物流管理2班

邝永超

篇四:《李商隐的爱情诗》

1、<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的爱情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4、<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李商隐的爱情诗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5、<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6、<落花>

高阁客竟去,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7、<>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8、<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9、<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10、<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11、<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红烛赏残花。

12、<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13、<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14、<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5、<>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6、<赠刘司户>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17、<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8、<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19、<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20、<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4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