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例可援造句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有例可援造句 篇一:《初中词语解释》

初中词语解释(二)

第六册

锦幛( ):指绚丽多彩的屏障。

荇藻( ):生活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蝼蚁( ):即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蓬蒿( ):飞蓬和蒿子。

干瘪( ):1、干枯收缩;不丰满。造句:随着岁月的流逝,他

的脸变得愈来愈憔悴干瘪了。2、形容文辞等内容

贫乏而枯燥。

淤滩( ): 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 ): 驳船本身无自航能力,需拖船或顶推船拖带的货船。 簇新( ):极新;全新。例句:今天他穿了一套簇新的西装。 虔信( ):诚心、一片虔心 、虔诚、赤诚

慰藉( ):抚慰;安慰。

晨曦( ):黎明的微光,早晨的光芒 。

瞰望( ):从高的地方向下看,俯视。造句:我瞰望这广漠的土地,心中激起层层感叹——我爱着大地,我爱我的祖国!

羼( )混合,掺杂。造句:饮料里怎么可以羼水呢,这是害人啊! 蘸( ):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造句:蘸糖

吃。

阔绰( ):阔气。造句:她是个阔绰的太太。

颓唐( ):①精神萎靡的样子:他的神态显得憔悴而颓唐。②衰颓

败落:老境颓唐。在这个词中应该取第一个意思。3.家

境败落

营生( ):1)指谋生。(2)指活计;工作。

格局( )布置的格式。造句:这间屋子设计的格局还是可以的

擀( ):1、用棍棒碾轧2、来回细擦。造句:北方人喜欢擀面做饺子。 嘬( ):聚缩嘴唇而吸取。造句:他嘬了一口水含在嘴里。

剜( ):挖削。

檎( ):落叶小乔木,果实像苹果而小,是常见的水果。

捯气( ):人要死时,急促的喘气,这里指喘气。

唿哨( ):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隐匿( ):隐瞒;隐藏。造句:“倘若军中有事,当向我汇报,不

得隐匿!”临行时,诸葛亮嘱咐道

荣膺( ):光荣的获得。

一气呵成(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

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造句:他作

画总是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 ):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

医术高明。造句:他是一个妙手回春的神医。

断壁残垣( ):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

败的景象。造句:抬头一看,只见断壁残垣,荒凉满

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如坐针毡( ):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造句:听说衙门已退堂,在家如坐针毡的他,便忙不

迭的跑出去打听消息。

芒刺在背( ):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

恐,坐立不安。造句:现在被献忠这样一看,感到坐

立不安,犹如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

窒息(

骸骨(

吹毛求疵(

奄奄一息(

骄奢(

清吟(

荫庇(

芳馨(

怡悦(

云翳(

一泻千里(

倒坍(

引颈受戮(

星临万户(

周道如砥(

造句: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天伦之乐。 ):模模糊糊,不真切。造句:宝玉一见,喜得赶出来,但见鸳鸯在前,影影绰绰的走,只是赶不上。(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造句:她望眼欲穿的眼神,似乎要穿透这时间和距离的阻隔。 ):因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病变而导致呼吸停止。这里泛指透不过气来。造句:这间屋子的气氛沉闷得让人想要窒息。 ):1.骨头(多指尸骨)2.挖掘出的尸骨。造句:古人类的骸骨化石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造句:整个车间里的人都受不了他那吹毛求疵的习惯。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造句: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了。 ):骄横奢侈。造句:骄奢的春天什么时候才会光临我们这些穷苦的人们啊! ):这里指清脆的鸣叫。造句:早晨,太阳刚露出半边脸,鸟儿便在树枝上愉快的清吟。 ):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保护、照顾。造句:他受了祖宗的荫庇,终于考得了状元。 ):芳香。造句:玫瑰散发出得芳馨气味,总让人心旷神怡。 ):.取悦;喜悦。造句:人在山水之间,个中怡悦,难以形容。 ):阴影。造句:天上湛蓝湛蓝的,没有半丝云翳。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造句:今日股市一泻千里,逼得股民们竞相抛股。 ):倒塌。造句:一到下雨天,很多地方的土坯房就倒坍了。 ):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造句:作为一个军人,我们是不能引颈受戮的,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星星光临到千家万户,即每家每户都能看到星星。造句: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幸福就会星临万户。 ):这里是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造句:在北方,站

在高处,周道如砥,一览无余。

瘠薄( ):土地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不肥沃。也指

很弱、薄弱、不强大。造句:你这样瘠薄,太丢家人的

脸面了。

沉湎( ):深深的迷恋着,不能自拔。造句:她整天沉湎于网络,这样

下去,早晚会堕落的。

孱弱( ):(1)懦弱;怯懦。(2)瘦弱;衰弱。(3)谓柔弱,文

弱。(4)指声韵绵软无力或文笔才力不足。(5)犹衰

落。造句:我孱弱的文笔怎能写出你万分之一的好!

遮天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

气势盛大。造句: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

浩瀚无垠( ):形容广阔无边。浩瀚,即“广大、辽阔”;垠,

即“边际”多比喻大海或天空。造句:浩瀚无垠

的宇宙,人类的科学还不能完全诠释它。

袅袅烟云( ):形容香气散发或形容烟气缭绕上升。造句:下

雨天,云南很多地方袅袅烟云,如临仙境一般。

山崩地裂( ):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造句:海啸来时,如山崩地裂般。

百鸟啾啾( ):各种鸟都在鸣叫。意指春天来了。造句:春天

来了,百鸟啾啾。

隐姓埋名(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造句:为了

躲避敌人的追杀,他只好隐姓埋名。

瞻望( ):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造句:瞻望古人,

我们也许会有很多感慨。

攫取( ):掠夺获取。造句:肆意攫取别人的劳动果实是一种不道

德的行为。

增益( ):增进收获、收益。造句:今日听君一席话,真是增益匪

浅啊!

臆测( ):主观推测。造句:我们不能臆测行事,还是要广泛征求意见

才好。

馈赠( ): 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一般是附带品。造句:大

自然的馈赠,我们只有珍惜!

乐此不疲(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

别爱好而沉浸其中。造句:她常常做些木器活或者木雕,

且乐此不疲。

恻隐( ):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造句:我每个人都应当有恻隐之心。 豁免( ):免除。

告禀( ):旧指向上级的人报告,用于向上级或尊长报告事情,多

用于古代。

庖代( ):意思是越权办事或是包办代替。这里指代理他人的职务。 延纳( ):接纳;接受。造句:这是一点心意,还请延纳。

饶恕( ): 不计较过错,宽容,宽恕。造句:每个人都回放错,我们要

有一颗饶恕别人的心。

心如铁石(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造

句:赵子龙和我同甘共苦,心如铁石,不是一般的富贵

荣华所能动摇的。

万恶不赦( ):罪恶多端不可饶恕。万恶:本意是犯了上万个错

误,这里指罪恶非常多。赦:赦免,饶恕。造句:

他这个人万恶不赦,就应当千刀万剐。

遍稽群籍( ):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遍:普遍,稽:查,籍:鸡犬不宁(

有例可援(

糍粑(

打鼾(

阴霾(

盘缠(

鹭鸶(

打牙祭(

怡然自得(

睡眼惺忪(

蹑手蹑脚(

峥嵘(

嬷嬷(

涟漪(

鳞次栉比(

通宵达旦(

顶礼膜拜(

伫立(

书籍。造句:为了证实他的观点,他不但遍稽群籍,而且不断实践,终于获得成功 ):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造句:鬼子进村,鸡犬不宁。 ):有成例可以援引。造句:只要是有例可援的事情,都可以答应。 ):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捣成泥状制作而成的食物。 ):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 ):天气阴晦、昏暗。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造句:心里边的阴霾是需要疏通的,不然就会滋生心理疾病。 ):路费。 ):白鹭,一种嘴尖而腿长得鸟。 ):好久未曾吃的丰盛的饭菜。造句:今天有人请客,又可以打牙祭了。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造句: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 ):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造句: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造: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蹑手蹑脚的。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爱一个的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造句:这里的房子鳞次栉比,盖得太挤了。 ): ):这里形容十分真诚的行礼。造句:在19世纪初,有很多值得我们顶礼膜拜的天文学家。 ):长时间站着。造句:她伫立在那里已经很久了。 ):高峻;突出。造句:那巍峨峥嵘的山峰直指云霄。):这里指年长的修女。):细小的波纹。造句:微风吹来,湖面荡起了一阵阵涟漪。

有例可援造句 篇二:《九年级语文》

聚仁教育集团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叶玉君)

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5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4分,1-6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绰.(zhuò) 酝酿.

(niàng) 休憩.

(qì) 一泻.(有例可援造句)

千里(xiè) B. 憔悴.(cuì) 绽.放(diàn) 深邃.(suì) 令人窒.息(zhì) C. 荫.庇(yìn) 温馨.(xīn) 栖.息(qī) 销声匿.迹(nì) D. 慷慨.(gǎi) 馈.赠(kuì) 恻.隐(cè) 惟妙惟肖.(xià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引经据典 浩瀚无垠 相形见绌 有例可援 B. 天论之乐 奄奄一息 通霄达旦 吹毛求疵 C. 肃然起敬 贻然自得 有条不紊 海市蜃楼 D. 津津有味

眼花潦乱

鳞次栉比

三顾矛庐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

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B.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的意志。(有例可援造句)

C. 节日的兰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 D. 为了孩子们早日正常上学,有关工作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B. 我们要在广大青少年中,造成一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C. 为开阔学生视野,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D. 春天,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 下列五个句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________ ________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

①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②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聚仁教育集团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1/6

③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④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 ⑤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

A.⑤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⑤ C ②③①④⑤ D.⑤③④①② 6. 下列句子表述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位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典

型形象。

B. 高尔基的《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

的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

C. 施耐庵的《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

民反”的主题。

D. 《威尼斯商人》是意大利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文中各个人物性格不同,夏洛克就是一

个冷酷无情、一毛不拔的守财奴——高利贷资本的代表。 7. 古诗文填空。(共6分,每句1分)

(1) ,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2)长风破浪会有时, 。(唐·李白《行路难》)

(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 。 (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8. 综合性学习。(共6分,每小题2分)

现在学校九(1)班开展了以“互联网与我们的成长”为主题的班会,并邀请你参加,希望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调查了解(2分) 右图是九(1)班同学对“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情况的的调查统计图,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_______

活动二:分析认识(2分)

材料一: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也是异彩纷呈。秉承中国古典特色的网站不断涌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国学网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

学经典、武术、昆曲、皮影戏等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在网络上散发出迷人魅力。搜狐、新浪等商业网站,也纷纷在其文学论坛或读书频道中,推出诗词歌赋、小说戏剧、历史图片、文章典籍,传统文化正生成为网络的一道独特风景。

材料二: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繁荣让人们更深地体会到责任的重大。网络娱乐化倾向于放松人们的身心、缓解压力的同时造成了普遍的浮躁心理和放纵行为。网络游戏、不良信息等“电子海洛因”带来的青少年网瘾问题、“恶搞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行为等引发了人们的忧思。

上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互联网的材料,有位同学看了材料后拟了一句上联,可是下联对不上,请你帮他对出来

.

聚仁教育集团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6

上联:中华文化互联网上放异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理解运用(2分)

下面是两大网络流行语及相关造句,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加点词的含义。

①[神马都是浮云]造句:加班就加班,神马..

都不要说,说了也是浮云。 ②[鸭梨]造句:且把鸭梨..啃下,你就是胜利者!面对生活,至少还要有“笑熬糨糊”的勇气。 神马_____________ 鸭梨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至13题。 (13分)

(一)最后的背影

⑴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⑵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⑶“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近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⑷踮着脚离开寝室,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⑸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过,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三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⑹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我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杖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犁杖太重了,病得一阵风就能刮倒的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地往前跑。瘦削的父亲架不起衣服,宽大的黑褂子在风中一飘一飘的,父亲像一个影子人,飘荡在苍茫空旷的天地间,跑了两条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⑺又是一个初冬的下午,父亲来了,他赶着牛车,拉一车柴火。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一捆捆从山上扛回来的,他没力气,每次只能背两小捆。老师看父亲吃力的样子,招呼一些男同学,帮助我把车卸了,父亲蹲在墙角,灰黄的脸上挂着感激的笑。

⑻卸完车,父亲让我跟他到镇上去一趟。他送柴火,也把那些草穗拉来了。

⑼到镇上的货站,卖了草穗。我看父亲脸色已冻得发白了,我说去吃碗馄饨,暖暖身子吧。父亲说不用,一会儿就到家了,他把卖草穗的18元钱全给了我,又从青棉袄里襟的小兜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21元钱,他叮嘱我一定要拿好,并告诉我这钱是悄悄地给我攒下的,不要跟别人说。

聚仁教育集团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3/6

⑽我的心苍凉而沉重,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把父亲送出小镇,过了白水桥,就是通往家乡的山路了。

⑾父亲站住了,他说:“你照管好自己,以后遇事要往前想,就总有奔头!”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说罢,他转过身,手牵着牛的缰绳往前走,父亲与黑牛并肩走在空旷的山路上。寒冬的风呼呼地刮动着,父亲只穿一件黑棉袄,外边没有皮袄大衣之类遮寒,他弓着身子,一只手牵着牛,一只手遮在额前挡风,吃力地往前走。我望着他一步步走远,后来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视线里那凄寒的背影,渐渐变成一个黑点儿,一会儿融进苍茫的暮色里了。

⑿不想,这背影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父亲回去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⒀父亲死后不久,我的书就没有办法念下去了,我被命运沉入生活的海中,上下漂浮,左右奔突挣扎,受尽了风霜浪打。可在漫长的求索旅途上,眼前总有个影子,耳边总有个声音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影子这声音使我在任何艰难的境遇下,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远行。

⒁生活不辜负我,我终于实现了用文字铸造事业的梦想。

⒂今天,父亲入梦,勾起了我点点滴滴的忆念。可父亲留给我的记忆仍旧是模糊的:他的笑容是模糊的,他的喜怒是模糊的,就连他的面庞似乎都是模糊的;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

9. 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3分) 10. 文章叙述了四次背影,请根据内容依次填写(2分)

_________→田间身着黑褂的背影→_________→记忆中模糊的背影

11. 第(3)段的“我在那边还种地”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2. 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要赏析。(2分)

瘦削的父亲架不起衣服,宽大的黑褂子在风中一飘一飘的,父亲像一个影子人,飘荡在苍茫空旷的天地间,跑了两条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13. 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有许多相通之处,请根据要求填空(每格不超过4个字)(4分)。

从主题上看,两者都是表达_______;从记叙顺序上看,都运用了_______,并且两文都运用了以_______作为叙事线索;从语言上看,都很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4至17题。 (9分)

做人当有底气

⑴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⑵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⑶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困之于力、流之于俗、毁之于形。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聚仁教育集团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4/6

⑷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纪守规、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阴谋诡计,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⑸底气从何而来?

⑹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试想,如果做了亏心事,整天魂不守舍,战战兢兢,何谈底气?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⑺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可见,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⑻底气从高度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的禁锢,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做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⑼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会淳朴、善良、执著,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14. 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 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 第(6)(7)(8)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3分) 17. 请你举个所了解的做人有底气的事例。(2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8至19题(4分)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①

,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②

【注释】①阴阴:浓阴。溪曲:弯弯曲曲的溪流。②趁:追逐。

18. 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细雨翻萍、__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分) 19. 三四两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聚仁教育集团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5/6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20至24题。(16分)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韩非子〃喻老》 20.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同类的一句。(2分)( ) A.楚庄王欲伐.越 B.伐.

竹取道 C.十年春,齐师伐.我 D.季氏将伐.

颛臾 21.给下列句中“于”字解释相同的连线(4分)

A.皆以美于徐公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皆朝于齐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鵷鵮)而飞于北海 D.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2.句子翻译:(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 23.(4分)读了两则文章,你发现杜子与邹忌有何共同特点?从楚庄王与齐威王身上看,你有什

么启发? 24.(2分)给乙文加个适当的标题:

四、作文 (50分)

25. 题目:几分____________在心头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思念”、“自豪”、“优愁”、“酸涩”„„。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聚仁教育集团201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6/6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2012.3

一、积累及运用 1.C

2.A

3.D

4.C

5.D

6.D

7.(1)但愿人长久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1)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增长速度很快(或逐年增长) (2)网络游戏虚拟空间散流毒(意思相近即可) (3)①什么 ②压力 二、现代文阅读

9.①在田里硬撑着干活。②为我上学来校交柴火。③把卖草穗的钱和私攒的钱给我(意思对即可)。 10.梦中的背影 视线里凄寒的背影

11.①交代父亲身份 ②为后文父亲在田里劳作做铺垫 ③前后呼应 ④体现了父亲坚韧的性格 (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12.(1)运用比喻(或“瘦削”、“宽大”、“一飘一飘”等词),生动形象(或准确)地表现父亲骨瘦如柴,年老身患重病的形象。(表达作者怀念父亲的心酸)

13. 父爱 倒叙 背影 质朴(朴素) 14.做人当有底气

15.对比论证(或道理论证),告诉我们做人要底气,这样办事才会有魄力,才能成功。 16.并列关系,不能调换。因(6)(7)(8)段与第(4)段末尾那句话相照应,换了就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7.略 三、古诗阅读

18.小溪明净 鹅鸭嬉戏 19.爱春或惜春

20.B 21.

A.皆以美于徐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皆朝于齐霜叶红于二月花 C.(鵷鵮)而飞于北海 D.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2.①从这里来看,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②杜子劝谏说:“大王你攻打越国,为什么呢?” 23.关心国事,能言善辨,巧用比喻等 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24.目不见睫 / 杜子讽庄王纳谏 / 人贵有自知之明等

有例可援造句 篇三:《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

锦幛(zhàng) 荇(xìng)藻 蓬蒿(hāo) 蝼(lïu)蚁 干瘪(biě) 淤(yū)滩 驳(bï)船簇(cù)新 胚(pēi)芽 虔信 慰藉 晨曦 瞰(kàn)望

第二单元

大抵(dǐ) 阔绰(chuî) 羼(chàn) 荐头 满口之乎者也 污人清白 绽(zhàn)出 钞(chāo) 间或 拭 服辩(伏辩) 年关 蘸(zhàn) 颓唐 营生 格局 梆(bāng) 乍(zhà) 捯(dǎo)气 唿(hū)哨(呼哨 )咯(kā)吧(咔(kā)吧)到了儿 名讳(huì) 荣膺(yīng) 酉(yǒu) 腻(nì)歪(wāi)檎(qín)捎(shào)马子瑭(táng)擀(gǎn)嘬(zuō)剜(wān)腌臜(zā)隐匿(nì)一气呵成妙手回春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 蜥蜴 巉(chán)岩 鲦(tiáo)鱼 吹毛求疵 窒息 骸骨 奄奄一息

第三单

清吟(yín)枭(xiāo)鸟荫庇(bì)芳馨骄奢怡悦云翳一泻千里倒坍(tān)虬(qiú)须周到如砥引颈受戮(lù)星临万户沉湎(miǎn)堰(yàn)成材瘠(jí)薄孱(chán)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袅袅烟云山崩地裂百鸟啾啾(jiū)隐姓埋名鲑(guī)鱼臆(yì)测瞻望攫(juã)取增益馈赠乐此不疲 第四单元

恻(câ)隐豁免尊翰(hàn)折衷是非越俎(zǔ)庖代延纳钧(jūn)裁中流砥(dǐ)柱告禀饶恕心如铁石万恶不赦遍稽(jī)群籍鸡犬不宁有例可援糍(cí)粑(bā)阴霾(mái)鹭(lù)鸶(sī)打鼾(hān)盘缠打牙祭怡然自得睡眼惺忪(xīngsōng)蹑(niâ)手蹑脚峥嵘(zhēngrïng)山麓(lù)鳞次栉比涟漪(yī)伫立嬷嬷顶礼膜拜弥撒通宵达旦

第五单元

翟(zhái)公输盘(bān)郢(yǐng)见(xiàn)弊(bì)舆(yú)褐(hâ)犀(xī)兕(sì)鼋(yuán)鼍(tuï)鲋(fù)梓(zǐ)楩(pián)长(zhàng)木(mù)牒(diã)守圉(yù)诎(qū)禽滑(gǔ)厘寇(kîu)汲(jí)甲胄(zhîu)畎(quǎn)亩胶鬲(gã)傅说(yuâ)拂(bì)士蹴(cù)欤(yú)鹓(yuān)雏(也作鸟字旁)(chú)醴(lǐ)泉鸱(chī)吓(hâ)濠(háo)梁鯈(tiáo)鱼

第六单元

刿(huì)长勺(sháo)间鄙徧(biàn)玉帛小信未孚(fú)辙(zhã)夫战靡昳(yì)丽朝服衣冠窥(kuī)镜间(jiàn)进期年(jīnián)仞(rân)惩(chãng)塞(sài)迂(yū)荷(hâ)担者箕(jī)畚(běn)孀(shuāng)妻始龀(chân)叟(sǒu)亡(wáng)穷匮厝(cuî)雎鸠(jūjiū)窈窕(yǎotiǎo)逑(qiú)荇菜(xìngcài)窹(wù)寐(mâi)芼(mào)蒹(jiān)葭(jiā)溯(sù)洄(huí)曦(xī)湄(mãi)坻(dǐ)跻(jī)沚(zhǐ)琚(jū)玖(jiǔ)

九年级下册课文考点及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于杭州,诗人。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与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代表作,《致橡树》。

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向,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自我奉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和历史责任感。

第二单元

5、《孔乙己》(鲁迅)选自《呐喊》。

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写作特色品评:

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3)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

(4)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5)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

2、以咸亨酒店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孔乙己形象的作用。

3、精巧含蓄的布局。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既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又可以使文章中心得到深刻的揭示。因为连一个十几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而用小伙计的眼光来写,又可以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而又不影响中心的表达。

6、《蒲柳人家》(刘绍棠)选自《十月》。北京人,当代作家。蒲柳人家,这里指普通贫苦农家。 爷奶爱憎分明机灵顽皮侠肝义胆

爷奶行家里手何满子 慷慨豁达 一丈学溺爱孙儿稚气可爱好说大话 青问

扶危济贫、多情多义的民族美德

乐观向上昂扬的民族精神

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7、《变色龙》(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剧本《万尼亚舅舅》。

写作特色品评:

1、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

2、运用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3、使用夸张和对比,达到强烈讽刺的效果。

8、《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美国小说家。代表作《荒野的呼唤》、《海狼》,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本文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这个人”象征整个人类,而狼则象征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

第三单元

9、《谈生命》(冰心)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写作特色品评:

1、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2、运用联想、想象手法。

“谈生命”联想到“水”、“树”,大胆想象“水流过程”,有“人生似水”之感,“树”生经历,则生“生命是一棵树”之慨。

3、语言明朗、灵动、有韵味。

10、《那树》(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

本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写作特色品评:(有例可援造句)

1、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

2、语言生动、老练、 简洁。

11、《地下森林狂想》(张抗抗)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写作特色品评:本文善于运用叠字和对称句,收到特别的表达效果。

如“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莽莽群枫”“高高天庭”等叠字,都用得非常精心而细致,流畅而工稳,显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有例可援造句)

还有许多对称句,如:“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以及前面提到的“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它们具有形式上的齐匀行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在回环往复中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

12、《人生》(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

第四单元

13、《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诗剧、多幕剧。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同时还塑造了鲍西娅这个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崇尚正义、注重友情、聪明机智、行事果断;以及慷慨大方,重义轻利的安东尼奥。

14、《变脸(节选)》(魏明伦),这是一部戏曲作品,正剧,独幕剧。

水上漂和狗娃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水上漂重男轻女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15、《枣儿》(孙鸿),话剧小品,正剧,独幕剧。

16、《音乐之声》(勒曼),美国剧作家。本文是影视作品,正剧,多幕剧。

第五单元

17、公输《墨子》

《墨子》: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

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

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和在一起称....

“四书”。“五经”为《诗经》《尚书》《礼》《易经》《乐》《春秋》。

19、《鱼我所欲也》孟子 ,选自《孟子·告子上》。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周, 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

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左 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 ......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

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 ...

23、愚公移山 《列子》

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八卷,早已散佚。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

24、《诗经》两首 关睢 蒹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 “比”:借物托情。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人教版课后成语汇编九年级下册(24)

1、〖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2、〖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4、〖如坐针毡〗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示例〗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

5、〖芒刺在背〗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示例〗现在被献忠这样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犹如~。

6、〖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示例〗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

7、〖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8、〖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9、〖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有例可援造句 篇四:《燃眉之急造句》

1、以当前我国健康照护多样化之服务模式而言, ?解并选择最有效的照护型态实有燃眉之急。

2、先不管日后工程如何验收了,燃眉之急是先把溃堤堵起来。

3、延长设定有机光导体的寿命,解决燃眉之急。

4、您可以利用牡丹卡的信用借款功能获取一定的透支便利,以解燃眉之急。燃眉之急造句

5、既然现时情况危急,政府应考虑利用这笔巨款,暂时对旅行社提供协助,以解燃眉之急,在不动用政府分毫下,是避免在此困难时期出现倒闭潮的权宜之计。

6、建筑公司小职员建生梁家辉好高鹜远,以赌求一朝发达而致身负重债,其妻美凤林青霞爱夫情切,不惜亏空公款解燃眉之急。

7、如今先想法子解决这燃眉之急,其余的再说吧!

8、庞大的财政储备可以帮助解决燃眉之急,但长远计,9、博拉鲁兹因为膝部韧带伤势将要缺阵6周,蓝军主帅穆里尼奥对荷兰人失去了信心,他要买来本哈伊姆解燃眉之急。

10、若不幸身故,个人保险可为您的家人提供一笔现金赔偿,以应燃眉之急。

11、久旱成灾,抗旱已成燃眉之急。

12、基金提供的免息贷款和补助金虽然数目不大,但能够即时提供援助,以济燃眉之急,纾缓突发的经济困难。燃眉之急造句

13、燃眉之急的课题是如何在地下找出新的补偿,来代替那些被消耗的部分。

14、因此,政府必须施以援手,设立机制,以解燃眉之急。对此,在美英等先进国家均已设有社会保障机制。

15、当单亲家庭陷入极度经济困境时,堂区团体如圣云先会可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或协助他们申请综援,或作其他安排。

16、他说,这次增兵,是为了解决驻守伊拉克巴士拉南部两个军营的“燃眉之急” ,为他们增派军事医疗人员和提供其他物资设备。

17、津贴不应该光花在那些偶尔才使用的乡村线路上,而应该用来缓解交通堵塞这一燃眉之急,因为事关城市的各种机能能否正常运转。

18、我们把他的电话号码即刻贴在传单上,()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弘法工作也多了一个得力的助手。

19、这事已是燃眉之急,千万拖不得。

20、这种性命交关,燃眉之急的大事,怎能拖拖拉拉?

21、基金提供的免息贷款和补助金数目虽然不大,但能够即时提供援助,以济燃眉之急,纾缓突发的经济困难。

22、雅虎的执行经理们确实感到了燃眉之急,但他们却还未明确地得出他们要如何扭转乾坤的计划。

23、尽管如此,只要使用得当,信用卡无须你额外支付分文。至少,它可以帮助你缓解燃眉之急。

24、事有轻重缓急,先把燃眉之急的危机解决掉。

25、如蒙及早安排装运此批货品,以应燃眉之急,本公司将万分感激。

26、一些公司给你提前支薪以解个人燃眉之急。

27、我这点钱先让你救燃眉之急,以免发生跳票,其余的容后缓议。

有例可援造句 篇五:《老马识途造句》

1、学校让我参加英语大赛,真是老马识途,我英语考试可是第一名啊!

2、父母们对我的烦恼非常了解,真是老马识途。

3、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太大了,国庆节回家时,要不是我老马识途,一定会费一番周折。

4、通过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让我感觉到自己像老马识途,又重新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

5、不一定越老越没用,老马识途不是个反例吗?

6、师傅跟徒弟一起工作,这对师傅来说简直如同老马识途,但徒弟刚学没多久也干得不错,令师傅觉得后生可畏。老马识途造句

7、马先生有过数次相同的经历,真可算是老马识途,8、他在这方面是老马识途,有丰富的经验,必然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9、所谓老马识途,多听一听前辈的意见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10、张先生老马识途,跟著他走一定不会迷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7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