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意思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无聊的定义》
无聊的意思 第一篇

定义

无聊: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

产生原因

无聊感的产生,是价值观转换后而注意力没有改变的结果。有的人认为“无聊感与注意力密切相关,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注意力涣散都会引起无聊”。这句话将注意力的集中或者涣散认为是无聊感产生的原因,这是不正确的。

注意力集中引起的无聊感,举例如长期从事单调工作的工人,单调的工作必须集中一定的注意力来完成,而长期从事此工作的工人,已经失去了当初对这项工作的新鲜感,它已经不符合工人的新鲜感的价值观。而注意力倾注在这项不符合工人新鲜感价值观的工作时,就会产生无聊感。这里无聊感的产生,原因不是注意力集中了,而是价值观转变了。

注意力涣散引起的无聊感,注意力的涣散是当前各种对象都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注意力寻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对象的过程。这里的无聊感是各种无聊感的集合,不能算做无聊感的定义。

相应对策

高度集中时不会有这种感觉,正确的说是高度集中精力之后,比如失去精神支柱的二战老兵,面对胜利后,产生的感觉!比无聊更强化,是空虚至极的感觉。 观点论述

假如没有事情去做,郁闷,也作无聊

我们很多人当中,几乎每一个人的口中都会经常出现“无聊”这个词组,但是,我们真正的明白什么是无聊吗?无聊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知道吗?这个问题本不是问题,但却是现实,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无聊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无聊?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情,闲着无事,便会觉得的很无聊,因此在这里无聊的含义便是无事可做。因为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因此便会觉得有些空虚,这就是这个阶段的无聊。可是无聊真的就只是无事可做吗? 相反的,我们在工作很累很累的时候也会觉得无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天都会从事同一种工作,每天都做着重复的事情,重复的动作,因此我们便越来越觉得没有多大的兴趣,觉得这一切似乎有些单调,再也找寻不到刚接手时的那种感觉,因此对于工作的热心度也会随着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便慢慢的开始对这项工作失去兴趣、感觉单调、更有甚者会想着换一个工作或者岗位,因为他已经开始对这个岗位或工作感觉到了烦恼。其实这也是一种无聊,这是工作上的无聊。也就是说,我们的无聊也包括对某种事物失去信心或感觉,就好像平

时我们喜欢玩一种游戏,大家都玩的很开心,忽然一个不喜欢这种游戏的人进入我们的游戏或者看到我们玩这种游戏,或许他便会说,无聊、幼稚等。

其实无聊的含义还有很多,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很多东西光靠的不是别人的解释,而是需要自己去体会,才能够真正的明白其中的道理,你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

无聊综合症

无聊感来自于空虚,而空虚是人在生活中缺乏目标,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无聊与空虚感是偶尔有的,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感觉则是失常的前兆。

有无聊综合症的人的具体表现是生活懒散,蓬头垢面、懒得理人、晨昏颠倒、坐立不安,听广播、CD、看电视总开大音量,并经常发出“好无聊”的叹息。 无聊感又可派生出无助感,总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内心苦闷在积累,亟需找人倾诉和求助,但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时时陷入绝望之中。 如果出现这些表现,说明你对生活本身已发生了厌倦,人际关系产生了扭曲。需要对自己的心理随时做出调整、纠正,使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开放分类:

《“无聊”一词形成初探》
无聊的意思 第二篇

“无聊”一词形成初探{无聊的意思}

李伟娜

(西南大学 文学院 400715)

摘要:“无聊”在现代口语中是一个用的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关于“无”和“聊”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并且是什么时候定型为一个词的,这篇文章试图从汉语传世文献中全面考察“无聊”一词的形成与变化,以期我们能更准确地掌握该词的意义。{无聊的意思}

关键字:“无”;“聊”;“无聊”;搭配习惯;定型;

“无聊”一词在现代人的口语中里最通行的意思便是指“郁闷而精神空虚”或“没什么事情做”,例如“他最近很无聊,整个人没有一点精神头儿。”∕“有..

一天,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凑了四个人打麻将娱乐。” ..

我们知道,汉语词汇的形成并不仅仅只和词汇学、训诂学有关,更多的是和其他许多相关因素(语音的、语法的、修辞的等)的配合下才逐渐融合而成的[1]。汉语的词一开始往往只是一短语形式,当其进入人们日常的语言交际中便慢慢形成某个固定的用法和搭配习惯,之后便会在语言交际中发生演变,时间一长就定型为一个表示整体意义的词了。在我们汉语里这样形成的词有很多,"无聊"便是其中一个。笔者试图从传世文献的角度去探讨一下现代人们口语和书面语中的"无聊"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并且是何时定型为一个词的,以及还讨论下"无聊"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变化。

一、先秦时期—“无聊”组合的出现

先秦时期“无”和“聊”大多是各自独立使用的,“无”一般作否定词之用,如“人谁无过?”(左传•宣公二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常用来否定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聊”一般作为副词“姑且”、助动词“愿意”、语助词等之用,如“聊乐我员”(诗•郑风•出其东门)∕“聊与子同归兮”(诗•桧风•素冠)∕“椒聊之实”(诗•唐风•椒聊)。

先秦时期“无”和“聊”组合起来用是在《楚辞》之中,例如:

(1)愁思无聊,身困穷也。(楚辞卷第四) ..

(2)思君兮无聊。(楚辞卷第十五) ..

(3)心烦愦兮意无聊。(楚辞卷第十七) ..

{无聊的意思}

有时“无”和“聊”之间还会被插入“所”,例如:

(4)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战国策•秦策一)。鲍注:《集韵》,聊,赖也。 ...

从上面出现的例子看出,先秦时期的“无聊”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它由否定词“无”和动词“聊”组成的,主要是被用来作谓语,表示“因某种客观的或主观的条件导致的无法寄托”的意思。又由于先秦时候单音节词占多数,所以此时的“无聊”组合不稳定,有时便会被插入其他成份,如例④所示的那样。

二、秦汉至唐时期—“无聊”组合的发展

任何语言形式一经产生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这一方面是语言发展渐进性决定的[2],另一方面是人们的语言习惯在起作用。正因为如此,先秦时期出现的“无所聊”和“无聊”在秦代至唐这一段时间仍被使用,如:

(5)又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行,民无所聊生,逃亡山林,并为盗贼。(《前汉...

孝武皇帝纪四卷第十三》){无聊的意思}

(6)然礼乐不行王道坻伏,民无所聊何也。《心学典论卷之三》) ...

(7)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战国策,苏秦曰:上下相怨,民无所聊。家语,孔子曰:今人之言恶者,比之于桀、纣,民怨其虐,莫不吁嗟。)(《史记第十二卷》)

(8)“今王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史记..

卷一百零六》)

这个时期的“无聊”组合主要是被用来做“谓语”和“状语”,少量的做“定语”和“宾语”,例如:

(9)今王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史记卷..

一百零六》)

(10)去怜之,为作歌曰:愁莫愁,居无聊。师古曰:“聊,赖也。”(《汉书卷..

53》)

(11)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史记武帝本纪》) ..

(12)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师古曰:“耗,损也,音呼到..{无聊的意思}

反。”(《汉书卷9》)

(13)东间钱多剪凿,鲜复完者,公家所受,必须员大,以两代一,困于所贸,鞭捶质系,益致无聊。(《南齐书卷26》) ..

例(9)、(10)做“谓语”,(11)做“状语”,(12)做“定语”,(13)做“宾语”。当其做“谓语”时,句子主语通常是人;当其做“状语”时,形成了与不及物动词“生”和“赖”的搭配习惯,经常以“无聊生”的“状中形式”出现;做“定语”时,在“无聊”和中心语之间一般加上“之”。

其次,这一时期“无聊”多表示“因某种客观因素而导致主观上的情绪变化和客观上的生计情况的变化”,意味“无所寄托”之意。

另外,有时“无聊”会和“赖”连用,组成由“无”否定的联合结构,如“使天下父子不相聊。师古曰:‘言无聊赖,以相保养。’”(《汉书卷32》)由此看出,此时的“无聊”仍不稳定,还处于发展之中。

三、隋唐至宋元时期—“无聊”组合的过渡

“无聊”组合经过自秦汉之后使用次数不断增加,在唐代至宋元期间其用法和语义也有所变化,结构更加趋向稳定。

首先,“无聊”组合在这一时期内得到大量运用,做“谓语”的用法相比前一时期也大量增加,做“定语”用法的量明显和前一时期相比有所增加,做“状语”用法依然占有一定的份量并且仍以“无聊生”为常见的状中形式,做“主语”和“宾语”仍然是少量的。如:

(14)今讹言纷扰,朕实无聊。(旧五代史卷) ..

(15)珂闲居无聊,乃阴使人亡入契丹,言贝州积粟多而无兵守,可取。(新..

五代史卷)

(16)伦请准直募匠,代无聊之人,繇是役用减,鼓铸多矣。(《新唐书卷》) ..

(17)无穷尘土无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全唐诗卷》) ..

(18)蜀自南诏入寇,败杜元颖,而郭钊代之,病不能事,民失职,无聊生。..(《新唐书卷》)

(19)仲武至境,清不纳,复约束部署,刑戮惨虐,人无聊生。(《旧唐书卷》) ..

(20)又是秋残也,无聊意若何。(《全唐诗卷》) ..

(21)千年非有限,一醉解无聊。(《全唐诗卷》) ..

例(14)(15)做“谓语”, (16)(17)做“定语”, (18)(19)做“状语”,(20)做“主语”,(21)做“宾语”。

其次,这一时期“无聊”除了表示“无法寄托”之意以外,还增加了一个意思,即“郁闷而不想干什么事”,如:

(22)会平贼,骈闻,缩气怅恨,部下多叛去,郁郁无聊,乃笃意求神仙,以军事属用之。(《新唐书卷》)

(23)我惯为商在外,在家不乐,我心无聊。(《太平广记卷》)

此外,该时期仍出现了一些“无聊赖”的情况,如“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全唐诗卷》)∕“神明无聊赖。”(《艺文类聚卷》)

由此看出,“无聊”组合在该时期一方面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运用于口语交际之中,并赋予了新的意义,另一方面结构总体上趋向更加固定。出现这种结果也有几个原因,既与该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认知视野扩大有关,又与该时期的民间俗文学(唐传奇、宋话本)迅速发展有关。

四、明清时期--"无聊"组合的定型

宋元以后,民间俗文学发展更加迅速,一定程度上使得“古白话”更加盛行,口语化程度日渐强盛。在如此社会文化背景下,“无聊”组合得到了全面使用,而且其结构形式更加固定,语义内容和用法更趋于单一化。

首先,“无聊” 组合绝大多数做“谓语”,少量的做“定语”、“主语”、“宾语”,做“状语”的没有出现。如:

(24)张贡生拱手道:"学生客邸无聊,闲步适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

(25)因贤弟不在,独自无聊,自去浔阳楼上饮了一瓶酒。(水浒传第39回) ..

(26)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红楼梦第2回) ..

(27)月既上,倍益无聊,不得已,折简邀邱。(《聊斋志异卷5》) ..

(28)昔日轻施重宝,是个慷慨有量之人;今朝重想旧踪,无非穷蹙无聊之计。..(《二刻拍案惊奇卷36》){无聊的意思}

(29)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红楼梦..

卷37》)

(30)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聊斋志异卷12》) ..

(31)所以小侄们在京师,转觉无聊,商议不如返舍为是。(《儒林外史第8..

{无聊的意思} {无聊的意思}

回》)

例(24)(25)(26)(27)做“谓语”,(28)(29)做“定语”,(30)做“主语”,(31)做“宾语”。

其次,该时期“无聊”不论是用做哪一种句子成份,它基本上都表示“心里空虚郁闷”之意。不过,也有极少数仍延续以往“无法寄托或凭藉”等意思,如:

(31)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三国演义第22回)

(32)昔日轻施重宝,是个慷慨有量之人;今朝重想旧踪,无非穷蹙无聊之计。(《二刻拍案惊奇卷36》)

例(31)(32)所代表的这些情况正是体现了语言发展变化的渐进性。

此外,该时期还有有一种值得注意,即以往的“无聊赖”形式已经改变为“无聊无赖”形式,如:

(33)转展踌躇,无聊无赖,身体倦怠,呵欠连天。(《二刻拍案惊奇卷9》)

(34)坐了一回,惊心方定,无聊无赖,叫起个小厮来,烫些热酒,且图解闷。(《二刻拍案惊奇卷9》)

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该时期"无聊"组合已经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并且也能够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了,据此可推断其为一个双音复合词了。[3]

五、结语

根据笔者对历代传世文献里"无聊"的详细考察,我们可以初步看出“无聊”一词大致的形成过程。我们还从这过程中得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结构上的变化。“无聊”由最初的动词性短语形式逐步发展定型为一个单词的形式,一开始的时候“无聊”之间可以被插入“所”,到后来它们可以和“赖”连用而形成“无聊赖”形式,再到后来它们可以整体性和“无赖”形成“无聊无赖”形式。

其次,语法上的变化。“无聊”先秦时期只做谓语(此时刚刚出现,量少),秦汉至宋元时期既可做“谓语”,又可兼做“定语”、“状语”、“主语”和“宾语”,再到元明清时期主要做“谓语”,极少量做“定语”和“宾语”。

再次,语义上的变化。“无聊”共经过以下变化:1.先秦时期的“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寄托或凭藉”之意;2.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因某种原因而无法寄托或凭藉”和“郁闷而不想干什么事”两种意思并存;3.元明清时期绝大多数以“心里

《当我们无聊时,我们在干什么?》
无聊的意思 第三篇

当我们无聊时,我们在干什么?

你是否注意过自己无聊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人们为什么会在一些“无聊”的产品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呢?无聊背后潜藏的是种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一个人的无聊,是无聊;一群人的无聊,是不可小觑的无聊。

人无事可干的时候就会无聊,这很正常。例如,我现在坐在电脑前,在敲这行文字之前,就非常的无聊,完全不知道在网上能做一些什么。这种感觉实在难受,以至于我实在期待能够做点什么,无论是不是有意义。这种时候,总会对禅修者能够坐禅、哲人能够放空灵魂感到无比的羡慕。

相信所有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如果找不到填补空虚的事物,又难以入睡,人难免会陷入到焦躁的情绪当中。于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们甚至愿意付出金钱、体力来获得内心的充实。这一点被很多人察觉,继而设计出了种种有趣的东西,产生了极高的价值。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产品、媒体,你会发现,这种“无聊”带来的经济效益实在不可小觑。

不要小看无聊。无聊——是有力量的。

缓解“无聊”带来的价值

如前所述,无聊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用户体验,非常多的产品被创造出来用以缓解无聊。

无论你现在在做什么,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对,就是现在),翻翻浏览器中其他的网站,看看电脑中安装的程序,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书籍、杂志……想想这其中有多少仅仅就是用来打发无聊时间的。再算算这些东西花了你多少钱,又占据了你的多少时间,你就会明白“无聊”到底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经济领域! 好吧,其实很多杂志准确击中了不同用户的痛点,不完全是满足无聊的需求啦……但是主要意思,大家懂就好。

再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互联网,看看“无聊”带来了多少商业机会。不少人亮眼发直地刷微博,只是因为当时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更有意思的事情;QQ、甚至微信都已经不是什么新玩意了,但仍有很多用户整晚在线,只是想找个人聊两句而已;至于淘宝,千万不要把它单纯当做一个买东西的平台,有多少懒得出门逛街的妹子,宅在家成天逛淘宝的呢?再想想多如牛毛的游戏、SNS 服务、社区、论坛……

如果引用《精益创业》中的说法,“无聊”能够产生价值已经是“经证实的认知”了。

从无聊中“涌现”出的“艺术”

一件无聊的事情,一个人做无足轻重,但是一群人一块做,有时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气势,不少人称其为“行为艺术”。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对复杂群体行为产生类似智能的现象有一个很贴切的表述——“涌现”。在我看来,产生在无聊情绪下的众多行为,形成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属于一种“涌现”。尽管很多人都不屑把这些“涌现”出来的结果称为艺术,但我还是想说,艺术嘛,是有很强的包容性的。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贾氏神楼”盖起来之前,谁能想到,一句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能够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几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数百万次的回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对此有所报道,甚至有不少专家对此现象发表评论。如果说贾君鹏事件还是属于幕后推手炒作的话,那么还有很多流行语就真的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了。想一想 3、4 年前,这些词有多少人懂:“膝盖中了一箭”、“XX 控”、“宅”、“腐”、“基”……如果不是每天在互联网上“涌现”的这些古怪却又吸引人的说法,它们怎么可能在普通人中流行起来呢?

无聊涌现出来的“艺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语言,为每年的春晚贡献了相当比例的笑料(你懂的)。谁能够说这样的“无聊”没有力量呢?

“无聊”本身,也是需求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么说明你现在也足够无聊,因为上面谈的,已经很多次地被讨论,没多少意思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深表感谢,也将在下面用一些更奇怪的例子来说明我观点。

我想说的是,在互联网产品高度丰富的今天,忙碌的人们对于派遣极度无聊的需求依然如此旺盛。

首当其冲的例子就是 Rando。看到关于它的报道后,我居然第一时间、莫名其妙地对它产生了兴趣,然后亲自体验了一把。随后我就被这个应用的操作震惊了,一个图片分享应用,仅仅只能进行发图、等待、收图、举报几个操作,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统统不行。我就像个智障儿童一般地重复着这个流程:拍一支笔,发送;收到一只脚,“哈哈,这是什么”……整整二十分钟……Rando 上线仅两个月就达到 500 万张照片的分享量。我尝试着分析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存在,但是失败了。文字在这种奇葩的体验面前,显得十分无力。

如果你觉得 Rando 过于奇葩而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实在是太天真了,让我来举点身边的例子。最近白宫网站很火,在某个案件后(好吧这篇是极客文章,严肃的事咱别的地儿谈吧?),请愿功能成为了国内网民的许愿池。虽然美国政府有“10 万个签名就能得到官方回复”的承诺,但一些神奇的愿望还是不可能得到有价值回复的,这其中代表性的情愿有:取缔甜豆浆;取消煎饼果子;为清华带来更多的女生……请告诉我这不是“无聊”本身,是什么?

例子么,当然还有。再举个更贴近生活的。自从北京开始车牌摇号以后,“源于清华的高知社群”水木社区,就开设了一个板块“车牌摇号”,每天的内容如出一辙:大家都多久要上啊;要怎么才能更快摇到啊……如果说这还不够无聊的话,那么近期的现象就更有意思了:一个版友坚持了很久,每天发一贴“每天一贴!!!每天一拜!!!祈求中签!!!直到中签为止!!!”,没有任何内容,但上个月某一天突然不发了。原来他中号了,于是到现在版上的情况就成了下图这样……这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另一个神奇的微博账号“古城钟楼”(不懂的,去看一看就懂了)。

有人长时间在 Hot or Not 上给别人的照片打分;有人用西游记所有主角的名字注册了微博账号,杜撰了相互之间的对话;有人用 Snapchat,看别人给自己发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还不能保存;甚至还有女性用户不断用微信摇一摇,只想看看有多少人会给自己打招呼……怎么说呢,就像产品经理们特别苦恼的那样,你很难想象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我们无聊的时候,我们想干什么?

或许,无聊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我们太累,想完全不动大脑地度过时间;或许看上去无聊的东西,实际上却有坚实的心理因素;或许“有聊”的东西太多,无聊反而成为了一种享受;又或许,无聊的本身,也是一种慰藉,能带来心灵的休息,也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无论如何,存在即合理。在“有聊”的市场被高度开发的今天,或许“无聊”能带来那么一丝丝的机会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无聊加怪咖,能以不可思议的方法,给人们带来更多更亮眼的惊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7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