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思考的问题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引人思考的问题 篇一:《25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25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如果一个问题能引发你的思考,它就是值得一问的。

1、每天醒来并且装作自己并未一天天地接近死亡,会怎么样?

2、你支持死刑吗?如果有人冷血地杀害了你的母亲呢?如果有人杀害了一个陌生人的母亲,却在一个月前救过你的命呢?

3、如果你的朋友与你说话的方式和你对自己说话的方式一样,你会允许他做你的朋友多久?

4、你更愿意成为一个腰部以下瘫痪的富豪,还是一个四肢健全的穷人?

5、你收到过的最贵的礼物是什么?那是你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吗?

(引人思考的问题)

6、你上一次说谎是什么时候?有可能不说一句话却撒下谎言吗?

7、偷盗是不道德的,对吧?但如果只有靠偷盗才能喂饱一个饥肠辘辘的孩子呢?

8、如果我给你20美元,你真正会存下来的占多大比例?如果我给你200000美元,你存下来的又会占多大比例?这两者有差别吗?

9、如果有人能告诉你准确的死亡日期和时刻,你想让他告诉你吗?

10、如果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你有什么遗憾吗?对于你度过的生命里最后的24小时,你满意吗?

11、你感到最失败的时候是怎样的?现在回想起来,它让你更加脆弱还是更加坚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12、“自在”和“自由”意味着不受迫害和歧视,还是随心所欲?

13、你曾经歧视过别人吗?试想一下,在你所在的街道,有一伙以身着紫色衬衫出名的街头绑匪抢劫并杀害了几百人,这时如果一个身穿紫色衬衫的人按响了你的门铃,你会去开门吗?

(引人思考的问题)

14、做一个穷人,或者花40年的时间来厌恶一周里的40个小时,哪个更让你觉得可怕?

15、你是否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周里你有多少时间花费在了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其他的事?

16、你曾为遇到绿灯而欢欣鼓舞吗?

17、如果你能得到一项新的天赋或技能,你希望是什么?你曾真正努力过去完善自己的这项技能吗?

18、无论事情有多糟,你是否清楚总有人比你的情况更糟?

19、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20、意识到快乐才是真的快乐。今天你的快乐是什么样的?

21、“生活”和“生存”的区别是什么?

22、你愿意以牺牲你的孩子或爱人的生命为代价来为战争贡献一份力量吗?

23、你问的问题足够多吗?还是你觉得自己知道的已经够多了?

24、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你会有什么改变吗?

25、如果你的一生是一部小说,你会为它起什么名字?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引人思考的问题 篇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营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营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作者:李灵燕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第24期

一、理论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也就是说教学时,教师要要站在学生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营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二、方法与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小而具体、新而有趣的矛盾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1.设计问题,巧创辨境

2.设计问题,巧创议境

3.设计问题,巧创动境

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落实,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创设的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创设模拟情境

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再现生活情境,利用情境的感染和移情作用,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游戏等形式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或者是对社会事物、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四年级《价格的秘密》一课,教师在整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拍卖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升。第一次拍卖,学生初步感知拍卖规

(引人思考的问题)

则。第二次拍卖,教师故意减少每类拍卖品的数量,而保持资金不变,使供应数量发生变化。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关注到购买力不变,而供给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价格会上涨。第三次拍卖,教师又故意减少每个小组的拍卖资金,而保持拍卖品的数量不变,使需求方面发生变化。希望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理解供应数量不变而需求降低的情况下,价格会下跌。三次拍卖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商品的拍卖中,时而高兴时而沮丧……孩子的热情,使课堂充满了欢乐。可以说拍卖活动的设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名学生,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每次拍卖活动结束后的讨论逐步深入,孩子们逐渐清楚价格变化的规律。

(三)创设现实情境(引人思考的问题)

对于情境的创设教师也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就学生中所发生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进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并获得全面发展。

三、效果反思

(一)情景的创设的作用

第一, 情景的创设可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从以上的几个实例来不难看出创设情境,可以有效的化解教学中的学习难点。例如,在《价格的秘密》在模拟的情境中,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了价格的变化,也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购买力和商品的数量,还使学生实现了对社会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这正是学生的认识的难点所在。 第二,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欲望。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当灾害来临时》上课伊始,首先教师以低沉的口吻向学生介绍:5月12日发生的里事8.0级的强烈地震共造成8万人遇难或失踪,500万人无家可归,只接经济损失高达1300多亿。由于地震时正是下午上课时分,所以灾区属学校伤亡严重,(出示一些灾区学校伤亡数据,组织学生观看)接下来教师又充满深情对学生讲到:在这数字背后,曾经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发生后瞬间变成了冷冰冰的躯体,他们在如诗般的年纪走了,还来不及叫上一声爸爸妈妈,他们静静地躺在曾经嬉戏过的地方却再也听不见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呼唤,我提议,让我们全体起立,为这些同龄人的逝去,默哀一分钟,愿他们去往天堂,一路走好。(学生默哀)……教师选择这段具有震撼力的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资料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为逝去的生命默哀等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马上意识到危险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在灾害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同时利用地震中成功获救的事例引出问题情境:“如果发生了危险,你们知道哪些自救方法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呢?”使学生立即投入到对自救方法的交流探讨中。

第三,情景的创设可以用于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年级《丧权辱国之痛》一课教师在本节课的最后利用图片、深情的述说及低沉哀婉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与兽首对话的情境:教师出示至今仍流失在外的国宝图片,然后深情讲到“你看它们多像走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回归故里,相信吗,他们是有生命的,它能听懂你们的话,面对着他们你最想说些什么?”(引人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情景创设效果是显而易见,从孩子们无比激动话语、眼里闪着的泪花和他们投入的样子,看得出以深深地打动着他们,此时的教育真可谓润物无声。

(二)教学情景的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服从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选择和设置生活气息浓、具有探究性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体验,是创设教学情景的一般法则;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知识技能学习的生成性,重视个人的差异性与独立性,重视人自主学习的责任感与自信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了解到了他们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采用什么样的合适的方法来学习,我们再来确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去经历比较合适的学习过程,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给与必要的指导。任何策略都可能是有效的,也都可能是华而不实的,关键的问题是要看它是否适用于学生的学习。

引人思考的问题 篇三:《关于重大疾病的真实案例 引人思考》(引人思考的问题)

关于重大疾病的真实案例 引人思考

——荆州平安同事供稿

2014年12月31日,当所有人都准备跨入新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张姓朋友,同样也在与朋友聚会,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当大家都高兴畅谈时,这个朋友却倒在了酒桌上。

张先生今年41岁,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主任,从事行政工作多年,工作收入一直非常稳定。一家都生活得非常幸福。

然而这次朋友的聚会后,张先生直到现在却还没有醒过来。当张先生昏倒后,朋友将其送到荆州市中心医院抢救,以为只是一般的酒精中毒而已。

当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肝上一血管瘤破裂,生命垂危需要进行手术,且风险非常大。家人觉得当地的三甲医院医疗设备和技术都有限,就将其转到武汉的同济医院进行手术。

在武汉20多天的治疗中,花费让家人倾尽所有。手术做完了,花了30多万元。而人虽然是睁着眼睛,但目光呆滞,无法言语。就是我们所谓的植物人吧,30多万花完后,治疗又没有任何进展。整个家庭就陷入一种纠结中:是留在武汉继续治疗呢,还是转回当地?所有的问题归到一点,那就是“钱”。

谁都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康复,还需要多少治疗

费用?

最后,因为经济的原因,不得不回到当地医院治疗。直到今天,他仍然像一个孩子一样昏睡着。

奋斗了十几年攒了一点钱换了3套房子,1辆车,唯一剩下的几十万这次却全部都送给了医院。对于后期的医疗费,未来的康复费、爱人因长期护理而不能工作带来的整个家庭的生活费用,还有孩子的教育费用等等,一切都不知从何而来?

回想当初与他们一家见面谈保险时,都觉得自己的单位好,保障全,不需要保险。那样的自我满足与对保险不屑一顾,我如今仍然记忆犹新。

殊不知,当一个家庭真正遇到重大疾病时,就医疗费而言,大量的进口药、自费药、特殊的治疗费等等,都无法在社保范围内得到报销或补偿,更不用说后期的康复、家人的生活、孩子的教育费了。(引人思考的问题)

若当初他拥有了一份商业重疾保障,现在或许不能解决其全部的问题,但至少也可以缓解其家庭的压力。若拥有了一份高额的重疾保障,我想他的家人生活,孩子教育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丁云生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这一生一定会得重大疾病。如果没有得那是因为别的原因先离开了,还没有机会得。重大疾险保险不是

医疗险,而是收入损失险。保险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可以让你的生活不被人生的风雨所改变。

重疾保险是每个家庭必须拥有的一份保障!

佛语有云:天地虽宽,难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深,难渡无缘之人;保险虽好,难保无保之家!

引人思考的问题 篇四:《【安泰读后感】一个哲学思考的自然问题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

一个哲学思考的自然问题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

又是本超级干货,一句话概括:解决从动物到人类之间的过渡问题。这个命题庞大而又深刻:从目的上来说,我们虽然都知道<物种起源>,但人类沙文主义并没有因为达尔文而变得收敛,反而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日益膨胀,看我们在20世纪做的好事,不仅在破坏环境,还在不停地互相杀戮--现代人的自大比起古人,可能有增无减--因为我们看起来几乎无所不能;从意义上来说,现代人的迷失也更加复杂,因为生存环境愈加拥挤,物质丰富又匮乏,除了十亿饥饿人口之外,地球上大部分人能吃饱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不开心不满足。为什么呢?这部分看起来是个心理问题,——《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讨论人的生命开始、发展、衰退和死亡究竟从何而来,有何意义(光是看概述就能吓一跳)。随后从性行为的演化来分析人类的特性:当然那些问题迄今都还没有定论,作者也只是从各种流行理论的出发点来分析,可以看得出,私密性的性行为及人类女性不明显的排卵期等,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相关,但至于哪种是决定性因素?作者提出没有结论的结论:因为没办法设计实验来找因果关系,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把所有的可能性列出来一视同仁。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接近真相--通过更多的客观数据。随后的一章讲述婚外情:一组有趣的数据,在保守的20世纪40年代,甚至调查性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一组1000名新生婴儿血型判断--10%的父亲都是别人,当然,实际的婚外情肯定要高于这个数字。分析这种行为就是要回归最根本的主题--生物竞赛。两性在战场上不断较量,男性在努力广撒网的同时,女性也在寻找更好的伴侣,以及所有人类对通奸也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惩罚。但也有人却发明了阉割、锁阴等各种恶劣习俗来保护自己的基因繁殖正确。【安泰读后感】一个哲学思考的自然问题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了解这些残酷事实,并不是让我们开脱,而是学会了解系统的边界--此处引用<第五项修炼>的部分原则--从更合理的范围内了解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随后的择偶分析是在说明,人类进化的时候,并不只是自然选择,还有很多随机因素在影响人类的变化。而老化和死去则更多由各种因素所汇聚成的中庸状态:适应资源环境的成长老化速度,使得人体在最合适的时间内成熟并生养下一代,同时保证下一代的质量又是最好的--这也是进化出停经最可能的原因。但造成这个现象,是多方面博弈的结果--就好比光凭一种药是不可能让人返老还童的。另外再讽刺一句--光是清除自由基就可以长寿?生命的发展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即使有些人会因为压力而各种疾病,那么造成压力也不可能只是一种因素。我们要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也是看清问题并接受现实的必经之路。第三部分--人为万物之灵。先从语言的进化开始,作者从一些偏远群岛的新语言进化史还原出这个过程--然而最难的一步还是从简单的指代(长尾黑鄂猴就有)发展到缺乏外界指涉的字词及有语法的组合,按照作者的比喻,后者到莎士比亚的进程只有前者的千分之一。这可能也就是大跃进发展来的--人类可以发出更复杂的声音,从而可以组合出更多的字词,而不只是简单的信号。随后一章讲艺术是本书最出彩的篇章之一--其实艺术就是[性"资源的表达。而纯粹的艺术是因为生活不虞匮乏,闲暇很多然后将某些现象升华到了极致,但这并不能掩盖艺术的来源--就是代表着天赋、金钱或者两者具备。随后一章讲述农业的发展:其实除了能养活更多人,农业基本摧毁了大部分人类的生活:健康下降,阶级压迫等等等等。而至于我们为什么被烟酒毒品所吸引和麻醉呢?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有很多[累赘"的性征,然而这些都能直接代表基因的优秀。但我们人类特有的情形是:发明了很多自然天性所抗拒不了的[累赘",而这些[累赘"自身可以造成极强的[瘾",而人类可以倒在这些烟酒毒品里面自毁而无法自拔--此处想起<生活大爆炸>里面amy养过的一个猴子,有很强的烟瘾,可以自己点烟,一根接着一根--这和我们人类不是一模一样么?这部分最后一章<深邃的寂寞>则和刘慈欣观点一致,那些为了排解寂寞而幻想外星邻居的行为实在是太幼稚,人类花了巨资在这上面,却宁愿无视眼下的种种问题。第四部分--世界征服者。首先提出的是:生物的排他性+外貌判断使得人类也会根据外貌来区分种群。本书从一开始就论证:根据科学的分类方法,所有的人都是同一种。因为无论是世界上任何两个地方、外貌差别再大的人,也是可以交配的--所以是没有不同的[人种"。但人类为什么会互相厮杀呢?因为差异实在太明显了。而再往后更复杂的人类社会,即使是在相邻的区域,不同的文化也会造成彼此的漠视和仇恨。人类从来就没出现过没理由的握手言和,有的只是不断在结盟和仇杀之间徘徊。然后分析欧亚和美洲的文化进程为什么不同步--很简单,欧亚在相同纬度,植物可以很容易移植,而美洲需要跨越中间的热带。就是这个区别导致美洲的印第安人落后了数千年,而澳洲的土著就更不用说了。两个地方的居民在欧洲列强侵占之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地理为演化立下了基本规则,无论是生物演化,还是文明演化。"[大体而言,我们在哪里居住,深刻地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人。"之后再讲述语言的进化,很有趣的是:通过语言的进化以及出现某些词汇的时间,我们可以非常精准地还原历史,判断在什么时候在哪出现了什么东西,仿佛就像是照片一样。随后才开始讨论这本书最残忍的章节:种族屠杀。首先分析从15世纪以后的种族屠杀,是有现代精确记录的。但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民众对这个现象的漠视。什么?有些人会很心碎地说,我们难道这么无情么?是的。认识到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人,也有助于认识自己是什么人。我们难以接受[如此文明"的世界,[如此文明"的我们,身上会继承了多少惨无人道的特征。那么珍妮·古道尔在1974-1977年做的详细报道则展示了一个黑猩猩队群被邻近的队群消灭的过程,两边各有6-8头成年雄性,然而这场数人的战争却持续了三年零十个月,效率之差可能被近代军阀所鄙视。但黑猩猩们唯一的武器就是靠多数堵截单个,重伤使其丧失行动能力而死亡。如果它们掌握了武器,那么这个速度就会快很多。而人类则是在数量和速度上完胜--20世纪七八十年代,依旧有几百万人因为种族问题被杀(孟加拉国和柬埔寨)。然而我们的行为有个双重标准--不可伤害同胞及只要没有风险,不妨杀害敌人。这使得大多数人对别人的伤痛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因为那不是自己。但所幸,由于地球村的发展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更能把所有的人看作同类和同胞,这样才有可能缓和这个情况--但这条路依旧漫长。第五部分--日中则仄。这部分通过数据分析--破坏自然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天性。从几万年前,人类不断在迁徙,也不断在屠杀各大洲的大中型动物,很多物种的消亡和人类进入这个世界的时间是不谋而合。其实我们不必羞于承认:如果手上的工具可以令人生活得更好且在有限的生命中看不到迫切的恶果,那么谁都会毫不犹豫地用下去。史前的人类就是如此,拿着石矛石斧干掉了恐鸟、长毛象、巨鹰、象鸟、巨龟、大狐猴、土豚--然而比灭绝动物更可怕的是,人类是没有停止破坏环境的基因的--复活节岛为什么是个半吊子工程?因为人们把树砍完了,就没有树干去搬运石头。除此以外还有诸多文明因为过度消耗环境而灭亡。而且不仅是过度猎杀,还包括引入新种、破坏环境和涟漪效应。使得环境恶化的速度远比想象的快--作者抨击了当下一些保守数据的失真。当然,我们现在的文明因为更发达的技术而维持着暂时的平稳,但谁知道未来呢?看完这本书,仿佛把原先自己那种悲观彻底地宣泄出来--每个人都是世界不断恶化的始作俑者,而向善之艰难得仿佛有点虚弱不堪。然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恶从何而来,反而松了一口气。那些偏见不再是偏见,但那些罪恶依旧还是罪恶,不过我们可以更平静地看待。当然,作者也是乐观的,他也的确促成和见证了一些进步。我们在智慧和理性的驱使下,可以更早一点预见将来的灾难,从而促使更多人去关心并付诸于行动。

文:陶鑫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8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