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竹笋的营养价值》
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第一篇

竹笋的营养价值

竹笋分类

竹笋,古时称之为“竹萌”、“竹胎”。竹笋的种类繁多,概略地分,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冬笋为毛竹冬季生于地下的嫩茎,色洁白,质细嫩,味清新;春笋为斑竹、百家竹春季生长的嫩笋,白色,质嫩,味美;鞭笋为毛竹夏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状如马鞭,色白,质脆,味微苦而鲜。

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笋誉为“蔬菜中第一品”,认为肥羊嫩豕也比不上它。

营养成分

据分析,每百克冬笋含蛋白质4.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5.7克,钙22毫克,磷56毫克,铁0.1毫克,并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竹笋中所含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所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另外,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食用竹笋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促进排便,是理想的减肥佳蔬。

功效价值

竹笋不仅脆嫩鲜美,而且对人体大有益处。古代人对此早有认识。《本草纲目》概括竹笋诸功能为:消渴、利水道、益气、化热、消痰、爽胃。如治疗肾炎、心脏病、肝病等的浮肿腹水,可用竹笋、陈蒲瓜各100克,或加冬瓜皮50克,水煎服;治疗久泻、久痢及脱肛等症,可用鲜竹笋煮白米粥食之。以毛竹笋烧猪肉、鸡肉,是春夏的滋补佳品。此外,竹笋对防治咳喘、糖尿病、高血压、烦渴、失眠等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实用宜忌

竹笋既为“山珍”,在吃法上也不同于一般蔬菜。古人有训:“食笋譬如治药,得法则益人;反之,则有损”。因此,竹笋从采收到烹调都有讲究。首先,采笋时应避风日,以防其本变坚,肉变硬。加工时尽量不用刀削,因竹笋肉一遇铁往往会变硬、发死。存放时不宜去壳,以防失去清香的风味。{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竹笋性属寒凉,又含较多的粗纤维和难溶性草酸钙,所以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尿结石、肝硬化或慢性肠炎的人,应慎食。

毛竹笋的药用价值也极高。在古代医书《纲目拾遗》中载:竹笋有"利九窍、通

食品。因笋内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增进消化腺的分泌,有利于消胀和排泄,能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留和吸收,这就可减少中毒病和肠癌的发生。近年还发现,竹笋内多糖物质具有抗癌作用。纤维素和脂肪酸结合能防止血浆中胆固醇的形成,竹笋中的酪氨酸能治疗甲状腺亢进,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常吃竹笋,能防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产生,对肠癌、食道癌和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疗效。竹笋还含有Se、Ge等有防癌、抗癌、抗人体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日本已从毛竹笋中提取Se、Ge等作为保健食品。认为Ge可以活化人体细胞,使人血色好转,还有通便等作用。国内的研究也证实,缺Se是大骨节病的主要原因;Se有防衰老的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可防止胰腺退化及防铅汞等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这些新发现更使毛竹笋的身价倍增。{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水煮笋加工工艺流程为

麻竹笋

麻竹笋→洗涤→水煮杀青→整修分级→冷却漂洗→分选装罐→注水→排气→封口→杀菌→冷却→成品笋罐头贮藏

2. 调味笋 加工工艺流程为

{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鲜笋或水煮笋→切条→调味→装袋→封口→杀菌→贮藏

根据各地消费者口味的不同,可将产品调制成麻辣笋、甜酱笋等,开袋即食,便于消费。

3. 发酵笋干 加工工艺流程为{嫩竹笋的营养价值}{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麻竹笋→选料-剥壳→切笋→蒸煮→发酵→干燥→分级包装→发酵笋干

《竹笋的营养价值》
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第二篇

竹笋,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我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 Mazel)、早竹(P.Praecox

C.D.Chu et C.S.Chao)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Sinocalamus latiflorus McClure)和绿竹(S.oldhami McClure)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区。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月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故在我国南方竹林茂盛,而北方竹林稀少。竹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以4.5~7为宜。

在我国竹笋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竹笋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甚至认为“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

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尤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

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竹笋是竹的嫩茎,它肉质细嫩,松脆可口,滋味鲜美.古往今来,它一直被

视为菜中珍品,有"山珍"之誉,有"蔬菜第一品"美称。历代文人骚客,写出了不少咏笋的诗篇,人们从中不难看到竹笋的身价之高。

竹笋的种类有八九十种,一般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和干笋(玉兰片)。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含有16种氨基酸。此外,竹笋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竹笋的吃法常见的有三:(1)鲜笋粥:取粳米100克,淘净,将鲜笋150克切丝,入锅中共煮成粥,吃时调入白糖或细盐少许即成。(2)清炒竹笋:先将鲜竹笋肉(或鲜笋罐头内的竹笋片)250克切丝,然后将素油适量置锅内烧热,下笋丝爆炒,加细盐少许,淋入鸡汤或清水适量,焖烧3-5分钟,撒上味精炒匀即成。此菜出自汪颖《食物本草》。(3)竹笋烧海参:水发海参200克,切成长条形与鲜竹笋(或水发竹笋)100克,切片同放入锅中,加瘦肉一起煨烂,加入精盐、酱油、糖、料酒适量,用湿淀粉打芡后即成。

竹笋的营养价值

竹笋,古时称之为“竹萌”、“竹胎”。竹笋的种类繁多,概略地分,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冬笋为毛竹冬季生于地下的嫩茎,色洁白,质细嫩,味清新;春笋为斑竹、百家竹春季生长的嫩笋,白色,质嫩,味美;鞭笋为毛竹夏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状如马鞭,色白,质脆,味微苦而鲜。

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笋誉为“蔬菜中第一品”,认为肥羊嫩豕也比不上它。据分析,每百克冬笋含蛋白质4.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5.7克,钙22毫克,磷56毫克,铁0.1毫克,并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竹笋中所含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所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另外,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食用竹笋,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促进排便,是理想的减肥佳蔬。

就营养面而言,竹笋因具有维他命a、b1、b2、c及荷尔蒙等成份,营养价值极高,此外,为低热量食物,多食无身体发胖的顾虑,它的粗纤维,更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而且竹笋由数层外壳所包,无农药残毒真的是名符其实「自然健康食品」! 而中医学认为,竹笋性甘、寒;入胃、大肠经。其具有清热化痰、利水消肿、润肠通便等功用,还有不少食疗方。例如: (1)急性病发热时的咳嗽:冬笋5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0克,加适量食盐、葱末、麻油煮粥食用。(2)小儿麻疹、水痘病初发热口渴、小便不利:鲜竹笋50克,鲫鱼一条约250克,煮汤食用,可促使透疹、疾病早愈。 (3)久泻、久痢、脱肛:鲜竹笋50克,粳米100克,煮粥常食。 (4)产后虚热、心烦、手足心热:鲜竹笋100克,最好用鲜竹茹、竹叶心,水煎服,喝汤。 (5)便秘:鲜竹笋100克,炒菜、煮食均可。 此外,用鲜竹笋的根煮水代茶常饮可降低血中胆固醇,起到减肥、治疗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的作用。 由于竹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儿童正在长身体阶段,不宜多食;有尿路结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对竹笋过敏,则应忌吃。

竹笋不仅脆嫩鲜美,而且对人体大有益处。古代人对此早有认识。《本草纲目》概括竹笋诸功能为:消渴,利水道,益气,化热,消痰,爽胃。如治疗肾炎、心脏病、肝病等的浮肿腹水,可用竹笋、陈蒲瓜各100克,或加冬瓜皮50克,水煎服;治疗久泻、久痢及脱肛等症,可用鲜竹笋煮白米粥食之。以毛竹笋烧猪肉、鸡肉,是春夏的滋补佳品。此外,竹笋对防治咳喘、糖尿病、高血压、烦渴、失眠等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竹笋既为“山珍”,在吃法上也不同于一般蔬菜。古人有训:“食笋譬如治药,得法则益人,反是则有损”。因此,竹笋从采收到烹调都有讲究。首先,采笋时应避风日,以防其本变坚,肉变硬。加工时尽量不用刀削,因竹笋肉一遇铁往往会变硬,发死。存放时不宜去壳,以防失去清香的风味。另外,竹笋性属寒凉,又含较多的粗纤维和难溶性草酸钙,所以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尿结石、肝硬变或慢性肠炎的人,应慎食。

2002年版《食物成分表》干竹笋每100克,热量196kcal,蛋白质26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57.1克,维生素A2微克,胡萝卜素10微克,核黄素0.32毫克,尼克酸0.2毫克,钙31毫克,铁4.2毫克,锌3.3毫克,硒2.34微克。

《食物药物——竹笋的营养价值、食用禁忌》
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第三篇

食物药物——竹笋的营养价值、食用禁忌{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英 文 名:

Bamboo shoots

所属分类:

蔬菜,菌类,藻类

别 名:

笋,毛笋,竹萌

营养成分:

竹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开、脘痞胸闷、大便秘结、痰涎壅滞、形体肥胖、酒醉恶心等病症。

食物详情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尤为适合;

不适宜人群:

{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者、尿路结石者、低钙、骨质疏松、佝偻病人不宜多吃。

选 购 宜:

一要看根部,根部的“痣”要红,“痣”红的笋鲜嫩。二要看节,节与节之间距离越近,笋越嫩。三要看壳,外壳色泽鲜黄或淡黄略带粉红、笋壳完整且饱满光洁的质量较好。四要手感饱满,肉色洁白如玉。

选 购 忌:

节与节之间距离越远,笋越老。

烹 调 宜:

{嫩竹笋的营养价值}

竹笋适用于炒、烧、拌、炝,也可做配料或馅。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竹笋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烹 调 忌:

鲜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

食 用 宜:

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尤为适合。

食 用 忌:

竹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儿童不宜多食;有尿路结石者也不宜食用;对竹笋过敏者忌食。

储 存:

不宜去壳保存,避免风吹日晒,以防肉质变硬,失去清香的风味。

来自:.cn/html/2014/sc_0423/24.html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8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