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毕巧林为什么被称作当代英雄》
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第一篇

毕巧林为什么被称作“当代英雄”?

毕巧林是俄国文学中继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的又一“多余人”的典型,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莱蒙托夫享誉盛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当代英雄》。别林斯基称这部作品是“一部洋溢着强大创作才能的泼辣、年轻、而又有华美的生命力的诗情的作品。”(《别林斯基选集》二)小说的主人公毕巧林,也被他称作是“现代的奥涅金,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而作品在提到“当代英雄”的概念时指出:“此乃辛辣的讽刺呀!”(1)这就给我们以思考:“当代英雄”的指称究竟是赞誉还是讽刺呢?

可以肯定地说,毕巧林绝不是一个道德的典范。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当代英雄确实是一幅肖像:这是一幅由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充分滋生开来的种种毛病所构成的肖像。”(2)而当时的读者也因为作者“把当代英雄这样不道德的人树立为他们的典范”而感到委屈。毕巧林这幅肖像,如同奥涅金一样,出身高贵、天资聪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原本可以造就辉煌的人生,却由于对现实社会的绝望而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以至于无所事事、荒抛青春。然而,不一样的是,毕巧林对社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多余”,甚至在某些方面上来讲是有害的。他从来都是一幅玩世不恭的姿态,不珍视他人的情感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可以因为一时兴起而勾搭玛丽公主,却在别人付出感情之后无情厌弃;他千方百计得到了贝拉,而在兴致过后却同样感到腻歪,他的种种手段害的贝拉家破人亡、红颜殒命;当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一腔热情地准备和他这个老朋友拥抱的时候,他却仅仅伸出了礼貌而疏离的右手;他轻贱生命,往往为了寻求刺激进行无意义的冒险……为了取悦自己无聊的生活,他不断为他人造成不幸,自己也加倍的痛苦,损人而不利己。

这样一来,所谓“当代英雄”无疑是一种辛辣的讽刺。然而,如果仅仅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典型,《当代英雄》也就不足以引起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震怒了。偏偏它又是一剂“苦口的药”灌入人们被过度的甜食宠坏了的胃口。

毕巧林并非天性如此,他也曾有过一颗善良的心,也曾不懈追求人生的崇高目的,与命运抗争。他的一切叛逆的行为只是源于社会带给他的种种绝望,正如他向玛丽公主坦白的那样:“我准备去爱全世界,可谁也不理解我,于是我学会了憎恨。我平凡的青春年代是在跟自己、跟世界做斗争中流失的;我最美好的情感,因怕别人讥笑,我便把它埋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它们在那里死去。我说真话,没有人相信我,我便开始骗人。在深深懂得了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后,我成了一个熟悉人生学问的内行,我看到那些一窍不通、不学无术的人是那么幸福,我看到那些不劳而获者在享受我曾努力不懈才获得的财富。那时,我心里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情绪,冰冷无力的绝望情绪……我成了一个道德观念不健全的人。”(3)这就使矛盾的焦点指向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现实社会的黑暗迫使他精神幻灭、走向自我堕落。 值得一提的是,毕巧林并非被动地被迫害得麻木不仁的傻瓜,他是一个严格自省的人,即使到最后成为那样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仍有着深刻的反省和批判。他在分析自己行为本质时说:“我的爱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幸福因为我没有为我所爱的人做出过任何牺牲;我只为自己去爱,只为个人享受快乐去爱;我只是满足于我内心的古怪的需要,贪婪地吞噬她们的情感、她们的温存、她们的快乐和痛苦,但我从来就没有满足过。”他的这种“自省”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拷问,他要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丑恶。然而认识之后呢?人们该怎么做?——“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由此可见,“当代英雄”的本意并非要在人们心中竖起一个道德的标尺,恰恰相反,它是以一种反面的典型催促人们深刻地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毕巧林被称为“当代英雄”,或就在于他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注释:

(1)莱蒙托夫著,周启超译:《当代英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第66页

(2)莱蒙托夫著,周启超译:《当代英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第2页{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3)莱蒙托夫著,周启超译:《当代英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第127页 参考资料:

(1)莱蒙托夫著,周启超译:《当代英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2)储诚意(编著):《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2009年9月第一版

(3)列·津格尔著,杨爱华编译:《当代英雄第二版之谜》,俄国文学史料

《《当代英雄》读后感》
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第二篇

《当代英雄》之“多余人”浅谈

赫尔岑在看了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曾经说过:“像奥涅金这样的人在俄罗斯每走一步路就会碰见他。”我在看了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之后也想说:“像毕巧林这样的人在俄罗斯每走一步路就会碰见他。”的确是这样,这两部作品都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19世纪20、30年代的人物典型,对社会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当代英雄》确实是幅肖像画,但它并不是某个人的肖像画,而是对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那一代青年人身上那些发展到极致的恶习的描绘。或许一些人认为《当代英雄》没有起到道德模范的作用,然而由于人们长时间食用甜点,消化系统已经紊乱了。现在正需要的是逆耳忠言和苦口良药。书中为我们展现的“多余人”毕巧林则是发人深省的一味良药。我想通过本文以“多余人”毕巧林为中心和线索来探究一下《当代英雄》这本书以及“多余人”这个深刻的文学形象和社会现象。

首先我觉得“多余人”这是个通过比对得出的概念。因为他高贵的出生、博学与广识、有独立的思想然而却一直在破坏别人的幸福,强烈的嫉妒心、玩世不恭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多余人”。本书的精巧之处便是对“多余人”毕巧林的多余之处淋漓极致的体现,我觉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细节描写。包括外部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等,以及内部的心理描写。对毕巧林形象的刻画带给读者直观的印象。作者通过旁观者的口吻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体格健壮、气质高雅稳重的人,是一个具有高贵血统的人。同时不经意间抒发了一些作者本人的态度,他认为从外貌上看毕巧林是“有意志去抵御躁动的情感和堕落的生活的”,“他不是一个坦率的人”。但介绍的最后一句却笔锋一转说,这仅是作者本人一家之言,并不将这些观点强加给别人。这样的描述使得我们对毕巧林的真实性格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想迫不及待地阅读下文看一看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由外及内地表现人物,被称作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现实主义文学加深了对人的认识,文学对人的内心的描述更是别的艺术或者科学技术难以取代的。心理描写能表现出人认知自身,人在环境中的感觉感受,这是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无法传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大篇幅的毕巧林日记为我们展示了这个“多余人”丰富的心理活动,他的情感也是错综复杂的。他一直在破坏别人的幸福却又时常自我反思。他蔑视爱情却又渴望爱情。对于贝拉、玛丽公爵小姐的情感他只不过是抱有一种玩弄的态度。就像是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清楚地知道女人是否会爱上他和什么时候会爱上他,因为他深谙人性与社交。在与情敌的斗争中,他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他还喜欢使用激将法,让别人在他的刺激之下做出不好的行为,展现出许多人性的弱点。这些对人性的异化都使他感到满足,竭力摧毁别人视为珍宝的梦想又使他得意。他始终被一种卑鄙但又无法抗拒的欲望所支配但是他又觉得“哪怕只有一次那么刻骨铭心的恋情也会让我心满意足”,他也感到自己的内心是极度悲惨凄凉的。对于友情他是不屑的,他的身上只能发生臭味相投或者是他说的“惺惺相惜”友谊。对他来说是一种无用的束缚。对于友情和爱情他始终不能坦诚,因为他觉得在这些关系里总有一方会成为另一方的奴隶,而他却又是天生逆骨、不会屈从于别人的人。

第二,通过多限知视角相互补充。《当代英雄》这部小说由五部分组成,贯穿全文的剧中人物是毕巧林。前两部份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故事,给读者以感性印象。后三段的日记则通过主人公自己的口吻细致地分析解剖了人物的内心,给读者以理性认识。这样使得毕巧林这个形象变得立体,饱满。也使故事情节的叙述配以合适的视角,恰到好处展示了人物特点。比如,《马克西姆 马克西米奇》这个故事中,通过旁人的视角描述了两个老朋友见面全过程中,马克西姆的热情与毕巧林的冷漠的强烈对比。见面前,马克西姆是充满激动与渴望的,他告诉仆人他与毕巧林是至交。虽然这没有引起仆人的兴趣和关注,也没有使毕巧林及时地赶回来与他重逢,但这些并不影响他的心情。然而,见面的时候毕巧林神色的冷漠,显得马克西姆的热情仿佛是不合时宜的。“他伸手刚要拥抱毕巧林,谁知毕巧林却相当冷淡地

伸出手,只是友好地冲他笑了笑。”这时,马克西姆是窘迫且不知所措的,他才意识到在毕巧林的眼里他并没有多重要。这个可爱的小老头儿的心又一次受到了打击。见面后,马克西姆居然成了“一个顽固执拗、反复无常的老上尉”。可见毕巧林的冷漠不仅伤害了别人而且对别人也造成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假如这个故事放在毕巧林日记中来写,那么这些细节就会成为难以表达的精彩部分。

同时多限知视角也带来了第三个特点,结构安排匠心独具。关于这部作品的几个小故事有以下三种顺序。这些独立的故事的出版顺序是:《贝拉》、《塔墁镇》、《宿命论者》、《马克西姆 ·马克马西米奇》、《玛丽公爵小姐》;时间顺序却是《塔墁镇》、《玛丽公爵小姐》、《贝拉》、《宿命论者》、《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最后《当代英雄》的目录顺序则是《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塔墁镇》、《玛丽公爵小姐》、《塔墁镇》。基于这些小故事的相互独立性使得作者可以灵活地安排它们的位置,最终以毕巧林为线索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认识人物的合理布局。

最后我想将《当代英雄》与其它作品,以及与实际进行一个联系,进一步探究“多余人”这个形象。本书最后一部分《宿命论者》实际上是一篇心理故事,讲述了毕巧林对宿命论从不信、怀疑到深信的心理发展过程。某个夜晚,毕巧林与一位嗜赌的军官符里奇中尉做了一个有关宿命的赌注。毕巧林在符里奇的脸上看到了死亡的信号并预言他当天会死。于是,中尉便拿枪对着自己的前额开枪。当他扣下扳机的时候却是空弹,因此,中尉赢得了赌注。但是当天晚上,他却因为和一个哥萨克醉汉说了一句话而被马刀砍死,印证了宿命论的魔力。而后,毕巧林也决定检验自己的命运,他活捉了那个凶手,展现了自己的智勇双全,得到了人们的钦佩与赞扬。对于读者来说这或许是个令人欣慰的结局,似乎心狠手辣、心灵空虚、玩弄命运、好色的毕巧林还是有所作为的,终于做了一件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好事。事实上,莱蒙托夫通过这个故事是为了给我们展现一个美好的结局让读者聊以慰藉吗?当然这个故事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它让我们明白:社会给予年轻人实现自我的机遇,他就可能干出有益于社会的事,但如果社会漠视或剥夺年轻人实现自我的机会,他就可能沉沦、堕落,成为“愤世嫉俗”的多余人。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是从古至今都有所体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出生对于文人仕途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时,虽说使得一些文人有了创作的源泉,使得他们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比如鲍照著名的《拟行路难》等等都流芳百世。但是,门阀制度的实行也不可避免地使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愤世嫉俗的百无一用的书生。他们有壮志却难酬,有博识却无用,不仅不能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而且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劳动,只能一味抱怨生不逢时,成了一批社会的多余人。

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中,郁达夫的《沉沦》体现的也是一个多余人的典型。书中描写的是一个患忧郁症的留学生,故事发生在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上个世纪清朝末年,那个时候东渡求学的爱国青年很多,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然东渡,却不是去寻访救国的道路的,封闭孤独的生活加上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使他不免忧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发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琐沉沦,以至于才21岁的他就要走向自裁,在自裁前,他还有一段血泪交加的哽咽:“这干燥的生活.......祖国啊,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其实我觉得巴金写的许多作品中所体现的也有多余人的影子,比如《家》中的那高氏三个兄弟,在我看来,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时代造成的多余人,以老大和老三为典型。老大高觉新在社会与家庭的压迫下,不敢斗争,只是一味地牺牲自己。他虽然愤世嫉俗但是从不在家人和权威面前显露出来。他的斗争是失败的,或许说他根本没有勇气进行实际的斗争。他顺从于命运的安排还有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礼节,最终成为了一个终日打牌、跑腿买东西,对大家长唯唯诺诺,谨听长辈使唤,丧失理想的人。而老三高觉慧似乎看起来要好一些,他始终

坚持自己的想法与个性,最后他决然逃离了家庭,这看似是一种解脱但是他是真的成功了吗?在没有经济独立的情况下的离家出走是可取的战略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经济上没有独立的女性离家出走只有两种后果,要么死要么堕落”。对于觉新来说,我想结果大概也是这样。还有那一批在看了《家》后的五四时期的青年男女,他们纷纷效仿离家出走的做法,最后成效并不明显。他们的才学与思想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而带来了自身的毁灭。在另一部作品《寒夜》中,主人公汪文宣带给我的“多余人”的感受就更强烈了。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他的无用、软弱,还有生命中的纠结感。他既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创办一番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也不能带给家庭稳定和幸福,他只能感叹时势的不济,悲愤地抱怨命运。他的“多余”使他走向了死亡,走向了毁灭。{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而今“多余人”的产生不仅是社会造成的,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本身个体的原因。现在的社会上是否还存在着“多余人”呢?想必那是肯定的,比如2013年引发社会极大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被害人黄洋与犯罪人林森浩本是舍友一场,但却因为一次口角使得林森浩动起了杀人之心。在林森浩的身上我也看见了许多毕巧林的影子,他有学识,成绩优异,曾经多次获得奖学金。但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才干发挥到正当的用处上,最后还是做了伤天害理的坏事,成为了社会的多余人。这告诉我们如果有学识的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能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他对社会将会产生更大的危害,正如毕巧林一样,他博学多闻、善于把握人性,所以他能够如此玩世不恭、将人情玩弄于股掌之间,将生命视若草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假如莱蒙托夫通过《当代英雄》为我们塑造了毕巧林这个形象,给读者来的不只是愤慨与不满,而且激发了人们的思考与反省。那对作者本人而言甚至对社会都将极为欣慰的一件事情。

《多余的“当代英雄”》
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第三篇

多余的“当代英雄”{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20101033132李江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孤帆远航的不仅仅是诗中的帆船,也是莱蒙托夫在其作品中寄托的渴望,对自由、对未来的渴望,也是这样的情感才得以塑造了《当代英雄》毕巧林这一矛盾的形象。

一、引文

{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作者莱蒙托夫是一位俄国诗人,出身贵族,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40 年,莱蒙托夫发表著名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这部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轰动,它是俄国文学中最出色和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莱蒙托夫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有关心理描写的作品,小说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在于作家成功地塑造了毕巧林这个“多余人”的典型形象。

“多余人”是 19 世纪上半期俄国追求进步的贵族的代表,他们大多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西方资产阶级先进理念的熏陶,既不满足于现状而又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由于所处阶级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大多远离人民,远离实际,缺乏耐心,最终导致失败的悲剧命运。这是对当时俄国一代贵族进步青年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当代英雄》中描写的“英雄”就是这样的多余人。

二、摇摆不定的“多余人”

如开篇的诗所描述的,毕巧林在作为一个“多余人”的社会特质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作为一个自由的寻觅者的本质。那么,毕巧林所追求的自由生活, 是什么样的呢?毕巧林作为一个出身于贵族家庭的青年军官,风华正茂,聪明敏感,经历充沛,堪称贵族青年中的佼佼者。而且他不像许多贵族子弟那样在庸俗、空

{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虚的生活中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他对上流社会感到厌倦和不满,曾仿佛思考人生的意义,渴望有所作为,但是却找不到高尚的生活目标,他的悲剧也在于此。所以他感到苦闷、无聊,以至于放浪形骸,玩世不恭。毕巧林在高加索期间, 经常去打猎, 在自然中享受着自由的生活。不久, 他爱上了契尔克斯姑娘贝拉, 并结了婚, 他享受着这位野姑娘纯朴的爱情, 但是, 没过几个月,他又觉得“一个蛮女的爱比上流社会的贵妇的爱情并不好多少,这蛮女的无知和单纯跟贵妇人的妩媚同样使人厌倦”,也欲摆脱这样的生活给他带来的自由。贝拉的死,给他带来了悲伤,但并未阻止他的脚步,他依然不停息地往前走,去寻找自己所认为的自由。

毕巧林就这样渐渐地成了一个冷酷自我的人,他一切从个人出发,从不顾及他人的利益,更少考虑社会问题。他自己也承认:“我的最大的快乐——就是要使我周围的样样东西都服从我的意旨。”他戏弄别人,折磨别人,用别人的痛苦和不幸发泄他心中的郁闷,弥补心灵的空虚。他心里也明白:“我是别人不幸的原因。”

同时,他也深深地了解自己内心的矛盾,他对魏涅尔医生说:“我有两重人格:一个存在于生活这个词的完全意义里,另一个思索并审判它。”他经常反省自己,审判自己,但是黑暗的社会和残酷的现实却并没有给出答案,只能使他更加压抑、痛苦。毕巧林的悲剧既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悲剧。{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三、英雄的肖像

{为什么喜欢看当代英雄}

无论是爱情和友情,还是他的种种荒唐行为,都不能弥补他精神上的空虚,反而使他更加痛苦,同时也给周围的人造成痛苦;他自己感到不幸,也给别人带来不幸。作者同情毕巧林的命运,但同时谴责他损人利己的行为。他称不上什么“当代英雄”,毕巧林式的“当代英雄”不过是对时代、对社会的一种反讽,这英雄也不过是一个多余人罢了。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的:“当代英雄的确是一副肖像画,但不是一个人的,这是一幅由我们整整这一代人的充分发展的缺点构成的画像。”毕巧林是一个虚假的英雄,因为他不能够挣脱命运的真正束缚,理解人们的苦难,带给国家以进步。然而作者却通过他的存在唤醒了那些真正的英雄,那些“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数真正英雄站了起来。

参考文献:

[1](俄)莱蒙托夫著. 冯春译.当代英雄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任子峰著.俄罗斯小说史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夏益群著.《当代英雄》主人公彼乔林形象分析 [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第2期

[4]孔令宇著.当代英雄毕巧林人物形象分析 [J].文学评论,2012.1.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39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