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简论道教与佛教生死观的差1》
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第一篇

简论道教与佛教生死观的差异

王永会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人都在追问,生的眷恋,死的恐惧,时刻萦绕心间。生与死,是人生的首要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死亡的最终解决的承诺。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义、教理之不同,对生与死的看法各异,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观。在中国,儒道释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二者虽经千余年冲突交融、异中求同,但差别

仍是很大,表现在生死观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世与出世

对现世的态度,将决定一个宗教生死观的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在这一点上,道教与佛教有很大差别。道教以生为人之乐事,天地之大德,以现世为乐土,讲入世;佛教则以现世

为苦海,主张脱离,讲出世。

道教认为"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它追求长生,关怀个体生命,热爱生命,关注人生价值,希望生命之无有止息。"道常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1。人在宇宙中,地位最高,"一切万物,人最为贵。"2故而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可长生者,人应亦可,且把贪生者作万物之共性,"天者,大贪寿,常生也,仙人亦贪寿,亦贪生,贪生者不敢为非,各为身计也。"3道教对人生价值、地位和长生合理性的肯定,不仅体现了其

入世精神,也奠定了其入世基调。

老子《道德经》更是道教积极入世态度的充分体现。他用大量篇幅讲治国、牧民之道,讲养生、修心之要,追求长生久视之愿求溢于言表。同时,庄子亦著书立说,大谈神仙世界之美妙、富足,神仙生活之自在安乐。其后的道教经典对之继承发展,既给人们勾勒了一个奇妙诱人的神仙世界为理想,又时时不忘向世人承诺:人的寿命并非完全由"天"决定,人可以在现世通过自行的炼养、修道而成仙,达到"长生不死"、"肉体飞升"、身登清虚三境之境地。他们把理想寄托于现世,进一步打上了入世印记,表现了道教既重来世、更重今世之思想,他启发导人们去探索人生、人体、命运、社会、宇宙等的奥秘,创建了一种重人生、乐

人世的积极生命观。

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出世。它以现世生活为虚幻和暂时,而以彼岸世界之生活为幸福和永恒。其理论处处显露出一种脱离现世之心,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即彼岸世界。这突出表现

在其四谛说和三法印说之中。

"四谛"是佛教关于人生的颠扑不破之四条真理,集中了佛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方面。其中的"苦"谛是佛教对人生所做的价值判断,指出人的本质是痛苦的,"苦"伴随并主宰人生。若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具体而言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等八苦(这仅仅是一种概括,佛教还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乃至一百一十种苦等无量诸苦之说)。纵向来说,人生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皆如现世之苦,人生的过程就是连续产生和忍受痛苦的过程;横向来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现世生活

如苦海、火宅,漫无边际,将众生无情淹没。

作为佛教基本纲领和理论枢纽的"三法印"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

三个命题。而前两法印则是"苦"谛的强化和展开。

在佛教看来,世间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而生,即世间一切造作而生的现象,包括各种物质现象、心理活动、形式概念,无一不是迁转流变,不遑安住的,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灭之事物,正如《金刚经》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生亦如是虚幻不实的。

同时佛教又提出,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我",一切事物都不是单一、独立的、自我存的、自我决定的永恒的。这又给人生蒙上一层厚厚的阴云,人是身心之假合,五蕴之缘合,如水涓涓、灯焰焰,念念生灭,相续无穷。人的存在状态是无常的,不能自我主宰的。生为五蕴之和合,死为五蕴之解散,这就把人置于无穷的恐惧中,犹如把一利剑,悬挂在每个人的头顶,它随时都可能落下,死神也就

可随时降临。

因此可见,佛教对现世生活充满无奈与失望。其出世态度是其"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的必然结果。总的看来,佛教出世从根本上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升华。虽然它不主张入世,但也未绝对排斥它,尤其中国的大乘佛教,援引儒道,对印度佛教中之对人和人生的关注进一步发掘,立足于众生、有情之解脱和永超苦海,提出"生死与涅般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等思想,进一步沟通了现世与理想之联系。如中国禅宗,在充分肯定每个人起初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蕴与意义的基础上,融解脱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化修道求佛于平常穿衣吃饭之间,强调随缘任,即心即佛,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4。

二、生死异途与三世轮回

灵魂、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问题是宗教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宗教生死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对死的理解、生与死的关系问题。在这一点上,佛教与道教存在一定差异。道教从乐生出发,以生为死的绝对否定,生死异途;神与形二元依存,相互肯定。佛教以出世为本,讲"无我"、轮回,生生不灭;形神缘合生人,神常变异,形神相互否定,

重神而抑形。

道教从其气化宇宙论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患之有无决定于我身之有无,我即我身,我身即我,不存在身外之灵魂,即身与形应是一体的。《太平经》亦云:"夫人生本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5精神由气而生,所以"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精神散,水绝鱼亡。"6人生存时,"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7,人死之后,神形既散,不再转世或再生。"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8夫人死乃尽灭,尽成灰土,将不复见。今人居天地之间,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今一死,乃终古穷天毕地,不得复见,自名为人也,不复起行也。"9生命对于一个特定的个体只有一次,不存在再生重生的可能,再无享受自然景致与人生之乐的可能。神和形是生命存在的两方面依据,形神不能离异,诚如《西升经》所言:"形

神合同,乃能长久。"

由此可见,形神同体相保成为道教之基本观点,形神相依谓之生,相离谓之死。死是生

命之终结,是人生之断灭,不存在再生之可能。生与死是对彼此的绝对否定。

佛教把十二因缘说、轮回说、业力说有机统一,提出了业报轮回说。它既否定了灵魂不

灭、轮回不断之主张,又否定了不承认灵魂和轮回的观点。

佛教认为,世界是一个流转循环的过程,人生在世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现世是前世的结果,后世是前世的延续,一世转一世,没有穷尽。一个人只要未得究竟解脱,则他必将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即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的流转发中进入下轮的生命历程。正如《心地观经》所说:"有情轮回六道生,犹如车轮无始终。"。至于人死后究竟入哪一道,要看他今世修行、积德如何。前世决定今世,今世决定来世,三世因果环环相连。 讲轮回,必然要涉及轮回主体。对此,佛教内部则有不同说法。一些部派承认有实在之主体存在,如犊子部之"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化地部之"穷生死蕴"、经量部之"根边蕴"等。而作为佛教主流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多数部派则坚持"无我说",不建立轮回的主体。

在轮回中,"业"是轮回之贯穿始终者。"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是'色身'--物质所构成的身体循环的物理法则由聚而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各人所造的业并不因物质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按一个新的方向、以种新的形式,又形成了一个新生命。"11按照释迦牟尼的说法,众生的生命并不与死亡同时绝灭,虽然一般的精神活动由于形体的破坏而休止,但生存的盲目意志、观念("无明

")以生时的活经验("业")为其性格,留下深刻印象而继续不停。这种盲目的

生存意志、观念发生作用,就具备了形成人生的可能性,并产生与以往业力相应的色身。

"12

此外,中国还有一批佛教学者和信仰者曾撰文阐述形尽神有之观点,如东晋南北朝时代的慧远、郑鲜子、萧衍、曹思文、沈约等。慧远在其《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中说:"化(形、生命)以情(情欲)感,神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

冥移之功。"他们这一观点继承发展了犊子部之'人我"思想。但这已不是主流。 由此可以看出,佛教主张形神可分。尽管他们有的不建立轮回主体,但总有一个东西贯穿其中,虽然"它"或实在或虚幻无常、念念生灭。生是五蕴之和合,死是五蕴之缘散,死意味着另一个生存样态的形如。当"神"(暂且以此代称所谓之轮回主体)与另外五蕴和合,再加上业力之作用,新的生又存在了。因此,肉体仅仅是五蕴的缘合,是无自性的,不能自我主

宰的,因而也是不值得留恋的,相反,要求提解脱还须对之进一步否定。

与道教之以生死大限不可逾越相反,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生死本无差别,皆如镜花水月。如《放光般若经》卷一《无见品》说,五蕴是空,空是五蕴,"其实亦不生不灭"。《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云:"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有人说"寂灭",其实本来无生,今则无灭,生灭都只是"相"。人以生死大限之存在,是为感觉和知觉所惑,理智相信了语言,如《金刚

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能悟"空",则无生死。

三、长生不死与涅般寂静【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佛道两家对生与死的体认,对现世之态度决定了二者对未来理想之设计。道教以"生为天地之大德",以生为乐,故而追求长生久视,以升清虚仙境。佛教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

无我",生灭皆缘,因此追求涅般解脱,以达"常、乐、我、净"之境界。

道教乐生、重生,因此千方百计去求生。它认为"人之处世,一失不可复得,一死不可复生。"13而现世人生又是如此美好,这不免使他们深感悲哀。于是他们便尽力谋求长生之法。既然人之"身为神气之窟穴,神气若存,身康力健。"14由此认为人若能永存神气,岂不就可长生不死?同时,道教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原则和依据,积极向外观察、体认。他们以人身比天地,以人为小而微之宇宙,认为"天人生体,上禀乎天,下象乎地。"15"人身法天象地,其血气之盈虚消息,悉与天地造化同途。"16"天地运度,以道用言,则人身得天地正中之气,头象天,足象地,极曰:人生一小天地。"17"人生皆怀含天气具乃出,头圆象天;足方,地也;四肢,四时也;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胜纪,独圣人知之耳。'18既然天地可长且久,且以生为大德,"今天乃贵重传相生,故四时受天道教,传相生成,无有穷也,以兴长凡物类。"19"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20"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太清真经》)自然,人之可长生久视顺

理成章,合乎天道。其长生不灭之理想自然树立,"寿者长生,与天同精"。

与长生之追求相应,道教勾画出长生者之生存样态--神仙和一个神仙世界。得道成仙,

飞升清虚三境,成为道教理想之终级。

道教认为人神在宇宙中为同一体系。在《太平经》里,道教学者抑或信奉者把神人结合,

成一个如是之神人系统,即:无形委气神人-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民者-

奴婢。在这个系统中,神与仙被视为是有个性人格职司的人,是人的高级存在形态。此九者等级秩序恒常不变,但每一个体的人都有变迁的可能,即'下学可得上行"21。凡人皆可通过修炼、学习,成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之"真人、神人",入住不可言说之大妙神仙天国。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道教提出了一整套的内修外养之法,包括:现世道德之修养,如尊孝父母君师,舍财利名位而求善举等;应天道自然,调阴阳,节欲望,以求形共保;内修与方术,以求神宁、形全、精复,具体如存思、守一、导引、吐纳、胎息、服食、金丹、

房中等。

佛教之四谛说是一个完整终极理想的论证过程。在"苦"谛中,他教人们如实体认人生,即苦是生之实相;在"集"谛中,他分析了人生苦冤枉奶源,即人的各种欲望,贪嗔痴三毒;而在"灭谛中则指明了人生之最高理想境界--涅?,灭谛之灭,意为终止受苦,脱离苦海,达到涅?寂静。这正是佛教的终极关怀之体现,是人生之真正归宿。佛教所讲之涅般,亦是难以言说,概括说是这样一种境界:常、乐、我、净,即远离烦恼,断绝相宗,寂然常住,皆

竟清净,究竟清凉,实极安乐。

除此之外,佛教还描述了许多的极乐世界,如西方之弥陀净土、东方之净琉璃世界等,

其福

乐无比,皆敞其门于众生。这也不失为佛教极理想之组成。

在"道"谛中,佛教提出了实现理想的途径,如最初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及后来的七科三十七道品等。随佛学的发展,各宗派又以此为核心和宗旨,发展了自家解脱之法门,各有侧重,可谓百花齐放。但总的看来,他们都重在精神上的超越,心性上的解脱,而视肉体为"臭皮囊",这一点与道教之重生、强调"肉体飞升"、自由来往仙俗两界很是不同。因而,道教除了注重心性的改变方法外,还提出了一系列修形炼体之术,如行气、服饵、炼丹等,即是讲性命双修。但佛道两家都把人的现世

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较高地位,强调了修行者的自我完善与心灵的净化。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佛道二家不仅在生之追求目标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实现各自目

标的

途径和方法上亦有所不同,但二者在长期的共同发展中,相互影响,在上述两方面又有【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了同一化之趋向。

四、荫及子孙与自作自受

因果报应问题是现世与来世、今生与来生的相关性问题,因果报应是联今世与来世的纽

带,

是人对此生的未来和死的归宿的关怀。在此问题上,道教受佛教影响改变颇多,但二者

【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仍有差别。

佛道两家都承认因果报。佛教认为,人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则可转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罗),若广积善缘,勤修佛法则可脱离苦海、摆脱生死轮回,进入佛国净土。否则将堕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终生受苦不尽。在受报主体上,佛教否认有他人代为

受报的可能性,强调自己作业自己受报即"自作自受"。

道教之因果报就要说由其早期的承负说发展而来,深受佛教之轮回说、儒家之伦理观的影向。《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三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三祸。"《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洞天灵福诸天世界造化经》中《天尊说经开叙品第一》模仿佛教六道轮回说提出五道轮回说,人将在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虫兽之道中轮回不息,若"积德深厚"则生天道,"德在中福"则生人道,"有微罪"则生贫贱之门,"凡是下恶"则转生"盲、聋、喑、哑六疾丑恶奴婢臭处秽臊之身。"……《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三曰:"恶人死者入三途恶道,道士死者生天上人间,……如此人等扣有重罪,罪入赤连地狱水火之中,三各亿劫无有出期。"这些都充分体

出了其因果报应思想。但在报应承受的主体上却又与承负说相结合,以为自己所作之业不但本人会得到相应之报应,而且又将影响后代子孙之祸福荣昌,或荫及子孙,或殃及子孙。这一点与佛教不同,大概是儒家宗族伦理观影响之故。同时道教又极尽想象之能事,设置众多专职神灵以司众生之功过,专门将人所行之事分别善恶,逐一登记,藉以考查功过,以之为其人受善报或恶报的依据。如耳报神、三尸神、灶神等。而佛教对此持否定态度,不承认有

赏善罚恶的主宰者或执行者这样的实体,其业报规律之力量来源于人人之"自心"。 当然,佛教与道教生死观之差异远不止上述四点可以概括,本文仅是择其大要,略陈管

见而已。

并且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佛道两家生死观各具特色,这是其不同世界观之体现,亦是二者独立为宗教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亦不难发现,二者同栖中华,千年互动,相互融摄,相通之处也随处可见,如他们都将人之命运和遭遇的主动权部分地交到人自己手中,从而把人们引上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人生道德实践,对中国的道德伦理建设功不

可没。

注:

1.《灵宝毕洁》,引自陈致虚《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卷下

2.《妙真经》,引自《无上秘要》卷五

3.《太平经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阙题一

4.《六祖坛经》

5.《太平经合校》佚文

6.《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七十《还神邪自消法》

7.陶弘景《养生延命录》卷上

8.《太平经》卷七十二《不用大言无效诀》第一百一十

9.《太平经》卷九十《冤流灾求奇方诀》第一百三十一【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10.《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正藏》第三卷第291-330页

1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十四,第15页

12.方立天《佛教哲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13.《太平御览》卷六六八道部十,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版,第2983页

14.孙思邈《存神炼气铭》

15.《三天内解经》卷上

16.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二

17.《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卷下

18.《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

19.《太平经合校》卷一一七《无咎四人辱道诫》第二百八十

20.《抱朴子·内篇》卷十四《勤求》

21.《太平经合校》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诀》第五十八

《文化论文佛教与基督教的生死观给人的启示》
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第二篇

论文题目:佛教与基督教的死亡观给人的启示

姓名:张慧云

学号:22012130706

佛教和基督教的死亡观给人的启示

【摘要】死亡,作为个体生命体验的结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佛教认为死亡只是轮回的流转,最理想的归宿是通过修行达到涅槃境界。而基督教认为死亡只是人们在世赎罪过程的结束,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进入永生的天国与上帝在一起。认识死亡的本质,才能了解生命的真意。不执着于生死却又乐生安死才是人的最佳精神境界。

【关键词】死亡;佛教;基督教

人,一旦出生,就注定某一天必会死亡。有些人抗拒死亡,谈死色变,有些人忽略死亡,从未对它的存在作任何思考。从生到死,本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又说:“未知死,焉知生?”只有明白了生与死的对立统一,才能活得充实有意义。面对网上流传的2012年世界末日预言,有人信以为真,开始对自己的生命历程进行审视。一部分人只愿意相信会经历三天三夜黑暗的日子,买蜡烛囤积食物。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那纯属谣言,过着跟以往别无二致的生活。无数人表达自己的末日愿望,希望自己爱的人能躲过一劫或者是跟至亲的人一起面对死亡。有些人觉得死而无憾,另一些人却相反。有关世界末日,佛教并没有专门的记载,佛教讲因果,只要人多行善事,就会有福报,世界末日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的。基督教中有末日的概念,那一日,神将向贼一样悄悄来临,审判众人。佛教和基督教对死亡的认识虽然不同却有各自的意义。

一、 佛教对死亡的认识

佛教对死亡的超越可分为三个层次,人天乘、净土、涅槃。人天乘属于轮回之死,净土是究竟解脱生死和轮回之间的中转站,涅槃是生命中最为圆满的理想状态。

轮回中的六道指的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的基础上加行十善:不杀生而仁慈护生,不偷盗而清廉,不邪淫而贞洁,不妄语而诚实,不恶口而作文明语,不绮语而作有意语,不搬弄是非而作清净语,不贪而能布施,不嗔而慈悲祥和,不邪见而持正见,即可生到天界。人天乘虽是理想的轮回地,但还是要面对死亡。

净土是人们向往的死后理想国,除去唯心净土,诸佛或菩萨的净土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所有净土都是生活富足、安宁、快乐的理想国。二是净土众生不再退转轮回,是所谓的候补佛。三是净土都以信愿行为宗。信,就是要相信净土的存在和念佛必能往生净土。愿,是发愿往生所选的净土。行,只有依愿起行,才能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虽然人们愿意在一个没有烦恼的极乐世界。但是,这并不是佛教超越死亡的终极境界。

涅槃,对小乘佛教来说,最高境界是无余涅槃的境界,不仅灭除了生死只因,也灭除了生死之果,肉身,所谓“灰身灭智”,一切归于寂灭,肉体思维都彻底消失。对大乘佛教来说,自性涅槃是最为究竟的涅槃,《大涅槃经》道出涅槃的真意:常、乐、我、净。常,指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指永远寂灭、安闲、受用、无丝毫烦恼;我,指拥有绝对自由;净,指解脱一切烦恼,非常清静。由此取消了生与死之间的二元对立,达到消解生命死亡的终极意义。

总之,佛教认为,人死不是说个体生命不存在了,人会随着因缘进入六道轮回中参与新的体验和修炼,或者进入净土享受一切能想得到的喜乐。而最终极理想的境界是进入涅槃的无我状态,变成宁静自在本身。如菜根谭中所言:“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循欲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既然空并不等于虚无一切,真并不在于对具体事物的把握或放弃,请问佛祖,怎样才能达到涅槃(最高)的境界?(佛祖说)人活着是苦,死也是苦,纵欲是苦,绝欲还是苦,不如像我辈心无外物,自我修炼以求明心净性,通向涅槃境界。

二、 基督教对死亡的认识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自有永有的唯一真神,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本来跟上帝一样是不死之身,可是因为偷吃智慧树上的禁果犯了原罪,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从此过着吃苦受累的生活,走上了赎罪的道路。在世的路程终有尽头,死后等待末日上帝的审判。

《圣经》说:“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基督教以天堂的永生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为人赎了原罪,所以,只要人们相信耶稣基督,就进入了他的救赎之中,只要人祈祷忏悔,尽心尽力不做违背上帝旨意的事,人死后都会复活,不是身体的复活,是属灵的复活。根据基督教义,《约翰福音》第五章:“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如果行善施爱,遵守基督教义,死后就会复活在上帝的国度,过丰盛美满的生活。如果不信基督,不知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死后灵魂会在地狱中受苦直至灵魂死亡。

对于上帝的告诫,《圣经》里有摩西十诫: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以有别的神;不可违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务。与佛教中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有重合的地方。对人来说,今世有限的感官享乐和世俗欲望的满足只是过眼云烟,不是永恒的,只有来世在天堂的生活才是永恒美满的。就此来看,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只要跟从上帝的教导,死亡只是永生的开始。而现世人应该如何做准备迎接死亡呢?那就是感受上帝的爱,学会并实践爱。爱是整本《圣经》的主题,《圣经》中共有两万多条律法,但总结起来就两条,一是爱上帝,二是爱人如己。如果做到了,等到末日上帝审判完,就可以在圣殿与上帝共同生活,那里,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瑰丽生活向人们展开。所以,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后不是一了百了,人要接受上帝的审判,进天堂享受至乐或下地狱承受极痛。

三、佛教和基督教的死亡观给人的启示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谁能逃避死亡。人死后,如果按佛教所说的堕入六道轮回,那就意味着开始了新的生命,经历新的苦难与欢乐。前生已经忘记,那时的你实际上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你。但是,却是你今生的行为所结的果。如果最终人会获知自己的前世,那么面对生死轮回,每个人都希望来生过得比今生更美好,那么今生多行善积德是唯一的出路。万一作恶堕入畜生道被别人虐待或宰杀想想就触目惊心。如果今生多行善事,静修心性,死后升入净土或进入上

帝的天国,那无烦恼之地,人就再不用受苦受难,承受生老病死等苦痛了。可是,即使有再美好的生活人能不能得到满足?即使能一直吃山珍海味,听触及心灵的美乐,去看数不清的美景奇观,感受无尽的喜乐与爱,如果一直那样生活下去,一千年,一万年,几百万年,几亿年,幸福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也失去幸福的滋味。而佛家的最高死亡境界涅槃,一切归于寂灭清净的状态,无我,无体验却又无不体验的状态似乎才是最佳的境界。纪伯伦在《先知》中谈论死亡,说:“生与死乃是一体的,就如江河大海是一体一样”。“死亡不就是赤裸地在风中站立,在阳光下消散吗?停止呼吸不就是使呼吸从无休止的潮汐中得到解脱,让它可以没有羁绊地去飞升延展寻觅神吗?”那种自由的存在正如佛教中进入涅槃境界的佛。放开一切才能拥有一切。每一个人临终的时候,以及企图仿效临终阶段好让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学习死亡”的禅修,都能带领我们回归灵性。正如莱文所说:“真正的你从未降生,也从未死去。放开自我的幻象,才能找回本来的自己。”而现世就是最好的舞台,我们有感官有体验,我们经历各种事情慢慢变成熟,在这过程中,如果每天每一刻都能活在当下,感受正视当下的每一种情绪,面对它,直到不再被恐惧所困,直到心灵澄澈,直到干什么都能体验到心里的爱,生命本就是最大的赏赐。

正因为有了死,我们在世时经历的一切才变得弥足珍贵,因为人生是一出限时的表演,所以更需要时时珍惜。我们当下的体验都那么真实,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经历过人生才算完美。如果死后肉体归于泥土,灵魂消散,再也没有体验,何不在生时热爱生命,尽情表演,就让死亡悄悄来临,带我们随风飘散。如果死后真是一无所有,我们就该想想活着的时候该追求的是什么,因为死后什么都带不走。只有快乐幸福爱的体验是人类最高的追求。如果死后进入六道轮回,那么虽然不是同样的生活,但我们会继续经历苦痛与成长,去找寻生的意义。可是如果今生不醒悟,来生经过痛苦的挣扎也没有领悟,那就这样轮回下去,直到认识自己清净的真心。如果死后进入天堂或净土,享尽一切存在的美好事物,我们还是要继续寻找生的意义。人的最终归宿是涅槃的境界,无挂无碍,不生不灭,无所执有,却无所不有。由此看来,在世的每一天就是最大的恩赐,人可以在生时通过禅修练习死亡,通过研究哲学思考死亡,也可以通过体察生活本生的变迁领悟死亡。因为认识了死,才能更好地体会生的意义。

由生到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认识自己,体验生命的精妙绝伦,找寻真正的幸福所在,学会感恩。桑顿怀尔德说:“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事物的时候,才是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波利安娜》中的小安娜对天气对拥有的一切都感恩,甚至向对她不太好的波利阿姨也心存感恩,最终小安娜打动了阿姨的心,改变了好多人的命运。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幸,一切都会过去。这世界不欠我们什么,是我们欠它很多很多。如果永远不知满足不知感恩,生活会把我们拉向深渊。人的欲望引导人前进发展,但同时会把人拉向人间地狱。学会感恩,不仅能更好地活着,而且也不会再畏惧死亡,因为即使只有今生,此生已知足,如果还有来生,那么将满心期待,如果自身归于无我的涅槃境界,超越生死,也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你看那花儿美了观者的眼,你尝那水润了干渴的心,你听那音乐陪伴了寻找的灵魂。生为花儿,生为水,生为音乐在人看来都那么美。而他们自己呢,无论有没有生死的体验,都不乏神圣的光彩。如果可以,我愿幻化成所有的生命形式和无生命形式,无执无念,活在每个当下的生存或死亡状态。像光,也像那无光的无尽黑暗。

参考书目:

[1]海波:佛说死亡[M]. 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著王立:纪伯伦诗集[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凯瑟琳·辛格:陪伴生命[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6]徐宗良:面对死亡——死亡伦理[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1.

[7]曾令霞:宗教·哲学·人伦——中西死亡观在抒情诗中的反映[J]. 西昌学院学报,2009

[8]韩红伟: 中西诗歌中的死亡观——宗教的视角[J]. 河南工程学院,2010.

《总裁杨卓舒谈:关于死亡的名言名句》
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第三篇

总裁杨卓舒谈:关于死亡的名言名句

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有时候一句名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希望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关于死亡名言名句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伊壁鸠鲁

死亡使一个伟大的声音沉寂之后,他生前平淡无奇的话,都成了至理名言。 --白朗宁 死亡也许是免费的。——但它是用一生换来的。 ——曼利厄斯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纪伯伦

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 ——桑塔亚那

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 ——坎贝尔

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虽生犹死才是。 ——卡曾斯

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奥里利厄斯

谁怕死,谁就已经不再活着。 ——左伊默

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 ——哈夫洛克·埃利斯 怕死比死更可怕。 ——赛恩斯

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 ——罗曼·罗兰

儒夫在他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的恐怖了。 ——凯 撒

一个老年人如果能有广泛的兴趣,学会关心他人,使自己的生活汇入到整个世界的生活中去,他就会象一滴水归入大海,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最终,也不会再有对死的恐惧。 ——罗 素

人活到七十五岁,总不得不时时想到死,我们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安。太阳看起来好象是沉下去了,实在不是沉下去而是不断地辉耀着。 ——歌 德

《关于生死的格言》
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第四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

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 罗曼罗兰[法]

一切关于死的苦闷,对于强者无异是猛烈的鞭挞,把求生的力量刺激得更活泼了。 罗曼罗兰[法]

人在生与死只间徘徊,不知道是生还是死。最后选择了生,因为人生的真谛就是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如果死了就会后悔的。关于生死的格言。 --- 王世璇

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英]萧伯纳

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次----[英]莎士比亚

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俄]陀思妥耶斯基

死,是将我们所有的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俄]陀思妥耶斯基

隆重的葬礼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虚荣-----[古希腊]欧里庇得斯

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萧伯纳[英]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 纪伯伦

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德]康德

懦夫失去了比自己生命更多的东西。他虽生犹死,因为他被集体所抛弃-----[捷]伏契克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关于生死的格言

生命的最大用处是将其用在某件能比生命更长久的事物上。

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

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仅以年龄去衡量;有些人在瞬间过了一生,有些人则在朝夕之间却突然衰老。

人的灵魂表现在他的事业,人是要死的,谁也活不了几百岁,但是他的事业定会永垂不朽。


詹姆斯.迪恩,被损坏却又美丽心灵的代表。名言: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

我们得到生命的时候带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应当勇敢地保护它,一直到最后一分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

《三毛名言名句》
佛教论生死的名言 第五篇

1、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2、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不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三毛名言名句。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这样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哭,我爱笑的时候笑,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3、人生一世,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叠加,在这样宝贵的光阴里,我必须明白自己的选择。

4、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好了,5、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三毛名言名句

6、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7、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8、后来,我有一度变成了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女人,于是我走了,走到沙漠里头去,也不是去找爱情,我想大概是去寻找一种前世的乡愁吧

9、我总以为,朋友的相交,最可贵在于知心,最不可取,在于霸占和单方强求。西方有句谚语,说:?朋友的可贵,就在于自由。?

10、我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如果我先去了,而将这份我已尝过的苦杯留给世上的父母,那么我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我已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

11、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

12、红尘十丈,茫茫的人海,竟还是自己的来处。

13、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

14、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15、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

16、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

18、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

19、那些因为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

20、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21、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22、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23、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24、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25、今日的事情,尽心、尽意、尽力去做了,无论成绩如何,都应该高高兴兴地上床恬睡。

26、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就是不紧张,就是可以在他面前无所顾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真正爱你的人,就是那个你可以不洗脸、不梳头、不化妆见到的那个人。

27、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的消失过去。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28、对于朋友的失望,大半来自对方所言所行,达不到自己对他所要求的标准。而我却认为,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点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权力。

29、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成年人更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减少是非是促进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环,好话要多传,坏话一句也不传。

30、不要去看那个伤口,它有一天会结疤的,疤痕不褪,可它不会再痛。

31、耐心,韧性,谅解,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词。

32、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33、有分寸的、节制的、狂喜的、哭泣的

34、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35、我不问别人的故事,除非她自己愿意。

36、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

37、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是人不安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种感觉的态度,便是面对它。

38、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39、我们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实实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40、或许,我们终究会有那么一天:牵着别人的手,遗忘曾经的他。

41、没有人能够?弃?你,除非你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42、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为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

43、人,不经过长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们将这些苦痛当作一种功课和学习,直到有一日真正的感觉成长了时,甚而会感谢这种苦痛给我们的教导。

44、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两个泥人??好一对神仙眷侣。

45、我们的父母是恒星,我们回家他们永远是在的;我们的朋友是行星,有的时候来有的时候去,但是他们也是天空中的星;在我们的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一些可能在今生你再也不会碰到的人,我将他们叫做流星。

46、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

47、伤心最大的建设性,在于明白,那颗心还在老地方。

48、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

49、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而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50、所以,我是没有选择的做了暂时的不死鸟,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有另一半可以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有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

51、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52、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53、人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不如将这种现象,想成一种必然的季节。()

54、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55、婴儿诞生,一般人不知晓婴儿的未来,可是都说??恭喜!恭喜!某人死了,一般人也不明白死后的世界,却说??可惜!可惜!

56、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57、在这里,与各位再共同勉励一次,我们要做聪明的人,做有智慧的人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就算天大的事情来了,也不逃避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争取最合理的解决之道,不可以做一个弱者,凡是不顺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会淘汰的,做一个有弹性的人,当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58、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空间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59、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60、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61、这时候我注视着眼前的雨水,心里想着,下吧、下吧,随便你下到哪一天,大地要再度绚丽光彩起来,经过了无尽的雨水之后。

62、一刹真情,不能说那是假的,爱情永恒,不能说只有那一刹。

63、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64、与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借钱给朋友,要是你借钱给人家,就象胡适先生一样,我借了,就不要求还。人与人之间可有金钱来往,使我们人人际关系比较成功。

65、如果爱情不落到--洗衣、做饭、数钱、带孩子这些零散的小事上,是不容易长久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431916.html

    上一篇:xinhaoleideshuishuo

    下一篇:关于爱情QQ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