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讀道德經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道德经诵读方法
仔細讀道德經(一)

《道德经》颂读方法——五字诀(作者:熊春锦〈厚金〉)

《道德经》是修者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古往今来修证《道德经》形成了一种教条方式以后也就诞生了科仪派,科仪派当中重要的方法就是诵念经文,但是这种诵念方法只是掌握了理形科学的内容,而理炁科学的内容就失传了。理炁科学退入山林,在社会上消失了。所以普通的颂读方法,解读《道德经》和其他经文的方法,常常难以真正的造就真人,难以造就圣人,甚至连贤人也难以造就。所以掌握好这个颂经心诀,合理的去采用诵念的方法,也是通真的一个路径。当然主要是“修”。修“道德”,修“心灵”,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原则、这个前提不能丢。

在颂经的过程当中首先是一个“恭”字。这个“恭”字可以说是与启动经文当中的光、经文当中的理,与经文当中的场相连接的、必须不可离开的一种状态。这个“恭”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的“恭”,没有这个“恭敬”之心,没有这个敬畏、处下之心,就无法连通道德的能量场。这个“恭”还包涵了一种清静,身心的清静,要将自己的心身调节到一种清静的状态、空明的状态,这种状态才能成悟,才能相溶,才能接受,才能展开。因为在颂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将心这个道德场、身这个道德场,都调节到接近《道德经》的场性,实现这个“恭”,才能打开这个门。所以说这个“恭”字,不仅仅只是在心灵上的一种“恭敬”心,而且还含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身清静,使之符合《道德经》的纯洁、圣洁状态。有时候我们在前边先把内部清理清理,三调用一用,也是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

“恭”,达到这个“静”。身心的这个内环境状态清理干净,打扫一番,这样在念“太上心头坐”的时候才能坐得进去。没有恭敬心,没有清静身,没有干净的心,这个“太上心头坐”能坐得了吗?——坐不了,观不出来。

“恭”,她需要相应的状态,相应的环境才能出现,虽然说每个人体内都有太上,都有佛,但是被尘埃、污垢包裹住了,封闭住了,出不来,所以就需要扫尘。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六祖慧能的那种心修水平呢?没有,绝大部分人都是神秀的水平。所以还是要炼己,要扫尘,要勤拂拭,调节到那种状态,内环境之中,所以要用好这个“恭”。这个“恭”实际上是通过修心炼己来达到一种恭敬,调节自己的私欲、私心,从有为调节到接近无为的状态,从太极图的边缘调整到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的状态。整体把握住身、心的双调整,才能建立起与《道德经》所阐述的场性和其他经文所阐述的场性接近的一种状态。当这个调整完了以后我们才能说心即《道德经》,身即道德场。

心中有了《道德经》再颂起来那不就相应了吗?身即道德场,那么《道德经》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吗?那么“太上心头坐”不就很自然的出现了吗?离开了炼己,调节心和身的前提,这个“恭”是盲目的“恭”,是虚“恭”,是假“恭”,这叫不恭不敬。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对多维空间的洁净、神圣,那种非常的圣洁的感悟太少太少,认为高维空间的东西也像我们这个空间脏兮兮的,什么东西拿过来都可以吃,可以喝。其实是错误的。在高维空间的任何能量和物质与我们有为世界的物质在很多方面是格

格不入的,是难以相容的。你不将内部的、心灵当中的、身心当中的垃圾和渣滓主动的清理掉,这些能量和物质难以进入我们的内环境,就是摆在面前你也吸收不动、消化不了。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就像我们在泥巴地里干了活,双手脏兮兮的一样,拿一块蛋糕来,非常干净、洁白的蛋糕送到你面前了,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把手弄一弄、拍一拍才把这块蛋糕接过来。当认真时,吃之前肯定要先洗洗手。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恭”的实践不要把她小看了,她是一把钥匙,是每一部经文的钥匙。没有这个“恭”字难以打开任何经文的门户。不在这个“恭”的统领之下把身心调节到符合经文的场性状态,那么也难以进入其中,难以承载其中的能量。

当然在“恭”上面可以更加广泛的展开来讲。所需要做到的内容的确太多。但是证道不离“心”、“身”两个字。也就在“心”和“身”这两个字上面放下有为,树立无为,放下有欲,树立无欲,就这么简单,几个字就概括了。但去实践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功夫。通过这个“恭”,我们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能够接近无为,即已接近徼,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真心都出现在这种状态,而心的欲念又调节到了与高维空间连通的允许值的水平之内,在这样的状态下那么这个“恭”才算是掌握了,并且调节好了,那么打开任何经文的场性之门也就容易实践和出现。所以这个“恭”字放在“恭”、“熟”、“忘”、“合”、“灵”五个字的首位,她的确是首要的,是一把钥匙。

第二个字是“熟”。颂经文一定要读熟、念熟、诵熟。这个“熟”里面还有个“寻声”

和“找音”的问题,也是一种技术。当然前面的“熟”,记熟了,念熟了,诵熟了之后你才能“寻声找音”。但是在边记边熟的过程当中也同样要注意“寻声”,找准“音”。因为颂经不是一般的技术,这个“熟”里面是一个特殊的技术。我们的声从哪儿来,是从我们的嘴,口腔,舌头的运动,口腔气流的震荡来。那么发什么声又出自于哪里呢?出自于大脑。是因为我们的神处在工作状态,他就在办公室里指挥着。但是心能不能直接的颂呢?不能直接的颂。他是通过这种后天的颂而相应。当你注意到了其中的天人密秘的时候,反观到心的时候就出现了“音”,叫“心音”。它与天合音在胸腔里边震荡就产生一股股的热流,再产生一种波,既震荡了自己,也震荡了身外的场。它不断的扩大,散发出来,而不是像普通的说话,只是口腔里面说而心里面没有相印。

在“熟”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注意“寻声找音”,这个“寻声”是指我们在颂念某一段经文的时候,或者整篇经文的时候你关注一下你的大脑,关注一下你的口腔,舌头的运动,注意她产生的这个“音”、“声”。这个声是它发出来的。那么要找“音”,这个“音”是什么呢?是一种震荡,它能聚合我们体内变化的一种波,叫“音波”,或者叫“声波”。有的字的音我们发的时候,你不寻找的时候它这个震荡产生不了,是从口里面直来直去,因为要引起内环境的共鸣。

《道德经》为什么要说“音声相合”呀,这个“合”字可是太重要了!这个“合”字可以说是颂经的人天密秘之一。这个波的震荡是一种相溶、相会,是彼此不分,这样才能形成最好的音乐、乐曲、颂之声。要把她整

体的结合起来想,要主动去寻,主动去找。有的人颂的时候就是第三声不行还非得要用第四声,有的人用第四声不行还非得用第一声,每个字基本上是四种音我们要找准它。哪一种发音方式容易产生震荡,我们就找出来那个音加以科学的、合理的应用。那么文字当中哪一字对自己作用最强你就把握好那一个字。当然,每一段文章里面每一字都会引起或强或弱的震荡,但是毕竟有主有次,而且我们这个“音”,能够引起声频震荡的这个“音”,也存在着某些字先出来,某些字后出来的现象和状态。那么你连主要的、先出来的这一个都没有抓住,你怎么使后面还没有出来的突然展开出得来呢?其实有时候我们就是当面错过,没有发现,非得量级很强的时候你才感觉到。

“噢”,这个字震荡了心灵,这是我的真音,找着了!但是为什么不能主动去找呢?主动去找不就事半功倍了吗。所以这个“寻声找音”是在“熟”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非常的重要。这个过程不论是我们自己在念颂,还是在跟读的过程当中都要注意在记熟、念熟、诵熟、背熟了的基础之上主动的去寻声找音,众妙之门的天音、音符。当然,这还是要大家重视“徼”,没有“徼”哪能抓住妙呢。有的人在那里念了,念出名堂了没有?没有。

有的人跟我汇报说,老师,我念了一百零八遍了,《地藏经》我已经念了半年了,不知道怎么样。他反而问我不知道怎么样,不知道效果如何。为什么要问我呢,为什么不问自己呢?为什么有的同学只念了一个来月,甚至从学习了《道德经》以后只念了几天就找着了天音,找着了心音,进入了众妙之门呢。差距在哪里,思悟了没有?光是羡慕人

道德经句读个人批注
仔細讀道德經(二)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只有有功而不居功才能成为万世不朽之功)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仔細讀道德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中间虽然是虚空的,但绝不因其虚空而天就塌下来,万物在天地之间就像这架大风箱的活塞,只要有所行动,风箱里的空气就会涌动起来,冲之欲出,破坏了原有的秩序。)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仔細讀道德經】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仔細讀道德經】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承载和驻扎着魂魄的身体与魂合抱而为一体,能做到魂魄须臾也不离开么?)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心以呼气吸气来调理是心境平和,能做到像婴儿那样心无所虑纯真自然么?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清楚心中的杂念,用到这面神秘的镜子照照全身,能做到一点瑕疵都没有么?)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耳眼口鼻开闭张合之间接触到世俗间的花花世界,能够做到不起争竞之心而甘心雌伏么?)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把时间任何事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能做到把他们网的干干净净重新回到一无所知的境地么?)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对除了你以外的(也可以包括你)动物,繁殖它,饲养它,繁殖它而又不占有它,饲养它而又不以饲养之功而作为依恃对其有所图报,等它长大了不去宰杀它,这就是所说的达到了道要求的德的含义。)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仔細讀道德經】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仔細讀道德經】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读《道德经》心得
仔細讀道德經(三)
【仔細讀道德經】

读《道德经》心得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传统教育讲座,并阅读了《道德经》这本书,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对道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这个特有的名词,阐述了他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应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要不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三、 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

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现实生活,我们在集体工作时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都一心为工作。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

四、 修身——正确的处世态度

第九章,老子就讲了正确的处世态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贵而骄,恃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这样才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祸相随,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贪图名利,要收敛。第十章,也是讲的修身,这一段用了六句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其基本态度是“致虚”“守静”“归根”“复命”。“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一切物质的诱惑,回归到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发展是变化循环的,所以要不变以应万变,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方面,他认为无为就能不遇到危险。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学习了《道德经》,能体会到的道理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过他的思想去体会人生的道理,去正确的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多一分静气,真正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

中学生国旗下讲话稿
仔細讀道德經(四)

中学生国旗下讲话稿

[篇一]:爱护公物,厉行节约

老师们 ,全体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护公物,厉行节约”。

xxxx高中经过四年来的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今天的xxxx高中,管理手段先进,教育教学设施完善,育人环境一流,成为所有立志成才的莘莘学子梦想成真的理想殿堂。置身于xx校园,映入眼帘的是挺拔壮观的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错落有致的校园超市、宣传栏、运动场、树木;整洁干净的寝室、教室、图书室、绿化带;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空调、电视机、多媒体、热水供应系统…学校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昂然的景象。中学生国旗下讲话稿

在我们看到校园环境日新月异,人文气息日益浓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的不良现象:刚被打扫干净的地面被我们扔上食品袋,废纸;各班的垃圾桶成为同学们手中的玩具;盛开的花木也被同学们无情的折断;学期初还是完好的桌凳,

同学们,我们应该想一想,驻足审视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怎么忍心让那可爱的花草遭受无情的摧残,怎么忍心打碎黑暗中指明方向的安全标志,怎么忍心让大家朝夕相伴的课桌凳变得伤痕累累?收回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让过去成为历史,破坏不再重来!

同学们,爱护公物是一个人崇高品质的体现,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写照;爱护公物能显示一个社会的风尚,体现一所学校、一个民族的素质,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爱护公物的意识吧!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中学生国旗下讲话稿。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挪动桌椅,轻手轻脚地开门开窗,花草树木,切勿践踏攀折!

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不要在雪白的墙壁上蹬踏留痕;不要让无辜的玻璃被我们撞击得支离破碎,更不要让电灯开关以及教室门粉身碎骨!

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捡起地上的纸屑和饮料瓶,保持环境卫生。对于一切破坏公物的行为,要勇于揭发,勇于制止;对于亵渎文明的一切行为,应该敢于批评指正!

[篇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一(2)班的**,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我们今天再一次站在国旗下迎来了新的一天。我们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已经结束,在这个早晨你感觉到的是寒风还是暖意,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如何面对现实,认清自我,挑战自我,“寒暖交替是规律,但是人的努力更是规律”,我们都有者自己或高或近的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寒风中战天斗地,在酷暑中挥汗如雨。

同学们,作为建始一中的一员,相信在这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学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品学皆优,成绩优异,得到家长的嘉奖,老师的器重,同学们的羡慕。但是有的同学考试不理想,就心灰意冷。其实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考试是暴露问题的一个最佳时刻,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这就是问题的暴露,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这定会带来学习的提高,于是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成绩的催化剂,这一次的失败可能是必要的。中国人有句老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是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每一次失败之后都会出现成功。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失败之后有没有总结教训,改正错误。对于试卷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仔细归类,不能单纯把错误归为马虎。对自己失去的每一分按一定的原因归类,比如粗心马虎、审题不严、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过关、时间不够、过程不完整、能力不及等等,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真正弱项,也就能找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另外,我们老师也经常强调考试前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做过去做过的错题,所以对每次考试中出错的题应重点标注并归类保存。

我不欣赏那种怯懦、安逸的人,我钦佩那种表现出奋力向上有精神的人,那种永不屈服的人更令人尊敬。失败是艰难的,但是,不去努力争取成功,却更为糟糕。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失败,生命的真谛在于奋斗,在于坚持不懈的追求,在于失败后的又一轮拼搏,真正的强者,不是在失败中诅咒成功者,也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在失败中反思自己,发掘自己内蕴的宝藏,力图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虽然在失败中流过泪,伤过心,但要擦干眼泪,更加发奋去拼搏,争取更大的胜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间在流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才会成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我今天的讲话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篇三]:爱,其实很简单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其实很简单”。

爱班,首先是为班级争光。一些同学可能认为这一点只是针对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同学,可是要知道,为了班级争光并不是仅仅表现在成绩方面的。一个班级的好坏无法如此狭隘地来定义,一个班级体呈现出来的阳光向上的精神才是其精华所在,而这需要的是我们的共同努力。俗话说:足有所长,寸有所短。只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职便是为班级争光。

其次是不损害班级的利益,班级是我们大家的,而我们是隶属于班级的,我们要将班级的利益看作我们个人的利益,时时刻刻维护它,更不能去损害它。

如果班级是小家,那么我们的学校便是大家。爱班也是爱校,而爱校却不止于爱班。爱校更是每一个附中学子不容推卸的责任。可能一些同学认为爱校很简单,也就是遵守校规,爱护校园环境。其实它说简单是简单,但说难也难。我们所做的不仅在校内,更是要表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的言行举止代表着附中的形象,我们要时刻把手放在心上问问自己,我们的所为是在为我们的学校抹黑还是添彩呢?把学校放在心上,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便是爱校。

学校就像我们的家,爱学校,我们要积极参与校园管理,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也使我们自己更加光彩夺目。

今年是校庆之年,一百三十周年的校庆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盛事。学校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策划,希望同学们作为附中人,能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投身于本次活动,为活动多想一些有创意的点子,将我们对学校的热爱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学校做出一份贡献,让这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虽然高三的各位前辈将会错过这次的盛典,但你们在高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将作为一份提前的生日礼物献给学校。

同学们,爱国就是爱校,爱校就是爱班。在过去的一百三十个年头里,附中为社会培育了无数的精英,在场各位不可能都是天才,但是我敢保证只有我们从爱班做起,从爱校做起,我们人人都能成为爱国的人才。

谢谢大家。

[篇四]:坚定信念,迎难而上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春光明光明媚的今天,我们召开xxx学校中考倒计时100天誓师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拼搏在中考一线的九年级全体教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对全体同学表示真诚的祝愿和殷切的期望,借此机会送给同学们几句话以共勉,那就是:只要启程,就会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要拼搏,就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收获,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同学们,你们三年的汗水,千日的付出,终将结成六月的硕果,我们期盼六月的校园笑脸绽放,凯歌飞扬。面对中考,相信你们已然踌躇满志,信心百倍。你们身上承载着父母、亲朋好友的殷切期待,承载着全校师生的热切希望。你们有全校师生最倾心的支持,有最优秀教师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有活泼聪慧的你们的勤奋学习、执着进取。在这冲刺2011中考倒计时100天的关键时刻,我,作为你们的校长,也作为你们的老师或朋友,我希望你们:少一些幻想,多一些理智;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行动,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迎难而上。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好过一年,一届胜过一届,用你们的精彩表现传递xxx学校的不息薪火,用你们的中考成绩续写xxx学校新的辉煌! 大家好好加油!

[篇五]: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走进河滨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书香。从低年级的每日三词到中高年级的每周一诗和一页页的阅读感悟;从低年级的<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弟子规>到高年级的<千字文>,以及<道德经>,这些经典的诵读,使河滨小学又多了一纷文化的魅力。每天午饭后,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总能看见你们读书的影子。或一个人棒一本书在默默品读,或三五成群争论不休。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此时的你们在老师的眼中是最美的,你们已经成为河滨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时的校园也是最美的,因为有了爱读书的你们。

当然,充满书香的教室同样也是最美的!我们每个班都拥有一个小小的图书架,从班级共读书书目到推荐书目,从<成语故事>到<爱的教育>,从<窗边的小豆豆>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们的积累在不断的丰厚,思想在不断地提升,眼睛也一天比一天雪亮,心灵也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得到洗礼。你们畅游书海,品味书香,是书让你们打开了一扇扇向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43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