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眼前无外物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经典诗词《禅诗》》
不是眼前无外物 第一篇

《佛家诗文选》
不是眼前无外物 第二篇

佛 家 诗 文 选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想顶,下及风水轮。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罢去烦恼尘。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白居易《和晨霞》仙中有大仙,首出梦幻群。慈光一照烛,奥法相絪缊。 不知万龄暮,不见三光曛。一性自了了,万缘徒纷纷。 苦海不能漂,劫火不能焚。此是竺乾教,先生垂典坟。

——节选自白居易《和送刘道士游天台》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相逢是道场。

——白居易《自远禅师?远以无事为佛事》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厌贫家活计微。大有高门锁宽宅,主人到老不曾归。

——白居易《履道居》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白居易《对酒》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

——白居易《晚秋闲居》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白居易《读老子》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白居易《闲吟》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白居易《僧院花》方寸成灰鬓作丝,假如强健亦何为。家无忧累身无事,正是安闲好病时。

——白居易《病中七绝》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白居易《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白居易《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那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读禅经》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韬光禅师《谢白乐天招》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鱼能深入宁忧钓,鸟解高飞岂触罗。热处先争炙手去,悔时其奈噬脐何。 樽前诱得猩猩血,幕上偷安燕燕窠。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白居易《感兴二首》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白居易《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白居易《赠草堂宗密上人》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刘禹锡《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白居易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不是眼前无外物】

——鸟巢禅师《答白居易》 观:以心中眼,观心外相,从何而有?从何而丧?观之又观,则辨真妄。 觉:惟真常在,为妄所蒙,真妄苟辨,觉生其中,不离妄有,而得真空。 定:真若不灭,妄即不起,六根之源,湛如止水,是为禅定,乃脱生死。

【不是眼前无外物】

慧:专之以定,定犹有系,济之以慧,慧则无滞,如珠在盘,盘定珠慧。 明:定慧相合,合而后明,照彼万物,物无遁形,如大圆镜,有应无情。 通:慧至乃明,明则不昧,明至乃通,通则无碍,无碍者何?变化自在。 济:通力不常,应念而变,变相非有,随求而见,是大慈悲,以一济万。 舍:众苦既济,大悲亦舍,苦既非真,悲亦是假,是故众生,实无度者。

——白居易《八渐偈》 等闲相见消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元稹《赠乐天》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宋.柴陵郁禅师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南台守安禅师《问道颂》 悟了还同未悟人,无心胜负自安神。从前古德称贫道,向此门中有几人。 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时。 成佛人稀念佛多,念来岁久却成魔。君今欲得自成佛,无念之人不较多。 在梦哪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迷时洽是梦中事,悟后还同梦起夫?

——龙牙居遁禅师偈四首 了身不如了心休,了得心时身不愁。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 有道只因频退步,谦和元自惯回光。不知已在青云上,犹更将身入众藏。

——佛眼和尚 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诸法同。诸法我心无别体,只在而今一念中。

——世奇和尚 乐儿本是一形躯,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相服章虽改变,始终奴主了无殊。

——草堂和尚 凛凛孤风世所稀,碧眸炯炯电光辉。贫儿示与衣中宝,富者教伊赤体归。 毒手惯曾烹佛祖,洪炉常用大钳鎚。小根魔子还知否,此是吾家真白眉。

——大慧宗杲禅师《草堂清和尚赞》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龙山和尚 五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个中若了非同异,即是华严遍十方。

——灌溪和尚

见闻知觉本非因,当体虚玄绝妄真。见相不生痴爱业,洞然全是释迦身。

——三平和尚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白云相送出山来,满眼红尘拨不开。莫谓城中无好事,一尘一刹一楼台。 一松一竹一溪云,时有清风伴月轮。窗外泉声长似雨,迥然居者不知春。 一瓶一钵且随缘,此事时时强为宣。知已不来春渐老,孤峰皎月对寒泉。

——海会法演禅师 洞里无云别有天,桃花如锦柳如烟。仙家不解论冬夏,石烂松枯不记年。

——海会法演禅师《到兴化上堂偈》 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看一瞬间。

——海会法演禅师《送朱大卿》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死心悟新禅师《悟新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禅师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漫古今。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王安石《寓言》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杆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船子德成和尚【不是眼前无外物】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因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长沙景岑禅师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潭州龙山禅师 有我有生应有患,无心无易亦无难。寥寥此道如相委,一勺曹溪味可餮。

——雪峰义存禅师 本自深山卧白云,偶然来此寄闲身。莫来问我禅兼道,我是吃饭屣屎人。

——育王净昙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黄檗希运禅师 落花芳草如铺锦,满目春光入画图。门处相逢亲切处,也胜秋露滴芙蕖。

——昭觉克勤禅师 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头绳。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百丈怀海禅师 说法无如这个亲,十方刹海一微尘。若能于此明真理,大地何曾见一人。

——石门元易禅师 野衲横身四海中,端然迥出须弥峰。举头天外豁惺眼,俯视十方世界风。 万聚丛中我独尊,独尊哪怕聚纷纭。头头色色非他物,大地乾坤一口吞。 十方世界恣横眠,哪管东西南北天。唯我独尊全体现,人来问著只粗拳。

——密云圆悟禅师 眼空湖海气凌云,杰出丛林思不群。古往今来谁是我?得饶人处且饶人。 过去时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石屋清珙禅师 湛湛平湖浸月明,渔歌声断晓风清。坏衣蒙顶跏趺坐,不称诗情称道情。

——慈受怀深禅师 廓周沙界圣伽蓝,满目文殊接对谈。言下不知开何印,回头只见旧山峦。

——无著文喜禅师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归宗志芝禅师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酒仙遇贤禅师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亩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大梅法常禅师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一念空时万境空,重重关隔豁然通。东西南北了无迹,只此虚玄合正宗。

——[日]一山国师《牧牛颂》 雪后始谙松桂别,云收方见河济分。不因世主教还俗,哪辩鸡群与鹤群。 多年尘事谩腾腾,虽着方袍未是僧。今日修行依善慧,满头留发待燃灯。 形仪虽变道常存,混迹心源亦不昏。试读善财巡礼偈,当时岂例作沙门。

——龟洋慧忠禅师《自见偈》 敕命如雷下翠微,风前垂泪脱禅衣。云中有寺不容住,尘里无家何处归?

明月分形处处新,白衣宁坠解空人。谁言在俗妨修道,金粟曾为长者身。

——龟山真智禅师《因沙汰示众偈二首》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佛是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龟山真智禅师《上堂偈》 实际从来不受尘,个中无旧亦无新。青山况是吾家物,不用寻家别问津。【不是眼前无外物】

——大中清海禅师《悟佛鉴问领旨述偈》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不是眼前无外物】

——雪窦重显禅师《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不向双林寄此身,却于梁土惹埃尘。当时不得志公老,也是栖栖去国人。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闲。斗转星移天欲晓,白云依旧覆青山。

——雪窦重显禅师 一树青松一抹烟,一轮明月一泓泉。丹青若写归图画,添个头陀坐石边。

——无见先睹禅师《山居》 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

——虚堂智愚禅师《古梅》 不动如如万事休,澄潭彻底未曾流。个中正念长相续,月皎天心云雾收。

——香岩智闲禅师《寂照颂》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香严智闲禅师.唐宣宗李忱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 清词喜唱短长调,侍者唯留大小空。一等住山真快活,不分白月与清风。 垂涕对人成懒瓒,闭眉扪虱胜嵇康。拥裘附火灰凝面,古院闲房雪压床。

——呆翁悦诗二首 铁甲天教当敝裘,从军原不为封侯。身经赫日如炉冶,傲骨而今炼已柔。 缁衣脱却换戎装,始信随缘是道场。纵使炎天如烈火,难消冰雪冷心肠。

——憨山德清法师《军中吟二首》 世事皆从妄想生,妄心消处业缘轻。不须更觅菩提路,只要当人退步行。

——憨山德清法师《退步》 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具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憨山德清法师《悟道偈》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谗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憨山德清法师《醒世歌》过去曾做智光仙,大慈三昧妙难宣。庄严南有海岸国,补处上升兜率天。 心识园明十方界,性修功德一时圆。几多内院往生辈,会祈龙华受记先。

——弥勒菩萨赞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彊分别圣情孤。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布袋和尚偈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却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布袋和尚偈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虚。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如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自性即含融。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达摩祖师夜坐偈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义净三藏法师《求法偈》 忙处须闲淡处浓,世情疏后道情通。了然得旨青冥外,兀尔虚心罔象中。 泉细石根飞不尽,云蒙山脚出无穷。樵夫钓客虽闲散,未必真栖与我同。 幽斋独坐绝参详,兀尔何如骤世忙。拯济终凭宏愿力,安闲须得守愚方。 柴门半掩花空落,苔径虚踪草自荒。最好静中无一事,翛然养得道芽长。

——永明延寿法师《山居诗》 万事随宜莫强攀,休论城市与山间。但除自己胸中病,勿向他人纸上钻。 道性醇和余习尽,觉心圆净露真颜。苟非动转昭然见,端的难逃生死关。

——般若古林禅师《与辩才》 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谁人敢授传?历劫坦然无变色,呼为心印早虚言。 须知本自灵空性,将喻红炉火里莲。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同安常察禅师《心印》 遍因访祖参禅后,拙直寻常见爱稀。有道却从人事得,无心应与世情违。 时光易变惊谁老?真趣难穷自觉微。尤荷多才深此意,喧哗声里共忘机。

——真净克文禅师《寄苏子由》 住亦无求去亦闲,飘然到处是家山。偶栖龙羞重岩寺,又忆融峰绝顶关。 禅性谁同秋月皎,吟情自得古风还。平生聚散三回也,知向何时更会颜。

——真净克文禅师《送僧游南岳》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不是眼前无外物】

——贯休法师《野居偶作》 头陀真趣在山林,世人谁人识此心。火宿篆盘烟寂寂,云开窗槛月沉沉。 崖悬有轴长生画,瀑响无弦太古琴。不假修治常具足,未知归者漫追寻。

——中峰明本禅师 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明今辩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 蒙师指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

——大阳警玄禅师 好吟何必索枯肠,春燕秋蛩事事忙。若是胸中销垒块,自然笔底露锋芒。 看松落子钟移月,种竹生孙鬓已霜。文字欲离离未得,临池又觉墨花香。

——南涧法语禅师 访旧论怀实可伤,经年独卧涅槃堂。门无过客窗无纸,炉有寒灰席有霜。 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老僧自有安闲法,八苦交煎总不妨。

——真歇清了禅师

道我狂时不是狂,今朝收拾臭皮囊。雪中明月团团冷,火里莲花瓣瓣香。 好向棒头寻出路,即从业海驾归航。满炉榾柮都煨烬,十字街头作道场。

——大悲庵僧《绝笔诗》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 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

——寒山 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某尼 顿悟心原开宝藏,隐显灵踪现真相。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 纵令幅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可笑物空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 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宗言下当。

——志公和尚 禅宫寂寂白云封,枯坐蒲团万虑空。定起不知天已暮,忽惊身在明月中。

——寄禅法师(八指头陀)《出定吟》 频年对客不谈禅,只恐一言障性天。履薄临深长自警,得闻趺坐大雄前。

——海灯法师《客来》 欲求性海净无尘,踏遍千峰幸有新。昨夜桂花香扑鼻,今朝悟彻本来人。

——海灯法师《秋桂》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澈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圆瑛法师 双林横卧日当空,百万人天罔测中。死活同时俱示现,一场游戏亦神通。

——太虚大师 秦朝朗观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 文成金玉知无朽,口吐芬兰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李世民《赞罗什法师》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唐.裴休《赞黄檗禅师》 野人自爱幽栖所,近对长松远是山。尽日望云心不系,有时看月夜方闲。 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

——唐.元稹《幽栖》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唐.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唐.张说《灉湖山寺》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唐.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大地纤毫色色空,寥天望极一鸿濠。夜凝冷浸梅魂月,朝拂轻回缟带风。 身世密移尘境处,乾坤收入玉壶中。虚堂瑞草琼林合,压尽蓬莱第一峰。

——唐.李石《雪诗》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唐.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唐.顾夐《感秃鹫潜吟》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五代.张拙《悟道偈》 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直欲与师闲到老,尽取识性入玄关。

——范仲淹致琅琊慧觉禅师 威竦边城名以立,化行乡郡日多闲。手提千古文章印,印定西来佛祖关。

——琅琊慧觉禅师和范仲淹 悬崖撒手任纵横,大地虚空自坦平。照壑辉岩不借月,庵头别有一帘明。

——宋.高世则《呈芙蓉楷禅师》 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宋.王安石《读维摩经》 青灯一点映纱窗,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惟有妙莲花。

——宋.王安石《和诗赠女》 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去卧林丘。

——宋.郑清之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轼《赠东林总长老》 粗沙施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空手持来还要否,更无一物可增添。

——苏子由寄佛印 空手持来放下难,三贤十圣聚头看。个般供养能歆飨,木马泥牛亦喜欢。

——佛印答子由

《外物之1》
不是眼前无外物 第三篇

书趣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这是南宋理学家程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之妙趣。不读书可能领会不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读书之后,读过很多书之后,会愈发觉得这句话的贴切合理。

读书是快乐的,是惬意的。读书之乐,与打球、旅游不同,是一种“静趣”,一种“心趣”。五柳先生陶渊明对此是深有体悟的,他说“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竟然忘记了吃饭,可见读书带给他多么大的快乐。岂止忘了吃饭,因为读书而忘了工作,忘了睡觉,忘了约会,甚至忘了一些大事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简直不胜枚举。

许多人因为爱书成痴,被人们称为“书痴”“书虫”“书呆子”。真不知道这种叫法是爱还是恨。那种爱书成痴,拿起书来便忘了一切的人在古代是比较多的,因为古代的学子士人都要以读书进阶,成就自己的功名理想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成为他们读书的最大动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读书带有太多的功利目的,不像现在的许多人,读书是为了消遣,为了娱乐。

窗明几净,万籁俱寂,心平气和,这是读书的最佳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书便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她会娓娓动听地向你讲述许多新鲜事来,讲述许多大的道理或小的道理,带给你陶醉、舒心。通过读书,你可以足不出户而游遍世界,神游万

里。了解宇宙的无限,知道历史的久远。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学识。

有的书像风尘仆仆的流浪汉,又像走南闯北的旅行家,肚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和天涯海角诱人的风光。她磁石般地吸引着我,在我的眼前展示出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世界。

有的书如陈年佳酿,百读不厌;有的书如倒啖甘蔗,渐人佳境;有的书却像一枚青青的橄榄,苦涩之后现清香??书如人生,她让人们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体会尽人世间的风雨冷暖。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便结交了一位朋友,是的,她是一位不会说话的朋友。她能带给你一个朋友能带给你的一切,你伤心痛苦时,她能分担你的痛苦;你快乐高兴时,她能分享你的快乐。你可以向她诉说,也可以倾听她的倾诉。她能给你抚慰,给你关怀,给你温暖,给你勇气,给你??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引导人们走过漫漫黑夜的火炬。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能如此,那将是人生莫大的幸事。

《元稹名言名句》
不是眼前无外物 第四篇

1、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2、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名言名句

4、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5、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6、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7、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

8、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9、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元稹名言名句

10、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1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半欲天明半未明,13、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14、门前本是虚空界,(人生格言 )何事栽花误世人。

15、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16、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7、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_岳阳楼记阅读答案_作者范仲淹》
不是眼前无外物 第五篇

<岳阳楼记>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其全诗如下:
[前言]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_岳阳楼记阅读答案_作者范仲淹。<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楼为三国东吴所建。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本文末句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明作文的时间。
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谪守,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词被贬官,降职解释。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汉朝“守某郡”,就是做某郡的太守;宋朝废郡称州,应说“知某州”。巴陵郡,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这里沿用古称。“守巴陵郡”就是“守岳州”。
越明年:有三说,其一指庆历五年,为针对庆历四年而言;其二指庆历六年,此“越”为经过、经历;其三指庆历七年,针对作记时间庆历六年而言。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
乃:于是。
制:规模。
唐贤今人:唐代和当代名人。贤,形容词作名词用。
属(zhǔ):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连词,用来。记:记述。
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包含。
吞:吞吐。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助词,的。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最远到达。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多:大多。会:聚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到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览,观看,欣赏。得无……乎,大概……吧。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天气)放晴。
阴,阴冷。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行:走,此指前行。
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则,就。有:产生……的(情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
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
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连词,表顺接。
至若春和景明:至于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面光色交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一,一片。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或浮或沉。游,贴着水面游。泳,潜入水里游。
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浮光跃金: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有些版本作“浮光耀金”。
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互答:一唱一和。
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一作“皆”。
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
洋洋:高兴的样子。
嗟(jiē)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心思)。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就担忧百姓。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就为君主担忧。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和现代人的诗词歌赋刻在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看那巴陵郡的优美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衔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色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叙已经很详尽了。既然洞庭湖北面直通到巫峡,南面到达到潇水和湘水,被贬官流迁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
像那阴雨连绵的时候,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啸长空,猿在哀啼,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一眼望去,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极了,内心十分悲伤。
至于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烈,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渔夫的歌声此唱彼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耻辱全都忘记了,举起酒杯面对清风而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和上面两种人的心情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他们在朝廷做官就为黎民百姓担忧,离开朝廷身处偏远的地方就替君王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鉴赏]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44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