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产党的对联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关于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3周年“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活动征稿启事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一)

诗词、楹联庆七·一

关于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

“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活动的

征稿启事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经中宣部批准,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在网上共同开展“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征稿活动。

一、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为主题,通过楹联征集与诗词征文活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运用楹联和中国古体诗词的文化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全国人民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人心、积聚力量。

二、征稿内容与要求

所征稿件应紧扣主题,大力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具体内容可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历程及党史上重大事件、代表人物事迹,党的纪念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代楷模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

1.楹联作品。导向积极,立意新颖,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时代性、文学性、实用性。符合联律的基本规则,词性对仗,声韵协调。联语字数每比不超过15字,必须为原创新作,每人作品不限条数。

2.古体诗词作品。符合格律要求,新旧韵均可,每首一般不超过120字,须为原创新作。

三、主办单位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

中国楹联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

四、评委组成

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分别组成楹联组和古体诗词组初评及终评委员会。

五、奖励办法

1.楹联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300幅,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

2.古体诗词征集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200首,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 名,三等奖20名。

3. 获奖者作品将作永久性展示,并由主办单位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其中一等奖奖金为3000元,二等奖奖金为2000元,三等奖奖金为1000元。

4.优秀作品获得者赠送《党建》“七〃一”特刊一册(内含上述活动全部优秀作品),赠送征稿活动优秀作品集(图书)一册。

5.所有获奖作品在党建网公示,一旦发现抄袭,即予以取消。

六、时间安排

5月26日开始征稿,7月1日截稿。

七、投稿方式

1. 党建网开设专门网页和投稿链接。党建网网址:

2.党建网微平台开设投稿链接:在公共账号搜索“党建网微平台”六个字并加关注,或搜索“zxbdjw”,点击关注。

3. 纸质作品请寄: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10号东段《党建》杂志社收,信封请注明“征稿”字样。纸质作品截止日期为6月25日,以邮戳为准。

4.电子邮件请寄:dangjianzhengji@126.com

5.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地址、邮编、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八、推介宣传

6月27日至7月3日,在党建网开设网上展览馆展示优秀作品。同时安排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选登优秀作品。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 中国楹联学会【关于共产党的对联】

中华诗词学会

2014年5月20日

感恩对联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二)

感恩对联

农房重建春回大地荣万物

新屋落成福临人间泽千秋 横批:不忘党恩

党政同心,福祉同谋,灾后重建襄大业

民生共拓,和谐共建,引来生活领新潮 横批:党恩沐浴

情连灾区润雨露千家旧颜改

全民小康谢党恩万里沐春晖 横批:共产党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横批:春风化雨

大厦落成常念共产党

高楼进住铭记澳门情 横批:大爱无疆【关于共产党的对联】

地震无情人有情

乔迁新居谢党恩 横批:共产党万岁

人须报本常思反哺

树若成型叶念归根 横批: 永远感恩

地震无情灾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人间有爱澳门齐心协力千里驰援 横批:“感恩澳门”。

大爱无疆澳门特区倾力援建

灾后重建灾区群众永志不忘 横批:金莲花开

不遗余力澳门特区对口支援

灾后重建女皇故里逐步恢复 横批:援建情深

澳川手拉手抗震救灾情更浓

川澳心连心重建家园志愈坚 横批:感恩澳门。

党恩护佑民心全向党

天灾肆虐人谋定胜天 横批:一心向党

灾后重建政策好

灾区农家幸福天 横批:感恩祖国

永怀党恩民欢乐

兴业安居村和谐 横批:春风送暖”

广告语:澳门援建 大爱无疆

金莲花开 女皇故里

关于感恩的对联精选:

一、

知养育之艰辛;

当发奋以自强。

二、

一片丹心随世古;

千声赞语颂师恩。

三、

永怀党恩民欢乐;

兴业安居村和谐。

横批:春风送暖

四、

人须报本常思反哺;

树若成型叶念归根。

横批: 永远感恩

五、

从教无私,桃李三千承雨露

感恩报国,芝兰四季吐芬芳

六、

农房重建春回大地荣万物;

新屋落成福临人间泽千秋。

横批:不忘党恩

七、

党政同心,福祉同谋,灾后重建襄大业;

民生共拓,和谐共建,引来生活领新潮。

横批:党恩沐浴

八、

志存高远心念同窗情系母校 脚踏实地

放眼未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大展鸿图

九、

上联:李氏导师威名远扬,扬内扬外扬千秋;

下联:大爱育慈恩同再造,造天造地造人才。

十、

上联:时前程回顾 慈母为念 风中白发舍望眼

下联:及后来寻思 老父多累 梦里青春转背身

十一、

上联:今朝二十谢双亲青春潇洒前途无量济济

下联:往日七千感众师辛勤培育恩德有情浓浓

横批:心声流露

十二、

上联:一支粉笔两袖风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献五韬六书七藏八卷,发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滋润桃李芬芳天下;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六艺五经四书三字,抒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培育英才泽披神州。

横批:师恩无数

对联类试题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三)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聂荣臻曾为当时一位革命烈士题写挽联:“„„并肩北伐,南昌广

州,共举义旗,„„抗日军兴,血战大江南北,茂林惨变痛陷身„„”。挽联中逝去的历史

人物应当是

A.冯玉祥 B.叶挺 C.吉鸿昌 D.项英

2、“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朱德此幅对联是为谁所作

A、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 B、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

C、民众抗日同盟军将领吉鸿昌 D、新四军军长叶挺

3、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

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的“亡羊”

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4、1979 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家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

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大跃进”运动没有实现人民的愿望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5、2001年10月,张学良将军在美国夏威夷去世,其中一个网友写的挽联是“一代名帅,

功泽九州,受千秋万代敬仰;百岁寿星,忠心爱国,誊五湖四海恩名”。张将军之所以受人

景仰,是因为

A.冲破“不抵抗政策”,领导了东北抗日斗争

B.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C.促成了国共两党结束内战,实现第二次合作

D.晚年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推动两岸合作交流

6、一九七五年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曾写了一副“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

仇雠”的挽幛悼蒋,这幅挽幛坦露了蒋张之间近半个世纪的特殊关系,对“政见之争”的正

确理解是

A. 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张主张“先攘外再安内”

B. 东北易帜后,张没有真心服从中央

C. 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张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联共抗日

D. 张发动西安事变,蒋对张施以政治报复

7、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幅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乃民额手寿巨擘;挽狂

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8、“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身畏死勿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办学宗旨

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C.说明黄埔军校培养的全部是中国革命的精英人物

D.体现了孙中山通过黄埔军校创办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的革命理想

9、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写的这副对联是在称颂

A、屈原 B、杜牧 C、杜甫 D、李白

10、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

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11、“作民权保障,准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孙中山先生写这个挽联是为了

纪念

A.陆皓东 B.邹容 C.陈天华 D.宋教仁

12、孙中山先生曾写一副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

副挽联是为谁而作?

A.黄兴 B.康有为 C.郑观应 D.宋教仁

13、“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

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关于共产党的对联】

14、“气备四时,与天地明鬼神合其德,教重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下列各项中与

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不阿贵”

15、、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

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

“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6、1924年,孙中山到黄埔军校视察时,看到学校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

请走别路”,下联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孙中山看后非常高兴,对陪同视察的称赞道:“好,

军人应当如此!”黄埔军校把下列哪项内容列为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A、文化教育 B、政治教育 C、传统教育 D、礼仪教育

17.“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烘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

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18、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

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断员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

边。”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朱德此幅对联是为谁所作

A.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 B.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

C.民众抗日同盟军将领吉鸿昌 D.新四军军长叶挺

20、“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

太守得来”,此对联中的“太守”是指

A.郑国 B.苏轼 C.李冰 D.欧阳修

“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这是描写江浙胜境的对联。改革开放

以来,江浙经济发展迅速,但也遇到了能源瓶颈和生态危机。回答21~22题。

21、龙井茶、虎丘塔是江浙一带丰富物产、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旅游

业能推动江浙经济迅速发展。这告诉我们,发展第三产业可以 ①推进我国的市场化,实现

同步富裕②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

量④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改革开放以来,江浙经济发展迅速,但也遇到了能源瓶颈和生态危机。这表明

A.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是根本对立的

B.正确的或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23、“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

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24、讽刺19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现象的一副对联写道:“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

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反映了

A.外敌武力入侵的灾难 B.中国人惧怕洋枪洋炮

C.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威力 D.吸食鸦片危害无穷

25、“沈酐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西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

论自纵横。”这是一副嵌名联 ,描写的是北宋的科学家沈括,那么,沈括的主要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农书》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参考答案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

1-10:BBDDC CDCCD 11-20:DDCDD BDDBC 21-25:DCCDA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

1.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

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2.“宣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

亚炎黄子孙”。楹联褒扬的是

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司马迁

3.“气备四时,与天地明鬼神合其德,教重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下列各项中与

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不阿

贵”

4.“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

守得来”,此对联中的“太守”是指:

A.郑国 B.苏轼 C.李冰 D.欧阳修

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对联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文天祥

6.“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该对联反映了我国古代:

A.道教文化的发展 B.佛教文化的发展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

C.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D.伊斯兰教文化的发展

7.郭沫若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概括了谁的伟大成就?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8.“怒发冲冠,只缘二帝蒙尘(注:指两位皇帝被掳走),壮志欲餐胡虏肉;精忠报国,而竟千秋遗恨,英雄未复旧河山。”下列选项中与此联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白登之围 B.安史之乱 C.靖康之变 D.土木之变

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联中的“忠骨”、“佞臣”分别指:

A.魏征、杨国忠 B.岳飞、秦桧 C.周恩来、江青 D.孙中山、袁世凯

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其出现的背景是

A.宦官刘瑾专权 B.权臣严嵩当道

C.崇祯帝时,宦官魏忠贤专权 D.明朝后期,知识分子提倡经世致用

11.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幅题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之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A.玄奘西行 B.马可•波罗来华 C.郑和下西洋 D.成吉思汗西征

12.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此联称颂的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刘铭传 D.左宝贵

1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是对何人作品高度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

A.罗贯中 B.吴承恩 C.吴敬梓 D.蒲松龄

14.“沈酐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西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这是一副嵌名联,描写的是北宋的科学家沈括,其主要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农书》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5.讽刺19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现象的一副对联写道:“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反映了:

A.外敌武力入侵的灾难 B.中国人惧怕洋枪洋炮

C.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威力 D.吸食鸦片危害无穷

16.“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17.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18.章太炎1904年为某人70大寿所作的讽刺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

A.光绪皇帝 B.慈禧太后 C.李鸿章 D.袁世凯

19.1895年有人题联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割

地”是指

A.割九龙司给英国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割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 D.划分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0.以理学自命的大学士徐桐送给义和团的对联曰:“攻异端以正人心,仗神威以寒夷胆”。由此可见,徐桐是一位

A.爱国者、顽固派 B.叛国者、维新派

C.叛国者、洋务派 D.爱国者、革命派

21.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副对联反映的是中国什么时期的历史状况?

A.19世纪早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早期

23.“江左识丹忱,多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流碧血,恨我今招侠女魂。” 孙中山先生写的挽联是纪念谁?

A.徐锡麟 B.秋瑾 C.陆皓东 D.宋教仁

24.“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萍浏醴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25.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非常有趣地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26.“作民权保障,谁非死后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是孙中山为谁而作的挽联?

A.徐锡麟 B.秋瑾 C.陆皓东 D.宋教仁

27. “或在圜中,拖出老袁还我国;余临道上,不堪回首话前途。”与这幅对联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袁世凯复辟帝制

28.“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29.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30.“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31.1924年,孙中山到黄埔军校视察时,看到学校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走别路”,下联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孙中山看后非常高兴,对陪同视察的称赞道:“好,军人应当如此!”黄埔军校把下列哪项内容列为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A.文化教育 B.政治教育 C.传统教育 D.礼仪教育

歌颂党的对联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四)

上联:致富政策处处顺应民意;
下联:阳光大道条条彰显党恩
上联:政策英明开盛世;
下联:党风纯正惠民心。
上联:政策光辉昭日月;
下联:人民智慧焕河山。
上联:一把斧头一把镰刀凝聚共党力量;
下联:一碗小米一把步枪写就中国辉煌。
上联:旭日东升,党蔚新风树正气;
下联:神州飞跃,民为四化展宏图。歌颂党的对联
上联:向阳花花开朝日,越开越盛;
下联:共产党党指大路,愈指愈宽。
上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下联:九十一年党建九拼十搏一国富。
上联:腾飞巨龙党恩颂;
下联:崛起中华盛世迎。
上联:岁月逢春花遍地;
下联:人民有党志登天。
上联:南巡讲话春天的故事到处传唱;
下联:一国两制港澳的游子回归怀抱。
上联:民心党心,心心向四化;
下联:国事家事,事事有奔头。
上联:毛泽东支撑民族血肉;
下联:邓小平复兴民族辉煌。歌颂党的对联
上联:马列光华耀大地;
下联:人民伟业谱新篇。
上联:励精图治,坚持四项原则;
下联:选贤任能,建设两个文明。
上联:九十载辛欣岁月,中华大地换貌一新;
下联:四时回峥嵘历程,九州生气推陈见荣。
上联:九十年风雨征程,从一艘红船,摇到小康胜境;
下联:十三亿炎黄后裔,将整张白纸,书成锦绣史诗。
上联:好主义好路线好政策,

关于音乐的对联
关于共产党的对联(五)

上联:自把玉钗敲砌竹;
下联:清歌一曲月如霜。
上联:弦中恨起湘山远;
下联:指下情多楚峡流。
上联:宛若流风回雪;
下联:悦如飞燕游龙。
上联:曲罢不知人在否;
下联:余音嘹亮尚飘空。关于音乐的对联
上联:情知言语难传恨;
下联:不似琵琶道得真。
上联:清风吹歌入空去;
下联:歌曲自绕行云飞。
上联:千里之外菊花台桃花朵朵开;
下联:十面埋伏黄金甲秋天不回来。
上联:妙笔绘就丹青画;
下联:巧手奏鸣天籁音。
上联:空灵初音随梦流;
下联:琴音伴君幻想乡。
上联:九天凝云动永乐;
下联:高山流水遇知音。横批:如沐春风
上联:古琴古筝弹古曲古韵不绝;
下联:新锣新鼓奏新章新思难尽。关于音乐的对联
上联:此曲只应天上有;
下联:人间能有几回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455950.html

    上一篇:月亮和句子

    下一篇:三毛的英文名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