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之谦让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夷仲年曰:'上国以王命征师,敝邑奔走恐后,少效微劳,礼所当然,决不敢受邑。'谦让再三。"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品格之谦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格之谦让【1】

  培养孩子谦虚谦让的品性—之成语故事负荆请罪

  故事内容:战国时期,赵王很看重蔺相如,引起了大将军廉颇的妒忌。廉颇很不服气,一直想给蔺相如难堪,但蔺相如都忍让着。下人很不解,问蔺相如:“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要让着他?”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回答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我连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他接着说:“因为我们团结,所以秦国不敢打我们,如果我们内部不团结,赵国就危险了。”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非常惭愧。他袒露上身,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去认错。

  推荐理由:为了国家和大义,在小事上面可以尽量谦让,不要因为面子而破坏了内部的和平。故事中的蔺相如就是一个懂得谦虚、谦让的人。他对廉颇这样处处给他难堪的人还是很谦让,真的是拥有着博大的胸襟。

  故事背景:蔺相如(前329年—前259年),战国时赵国上卿,今山西柳林孟门人,一说山西古县蔺子坪人,官至上卿,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实际应用:宝宝们也应该学习蔺相如,对不喜欢自己的人也要学着宽容。

  品格之谦让【2】

  圣经品格教育 谦让

  『嘿~嘿,我最喜欢的豆沙饼!』每天下午点心时间一到,小丽总是抢先拿她最喜欢吃的。其实她这种抢第一的个性,并不只在吃东西的时候,玩具时间更是如此。她认为只要抢,就能得到她想要的。而小咪,无论是点心或玩具,她总是等到最后一个才拿。就算东西已拿在手上,若是别的小朋友想要,她还是愿意让给别人。却也是这种个性,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她。而小丽就没有朋友,她也不晓得为什么,所以常常感到很委屈。小朋友们自从看见小丽如何对待小华,更是不愿意理会小丽,因着她的自私,让别人不愿意再跟她作朋友。小丽渐渐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孤单,不知如何是好。看到小咪那么受欢迎,更不是滋味。最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去问小咪,为什么她交得到朋友而她不行。小咪回答说,『小丽,让别人也吃得到想吃的点心,玩得到想玩的玩具。大家都有机会,每个人都开心,这不是很好吗?你什么都要抢,点心要抢,玩具要抢,当然没有人想跟你在一起了。其实你若让一点,别人就很乐意跟你作朋友了。』小丽听完想一想,因着娇生惯养,虽然从没听过这样的道理,但她决定下次还是试一试。

  吃点心时,小丽就自动把豆沙饼让给小华,小华非常地惊讶,也非常高兴,频频向她道谢。当下次小华看到小丽时,就很亲切的跟她打招呼,跟她说话。小丽也很欣慰,也在玩玩具时,让别人先选,她才去拿。小朋友们渐渐感到她的转变,也开始跟她有说有笑了。小丽终于懂得谦让的意义了。

  品格之谦让【3】

  从小培养谦让品格 塑造良好道德习惯

  中四班欢欢家长 lidakee

  无论是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对于家庭教育,首要任务都在于育人。我们认为,对于目前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为孩子成人打基础。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学多少知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一系列好的习惯。这里,我们主要从家长视角,谈谈我们家庭教育中对孩子道德习惯塑造的做法,重点是谦让品格培养问题。也希望通过此文,抛砖引玉,和老师及其他家长们共同探讨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

  习惯是人生之基,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记得去年看过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让孩子享用一生的6个好习惯》。文章认为,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劳动习惯这6个习惯,可以让孩子享用一生。事实也证明,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们才能和别的小伙伴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自觉遵守小朋友之间的“游戏规则”,将来才能成长为令人尊敬的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谦让,既是一种家庭美德,也是一种社会公德,更是一种职业道德。让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学会谦让,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女儿正在市一小实验幼儿园上中班。近两年来,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我们感觉到,女儿在各类良好习惯的形成方面,进展迅速,我们感到十分欣慰。今后,我们将和老师们一道,继续在家庭教育中,把培养孩子的谦让品格、塑造孩子道德习惯作为一种方向和目标,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对于如何培养这种品格,我们认为,首先,要理性分析孩子的独立性与自私性之间的区别,不要让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第二,既要言传,还要身教,更要搞好“同一标准”教育;第三,从生活小事教起,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玩具、分享食物、分享快乐。

  首先,要理性分析孩子的独立性与自私性之间的区别,不要让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孩子逐步长大,独立性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但我们应理性分析什么是独立性,什么是自私性。有时孩子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是独立性,有时则是自私的表现。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自私病”是“惯”出来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太多人的关爱,甚至是溺爱,容易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些孩子的心中,别人就应该关心我、帮助我,而“我要关心、帮助别人”的心理却不存在。于是,生活中就经常出现众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事件。最典型的莫过于不少孩子的“吃独食”现象。其实在这方面,责任完全在家长。孩子是有思想的,成人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引领者。我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对的。之所以有的人后来不善了,在于家庭早期的错误引导和后来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家长在孩子的道德观引导上,起了负面作用。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教育,若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上目无他人,在别的事情上也会只想到自己,不关心他人。为了避免孩子产生自私心理,一方面要教育,教育孩子有爱心,学会关心他人;另一方面,要有方法,不能让孩子有机会以自我为中心,例如,对于孩子的“吃独食”现象,家长要想纠正这个毛病,吃饭时,不要让孩子先上桌,也不要把好吃的都摆在他面前。

  第二,既要言传,还要身教,更要搞好“同一标准”教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时,我们觉得,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言传身教,二是不要搞双重标准。父母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样本。孩子的变化是迅速的,在大人们的眼里,孩子们常常显得变化无常。平时非常听话的孩子,有时会突然使起性子来,其行为方式一下子会变得非常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正确的行为,父母不能搞“强制执行”(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搞),如果这样,孩子是不会心服口服的。除了言传这一手段外,应该更注重于身教。例如,在吃苹果时,我们首先让女儿将切下来的苹果块送给爷爷、奶奶,而不是先给她自己,这样,经过若干次,她就形成了习惯,知道吃苹果时,不能自己先吃,而应先让爷爷、奶奶吃。在道德教育中,要十分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教给孩子双重道德标准,让孩子无所适从。例如,不能在家时告诉孩子要尊敬长辈,凡事要谦让,但当孩子外出时,又告诉孩子,乘公交车要先占个座位,如此等等。如果教给孩子双重道德标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将会产生双重人格,这也是造成有些孩子在家里是乖小孩在外则是顽皮大王的原因。

  第三,从生活小事教起,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玩具、分享食物、分享快乐。快乐是魔术师,快乐会变戏法,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告诉女儿,“分享”的简单意思就是,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对于处于幼儿年龄段的女儿来说,这是她能听懂的最好的解释。能在“吃”和“玩”这两项上与别人分享,也就具备了她这个年龄段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我们家对门的小男孩虽然比我们女儿小两岁,但两人玩得很好,原因就是两人经常交换玩具,交换美食。要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局面,首先应做到“我为人人”,在幼儿时就应加强“我为人人”教育。如果某个小孩十分自私,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好吃的自己吃独食,好玩的自己一人玩,时间长了,别的小孩肯定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别的小孩的家长肯定也不愿意自己的小孩和这个自我为中心主义的小孩一起玩,久而久之,这个小孩也就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了。所以,无论是从孩子的成人、成才,还是从孩子成长所需的心理环境来讲,都要教会孩子融入集体,关爱他人,做到:在校要关爱老师、关爱同学,在家要关爱长辈,和小伙伴们玩耍,要关爱小伙伴。

  今后,我们将继续向教育战线的专家、向孩子的老师们学习,多掌握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多学习一些现代教育方法,为把孩子培养成祖国的可用之材作出我们家庭应有的贡献。

  2007年4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46481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