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论对死亡的看法
关于死亡 第一篇

对死亡的哲学思考

摘要:本文的写成源于一次偶然的和老师的一次聊天,其中谈到了对死亡的看法问题.谈后,那么就让我以本文来主要讲述探讨一下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并对死亡做出了一下哲学的思考的看法:

(1)解决死亡的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

(2)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

(3)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虽然每个时代每个地域的人对于死亡的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认为那种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 死亡意义 死亡超越.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觉得我们不应也不能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可是,即便人们从生命之根理解了死亡的必至性,仍然会在情感上万分恐惧与害怕死亡。这一点必须从死亡本质的角度来加以化解。古希腊的圣哲指出:死是人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时,死非常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思虑了。人们对死的害怕、焦虑、恐惧,等等,无不都是一种活着时才有的感受,而死亡一降临,人所有的知觉、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们又怎能害怕呢?既然不能够去害怕,我们活着时就没有必要去恐惧死亡。因此,活着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本不是起于死亡本身,而是人们从棺材、死尸等死亡的现象中获得的一些恐怖的观念。仅仅是观念而已,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对象。所以,人类的确可以从主观上努力,改变以至取消这些观念,以消除对死的焦虑、恐惧、害怕和担心.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应在

生死的问题上达到心胸广阔,无私地对待生,也无私地对待死。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死时,他也就必能正确地对待生;当一个人真正免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时,其生活与人生便走上了一条坦途。

二、关于死亡的意义

一般人皆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它还进而吞噬掉了所有的人生意义。但是,人们若明白了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死,去沉思死,去由对死的扣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长足的发展,建立出一个健康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而这个我相信也是很多的人一直在努力去寻找的宿命。

(1)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沉思,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这就能使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满内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可见,”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无意义,而是更凸显出”生”的意义与价值。当一个人能够牢牢抓住生活,不浪费人生中的宝贵时光,努力地从事各种创造的活动,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并尽可能多地品尝种种人生的滋味,那么,人们就能在死亡来临之际,毫无恐惧,心安理得,并为自己即将永久地安息和为别的生命之诞生做基础而欣喜不已,这就达到了生死两相安的最佳境界了。

(2)死亡的存在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态度。人们若只是沉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对什么都十分地执着。你的我的他的,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让别人从自己这里取得一丝一毫,什么都得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执着于己的,更盯着他的,还渴望取得你的。而且,对那怕是一点点的损失也无法忍受,那怕是吃上一点点的亏也是坚决不干的。这样的话,人们在生活中一定累得很,苦得很,无奈得很。如果我们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学会由死观生的方法,心胸便会豁然开朗,而且意识到: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时,是一无所有的来;而我们死时离开这个世间也将赤条条的去。这正如前人所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生前的所有,都为暂时而已,我们又何必执着?实际上,我们又何能执着?而且,我们在世间走一遭,与各种人结成各种的关系,实在都是有缘。这些人际的关系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故而是弥足珍贵的。因此,我们何必执着于你的我的他的呢?又何必因此而形成你我他之间的紧张关系呢?所以,我们如果在生的过程中,稍稍去想想死的问题,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便会想得更开一些,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也能处理得更好一些。这样一种人生的态度当然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益处。

(3)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时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生命自身却相当的脆弱,十分容易受到外在的和自我的伤害。人的此在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意味着人们此生的完全结束,这就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护自己脆弱的生命,不要使之受到损伤,更不要沦入非正常的死亡。由此可见,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非常之大,关键在我们能否仔细地去思索,去发掘,去显现。能够做到这一点,对我们的人生实在是有很多的益处。

三、关于死亡的超越

从根本上而言,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从死之中寻找意义的努力,都源于人们认为的死是生的全部的毁灭这一观念。如果人们能寻获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意识到死亡并非是人之生的全部归于无,则死亡之恐惧也好,死亡的意义问题也好,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应该如何超越死亡,却也使人类能够走上寻求超越死亡之路,并因此而更显露出自身的伟大。人类寻找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走了无数的弯 路,甚至付出了许多生命与血汗的代价。比如,中国古代的方士们、道士们,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服用某种药物(如外丹),或者经过某种身体的锻练(如内丹),便可达到肉身成仙,永生不死。但

切人类历史上超越死亡的尝试都证明:肉身不朽决无可能。因此,我们只能另辟途径,从精神之途去求得对死亡的超越。而作为各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又是怎么样从精神上超越这个”死亡”的呢?

(1)在西方,很多的西方人通过信仰宗教来取得对死取得精神上的超越,比如像基督教,他们认为人在这个世上便是受罪,接受最的惩罚,人死后,人便得到了解脱,人就可以上天堂,那么他的精神就得到了解脱,他们的死开始了另外一个天堂的生,可以说,他们通过这种精神方式战胜了死亡.

(2)作为东方的印度的教派的佛教之类的,认为人死后会下地狱或者是成仙成佛,讲求”因果报应”,做了坏事的会下十八层受苦受罪.而做了善事的一般会升向西方的极乐世界,享受善果!而作为像印度那样的地方的人,由于长期处于一个不发达的状态,所以很多的人的想法认为死是对于他们劳苦的解脱,对于他们终生劳累的解脱,而他们也认为死终于得到了回报,走向幸福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

(3)作为,我们的中国人又是怎么样得到了一个对死的精神上的解脱的呢?其实对于这点,跟我聊天的老师就启发了我,说中国人对于”死亡”的超越时通过”传宗接代”来完成的.着也不难看出中国人千百年以来”重男轻女”的表现了.还有就是中国人那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那种骨子里的精神了.中国人千百年以来通过血脉相传,娶妻生子,不断的一代传一代,将自己的血脉以及精神传承下去,于是便得到了对死亡的精神超越.

(4)我认为的话,精神的特殊性,使其可以担负起超越死亡的重任。精神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可以形成一种凝结物,它就是关系。人们通过语言将自己的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传达给对方,从而与之建立起了人际的关系。自我的精神传达给对方越多,则所建构的关系就越紧密;同理,他人的精神性的东西也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与自己发生着联系,我们接受得越多,则与之的关系也就越密切.这是精神可以超越死亡的第一个方面。当一个人与他人、与许多的人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关系时,他的肉体虽然经过一定的时间会必然地死去,可这些关系却保持了下来,它超越了个体生命的限囿,通过与他人相系的精神性的纽带而超越了死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下去。很显然,这种精神性的关系对死亡的超越与人们在世间建立的关系之亲密程度成正比。一个人在世间与他人建立的关系越紧密,其精神性的超越死亡就越持久;一个人在世间与越多的人建立的关系越深,则其精神性超越死亡也就越广泛。可见,人们从精神关系的方面想超越死亡也不是永恒的。人们若想更长久的超越死亡,更广泛地超越死亡,就必须在活着时以一种好的人生观与人生态度去与各种人相交往。不仅要与亲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而且应该与其他的人也保持良好的交往。在人世间的关系越多越深,也就意味着你超越死亡的追求越成功。

(5)人的肉身当然会死,而人的创造物却可永存,这是精神可以超越死亡方面。与人无关的物那就只是一个自然物,但若加进了人的智慧与主观的意识,则就成了一个人的创造物。它实际上就是注入了人之精神的物,是人的意识的结晶,此时,这个物就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了,它具有了某种价值,使社会或一些人愿意去欣赏、保存。比如那些不朽的画作,撼人心魂的音乐,伟大的科学发明,等等。创造了这些物的主人,由于将自己的精神和意识贯进了其中而得以使生命永存。很自然的,人在创造物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血越多,则创造出的物就越有价值,因此它在世间就会保存得越久,那么,人们通过将精神贯注在创造物之上而达到的对死亡的超越就越有效,相反,则对死亡的超越就十分有限。

结语: 对死亡超越的追求对人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人生的定位、人生意义的确立、生活的追求目标,等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没有对死亡超越的追求者,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沦入无所事事,或无所不为,或无所用心的状态;而有着对死亡超越的企盼者,则在自我的生活中目标坚定,行为规范,有所作为。因此,当我们从死亡的恐惧中摆脱出来,

并意识到了死亡也有它的意义与价值之后,我们就必须树立超越死亡的追求,这不仅仅可能使我们经过努力真的达到了对死亡的超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方向,内蕴更为丰富,生活步入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1)《一起面对生死》,(日)山崎章郎著,林真美译圆神出版社1995年版

(2)《生死智慧》,郑晓江著,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中国死亡智慧》,郑晓江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

Death Quotes 关于死亡的名言
关于死亡 第二篇

Don't part with your illusions. When they are gone you may still exist, but you have ceased to live. (Mark Twain, American writer)

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懦夫在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亡的恐怖了。 —— Julius Caesar 凯撒 Anything one man can imagine, other men can make real. 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

Helen Keller Important principles may and must be flexible.

死亡只不过是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

什么是杂草?——杂草是一种利用价值尚未被发现的植物。——Emerson

【关于死亡】

The man of science does not discover in order to know; he wants to know in order to discover.

科学家并非为了知道什么而寻求发现;他们是为了有所发现而想知道什么——A. N. Whitehead

Animals are such agreeable friends—they ask no questions, they pass no criticisms.

Millions long for immortality who do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mselves on a rainy Sunday afternoon.

—— Susan Ertz

I do not believe in an afterlife, although I am bringing a change of underwear. —— Woody Allen

I don't want to achieve immortality through my work…… I want to achieve it by not dying!

—— Woody Allen

It's impossible to experience one's death objectively and still carry a tune.

—— Woody Allen

The only thing you take with you when you're gone is what you leave behind.

—— John Allston

What I look forward to is continued immaturity followed by death.

—— Dave Barry

Glory is fleeting, but obscurity is forever.

—— Napoleon Bonaparte

The question is not whether we will die, but how we will live.

—— Joan Borysenko

He who dies a thousand deaths meets the final hour with the calmness of one who approaches a well remembered door.

—— Heywood Brown

Even death is not to be feared by one who has lived wisely.

—— Buddha

Neither fire nor wind, birth nor death can erase our good deeds.

—— Buddha

Death does not concern us, because as long as we exist, death is not here. And when it does come, we no longer exist.

—— Epicurus

I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give for my country.

—— Nathan Hale

He had decided to live forever or die in the attempt.

—— J. Heller

Is life so dear, or peace so sweet, as to be purchased at the price of chains or slavery? Forbid it, Almighty God! I know not what course others may take but as for me;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 Patrick Henry

We were born to die and we die to live. As seedlings of God, we barely blossom on earth; we fully flower in heaven.

—— Russell M. Nelson, LDS Church News, April 1992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I am become death, shatterer of worlds.

—— Robert J. Oppenheimer, citing from the Bhagavadgita, after witnessing the world's first nuclear explosion

How could they tell?

—— Dorothy Parker, upon hearing that President Coolidge had died

There are many things worth living for, there are a few things worth dying for, but there is nothing worth killing for.

—— Tom Robbins

There is no cure for birth and death save to enjoy the interval.

—— George Santayana

I want to die in my sleep like my friend…… Not screaming and yelling like the passengers in his car.

—— Seen on a bumper sticker

Everything is drive-through. In California, they even have a burial service called Jump-In-The-Box.

—— Wil Shriner

Early to rise and early to bed.

Makes a male healthy, wealthy and dead.

—— James Thurber

I have lost friends, some by death, others through sheer inability to cross the street.

—— Virginia Woolf

It is better to die on your feet than live on your knees.

—— Emiliano Zapata

Beginning in February 1976 your assistance benefits will be discontinued …… Reason: it has been reported to our office that you expired on January 1, 1976.

—— excerpt from a letter, Illinois Department of Public Aid

2016交通事故起诉书
关于死亡 第三篇

第1篇: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

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

原告:性别:男年龄:民族:汉住所:身份证:被告(一):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被告(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负责人:地址:联系方式:请求事项:

一、请求被告承担伤残赔偿金70792。2元。

二、请求被告承担被扶养人(原告之子)生活费17204。2元,承担(原告之女)生活费25806。3元。合计43010。5元。

三、请求被告承担被扶养人(原告父亲)扶养费5883。22元,承担被扶养人(原告母亲)扶养费7984。37元。合计13867。59元。

四、请求被告承担医疗费75000。00元(医疗费约125000。00,被告已承担50000,具体数额以医院证明为准)。后续治疗医疗费12000元。合计:82000元。

五、请求被告承担误工费35000元。

六、请求被告承担护理费21000元(08/2/2-08/8/31)、1800元(08/8/31-08/10/6);交通费351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2200元、营养费5000元。合计:43510元。

七、请求被告承担精神赔偿金20000元。

八、以上合计:308180。29。

九、请求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十、请求二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事实和理由:

2016年2月2日晚上8时40分,在某某广场地下停车场,被告(一)驾驶机动车从停车场驶出,行驶至地下停车场出入口通道右转弯时,从后面撞倒原告并碾压倒在地上的原告,被告不是直接碾压倒在地上的原告,而是把原告撞倒,车停了下来再次加速,车的右轮从原告下腹部碾压过去,被告在停车场驶出时速度过快,未尽注意义务,没有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撞倒原告后再次加速从原告身上碾压过去,造成原告九级伤残。

2016年3月14日某某交通警察大队作出了交通事故认定,但是在2016年8月25日才向原告宣布,当时原告就怀疑被告(一)酒后驾驶,因为事发时间为晚上八点多,正是晚饭时间,况且被告(一)撞倒原告后再次加速从原告身上碾过,是旁边有人叫停车时车才停下来,种种迹象表明被告(一)有可能酒后驾驶,原告向交警大队提出质疑,交警大队既未给被告(一)做酒精检测,也未要求原告提供事故经过,忽略被告(一)存在严重过错,只作了简单的笔录后就作出事故认定,原告对该份事故认定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客观性心存疑虑。原告申请法庭能详细了解当时的事发经过,调取事发录像资料以确定当时事发情况及责任关系。

原告在医院住院将近一年,花费医药费十多万,并落下残疾,被告支付少量医疗费后对原告不闻不问,导致原告至今大部分医疗费都未能结清,原告上有年老无工作能力无经济来源的父母,下有二个未成年的子女,被告的人身侵权行为给原告身体、经济、家庭、生活带来巨大伤害。

被告人身侵权行为导致原告伤残,虽然伤残鉴定原告丧失的是部分劳动能力,但原告从事的是货物运输行业,除了汽车货运原告无其它特长也无其它手艺,而被告侵权行为导致原告右腿残疾,从此原告不能再从事汽车运输,甚至不能再开车,使原告不能再从事赖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一直靠原告扶养的父母受到非常大的精神打击,生活着落出现问题,原告二个未成年人的小孩可能从此生活在父亲残疾的阴影之下,对原告的家庭、生活造成非常大负面影响,对原告家庭成员精神打击是非常大的。原告作为父母的经济来源支柱,作为自己家庭的顶梁柱,从此可能变成伤残人士,原告及其家庭成员的精神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广东省2016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民事诉讼法》及交通法规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被告的行为造成了原告人身及精神受到巨大伤害,对原告家庭成员精神造成无法弥补的痛苦,被告应承担相应责任,而被告至今未给原告任何赔偿,据此,原告为维护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诉讼,恳请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某某市人民法院

第2篇: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上诉状

上诉请求:

一、撤销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16)徒姚民一初字第00127号判决;

二、依法对事故责任作出正确划分;

三、对被上诉人的伤残等级进行重新鉴定;

三、依法查清被上诉人朱志霞的损失数额,并对上诉人的赔偿责任作出正确判决。

上诉理由:

一、一审判决书没有对事故责任划分作正确判断,而是盲目采信了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交巡警大队(以下简称交警大队)的错误的责任认定书,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判决。

1、《交通事故认定书》只对驾驶员孙健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进行了认定,但未对张国生及原告明显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进行认定,就作出被上诉人朱志霞及张国生不负事故的责任的认定,显然是认定事实错误。

2、作为成年人的朱志霞乘坐张国生的自行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1条第2款、第1款第(七)项等骑自行车不得搭载成年人的相关道路交通法规。事故发生时,张国生存在饮酒后又骑自行车带人的违法交通法规的行为。张国生在饮酒后,其应当知道如果酒后骑自行车,则自控能力将会明显减弱,再加上在冬天穿着厚重衣服、年龄又偏大(55岁)、骑带一成年人、晚上22:30时许视线不佳及能见度差等诸多客观因素,其根本无法确保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况下骑行。

交警大队在处理此次交通事故时,对张国生存在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竟然只作了询问笔录,而未对其进行酒精含量的多少或是否处于醉酒状态测试,进而科学的分析出张国生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作用。反而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对路面情况观察不清”、“未能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等这些主观性较强、随意性较大的判断,就认定上诉人驾驶员孙健,负事故全部责任。此事故责任认定,显然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对被上诉人而言缺乏公平、公正性。另外交警大队制作的《事故认定书》也矛盾重重,认定事实与适用法律明显不相符合。既然引用的法律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5条第一

款第二项,就不应当认定张国生、朱志霞不负事故责任。可见交警大队在此事故认定中,随意性较大,明显偏袒对方。

3、根据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对公安机关所作的责任认定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的责任认定确属不妥时,则应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从本案的事实来看,张国生及被上诉人朱志霞未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被上诉人对自己所受到的损害存在明显过错,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交警大队认定上诉人的驾驶员孙健应负全部责任是完全错误的,一审人民法院置案件基本事实于不顾只是盲目采信交警大队的责任认定书,显属没有依法行使独立审判的原则。

二、一审法院认定被上诉人朱志霞为四级伤残明显不当。

1、从两鉴定机构出庭作证人员的证言可以看出,四级伤残作出的主要依据是肌力四级。而测定肌力四级的主要方法是“手法肌力检查”(即manualmuscletest,MMT)。根据医学资料,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施行MMT时,应让受试者采取标准受试体位,对受试肌肉做标准的测试动作,观察该肌肉完成受试动作的能力,必要时由测试者用手施加阻力或助力,判断该肌肉的收缩力量。从“手法肌力检查”的测定方法可以看出,在肌力测定时没有利用专门的医疗仪器设备,进而通过得到具体的相关检测数据或参数进而作出客观的认定。该方法取决于受试者的主观配合程度和测试者临床经验,特别是受被检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大,检测结果容易被被检者的不主动或消极配合所欺骗,这直接影响肌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通过该方法进行肌力测定的结论具主观随意性、易受欺骗性等非科学性的特点,而没有对这种专门性问题所作鉴定结论所应具备的客观确定性、科学性的特点。

2、对本案而言,两鉴定机构对被上诉人朱志霞的两次肌力测定,上诉人均未到场,无法得知也无法监督朱志霞在鉴定过程中,有无存在明显的不主动或消极配合的情形,也无法得知鉴定人员具体的鉴定过程有无违反医学常规进行鉴定。使上诉人失去了对鉴定过程全程参与监督的机会,失去了更好地进行举证或质证的机会,从而变相地剥夺了上诉人的诉讼权利。在上诉人重新申请二次鉴定时,一审法院基于肌力测定的特点,完全有机会,也有条件通知上诉人参与鉴定过程,但遗憾的是,直到二次鉴定结论已出,一审开庭前,上诉人才得以知悉。这种鉴定结论自然难以使上诉人信服。

3、对具体的鉴定结论而言,除一次鉴定因明显违法不应采信外(下文将对此予以分析),就是二次鉴定结论认定的“右侧偏瘫(肌力四级)构成四级伤残”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矛盾诸多。其根据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第4。4。1。c条规定:“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c)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4级以下)”,可见引用该条时,认定四级伤残的前提是“四肢瘫”且有二肢以上肌力的级以下,而综观该鉴定所依据的“病历摘录”、“法医学检查”、“分析说明”都未提及被鉴定者存在四肢瘫的情形,依据现有的证据材料可以看出,被鉴定者左侧肢体是完全正常的,显然不存在四肢瘫的情形,依据第4。4。1。c条之规定,得不出四级伤残的结论,该鉴定结论回避了“四肢瘫”这一主要问题。另外也未说明右侧肢体是否包括上、下肢都是肌力4级以下的情形。再有,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附录A“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b)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职业种类受限;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被鉴定者也不存在该情形。故,四级伤残的鉴定结论完全是错误的。

5、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可以看出,通过肌力测定构成4级后即可能被认定为四级或七级伤残,而肌力超过4级的,则不构成任何级别的伤残。也就是说肌力的测定正确与否,对是否构成伤残,以及构成伤残的级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因肌力测定不当,则有可能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时,对双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产生巨大的影响,四级伤残、七级伤残与不构成伤残所产生赔偿数额有天壤之别。鉴于“手法肌力检查”所固有的弊端,一审法院对因肌力测定后是否构成伤残,以及构成伤残的等级理应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采信更为客观的、科学的鉴定结论,从而使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讼。而不应回避上诉人在一审中提出的合理的、科学的意见。为慎重起见,也为公平公正起见,恳请二审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有关重新鉴定的规定,依法批准上诉人提出重新鉴定要求。

第3篇:交通事故赔偿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一审被告)龙XX,家住成都市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李XX,住南充市X区X村X组,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郑XX,住南充市区X村X组

上诉人于2016年4月1日收到南充市区人民法院(2016)民初字第507号民事判决书。上诉人认为该判决书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不服该判决书的判决,特依法提起上诉,理由如下:

一、一审法院认定被上诉人之子李X(车祸死者)经常居住地在上海,死亡赔偿金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证据不足。

被上诉人诉称本案受害人李X2016年1月到上海,同年6月到上海X公司上班,直到2016年9月请假回老家南充,平均月薪5100元。为此,被上诉人提交了该公司的证明以及受害人亲属的证言,村委会的证明证实以上事实,但上诉人认为以上证据并不能充分证明李X经常居住地在上海,主要收入来源于上海。理由如下:

1、根据《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连续居住是指至起诉或事故发生之日连续一年以上,而不是曾经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按照我国治安户籍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公民是否在外地长期居住最重要的证据是《暂住证》,按照上海市的规定,凡外省市人员在本市(上海)拟暂住一个月以上,年满18周岁、来沪从事务工、经商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人员,均应领取《暂住证》。申请《暂住证》条件:

(1)具有居民身份证;(2)在本市有合法固定的居住场所(3)有正当的从事务工、经商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理由。一审法院要认定本案受害人李X经常居住地在上海,应由被上诉人提交李X在上海居住的《暂住证》,如不能提交,就不能认定其经常居住地在上海。

2、在庭审过程中,一审法院甚至没有查清受害人李X曾经在上海居住的具体地址,也没有要求被上诉人提交任何租房合同等居住证明来证明李X的居住情况就认定李平经常居住地在上海,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免太武断。

3、一审法院认定李X主要收入来源地为上海,其所依据的证据主要是一家名叫上海X公司提交的书面证明。但该证明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首先,该证明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该证据上的公章不符合国家对企业公章的规定,没有注册号,是否是该公司的公章值得怀疑。

其次,该证明显示公司同意李X请假回老家学驾驶而同意其请假半年,上诉人认为按照公司管理制度一般规定,请假半年应有请假凭条,以及公司同意李X请假的书面意见,但一审中被上诉人并没有提交相关请假凭证。究竟是李X从该公司离职还是请假均无法证实。

第三,该证明显示李X在上海X公司上班的时间仅有一年,平均收入就达到5100元,远远超过上海市的平均工资收入(上海2016年职工年平均收入26823元),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上诉人认为被上诉人应向法院提交李X的工资收入证明以及纳税凭证。上诉人不明白的是被上诉人为证明其误工损失向法院递交了两夫妇的工资收入凭证(银行存折),为什么不提交能充分证明李X收入的工资凭证(如职工花名册,李X本人签字的工资单或像被上诉人工资证明一样的银行存折),难道李X在上海期间根本就没有工作或没有在该公司工作?!

第四,经上诉人上网搜索,上海X公司法定代表人就是南充市人,是否与被上诉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上诉人不清楚。如果确实该证明是该公司出具的,那么该公司的证明究竟是实事求是出具还是出事后碍于人情提供的虚假证明,上诉人不清楚。

第五,被上诉人提交的证人证言不符合法律规定,按照法律规定,证人应出庭接受质证,是否采纳还需要其它证据予以佐证。本案的证人是受害人的亲属,由于存在利害关系,其证言的真实性更需要核实。

上诉人恳请二审法院对以上疑点予以查实。上诉人强烈要求被上诉人提交受害人的暂住证、在上海的居住证明、职工花名册、工资收入凭证、纳税凭证、请假凭条等能证明受害人主要收入来源于城市、经常居住地在城市的相关证据。

二、一审法院在计算赔偿费用上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请二审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改判。

1、关于死亡赔偿金,上诉人请求按照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农村居民相关标准计算。

2、被上诉人的误工损失,一审法院确认金额为8482元,上诉人认为计算错误。一审法院认定被上诉人误工期限为37天,(2016年2月14日至3月21日),计算时间上存在错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受害人亲属的误工费用是指办理丧葬事宜的误工损失,而并不包括交通事故诉讼的误工损失,受害人李X火化时间是2016年3月4日,被上诉人误工时间应是20天,而不是37天。上诉人认为,如果按照一个月计算,两被上诉人误工工资也只有4895元(2948元+1947元),而不应是8482元。

3、交通费用计算过高,按照《解释》规定,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上诉人应承担其中的合理费用。一审法院在认定交通费用时完全采纳被上诉人提供的证据,认可被上诉人主张的金额,而对其不合理部分没有一分扣除,上诉人认为其审理不公。交通费用按照规定只能计算受害人亲属三人以内的交通费用,并且只能是处理丧葬事宜和交通事故的合理、必要开支。出租车票过多,并且是连号,其来源不真实,对交通费请二审法院予以公平、合理裁决。

4、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应承担被上诉人生活费6054元没有法律依据。在一审中,被上诉人提交了6054元的餐饮票据以证明其开支生活费,而法院全部采纳了其主张。按照《解释》的规定,生活费并不属于上诉人的赔偿范围。如果被上诉人确实因处理交通事故到城区导致生活费用增加,上诉人认为也只能参照当地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在城区出差的生活费补助按照不超过三人来合理确定,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认定的金额显失公平,远远超过当地的生活水平,况且上诉人在事故发生后已垫付了850元的生活费。

5、精神抚慰金50000元过高,上诉人愿意承担30000元。

综上所述,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判决明显偏向被上诉人,没有在公正的立场上判决。特请求二审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公正判决。

此致

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

第4篇: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

原告:×,性别,汉族,生于年月日,原在××公司工作

住址:××路××号室,电话:×××××

被告:×,性别,汉族,××公司驾驶员

被告:××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住所:××路**号邮编:200030电话:××××【关于死亡】

诉讼请求:

一、赔偿原告医疗费、交通费;

二、赔偿原告车辆损失费元;

三、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元;

四、律师代理费元由被告承担;

五、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X年X月X日下午X时,当原告在上班途中,骑车正常行经××路、××路路口时,遭遇被告×驾驶的车(牌号为沪×)右转弯撞击,致使原告头部直接坠地及身体多处受伤,并致使原告的自行车严重损坏。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往市XX医院,经门诊诊断,造成原告头部-底骨折,左颞顶头皮下血肿等。后经××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认定,被告对上述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原告无责任(见证据X)。原告又于X年X月X日,经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心伤残评定,确认“XXXXXXXXX,属X级伤残”(见证据X)。双方就赔偿事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交警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

原告因被高的行为无法上班。…………

【关于死亡】

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显然构成对原告的侵权,并且直接给原告造成了人身损害和经济损失,据此(

此致

上海市XX区人民法院

第5篇: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范文

诉讼请求:

1、要求四被告承担原告因交通事故的造成的人身伤害损失,共计人民币881973元,其中被告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高新支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予赔偿。

2、由四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2016年11月13日03时42分,被告某某某驾驶赣G02562号“乘龙”牌货车运载水泥管,由官渡区大板桥前往盘龙区石关村,原告某某某乘坐与副驾驶位置。被告某某某驾车延昆明市X003线由南向北行至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附近路段时,遇违章临时停放于路上的被告某某某驾驶的云A96007号货车,某某某未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某某某临危发现避让不及,与某某某车相撞,原告某某某受重伤,腿部当场离断。事后查明,被告某某某驾驶赣G02562号“乘龙”牌货车超载,并且车辆超期未车检(车检有效期至2016年6月)。本交通事故事后经过第六交警大队(昆公交认字[2016]第00399号)认定为被告被告某某某承担主要责任,被告某某某承担次要责任,原告某某某无责任。

原告某某某受伤后被120急救车送往五三三医院救治,而原告经济能力有限,致使无法得到最好救治,右腿截肢到大腿部,需要长期的护理,此处交通事故造成了原告及其家庭的巨大损失。后经云南正大法医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五(伍)级伤残,并且丧失劳动能力、后期医疗费用为4000元、伤残器具费鉴定为20000元(每3年换一次);经过本次事故,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原告某某某丧失了大部分劳动力,而家庭内有老父母需要其赡养,两子女需要抚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被告对本案原告应承担以下民事责任:

1、伤残赔偿金:23236元×20年×60%=278832元

2、住院医疗费:157716。44元

3、护理费:120元×67天=804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00元×67天=6700元;营养费:100元×67天=6700元;此项共计:21440元

4、交通住宿费:3761元

5、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上一年度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规定,本项按被抚养人的住所地的相关标准计算):原告父母(母钱某某1938年6月3日出生,父沈某某1939年2月8日出生)生活费15750元/年×5×2÷2×0。6(2老人,75周岁以上)=47250元;原告儿子沈某某(2001年3月18日出生)生活费:15750元/年×5÷2×0。6=23625元;原告女儿沈某(1999年10月26日出生)生活费:15750元/年×3÷2×0。6=14175元,本项合计:85050元(根据)

6、误工损失费:(82772元÷12月÷21。75工作日)×187天=59304元。(按照批发和零售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2772元计算,计算定残之日前一天)

7、精神损失费:20000元

8、司法鉴定费:2500元

9、残疾辅助器具费:20000元×12=240000元(现年43岁,计算至75周岁,每3年换一次)

10、残体火化费:370元

11、律师代理费:13000元

以上各项费用共计:881973元人民币。

依据昆公交认字[2016]第00399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责任认定,对于上述赔偿总额,作为车主某某某提供的车辆未检测合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应当与被告某某某承担相应连带责任,被告某某某应该按照交通责任认定书上认定的次要责任对原告进行赔偿。

另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对于上述的总赔偿额,被告大地保险公司应该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予赔偿。

本案交通事故发生后,原告与四被告就相关费用未达成一致意见,原告无奈,只得向贵院提起民事诉讼,望贵院能依法裁判,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第6篇:交通事故民事起诉状范文

住所:××市××路××号。

电话:××××

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人身损害赔偿金80000元(具体详见清单);

二、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10000元;

三、赔偿原告助动车损失费6000元;

四、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2016年4月1日下午一时许,当原告在上班途中,骑助动车正常行经××市××路与××路交叉路口时,遭遇被告胡×驾驶的小客车(牌号为×××××)右转弯撞击,致使原告头部直接坠地及身体多处受伤,并致使原告的助动车严重损坏。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往医院治疗,经门诊诊断,造成原告头部颅底骨折,左颞顶头皮下血肿、压痛、耳聋等。后经××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认定,被告对上述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原告无责任(见证据1)。原告又于2016年6月18日,经××鉴定中心伤残评定,确认“路交通事故致颅底骨折,遗留头痛、头晕,左耳伟导功能障碍,属十级伤残”(见证据2)。又于2016年7月30日,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交警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

原告胪脑受伤,医院于2016年5月9日出曾出具入院通知书,要求原告应住院手术检查,但由于住院手术检查费用高达1万余元,且当时原告经济窘迫而被告拒绝作任何赔偿的情况下,原告不得不放弃了住院手术治疗的机会(见证据4)。现已造成原告留有后遗症,经常头痛、头晕、耳鸣等,不得不被原单位解雇,至今不能正常上班。

另外,由于事故原因,原告助动车损坏严重,至今仍在被告处。且由于被告未履行修缮和归还义务,现已造成助动车报废,使原告经济损失6000元。

综上所述,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显然构成对原告的侵权,并且直接给原告造成了人身损害和经济损失,据此,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诉讼,恳请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人民法院

2016区总工会年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关于死亡 第四篇

区总工会2016年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和我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有关规定,依照工会组织性质和职责,结合我区工会工作实际,制定**区总工会2016年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落实制度建设

一是年初修订《**区总工会2016年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分工明细一览表》并贯彻实施。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区总工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三是各街道总工会、各工委会、教育工会按照《安全生产法》第七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指导基层工会做好相关工作。

二、组织宣传培训

一是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拟于4月份,与区卫生监督所等单位联合举办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向企业和职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从“安全生产月”开始,逐步组织职工安全生产素质培训,每个街道总工会各组织1场安全生产培训。三是举办“初级安全生产主任”培训班。拟于5月组织报名,6月正式开班,推动职工安全管理知识水平和安全业务技能的提高。

三、开展竞赛检查

一是组织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根据市总工会的要求,组织企业工会报名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二是区总工会每半年对工人活动中心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督促工人活动中心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三是开展职业安全卫生检查。拟于4-7月,联合区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检查。

四、依法调查督促

一是依法参加我区有关死亡事故调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职工工伤探视工作。三是协助挂点社区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按区安委会统一部署,依法参加区有关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编辑:圆圆)

【关于死亡】

2015律师函范本
关于死亡 第五篇

第1篇:工伤赔偿律师函范本

某某奶业(集团)有限公司:

XX律师事务所某分所接受张某的委托,并指派本律师作为其代理人,与贵司就王某(张某爱人)工伤死亡赔偿问题进行处理。本律师听取了委托人张某及相关证人的陈述、审核了相关证据材料、进行相应调查核实后,现特致函贵司如下:

一、事情经过

2015年11月7日上午7时左右,某市鼓楼区镇江路奶站送奶工王某发送牛奶时,突发心脏病、停止了呼吸,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户口于2015年11月7日注销。(证明材料包括:现场证人证言、记者采访、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殡葬证、死亡注销户口证明)

二、王某与贵司形成劳动关系,分析如下:

第一,王某,身份证号:……,从1987年开始在某某牛奶点工作至死亡之日,一直在从事为贵司送牛奶的工作,长达18年之久。王某与贵司已形成事实的劳动关系。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第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15〕12号)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首先,王某生前在贵司销售分公司某某路奶站从事送牛奶的工作,王某与贵司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其,贵司销售分公司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均适用于王某,王某受贵司销售分公司的劳动管理,并且从事贵司销售分公司安排的送牛奶的工作。

另外,王某从事的送牛奶的工作也是贵司销售分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贵司销售业务网络包括某市内市场网络(订户奶市场、市内商超宾馆市场)及……等八家某外埠市场网络,其中订户奶市场的业务组成部分显然包括了牛奶配送工作。

第三,贵司销售分公司员工组成至少包括下列人员:奶站站长、内勤、送奶工、中转员、接奶员。(贵司销售分公司2002年11月一则新闻报道:打造奶站新形象,为了满足市场竞争需要,改造现有销售网络,加强销售网络CIS建设,近期销售公司对某市内奶站整体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和打造,现已基本完成22个奶站的统化工作,首批发放统一设计送奶到户专用送奶车50辆,为奶站各工种680余人统一定制服装,整个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据悉,下一步出新工作将对未改造的、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的奶站进行调整后亮化;加快定制第二批专用送奶车,改善对奶站站长、内勤、送奶工、中转员、接奶员着装统一的情况进行检查,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使“百年事业,亲情某某”企业经营新现念,落实在某某品牌形象上。)

第四,王某自1987年以来由于在供奶工作中成绩显著,几乎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誉证书为证),并给予现金奖励。其中1987年至1991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某市牛奶供销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某市牛奶供销公司为贵司下属公司(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某某奶业(集团)公司正式组建,下属某某乳制品厂、红旗乳品厂、某市牛奶供销公司、仙林农牧场、某某牛奶厂、西岗联营牧场、市乳科所、比尔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

2002年3月26日,经贵司研究决定,授予王某同志2001年度乳品营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誉证书由某某奶业(集团)有限公司盖公章。可见,贵司对王某为贵司职工并无异议。

第五,贵司于2002年6月8日,在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为王某在服务期间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5000元。

第六,贵司2015年7月13日为王某在中国工商银行办理了活期一本通存折,2015年8月9日存入工资854元,9月8日存入工资843元,10月9日存入工资850元,11月9日存入工资871元。

综上可见,王某为贵司职工,双方形成劳动关系无疑。

三、王某属于工伤死亡【关于死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15256号)第三条规定,“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王某在送牛奶的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脏病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因此王某属于工伤死亡。

四、贵司应支付费用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贵司考虑到了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却没有为王某办理工伤保险,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发生工伤死亡,用人单位应承担全部责任,须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计算如下:

第一,丧葬补助金:

某市201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20593元,因此月平均工资为1716元,因此,丧葬补助金为1716×6=10296元。

第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第三条规定,上条规定的人员,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王某妻子张丽残疾,无收入来源,女儿王小文,依靠因工死亡的王某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因此,王小文符合上述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王某生前月工资870元,因此每个月供养亲属抚恤金为870×30%=261元。王小文1991年3月17日出生,2015年3月17日满十八周岁,距2015年11月13日共计3年零4个月,为261×40=10440元。

第三,一性工亡补助金:

某市201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20593元,因此月平均工资为1716元,故一性工亡补助金为1716×60=102960元。

10296+10440+102960=123696元。

综上,贵司就王某工伤死亡应支付费用共计123696元。

王某同志为某某奶业集团服务了十八年,最终也将其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奶业集团。作为王某的妻子,作为一个残疾人,其对于奶业集团是有感情的!但是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不去维护。

某某奶业集团系全国知名大型企业,也有着相当的声誉,如果进行一场并不在理的仲裁或诉讼,于奶业集团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本律师希望贵司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好上述问题,请贵司于接函后五日内与本律师联系。

顺颂商祺!

律师:XX

第2篇:深圳律师函范本

深圳市__公司:

我是广东君言律师事务所许律师,受深圳市__公司委托,就贵公司拖欠货款一事,致律师函如下:经核实,自__年__月起至__年__月,贵公司以采购订单的形式向__公司陆续采购总价为__元货物,依照采购订单约定,贵公司应于收货当月__号付清货款。在__交付货物后,贵公司却未按照约定支付货款,经__多次公司催要,贵公司至今仍未支付货款。这一事实,有采购订单、送货单、对账单等证据可以确认。请贵司收到律师函后三日内将所欠货款__元支付给__公司,如有疑问,可与本律师直接联系或回律师函/传真。如逾期未付,本律师将通过法律途径开始处理,贵司将承担逾期利息及可能扩大的经济责任。

专此函告!【关于死亡】

广东君言律师事务所律师:__年__月__日

第3篇:律师函范本

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本律师受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委托和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的指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就贵公司拖欠借款不还事宜,特向贵公司发出如下律师函:

贵公司曾向原中国××银行××支行借款本金2000万元,用贵公司的房屋、机器设备等作抵押。2015年9月,中国××银行××支行将该项债权转让给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武汉办事处委托荆州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市盈科事务所***律师对该项债权进行清收。截止到2015年2月20日(

荆州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多次与贵公司进行接洽,商谈如何还款事宜,但贵公司一直没有拿出还款的诚意,致使该事项陷入僵局。现正式向贵公司发出律师函,请贵公司于2015年3月10日之前,采取措施筹措资金,履行还款义务。

第4篇:律师函范本

_________有限公司:

北京市_________师事务所接受北京_________有限公司的委托,指派______律师就贵公司拖欠合同款项事宜,出具本律师函。

根据我委托人提供的相关资料,查明如下事实:___年___月___日贵方与委托人购销合同,约定向委托人购买______,总价款____________元,约定合同签订之日起三日内,贵公司在收到等额发票及付款通知书后向委托人支付合同总额的50%作为预付款,货到验收合格之日起三日内付清全部货款总额;合同还约定由委托人完成______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签订了承揽合同,合同约定总价款为____________元,由贵公司分四次付清,在调试验收合格十日内须支付完95%的工程款。后委托人按时交付太阳

能设备,并完成安装和调试,经贵公司相关负责人验收合格,贵公司本应按时支付全部约定款项,但至今仍拖欠_________元不予支付,且多次催要未果。

上述事实表明:我委托人与贵公司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购销合同和承揽合同,双方应当依据合同约定及时履行义务;而贵公司拖欠合同款的行为已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据此,贵单位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立即支付合同款项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

2、按照合同约定每延期一天按合同总额千分之三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共计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

据我委托人陈述,仍然愿意与贵单位友好解决此事,敬请贵单位接收此函告后,及时支付欠款,避免双方诉讼之累。

本律师函以传真(快递)形式送达。

特此致函!

北京市_________律师事务所

______律师

二零零九年___月___日

第5篇:律师函范文

XXX公司:

某某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KM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M公司)的委托,指派本所律师XX就贵所违反双方于200X年X月X日签订的《合同书》的相关事宜,致函如下:

一、KM公司根据《合同书》第六条第2款的约定,全额预付了合同保证金3万元,履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根据《合同书》第六条第2款以及第四条第2款的约定,贵公司理应在收到上述保证金后开始购买、安装合同项下所要求的锅炉,并调试好后租于KM公司使用,而贵公司并未履行自己的义务。另根据《合同书》第二条的约定,贵公司应将位于A工业园区的310m2的钢架结构厂房和432m2的框架结构用房租给KM公司使用。但实际上前述310m2的钢架结构厂房并不存在,只是一片空场地;前述432m2的框架结构用房至今未交付KM公司使用,而是出租给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2条规定: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贵所前述不交付租赁物的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KM公司为履行《合同书》已支付了图纸设计、设备预订等费用,这些损失理应由贵公司承担。

鉴于贵公司的前述违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和《合同书》第七条第3款的约定,贵所应赔偿12万元违约金,同时返还3万元保证金。本律师特此督促贵所收到本致函后积极与KM公司协商解决。否则,本律师将通过诉讼途径主张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特此致函。

某某律师事务所

律师:某某

20XX年X月X日

第6篇:常用催款律师函范文

______先生:

我们依法接受______先生的全权委托,现就你拖欠______先生款项的相关事实和法律问题,正式函告于你:

我们收到并审查了______先生提交的下列材料:

1、______先生书写的欠______先生人民币______万元的欠条一张;

2、欠条形成的原因的证明;

依据______先生的陈述及我们对上述材料的审查,我们初步认定如下事实:

1、______某于2015年12月28日亲笔书写的欠______某人民币______万元整的欠条一张。

2、截止目前为止,______某并没有按照“欠条”的承诺向______某偿还拖欠的人民币______万元整。

根据前述认定的事实,我们提出如下法律意见:

1、______先生与您之间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明确,您应按照承诺的期限向______先生履行所欠债务。

2、______先生逾期偿还欠款的行为已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______先生逾期未向______先生履行债务的行为,已经违反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和《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______先生依法应当承担继续履行支付欠款人民币______万元整的义务。

我们提出如下要求:

1、希望您在收到本律师函之后,立即与我们取得联系。并将所欠人民币______万元直接(或通过我们)支付给______先生;

2、如______先生仍拒绝履行付款义务,我们将依据法律追究您的法律责任;

鉴于______先生与______先生的关系以及______先生不再主张违约责任也同意我们以调解结案,我们认为______先生还是本着以和为贵的精神来解决此事。为避免诉累,减少成本,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希望______先生也本着这样的精神在收到本律师函后,能将所欠款项立即支付。

有任何问题,不吝联系。

谨此

顺颂商祺!

___________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_律师

2015居委会职责
关于死亡 第六篇

第1篇: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

1、向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法定义务。

2、召集和主持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会议),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执行会议的决定、决议,监督执行居民公约或自治章程。

3、加强本居住区居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理想道德、科学教育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教育居民尊老爱幼、扶困助残、拥军优属、团结互助、移风易俗,养成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

4、发展居办经济,管理本社区居委会的财产,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根据自愿原则筹集本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所需经费。

5、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包括志愿者服务、网点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医疗服务、信息服务),为居民排忧解难。

6、协助公安、司法等部门做好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管理社区人口(包括流动人口),组建一支群防群治队伍。做好社区内的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民间纠纷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

7、协助城管、环卫、环保部门管理本辖区公共卫生、县容县貌、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等工作,绿化美化社区环境。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对社区居民和成员进行康复、初级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

8、协助劳动、人武部门做好招工、就业、征兵等工作。

9、配合民政、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居民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助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为社区内的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失业职工、低收入家庭等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10、协助房产管理部门做好房屋出租、装修、危房监护等房产管理工作。

11、协助工商、税务部门对社区内个体经营网点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协税护税。

12、行使辖区内的属地管理权。辖区居民在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入学、参军、工商注册、迁入迁出及出生、死亡、流动人口暂住证明等方面的手续,应由居委会签署意见,有关部门方可办理。

13、协助县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青少年教育和优抚救济等工作。

14、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向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代表社区成员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情况、对各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活动进行监督。

第2篇:居委会工作职责

一、向居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的指示和任务。

二、为群众提供办理身份证、婚姻、住房、计划生育、出境申请、户口死亡等有关证明。

三、向群众提供有关户口申报,计划生育bàn zhèng程序。

四、对社区内暂住的流动人口查验“四证”包括(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对常住育龄妇女建立信息卡,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五期教育

五、协助做好拥军优属,帮困救济,扶残助寡及统战,殡葬,改革等工作。

六、协助城管部门整治社区脏、乱、差及堵塞等工作。

七、协助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调解民间纠纷,帮教“归正”回籍人员,防火防盗等工作。

八、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搞好社区建设工作。

九、组织群众集体文化活动,做好寒、暑假期青少年思想文化教育工作。

第3篇: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居民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

2、根据实际,提出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意见。

3、建立各项居民自治制度;组织开展居民自治活动;执行居民会议的决议、决定。

4、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办好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5、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6、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教育居民履行应尽的义务(),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家庭。

7、协助街道办事处和有关zhèng fǔ 部门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服务、城市管理、计划生育、民政、社会保障、青少年教育、信访、文文教体、群团等项工作。

8、密切联系居民,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向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4篇:居委会民政工作职责

一、贯彻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

二、做好贫困居民调查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做好社区残疾人管理工作,为残疾人申请办领残疾证;

四、为社区老年人申办老年人优待证;

五、宣扬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六、做好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

七、协助民政部门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第5篇:社区居委会主任职责

一、负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本社区的贯彻实施。

二、在政府的指导和社区党支(总支)部的领导下,团结、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认真履行所担负的职责,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自觉接受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的监督。

三、以身作则,模范遵守社区各项规定。积极执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管理好各项社区事务,并接受协商议事委员会的建议和监督。

四、全面负责对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工作的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各工作委员会处理好日常事务。

五、抓好副主任、委员之间的团结、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工作委员会及居民小组长的作用,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六、管理好社区居委会的固定资产及财务帐目,定期向协商议事委员会及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报告财务收支情况。

七、经常组织社区居委会成员开展政策和业务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整体素质。

第6篇:社区居委会基本职责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协助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民事调解,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卫生医疗、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外来人口管理等工作,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社区的顺利开展;

3、向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努力完成其提出的各项任务;

4、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开展共驻共建,开发社区资源,筹措本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管理和维护集体资产;

5、动员和组织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督促本居住地区的社会单位做好"门前三包",搞好环境卫生;动员和组织居民维护本居住地区的绿地,积极举报并协助有关部门制止损坏、侵占绿地的行为;

6、发展社区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7、积极开展便民利民、下岗人员和无业人员就业服务等社区服务工作;维护妇女、儿童、青少年、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尊老爱幼、助残帮困活动;兴办有关的社会福利事业,指导、管理社区服务站、就业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社区服务机构。

8、协助zhèng fǔ 部门做好社区内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

9、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本居住区的出租房屋进行管理,积极举报违法建设。加强对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指导,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协调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搞好社区环境整治和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10、向zhèng fǔ 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的意愿、要求和提出建议;

11、组织社区居民对zhèng fǔ 部门的各项政务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12、依法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协助zhèng fǔ 部门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和帮助;

13、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决定社区各项事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47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