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师招聘】
Module 12 Unit 1
I went to Los Angeles two years ago.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
《I went to Los Angeles two years ago.》这一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十二模块中的第一单元,在整册书中处于收尾的位置。在暑假来临之前,我们很自然地谈到holiday journey 这一话题。因此,本课题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谈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为他们交流信息扫除一大障碍。
2. 教学目标。
依据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并根据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为这一课确立三项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词组及五个地名,掌握本课中出现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如:be on holiday, have a great time , went , got …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运用词组、句型及简单造句的能力,同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英语,爱说英语,对英语投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3.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课文中词组的用法及理解有关假期旅行的信息。
4.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掌握常用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二、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把学生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交际法引入新课,继而通过“听录音找路线”,“模仿创作诗歌”,“分角色朗读”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最后以Bingo 游戏的方法突破难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不规则动词过去式。
三、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如何。因此,本课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程度具体安排以下几点学法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1.通过替换地名反复练习诗歌,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2.通过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3.通过作业布置,渗透作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话说身边的事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1-2’)
师生进行简单的问好后,引出课题,并板书在黑板上,进而采用情景交际法导入新课。“Do you like journey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the USA ?”这几句话简单易懂,学生会很轻松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消除刚一上课时的负担心理和紧张情绪,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2.学习地名。(10’)
课本中出现的地名单词既长又难读,所以我采取分步骤学习方法。
第一步:出示地图,老师指导学生认图,并跟读图上出现的几个单词。
第二步: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出示一张空白地图,听录音,指出路线。
第三步:教师自己创作一首小诗,请学生用刚学过的地名替换划线部分,可以分角色诵读,产生层次感,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升调与降调的读法。
这样,经过单词学习三步曲,由引趣——练趣——扩趣的层层递进,这一环节就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中的第2点。
3、学习课文。(15’)
课文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本课是一段对话,人物角色清晰,内容轻松、易懂,谈论有关假期旅行的信息,只是对话中出现了很多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基于这一点,我采取先听录音跟读课文的方法学习课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学生听到磁带里动词不定式的发音和跟读课文时都会熟悉它,这样先做到面熟,为后面的进一步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第二,请学生齐读课文一遍,目的是通读课文大意。
第三,分角色诵读课文。分别请学生扮演Lingling、Tony、Betty,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第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经过了3遍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后,学生应该很轻松地做出屏幕出示选择题。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从平时就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况且,这几道题也是我经过反复推敲而设计的,由易到难,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帮助,也实现了教学重点里的第2点,帮助教师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有关假期旅行的信息。
第五,理解词组意思,运用词组造句。这一环节反映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教学重点的内容。首先,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词组,并给出同义词组,学生认读,释义。为了进一步深层理解词组,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组造句,并且板书到黑板上。这样处理是为了巩固句型,减少学生只会说,不会写,眼高手低的影响,为他们做一个示范,示意从一个单词、句子、甚至标点中感悟学习的快乐心情与认真精神。
第六,在课文中找到刚学的这些词组,放回到原句中,自己读一读,再次品味它的用法。从课文中提取出来经过分析、加工、练习,再放回到课文中去,这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一种升华。
4、学习不规则动词过去式。(11’)
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也是本模块的一个难点。在这个困难面前,我不主张学生硬攻,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而且还会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为了降低难度、保持兴趣,我采取以下几个环节来翻越这座大山。
2014天津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英语说课:I went to Los Angeles two years ago.
Module 12 Unit 1
I went to Los Angeles two years ago.
说课稿
一、 说教材。【i,went,to,los,angeles,two,years,ago】
1. 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
《I went to Los Angeles two years ago.》这一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十二模块中的第一单元,在整册书中处于收尾的位置。在暑假来临之前,我们很自然地谈到holiday journey 这一话题。因此,本课题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谈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为他们交流信息扫除一大障碍。
2. 教学目标。
依据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并根据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为这一课确立三项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i,went,to,los,angeles,two,years,ago】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词组及五个地名,掌握本课中出现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如:be on holiday, have a great time , went , got „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运用词组、句型及简单造句的能力,同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英语,爱说英语,对英语投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3.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课文中词组的用法及理解有关假期旅行的信息。
4.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掌握常用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二、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把学生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交际法引入新课,继而通过“听录音找路线”,“模仿创作诗歌”,“分角色朗读”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最后以Bingo 游戏的方法突破难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不规则动词过去式。
三、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如何。因此,本课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程度具体安排以下几点学法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1.通过替换地名反复练习诗歌,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2.通过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3.通过作业布置,渗透作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话说身边的事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1-2’)【i,went,to,los,angeles,two,years,ago】
师生进行简单的问好后,引出课题,并板书在黑板上,进而采用情景交际法导入新课。“Do you like journey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the USA ?”这几句话简单易懂,学生会很轻松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消除刚一上课时的负担心理和紧张情绪,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2.学习地名。(10’)
课本中出现的地名单词既长又难读,所以我采取分步骤学习方法。
第一步:出示地图,老师指导学生认图,并跟读图上出现的几个单词。
第二步: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出示一张空白地图,听录音,指出路线。
第三步:教师自己创作一首小诗,请学生用刚学过的地名替换划线部分,可以分角色诵读,产生层次感,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升调与降调的读法。
这样,经过单词学习三步曲,由引趣——练趣——扩趣的层层递进,这一环节就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中的第2点。
3、学习课文。(15’)
课文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本课是一段对话,人物角色清晰,内容轻松、易懂,谈论有关假期旅行的信息,只是对话中出现了很多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基于这一点,我采取先听录音跟读课文的方法学习课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学生听到磁带里动词不定式的发音和跟读课文时都会熟悉它,这样先做到面熟,为后面的进一步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第二,请学生齐读课文一遍,目的是通读课文大意。
第三,分角色诵读课文。分别请学生扮演Lingling、Tony、Betty,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第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经过了3遍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后,学生应该很轻松地做出屏幕出示选择题。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从平时就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况且,这几道题也是我经过反复推敲而设计的,由易到难,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帮助,也实现了教学重点里的第2点,帮助教师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有关假期旅行的信息。
第五,理解词组意思,运用词组造句。这一环节反映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教学重点的内容。首先,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词组,并给出同义词组,学生认读,释义。为了进一步深层理解词组,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组造句,并且板书到黑板上。这样处理是为了巩固句型,减少学生只会说,不会写,眼高手低的影响,为他们做一个示范,示意从一个单词、句子、甚至标点中感悟学习的快乐心情与认真精神。
第六,在课文中找到刚学的这些词组,放回到原句中,自己读一读,再次品味它的用法。从课文中提取出来经过分析、加工、练习,再放回到课文中去,这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一种升华。
4、学习不规则动词过去式。(11’)
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也是本模块的一个难点。在这个困难面前,我不主张学生硬攻,这样不仅效果不佳,而且还会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为了降低难度、保持兴趣,我采取以下几个环节来翻越这座大山。
首先,通过问答“What did you find when you read the phrases in the text?”来引导学生说出文中句子中的动词是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其次,出示画面图,在图中找苹果,连一连。最后,再做一个Bingo的游戏。
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大了课堂密度,强化认知效果,形象生动地使学生记住了过去式。Bingo游戏又为学生突破难点再次减压,使他们轻松地在游戏中完成任务。
5、作业布置与写作指导。(1-2’)
根据本课目标及内容,作业布置为一篇谈论假期的作文。既为作文,又触到学生的痛处,所以我特意为学生准备几条信息,列为作文提纲,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从容地面对作文。
五、教学效果分析。
在经过学生提前预习,教师充分准备之后,课堂教学应该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完成各项目标。只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有一处疑点,不知如何处理:由于借班上课,对学生情况不了解,所以在遣词造句环节中,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出所造的句子,不知效果如何?
六、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本节课我采取多种形成性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
七、课文环节技术处理。
本课有8个活动,我重点地采用了3个活动,把剩下的活动内容分别溶入到这三个活动中来。其中活动1和活动2溶到一起,处理地名单词;活动5和活动6溶到一起,用来攻破难点;活动3是教学重点,我把活动4和活动8作一变形,把活动4中的问答题进行删减,改为3道选择题,密度高、形式活;把活动8中的问答题改为作业,处理成写作指导。这样整合后,第3、4、8部分都是为课文服务,从而突出了重点。最后剩下的第7部分语音题,我把它变形为我设计的一首小诗,通过练习诗歌中的升调、降调,来体现语言的韵律美。虽然把教材中规定的练习重音内容改编成了练习升降调,我还是认为知识是相通的,并且知识是慢慢积累的,我们教师更不能死搬教材,原封不动地机械地讲授教材,那样,是没有创新可言的。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上一篇:北京市初中生素质评价
下一篇:北京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