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银行招聘】
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
商 镇 2011年08月12日
近年来,农业银行适应新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制度管理工作也走在了同业前列。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基础管理提升,是农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制度建设既是银行完善治理的应有之意,更是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制度建设是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应有之意。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搭建,仅仅是公司治理的起步,而不是全部。国际上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均将制度建设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面。如英国公司治理委员会的《Cadbury报告》明确指出,“公司治理是经营和控制公司的制度与过程”,将制度与公司治理几乎等同起来。企业在组织结构搭建后,必须立即跟进制度建设,否则,公司治理就成了空中楼阁。可以说,制度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公司治理的水平。如果说,农业银行“三会一层”治理结构的搭建属于公司治理中“形似”的范畴,那么,制度建设和完善则关乎从“形似”到“神似”的重要转变。
制度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优秀的上市银行必须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国内市场看,大型银行在产品与服务上的同质化现象突出,中小银行在地方和特色领域竞争中逐渐发力,抢占大银行市场;从国际市场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银行间的竞争也逐步升温。银行在监管标准和治理结构上,由于法律规范的趋同而显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上市银行必须转向内部挖潜,重视制度中的管理成本问题。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一种制度下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关系决定了制度创新,同时,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由此推知,哪家银行的制度更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更能尽快适应市场及时转变发展模式,更能引导盈利模式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更能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哪家银行就会赚取更多利润,更容易在竞争中抢到先机。从这个角度讲,银行间的竞争就是制度间的竞争,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提高,必须通过制度予以实现。 制度建设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必然需要。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通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深度参与经济活动,自有资本只占营运资金的很小比例。因此,银行的经营成败,不仅关乎股东回报,更关乎广大储户利益,甚至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与安全。为此,各国政府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心和要求,超过了任何其他行业。体现在制度建设上,无一例外地要求银行建立机构、业务、流程、风险类别、人员等全覆盖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求银行的领导者承担内部控制的首要责任。例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在全行范围内保持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并保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则明确要求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作为大型上市银行,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也是《商业银行法》将“安全”作为银行经营三原则之首的重要原因和必然结果。
新时期,农业银行的制度建设要以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六大评价维度来衡量。
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提出,评价优秀大型上市银行标准的六个维度是治理规范、业绩突出、风控优先、特色鲜明、团队出色、形象良好。同样,制度建设也要以这六个维度来衡量。
“治理规范”就是要求制度建设适应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在制度体系上按照分层、分类、分块的要求搭建完整的内部规范结构;在制度立改废等重要环节体现决策的科学、治理的高效;在制度价值取向上符合农行整体战略安排;在制度执行效果上,能作为公司治理载体和手段得到快速充分的传达与执行。
“业绩突出”和“风控优先”是对制度功能提出的明确要求。制度建设要为农行的核心价值创造和风险把控服务,寻求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在发挥“规范功能”、严把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制度“激励功能”,尽量减少制度执行成本和机会成本,解放经营行的生产力,引导农行整体效益向好、经营效率提高,不断
拓展价值创造空间,实现市值稳定增长。
“特色鲜明”就是要求制度建设发挥引导作用,立足于农业银行自身特色,发展相对优势,促进核心竞争力的积蓄与增长。在制度起草和论证过程中,要兼顾传统领域的优势巩固与创新领域的优势形成,使农行在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不败。
“团队出色”就是要求制度建设必须体现奖优罚劣,为农行从外部吸引优秀人才、在内部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便利的制度环境,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高管层和普通员工都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客观精细地反映价值创造中每个环节的贡献大小,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形象良好”是股改上市后对制度建设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制度设计者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社会形象,处理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制度规范的细化过程中,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意识,维护企业品牌形象。这就要求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加入“社会形象”的讨论与审查环节,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标准。
制度建设要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强化自我约束,转变规范模式,促进竞争力的提升。
近年来,农行对规章制度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初步建立了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随着公司治理、业务流程、监管要求和技术手段的变化,一些制度已经不适应精细化管理和市场竞争的要求。新时期新形势下,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基础管理。
一是要在公司治理的层面安排好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公司治理层面做好制度建设安排,就是为治理工作本身的高效顺畅铺路搭桥。制度建设要从高层做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董事会负责保证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此,董事会要制定好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和工作计划,做好全行制度体系、重要基本制度的规划与审批,定期就全行制度建设与管理听取高管层汇报。高级管理层要积极落实董事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部署,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加强制度归口管理和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制度主管部门的作用,解决好制度建设长期存在的规范冲突、职责交叉等问题。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制度建设方面实施履职尽职监督,监督基本制度和重要规章的执行,树立制度权威。分支行除了要做好上级行制度的细化与执行,还要变单纯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制定,积极向上级行提出制度建设建议,认真参与制度论证,负责任的反馈制度征询意见,与制度制定行共同提高制度质量。通过建立上下双向贯通的信息传递渠道,使制度制定行能够客观真实的掌握制度执行情况和基层意见,以便及时做出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后续安排。
二是要合理解决授权的“度”的问题。农行网点遍布城乡,地区差异是经营管理中必须面对和重视的客观现实,制度建设不宜搞一刀切。对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于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的地区和特色产业集中地区,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贴近当地金融生态,制定不同政策,体现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多样性。为此,总行在制定制度时要解决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合理解决授权的“度”的问题,使各家分行在总行制度框架下,还有余地根据当地特色灵活执行。既有制约,又有自由,达到“收”与“放”的平衡。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农行上市以后,价值创造、资本约束、成本控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作为上市公司,要快速应对市场竞争,满足广大股东的业绩期望,将上述外部要求内化为自我约束,制度建设必须有所作为。在原先的国有银行体制下,银行管理的行政色彩浓郁,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具有层级众多、语体公文化、内容口号化等缺陷,很难适应上市银行的管理与竞争。目前,农行仍有一部分制度标准不清、言辞模糊,照抄照搬外部规定或领导讲话而缺少细化,给基层行的执行造成了一定困难。这种现象必须尽快改变。新时期,农行的制度建设必须贴近经营管理与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做到标准清晰、易于操作,最大限度减低制度传递和执行过程中的效力损耗。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理
关切,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维护股东利益、尊重客户权益、关心员工发展、配合政府监管,实现农行与投资者、客户、员工真正的“共同成长”,实现银行与监管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是要转变规范模式。制度建设要致力于提高银行竞争力,就必须在规范模式上有所突破。目前,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监管都逐渐从“行为规范”模式向“目的规范”模式转变,不单纯以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作为制度的规范方式和主要内容,而是注重通过经营目标、风险控制水平的设定对制度执行者提出要求。其优点是使经营者免受僵化的条条框框限制,在有效实现经营绩效和风险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多种执行路径。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更易发挥,更有利于应对复杂的金融形势和竞争环境,充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实践中,农行的一些分支机构经常反映管理行的制度管得过紧,束缚了手脚,这实际上就道出了“行为规范”模式的不足。新时期,农行要系统梳理并废除现有制度中不必要的行为约束,注重发挥“目的规范”的作用,降低分支行执行成本,解放经营行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同时,应当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制定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机制,真正通过“商业”手段经营商业银行。
五是要以质量控制和程序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制度核心竞争力。要保持农业银行制度的竞争力,质量控制和程序管理是关键抓手。目前,农行已经形成了立项、起草、论证、审查、审批、发布、评价的一整套制度管理机制,在同业制度管理领域保持了领先地位。上述机制中,既包括质量控制,又包括程序管理,质量控制需要程序管理为手段,程序管理要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论证、审查和评价环节,重在提高制度质量;立项、审查、审批则是重要的程序控制手段。下一步,农行要重点利用和不断完善现有机制,为提升制度竞争力提供制度支持。起草部门要做好制度论证工作,切实广泛深入地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组织力量论证,对本部门所起草制度的合法合规性、风险控制有效性等承担第一责任。审查部门要总结过去好的做法,按照合法合规、形式规范、机制合理、协调统一等标准做好制度审查,提出实际可行的完善建议。对制度后评价工作要给予应有的重视,适时开展重点条线、板块的制度评估,改变重制定、轻维护的现状,及时根据实际动态调整,始终保持制度竞争力。要纠正“程序管理影响效率”的偏见。合理的程序控制既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更是保证各部门限时办结、提高制度制定效率的有效机制。制度建设要在年初做好立项规划,减少制度重复,节约管理资源;制度审查要保证有充分必要的时间,抓好审查意见的落实;制度审议审批要坚决避免逆程序操作和越程序操作。“链条的强度决定于它的薄弱环节”。只有在制度立、改、废全部管理流程中都做到主动合规,才能更有效的保持农行制度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电话会议材料
加强制度建设 优化管理流程
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管理水平
张 晓 鲁
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同志们:
管理制度是协调、规范集团公司系统企业行为、保证
集团化管理体制运营效率的基本手段,是传达企业精神、管理理念、主体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是企业法制化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在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集团公司改革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突出强调与开展制度建设、流程优化工作,对于我们充分把握市场机遇、提高管理绩效,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下面,按照总体安排,我就集团公司制度建设的现状、工作目标与重点以及对工作的要求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集团公司制度建设工作需要加强
制度建设是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首要任务,也是“基础
管理年”活动的重点工作。集团公司成立以来,遵循“三三二三”发展战略思路,按照集团化、市场化运营机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组建方案、章程,在
————————————————————————————————————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电话会议材料
制定与实施《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制度建设工作体系,先后出台了公司系统和本部两个层面的100余项规章制度,覆盖了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大部分领域。与此同时,集团公司在企业业绩评估、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创新。
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授权,认真
贯彻执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按照法人治理要求,根据集团公司下发的规章制度,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或实施细则。各发电厂及其他有关单位认真按照集团公司的整体安排部署,重新修订了有关标准和制度,基本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集团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有效解决了初创时期规章制
度从无到有的问题,为集团公司起步阶段的运营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集团公司迅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现有制度与管理流程需要改进与完善的问题,也已经比较充分地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集团公司现有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一些重要的
————————————————————————————————————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电话会议材料
管理制度尚未出台,制度建设的计划性需要加强。
第二,制度之间的管理层面不够清晰,不同单位、不
同部门出台的制度之间协调性不够,存在着交叉、矛盾的问题。部门之间以及集团公司部门、分公司、子公司、直管企业之间的职能、权责有待进一步明晰。
第三,有的制度还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色
彩,个别条款与控股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不一致;有的管理制度内容比较原则,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规定;有的制度与集团公司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强。
第四,制度建设中存在“重制定、轻执行和监督”的
现象,执行程序不健全,培训教育力度不够,检查反馈、总结评价、修正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第五,制度的发布还采用行政发文方式,缺乏时效性
的规定,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也不利于修订工作的开展和修订后制度的执行。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开始影响到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工
作,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必将影响集团公司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影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利用半年多的时间,在清理、
————————————————————————————————————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电话会议材料
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具有集团公司特点的制度体系。从明年1月1日起,集团公司将按照新的制度体系开展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继续完善。
二、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已完成了行政拆分与重组,市场
运营机制与规则正在完善,监管措施也将很快到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发挥。同时,集团公司各项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成员单位既包括全资、控股企业,又包括内部核算电厂、事业单位,面临着主辅分离改革、公司化改组等问题。
在当前的形势下,开展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工作,必
须坚持“策划、程序、修正、卓越”管理理念,适应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与集团化管理体制的需要,按照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及垂直管理与分级授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公司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将集团公司的主体价值观、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融入到制度管理之中,着力实现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企业由计划管理思维定式向市场管理思维模式、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
————————————————————————————————————
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电话会议材料
由行政命令方式管理向经济手段调节、制度控制方式管理的转变。
总的目标是:在完善与发展现有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
上,形成具有中电投特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为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三三二三”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理顺管理关系,完善制度体系
按照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以及统一管理与分
级管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原则,依法合理界定与划分集团公司对全资企业、控股企业的管理界面、管理权责;对分支机构授予必要、合理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控制管理幅度;在本单位内部,按照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的要求,明确界定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优化岗位设置与定员配置。
在此基础上,坚持与集团公司整个工作目标、发展阶
段、管理标准与要求、权利义务和责任相匹配原则,按照“科学完整、体系健全、结构严谨、符合实际”的要求,适应主辅分离改革、公司制改组、分公司组建的要求, 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以综合性管理制度为主体方向,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清理, 界定管理层面、权责,明确管理程
————————————————————————————————————
第1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执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去制定制度,执行就没有依据;没有执行力,制定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可以说,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
制定出好的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前提。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首先需要在建章立制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化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三性”上:一是全面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各项制度,力求覆盖反腐倡廉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构筑全方位的制度防线。二是针对性。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呼声最高、最为关切的地方抓起,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环节突破,围绕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着力降低权力集中和垄断造成的风险。三是可操作性。杜绝软话、活话,尽量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严防制度之间相互掣肘;不仅健全实体性制度,而且健全程序性制度;不仅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而且明确规定违反了怎么处理;不仅做到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相配套,而且做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套,确保制度可行、管用。
执行好制度是制度建设的根本着眼点。离开了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没有意义。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为此,需要夯实“三大基础”。首先,夯实思想基础。广泛宣传制度,深入学习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制度、崇尚制度、遵守制度,增强制度意识,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自觉行动。其次,夯实群众基础。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执行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以遵守制度为荣、以违反制度为耻的浓厚社会氛围。再次,夯实作风基础。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制度的执行,敢于碰硬,勇于较真,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以及对违反制度的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的好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文件代替贯彻、以会议代替落实、把制度停留在纸上嘴上的形式主义;处处、时时、事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做到有法有纪必依、执法执纪必严、违法违纪必究,毫不妥协地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迁就,绝不放过,形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良好局面。
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来说,提升制度执行力也有一个“两手抓”的问题:一手抓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强化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执行制度成效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一手抓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发挥,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务求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2篇: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向全国检察机关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检察日报》11月28日一版曾报道),对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了明确规定。为有助于读者了解《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监察局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这些年来一直在做,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发布新的规定?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经过。
答:近年来,中央纪委历次全会都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出部署。2015年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并在北京市召开全国现场会,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高检院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曹建明检察长多次强调,要把检察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研究,积极推进。2015年至2015年,高检院先后在北京市原崇文区、山东省青岛市、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会议,有条不紊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各级检察机关也按照中央要求和高检院部署,积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目前,高检院机关有8个内设机构开展试点工作,全国有30个省级检察院部署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20个省全面推行,10个省开展试点工作,21个省出台实施意见或实施办法,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呈现出内容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覆盖面逐步扩大、成效逐步显现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现场会精神和中央纪委《指导意见》,规范和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高检院认为有必要制定《实施意见》。
根据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会议部署,高检院纪检组监察局将调研起草《实施意见》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为保证起草工作顺利开展,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反腐倡廉、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部署和中纪委《指导意见》的精神,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和刑诉法、民诉法修订的新情况,成文后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先后两次下发各省级检察院征求意见。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又按照十八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作了进一步修改,经高检院党组审议通过,最终形成了《实施意见》。
问:下这样大的功夫制定《实施意见》,说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答: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加科学有效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就是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先,分析、研判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化解和消除容易诱发腐败的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发生,实现预防腐败的目标。二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加强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纯洁性建设的迫切需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利于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检察人员拒腐防变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保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三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健全完善具有检察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效途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是防范,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利于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四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促进检察权正确运行的制度保障。将“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加强对多发易发问题的重点人员、核心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把廉政风险防控落实到检察权运行的全过程,体现了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并重的正确理念,为检察权正确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
问:《实施意见》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要求是怎样规定的?
答:关于指导思想,《实施意见》明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六观”,准确把握“六个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四个必须”,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完善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关于工作原则,主要强调“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与检察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廉政风险防控与各项检察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是坚持检察特色,将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强化内部监督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系统治理,用整体的思维、统筹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推进工作;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强调查研究,尊重基层检察院和检察人员的首创精神,勇于实践,探索廉政风险防控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五是坚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机构、不同岗位、不同环节特点,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分阶段,稳步推进。
关于目标要求,提出两个方面任务:逐步建立以领导干部、重点执法岗位和关键环节为重点,覆盖全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权责清晰、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流程规范、运行顺畅、预警及时,预防腐败成效明显提高,在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推进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环环紧扣的工作,具体实施中有哪些主要步骤?
答:一共分为八个步骤。第一个是梳理职权事项。各级检察院依据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和检察机关“三定”方案,按照检察职权、内部管理职权进行分类,厘清和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程序和法律依据等,依法行使职权。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针对每一项职权,规范运行流程,科学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做到职位明确、权责清晰、程序规范、管理科学、监督有力。
第二个是查找廉政风险。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的原则,通过自己查找、群众评议、专家建议、案例分析、组织审定等程序,以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简称“三重一大”)和检察职权事项为重点,查找权力行使、制度机制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
第三个是评定风险等级。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大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评估廉政风险。廉政风险分为三级。一级为风险最高,二级为风险较高,三级为风险较小。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级院及内设机构、个人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和采取的防控措施,经组织审核把关后,填写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内设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和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对查找的廉政风险要加强综合分析和研判,结合信访举报、考核检查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形成廉政风险信息档案资料。廉政风险点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自觉接受监督。
第四个是制定防控措施。针对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在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体系,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具体管用和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特别要突出对高等级风险的防控。
第五个是规范权力运行。围绕“三重一大”决策以及重要内部管理事项的执行,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及决策程序,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在执法办案方面,以职务犯罪侦查权、批捕起诉权、诉讼监督权等检察职权为重点,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六个是推进检务公开。依法扩大检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拓展检务公开途径。通过检察专线网、内部公开栏等途径,公开职权事项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及行使情况、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接受广大干警监督。特别是对检察职权、干部选拔任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重大开支项目、资产管理等,要加大公开力度。通过报刊、网站、公开栏、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等途径,依法向社会公开检察职权的范围、程序、法律依据,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民主评议、人民监督员和执法办案说理、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等制度机制,不断拓宽监督的渠道,主动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七个是建立预警机制。通过领导干部“一报告两评议”、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责任制考核、民主生活会、执法监察、巡视、检务督察、审计、信访举报、涉检网络舆情、查办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件等,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定期进行排查分析、研判和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限期整改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同时,要加强对有关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舆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分析研判,周密制定和果断实施应对处置方案,及时主动化解风险矛盾。
第八个是深化廉政教育。根据廉政风险等级和岗位特点,深入开展自身反腐倡廉教育,引导检察人员认清面临的廉政风险,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从正反两个方面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组织创作题材新颖、教育意义强、干警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促进廉洁从检。
问:我们常讲要抓住主要矛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重点内容主要是三个。一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侧重以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为目的,重点围绕“落实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班子凝聚力战斗力、重大事项决策、干部选拔任用、纪律作风建设”六个方面查找风险点。
二是执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侧重以反贪、渎检、侦监、公诉、民行、监所、控申、案管、检察技术等业务部门为重点,以保证检察权的公开、透明运行,以防错案、防执法过错、防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目的,重点围绕“初查后不立案、立案后撤销案件”、“审查起诉、非法证据排除、非法证据调查核实”、“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十个方面查找风险点。
三是财务、资产、车辆管理等内部管理廉政风险防控。侧重以保证财、物、车运行合理,严格落实财务规定为目的,重点围绕“票据签批,大额资金、专项资金来源、使用,政府采购、行政费用开支、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开支”、“固定资产和公用物资的增添管理”等四个方面查找风险点。【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问:《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实行动态管理”和“强化科技防控”,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要求的?
答:动态管理,是指根据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和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形势变化,定期汇总风险防控情况,研究风险处置任务,及时调整廉政风险点及等级,改进和完善防控措施。对已界定的风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新的风险和多次发生的问题,及时制定和改进防范措施。
科技防控,是指注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重视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在防控机制建设中的作用,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之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特别依托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逐步建立网上防控平台,尽可能将信息来源充足、流程清晰、可控程度较高的关键风险环节和重要事项纳入计算机监控,建立起人机结合的防控机制。
第3篇:制度建设完善务实管用新举措古人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王宪魁强调:“想根治‘四风’,必须注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的积极成果固化为制度约束。”“建立健全务实管用制度,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省委很快就出台了“九项规定”,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国(境)管理、简化接待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加强读书学习等九个方面对作风建设工作进行规范。省委“九项规定”为常委带头改进作风制定了清晰“路线图”:带头反对本本主义,端正良好学习风气;带头反对官僚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际效果;带头反对享乐主义,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带头反对奢靡之风,弘扬勤俭节约传统。
为确保改进作风取得实效,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集中治理文山会海,整治秘书配备、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文件、节庆论坛、出国考察、“三公”经费等问题,并把它当作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当作衡量我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不是真学、真抓、真改的重要尺度,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省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要想彻底解决作风问题,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实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钱管事,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长期自觉行动,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一个时期以来,省委常委班子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务实管用制度的新路。省委常委班子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正确选人用人机制、权力规范运行机制等,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对1978年以来省委制定下发的1073个规范性、制度性文件进行认真集中梳理,清理出781个不合时宜的文件规章。今年以来,全省性会议同比下降8%,发文下降13%,省级节庆活动同比下降27%,评比表彰达标减少50%以上。对全省5960辆超编、超标、借用车辆,采取调剂使用、统一管理、公开拍卖、退回、厂家置换等方式,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对地方使用的184台军警车牌全部予以清退。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县党委领导班子工作制度,我省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市县党委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市县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我省将制定出台《省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办法》等文件,拟修改完善《2015年度市(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办法》、《市(地)党政领导班子及省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逐步建立健全导向正确、措施科学、考准考实、简便管用、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
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我省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抓住干部选拔、日常监督等关键环节,制定《黑龙江省从严管理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黑龙江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办法(试行)》,修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4+2”法规制度操作规程》,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具体措施,规范操作程序,切实做到从严选拔、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为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对干部调配、特殊岗位人员配备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遵循,我省拟制定《关于省直单位干部调配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加强秘书工作人员配备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密切党群干群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化、制度化,我省将制定《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夯实基层党组织工作基础,我省将制定《关于加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通过明确目标、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委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研究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工作条例,以刚性制度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
随着制度逐步完善,权力有了更加明确的界限,我省党风政风建设必将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带动社风民风进一步好转,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第4篇: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制度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企业来说,一个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是企业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的根本保障。就企业制度建设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打造完善的制度体系,须在做好编制前的调查研究、平衡好执行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勤于梳理和优化等方面下功夫。
制定制度,要“照镜子”,因地制宜
企业制定制度,本是为了培养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激励和指导职工更高效更优质地工作、固化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式、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却常见一些制度不易执行、缺乏人情味,执行时也往往“缩水”或“被旁路”。因此,制定出合用、易操作的制度,需要向现实、向群众借鉴,因地制宜、集思广益。
一方面,要多照照现实这面“镜子”。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编写制度更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国家法律法规、本企业内外部情况、职工思想状况等因素,在确保制度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制度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建立一套完全适合自身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同时,为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编写制度时还要有粗有细,粗的地方符合灵活性管理要求,细的地方符合原则性管理要求。
另一方面,要多照照职工群众这面“镜子”。在起草制度前,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部门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起草草案后,要进行研讨,广泛征集各部门和职工的意见,以便真正地了解到企业当前的实际状况、职工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执行的困难所在。在此基础上,制度编写者再仔细研究和预判制度出台后将会实现何种效果、执行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以便减少以后操作中的障碍。
执行制度,要“正衣冠”,多方兼顾
执行制度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制度只有得到坚决贯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新制度出台后,首先应加大宣贯力度,使职工充分了解和熟悉,便于理解和执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媒体和各类宣传载体,通过开设专栏、访谈等方式,加大对新制度内涵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各种干部职工参加的活动、会议的契机加强宣贯。笔者所在的当涂发电公司就常常利用召开司情发布会、生产调度会、政工例会等机会,组织“主任讲制度”活动,及时宣贯新出台的一些制度,使职工体会到企业制定制度的初衷和目的,明确具体要求,进而更主动地理解和执行。
其次,在执行指导性的规章制度时,企业各部门、单位务必要将其细化为有着明确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责任人员、完成期限”的路线图、具体措施或相关表格,使制度更具化和易于执行,确保执行到位、收到实效。
再者,企业要通畅监督渠道,促进制度更好“落地”。例如,可以在考核机制中引入职工评议。采用网上评议体系,让办完事的职工为管理人员打分、写评语,并及时保存到后台,监督人员定期将其“广而告之”。在考核时,职工的评议要被计入到各部门、中层干部、管理人员的绩效积分当中,与工资奖金和职位晋升挂钩。通过如此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运用,让执行制度不力的人暴露出来并得到相应的处理,让坚决执行制度的人得到肯定、奖励和重用。
“管理是一门艺术”。在执行制度时,还要平衡“刚”与“柔”的关系。在解决普遍存在、没有分歧的问题时,要保持制度的原则性,按章办事。在遇到无制度可依、制度不合理时或从未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不偏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为了工作便利高效、节约费用、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修订制度,要勤“瘦身”,优化实用
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制度不再适应现实变化,一些规定有着重复性,制度过于繁琐、死板僵化等问题,对此,“瘦身运动”就势在必行。
梳理制度,既要注重制度客体的框架是否符合规范,又要注重制度管理主体是否进行了职责划分。首先要从源头查起,梳理制度体系的框架是否形成横向分类、纵向分级。当梳理清楚规章制度的立体网络之后,制度的重复、缺失、杂乱就一目了然。其次,企业要划分清楚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检查与考核等工作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避免管理内容不清、职责不明,造成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的混乱和重复。
制度“瘦身”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删减,更是制度结构、内容、格式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优化。企业要研判当前的各种制度模块下的体系框架是否完整、独立,确定“瘦身”目标;要研判现行制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契合程度和实用程度、优化空间大小、执行过程中的“磕绊”,确定“瘦身”内容;要规范制度的格式,使格式更加标准和统一。
为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笔者所在的当涂发电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公司关于制度“瘦身”的号召,对企业制度进行全面盘点,及时废止了过时、不中用的制度;发现有缺失的部分,抓紧制定和补充;对于已有的制度,逐条推敲斟酌,加以细化、补充,使之更加完善、符合实际、便于执行;结合现实的需要,变更制度、合同等公文的办理流程和时限,避免“公文旅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每项制度都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优化。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制度,才能有效规范员工行为,促进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
第5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营口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一、完善制度抓队伍建设,提升向心力
一是抓好领导班子队伍制度建设。为使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中心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会议制度》、《党总支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够自觉按照制度要求办事,完成制度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工作指标,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赢得职工的真心拥护,较好地促进了领导班子“讲团结、守纪律、集思广益、互相尊重”良好风气的形成。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自觉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带头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带头公正廉洁,守法执法;带头拼搏实干,艰苦创业;带头团结一致,服从大局。
二是抓好职工队伍制度建设。中心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讨论推敲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岗位和环节的目标任务的工作特点,结合思想工作、政治学习和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基本要求,先后制定完善了《干部学习制度》、《治理商业贿赂保障制度》、《文明服务规范及考核和奖惩办法》、《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和培训制度》、《行政效能投拆工作暂行办法》、《岗位责任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保密工作制度》、《信访制度》、《职工出勤考核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23项制度。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到位,使各项工作和每个岗位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根本上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职工的职业行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人人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目前,中心职工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纪律显著加强,“风正、气顺、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逐渐形成。
二、完善制度抓业务建设,提升战斗力
严格规范的业务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中心制定和完善了《营口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和提取管理暂行办法》、《营口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内部稽核制度》、《微机管理制度》、《个人基础数据库数据信息查询管理制度(试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管理办法(试行)》、《异议处理管理制度(试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中心档案保管制度》等21项业务制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章可循、有章必遵、违章必究”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有序的业务制度使2015年公积金各项工作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2015年截止到9月末,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4、2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4、8亿元的88、34%,同比增长27、82%;全市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25、44亿元,累计归集余额18、01亿元。全市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822户、贷款金额3、8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1、9亿元的204、84%,同比上涨146、54%;全市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6、13亿元,累计个人贷款余额10、02亿元,支持全市18128户家庭
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累计面积达166、8502万平方米。全市新增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97个,增加缴存职工人数2789人。目前,全市已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1871个,缴存职工达到20、51万人,全市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95、22%,缴存率达到97、08%。为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1、46亿元,同比增长55、84%。累计提取金额7、43亿元。
三、接受监督,注重长效,提升亲和力
抓好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任务。为此,中心通过向各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在业务大厅的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簿、意见箱、大屏幕、公开受理投诉部门和受理投诉电话、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与监督。中心接到群众提出意见和投诉后,将立即进行调查核实,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问题棘手的在月例会中讨论解决,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出现矛盾的,将立即整改,由于中心职工个人出现问题的,将严肃处理,做到矛盾不推委、不怠慢,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各项制度重在落实,只有将每一项规定落实到职工具体行动中,才能发挥具体的实际作用。为了使广大职工进一步熟悉了解和自觉遵守,我们多次组织学习,以不定期检查形式进行了必要的督查促进,并专门进行了全员参加的规章制度知识考试。现在,“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已成为前台工作人员的基本服务理念。“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环境整洁优美,服务设施便民利民,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各项公积金工作正在公开、文明、高效、有序地进行。
第1篇:浅谈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及工作条例。以我集团图书发行工作所涉及的制度为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廉洁从政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新华发行集团财务管理办法》、《新华发行集团业务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办法,《企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属于实施细则,《请假制度》、《会议制度》等属于工作条例。目前来看,以上各项制度都在良好运行当中。从反腐廉政方面看,着力解决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问题,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企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其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集团正在执行的制度有数几十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日常办公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干部纪律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及其它工作制度。如何做好制度的系统化与有机整合呢?
一、加强制度建设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大推进工作制度化的力度。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行为能力差异以及行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指向往往侧重于消解人性弱点、增强行为能力和克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制度经济学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来说明制度的功能:在一个僧多粥少的庙里,人们发现掌勺和尚分粥有多有少,因人而异,很不公平,于是掌勺和尚改由大家推选。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方法也行不通,因为谁都有私心,大家推选的掌勺和尚其实也亲疏有别,难以公平。经商量,决定轮流掌勺,一人分一顿,情况虽一时有所好转,但时间一长,发现问题更多,因为个别和尚不仅分亲疏贵贱,轮到自己时还又吃又藏。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决定在轮流掌勺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规矩:分粥者必须最后拿剩下的那一份。这样,问题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虽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却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推进制度建设的进程中,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是对制度及制度功能的深层次把握和运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应当着眼于机制的建立完善,努力实现制度在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在若干制度构成的系统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实际运行就构成了机制。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同样,好的机制能事半功倍,坏的机制却使坏者更坏并造成恶性循环。坏机制的典型是“补偿性反馈”。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故事:西绪福斯背叛了宙斯,死后被打入地狱受惩罚。每天清晨,他都必须将一块沉重的巨石从平地搬到山顶上去。每当他自以为已经搬到山顶时,石头就突然顺着山坡滚下去。这样西绪福斯必须重新回头搬动石头,艰难地挪步爬上山去。对这个故事加以引申,我们可以发现,西绪福斯把这个石头搬得越高,石头就会掉得越低,他就必须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完成任务,这就是“补偿性反馈”。这个例子从反面说明了建立良性机制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也在研究制度、制定制度,但常常由于没有从完善机制的角度对制度进行系统研究,使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相反的运作。
三。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着力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背景中考察就会发现,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还需要构建一个闭合的、关联的、科学的制度系统,这个制度系统中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冲突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造成结构、功能和功效的缺失。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就需要日常办公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等加以配合执行;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就需要干部纪律工作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等制度来加以约束。作为一个整体,全局的各项制度之间应当协调一致,如果各部门的制度互相不能够协调一致,遵守制度的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建立完整统一的制度体系,应当将各个部门制定的内容相似的制度进行统一设置。
四。加强制度建设应当要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制度建设关键是要管用、可行。制度都是人订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组织或团体的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如果一项制度的出台得到了全体组织成员的支持,这样的制度肯定不能出台,因为这样的制度,肯定直接或间接地牺牲了组织结构中某一方的利益;如果都反对,这样的制度也不能强制推行,因为不仅法不治众,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组织结构不同利益群体的失衡,这和组织成员都赞成所产生的问题是一致的。但凡好的制度,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反对,有一部分人赞成。好的制度,肯定是考虑到了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关联成员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并经过严谨周详的论证才能出台。因此,制度应该尽可能全面,同时组织中每一业务环节、服务环节、管理环节以及利益可能波及到细小方面都要有制度的身影,如果制度与制度之间矛盾交叉,更会导致有关部分无法执行,该制度效力的减弱,进而导致整个组织制度效用的减弱。制定制度与修改不合时宜的制度可采取干部职工论证、横向交流论证、研讨论证等方式,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保障被大多数人接受,建立制度激励机制。
对于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的制度,要及时地进行修订,将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规定予以废止,重新制定、完善适合管理需要的、统一的制度。
第2篇:规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的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是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规章制度的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好处是什么?所谓制度化管理是指单位治理中强调依法治理,法制规章健全,在管理中到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因此必须管理制度完善,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单位的制度化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有这样几点:
一是可将优秀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单位众多职员遵守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行为体系;
二是能够发挥单位的整体优势,使单位内外能够更好的配合,可以避免由于单位中的员工能力及特点的差异,使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产生波动;
三是为单位员工能力的发挥制定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不会因为游戏规则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不同,对员工努力的评定产生大的误差;四是有利于员工更好的了解单位,能够更好的规范单位的工作流程,让员工能够在其中找对自己的位置,有法可依,使工作更顺畅;五是有力于单位员工的培训,有利于单位员工的自我发展,单位员工由于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可以自己明了自己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度量,自己可以发现差距,有自我培训发展的动力和标准。
一个国家的管理靠法制,一个单位的管理靠制度,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在一个单位要真正实现制度化管理,抓好队伍建设,实现各项工作的突破,是要有一定的开创力。就如何实施好制度化管理。
1、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班子抓起。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所以说,抓制度化管理首先要从领导抓起,从领导班子的制度化抓起,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集体的制度建设开始。
2、要想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制度是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因此制度首先要让大家了解和认可,否则,就是一纸空文。有的单位制度制定的不少,可是单位成员却说不清楚,甚至有的制度制定时考虑不周全,在实践中无法执行。
3、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在一个单位,只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与这配套的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方法。
4、要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后,必然会有部分成员感到不适应,甚至牢骚满腹,这就需要我们有实事求是行之有效,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坚持制度的标准不变,消除他们的疑虑,化解他们的不满。同时我们也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使单位上下所有成员都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种必须遵守执行的制度,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得到必要的心理慰籍,出现困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就会感到无时不在的关怀,而自觉工作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由些可见,始终坚持政治工作领先,思想工作领先的原则,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保证。
第3篇: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党的制度就是把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体现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和党的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上升为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党内规章、条例、规则的总称。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必须注重抓好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鲜明特点,它对党的建设包括支部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在题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这一振奋人心的论述表达了他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思路。
一、对过去建党方式的反思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党的建设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党用思想建设的一系列措施,纠正了党内的错误的思想作风,保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使党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这一经验的理论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应当看到,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强调思想建设而没有把制度建设摆在应有的地位,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因为那时党的建设主要是在战争环境和农村根据地进行。由于兵荒马乱,党不可能建立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党本身又处在被敌人围剿、屠杀的险恶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搞好自身建设的内在动力。这种在单一的革命任务和巨大的外在压力下形成的强大动力,使得党主要通过思想建设,并辅之以一些简单的制度来解决党内的各种问题,这种做法取得很大成功。
但是,党在执政以后,由于党的地位、任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党内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腐化堕落等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思想建设去解决执政党面临的新问题,就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我们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看到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制度是好的,忽视了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缺陷带来的问题,因而在实践上,依然沿用战争年代单纯强化思想教育,注意作风整顿和主要靠政治运动治党的路子。这种“运动整党”的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但由于没有抓准病根,始终不能正确解决问题,最终还是以整个国家的动乱为代价。正如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总结的:“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具体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问题,同革命时期对反革命分子的打击和对反动制度的破坏,本来是原则上根本不同的两回事。”“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二、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在这场十年之久的灾难中,整个中国陷入混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大批干部遭到批判,被赶入“牛棚”或关进了监狱,党的形象和威望受到严重损害。为什么在党执政17年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大的曲折和失误?为什么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很多老一代革命家几次起来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受到打击迫害?为什么党的决策一旦发生失误就难以扭转?这些问题无论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都是党内外群众关心、思索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邓小平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他认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然是党在工作指导上的失误,这种失误是由毛泽东造成的,“毛泽东同志要负主要责任”。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根源,这就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上存在着一些严重缺陷。对此,邓小平做了精辟的论述。1980年,邓小平在主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时提出:“过去有些问题的责任要由集体承担一些,当然,毛泽东同志要负主要责任。我们说,制度是决定因素,那个时候的制度就是那样。”他还说:“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了许多好话,但因为过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稍后不久,在同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著名谈话中,邓小平在回答“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的提问时说,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他说:“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经受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从错误和挫折中认识了党和国家建设的规律和途径。邓小平的论述为后来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走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新路子”奠定了基础。
三、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
在党的建设包括支部建设中,之所以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从制度本身的特征去加深理解。首先,判别是非,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了党的建设的难度,使一些违背民主集中制的错误行为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需要有判明是非的尺度。有了制度就有了明确、具体的标尺。有了这样的标尺,既便于衡量,也便于检查监督,有利于防止和及时纠正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另外,有了这样明确的标尺,也有利于划清不正之风和改革中一些不当措施的界限,保护广大党员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因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党的制度在调整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时,对有关的职责、权限、权利、义务、程序等,或是作质的界定,或是作量的界定,对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怎样去做,规定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些人在改革中钻空子。
第二,纠正错误,制度具有强制作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纠正当前“民主不够,集中也不够”的错误,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贯彻民主集中制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认识。然而,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一方面,思想教育的成果需要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另一方面,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过程,并非所有的党员都有高度的自觉性。在许多情况下,单靠思想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强制作用。制度一经颁布,对每个党员、党的干部都产生强制性、约束力,并有一定的机构保证其实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违反制度搞不正之风,就会受到批评,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纪律的制裁。这种强制作用是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第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制度具有保障作用。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制度制定之后到其修改之前,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效力,它不会因领导者的更迭而废止,也不会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党的建设中可长期发挥作用。将党的优良作风包括民主作风用条文的形式保存下来,流传下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党在七十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建党经验,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如何发扬光大,如何持之以恒,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之制度化,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党的队伍是不断更新的,有了健全的科学的制度,就能够保障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不断继承发展,代代相传。
正因为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显示出的独到的特点和长处,基层党支部一定要下大气力,把支部的各项制度建设好。
第4篇:制度建设重要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选择、制度安排和文化塑造;学校要致力于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营造优雅大气、生动活泼、人文诗意的校园文化。在工作中为实现和追求共同的理想提供和创造持久不变的机会,寻找和践行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幸福。
制度是一种强制力,比道德、文化价值观更为强硬的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
一切好的制度都是正义的。它所施加的约束是一种职业性规定,不是一种人对人的强制。制度追求的是利自己利他人的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要求人们使利己利人不是简单的行为法则,而是一种习惯和自觉;愿意为自己损人的言行付出代价。
一切的好制度都是公平的。好的制度总是代表民-意的,总是捍卫人的权利的,并且不是捍卫某一群人的权利,而是每个人的权利。制度比人公正,代表正义的制度可以更大限度地实现公正,从而给人带来公平感。
一切好的制度都是道德的。制度表面上看是一些规则和条文,但是法律规则和条文背后深深隐藏着道德关切,寄托着深切的信仰。一个人如果不能和集体、他人、或国家、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那么,他可能是不道德的;反之,这个人学会了调整与集体、他人、国家和自然的关系,那么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里,道德不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能力。
学校靠什么来达到教育标准呢?靠制度。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好的制度因为公正,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所以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并不仅仅是约束人的,更是解放人的,更确切地说,制度通过约束人而解放人。当然,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正确理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实现与否的评估。唯有这样,学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有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坚实保障的教育生活中,实现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追求。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后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始终是我们的办学目标,也因此决定了我们教师的教育功能就是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并使其愉悦。所以我们只要还是教师,还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就要时刻做好准备:心手同一,神色坦然,带着感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的喜气,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赏,把阳光和爱心洒向你的每一位学生。
读后感: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学校规章制度是对教师员工的一种束缚,教师和学校本身,都不可能从制度执行中获得发展,最后提出要通过执行制度把制度文化转为员工的习惯,真正实现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的转变。对此我认为上面的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解释,刚性制度和人文管理师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健全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刚性的制度,采用柔性管理才是王道。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一)
到处都是公司,到处都是厂家,到处都是商家,商家、厂家、单位和消费者之间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的对象,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角色转换十分频繁。
然而,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怪现象,在有些单位,业务开展的时间久了,就会走向受制于人的死胡同。
我分析,受制于人,走进死胡同的原因,主要是单位往往把某项业务全权委托给某一个人,由某一个个人包揽或者垄断某一项业务,使这个人专业化、集权化。除了他,其他人根本就插不上手,不明白其中的流程原委,不明白其中的明规则或者潜规则。
如果执行和垄断这个业务的员工忠诚度不高,那么他借职务之便做小动作的机率和给企业制造隐患和危险的机率就很难预测。
在这个业务中,垄断者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领导有疑问,也没有精力追究。别的同志有疑问,又会碍于同僚的面子,甚至会主观猜测这个人与某领导的关系不一般(这是我们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损失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
一旦有“不识眼色者”提出异议,或者提出更换服务商的建议,垄断者就会以种种理由,特别是“如果更换服务商就会影响到单位某某利益(),人家就会在某方面制裁我们”为由百般阻挠,这就是个人已经从中牟利的主要征兆。
然而,没有人认真,没有人认为集体的损失其实就是个人的损失。人们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的意识不强,或者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维护集体的利益了。这种情况,即便是在股份制企业,甚至私营企业也会发生。
为此,我认为,任何单位的业务人员都不能长期专业化、集权化,更不能垄断化,业务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定期换岗的制度,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某人请假或外出就会使某项业务停滞的被动局面,就不会使自制力不强的同志走上犯错误甚至犯罪的道路,就不会出现垄断者借助业务专业化、集权化的资本要挟上司、不服管理、形成类似封建割据挑战中央权威的现象,更不会使单位蒙受意料之外的损失。
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个人集权,应当削弱。
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为实现以制度固化教育实践成果的目的,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现制定我局制度建设计划如下:
一、目的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对建章立制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将制度建设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以法制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常态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对我局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不切实际的废止,不完善的抓紧修订,缺失的尽快制定;坚持制度建设与整改落实、专项治理有机结合,根据整改落实、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固化实践成果,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三、重点任务
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局领导班子整改工作和专项整治工作,根据我局实际,确定我局重点制度建设计划(附后),其中需要修订的制度14项,需要制定的制度3项,需要废止的制度0项。
1、需修订的制度(共14项)
(1)《会议制度》
(2)《考勤制度》
(3)《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4)《财务管理制度》
(5)《小车管理制度》
(6)《档案管理制度》
(7)《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8)《作风建设管理制度》
(9)《服务承诺制度》
(10)《AB岗工作制度》
(11)《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定》
(12)《党员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
(13)《“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14)《述职述廉制度》
2、需制定的制度(共3项)
(1)《县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沟通协调的规定》
(2)《县民政局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3)《县民政局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3、需废止的制度(共0项)
对上述17项制度建设计划,按照职责分工,分解到分管领导和相关股室,从2016年7月开始,集中开展相关制度的完善、制定或废止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制度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下大力气抓实、抓好。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带头发现问题,带头立规矩、定制度,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加快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二)抓好制度落实。要严格制度的落实执行,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用制度规范专项治理整风肃纪活动,提高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靠制度保障各项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不断修订完善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机制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实现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县考核组各位领导:
根据考核要求,现将我局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并请不吝提出宝贵意见,将在下步工作中不断完善,抓好落实。
一、工作情况
2015年,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党风廉政及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全面落实上级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林业业务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以作风为突破、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监督为关键、以纠风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继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推动纳雍林业事业实现新跨越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好抓实,把责任制的全面落实贯穿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之中。一是完善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机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制定了《纳雍县林业局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意见》下发执行,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要点及具体要求,为做好全年工作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责任;并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有关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组织召开林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传达有关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制定了《201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层层签订落实,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签,分管领导与所分管的单位负责人签,单位负责人与单位干部职工签,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时制定并下发了《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表》,将领导干部和各股室、所属各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应的责任细化量化,落实到每个部门,落实到每一位干部,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四是健全机制,形成了局党组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分管工作的领导配合抓,工作人员具体抓,联系我系统的纪工委监察分局有关人员协调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注重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础,切实改变人原恶的本性是教育的目的。我局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作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基础。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和理论水平。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定期和不定期学习,以会代学等机会,组织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开展对新《党章》、《廉政准则》、十八大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干部纪律“十严禁”和干部作风“十不准”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和增强其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结合思想作风整顿,切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全局广泛开展以提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和廉洁自律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廉洁型班子为目标的廉政教育活动,强化廉政学习理念,营造廉洁自律氛围。并于于2015年6月22日在纳雍县大坪箐组织开展作风建设的知识抢答赛,进一步增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效果。三是加强反面典型教育。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一些违法违纪文件,观看警示教育录像片,通报反腐败典型案例等方式进行反面典型教育。并对大坪箐护林站王祖明违纪案和老深冲护林站陈兴贵违纪案的调查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对发案原因进行分析。以案说法,及时提醒,常敲警钟,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四是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问题,特别是“四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根据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15年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局党组于10月24日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的办法,查找了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从县乡网向各单位、乡镇发征求的意见表,同时也向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发放征求意见表,共收回征求意见表78份,并将征求到意见进行梳理,将意见反馈给了领导干部;会上,班子成员认真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制定了整改措施,确保了民主生活会收到实效,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三)完善制度,扎实构建拒腐防变的保障机制
制度是具有规范功能和强大约束力的为保障目标实现的规范性文件,制度建设关系到党风廉政及作风建设工作的成败。我局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物、管事的原则,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了财务管理制度、报账审签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公车管理制度、上下班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管理,使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等有关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继续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全县林业系统各单位所有服务项目和行政许可的收费标准、办理许可的条件和程序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在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中,坚决做到了“五个必须公开”和“五个明确”。通过公开,杜绝了弄虚作假和吃、拿、卡、要现象,遏制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办事拖拉行为,转变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作风。三是健全举报、投诉、接访制度。切实加强对《信访条例》和《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学习,充分利用第一纪工委设立的举报箱和举报投诉电话,进一步畅通了举报投诉渠道,加强群众监督。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防患于未然。认真开展日常接访工作,接待和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避免了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对县委、县政府、县纪委转来的信访案件,均认真组织调查核实,作了明确答复。四是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和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招投标法》、《毕节市关于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试行)》、《毕节市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重点在对各项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审批、招投标过程、建设程序、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的监管,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备案制度,坚决制止违背科学发展观乱决策、乱投资行为。加强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杜绝涉农资金被贪污、私分、截留、挤占和挪用。今年,报请县政府组织对天保工程和森林抚育资金的兑付情况进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有效加大了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并对良源公司良源大酒店门面进行了公开招租,加强监督,杜绝暗箱操作。
(四)狠抓落实,确保相关工作取得实效
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相对较为复杂,涉及面广,许多环节易生不正之风,为此,我们在落实各项保障制度的同时,有重点、有目的地选取一些领域和环节,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确保相关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12345”主题活动。根据《县纪委第一纪工委关于印发在农口系统开展“12345”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纳纪一工委〔2015〕1号)文件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以“12345”主题活动为主线的一系列活动。主要以作风建设为中心;突出制度建设和效能建设两个重点;整顿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上班时间违反工作纪律情况、公款请吃和铺张浪费情况三方面的纪律;规范“三重一大”实行报告、公示和备案制度,完善管人、管财和管事有关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强农惠农项目资金监管制度四方面制度;打造“建立一个好的公示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设立一个作风建设意见箱,给干部职工说话的权力;制作一套警言警句,(
二、存在问题
我们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单位负责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力;
二是少数单位对开展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处理得不好,落实不到位,尚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
三是部分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行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识比较淡薄,认为都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
四是一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够好,敷衍塞责,作风漂浮,流于形式;
五是违纪违规行为仍有发生,对其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有待加强;
六是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行为需进一步规范。
三、下步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林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抓好相关工作:
一是坚持学习。认真组织林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政策法规,中纪委、市纪委、县纪委有关会议精神,以及业务知识,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采取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通过开展学习讨论、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不断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业务技术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以及防腐意识和抵御不正之风的能力,全面加强林业系统的自身建设。
二是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工作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推行“以纪督政、以纪促政”工作,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继续开展和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加大纪检监察部门、广大群众、干部职工对党务、政务的监督力度,杜绝暗箱操作,实行阳光作业,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是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总结我局在开展此项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借鉴其他单位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坚持抓源头、抓根本,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健全和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广泛的监督制度、科学的考评制度。通过制度约束,把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变成干部职工经常的、自觉的行为,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015年11月24日
上一篇:主婚人致辞精选简短的
下一篇:银行谈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