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宣传语

| 教师招聘 |

【www.guakaob.com--教师招聘】

篇一:喷灌宣传语
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 2课时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限的水资源,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联系我国降水分布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相关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课时 2课时【喷灌宣传语】

五、教学过程【喷灌宣传语】

【喷灌宣传语】

课堂小结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巩固练习

1、水资源指的是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 。受 气候的影响,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布看,

作业

必作题

篇二:喷灌宣传语
水资源

篇三:喷灌宣传语
节水灌溉工程宣传标语

节水灌溉工程宣传标语

1.热烈庆祝新《水法》颁布实施

2.认真贯彻执行新《水法》

3.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

4.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全社会都来关心水,节约水,保护水

6.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水资源

7.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8.厉行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9.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10.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

11.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12.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

1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4.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害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1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工程的义务

16.全面实施河道采砂许可制度,维护防洪安全

17.在河道内开采砂石,必须依法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

18.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

【喷灌宣传语】

19.依法取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20.直接从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取用水资源,都应当依法申请取水许可证

21.直接从江河,湖泊和地下取用水资源,都应当依法缴纳水资源费

22.用水实行计量收费

23.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24.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依法缴纳水费

25.团结治水,依法治水

26.加强水政监察,强化水行政执法

篇四:喷灌宣传语
2015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第1篇:安徽省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15年汛期,我省先后遭受干旱、洪涝及台风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按照国家防总及流域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防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统一指挥,科学调度,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确保了大江、大河、各类水库、重要防洪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确保了城镇供水和人畜饮用水安全,保障了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据分析测算,今年防汛抗旱减灾效益达209亿元。

一、雨水情及其特点

2015年5~9月份,全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前期降雨少,后期降雨多;北部降雨多,南部降雨少。5~6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4~6成,其中郎溪、屯溪偏少7成,新安江流域6月份降雨量仅为54毫米,为有资料记录以来最低值,全省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7~9月份全省降雨增多,7月份淮河流域、8月上旬淮北地区和9月上旬大别山区分别遭受历史罕见强暴雨。

受强降雨影响,我省淮河流域、大别山区和滁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新汴河、奎濉河和淠河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淮河和滁河发生了一次较大洪水。全省共有16条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淮河、洪河和滁河部分河段超保证水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四次超警戒水位。淮河、滁河分别有9个和2个行蓄洪区超行蓄洪控制水位。全省9座大型、50多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董铺、黄栗树和沙河集等大型水库均相继泄洪。

汛期雨水情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1、入梅偏晚,梅雨量不明显。我省南部6月25日入梅,比常年偏晚9天。7月16日出梅,比常年晚6天。由于梅雨期没有形成明显的降雨带,我省南部梅雨期降雨量不明显。

2、降雨集中,强度大。7月4~10日,淮河流域暴雨中心蒙城县坛城站626毫米,涡阳、蒙城及蒙城县坛城站7天累计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00年一遇。8月1~2日,沿淮淮北地区暴雨中心蒙城县顺河集站24小时降雨258毫米,为建站以来第一位,超过100年一遇;奎濉河、新汴河8月1日面平均降雨量149毫米,居有资料记录以来第二位,其中夹沟、时村等站日降雨量为有记录以来第一位,点暴雨量重现期超50年一遇。9月2~3日,响洪甸站24小时降雨量达558毫米,是我省有记录以来点暴雨量第二位、大别山区第一位;响洪甸水库面平均降雨量24小时329毫米,两天面平均降雨量417毫米,均创记录;最大24小时降雨岳西毛尖山站544毫米、霍山佛子岭380毫米、含山东山278毫米,均超过100年一遇。

3、降雨突发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正常年份我省主要降雨发生在6月到7月。而2015年汛期大部分地区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雨水充沛,尤其是5~6月降雨均偏少,7~9月份降雨明显偏多。三次主要降雨均是突发性致灾性暴雨,7月上旬沿淮淮北地区特别是蒙城、涡阳等县(区)的强降雨形成旱涝急转、北涝南旱的严峻形势。另外,正常年份江淮地区在9月份后汛期,发生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雨可能性极小,而9月初13号台风形成的暴雨及洪水,在其量级和发生时间上为历史同期少见。

4、台风活动频繁,破坏性大。今年影响我省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有4个,分别是第5号台风“海棠”、第9号台风“麦莎”、第13号台风“泰利”和第15号台风“卡努”。尤其是第13号台风“泰利”形成的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致使淮河、淠河和滁河发生大洪水,大别山区五大水库水位迅猛上涨。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性灾害,破坏性极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5、洪水水位高,流量大。7月份受上游降雨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出现最高水位29.14米,超过保证水位0.14米,为建国以来第九位。受13号台风暴雨影响,大别山区水库在超前预泄和紧急泄洪的情况下,佛、梅、响、磨四大水库日涨幅分别达6.22米、4.29米、3.34米、5.93米,其中佛、磨两库最大1小时分别上涨0.95米、1.46米。佛、磨、梅、响水库最高超汛限水位分别为9.38米、17.45米、4.64米、5.43米,最高水位和最大入库流量均居历史同期第一位。淠河横排头站最高水位55.82米,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水位和流量分别居历史第二和第三位。滁河襄河口站最高水位13.66米,超保证水位0.16米

二、工情及灾情

(一)工情

长江、淮河干支流堤防共发生各类险情323处,其中长江干堤7处(均为崩岸),淮河干流堤防及蒙洼圈堤19处,其余险情均发生在洪河、西淝河、颍河、淠河、滁河等支流堤防及部分行洪区堤防。所有险情中,较大险情3处,即阜南县老观乡下河段蒙洼圈堤管涌险情、淮南市石姚湾行洪堤管涌险情和天长市高邮湖大堤部分堤段迎水坡严重毁损。全省共溃破圩口86个,淹没面积36.5万亩,受灾人口40.5万人。其中万亩以上圩口7个,面积22.3万亩,受灾人口26.9万。溃破圩口主要涉及六安、安庆、巢湖、蚌埠、淮南、滁州等六市,分布在淠河、汲河、清溪河、皖河、淮河等沿岸。六安市共溃破圩口65个,约占全省溃破圩口总面积的88%。

(二)灾情

洪涝灾害。今年台风及洪涝灾害致使全省81个县(市、区)的9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973万人,受灾面积2608万亩、绝收面积670.4万亩,倒塌房屋17.2万间,因灾死亡86人(其中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死亡54人),直接经济损失143.6亿元,其中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18.53亿元。其中三次洪涝灾情最为严重。一是7月淮河洪水灾情。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安等市的36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824.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55万亩、绝收293万亩,倒塌房屋2.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9.5亿元。二是8月淮北地区涝情。短历时强降雨造成淮北中北部的濉河、新汴河、浍河、沱河等支流水位迅猛上涨,沿淮淮北洼地涝水难以外排,发生了严重的涝灾。三是13号台风“泰利”灾情。六安、安庆、巢湖等7市27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达677万人,因灾死亡81人,倒塌房屋8.7万间,损坏房屋17.7万间;农作物受灾698万亩、绝收182万亩,基础设施水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1亿元,金寨、岳西、含山、霍山、裕安、潜山等6个县(区)受灾最重。

干旱灾害。今年3—7月上旬,我省降雨偏少,特别是5—6月,旱情急剧发展。全省17个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滁州、宣城、黄山等地旱灾最为严重。据统计,全省年累计受旱面积达2330万亩,其中成灾493.5万亩,一度有148万亩水田缺水、95万亩旱地缺墒难以适时栽插播种,9.3万人、9.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用水困难。

三、防汛抗旱主要措施

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考验了政府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各项防灾抗灾措施有力、有效,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类责任制落实到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先后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省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抗洪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防指先后七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全面部署安排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在抗洪排涝和防御台风灾害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号召受灾地区积极迎战淮河洪水和台风灾害。省委书记郭金龙两次坐镇省防指,指挥淮河抗洪和防御台风工作,省长王金山多次亲临省防指部署防汛抗灾工作。郭金龙、王金山、王明方、任海深、赵树丛等省领导身先士卒,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汛前,明确省领导及省直有关部门防汛分工,省防指落实重要防洪工程和行蓄洪区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人,调整省防指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修订印发省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各地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为重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以防为主,突出重点,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充分

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抗灾工作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为迎战水旱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省防指2月份就发出《关于开展2015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汛前准备工作,并先后派出30多个技术检查组,对各地落实防汛措施、重要工程度汛准备、违章设障清除等进行检查、抽查,督促限期解决度汛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各地抓住汛前有利时机,及时消除工程度汛隐患,长江、淮河干支流上50多处主要险工险段,在主汛期前得到有效处理或落实度汛方案;主要堤防上在建的78座开口工程,6月底前均具备正常防洪条件。制定了《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了《茨淮新河控制运用办法》、淮河行蓄洪区运用方案,调整了王家坝站防汛特征水位;编制全省抗旱预案和淠史杭等大型灌区供水方案。省级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沿江市县补充防汛物资。按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查险规定》,各地落实了417万人的民工防汛抢险队伍。各级防汛机动抢险队开展防汛抢险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三)广泛动员,合理调度,全力抢排涝水

7至8月发生的三次强降雨过程,致使沿淮淮北和沿江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初的强降雨,形成了沿淮淮北地区旱涝急转的严峻局面。省政府、省防指见事早、行动快,要求受灾地区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各项措施,应对洪涝灾害。省防指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开启淮河、涡河、颍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新汴河、奎濉河等河道上节制闸提前大流量预泄,降低河道水位,为加快内水外排创造条件。为抗御淮河流域第一场洪涝灾害,在淮河上游洪水到来前,蚌埠闸提前预泄洪水16亿立方米。随着上游洪水下泄,河道水位上涨,涵闸无自排条件后,省防指果断要求各类泵站开足马力排水,并同有关部门及时下拨排涝经费和排涝用电指标,支持各地排涝抗灾。受灾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清沟沥水,拆除堵坝,架机排水。各类涵闸及泵站累计排涝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自排涝水量约占75%,大大减少了排涝成本。由于排水及时,为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活生产和补种晚秋作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工程调度,提前下泄涡河、颍河、洪河污水,洪水到来后,加大泄量,加快污水下泄,避免了污染水体集中下泄对淮干水质造成大的影响。

(四)加强会商,优化调度,实现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化

省防指办与气象、水文部门密切联系,加强会商,滚动预报天气情况和洪水演进过程,为科学调度提供技术支撑。7月12日18时淮干王家坝站达到保证水位并继续上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省防指通过异地会商,在分析水情、工情及未来几天流域上游无大的降雨的情况下,慎重作出不运用蒙洼等6个行蓄洪区的决定,避免31.5万亩农田受淹。

在淮河第三次洪水尚未消退的情况下,13号台风“泰利”带来历史罕见暴雨,引发大别山区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大别山区水库及淮河、长江部分支流水位暴涨,淮河第四次洪水接踵而至,防汛抗洪形势极为严峻。省防指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慎重决策,作出了以保障水库安全为重点、加强水库调度、启用分洪河道分洪、兼顾淠河和史河防守、加强滁河及巢湖流域防汛指导、实现防洪工程抗灾减灾效益最大化的防洪调度原则。在第13号台风影响程度尚不确定的情况下,省防指超前调度佛、磨、梅、响四大水库提前预泄,腾出防洪库容,牢牢把握防洪主动权。同时充分利用大别山四大水库联网调度系统,实时监测水库库区降雨、水位变化,综合分析各类防洪因素,联合运行,增强水库调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9月2日至5日,调度大别山水库从泄洪、控制泄洪到再泄洪,有效地应对了突发性特大暴雨灾害。据测算,五大水库共拦蓄洪量达11.34亿立方米,削减洪峰60%—89%,不仅确保水库自身安全,也最大限度地减轻淠河、史河防洪压力,避免了干支流洪水叠加。为进一步缓解淮干防洪压力,省防指在调度水库错峰、蚌埠闸敞泄的基础上,于9月4日凌晨,关闭阜阳闸,启用茨淮新河分洪。为控制滁河水位迅猛上涨,省防指要求所有沿滁控制闸和驷马山分洪道全力泄洪,打开襄河口船闸辅助泄洪,加快滁河洪水下泄速度,减轻滁河防洪压力。淮河干流邱家湖、姜家湖、唐垛湖、董峰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荆山湖、洛河洼9个行洪区,滁河流域荒草二圩、荒草三圩2个蓄洪区超过规定行洪水位,在适度承担风险决策思路的指导下,均未启用,避免了40多万亩农田受淹。据初步统计,今年防洪除涝减灾直接经济效益为141亿元。

(五)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省防指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防汛抗洪的首位,及时转移危险区域内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预测淮河蒙洼等行蓄洪区超规定运用水位的情况下,为确保万无一失,及时转移区内低洼区临时居住群众;在抗御沿淮淮北地区涝灾期间,及时转移被水围困的群众和排出684个村庄内积水;大别山区四大水库在泄洪前,省防指要求四大水库下游有关县(区)、乡(镇)做好沿河洼地人员转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第9、13、15号台风来临前,省政府、省防指及时作出部署,要求各地采取紧急措施,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低洼地、危旧房、高空作业等危险区域的人员。省防办在电视台、电台播发《防台风十二招》,告之群众防御台风灾害知识;利用媒体宣传山区防御地质灾害要决,并将宣传材料发放到山区乡镇、村、村民组及群众手中,提高群众自救意识,主动防灾、避灾。各地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7.5万人,同时全力搜救失踪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特别是在防御13号台风暴雨灾害中,没有出现群死群伤现象,在人员转移和抗洪抢险过程中没有死人。

(六)万众一心,全面防御,奋力抗洪抢险救灾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省政府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Ⅱ级响应,省防指先后启动防汛应急预案Ⅱ、Ⅲ级响应,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全面落实各项抗灾救灾措施。7月4~10日,受上游来水和区间降雨共同影响,淮干水位迅猛上涨,预计第一次洪峰将于12日夜到达我省,王家坝站水位将超过保证水位,蚌埠以上河段将全线超警戒水位。同时亳州、阜阳、蚌埠、淮南等市受涝面积已达960万亩。防洪排涝形势十分严峻。7月12日上午,省防指下达启动《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命令。9月1~4日,受第13号台风“泰利”影响,淮河干流全境超警戒水位,润河集以下河段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水位,邱家湖等9个行洪区超行洪水位,滁河、淠河、巢湖、皖河全线超警水位,滁河襄河口闸超过保证水位。9月3日上午,省防指下达启动《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命令。应急预案的适时启动,及时强化了防汛抗洪及救灾各项措施。

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各级紧急动员干部2.5万名,抗洪救灾群众100多万人,日夜巡堤查险,及时处置险情。各级投入编织袋、麻袋、草袋687万条、木材6696立方米、块石4.3万立方米、土工布及防浪布14.7万平方米,运送抢险土方156万立方米。国家、省级下拨抗洪抢险经费7150万元,省防指调拨编织袋、麻袋、草袋71万条、土工布及防浪布3.7万平方米、砂石料5530吨、橡皮船20艘、救生衣4000件等抢险物资,支持各地抗洪抢险救灾。省防指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全力做好工作。民政部门发放帐篷、食品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卫生部门及时启动治病防病预案,派出数百支医疗防疫小分队,发放药品,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公安部门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理,保障社会稳定;省直工委、省民政厅紧急部署开展抗洪救灾捐助活动。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精心安排,保障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医,抗洪救灾工作有序进行,灾区人心稳定。

(七)广辟水源,优化配置,全力保障各类供水安全

今年入汛后至7月上旬,我省大部分地区持续晴热高温,降雨普遍偏少,蓄水严重不足,相继发生严重的干旱。旱情发生之初,省政府相继召开抗旱工作专题会议和全省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全面动员部署抗旱工作,并下达省长预备费、特大抗旱经费1689万元,农业抗灾用电指标2.17亿千瓦时,支持各地抗旱。省防指适时分析雨水情、旱情发展态势,对各地抗旱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分赴重旱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省防办抓住淮河上游来水时机,将蚌埠闸上水位控制在18.4米左右,为沿淮地区引水创造条件。淠史杭灌区适时调引水15.8亿立方米,保证了近900万亩水稻栽插、灌溉用水。上桥、驷马山适时开机提水,提引淮河、长江水2.8亿立方米,保证灌区内310万亩农田适时栽秧和灌溉用水。巢湖市相继打开裕溪闸、凤凰颈排灌站引水闸,引长江水5亿立方米。沿淮、沿江河道湖泊共自流引水达14亿立方米。通过闸站调控和抢引过境水,有效地增加了抗旱水源。全省最高发动435万人,开动近5500处泵站、动用74万台套机动设备投入抗旱,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7亿元、用电2.6亿度、用油2.5万吨,各类水利工程累计提供夏种用水85亿立方米,累计浇灌面积达2500万亩。抗旱挽回粮食损失292万吨,减少经济作物损失27亿元。

四、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

为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确保明年度汛安全,在淮河、滁河洪水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省防指、省水利厅提前谋划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确立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先急后缓、人水和谐;强化领导,明确责任;集中财力,保证重点”的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指导原则。省水利厅成立专门班子,具体负责堵口排水和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确定相关部门联系定点县(区),分类、分片指导。要求各地水毁修复工作由各县人民政府负责,受灾严重的市、县、乡人民政府成立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的组织发动、计划制订、技术审查、资金筹集及组织实施工作。突出抓好堵口复堤、影响明年度汛的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工程修复三类重点项目,确保今年年底完成80%,明年汛前全面完成。各地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多方筹措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水毁修复工作。省补助水毁修复资金2570万元。截至12月16日,三类重点水毁工程已修复完成1801处,占计划的56%;完成土石方840万立方米,占计划的55%。

五、经验与启示

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和省防指的科学调度,得益于全省广大军民的奋力拼搏,尤其是成功防御第13号台风“泰利”和抗御淮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带给我们的主要经验与启示是:

(一)基层组织抓措施落实是防灾抗灾的关键。在防御台风“泰利”特大暴雨灾害中,大别山区金寨县响齐办事处集中干部70余人,采取“分片包组、查户盯人、先人后物”等措施,克服道路不通、通信中断等困难,逐家逐户紧急转移群众2030人,全办事处无一人在洪灾中死亡。乡、村基层组织是落实各项部署的最终主体,只有做到快速反应、组织有力,迅速将各项具体防御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才能有效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发挥防指整体效能是取得抗灾成效的保证。今年我省多灾并发、灾情持续时间长,防汛抗旱形势严峻。防汛、民政、国土等部门相继启动本部门专业应急预案,省防指所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了整体应急管理效能,保证了防灾抗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汛抗旱抗灾工作涉及面广,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独立完成,各成员单位必须在防指的统一指挥下,按既定的工作部署,主动配合,高效完成本部门的任务,才能发挥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三)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科学调度的重要技术支撑。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信息采集系统、异地会商系统、重要水文和雨量站点遥测系统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省防指能及时掌握各类信息,与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王家坝现场和各市防指适时远程会商,开展模拟调度,科学选比调度方案,使防洪调度决策更具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必须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调度决策体系。针对今年防御台风暴雨工作的实际,吸取9月3日上午大别山库区有线、无线通信全部中断的教训,借鉴沿海省份防台风经验,加强台风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逐步建成山区、库区雨水情站点自动测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山区防洪工程通信手段。

(四)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思路是变水患为水利的根本出路。今年的洪涝灾害特别是台风“泰利”暴雨所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再次说明了洪水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必须把人水和谐的治水思路落实到水利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人、水、地之间的关系,注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法坚决制止湖泊围垦、毁林开荒、切坡建房等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尽快对淠河、史河、皖水、潜水等淮河、长江重要一级支流进行治理,逐步提高沿河县城和重要集镇防洪能力,加大山洪、泥石流等地质性灾害的治理力度,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2篇: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防汛抗旱工作立足“三早”即“早行动、早部署、早落实”,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入手,层层抓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为确保水库堤防安全度汛、工农业生产旱涝保收、人民安居乐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防汛抗洪工作

(一)水情、雨情及灾情

1、雨情

汛期4~9月全县平均降雨量为1036.2mm,比历年同期的1113mm偏少76.8mm,属正常年份。降水主要集中在五月、六月、七月的上、中旬。4~9月各月份平均降雨量分别为90.56mm、234mm、163.44mm、262.6mm、105.5mm、96.4mm,与历年同期相比较,6月、8月、9月分别偏少52.7%、38.6%、66.7%,七月偏多39.9%。

在空间分布上,汛期降雨自中部向西北部、东南部辐射呈明显的环状分布,西北部及东南部地区的镇龙、六景、石塘、云表、马上、南乡、平马、校椅、莲塘一带,降雨量在1100mm以上。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镇龙乡,降雨量为1518mm;最小点降雨量为768.9mm,出现在峦城镇,最大点雨量比最小点雨量多749.1mm,综上所述表明,今年汛期我县降雨分布不均,局部性强降雨较严重。

2、水情

由于今年我县受局部强降雨、强热带风暴影响少,而且降雨属正常偏少年份,加上郁江上游的左江、右江无大的来水影响,整个汛期郁江河段只在7月7日出现了一次洪水涨落过程,当天西津上游的峦城站水位达63.29米,超警戒水位1.04米,对郁江防洪工作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整个汛期最高日出洪水库5座、超汛限运行水库33座,分别出现在7月8日、8月2日。

3、灾情

今年汛期我县降雨虽然属正常偏少年份,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强降雨明显,暴雨仍然造成我县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了洪涝灾害。汛期全县受灾人口6.91万人,受灾农作物1.422千公顷,其中成灾0.023千公顷,因灾减产粮食0.699万吨,倒塌居民住房268间、损坏99间,损坏堤防4处、毁坏涵闸10处,损坏灌溉设施27处。暴雨造成我县直接经济损失共约342万元,其中农业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131万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05万元、房屋设施倒塌、毁坏损失105万元。

(二)防汛抗洪工作的主要做法

今年汛期,我县虽然遭遇了5次强降雨,但由于汛前工作准备充分,各项措施扎实有效,汛期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市、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科学调度、主动应对,将灾害损失减小到了最低限度,取得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主要做法有以下八个方面。

1、重拳出击,大力整治防洪工程

一是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抓住中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好时机,加大前期经费投入,狠抓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在去冬今春完成了1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又争取中央、区、市的支持,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其中,中型1座(北滩),小(一)型5座,小(二)型4座。在参建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4座小(二)型水库已抢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施工任务。其他的在建病险水库如北滩、快龙、拱村、娘山、旺安、江南等也已抢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有效确保了在建病险水库的安全度汛。二是全面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去年14号台风和3次强降雨的侵袭造成了我县一些防洪工程发生水毁,为确保安全度汛,我县共争取到区、市水毁工程修复资金340万元对峦城格木防洪堤、湾渡防洪堤、上冲达防洪堤、下冲达防洪堤、南庄防洪堤,那阳川山防洪堤,六景石林防洪堤,百合广州水库、长冲水库,峦城龙胆水库,校椅横塘山塘等水毁工程实施修复,目前,除百合镇长冲水库(拟列入除险加固项目)外,所有项目已全部完成施工任务,使水毁防洪工程恢复了防洪能力。三是全力抓好防洪工程的隐患整改。入汛以来,我县采取“防洪工程单位全面检查,县水利工程管理站核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督查”等方式,全面开展了5次防洪工程安全大检查,共检查水库193座、防洪堤闸338座。对检查发现的158座病险水库、57处病险堤防,能立即整改的,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已采取措施抓好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已落实应急安全度汛措施。完成隐患整改的有六景镇孟塘防洪闸,百合镇山根、大竹、塘孔防洪闸,六景镇韦村水库,横州镇麓塘、海棠、邓塘、板桥、新冲口防洪闸,陶圩镇友谊水库、百合镇双豆水库、云表镇大水水库、六学水库、校椅镇牛路水库、马山乡南西水库、莲塘镇山冲水库以及部分排涝泵站等。

2、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

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以及今年我县防汛工作要求和领导人事变动情况,调整充实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指挥长由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人大主任、县人民政府各线分管领导以及县人大、县政协联系农业工作的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各乡(镇)长和县直各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193座水库、338处堤防也明确了防汛应急抢险指挥机构,并及时下达了《防汛职责通知》到各乡镇,初步形成了县、乡、村多级防汛指挥网络,为防汛抢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实行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成员包流域、包区域、包工程等一包到底的防汛分管(包)责任制、分级负责制、防汛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并贯彻到汛前、汛中、汛后的全过程,从4月1日起,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各水库管理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防汛值班人员以及水库管护员每天还要认真填写《防汛值班日记》、《水库防汛值班记录本》,使防汛责任制度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与此同时,把中小型工程管理和落实基层防汛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堤库闸站的防汛责任落实到乡镇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指派2人以上具体负责小型水库的管护工作。整个汛期,全县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做到了从思想上到岗,从行动上进岗,深入到防区现场,查思想、查险情、查整险、查清障、查管理、查预案、查资金、查物资、查组织机构、查责任制落实等工作,现场研究解决防汛抗旱中的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安全度汛措施。4月30日,我县召开了2015年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及早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上,县人民政府还与各乡镇、各成员单位签订了2015年防汛抗旱目标管理责任状,层层落实了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喷灌宣传语】

3、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基层防汛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

3月25日,组织全县各乡(镇)乡(镇)长,小(一)型以上水库管护负责人及县防汛办主任参加了市举办的防汛抢险基本知识培训;4月23日,组织各乡镇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水利站站长、国有水利单位负责人、小(二)型水库报汛管护责任人以及县水利局有关技术人员等参加了县举办的防汛抢险基本知识培训;5月10日至15日我县又派出16名冲锋舟机手参加市防办举行的冲锋舟驾驶技术培训学习。全县基层防汛工作人员通过参加培训,业务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确保我县防汛工作能够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4、加大投入,抓好抢险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的组建工作

在防汛物资准备方面,实行分级负担、分级储备、分级使用、分级管理、统筹调度的原则,对那些既是防汛物资又是商品的物资品种、规格、数量、存放地点、管理人员等落实与定向储备并登记造册。据统计,全县共有定点防汛物资:冲锋舟7艘、救生衣909件、救生圈162只、编织袋17.2万条、编织布5.11万平方、砂石料740立方,另外,县防汛指挥部还储备其他防汛物资一批。今年我县还加大防汛物资的储备力度,投入35万元及时补充了部分损耗的防汛物资。在防汛抢险队伍方面,主要抓好两级抢险队伍建设,一是以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为主的专业抢险队伍,这部分队伍要掌握处理防洪工程出险的基本抢险技术,承担紧急任务。二是以辖区为单位的若干民兵为主的群众性抢险队伍,其主要任务是运送抢险物资、全面加固防洪工程、组织转移群众和重要物资等,这部分队伍已在预案中明确并要求进行造册登记并在辖区内上墙公布。

5、组织力量,修编完善各类防洪抢险预案

为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县防汛办、各乡镇、各水库管理单位根据辖区和水库的自然地理位置、水文气象条件等实际情况,组织人员,修编和完善了各类防汛抢险预案。目前,《横县防洪抢险预案》、《横县城区抢险预案》、《横县防汛通信预案》以及6座中型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等已通过县人民政府的审批并已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全县187座小型水库“一库一案”、各乡镇各类防洪抢险预案也已修编完成。同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全县防汛工作的实际,制订并下发了《横县2015年安全度汛工作方案》,并要求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在排查治理的基础上,根据辖区的自然地理位置、水文气象条件、防洪工程等实际情况,制订本乡镇、本单位的安全度汛工作方案。同时,做好预案的宣传工作,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已按要求将《水库防汛抢险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水库威胁的群众手中。以此同时,正在建设中的北滩水库、快龙水库、拱村水库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制定在建水库工程防汛“一库一策”,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另外,根据不同时段和任务要求,县防汛办还编发《横县防汛抗旱工作简报》6期,向社会宣传《防洪法》、《防汛条例》,普及防汛抗洪知识,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为推动我县防汛抗洪工作跃上新台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强化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为提高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和指挥决策支持水平,我们强化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一是针对近年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实战需要,整合县森林消防大队,组建了一支有60人规模的横县防汛抢险大队,填补了我县防汛专业抢险队伍的空白。二是县水利局与县气象局课题组完成了《横县水库防汛指挥平台》的建设工作,为推动防汛工作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协助区水文南宁分局做好横县水文站(临时)、峦城水文站的建设工作并已投入运行。四是及时对防汛指挥系统设备进行维护、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7、落实经费,确保防汛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每座水库落实2名管护报汛责任人,并给予汛期非国营小(二)型以上水库管护报汛责任人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全年汛期共落实管护报汛补助费61.92万元。二是投入5.7万元,解决114座水库临时值班用房搭建问题。三是投入10万元完成了《横县水库防汛指挥平台》的建设,同时,还投入16.46万元,给16个国有水利管理单位以及17个乡镇水利站各配备了专用电脑1台,使《横县水库防汛指挥平台》较好地形成网络投入使用、发挥作用。四是投入35万元补充了一批防汛抢险物资。五是投入38万元对8座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六是投入10万元对14处重点防洪闸进行了维修。七是投入96万元对国有水利工程单位所管理的水利工程进行了维修养护。

8、科学调度,密切协作

在汛期,县防指及有关部门密切协作,超前预测,科学调度。一是搞好预测预报。在每次强降雨前,县防办都将气象预报、水文测报情况及时通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二是科学合理调度。对县内河道的上下游统一考虑,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为原则,对各级河道和边界闸进行调度;三是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洪水资源。我县坚持蓄泄兼顾的原则,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山塘和水库的拦蓄作用,今年汛期共拦蓄当地雨水1.6亿立方米,为工农业生产和下步的抗旱工作储备了宝贵的水源。四是县政府、县防指及时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国有水利管理单位印发了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文件和传真电报,并派工作组到各乡(镇)了解和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县防指办公室先后召开了5次工作协调会,传达上级防指精神,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并及时汇总有关情况,制定建议意见,累计下发传真电报、文件等229份,对全县防汛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五是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都把防汛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检查调度,在发生汛情灾情时,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直机关干部全部出动深入挂点乡镇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并保证每座防洪堤有一国家干部值守,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抢险固堤。

(三)防洪减灾效益分析

入汛以来,我县遭受了5次局部强降雨及1次郁江高水位的影响,局部强降雨主要时段为:5月17日至20日、6月8日至12日、7月2日至5日、7月19日至20日、9月15日至16日,郁江高水位时段为7月7日。暴雨致使全县最高超汛限水位运行水库33座、出洪水库5座。水库共拦蓄洪量1.6亿立方,减免农田受灾面积6250公顷,减免受灾人口22万人,减免重要设施受淹1处,全汛期无一人员伤亡,减免经济损失15500万元。

(四)防汛抗洪工作取得的基本经验

回顾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光大。其主要经验是:

1、领导高度重视,是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的重要保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把它作为诠释“立党为公”的实际行动,加强领导、靠前指挥。在防御6号、15号强热带风暴和5次强降雨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县防汛办召开紧急会议,及时作出部署。县委欧波书记、县政府黄国健县长、穆贤清副县长亲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检查和部署防御台风工作,并与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领导成员一起值班。在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中,县四大班子领导共同参与了防汛工作,与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检查督促防御措施落实情况,保证了防汛抗洪工作的科学调度、有序指挥。

事实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保证。

2、指导思想明确,是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的先决条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防汛抗洪工作不仅考验着我们的硬件设施、防御能力和决策水平,更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之心。在防汛抗洪工作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围绕“不死人、少损失”的目标,有效地做好各种防御工作。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决不懈怠。各地在台风到来之前,各级领导干部积极采取各项防范措施,把转移危险地段群众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以身先士卒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各级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是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的力量源泉。

3、超前部署安排,是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的重要环节

在防汛抗洪工作过程中,我们立足预防,突出抓早,做到早预测、早预报、早部署、早安排,“宁可做好准备十次防空,不可思想麻痹一次放松”,提前做好一切防御工作。在防御强降雨及6号、15号台风工作中,我们的防抗工作却处处走在台风的前头,真正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多次召集气象、水文、防汛专家对强降雨及6号、15号强台风进行多次紧急会商,根据台风会商意见和台风动向,我县先后实施了“五轮部署”。一是热带风暴生成之后,县防汛办就发出了内部通报;二是台风消息发布后,县防汛办发出防御通知;三是台风警报发布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按台风正面登陆的情况全面启动预案,县政府及时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部署;四是县委办、县政府办随后发出紧急通知;五是台风登陆前夕,县委欧波书记、县长黄国健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立即行动起来,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一切防御工作做在台风来临之前。由于预测预报早、工作部署早,为防抗台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4、措施扎实有效,是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的重要基础

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各地狠抓各项防御措施的落实到位。汛期期间不定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全面检查堤防、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暴风雨到来之前,各地对容易暴发山洪和出现山体滑坡的地段,加强巡查预警,暂停建筑工地施工,加固城镇广告牌等高空设施等,千方百计减少灾害损失;各地采取“人盯人、人盯户”劝导、反复巡查等办法,把人员转移作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措施。

5、工作责任到位,是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的重要保障

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工作,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各级防汛指挥系统和各级包堤、包闸、包库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上岗到位、全天候值班,保证了信息畅通,指挥有序;各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迅速对防汛抗洪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安排,反复检查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做到思想到位、方案到位、指挥到位、分片包干、到村到户、责任到人。

为了确保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派出督查组,对领导到位情况和防汛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各级各部门领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情况,是否上岗到位、认真部署、靠前指挥;检查相关职能部门是否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严重不到位的乡镇和有关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关键时刻的督查,从制度上保证了防汛各项措施和工作责任的落实到位。

6、部门和干群齐心协力,是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的力量源泉

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动员和调集起方方面面的人力、财力、物力,形成了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铸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真正实现全民行动、全力以赴。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恪尽职守、严密防范,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防汛抗洪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防汛、气象等部门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加强监测,及时发布台风、暴雨、洪水信息;建设部门加强对所有工地的安全防范,全面检查城镇古树名木和行道树、路灯等,排除安全隐患;国土资源部门搞好地质灾害监测,加强重点地区的监控与防范;水利部门积极组织力量,对堤防、在建工程、病险水库进行全面检查和抢护;教育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学校教学楼、校舍进行检查和维护;海事部门合理安排船舶进入避风锚地,维护水域通航秩序,并做好搜救力量准备;农业部门组织力量抢收成熟的农经作物,支护高杆作物,并成立农机抗灾救灾应急服务队,备好灾后生产所需的各类种子;公安交警部门制定交通管制应急方案,保证交通行车安全;民政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灾情发生后2个小时内上报灾情,并备好救灾物资;新闻媒体及时派出记者赶赴抗洪救灾第一线,现场了解、报道各地防御动态,县电视台及时滚动播发最新气象信息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

(五)防汛抗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明年工作要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全县的防汛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1、防洪工程防洪能力标准低。当前,我县防洪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我县现有19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这部分水库工程普遍存在建设先天不足、后期管理不善等问题,有的水库已接近使用年限,正处于工程病险的多发易发期,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去年的14号台风和3次强降雨的侵袭,造成一些水库发生工程水毁产生新的病险因素。汛前安全检查表明,目前全县仍有158座水库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坝渗漏、滑坡、沉陷、蚁(鼠)害,放水涵管堵塞、漏水,溢洪道坍塌、淤积等病险,2188座山塘的病险更多。同时,去年进行除险加固的水库还没有经过大洪水考验,加上许多水库的除险加固在汛期一时还无法完成,而且这些水库多数处在河道、村庄的上游,都是些头顶库、连环库,一旦出事,后果将不堪设想。郁江沿岸虽经多年防洪治理,但也只是能防御2-5年一遇的洪水,沿江还有57处防洪堤存在安全隐患,多数中小河道防洪能力低、淤堵严重、排涝不畅,且这部分堤段自建成至今时间已较长,当时技术又相对落后,使用的材料、堤坝的构造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2、部分防洪工程防洪设施不配套。从检查的情况看,有相当数量的防洪工程的道路、电力、通信等抢险配套设施滞后,防汛物资储备不足,抢险队伍装备老化,特别是部分小型水库的管理用房、照明、通讯、预警、水工观测设施等基础设施不落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仍有5座水库通信不畅(无程控电话、无移动电话通信信号)、有39座水库无进库抢险道路(机动运输车无法通行)、有84座水库无管理用房等等,这些水库一旦出险,只能到附近的山头报汛,加上无进库抢险道路,容易贻误抢险时机。

3、应急管理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一是虽然我们加大了水库“一库一案”编制的培训力度,使编制的预案比往年更完善,但客观条件复杂多变,主观能力难以预知,缺乏预见性,一定程度影响了复杂条件下和紧急情况下水库防汛抢险的响应处置和指挥调度。二是防汛预报测报系统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预报测报准确度不高,科学防洪工作还比较落后。三是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未能真正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四是村级防汛抢险队伍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等问题。

4、防汛设施和河道管理不善。我县防汛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采砂船在郁江河上非法采砂,有的居民侵占江河滩地,设置河障,阻碍行洪等现象常有发生,有的堤段砂石经常被一些居民撬盗,造成堤坡黄土裸露。而且有的堤面违章建筑严重,造成堤面狭窄,在抗洪抢险中,抢险车辆无法通行,致使抗洪抢险物资运输受阻。

5、物资贮备、抢险队伍落实不到位。部分乡镇防汛抢险物资贮备未能按预案要求配齐配足,有些乡(镇)甚至没有物资贮备仓库,定向贮备的物料、抢险机械等未能很好与有关业主落实。部分成员单位没有按指挥部要求做好本单位物资贮备、抢险队伍的登记造册工作。

6、部分非国营管理水库管理工作严重不到位。虽然水库管理经费已落实,但费用有限,与当前防汛所需承担的重大责任不相称,导致部分水库难以物色责任心强的又愿意做的管护人,而且部分水库坝面杂草生长旺盛,清理一次就需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直接管理单位资金能力有限,不能定期清除,还是会影响水库大坝安全巡查。

(二)明年工作要点

1、继续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力争更多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并按照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小水库、小山塘、小防洪堤坝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政府投入、以奖代补、“一事一议”、协会组织等各种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除险步伐,消除安全隐患。

2、逐步提高郁江防洪工程体系的防洪能力。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投向农村、投向“三农”的大好机遇,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搞好项目贮备。同时,根据县财力情况,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其中要把重点放在县城城区和六景、峦城、横州、那阳、百合、云表等乡镇堤防的建设加固上。首先对威胁到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的,去年水毁破坏比较严重的河段堤坝,要尽早立项建设;其次对保护乡镇、村庄比较重要的防洪堤坝,要按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改造、加固,提高标准,特别是要尽早制定好2015年的工作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村屯,对全县堤防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县财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去年漏水的闸门和老化的闸门进行更新,并对去年未被立项修复的水毁防洪堤进行维修加固。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城区防洪一期工程。

3、抓好防汛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相关媒体,通过开辟专栏、举办讲座、印发宣传资料、举行演练、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开展各类防汛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教育,做好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的解读工作,努力做到防汛应急常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家庭和进入每一名群众的头脑,增强全民防灾、减灾、避险、自救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好局面。

4、努力提高科学防洪水平。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强化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一是继续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规范各项防汛工作。二是抓好台风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完善台风灾害防御预案,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体系。三是加强水库堤防防洪安全工作。落实防汛责任制,确保防汛安全。四是抓好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和应急度汛工程建设。结合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和应急度汛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自防能力,确保工程安全。六是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加快气象水文测报、防汛指挥平台建设,提高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和指挥决策支持水平,不断增强科学防洪能力。

5、加强对各级技术人员、水库管护员的技术培训。

二、抗旱工作

【喷灌宣传语】

(一)旱情

今年,我县发生了严重的春旱和夏秋连旱。2015年12月1日至2015年3月20日,我县降水量平均约5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3成,全县受旱乡镇17个,16.24万亩农作物受旱(轻旱13.95万亩,重旱2.28万亩,干枯0.01万亩),因水源不足造成泡田、整田或栽插秧困难的有7.01万亩,有3.0万人、0.93万头牲畜因旱造成饮水困难。进入8月份以来,我县气象条件异常,出现了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没有明显的有效降水,降水和正常年份相比偏少了120毫米,无雨日数、高温日数却比历年偏多,加之今年全县有1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实施除险加固而未能蓄水灌溉,致使全县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到了干旱影响。据统计,全县有27.41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轻旱22.22万亩,重旱4.78万亩,干枯0.41万亩,有1.00万人因旱造成临时饮水困难,全县因旱造成水库干涸6座,山塘干涸74座,全县水利工程有效蓄水量仅为9267万立方,与历年同期相比减少5094万立方。

(二)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旱情发生后,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保生活、保生产、保增收”为重点,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中去。

一是加强领导,及时部署和动员。根据旱情发展趋势,我县及时下发了《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先后召开了全县抗旱工作会议专门部署。会后,县委欧波书记、县政府黄国健县长立即深入到旱情比较严重的横州、校椅、陶圩、那阳等乡镇,实地察看农作物受灾和当地抗旱情况,走访农户,深入了解人畜饮水情况,并就当前旱情组织了有关部门进行会商,指示县财政要立即组织抗旱资金,全力解决好抗旱用油、用电、机电设备维修、人工增雨作业等经费所需。同时,结合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由县四家班子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带队,抽调县直单位干部职工组成17个工作队深入各乡镇,进一步开展旱情调查和监测,组织发动群众及时整修渠道、维修机井及灌溉设备,充分利用一切水源进行灌溉;同时,县、乡两级农业技术干部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抗旱服务,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据统计,今年全县有1800多名县乡干部投入到抗旱斗争中,其中县直干部900多人。

二是广辟水源、科学调度。本着“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挖掘一切水源”的指导思想,全县上下采取上引、下灌、全面提的措施,按照一保人畜用水、二保水稻用水、三保高效经济作物用水的原则,采取库塘蓄水、江河提引水、挖塘打井、人工增雨等多种办法进行抗救,能保一亩保一亩,能保一块是一块。各水库灌区、电灌站灌区管理人员全部上渠道守水、护水,落实配水方案。同时,水利部门强化对现有抗旱水源的管理,对中、小型水库、骨干山塘逐个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活水、后死水”的原则科学调度,细化用水方案,做到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的最大效益。

三是采取措施,保证人畜饮水。对于因旱发生人饮困难的村屯,一是利用邻近村庄已建成的人饮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设立临时供水点,为缺水群众提供方便,优先保证群众生活饮用水;二是对于离供水工程等有效水源较远的村庄,组织发动群众采取车拉、管引等措施,保证供水。三是水利部门对供水工程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对水源保障能力进行认真分析,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同时加快在建人饮供水工程进度,尽快建成投入运行。

四是多管齐下,抢抓灌溉保苗。一是水利部门千方百计挖掘一切可用水源,启动所有水利设施投入抗旱;二是供电部门及时调整了用电调度计划,并协助各抗旱点对供电设备进行维修、安装,确保抗旱用电;三是抓紧检修机电设备,维修清淤渠道,修复水毁水利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设施灌溉效益;四是发动群众租用县抗旱服务队的移动式柴油抽水机、喷灌机,利用有效水源进行浇灌;五是动员群众利用溪流、山泉等零散水源和采取车拉、畜驮、人担等办法,进行点浇点灌;六是所有人饮工程在确保人畜饮水需求的情况下全部开机,采取车拉管引,对玉米、甘蔗等农作物进行浇灌;七是发射增雨炮弹9发,增雨率达30%,有效缓解了部分乡镇的旱情。旱情发生以来,全县最高日投入抗旱人数8.24万人,投入抗旱机电井40眼、泵站174处、机动抗旱设备6679台套,装机23800千瓦、运水车辆410辆。全县累计抗旱用电264万度、抗旱用油332吨,累计抗旱浇灌面积达37.2千公顷,临时解决3.46万人、2.8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五是多方筹措,加大抗旱投入。全县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向上级对口部门争取抗旱资金,加大、加快小型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维修和配套,力争尽早投入抗旱生产。县财政、各乡镇也千方百计筹措抗旱资金,充分发挥群众抗旱保丰收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加大抗旱投入力度,努力推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争取抗旱工作的主动权。同时切实加强抗旱及支农资金管理,确保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全县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26万元,其中区级财政14万元,县财政31万元。

六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一方面,组织全县各级干部深入到群众去,战斗在抗旱第一线,与群众同甘共苦,注重引导群众情绪,及时发现、化解、处理各种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组织民政部门及时查灾、核灾、救助灾民。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干部群众对抗旱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靠天等雨及等靠客水思想。

2、田间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全,一定程度造成了水源浪费。

3、大多数基层抗旱服务组织受乡镇合并、人员流动等因素影响已是名存实亡,抗旱服务设备流失或损坏严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4、抗旱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缺乏,筹集难度大,影响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5、旱情测报手段设备落后,致使旱情测报不及时,测报资料准确性差。

6、蓄水工程老化失修,病险水库多,蓄水严重不足,抽水设备设施部分被盗,毁坏严重。

(四)主要经验

针对严重的旱情,我县县委、政府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抗旱。一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先后几次召开抗旱工作紧急会议,进一步统一全县各级干部群众“抗旱夺丰收”的思想,坚定了全县人民全力抗旱和战胜旱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委、县政府及时研究,把各项责任细化到每位领导和部门;抽调专人组成2个督查组,加强督促巡查,使抗旱工作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三是县委、县政府先后2次发出抗旱救灾通知,动员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全力抗旱救灾。四是加大投入,全力支持抗旱。采取政府补助、部门支持、乡镇和群众自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抗旱资金,2015年全县投入抗旱经费426万元。五是全民动员,抗旱保丰收。各乡镇及县直各相关部门在旱情发生期间全部取消双休日。按照“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捐物”的原则,所有干部职工全部走出机关,深入生产一级帮助群众抗旱,与农民共度难关,确保把旱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六是严格抗旱资金管理和使用,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挤占或挪作他用,确保专款专用。

(五)对今后抗旱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工程措施: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以水制旱,巩固现有灌溉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合理开发地下水源解决部份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困难;加强抗旱水源建设发展集雨节灌工程;修建集雨水窖,解决分散农户人畜饮水困难和部份旱地抗旱用水。二是采取农业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因地制宜选择耐旱作物品种。三是管理科技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使用“FA旱地龙”抗旱剂;建立健全抗旱服务组织,不断增强抗旱服务功能,开展人工增雨,弥补地面水源不足。四是抗旱非工程措施:实行行政首长抗旱负责制;制定抗旱预案,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加强旱情监测预报统计工作。

横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第3篇: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东风傈僳族乡地处丽江、大理、楚雄三个州市的交接部,幅员面积488.1平方公里,距永胜县城104公里。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全乡辖9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共3277户,12776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2451人,世居民族有傈僳、壮、汉、白、彝五种民族,傈僳族占总人口的87%。

二、近期所开展的工作

(一)抗旱救灾工作

2015年10月以来,我乡辖区内无一场有效降雨,旱情极为突出,到目前为止,已造成9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1882户8469人严重受灾,大春受灾面积8630亩,成灾6995亩,绝收1057亩,小春基本无法栽种,其产量减少了50余吨,经济损失530.17万元。已造成5591人和431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597户5607人已严重缺粮。

面对旱灾,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抗旱救灾、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东风实际,及时制定了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人大主席、乡长为副组长,副科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齐上阵的工作机制,并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旱情、火情日报告制,增强了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对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在抗旱救灾中,开展了以下工作:

1.发放水桶1700只,着力解决了靠人背马驮,远距离取水的852户灾民的取水工具,更换了4.7千米的人饮胶管,有效改善了这部分群众人畜饮水困难。下一步,根据旱情,将把预备的500只水桶陆续发放到灾民的手中。

2.春节前,对600多户特困户2200余人实施了救助,共发放救助款11.5万元,物资22袋。近期购买了100吨大米,于4月14日,对严重缺粮的810户2312人实施了救助,共发放大米34.68吨,并对格克小学、东红小学和东风一贯制学校发放大米15吨,以解决1000名在校学生的口粮问题。剩余的大米将根据群众缺粮情况,与县民政下发的救灾救济粮陆续发放到灾民手中。

3.乡党委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对乡内五保户全部实行结对联系,33人结对联系325名五保户,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相关部门和农技人员深入到灾区,实地调查春耕难的问题,逐一做好水田改旱地、地膜覆盖种植面积的统计工作。现已订购玉米种子8.75吨,以完成3500亩玉米播种工作。

5.加强水源管理。一是组织群众对人畜饮水管道、灌溉沟渠进行全面疏通和清理,到目前为止,全乡65条灌沟得到全面疏通;二是加强对东乐自来水厂的管理,以保证米汤地移民安置点、辖区内群众和乡直各站所的生活用水;三是在灌溉过程中,严格用水秩序,实行分组、分户、分时段进行轮流灌溉;四是严禁微型发电机用户用灌沟水发电。

6.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疾病防控等知识宣传。针对我乡各学校寄宿生较多的实际情况,与学校驻地村民达成首先保障学生饮水问题,对东红阿给代小学、格克小学等8所用水紧张的学校,组织教师及群众用骡马驮水的方式把水运到学校,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7.根据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及时与各村委会、乡林工站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再由林工站牵头,与各村护林员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村,落实到片,落实到个人。

8.由乡卫生院牵头,深入各村、各学校进行疾病防控、防暑等知识宣传培训,并做好了药品储备和疾病防控工作。

督促兽医站做好因灾情可能导致发生的各种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将任务分解到个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

9.通过劳保所、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宣传、动员、协调,积极引导受灾群众外出务工,缓解家庭压力,到目前为止,共输出劳务人员132人。

目前,全乡共投入抗旱资金58.25万元。

第4篇:**县2015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15年是我国成功举办“两奥会”和“神七”成功发射、太空行走,实现国人千年梦想大喜之年;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诚文川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一年。我县的防汛抗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充分贯彻防汛抗旱方针政策,认真安排部署,科学决策指挥,落实各项工作预案,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加强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督导检查,各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并密切配合,以安全工作促进平安奥运,确保我县水库、电站、在建工程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安全,当人为不可抗拒的灾情发生后,深入一线指导帮助受灾群众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灾害面前发扬不怕困难、团结抗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洪、旱灾害进行顽强的抗争,将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现将一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我县今年灾害的特点为:旱灾严重,单点暴雨和地震波及影响导致山地灾突出,各项基础设施和作物损失严重。入春以来,由于无降雨、少雨、持续高温,全县十个乡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特别是我县以怒江沿线的乡镇受旱严重。干旱造成水源减小、干枯,农作物受旱严重,新植甘蔗无法播种,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5月中、下旬开始全县普降中到大雨,造成部分乡镇山地洪涝灾害,房屋、沟渠、交通农田不同程度受损毁。特别是进入8月中旬后,由于单点暴雨造成山洪泛滥,山体崩塌地震影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1人死亡,各类作物、民房、交通、集镇重点饮水工程、沟渠等基础设施损毁较为严重。加之受盈江8·21地震响沟渠、饮水工程等设施受到不同程损毁。

一、降雨情况

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县的降雨量为2210.9mm,比去年多624mm,比历年多73.2mm。1—4月30日全县降雨234.8mm,比去年同期多109.9mm,比历年同期多60.9mm,5月中旬进入雨季。到10月31日止实际总降雨量为1964.2mm,比去年同期相比少67.1mm,比历年同期少70.7mm,平均气温17.1℃,与去年同期相比高0.5℃,与历年同期高0.4℃。雨季持续时间长、单点暴雨突出,大雨主要过程为5月、6月、7月、8月、9月5个月份。

二、旱灾及应对措施

去冬今春以来,我县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5月进入雨季,虽然降雨比去年和历年多,但由于水利化程度低和多种因素,10个乡镇还是不同程度受到干旱灾害,尤其以怒江沿线的腊勐、镇安、碧寨、勐糯、木城较为严重。旱灾不但给农业、经济作物造成损失,还给工业、人畜饮水带来影响和困难。全县2015年因旱受灾损失达699.8万元。

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8千公顷,其中:成灾3.4千公顷,绝收0.2千公顷,牧区受旱面积0.002万平方公里,人畜饮水困难0.53万人0.4万头。蓄水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4.9%。部分厂矿被迫停工停产,镇安的竹箐、户帕、岭干等村寨人畜饮水水源点枯竭8处,减小多处,需要到外地去挑、运、驮。县城从元月份以来每天要抽水6小时600立方米来保证县城居民供水。

旱灾发生后,我县采取各项抗旱措施有序开展抗旱工作,据统计:全县投入抗旱人数达2.31万人,抗旱设备0.03万台套,投入抗旱各类资金50万元,抗旱用电2.9万度,抗旱用油21吨,抗旱浇灌面积0.3千公顷,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31万人0.14万头。

面对旱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充分发动。一是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采取措施、科学调度、加强对县、乡村抗旱工作的领导。二是按“三先三后”的用水原则,尤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同时,组织工作组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抗旱保苗、抗旱抢种和中耕管理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现有的库塘和“五小”水工程的作用,科学调配有限的水源进行抗旱。四是推广节水科技运用,如:节约用水、节水改造、水改旱、薄膜覆盖等。五是适时进行人工降雨作业15次,发射降雨弹50枚。

三、洪涝灾害

(一)主要洪涝灾害情况

今年,是“前旱后涝”,于5月14日进入汛期。汛期造成全县1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滑坡、泥石流灾害较为突出,农田冲毁、河道漫堤、决堤,渠道、交通、房屋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死亡1人,总经济损失达4734万元。5月14至19日,全县普降中到大雨,造成部分乡镇出现山地灾害。碧寨乡因连续降雨,村、社出现部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洪涝灾害,稻田冲毁掩埋11.4亩,包谷受灾163.5亩,甘蔗57亩,损失12万元;民房12间,部分家具被毁,直接经济损失0.58万元;杨梅田村岔河施工队被泥石流掩埋施工用具及生活必需品90多件,碧寨村冲毁挡墙25米,沟渠25米,全乡村级公路冲毁2.1公里,损失12.95万元。6月27日上午9时至中午12时,勐糯镇持续突降大暴雨,导致勐

糯海沟洪水猛涨,流量超过4.5立方米每秒,造成大寨村70多户的10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7月25日至26日凌晨,木城乡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安定大沟麦地垭口倒虹吸溢流陡坡槽坍塌,导致溢流槽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到整条安定大沟的正常通水,对花椒、老满坡、木城、鱼塘垭口4个村群众生产生活用造成严重影响。7月26至29日,碧寨、龙江、镇安、勐糯等乡镇受不同程度暴雨袭击成灾,房屋受损14户,包谷、甘蔗受灾1220亩,其中绝收50亩,烤烟受灾98亩,乡村公路不同程度出现坍塌,损失达36.8万元。8月9日晚10时至10日凌晨,我县长时间降雨,造成龙山、勐糯、象达等乡镇出现洪涝、滑坡等灾害,稻田受灾250亩,其中砂埋50亩,龙河公路中断,房屋受损5户,需要转移1户,损失26.5万元。8月10日晚11时至11日8日11时,平达、勐糯两乡镇连续12小时强降雨,早7时至11时出现单点大暴雨,降雨集中在平达小河村一带,大体范围东至沟心寨,南至下小河、大跌水,西至蛮引河,北至懒板登。由于降雨强度大,历时长,土壤水量已饱和,内摩擦力降低,形成大范围大面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达包谷受灾750亩,绝收667亩,经济损失40.5亩,茶园受灾658亩,绝收360亩,甘蔗绝收25亩,水稻受灾1289亩,绝收570亩,农作物受灾合计2722亩,绝收合计1622亩,损失177万元,乡村公路、沟渠坍塌严重约30公里,平达村下大寨村民蒋香芹36岁采茶被滑坡掩埋死亡。勐糯的生命线河尾大沟严重坍塌总长5974米,坍方量45756立方米,冲毁渠道17段428米,排洪槽250米,山洪卷8座,集镇人畜饮水主管pe225管冲毁690米,总经济损失157.9万元。勐糯镇甘蔗、水稻、包谷5000多亩受灾,山林60亩,苗木40冲毁掩埋,损失394.315亩。同日,碧寨损毁房屋26间。腊勐烤烟受灾299亩,包谷89.2亩,甘蔗受灾30亩,民房受损3间,乡村道路坍塌中断,沟渠水毁1000米,人饮2件,损失87.53万元。8月16至17象达、碧寨两乡遭受暴风雨灾害,包谷、甘蔗等受灾432亩,其中绝收122亩,民房受损6户21间,沟渠坍塌11米,乡村公路中断8.4千米,18.3万元。9月24至31日,由于全县长时期连续降雨,局部暴雨,造成全县龙山、龙江、镇安、碧寨、木城等8个乡镇出现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基础设施和各类

作物损失严重,甘蔗受灾2534亩,成灾1072亩,绝收190亩,损失36.98万元,香料烟受灾4547平方米,损失2.8万元。早春豌豆受灾1440亩,成灾850亩,绝收500亩,损失11万元,包谷受灾1100亩,29吨,损失5.8万元。成熟水稻无法收获出芽5610亩,469.2吨,损失93.84万元。水利水电损失:渠道水毁311米,损失14.6万元。人畜饮水1件,0.5万元。电杆1棵,损失0.1万元。保龙高迅公路因山体大面积滑坡中断。段家坝至木城公路、木城至中山至芒市公路、半斤坝至木城公路、**至河头公路等5条中断,坍方约14万立方米,冲毁损坏挡墙2道,砌体400立方米,损失78万元。民房不同程度受损,进水,地基开裂等46户,47间,学校受损一所,经济损失24.8万元。有4户农户需要搬迁。森林毁灭17亩,草果4亩。这次灾害总经济损失达294.42万元。

至10月31日统计资料:全县受灾人口5.36万人,房屋倒塌受损594间,农作物受灾2.163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1.799万亩,绝收0.233万亩,减产粮食1500吨,淡水养殖面积0.07万亩,损失0.014万吨,公路中断17条次,171公里,输电线路0.8公里,渠道1466处,41公里,桥涵毁坏294座,水毁公路9582处113.51万立方米,水毁挡墙89处1.12万立方米,洪涝灾害损失0.4734万元。

(二)、加强领导,组织有力,协调到位,及时抗灾救灾,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每次灾害发生后,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防洪成员单位十分重视并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积极投入抗灾救灾第一线。特别是“8·11”灾情发生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指导救灾,搜救疏散人员及时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议,认真安排部署抢险工作,及时启动防洪应急预案,8月15日,主管农林水的副县长在勐糯召集平达、勐糯两乡镇和县相关职能部门灾后恢复协调会,酬措资金,灾后恢复生产等进行协调,共筹集抢险资金60万元。

1、认真部署,抓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

未雨绸缪,确保今年安全度汛。为认真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确保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县把防洪抢险救灾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层层落实防洪安全责任制、行政首长和业主负责制,汛前与10个乡镇、水库管理单位签订了防洪安全责任书和水库安全责任书,同时,对各防汛责任人进行公告。二是认真组织成员单位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前后开展安全大检查4次,消除安全隐患81余处。三是修订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制订小(一)型水库防汛应急预案。四是及时调整充实县、乡(镇)防洪组织领导机构,组建了14支、420人的抗洪抢险队伍。

2、精心组织,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工作。

为了以防洪安全促进平安奥运,我县结合县情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指示精神,认真安排部署,一是在2月份就向各乡镇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县汛期安全生产和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5月初下发了《关于做好水库及人饮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5月中旬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县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做好了防汛抗旱工作安排部署,以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加强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县乡两级落实安排防汛值班人员,确保上下信息随时畅通,及时处置洪、旱灾情。三是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对在建、重点项目、矿山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职能部门发出书面通知并送达到业主手中,要求进行停工整改,不消除隐患决不开工。四是组织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和做好受灾群众救灾救济和安抚工作。紧急调拨帐篷160顶,应急被子800张,衣物1300件,大米300吨,安排救灾应急资金10万元。保证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妥善解决了群众衣、食、住等问题,让受灾群众在危难时刻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五是认真组织开展恢复重建成和生产自救。组织受灾群众充分发扬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据统计:全县今年共投入防汛捡险人力2.64万人次,资金160万元,木材10立方米,投入编织袋0.2万条,出动机动车27辆,推土机械863125台班,民工1.5万人次,共挽回粮食50吨,财产51万元。

四、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经验及存在问题

经验主要是:

〈一〉领导重视,加强对基层防汛工作督促指导,机构健全,责任落实。我县在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和重要文件、传真精神,在抗旱上加强蓄水,科学调配现有水源,充分发挥“五小”水利工程抗旱作用和水改旱,以及节水耕作;在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将防洪救灾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对防洪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及时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动员全县干部职工深入一线指导救灾工作,帮助群众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二是落实防汛责任人上岗位到位,责任到人,对防汛工作做到了“早动手、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三是县、乡两级在汛前调整充实防洪领导组织机构,组织抢险队伍;四是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长同10个乡镇,两个水库管理单位签订《防洪安全责任书》和《水库安全责任书》;五是制定抗旱与防洪工作预案及相关工作预案。

〈二〉加强汛前安全检查,落实物资储备。汛前组织安全检查组到各乡(镇)的重点河道、水库、沟渠进行汛前安全检查2次,并将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制定好应对措施,同时,存储防汛物资编织袋2万条,铁丝0.5吨,木桩2000棵。

〈三〉编制了中型水库2件,小(一)型7件,小(二)型14件的渡汛计划,为水库蓄水汛期安全运行提高了保障。

〈四〉利用冬春时节对主要河道清淤除障,修复水毁工程,确保了今年河道行洪安全。

〈五〉落实了抢险队伍。根据《**县防洪抢险预案》,每个乡镇组建了一支不少于30人的抢险队伍。

存在问题:

〈一〉防汛抗旱经费不足。主要是经费不足制约着防汛抗旱应急支出和维修加固病险工程,特别是小(二)型、小(一)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库带病运行。

〈二〉我县的旱灾大都为工程措施未完善,只要工程措施完善到位,水利化程度提高,水资源可进行调配,旱灾就可大大减轻。

〈三〉地理位置特殊,多数水工程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工程老化,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水毁工程严重,且修复难度、投资大,有的修复后还不牢固。

〈四〉乡(镇)级水库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五、二○○九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库塘蓄水,按省、市下达蓄水计划安全蓄好水,由于小(一)4座水库准备进行除险加固处理,09年完成蓄水任务2572.7万立方米,为生产、生活用水和抗旱防旱打下基础。

〈二〉今冬明春,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完成水毁工程修复计划。计划完成冬春修工程345件,投工295万个工日,计划完成投资3586.8万元,完成土石方258.41万元。三岔河水库续建工程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八o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扫尾。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一朵墙、清水河水库,计划投资200万元,重点小(一)型计划投资1562万元:坪子寨水库360万元,长汉坝水库424万元,油竹河水库380万元,杨梅坡水库398万元,完成香柏河滞洪工程250万元。烟水配套项目840万元,农业水利综合开发550万元,腊勐松白大沟防渗加固工程200万万元,龙江邦焕沟整修计划投资300万元。人畜饮水项目38件,新增水浇地面积0.6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1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2平方公里,解决0.806万人及0.366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投资330万元。

〈三〉组织安全检查。今年的防汛工作结束也是明年防汛工作的开始,我县将对全县重点水库、重点工程、河道、渠道、滑坡易发区域进行大排查、大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整改,及时排除存在安全隐患,并制定应急措施,以确保来年防汛工作安全。特别是针对冬春时节水库高水位运行安全开展大检查,以确保水库在高水位时期的蓄水安全。

〈四〉落实储备木桩2000棵,铁丝1吨,编织袋2万只。

〈五〉加快完成明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质按量实施好各项水利工程、水毁工程修复,确保雨季来临之前竣工。

〈六〉春节前后广泛进行《防洪法》、《防洪条例》、《抗旱条例》等水法规的宣传活动,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水法规的知明度。

总之,我们要认真总结今年的工作经验、发扬成绩、找出不足,本着对全县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防汛抗旱工作,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南,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贯彻学习领会上级指示和防洪抗旱工作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常备不懈,积极主动,为我县构建和谐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结束也是明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始。我们要树立起超前的工作意识,增强工作的敏锐性,从行动上早动手、早组织、早准备,努力做好明年的防汛抗旱工作。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八年十一月五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0230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