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师招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这一职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辛劳耕耘的敬业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特定的内涵,决定了它毕生都要像燃烧的烛炬向众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一旦投入其中,奉献精神将成为其生命驿站的主旋律。当我初中毕业报考师范学院时,就深深地爱上这一崇高的职业,并立志将来要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95年毕业后,我绝不犹豫地走上了小学教育岗位。几年的风雨磨砺,使我由教育阵线上的一位新兵成长为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教书育人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位普通人民教师的火热情怀与赤诚的爱心。一、拼搏在闪光的事业中一个人爱自己的事业,除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外,还要有渊博的学识与拼搏奋进的精神。从教几年来,我曾屡次担负班主任工作。每送一届毕业班都像打一场战争,和学期校领导、科任老师密切配合,运筹帷幄,仔细肠关心体恤着学生的疾苦,商讨着一步又一步的工作方案。每次我给自己规定的目标总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我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和星期天的休息,辅导着我的学生,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上。在一串串闪光数字的背后洒下的是辛劳的汗水和一次次艰巨的拼搏。回想着昔日的辛劳,望着家长们满意的微笑,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位教师的自豪与幸福,我欣慰我自豪,由于我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二、奉献在岗位,无怨无悔:作为教师,这一职业选择的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奉献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这一工作逾越了时空的界限,没法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教师的价值,教师以其博大的心胸接纳、酷爱每位学生,直到她退休离开这一岗位。从教十年的艰辛奋斗,使我深深地领悟理解到教师的一生是奉献博爱一生的真正意义。学生王力明,父母离异后失去母爱,得不到家庭的暖和,在班上抬不开端来,曾一度想不上学了,我屡次找他谈心,告知他老师同学都是他的亲人,鼓励他抬开端来做人,坚持读书,做生活的强者。为了让这位失去母爱的孩子得到正常孩子应得到的暖和,我便给他以偏爱。我经常给他买来笔、本,使他不担心学习用品的不足;动员生活条件好的班干部和同学捐衣捐鞋,使他不愁穿着;课上,我经常走到他的课桌旁,帮助启发他的聪明;课间,我和一些同学主动同他一起打沙包、踢踺子、跳绳、丢手绢„„一天凌晨,他没吃早餐,我知道后,给他买来早点,当我把面包、汽水和火腿肠摆在他眼前时,他感动得流下了泪。爱心,使他不但没有失学,而且学会了感激,他在《我在班集体中》的主题班会上激动的说:“我固然失去了母爱,但我却得到了更多的师爱,同学们的友爱,我在班级大家庭中得到的关爱最多最真挚,这将在我一生中留下记忆„„”正由于学生感到老师的真爱,学生们有话都愿意跟我说,有不解的学习上、生活上的题目,都愿意得到我的指导。实践证明,真爱是教育的基础,是通往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特别通行证。有了这个通行证,学生的心扉才会向你敞开,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你才可能带好班集体。三、廉洁从教,不以教谋私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中,拜金主义思想冲击围绕着每个人的生活。曾几甚么时候,教师队伍出现了以教谋私等败坏教师形象的丑陋现象,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面对新的情势,我们要从我做起,重塑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的生活是清贫些,但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已毕业和现在正学习的学生,分阶段都有知道我有一个公然的承诺:那就是不收学生与家长的礼物礼金。每带一个班,我都在入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公然向学生说明:“我不求你们的家长为我办私事,请你们监视。假如一旦有求于家长,一定是为了班级或学校的公事。”所以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教育每位学生都得心应手,师生关系***而简单,学生心理平衡,敬佩老师的师德与为人。1997年毕业的学生中,家长光是司机的就有数人,三年中我从未因个人的私事求他们出过一趟车。1998年秋,一位刚分到我们班级的同学,眼睛近视,我及时给调到了前排。教师节前夕的一个中午,家长给我送来了一封信,我立即打开,200元钱散落在办公桌上,我告知那位家长,这钱我是不会要的,随即婉言谢绝了家长。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温暖人心
——-记某某小学退休教师谢老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事迹
一位30多年的老班主任,一位已经退休了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尽职尽责、不辞辛劳的老人。曾有人给她作了这样的概括:凡对学生有益的事,她都会积极呼吁;凡是学生教育的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凡是学生遇到的困难,她都会积极帮助解决。这位老人就是某某小学的谢老师老师。退休后,谢老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无私奉献的精神。
谢老师老师退休以后,经常用中国关工委执行主任王照华同志的一句话“关心下一代是最好的老有所为”来勉励自己,全身心投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她说:我深知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工作的困难程度,我认为,退休以后还能继续为教育事业尽点力、做点事情,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谢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我校积极相应县教委关工委开展的“我是90后”演讲比赛,为选拔人才,特在校举行了“我是90后”演讲选拔赛,同时邀请了谢老师老师来担任评委,谢老师毫不犹豫一口答应。演讲比赛安排在下午1点开始,可是在距离比赛前的一个多小时,居然在选手准备室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谢老师老师。她微笑地询问这孩子们现在的心情,还不时地摸摸她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膀。鼓励的话语缓和了准备室那紧张的氛围,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原来谢老师午饭后就来了,说是要早点看看这些小家伙的准备,早点来就能多点时间和这些小家伙们聊聊,“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仿佛回到了童年,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孩子”。
她在校是如此,在外同样心系学生。退休老师旅游途中,谢老师随身带着十几篇关于“光辉的旗帜”征文原稿,在原稿的旁边、下方写满了密
密麻麻的批注,有的甚至比原文还多。谢老师指出学生的文章有一个通病就是选题“太大”,内容“太宽”,多是泛泛之谈,觉得如果当面指导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然后跟我们约定,看什么时候学生方便,她就来学校,当面指导。忙得喝不上一口热茶,谢老师一到校就一个个面对面地指导孩子们,如何做到“以小见大”,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从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大到主题切入,小到句逗标点。她总是乐呵呵地跟孩子们说着,写着。通过谢老师的指导,我校选送的7篇征文,获奖率为43%,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谢老师老师不仅关心学生还对我校的青年教师给予关怀。谢老师经常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名言勉励自己和青年教师。我校有一位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班主任工作不到位,一度表现消极。谢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找这位青年教师谈心,以自己年轻时工作的艰难与无人引路之苦为例,启发青年教师工作的光荣感和幸福感,指导她正确对待质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安心工作。另一位青年教师,公开课得到好评后,流露出自满情绪,认为当小学教师是大材小用。谢老师就以“教到老,学到老”的切身体会,勉励她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有的青年教师业务上肯钻研,政治上少进展,谢老师就从政治上引导他,鼓励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关心热爱学生,献出一颗爱心。
世界上有一种爱最无私,最圣洁,最崇高。它不同于母亲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更多地出于天性;它不同于医生对于患者的爱,这种爱往往会失之于过分严厉;它也不同于园丁对花朵的爱,这种爱是在辛勤中包含着收获的渴望。它是上述爱的综合、净化和升华。这就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爱。这是一种理智的爱,它来自对祖国之爱的根基,对党之爱的源泉,对人民之爱的动力。谢老师老人就是具有这种爱心的代表。
谢老师有个习惯,就是有事没事,就到学校各处转转,三转两转他发现了解到学习成绩不稳定、情绪低落、缺点较多、性格孤独的学生大都是
家庭不合,父母离异或缺乏温暖的家庭中的孩子。谢老师看在眼里,争在心上。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她设计了"家庭情况调查表",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义学堂小学二千四百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把调查结果分别向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学校了解情况后对特困学生进行了救助。同时她还对十二名特困生及父母离异、家庭不合的学生进行了走访,把工作做到了家,而且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做学生父母的工作,规劝破镜重圆。
谢老师除了到学校转,凡是有少年儿童的地方她都要去转转。在近几年兴起的网吧中她就发现了大问题。她看到孩子们在网吧内忘我地玩耍时,她心急如梦。怎么办?她给学校领导讲、给老师讲、给全校学生讲,宣传进网吧的危害。她编的儿歌"网吧网吧不能去,迷恋成瘾误学习,作业经常不做完,偷摸抽空跑出去„„"。不但成了学生们的顺口溜,而且还让许多学生远离了网吧。【优秀离退休教师先进事迹】
我校师生在义小这片热土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些“进步”的背后,凝聚着谢老师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在谢老师身上,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和蔼可亲的“谢奶奶”,青年教师看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炽热的爱心铸就的崇高师魂,它将永远激励义小的接班人。
某某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2年11月15日
小学退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这一职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辛勤耕耘的敬业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特定的内涵,决定了它终生都要像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一旦投入其中,奉献精神将成为其生命驿站的主旋律。当我初中毕业报考师范学院时,就深深地爱上这一崇高的职业,并立志将来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95年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小学教育岗位。几年的风雨磨砺,使我由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成长为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教书育人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火热情怀与赤诚的爱心。
一、拼搏在闪光的事业中
一个人爱自己的事业,除了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外,还要有渊博的学识与拼搏奋进的精神。从教几年来,我曾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每送一届毕业班都像打一场战役,和学期校领导、科任老师密切配合,运筹帷幄,细心地关心体恤着学生的疾苦,商讨着一步又一步的工作方案。每次我给自己规定的目标总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我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和星期天的休息,辅导着我的学生,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上。在一串串闪光数字的背后洒下的是辛勤的汗水和一次次艰难的拼搏。
回想着昔日的辛劳,望着家长们满意的微笑,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位教师的骄傲与幸福,我欣慰我自豪,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奉献在岗位,无怨无悔
作为教师,这一职业选择的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奉献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这一工作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无法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教师的价值,教师以其博大的心胸接纳、热爱每一位学生,直到她退休离开这一岗位。从教十年的艰辛奋斗,使我深深地领悟理解到教师的一生是奉献博爱一生的真正意义。
学生王力明,父母离异后失去母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班上抬不起头来,曾一度想不上学了,我多次找他谈心,告诉他老师同学都是他的亲人,鼓励他抬起头来做人,坚持读书,做生活的强者。为了让这位失去母爱的孩子得到正常孩子应得到的温暖,我便给他以偏爱。我经常给他买来笔、本,使他不担心
学习用品的不足;动员生活条件好的班干部和同学捐衣捐鞋,使他不愁穿戴;课上,我经常走到他的课桌旁,帮助启迪他的智慧;课间,我和一些同学主动同他一起打沙包、踢踺子、跳绳、丢手绢„„一天早晨,他没吃早饭,我知道后,给他买来早点,当我把面包、汽水和火腿肠摆在他面前时,他感动得流下了泪。爱心,使他不但没有失学,而且学会了感激,他在《我在班集体中》的主题班会上激动的说:“我虽然失去了母爱,但我却得到了更多的师爱,同学们的友爱,我在班级大家庭中得到的关爱最多最真挚,这将在我一生中留下记忆„„”【优秀离退休教师先进事迹】
正因为学生感到老师的真爱,学生们有话都愿意跟我说,有不解的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都愿意得到我的指点。实践证明,真爱是教育的基础,是通往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特别通行证。有了这个通行证,学生的心扉才会向你敞开,你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你才可能带好班集体。
三、廉洁从教,不以教谋私
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中,拜金主义思想冲击围绕着每个人的生活。曾几何时,教师队伍出现了以教谋私等败坏教师形象的丑恶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从我做起,重塑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的生活是清苦些,但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已经毕业和现在正学习的学生,分阶段都有知道我有一个公开的承诺:那就是不收学生与家长的礼物礼金。每带一个班,我都在入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公开向学生说明:“我不求你们的家长为我办私事,请你们监督。如果一旦有求于家长,一定是为了班级或学校的公事。”所以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教育每位学生都得心应手,师生关系融洽而简单,学生心理平衡,钦佩老师的师德与为人。1997年毕业的学生中,家长光是司机的就有数人,三年中我从未因个人的私事求他们出过一趟车。1998年秋,一位刚分到我们班级的同学,眼睛近视,我及时给调到了前排。教师节前夕的一个中午,家长给我送来了一封信,我当即打开,200元钱散落在办公桌上,我告诉那位家长,这钱我是不会要的,随即婉言拒绝了家长。 98年秋季,教师节前夕,我在班会上公开说了拒收学生礼品礼金的问题,但过节那天,还是有多位家长找到我要送给我钱或东西。一位家长先后两次找到我,要送我一件价值几百余元的高级皮包,都一一的被我婉言谢绝了。事后,一位家长来到校长室,向学校领导表扬了我良好的师德师风。
黄绍湘,女,著名美国史专家、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兼学术委员、博士生导师。
黄绍湘祖籍湖南临澧,1915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曾祖父黄道让饱读诗书,留世有《雪竹楼诗稿》等著述。黄绍湘的父亲黄右昌诗书俱佳,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做过教授、系主任,所以她自幼就得到了来自家庭的良好熏陶。
1930年夏,父亲黄右昌出任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大法官,举家迁往南京。15岁的黄绍湘坚决不去南京,遂与大姐留在北平读书。此时的黄绍湘已显示出了其革命者的一面,崇尚自由、民主的她因不满就读学校强迫学生进行祷告、谢主等宗教活动,决定另行择校,后遵照母亲意愿就读于国立盐务专科学校。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黄绍湘参加了支援南下代表的卧轨请愿活动。那以后,她开始大量阅读左翼进步书籍,接受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1934年春,她被同学推选为代表,向校方提出改进教学的要求,却遭记大过处分。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黄绍湘愤而离校,后以各科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二年级。在校期间她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并反复思考旧中国长期积弱的原因,未找到答案,她于当年秋天转入历史系学习,希望从历史的比较中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1935年,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华北岌岌可危。黄绍湘积极投身一二·九救亡运动,成为清华大学一二·九运动骨干。1936年,她参加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第二团,遭国民党军警镇压。回北平后,她成为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最早成员之一,并被选为清华大学救国会委员、代表,参加北平学生救国会。她积极的进步活动遭到校方两次记大过处分,但同时也深受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蒋南翔、牛荫冠的器重。1936年6月,黄绍湘在救亡运动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封建官僚家庭的叛逆者。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反法西斯战线逐步形成。中共南方局认为,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必然大大提升,应安排人赴美进行学习研究。1943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举办第一届自费留学考试,当时的考试十分严格,因黄绍湘在地下工作期间一直教英语,所以较顺利地通过了各项考试。
1944年8月,抗日战争还在激烈进行。黄绍湘由重庆搭机飞到印度加尔各答,换火车至孟买,再乘美国运输舰,在几艘驱逐舰的护航下,经历了四十多天的难忘航行,才到达旧金山,后又横穿北美大陆,来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美国史。哥大是美国进步史学派比尔德、康马杰等大师云集的阵地。进步学派采用经济解释方法,分析美国史重大事件。教师上课采取研讨方式,讲课时只作简短的提纲式发言,师生在评价美国史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各抒己见。这种教学对从没有系统学过美国史的黄绍湘来说,最初有些摸不着头绪,不知如何应对。黄绍湘想起了在清华复习西洋文学史用过的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由浅入深,由似懂非懂到融会贯通,逐步弄通美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她锲而不舍地认真钻研了大量进步学派的专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加以分析筛选,再结合教授讲的具体内容,作了充分准备,她的发言总能赢得师生们的赞扬。这种学习、发言、辩论,使她英语口语水平、思辨能力大大提高。
为了扩大视野,她还到纽约杰斐逊社会科学院进修美国工人运动史、黑人运动史。她从历史角度,了解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过程,认识到美国人民长期艰苦斗争,甚至流血牺牲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学习之余,黄绍湘还结识了不少美国进步同学,和他们讨论中国国内形势,并通过他们参加一些美国群众集会。这些实践都大大丰富了黄绍湘对美国的认识。她与史沫特莱结识后,帮助史沫特莱翻译中文资料,包括为其撰写《朱德传》搜集一些根据地的原始资料。黄绍湘还经常用笔名在《华侨日报》上发表批评国内时政的短文。董必武在联合国成立大会时访问纽约,在对华侨作公开演讲时,突遭少数反动分子围攻、诘难。黄绍湘等进步学生挺身而出,维护会场秩序,保护董老安全。1946年初,中国内战全面展开,黄绍湘【优秀离退休教师先进事迹】
联系进步同学发动广泛地签名运动,反对杜鲁门政府援蒋打内战。1946年夏,黄绍湘完成了《威廉·麦克莱的政治哲学思想》的硕士论文,她的导师、进步派学者约翰·克劳特亲笔给黄绍湘写了贺信,对她的论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946年6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学位。黄绍湘的勤奋好学和取得的优异成绩,使她的导师一再勉励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替她在耶鲁大学找到了教授中文的工作,以解决她的生活费用问题。黄绍湘一心思念祖国,谢绝了导师的美意。她将全部结余购买了大量有价值的美国史书籍,又万里迢迢赶回祖国。
黄绍湘1947年回国后,先后任台湾台南工学院英文教授、青岛高级商业专科学校英文教师,1950年任xx大学文史系教授。这一时期,是黄绍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撰写和发表有关美国历史的文章的开端。这主要源于时任xx大学校长的华岗先生对外国历史的重视。华岗先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是全国解放后xx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这期间他主张把历史系从文史系独立出来,并发展成为当时全国综合性大学同类系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系科之一。杨向奎、陈同燮、张维华、王仲荦、童书业、郑鹤声、赵俪生、黄云眉等当时赫赫有名的历史学教授齐聚山大,史称八马同槽。华岗认为,要明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一方面固需研究中国社会过去历史的行程及其阻滞原因,同时又需研究欧美与日本等国的发展道路,才能明了它们一定要打开中国门户的历史背景。所以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对于世界各国特别和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有相当的研究和了解,才能适当地处理各种问题。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所以他又聘请了留美归国的黄绍湘开美国课,这是中国综合性大学第一次设置美国史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当时中美关系紧张及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情况下更为难能可贵。于是黄绍湘充分展示所学,精心授课,为山大历史学专业被列为xx大学的第一重点学科作出了贡献。1953年,她推出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美国史专著《美国简明史》,继而又于1957年推出她另一美国史专著《美国早期发展史》。这不仅在我国美国史研究领域是最早的,在我国世界国别史研究领域也是最早的。
1956年,她调中央政治研究室从事美国史研究工作。在此期间黄绍湘出版了《美国通史简编》、《美国史纲》等专著,对我国美国史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2006年8月3日,她荣获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终身荣誉证书。
黄绍湘离休后,仍然笔耕不辍,与时俱进,一直坚持科研工作,直到90岁高龄,还在参与有关学术的论战,最近,她还在撰写有关罗斯福新政问题及有关美国史的重要问题的学术论文。2001年,作为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之一的黄绍湘集出版,是对黄绍湘半个多世纪以来治学研究的肯定与鼓励。
一、不辱使命挑重担,全心扑在老年教育事业上
从担任老年大学校长那天起,他就把一腔热血奉献给了老年教育事业。一是为了办好老年大学,他不辞辛劳地查找资料,寻求良策;绞尽脑汁地拟订计划,绘制蓝图;千方百计地落实经费,购置设备;苦口婆心地选聘教师,动员学员。在办学中,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和特点,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本着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宗旨办好老年大学。二是把建好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为办好学校的关键来抓。他对教师关心、尊重、爱护,平时看望慰问,谈心交心,征求意见,帮解难题,共商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三是深入实际抓教学。按老年人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现已开设课程十几门,适时举办多种讲座,组建了腰鼓队、模特队、体操队、合唱队等,成立了艺术团。在日常教学中,他亲临课堂指导,与教师、学员们共同探讨,改进教学工作。四是根据老年学员的兴趣爱好,开辟了第二课堂,活跃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每年不定期地组织学员参观访问、登山游园、开展联谊和文体比赛等活动,举办书画展览,组织老年艺术团送文艺下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慰问演出,既展示和宣传老年大学的办学成果,也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抓好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用制度促进和规范办学,学校越办越红火,已成为石嘴山市的新亮点。在市老年大学的影响和带动下,在全市范围内又陆续办起了县级老年大学、企业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大学分校,全市老年教育网络正在迅速形成。这与张元善同志的不懈努力、积极支持和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他虽然已到69岁的高龄,可仍然早出晚归,全身心地扑在老年大学的各项工作中。十多年来,他始终不计报酬,将无私与奉献融入全市老年教育之中。
二、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推进研究会工作
XX年9月,由市委提名,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张元善同志又担任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肩上挑起了两付重担。担任会长初期,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是一无办公场所、二无设备、三无工作人员、四无活动经费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他从研究会基础工作抓起,筹措经费,加强领导力量,设立办事机构,建立健全制度,发展壮大会员队伍,加强组织学习,交流研究成果,创办了会刊。组建了由20多人组成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宣讲团,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随时应需进行宣讲。仅XX年到各学校宣讲就达20多次,听讲师生达1.5万人以上。他还利用全市干部培训办班机会,围绕讲党性、重品行、树形象等主题活动,宣讲延安精神。在XX年4月,就有XX多名公务员和企业管理者聆听了延安精神报告会。他还组织会员到延安、昆明、郑州等地学习弘扬延安精神的经验,参加各类研讨交流活动。在他带领下,市、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研究分会和研究小组已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开展活动的网络体系。
三、重视经验总结,推广运用理论研讨成果
在推进老年大学工作和弘扬延安精神实践活动中,他很注重经验总结。先后多次深入了解调查老年教育情况,亲自撰写报告反映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市委、政府支持,促使老年教育不断有新发展。他担任市延研会会长后,组织开展的理论交流越显活跃与频繁。近几年,在各地研讨交流获奖的优秀论文达到100多篇。XX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郑州召开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他组织本会选送2篇文章参加大会交流。他还将会员们理论研究成果结集为40多万字的《传承与创新》出版发行,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四、保持党员本色,坚持不懈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他是一个善于建言献策的人,市上组织老同志参加的巡视、参观、调研、座谈等活动,他都积极参加。社区、街道聘请他当顾问,他从来都没有推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义务植树等劳动,都少不了他的参与。还亲自创作演出剧本和编排节目。平时,老同志有了困难,他都会主动关心帮助,热情慰问。他通过组织活动向因贫困辍学、失学的学生捐助。汶川地震发
生后,他带头捐款,还动员学员和会员奉献爱心。他重视学习,关心时局,经常参加市上的一些重大活动。一些离退休老同志打问有关情况,他都认真给予解答;碰到个别发牢骚的,他更是耐心解释,从思想上开导,甘愿做一名义务宣传员。XX年3月,石嘴山市遵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他又担任起了指导检查组组长的工作。他的社会活动还有很多很多
桑榆霞光胜晨阳,这是张元善用自己的实际言行折射出的风采。为了老年人的事业和社会发展与进步,他仍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知歇息地在忘我工作着。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成为大家尊敬、钦佩和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