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一篇

职 业 危 害 防 治 措 施

针对我公司的生产特点及实际情况,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针对职工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特制定以下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治。

一、尘肺病防治措施:

预防尘肺病最有效地方法是防尘降尘。坚持我国已有的“革(技术革新)、水(湿式作业)、密(密闭)、风(通风)、护(个体防护)、管(加强管理)、教(宣传教育)、查(监督检查)”八字方针,设置各种排尘、捕尘设备,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劳动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以下。粉尘作业人员应使用防护用品,带防尘口罩,防止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

二、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防止烈日下暴晒,作业环境要保持通风,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过度疲劳,穿白色或浅色衣服。在劳动和工作时,带上草帽或安全帽。日常生活中饮食要清淡,不宜多食油煎味厚和过分油腻的食品。居室要清洁通风,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劳动。

三、振动病防治措施:

不断革新工艺设备和方法,已经达到减振目的的,从生产工艺上控制或消除振动源才是振动控制的根本措施;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振动;改进振动设备与工具,降低振动

强度或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以减轻肌肉负荷和精神紧张等;改革风动工具,改变排风口方向;改革工作制度,专人专机,及时保养和维修;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控制车间及作业地点温度,保持在16℃以上;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作业轮换工作制度,以利于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加强技术训练,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业成分;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作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

四、电焊工职业病防治措施: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针对这些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分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

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防止焊接时缠身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较差的密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功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苯、甲苯、二甲苯中毒防治措施

上岗前进行防治及安全教育;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改革生产工艺;加强通风排毒;做好卫生保健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六、职业危害预防宣传

企业进场培训中必须进行职业危害及预防落实措施的培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加工厂和项目部周会中必须对职业危害预防情况进行总结;各班组班前会上要对应进行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进行重申,并对上一工作日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七、职业危害预防工作检查

加工厂、项目部负责人对员工工作中职业危害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并在周会上进行总结,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所负责单位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执行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报表形式上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河北新华幕墙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二篇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一、防治措施范围;

公司所属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噪音、高温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应执行本办法。

二、职业病危害种类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各项目部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以下几大类:

1、生产性粉尘

作业场所:在车间制作中,材料的下料切割过程产中生产的粉尘,长期吸入这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对于车间制作中,材料的下料切割过程产中生产的粉尘,切割时【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加工设备要配备喷淋设施,使水均匀喷洒在型材材被切割处。

个人防护措施:

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制作中采取不断喷切割液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以防止工作人员吸入有害粉尘。

2、电气焊

作业场所: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从事焊接作业的场所应在设置隔离措施的固定场所进行施工。 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焊接预热焊件时,应搭设隔离焊件所发出的辐射热。

雨天不得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作业后,清理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消除焊料余热后,方可离开。

个人防护措施:

焊接铜、铝、锌、锡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滤清器。

从事焊接工作的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绝缘手套,必要时应佩戴防毒面罩。

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不能长时间从事电焊作业。

3、生产性噪音:

作业场所:在车间制作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切割锯、铣床及一切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振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振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制作车间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工作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监测,采用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

个人防护措施:

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4、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在非露天的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或采用空调、电风扇等通风设备。

高温作业场所应配备足够的防暑降温药品。

个人防护措施:

长期措施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施工作业应合理的安排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间。

施工作业人员应经常饮用茶水、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

三、安全检查措施:

1、项目部应对施工现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

2、公司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性检查外,在每月的月底由公司领导、安质处、办公室等部门人员对各项目部施工现场进行统一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各项目部要按三定措施进行整改,报公司安质处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项目部进行严厉处罚或通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青岛世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3日

职业危害防治定期检查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成立以生产主管经理为首,行政部、生产部、医务室、总工会和各子公司生产厂相关领导组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子公司、部门、车间设立以主管领导为主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各部门的安全员为职业卫生的专(兼)职监督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本公司、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性危害。

四、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五、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请由依法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说明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三篇

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说明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对涉及粉尘、噪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

一、粉尘

生产作业现场粉尘主要是游离的石灰石粉尘、铁粉粉尘、砂岩粉尘、粘土粉尘、脱硫石膏粉尘、粉煤灰粉尘、水泥粉尘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破碎机操作员、堆料机操作员、皮带巡线员、生料磨操作员、水泥磨操作员、煤磨操作员、现场巡检及维修人员等。各类粉尘的预防措施有:在各类破碎机喂料口上方平台及运输石灰石的皮带机下料口处设立洒水除尘装置;在破碎机、皮带机、生料磨、水泥磨及熟料、水泥运输设备上配备袋式除尘器,并设定程式让其开机时先于这些设备运行;在篦冷机设备上配备电收尘器;给可能涉及到职业病危害的工种人员配发防尘口罩、风帽。

二、噪声

生产作业现场噪声主要是来源于破碎机、电动机、空压机、皮带机、堆料机、生料磨、水泥磨、旋窑、汽轮机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破碎机操作员、皮带巡线员、堆料机操作员、生料磨操作员、水泥磨操作员、窑巡检人员、煤磨操作员、余热发电汽轮机中控及巡检人员等。预防措施有给现场这

些工种人员配发耳塞、在破碎机、堆料机、水泥磨、水泥发货、余热发电站中控等操作室内对发生的物体、场所与周围进行隔绝。

三、高温作业

生产作业现场高温作业主要来自汽修车间、爆炸作业现场、破碎机、堆料机、皮带机、窑作业现场、煤磨车间、水泥磨车间、机修车间。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工程机械维修人员、皮带机巡线员、爆破作业人员、窑巡检人员、现场设备维护及检修人员等。通风降温措施:

(一)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1、机修车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式通风方式。

2、高温作业维修时采用机械式通风,如用风扇。

3、在各类操作室、员工休息室等处安装空调设备。

(二)加强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我公司为员工配发了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如焊工,佩带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通风性能良好的防热焊工服;窑检修人员配备高温防火服。

(三)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1、从预防的角度,本公司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不安排从事高温作业。

2、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高温期间公司安排食堂供应绿豆汤等作为高温饮料,并在保养场配置了饮水机供员工补充水份。毎年高温季节还购置风油精、仁丹、西瓜等防暑降温用品。此外,公司还根据实际,制订了合理的膳食安排,在膳食中为员工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

A、B1、B2、C和钙等营养素。

(四)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本公司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如: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等。对家远的员工,安排在厂区临时宿舍休息等。

四、有毒有害气体

公司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现象发生,专门配备了防毒面具,煤磨车间建成半敞开式结构。

防止职业病危害的综合措施:从思想上认识职业病对健康的危害,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测定,重视职业危害工程技术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对从事粉尘作业人员,在公司内设置淋浴设施。对涉及职业危害的职工每年安排体检。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四篇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我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本企业施工现场易产生粉尘、焊接弧光、产生噪声等企业职业危害因素。

2、职业病,本企业是指施工作业人员在接触粉尘、焊接弧光、产生噪声等有害因素产生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二、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

1、粉尘

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砼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电(气)焊等工种;预防措施: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2、生产性毒物的危害

施工现场生产性毒物主要是铅、锰、苯、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油漆工、喷漆工、电焊工、气焊工、电镀工等工种;预防措施有: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要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3、噪声

施工现场噪声主要是来源于搅拌机、电动机、木工加工机械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打桩机工、推土机工、平刨工等工种;预防措施: 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躁声作业的时间。

三、防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思想上认识职业病对职工的危害,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测定,重视职业病危害工程技术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对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在工地设置淋浴设施,定期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作业的疾病患者,及时调换工作岗位。要将各项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各工种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一、搅拌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流动搅拌机除尘:

①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拆方便。

②流动搅拌机上有两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③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收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收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口,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2、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

多用砼搅拌的动化。由计算机控制砼搅拌、输送全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除尘器,这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3、高压静电除尘:

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在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中的尘粉,通过管道输送到绝缘金属筒仓内,仓内装存高压电晕电极,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尘粒荷电后贴附在尘源上,尘粒在电场力(包括风力)和自动作用下,

迅速返回尘源,从而达到抑制回收的目的。

二、木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木屑除尘措施:

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

三、油漆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企业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为100mg/m3)。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2)在喷漆上也采用新的工艺。

3)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

4)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5)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6)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中毒和铅中毒。

7)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

四、焊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 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

2)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是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到0.2mg/m3以下。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具体防护措施:

1)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

2)尽量采用低尘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的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3)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洗手嗽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

2、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主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锻造的加热炉、气焊和气割等。

①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防护眼睛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或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②为了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帽等。

五、瓦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①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效果均较好。

②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根本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五篇

附件1

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业病危害因素,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危害管理工作,防治职业病,保护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经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区队、各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

三、依法向劳动者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劳动者签

订劳动合同时,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四、依法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制度,按照《职业

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审查认可、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认可等程序。

五、对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区队、各车间职业病防治措施

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

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臵。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八、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九、组织开展对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

测,建立好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十、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

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劳动者公布。

十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落实

职责,以利急需,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附件2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

一、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为重点,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印发宣传材料、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等形式,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教育,以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健保护技能。

二、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争取达到100%,制定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依法落实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三、严格执行职业病报告制度,按规定要求如实上报。并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的预防性监督评价工作。

四、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测及职工健康检查工作。

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及时组织安排尘肺病病人的复诊与治疗。

六、按时参加市局组织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及学习班,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做好劳动卫生职业

病管理工作。

七、认真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八、依法落实有关职业危害及后果的告知制度,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九、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开展职业卫生自检活动。

附件3

职业危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认真学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劳动保护措施,使其符合卫生要求,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

二、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将粉尘、毒物及其他有害因素,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使其少产生或不产生。对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部分,亦应采取必要的综合预防、治理措施,使整个过程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三、对新建、改扩建的场所、厂房必须向上级有关指定卫生机构申请申报,取得认可后,方可扩建改造,并把各种有害因素的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四、对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有害物质或气体,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措施,不得排放超国家卫生标准的有害物质和气体。

五、对车间、硐室中的卫生防护设施要进行经常性的保养

和维修,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

六、对从事有害物质作业的新工人,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七、在从事有害作业时,工作人员要穿戴防护衣帽,按操作规程操作。

八、车间、硐室内用于有害物质的密闭系统,应避免跑、冒、滴、漏,必要时应配臵监测、报警装臵;对剧毒物质,应有一旦发生渗漏时的应急措施。

九、凡能产生辐射的生产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屏蔽吸收措施,并尽量使用远距离操作和自动化作业,必要时应有监测、报警装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22266.html

    上一篇:养狗宣传语

    下一篇:短小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