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小读者,冰心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27《再寄小读者》
再寄小读者,冰心 第一篇

再寄小读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正确书写六个生字。

2.程与方法: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谈了哪些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冰心热爱儿童, 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在通讯中谈及的内容。体会作者爱孩子,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直接导入

1. 同学们,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别踩了这朵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的另一篇作品《再寄小读者》。

2.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吗,谁来说说?

(1) 再说明不是第一次,那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简单介绍《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

本篇文章是《再寄小读者》中第一篇。

(2) 本文的格式有些像书信,那它是书信吗?

本文是通讯体裁,所谓“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是详实而

生动的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工具书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词,请学生认读

炽热、腼腆、曙光、乃至、酸辣、篇幅

开火车读,请同学解释词语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课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你读了这篇通讯,了解到冰心奶奶再告诉小朋友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四、了解课文内容后朗读课文,感悟真情。

五、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这篇通讯中像小朋友谈及了哪几方面内容,谁再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师:请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找出,作者在这篇通讯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 “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的想起你们来了”

“只要我觉得你们会感兴趣,会对你们有益的,我都会对你们讲”„„冰心爱孩子。

(2) “满窗明月,和煦东风”„„冰心爱生活。

(3) “我们亲爱的祖国经过了多大的变迁”„„冰心爱祖国。

三、朗读全文,感情升华

1.小组之间互相朗读课文,请读的同学带着“作者”的感情去读,听的同学以听众的心态倾听。

2.点名朗读,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阅读《再寄小读者》的其它篇目。

【板书设计】

再寄小读者

冰心爱孩子

冰心爱生活

冰心爱祖国

【再寄小读者,冰心】

【课后反思】

本文是《再寄小读者》中第一篇文章,版系类共有20篇通讯组成,文章开始,冰心告诉小朋友她将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为小朋友【再寄小读者,冰心】

们写通讯时的心愿及兴奋的心情。然后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从形式上看,文章类似书信,有写作对象的称谓,有极富情感的交流内容,有落款,有写作时间。但是还是和书信有所区别,在教学上先教会学生通信文体,然后从冰心那奶奶告诉小朋友几件事,让学生们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你,然后又从冰心奶奶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写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写。,从而理解冰心奶奶爱孩子,爱生活,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再寄小读者冰心
再寄小读者,冰心 第二篇

小朋友:

再寄小讀者 冰心 健康來復的路上,不幸多歧,這幾十天來懶得很;雨後偶然看見幾朵濃黃的蒲公英,在勻整的草坡上閃爍,不禁又憶起一件事。 一月十九日晨,是雪後濃陰的天,我早起遊山,忽然在積雪中,看見了七八朵大開的蒲公英。我俯身摘下握在手裏,真不知這平凡的草卉,竟與梅菊一樣的耐寒。我回到樓上,用條黃絲帶將這幾朵綴將起來,編成皇冠的形式。人家問我做什麼,我說:「我要為我的女王加冕。」說就隨便的給一個女孩子戴上了。

大家歡笑聲中,我只無言地在上我不是為女王加冕,竟是為蒲公英加冕了。蒲公英雖是我最熟識的一種草花,但從來是被人輕忽,從來是不上美人頭的。今日因情不可卻,我竟讓她在美人頭上,照耀了幾點鐘。

蒲公英是黃色、疊瓣的花。很帶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愛她。我對於花卉是普遍的愛憐,雖有時不免喜歡玫瑰的濃鬱,和桂花的清遠,而在我憂來無方的時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樣的成糞土。在我心情怡悅的一剎那頃,高貴清華的菊花,也不能和我手中的蒲公英來佔奪位置。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萬面大大小小的鏡子,重疊對照,反射又反射;於是世上有了這許多璀璨輝煌,虹影般的光彩。沒有蒲公英,顯不出雛菊,沒有平凡,顯不出超絕。而且不能因為大家都愛雛菊,世上便消滅了蒲公英,不能因為大家都敬重超人,世上便消滅了庸碌。即使這一切都能因世人的愛憎而生滅,只恐到了滿山滿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時候,菊花的價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價值,反不及庸碌了。 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長處,一人有一人的價值。我不能偏愛,也不肯偏憎,悟到萬物相襯托的理,我只願我心如水,處處相平。我願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麗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侷促羞澀,

博愛的極端,翻成淡漠,但這種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愛小朋友,有誰知道?

冰心 書到此,高天蕭然,樓上風緊得很。再談了,我的小朋友!

五‧九‧一九二四‧沙穰療養院

语文 再寄小读者
再寄小读者,冰心 第三篇

【再寄小读者,冰心】

寄小读者阅读试题
再寄小读者,冰心 第四篇

《寄小读者》课外阅读

内容介绍:

《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寄小读者》记叙了她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了心中的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其间浸润着浓厚的母爱、手足之情、友情、乡愁,亲切描述了陪伴她度过三年异地生活时光的慰冰湖、闭壁楼、娜安避迦楼、圣卜生疗养院、沙穰疗养院,还有病友、朋友和孩子。冰心用真挚诚恳、缱绻悱恻的文字纵情地描述着异国之旅的见闻和感想,述说着对往事的追忆和遥想。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 999年),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 冰心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寄小读者》收集的书信数目是29篇。

阅读试题:

一、 填空题。

1.冰心原名 ,笔名冰心是取“ ”之意。

2. 《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___时写的。

3.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4.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 》于198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

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5.《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

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 才能经历。

6.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7.《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

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

8.《 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

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 和 。

9.《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 年之久。

10.《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

因”送给 。

11.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节。

12.《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

长者,过起了 。

13.《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 赴美留学前夕

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B.不同国家的地理、

历史与人文的知识。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7.《寄小读者》中,作者第一次远渡重洋,乘( )到日本。

A.约克逊号邮船 B.海轮 C.飞机 D.火车

8.《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9.《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她以( )为例子。

A.玫瑰 B.菊花 C.桂花 D.蒲公英

10.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这是为何( )

A.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B.“我”童年住海边,现在住湖边。

【再寄小读者,冰心】

C.海广阔无边,湖红叶绿枝。 D.随年纪兴趣喜好也就改变。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冰心有四个弟弟,最小的13岁。( )

2.《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

3.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

4. 《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

5.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选自其散文集《樱花赞》。( )

6. 《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这是因为“我”素来不喜欢热闹 。( )

7. 作者在威尔斯利的圣卜生疗养院有一段时间“心酸肠断”,是因为她不适应那里的生活。( )

8.《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

9. 《寄小读者》中,作者忆起左辅的《浪淘沙》词“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是因为她当时在慰冰湖畔,临水起了诗兴. ( )

10.《寄小读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诉弟弟,在国外想念家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缺少一种生活,“就是我们每日一两小时傻顽痴笑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和家人说笑、嬉戏的日子。 ( )【再寄小读者,冰心】

附: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冰心 谢婉莹 2. 沙穰 3. 伟大的母爱 4. 母亲 5. 白岭和华京

6. 3 7. 冰季 8. 圣诞 9. 瓜果节 10. 一只小鼠

二、选择题。

1. A 2. D 3. A 4. B 5. A 6. B 7 .A 8. A 9. D 10. A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

《再寄小读者》教案
再寄小读者,冰心 第五篇

再寄小读者

教学目标:

1、

2、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逛、珍禽异兽、身临其境、积攒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信的内容,掌握学习语文的门径,提高阅读、写作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1、

2、 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理解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前导语:

同学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呢?同学们都想知道这个答案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老奶奶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二、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 板书课题:再寄小读者。作者:冰心

(2) 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为少年朋友写了许多文章。

(3) 释题:“再寄”第二次寄,1933年冰心奶奶去美国留学,把旅

途见闻写成信的形式,寄回国内发表,编集为《寄小读者》,1959年她又以通信的形式为小朋友写文章,所以称为《再寄小读者》。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把不理解的词语

画上记号。

(2)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3) 学生讨论交流自读情况,教师巡视。

(4) 巩固、小结。(认读生字,词语;指名分段朗读;理解词语:珍

禽异兽:珍贵少见的鸟兽;积攒:积聚;门径:门路;身临其境:临,到。境,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3、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向少年儿童表达见闻的?向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找出课文中的具体句子。

(2)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3) 教师归纳、汇总。这篇课文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同学们提出在学习语文和写作中遇到哪些困难。询问暑假后回想的感受;询问暑假生活的情况;询问写作上的困难;介绍两个小朋友逛动物园后的日记;指出一个小朋友日记写得好的原因;希望小朋友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

(4) 小结:同学们归纳得很有代表性,这些问题留待下节课进一步理解。

4、 布置作业

(1) 巩固生字,新词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 创设情景,合作探究。

1、 冰心奶妈关心、询问我们写作上的困难,你喜欢写作文、写日记吗?

2、

3、 我们一般在写作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归纳主要困难) 课文指点我们克服困难提高写作能力,找一条门径,针对我们写作上的困难,找一找冰心奶妈告诉我们的学习语文,提高写作的门径。

三、 合作学习,体会作者表达感受。

1、 日记、作文都是反映生活的,生活中的许多看来平常的事,我们细细看,好好想,描述下来,就是反映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有心人,不会无话可说。冰心奶妈在第2节提的事都是我们写作的材料。

2、 读课文,比较两个孩子日记的情况,按要求表达。 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

四、 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 我们通过分析以上两个孩子的写作,我们是否找到了写作的门径。(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2、 门径:上好语文课,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多读书刊,仔细读,摘录优美生动的词句,学习运用;对生活中的事细心看、听、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3、 你们喜欢写作吗?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表达)

4、 读了冰心奶妈的信,你准备从哪几方面努力,学好语文?

五、 归纳总结

总结:这节课应结合自己在学习语文,提高写作能力等困难方面来学习。读了冰心奶妈的信,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受到了启发,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牢记冰心的话,争取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争取更大进步。

六、 布置作业

练习给冰心奶妈写一封回信。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2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