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 事业单位 |

【www.guakaob.com--事业单位】

篇一: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

**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编办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省、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协力推进,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事业单位分类工作顺利进行。分类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我县共有事业单位XX0个、事业编制XXXX名,其中,纳入分类范围的事业单位XX0个、事业编制X5XX名。纳入分类的事业单位中,全额单位2X1个、事业编制 名,差额单位 个、事业编制45X名,自收自支单位 个、事业编制70X名。截止目前,已完成了X04个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的X0%,达到了市上提出的“已分类事业单位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X0%”的进度要求。已分类事业单位中,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X7个,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的7X.2%;公益二类事业单位7个,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的1.X%。

2.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一步改善。通过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扎实推进、权责清单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卫生和计划生育资源等各项工作,政府各部门职能得到有效转变,管理方式进一步创新,主管部门制定政策规划,加强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强化,减少了对事业单位微观事务的管理,事业单位法人

自主权得到加强,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同时,在充分调研、反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规范乡镇机构和驻地站所工作的意见》,乡镇“五办一室”和“一站一所四中心”的管理等到有效加强,理顺了乡镇机构和站所管理体制,有力推进了规范化建设。

X.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更加规范。结合行业体制改革和职责任务调整,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了卫生和计划生育资源,将原县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站整合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撤销了职能任务弱化的市场建设中心洛门市场管理所,按照组建不动产登记管理机构的要求组建了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方案要求,设立了金融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在县外资扶贫项目中心加挂了县精准扶贫中心牌子,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综合服务服务中心加挂了精准扶贫工作站牌子,有力保障了重点、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4.编制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按照“控总量、优结构、保重点、促发展、增活力”的要求,全面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坚持“动态调控、余缺调剂”的原则,加强编制的动态管理,重点从长期空缺、职能弱化的调剂调剂了 多名编制,充实到教育、卫生、环保等民生重点领域和任务繁重的单位,有力加强了社会事业发展急需部门的工作力量,有效保障了公益事业用编需求,优化了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编制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5.分类改革配套政策推进取得新成果。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

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任务复杂艰巨,需要多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推进。今年,在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开拓创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职业年金制度破冰前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有益的探索,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和登记管理制度不断改进,这些工作不但有力推进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政策的完善和实施,而且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早日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水平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打造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二、主要做法【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稳妥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按照分类方案,采取“三审定案”的方法,分四个阶段稳妥完成了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工作:一是初审阶段。各主管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提出本单位及下属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初步意见,与县编办充分沟通协商后上报。为了加强对分类工作的指导,县编办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多次深入到执法局、建设局、交通局、财政局等单位,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流,有力促进了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研究复审阶段。县编办对对各单位上报的初步意见汇总、整理后,对照《**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进行反复论证、认真审核,与省、市事业单位分类结果进行了逐一核对,按照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成熟一批、批复一批的工作要求,提出了第一批事业单位拟批复分类意见。并就第一批事

业单位拟批复分类意见向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单位征求了意见和建议。三是会议审议阶段。筹备召开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就我县第一批事业单位拟分类结果进行了审定,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会议审议意见,对第一批事业单位分类意见进行了修正后,再次向领导小组成员征求的意见,形成了我县第一批事业单位分类的具体意见。四是发文批复阶段。事业单位类别确定后,由县编办确定了X名责任心强、业务精干、工作细心的同志专门负责第一批事业单位分类意见批复文件拟制、印发工作。目前,发文批复工作已全面完成,并按要求将分类意见批复文件向市编办进行了备案,共拟制、印发文件54个、X00多份。

2.坚持事业单位类别划分标准。坚持以社会功能为根本标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依据,不附加其他条件,严防生产经营类向公益服务类挤、公益服务类向行政类靠的倾向;坚持根据职责和特点,细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对完全符合某一类型的,直接确定期类型,兼有不同类型特征的,按主要职责和发展方向确定其类型;坚持“三个不突破”,即不突破原有机构总额,不突破原有编制总额,不突破原有财政负担,单位提出的分类意见不得突破原有机构总额、编制总额,不得增加财政负担;坚持精简效能的原则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继续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工作,及时调整任务不饱满、长期缺编单位的人员编制充实到民生重点领

域和任务繁重的单位,对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合并设置,对职责单一、规模较小、工作任务不饱和的予以整合,对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的,能撤销的坚决撤销,不能撤销的,重新界定职能,理顺关系,合理设置。

X.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重中之重,立足机构编制工作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机构编制科学化管理水平。通过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确保公益目的实现。一是根据《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运行办法》,建立机构编制联席会议机制。凡是在人员调动(招聘)中,涉及大额编制的使用审批,由县编委主任主持,召开由县委办、政府办、组织、编制、监察、人社、财政等部门参加的机构编制联席会议,共同研究,互相监督,切实增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管合力。二是建立乡镇站所规范化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和驻地站所规范化管理的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能定位、隶属关系、设岗定员、岗位职责、人事管理等方面,对进一步规范乡镇站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切实形成了管理层级规范、隶属关系清晰、充满活力的乡镇干部管理新常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4.统筹推进改革顺利进行。我们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在人员力量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选调负责心强的同志充实到事改办,加强了事改办工作力量。在工作中,通过将分类改革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

篇二: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瞭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务十分艰巨,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结合改革实践进行积极探索

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公开发布,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反响。作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11年3月下发的指导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业单位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指导意见的部署,在清理规范基础上,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即将开始,一些先行先试的地方和部门已经完成了模拟分类,有的地方还完成了实际分类工作。从实践操作层面看,这项改革面对着不断凝聚共识、增强改革动力和积极稳妥推进的考验和挑战。

近期,带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一系列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编办)副主任张崇和。3月2日和4月10日,中组部、中央编办、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专题研讨班,以及厅局级公务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研讨班。在这两次研讨班上,张崇和进行了精彩的辅导和讲解。

面对本刊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务十分艰巨,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结合改革实践进行积极探索。

系统把握顶层设计

全面掌握中央精神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的又一重大决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良好期盼

《瞭望》:您如何看待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张崇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的又一重大决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良好期盼。要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瞭望》:这次改革指导思想有什么特点?

张崇和:指导意见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这一指导思想,特别强调了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这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

共识,解除广大事业单位职工的疑虑,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瞭望》:指导意见提出了2020年的总体目标和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如何处理改革目标的远近结合?

张崇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这个总体目标,一是充分体现了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要求相联系;二是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贯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提高公益服务水平的新期待。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到2015的阶段性目标,即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落实这个阶段性目标,重点是针对目前公益事业发展和事业单位运行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进行改革,力求一段时间内见到成效,为实现总体目标奠定基础。

同时,具体到每项改革任务,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年度完成,分步骤实施,这样有利于稳妥推进。组织实施中,需要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确定的目标,根据地区、行业、部门实际,远近结合,先易后难,统筹推进。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要将社会功能作为唯一标准,不以机构名称、经费形式、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标准,防止公益类向行政类挤、经营类向公益类靠。对兼有不同类别属性的复合型事业单位,可按主要职责任务和发展方向确定类别,对其他职能进行调整。已经改革和正在改革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的事业单位,也应按照指导意见精神,结合行业体制改革实际,科学确定类别,做好衔接 《瞭望》: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划分事业单位类别,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张崇和:指导意见明确,要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别。同时,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公益一类主要承担基本公益服务,公益二类主要承担一般性公益服务。

科学划分类别,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按照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分类的原则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分类的依据是社会功能。在实际分类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按标准严格划分类别。要将社会功能作为唯一标准,不以机构名称、经费形式、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标准,防止公益类向行政类挤、经营类向公益类靠。二要合理划分复合型事业单位类别。对兼有不同类别属性的复合型事业单位,可按主要职责任务和发展方向确定类别,对其他职能进行调整。三要做好与行业体制改革的衔接。已经改革和正在改革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的事业单位,也应按照指导意见精神,结合行业体制改革实际,科学确定类别,做好衔接。

《瞭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张崇和:公益类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是改革的核心,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事关改革的成败。为此,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强化公益属性,激发生机活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需要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包括,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人事制度、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社会保险制度、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创新监督机制,等等。

《瞭望》:创新管理体制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张崇和:事业单位改革既要改事业单位本身,又要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重点是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对此,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行政主管部门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这一要求,对于解决目前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管得过多过死等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是探索管办分离。要求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确保公益属性。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管了许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举办和管理的事业单位过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只管脚下、不管天下”等问题。

三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重点是改革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实行差别化管理,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的要求,科学制定机构编制标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建立动态调整

篇三: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6编办工作总结

编办工作总结

2016年,我办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等有关机构编制工作主题,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抓改革、调结构、强管理、优服务、促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严格机构编制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用编程序,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推进行政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单位编制使用和人员调动严格按《关于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办理。确保了市乡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效控制了全市机构编制非正常增长。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科级机构74个。其中:党委工作部门8个、政府工作部门27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人大6个、政协6个、群团组织8个、政法部门3个、直属事业机构8个(已批参公管理单位4个)、乡镇5个、农场1个。全市共有编制4539名,其中:行政编制1127名,参公编制197名,事业编制2892名,工勤编制131名,机关占事业编制135名,暂定数57名;实有人数4391人,其中:公务员1404人、事业人员2682人(专业技术人员2126人、职员204人、工勤人员352人)、工勤人员305人。

(二)落实机构编制事项

在机构设置、争取编制、引进人才方面,上报州编委请示事项21个。增加核定5个乡镇和3个单位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7名;增加政法委2名行政编制;增加1个正科级机构,副科级机构2个,内设机构高配为副科的4个,批准设立事业单位1个。

(三)引进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1、2016年,积极向上争取,公开招录公务员92名(带编25名、空编67名)。

2、带编考核引进紧缺专业学科优秀人才62名,其中:教育系统42名,卫生系统20名。已组织考核组到高校考核,实际签订合同56名。

3、公开考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勤人员89名(非教师岗位),其中:带编69名、空编20名。

4、公开考试招聘教师岗位公告6名(市幼儿园6名),。

5、公开考试招聘"特岗"教师50名,现报名已结束。

(四)抓日常基础管理

1、上半年,办理调入、调出人员工资手续127人次,并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台账,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一户一档",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变动情况逐一登记,全面动态的掌握人员编制现状,确保变动资料一项不漏,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2、做好机构编制年度统计工作,按照省、州编办的要求,严格审核各单位上交的数据采集表,统计数字真实、准确,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并上交。

3、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事业单位年检,全市事业单位116个,应参加年检单位103个,实际年检101个,年检合格单位101个,年检合格率98%。其中办理事业单位变更登记事项4个、设立登记0个、注销登记0个。

4、为总结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经验,记载历史资料,完成了《机构改革资料汇编》编撰工作,并发放到市直各单位。

5、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根据全州编办工作会议要求,正在有序的对全市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进行梳理,为下半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奠定基础。

(五)抓作风建设

1、认真贯彻学习中央、省、州、市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改进作风严格廉洁自律等文件精神,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从长远看起,从现在抓起,采取有力的措施,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全体干部群众的勤政廉政观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进一步增强。

2、根据市委政府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我办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主题活动。及时成立了市委编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依法清权确权、编制职权目录、查找廉政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明确防控责任、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签定承诺书,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完善、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党员干部团结协作,务实创新成效显着。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我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还要继续探索编制管理模式,针对行政编制供与求、混编混岗问题多下功夫;二是部门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抓落实方面还需要努力。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增长。以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检查为手段,进一步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真正转变政府职能,遏制机构编制的盲目增长,减轻财政负担。

(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是根据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安排,今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即将出台,我们将按照"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继续深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

(三)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机构编制工作法规和政策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法规运用水平。二是加强基础建设。认真做好机关档案管理、机要保密、财务资产管理、信访、普法、节能和机关服务保障各项工作。

(四)搞好调研和信息上报工作。

(五)继续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六)继续做好市委、市政府及州编委下达的各项工作。

篇四: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5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党委书记××

(2015年7月1日)

同志们:

镇党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对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今天的会议既是动员会,又是部署会,标志着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刚才,张书记传达了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孙书记学习了镇党委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纪律规定,希望大家务必认真领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件事关全局、事关稳定、事关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确保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功,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下达,我讲五点意见。

一、高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在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深刻变革,在开始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认识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客观要求

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密集区,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聚集地,是实施我镇人才战略、提升我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阵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关键,是基础。有了好的用人机制,就能够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因此,要着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创新,特别是用人制度和激励制度的创新,在事业单位建立起充满生机的新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一体化已成为潮流和定局,我国已加入WTO,时代与发展使我们日前融入国际化的大潮。而人才的问题,必将是永恒的、世界的话题,我们只有创造适宜的人才培养、发展、管理、环境,才能面对日益竞争的国际环境,才能经受国际竞争的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国际内形势看,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在西部开发中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地区间的竞争仍然十分突出,而且日趋激烈。如果我们不尽快、尽早下决心,加快改革、奋起直追,不但赶不上全国的需要,而且更会落在全省、全市的后面。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用人机制,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适应对人才的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的用人形式。在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其核心就是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明确事业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平等人事主体地位,通过签订聘用合同,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单位与职工之间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改革过去那种职工与单位之间存在的行政依附关系,使事业单位人员从单位所有变成社会所有,使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的基础配置中得到充分发挥。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当前用人弊端,加快事业发展和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的必然结果。我们过去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总的来讲是较为合理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变化,弊端日益显现出来,特别是在我镇,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一是事业单位设置多,机构小而全,人员规模大,财政负担沉重,我镇列入财政开支的事业单位9个,在职职工达89人,占财政供养人员的55.6;二是管理体制上政事不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事无岗、有岗无人、岗少人多、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岗的现象也较普遍;三是人事管理实行身份管理和终身制度,在岗不出力、出力不在岗、出力不出心,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内部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四是实行大一统的用人制度,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使事业单位难以通过市场和人事运作来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五是人才都是部门和单位所有,人才择岗位、岗位择人才双向选择的自主权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市场对人才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六是管理模式单一老化,分配要素和分配机制不尽合理,平均主义严重,吃的都是大锅饭,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致使有才无法施、不愿施,阻碍了人才、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七是事业单位门类繁多,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有行政化的、有服务化的、有公益化的、有行政服务公益相结合的,职能职责不很明确。以上多方面的弊端,牢牢地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2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