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玉米学情分析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收玉米学情分析(一)
收玉米说课稿

《收玉米》说课稿(迟继姚)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科书通过“收玉米”这一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

二、说学情

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课堂上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关注学生竖式的书写。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

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 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观看情景图,生提出问题:“淘气比小小多收了多少个玉米”?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收玉米学情分析(二)
《收玉米》教学设计

《收玉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7-58页“收玉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收玉米学情分析】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数位对齐。

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小棒、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笑笑和淘气一起在玉米地里收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课件播放“收玉米”动画情节)

教师板书课题:收玉米

二、讲授新课

1、师:通过观看刚才的动画,同学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笑笑收了42个玉米,淘气收了57个玉米。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师:你会解答吗?

生:57-42。

2、如果笑笑和淘气收的玉米不是整十数,同学们知道怎么计算吗?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7-42

三、探索新课

1、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提出这么多问题,下面同学们小组内交流怎样计算。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用计算器计算的。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计算的。

生3:我是口算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这些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算得很好。今天老师告诉同学们另外一种计算方法—竖式计算。

2、教师板书,介绍竖式。

(1)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减号写在减数的前面,横线代表等号,写在减数和减号的下面。

(2)计算方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从个位算起。【收玉米学情分析】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呢?

生:因为2和7都表示几个一,4和5在十位上,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对齐。 师:以上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用竖式计算,因为它算起来比较简便,不容易出错。

生2:我喜欢用口算,因为这种算法快。【收玉米学情分析】

四、巩固应用

1、师:这节课在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中,大家积极动脑,发现了这么多计算方法。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列算式:78-54 98-52

2、课本第5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情境图的含义,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如何解决问题。

3、课本第58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做题,找思维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评讲。

4、森林医生。

师:看到大家这么出色的表现,啄木鸟医生想请同学们帮这四棵生病的小树把病治好。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第58页,找到第4题,我们一起比一比,看谁的医术最高明,能把这四棵小树治好。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开心吗?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收玉米学情分析】

收玉米

笑笑收了42个玉米,淘气收了57个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57-42=15(个)

作业布置:

《同步伴读》P50、51。

教学反思:

收玉米学情分析(三)
收玉米教学设计

收玉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

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

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进

行减法运算。

2、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吃玉米吗?你们知道玉米什么时候成熟吗?

2.秋天到了,玉米成熟了勤快的淘气和笑笑帮家里收玉米。(观察图片课本 57页)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收玉米学情分析】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1)笑笑和淘气一共收了多少个玉米?

(2)淘气比笑笑多收了多少个玉米?

(3)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完成第一个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列竖式 个位+个位

十位+十位

(2)学生根据第二个问题列式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 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 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1)学生动手拨57-42=?

(2)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教师演示(教师和学生边说边拨) 练习: 37-25= 42-11= 45-24=

(学生用计数器练习,教师巡视,检查,点拨)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点评。师生口头小结两位数减两位: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B、竖式计算方法

57-42=?(类比加法)

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

练习1用竖式计算

52-21= 68-11= 76-23=

学生列竖式独立完成,板演,教师点评。 小结:自己归纳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练习2: 我是小医生(课本58页第四题)

学生合作交流找错误并改正。

师生小结: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看清符号(+,-),先从个位算起,再算十位。

四.实践应用

老师今年38岁了,老师比你大几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收玉米学情分析(四)
第四单元学情分析(新)

收玉米学情分析(五)
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 56 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五、课时安排

一、分数加减法„„„„„„„„„„„„„„„„„„„„„6课时

二、长方体(一)„„„„„„„„„„„„„„„„„„„„7课时

三、分数乘法„„„„„„„„„„„„„„„„„„„„„„8课时

四、长方体(二)„„„„„„„„„„„„„„„„„„„„8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分数除法„„„„„„„„„„„„„„„„„„„„„„6课时

六、确定位置„„„„„„„„„„„„„„„„„„„„„„3课时

七、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6课时

总复习„„„„„„„„„„„„„„„„„„„„„„„5课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4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