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一)
云南省2015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云南省2015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4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悬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u——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严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节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下列各项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B.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

C.在没有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们也可以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D.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必须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来解释。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C.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家靠榨取雇佣工人剩余价值获取利润的规律。

D.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达尔文发现有机-的发展规律一样具-划时代的意

义。

B.“空白”一词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事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C.“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D.作者从马克思的观点中总结出了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默写(2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 -7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田海。南取百越圭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g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长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援棘矜,非钴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i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履至尊而制六合六合:六国 B.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弱小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朝灭亡原因的一项是( )(2分)

①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②隳名城,杀豪杰

③收天下志兵,聚之咸阳 ④废先王之道

⑤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⑥振长策而御宇内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段叙述了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对内镇压对外掠夺的措施。

B.作者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文中叙逮秦始皇取天下之猛和守天下之严是为了反衬出秦朝灭亡之迅速。

D.作者既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也批评了他不体恤百姓的暴行苛政。

7.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与吏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安史之乱中,李白怀着平乱的愿望,曾任永王李鳞的幕僚,后受牵连,被流放夜郎。 这是他流放夜郎途中经过武昌游黄鹤楼时所作。

8.诗的首句提及的“迂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3分)

9.江城五月,当然无梅,可作者说他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这支穗子的笛声时,竞觉眼前有梅花漫天飘飞之感。作者这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 14题。

汉话,我想对你哭

北国骑士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 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英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婕花费时间、金钱换采一种o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迭“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 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让人心痛。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闭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 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迭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自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嚣的小学生么?

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

1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学子们为什么先是“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4分)

12.文章为什么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请根据文意,简要作答。(4分)

13.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4分)

1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5分)

第Ⅱ卷表达运用题(5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新疆清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

B.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知名品牌的毒奶糨事件,其后果裙影响耸人听闻。

C.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D.随着社会经济的迸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校九十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二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有,但数量不多。

B.我国如果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中宣部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扰乱正常的社会,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上的纳木措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

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 ②走近岸边 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 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 ⑥卵石历历可数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⑧

C.⑧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掌校高三(2)班晚10: 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大学。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十年寒窗,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习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你从中获取的信息并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

信息:(1)

建议:(2)

五、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40分)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有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里换了三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凡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掉出一颗,彼得一见就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先前弯一魔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二)
云南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答案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一

1.B 2.C 3.B 4.C 5.A 6.B 15.B 16.D 17.D 18.A

7.(1)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

(2).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是士大夫所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却反不如他们,这难道不奇怪吗?

8.通过视觉,一静一动写茫茫的沙漠、枯黄的衰草以及飘动的暮烟。反映了边塞的苍茫、荒凉。

9.张诗流露了对苏武忠义的敬佩之情,赞扬(激发)戍边将士忠贞爱国;杜诗通过感叹苏武当年的艰辛不易,映衬边地生活的艰苦。

10.(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风急天高猿啸哀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族秦者秦也;

11.答案:父亲在,忽视了父亲于我的重要,忽视了思考,做出了许多糊涂的事而不醒悟,将过去的路遮掩;父亲死后,内疚之心将“我”刺醒,对自己走过的路有了清醒的认识。

12.答案:(1)接到儿子批判他的信件时,对儿子的宽容与内疚。(2)为了消除疏远感,父亲与我游香山。(3)父亲回信对“我”即将成为人父的祝贺.(4)父亲突然去世。

13.“我”自己做了一回父亲,体会了做父亲的心情,才内疚地意识到父亲其实一直有和“我”亲近一些的愿望,却被“我”那么矜持地回避了。

14.(1)父亲去世带给我的强烈的孤独无依的情感(2)父亲为了消除父子之间疏远感而做的种种努力被我矜持回避,带给我的极端内疚情感(3)父亲的死让我体验到浓重的人生悲凉。

19.①“家父”改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③“鼻祖”改为“大家”。④“海涵”改为“雅正”。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二

1.D 2.A 3.C 4.A 5.D 6.C 15.B 16.A 17.C 18.C

7.(1)(又派遣)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呵问他是谁)。

(2)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象回声似的响应他,(很多人)背负着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从(陈涉)。

8.秋风急紧,天空高阔,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营造了宏阔苍凉的意境,为下文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9.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10.(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是当时已惘然。

(2)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申之以孝悌之义;

11.答案:作者运用正面表现和侧面衬托的艺术手法,通过肖像、动作等细节描写和“我”的心理活动,表现了霍金身体的残疾和目光的异乎寻常,从而突出了他超常的毅力、智慧和做人的尊严。

12.答案:(.①霍金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②霍金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③霍金生活在剑桥大学,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

13.首先,庆幸霍金能在平静中度过一生;更重要的是,祝愿所有像霍金这样有作为的人都能在平静中完成他们不平凡的事业。

14.①社会心态的浮躁②对人才的不尊重③对科学的亵读④对科学家的不尊重

19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冷艳,才多了些成熟,少了些青涩;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坚韧,才多了些静谧,少了些喧嚣。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三

1.D 2.D 3.B 4.B 5.D 6.B 15.B 16.B 17.D 18.D

7.(1)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

(2)现在秦王凭借自己的强大先割十五个城市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从而得罪大王(指秦王)呢?

8.颔联运用虚实相生(虚实对比或者对比)的表现手法,上联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家园,“蝴蝶”状梦境美妙和归家的快乐,下联写梦醒后三更半夜听到子规(杜鹃)鸟的哀啼,营造了一种悲苦凄凉的意境,梦中归乡是虚,子规哀啼是实,虚实相生(虚实对比),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思乡的悲苦。

9.“故园书动经年绝”表明作者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家书,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家书,了解家乡和亲人情况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作者因收不到家书的孤独愁苦之情。)“华发春唯满镜生”表达了作者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表达了作者归乡还是漂泊,归隐还是宦海苟且的矛盾心理。

10.(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江州司马青衫湿;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

11.①矮小、脆弱的小花,报告了春天的到来;②小花经历了痛苦与艰辛;③小花激励作者奋然前进。

12.如此脆弱(或平凡)的生命都能坚强结实地挺过无数痛苦和艰辛到达春天,花儿创造的博大的辉煌深深震憾了我的心灵。

13.运用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使“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的形象更鲜明,强调了作者的感受和感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14.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

19.观点一:学生春游出行安全问题的确重要,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取消春游。

观点二:学生出游安全责任重大,学校无法承担,教育部门的禁令可以理解。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四

1. D 2.A 3.C 4.A 5.C 6.D 15.B 16.D 17.A 18.D

7.(1)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2)(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8.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9.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10.(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惟有饮者留其名。

(2)女也不爽,士也罔极;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鲲之大;

11.118名优秀的俄罗斯青年被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活埋在一百多米深的海底;陆先生在网上用死亡日记记录生命的最后100天。

12.知道自己快死时才懂得珍惜生命的普通人。

13.反衬对年轻生命死亡的巨大的痛惜之情。

14.城市普通青年尽管“烦恼”,但他们至少拥有生命,活着是多么幸运。

19.我们摒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且在变质之时,会让别人恶心。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五

1. B 2.D 3.C 4.A 5.D 6.C 15.D 16.C 17.D 18.C

7.(1)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小年比不上寿命长的大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2)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8.诗人运用了“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展现了深秋时孤舟漂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身为游子的羁旅愁苦之感。

9.“惊”为“惊醒”或“惊起”之意。深夜的涛声惊醒了夜泊江边的作者。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江声”人格化,与寒江有机融合,寒上加寒,展现出广阔凄清的背景。表现出游子夜中被涛声惊醒,更感旅途凄凉的情态。

10.(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2)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凄凄惨惨戚戚;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①让修道者寻觅到诗意栖居的生命方式; ②让求道者领悟到人与世界的真谛,维系世界和人在根上的联系;③通过入定、静观和冥思的方式,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

12.①抒情载体、线索,渲染、升华情感。②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13.①排比、比喻、夸张。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扩张的后果,以及人纯真纯静品性的丧失。

14.①在自然面前,懂得敬畏、谦卑,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守住世界纯真的记忆、天然的风骨和神韵;②在世俗文化颓靡之时,能够宁静淡远,明了人与世界最本源的联系,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③在物欲膨胀的当下,应该超然物外,寻求浑然纯静的精神家园,以及不为物役的生活方式。

19.(1)搁置不用(2)有意隐瞒(3)隐没无闻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六

1. B 2.D 3.D 4.A 5.D 6.C 15.A 16.C 17.A 18.C

7.(1)(我)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遗憾的是晨光朦胧,天才刚刚放亮。

(2)有时沿着幽深曲折的小溪进入山谷,有时也顺着崎岖坎坷的小路登上山峰!

8.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9.吴诗通过宫内外环境的对比,暗含着对统治者沉溺于玩乐不关心政事的一种不满。李诗则借古讽今,警示统治者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10.(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樽还酹江月;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首向来萧瑟处;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11.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12.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13.《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14.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19.(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示例①: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示例②:“农家乐”,乐农家。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七

1. C 2.C 3.B 4.D 5.A 6.D 15.C 16.B 17.B 18.D

7.(1)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2)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8.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现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9.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为敌国”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解析](1)王诗和周诗都是三、四句写“夜景”,这里分析“夜景”的不同,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2)“心境”的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或“诗眼”),王诗抓第一句中的“悲”,周诗抓“不闻”“不知”等。

10.(1)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时维九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

11.回忆知青年代的伐木生活,对伐木导致的后果心生愧疚。照应题目,引出下文追溯、寻访红松的内容;为作者认领红松、为红松祈福作铺垫。)

12.存活于寒冷地带,生长缓慢,我国仅伊春有其原始保留地(或“数量极少”“在我国目前已所剩无几”);浑身是宝,在生产建设和生活中有多种用途。

13.(1)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第④段中用“横空出世,挡住去路”形象地写出红松的高大威严;第⑤段中用“饱经风霜却容颜依旧”形象地写出了红松的古老苍劲,用“心无旁骛地向上生长”写出红松挺拔不分叉的形态。(2)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第④段中将树皮的裂纹比作“时间刻度”,形象地写出红松的苍劲古老;第⑤段中将“松针”比作“玉簪”,形象生动地写出其身姿秀美。

14.红松高大挺拔,直指苍穹,如擎天之柱:红松在地方建设和国家建设中发挥并还将发挥积极作用;强调了红松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的作用。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仿真卷八

1. C 2.D 3.B 4.C 5.C 6.B 15.A 16.B 17.A 18.A

7.(1)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2)天下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几天不死。

8.登阁俯瞰,城中绿树浓荫,千家栉比,市井兴旺;凭栏远眺,赣江遥接云天,江面上一叶扁舟,摇曳而过,如同游人从天边归来。 “树密”、“千家”,给人以繁荣之感;“天际”、“一叶”,具有淡远闲静之趣。写出了滕王阁背城面江的独特风光。

9.从表现手法上看,两首诗的尾联都采用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的手法,言已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从内容上看,两首诗的结尾都表达了滕王阁这块胜地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沧桑之变和盛衰无常的感慨。

10.(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梧桐更兼细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第一次去,故居本真模样,原汁原味,给人丰富的想象。第二次去,故居修葺一新,未能保持原有风貌。

12.(1)实写和虚写结合,实写事件本身和画面内容,虚写想象中孙子孙女回家后的情形;

(2)正面和侧面描写结合,正面写小孩子的语言、动作,侧面烘托丰子恺的慈祥仁厚;(3)叙议结合,以记叙和形象的描写为主,铺以简洁的感慨议论。

13.(1)引用王诗突出丰子恺故居普通寻常,让人感到亲切,并巧妙暗示了参观的时间;

(2)引用范诗,点出了染坊店的特色,交代了丰子恺绘画色彩鲜艳的渊源;(3)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加浓了诗意氛围。

14.(1)丰子恺家是开染坊店的,染缸染出好布,故土故居“染”出丰子恺;(2)故居如缸,淡红深碧,丰子恺耳濡目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3)“缸”是丰子恺的成长环境,故居熏染了他的做人品格;(4)丰子恺从故居走出,无论他到哪里,都会带着故乡的色彩和文化印痕。

19.①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携手而行②就是为自己祈福;③也是在帮助自己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三)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机密★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聒噪(ɡuō) .

C.馈赠(ɡuì) .

D.瞥见(piē) .干涸(hé) .凹凸(āo) .栅栏(zhà) .湍急(tuān) .空乘(chénɡ) .诘责(jié) .剽悍(piāo) .拈轻怕重(zhān) .相形见绌(chù) .含情脉脉(mò) .不卑不亢(kànɡ) .B.绽放(zhàn) 镂空(lóu)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踊跃

B.焦躁

C.讴歌

D.修葺 迁徙 端祥 震憾 褒砭 骇人听闻 粗制烂造 突如奇来 克尽职守 反腐倡廉 中流砥柱 如愿以偿 沁人心脾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 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 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 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 即使 铭刻 标注

B.功勋 即使 铭记 标记

C.功绩 无论 铭刻 标榜

D.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

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10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

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⑤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A.①④⑤②③

C.④①③⑤② B.①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①③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

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

到1930年前后苏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阅读此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

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6)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名句: , 。

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10页)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9题,共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

2015年5月9日,北京某集团公司经理曾鹏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许涛,您还记得我吗?”曾鹏宇第一反应是:这么老套的诈骗电话还有人用啊?

“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对方开门见山的介绍,让曾鹏宇不禁一愣,“钱?还什么钱?”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还在读大学。后来您捐给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许涛的话让曾鹏宇十分诧异,因为他已经记不得有这件事,更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会有人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许涛告诉曾鹏宇,当时一共得到了数十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在北京找到工作,打算靠自己的努力还清每一笔钱。

通完电话五分钟后,曾鹏宇的手机短信响起,银行账户提示,他收到了汇款,除了那笔捐款之外,还多出来10%的利息。

曾鹏宇后来翻看以前的微博,找出了三年前的那封求助信:“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

8.请对许涛的行为点赞。(点赞: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喜爱、支持)(2分)

9.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三、阅读(含10~24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郞。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10页)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 .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10页)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19题。(9分)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

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2014年版,有删改)

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10页)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四)
2015年1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扫描版)

2015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五)
云南省2015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4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