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践活动

| 教师招聘 |

【www.guakaob.com--教师招聘】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一)
初中生物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种子发芽学问多

二、活动对象:八年级(13)班学生 指导教师:党溪

三、活动背景分析:

【资源分析】 :种子发芽学问多是综合实践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部分主题探究的活动内容,是对八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探究、实验、合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以及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种植过辣椒。),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种子实物,画图、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四、活动内容:1、首先以学生收集种子发芽有关资料入手,带学生进入神奇的种子世界,由老师以课本资料为例抛砖引玉,提出关于种子发芽你想探究什么?的问题,小组讨论,最后班上共同讨论确定活动子课题。2、在课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计划、分工等策划活动,并分享探究计划。3、在课后去完成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实验工作。4、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以照片,录像,小论文,表演、种子发芽展海报等形式展示成果。

五、活动策略: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总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节课得出实验结论根本不可能,第一节课完成主题生成实践活动设计,课下进行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课上通过讨论,探究式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从而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八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是较弱,所以提醒学生将本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变量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单一变量去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条件。。

六、活动时长:两周时间,2课时+课后活动

七、活动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做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推断出种子萌发的必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观察,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探究实验法完成对种子发芽的探究活动。

3、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通过对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学习,感悟人生的一点道理。

3、学生在对探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和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八、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做学生探究实验报告、实验材料器具(绿豆、花生、黄豆、培养皿、塑料口杯、带盖容器、锡箔纸、吸水纸、标签、土壤、清水、等。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收集种子发芽相关资料、准备各种状态的植物的种子等实验材料

九、活动过程: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二)
如何实施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浅谈如何实施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新课程的一个关键过程。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自然才能真正理解生物知识,真正体验生物之美妙,才可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使教学实践活动顺利进行,而且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教师认真考察、精心组织。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生物学中的某个或某些知识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生命现象、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确定活动目标

初中生物教学需要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但这些活动往往受到季节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教师要适时安排,确定活动目标。 l. 开放性地确立活动内容。可以是老师确定,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各种生物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着重对某一知识点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也可以是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2 根据活动内容确定活动场所。可选择山地、河流、农田、校园、街道、社区。3 每次活动之前都要给学生讲明实践活动的要求、目的、方法及纪律,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目的明确,秩序井然。4 活动一定要有记录,活动结束后要讨论总结,并写出实践活动的报告。

二、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

1.小组合作探究。较为普遍的组织形式是组成课题组,以小组合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三)
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李奇龙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本文在践行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交流等过程的相互转化,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生物教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初中生物实践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和建设四化的宏伟重任,教育则承担起传承文化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职责。我国的教育千百年来,一成不变地继承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轻实践、重考试成绩轻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了清一色的考试机器,把活生生的人培养成了只会读书的标准化“产品”,这种学校与社会、知识与技能、成绩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教育模式,已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桎梏。

一、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和社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

[1]区服务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和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改革与创新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而且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与展示的实验平台。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突出三个基本理念:

如何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对于西部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完全是一片空白,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过程也更加显得任重而道远。在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方向这一个大前提下不断地进行有效的探索,积极积累经验,为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要开展好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我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灵魂。综合实践活动的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

[2]程。”通过学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我校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子系统,学校教育的任务和职能只有通过学科教育才能完整的反映和体现出来,因此学科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如果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在各个学科中真正落到实处地开展起来,必将把民族的振兴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向深入,从而全面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根据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是合川区一所位于农村的重庆市级重点中学,根据这一具体的情况,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充分考虑学校的位置(农村乡镇)、学生的来源(农村学生居多)、学生的具体情况(成绩不是太好、动手能力差、年龄小活泼好动)等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们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赢得了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1、以兴趣为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

[3]造了空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

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4] 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在开展综合实践

活动中,以学科兴趣小组的形式为切入点,精心组织和安排各种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时,强调只能是喜欢生物和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才能报名参与本小组的活动。这样就从源头上排除了没兴趣、不喜欢的学生,从而为顺利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我校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有近50人报名参加,但由于都是自愿主动参与,因此学生的热情和希望值都很高,对于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与及要求同学们动手制作等各种要求,参与学生无论是成绩好的“优生”或是成绩或纪律都不太好的所谓

“双差生”,其参予的热情都非常高昂,不仅能够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而且无论是课堂讲解或是室外活动,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和主动的学习热情,远非平常课堂能够相比较。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因势利导,积极的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例如我们在初二上期讲授动物部分的相关内容后,争对同学们对观赏小动物的喜爱,开展了如何观赏和饲养巴西龟的综合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相关动物知识的兴趣。通过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一些平时不太“听话”的“差生”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找到了自已的位置和学习的信心,教师也从(她)们的身上发现了许多闪光点。其实他们并不比别人笨,其实他们也很聪明,只是他们贪玩好动精力没有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身努力不够造成。这让我们最终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其实世界上跟本就没有绝对的“废物”,所谓的“废物”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就像世上跟本没有绝对的“差生”一样,所谓的“差生”只不过是没有发现其闪光点,未能在学习上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和扬长避短而矣!

2、以动手为基础: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综合实践活动以“兴趣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各种实践过程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生物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自然科学。根据“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的教育思想,我们在讲授完“微生物与食品制作”一节的相关内容后,就安排了“四川辣椒豆瓣酱”制作的实践活动。其中第一个课时教师讲解“四川辣椒豆瓣酱”制作的方法、原理和相关原、辅材料的采购等内容,同时要求同学们认真做好笔记。同学们首先通过认真仔细地听老师讲解分析“四川辣椒豆瓣酱”制作方法和过程,然后按照老师的安排,利用周末双休日去集市采购买经自然发酵长霉的蚕豆瓣和新鲜的长条红辣椒(四川朝天椒),然后按照清洗→去蒂→沥水→剁碎→豆瓣处理→原辅材料混合→装坛密封等步骤制作供自己家庭食用的“四川辣椒豆瓣酱”。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和亲身体验“四川辣椒豆瓣酱”的制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其动手制作的实践能力,而且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能深刻地感受到创造的乐趣,而且家长们赞赏的目光和对其能力的承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潜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坚持以“做”为中心,注重实践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造的潜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以生活为纽带: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我们在学习“人体的营养物质”一节的相关内容后,综合实践活动就安排了“营养午餐的制作”。要求学生科学地按照人体每天必需营养物质的相关要求,设计一顿丰盛精美的营养午餐供家人食用,并对自己设计的菜品要求取一个适当(夸张)的菜名。设计好的营养午餐经教师审核通过后,要求参加兴趣小组的每一位学生利用周末双休日时间亲自主厨制作,并要求学生家长把关签字。记得有位学生家长这样写道:“感谢老师的教育,我的女儿从来就没有在家里做过一顿饭,但这次活动终于让她主动提出帮父母做一次午餐。虽然她做的菜并不太好吃,盐也放多了一点,但我们吃在嘴里谁都没有说出来,相反一家人都还表扬她做的菜很好吃”。从这位学生家长的评语来看,家长对这种活动非常支持,不但从物质(购买各种菜品材料)上而且从精神(对子女的厨艺技术持鼓励与表扬态度)上为学生的尝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氛围。

4、以体验过程为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

黄豆芽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日常蔬菜,同学们都知道它是由黄豆种子发芽而成。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其它的蔬菜都是在地里种出来,而黄豆芽却一反常规,不是从地里种出来,偏偏是从家里黑暗的容器中生出来。其它的蔬菜都是在阳光下才能生长,可是播在室外土壤中的黄豆种子虽然也能生出“黄豆芽”,但反而不能成为蔬菜?争对这一疑惑,我们结合“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师提出了两个命题供同学们思考:其一是光是否是生豆芽的必要条件?其二是种出的“黄豆芽”为何不能作为蔬菜使用(提出问题)?同学们争论激烈,持赞成与反对(作出假设)意见的两方同学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要求同学们在家中用黄豆种子做一个有趣的生活小实验——“发豆芽”(实施计划——实验),在保持温度、水分和空气等环境一致的情况下按有光和遮光(确定变量和设置对照)两种情况进行分组处理。同学们在“发豆芽”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有光和遮光的两组黄豆种子均发了芽(实验结果)。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发豆芽”的过程,最终明白了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科学结论)的道理。同时也弄清楚了在室外土里种出的豆芽,受阳光照射及为了适应室外气温昼夜变化大等特殊条件的影响,生出的豆芽又矮又粗,子叶及胚芽均为绿色,胚轴内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易于成活栽种但人们不宜食用。而在室内生出的黄豆芽,由于室内昼夜温度较高且恒定一致,再加上没有自然光照,黄豆芽长得又长又嫩又白,子叶及胚芽均呈黄白色,胚轴中纤维素少,食用起来不仅营养价值高且口感甚好。在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中,坚持以“做”为中心,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5、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是《生物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感受和体验”就是要亲自“做”。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的“做”是演示、是示范、是行动,学生的“做”是学做、是模仿、是创造。教师通过做来教,学生的学就有了依据;学生通过做来学,学生的做就有了动力。【初中生物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昆虫标本制作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更好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在自然界中,最美丽的昆虫莫过于蝴蝶,我们在上“节肢动物(昆虫)”一节的教学内容前,正好遇上重庆市自然博物馆来我校进行“昆虫与海洋生物”巡回展,我们于是趁热打铁将这次“昆虫与海洋生物”巡回展作为推动我校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突破口,认真组织学生参观本次昆虫巡回展,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作好相关的记录,同时结合本次生物兴趣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调整教学的相关内容,将昆虫一节的内容提前讲授,并要求同学们在家里制作昆虫标本。

制作昆虫标本需要使用捕虫网,由于同学们的积极性已经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不再是被动的等老师做好捕虫网供其使用,而是自发的用家长给予的零花钱买来纱窗布及细铁丝等材料,兴趣高昂地自己动手做起了捕虫网。家长们看在心里喜在眉梢,有的也帮着自己的子女一起制作起了捕虫网。

在野外捕虫昆虫的过程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同组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积极捕捉昆虫。就连平时那些胆小的女同学,也敢于手持捕虫网前去捕捉昆虫和用手去取拿昆虫。看着男同学们矫健的身姿在树林下穿梭,听到女同学们银铃般的笑声不断地在花丛中流淌,随着手中收获物的不断增多,在学习重压下被压抑和埋藏已久的快乐时光,好像又回到了他(她)们的脸上和身旁。当他(她)们拿出制作好的各种最美丽的蝴蝶标本时,我想他(她)们一定还流连在捕捉蝴蝶时那最美好的回忆里,陶醉在欣赏自己杰作的最美丽的梦想中。

学生通过观察——“看”(教师制作),获得了昆虫标本制作的一般常识(感性认识),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做”(亲自捕捉和制作),最终掌握了昆虫标本制作的正确操作方法(理性认识)。从而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亲身体验了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理论的过程和“做”的乐趣。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求,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不但获得了有关昆虫标本制作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参与、深入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做”( 昆虫标本制作)这种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实践活动,便同学们充分的溶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探索大自然和探索生命奥秘的积极性,充分践行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6.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互助协作的能力为目的:

现在的初中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太阳,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对父母长辈缺乏感恩之情,给人的感觉就像读书是为父母争光和替父母完成任务。除了读书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关心,对于家长来说只要是成绩好就一切皆好。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与协作,做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自以为是,动手能力差,很多人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一个人连生存都成为问题,连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懂,连与别人交流与合作都不能做到,怎么能奢望他(她)们成为21世纪承担祖国建设重任的创新人才?

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模式是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分离,劳力与劳心分家,理论与实践脱节。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让课堂教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四)
初中生物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综合实践课教案

叶的识别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怀,体味生活的情趣。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分析、比较、制作标本的能力。

3、通过总结活动,体验一种成就感,然后在极高的热情下完成小论文,达到愉悦学习知识的效果。

二、活动过程

1、第一次活动:导入课

主要内容:

(1)提出学习课题 ;

(2)介绍活动的过程,内容和成果要求等等;

(3)学生自由分成七个小组;

(4)分小组讨论,明确内容:外出观察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应注意哪些观察事项?采集应准备哪些工具?怎样采集?也应注意哪些事项?标本制作应准备什么用具用品?采用怎样的制作方法?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

2、第二次活动:到老鼠弄林场去观察、采集叶片

主要内容:

(1)观察内容

A、观察叶的组成 ;

B、叶的全形;

C、叶的尖端;

D、叶的基部;

E、叶的边缘;

(2)观察方法:

A、观察叶的组成,对叶各部分准确辨认 ;

B、观察和判断叶片各部位的形态类型 ;

C、比较和区分各种叶片的形态;

(3)采集用具用品:标本夹、号牌、记录本和铅笔

(4)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A、要采集完整而正常的叶 ;

B、按不同标本类型进行采集 ;

C、及时压制;

D、作好详细记录。

3、第三次活动:全班集中,制作标本

主要内容:标本制作方法包括:压制、装帧、填写标签

4、第四次活动:展览标本、布置小论文

将各小组所采集制作的叶标本进行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学以致用习,并对各小组展出的标本进行评比,对优秀标本给予表扬和奖励。布置学生将整个活动的收获写成小论文,

进行心得交流。

三、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是一次综合实践性活动课,以前虽然具有天时(学习了相关生物学知识)地利(生长在农村)条件,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今天这样的机会自然会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自由组成了七个活动小组,参与活动的“观察、采集、标本制作和总结”四项内容。同学们全过程的投入实践,遇到问题请教老师或查寻资料或小组讨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不但可以学到书本上的有形的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课本上难学到的东西。享受大自然的博大,赞叹大自然的伟大,感受生活的情趣,使他们自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是最值宝贵的。

穿越时空成语廊(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学习成语,积累成语,应用成语,提高写作水平。 活动准备:学生:大量积累成语 教师:课件、剪开的图画、奖品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老师准备了一份礼物作为见面礼送给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看![课件演示:一架时空穿梭机]哇!是一架时空穿梭机,喜欢吗?这架时空穿梭机可厉害了,我们可以乘着它回到古代去,穿越一条有趣的成语廊。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出发![播放音乐]可以睁开眼睛了。[课件演示:穿梭机到达成语廊]

二、活动安排:

(一)十二生肖选拔赛(10分钟)

师:瞧!那边真热闹,发生什么事呢?噢,原来是动物们正在举行“十二生肖选拔赛”,这个比赛要求动物们讲出含有自己名字的成语,讲得最多的就能成为十二生肖之一,但“龙、虎、马和鼠”都不会说,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适当表扬学生热心助人)

要求:(课件演示)

(1)开火车说成语,不会的立即坐下,反复进行

(2)时间2分钟

(3)其他小组帮助记分

题目:(1)写出带有“龙”的成语

(2)写出带有“虎”的成语

(3)写出带有“马”的成语

(4)写出带有“鼠”的成语

操作程序:(1)请各组长上讲台领题目,当众读出

(2)开火车说成语

(3)获胜组到黑板摘一颗愿望星

师:(小结)你们有发现带有“龙”的成语多数都是好的方面的,而带有“鼠”的成语都是表示不好的方面的吗?平时要注意归类学习成语,这样便于记忆。

(二)搭鹊桥 [课件演示:鹊桥画面](8分钟)

师:那两个不是牛郎和织女吗?他们为什么发愁呢?原来今天是他们相会的日子,但桥是断开的,他们不能团聚,但只要你在空出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组成成语,牛郎和织女就能走过桥了,可是帮他们搭桥的喜鹊被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要求:(1)各小组在集体讨论后,由一位同学填写答案,书写要工整。

(2)全组同学齐读一次

操作程序:(1)同要求

(2)师操作电脑给予肯定

题目: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五)
谈如何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

谈如何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科科组 钟石柱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我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在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将其梳理成文供同行学习交流。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透析

虽然教育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但在现实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不愿意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部分生物教师仍旧持应试教育思维,没有真正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旧把学生的升学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没有真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观念极度功利化。这样的教师肯定不愿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让给“综合实践活动课”,即便学校安排课时让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他也可能简单应付。

2、“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全新的课程形态,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课程实施者,而需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结合当地实际,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因时、因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活动课程内容。这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3、部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还仅仅是教师的自发行为。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凭个人兴趣爱好,随意性极大。极大削弱了综合实践活动应有的作用。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关系

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现有的知识体系来源于前人的实践总结。传统的生物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过多地倚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长期地处于授受性的教学环境中,往往习惯了被动学习而缺乏问题意识、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巨大、联系紧密,综合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新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生物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其科学课程的属性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生物学视野宽广,整个生命世界和生态环境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素材内容,如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可成为生物活动课关注的对象。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程序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来源于学生对某一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在尝试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解释某种现象时遇到了困难或产生了矛盾冲突,就会产生问题。教师绝不能忙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应帮助学生通过筛选形成真问题,再指导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背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效的行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开展活动前,必须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并论证其可行性。再按照活动计划扎实有序的开展研究活动,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终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科学的结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程序。

本人结合所指导的初一学生开展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步骤。

1、课题的提出

课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单独提出,也可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初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一个新事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和当地实际,提出一个活动课题,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四九中学在汤塘镇,虽然工业不发达,但瓷沙场和各种小型工厂的存在,环境矛盾突出。七年级上册学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内容后,为了让学

生深刻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我们家乡的环境好不好?有没有受到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呢?受到这一问题的启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关环境污染的研究问题。本着便于学生开展研究的原则,通过讨论筛选和可行性论证,同学们最终决定调查四九河河水污染及治理情况,从而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四九河河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查”。这一课题确定后,立即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确定研究方向

初中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提出研究课题后,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并上网查阅造成水体污染主要原因以及水体净化的主要方法,为开展研究活动做知识准备。再将学生带到四九河河道上初步考察,丰富感性认识。学生走完整条四九河后,发现不同河段水质状况相差很大;沿途水生动植物的分布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河水较浅、污染较重的上游河道出现了成片的“铁锈”般的东西,走近后才发现是些会动的小生物;下游河道长满了水草,水质状况明显比上游、中游好。初步考察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回到学校后,立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各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从而将“四九河河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查”这一大课题最终细化为六个小问题:四九河两岸的居民规划与功能布局现状调查、四九河的污染源调查、四九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调查、四

九河河水生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成因调查、四九河上游底栖动物调查、四九河治理措施及有效性调查。

3、研究准备

在确定课题和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而且要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课题选择恰当研究的方法,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在全班开展讨论,论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在讨论中小组间可以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取长补短,教师也参与其中,恰当指导,适当点拨。各个小组最终就能形成相对完善的活动方案。

各小组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确定如下:

全班共分6个小组,每组6~8人,根据男女比例、能力高低均衡搭配。 第一组,调查四九河两岸的房屋规划与功能布局。主要通过实地深入考察等途径了解四九河两岸的房屋规划和布局情况,为破解四九河污染的根源做准备。

第二组,调查四九河的污染源。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居民等途径,进一步深入了解四九河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河段具体的排污情况,如排污量,污染物的具体来源等。

第三组,调查四九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寻找影响水质状况的主要原因。学生主要通过简易检测工具实地检测,以及自己的视觉、嗅觉等感观,定性判断各河段水质差异。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六)
浅谈如何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也是传统教育的薄弱环节。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的课程形态正式进入我们的眼帘。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

         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在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将其梳理成文供同行学习交流。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透析

虽然教育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但在现实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不愿意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1.部分生物教师仍旧持应试教育思维,没有真正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旧把学生的升学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没有真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观念极度功利化。这样的教师肯定不愿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让给“综合实践活动课”,即便学校安排课时让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他也可能简单应付。

1.2.“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全新的课程形态,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课程实施者,而需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结合当地实际,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因时、因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活动课程内容。这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1.3.部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还仅仅是教师的自发行为。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凭个人兴趣爱好,随意性极大。极大削弱了综合实践活动应有的作用。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关系

       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现有的知识体系来源于前人的实践总结。传统的生物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过多地倚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长期地处于授受性的教学环境中,往往习惯了被动学习而缺乏问题意识、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巨大、联系紧密,综合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新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生物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其科学课程的属性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生物学视野宽广,整个生命世界和生态环境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素材内容,如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可成为生物活动课关注的对象。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程序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来源于学生对某一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在尝试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解释某种现象时遇到了困难或产生了矛盾冲突,就会产生问题。教师绝不能忙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应帮助学生通过筛选形成真问题,再指导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背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效的行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开展活动前,必须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并论证其可行性。再按照活动计划扎实有序的开展研究活动,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终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科学的结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程序。

本人结合所指导的初一学生开展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步骤。

3.1课题的提出

        课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单独提出,也可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初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一个新事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和当地实际,提出一个活动课题,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我校位于省会城市成都市郊区双流县,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发达,但环境矛盾突出。七年级上册学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内容后,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我们家乡的环境好不好?有没有受到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呢?受到这一问题的启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关环境污染的研究问题。本着便于学生开展研究的原则,通过讨论筛选和可行性论证,同学们最终决定调查县城周边河水污染及治理情况,从而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双流县白河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查”。这一课题确定后,立即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2确定研究方向

初中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提出研究课题后,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并上网查阅造成水体污染主要原因以及水体净化的主要方法,为开展研究活动做知识准备。再将学生带到双流白河河道上初步考察,丰富感性认识。学生走完整条白河后,发现不同河段水质状况相差很大;沿途水生动植物的分布也存在很大差异;看到了政府聘请的治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河水治理作业,见到了河面上的生物浮床和治污船。同时也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河水较浅、污染较重的上游河道出现了成片的“铁锈”般的东西,走近后才发现是些会动的小生物;下游河道长满了水草,水质状况明显比上游、中游好。初步考察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回到学校后,立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各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从而将“白河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查”这一大课题最终细化为六个小问题: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布局现状调查、白河的污染源调查、白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调查、白河水生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成因调查、白河上游底栖动物调查、白河治理措施及有效性调查。

3.3研究准备

        在确定课题和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而且要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课题选择恰当研究的方法,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在全班开展讨论,论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在讨论中小组间可以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取长补短,教师也参与其中,恰当指导,适当点拨。各个小组最终就能形成相对完善的活动方案。

各小组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确定如下:

全班共分6个小组,每组6~8人,根据男女比例、能力高低均衡搭配。

第一组,调查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布局。主要通过走访双流县城市规划局,参观双流新城规划展览馆,以及实地深入考察等途径了解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情况,为破解白河污染的根源做准备。

第二组,调查白河的污染源。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居民等途径,进一步深入了解白河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河段具体的排污情况,如排污量,污染物的具体来源等。

第三组,调查白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寻找影响水质状况的主要原因。学生主要通过从当地环保局借用的PH检测仪和自制的黑白盘等简易检测工具实地检测,以及自己的视觉、嗅觉等感观,定性判断各河段水质差异。

第四组,调查白河水生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成因。主要通过进一步实地观察、统计、记录白河不同河段水生动植物的数量、种类,尝试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是否与水体污染有关?并用实验方法证明,如取不同水样做植物生长实验和金鱼毒性实验等。

第五组,调查白河上游底栖动物。主要采用取样显微镜观察法、对比研究法等实验研究方法,弄清上游这一特殊底栖动物的种类名称、来源及生态作用,弄清其分布与水体污染的关系。

第六组,调查白河治理措施及有效性。主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白河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了解生物浮床、污染治理船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具体作用及治理原理,评价其治理效果。

        各小组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完善的研究方案后,就应着手具体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是有效开展研究活动的前提。具体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及其艰辛的过程,学生需要准备用于开展研究活动的工具、器材;需要设计用于访问调查所需的问题清单和问卷调查表;需要设计数据记录表等等。

3.4活动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集中行动与分头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实施过程中尤其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坚决杜绝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初一学生由于其年龄的特点,对研究活动往往容易产生兴趣和热情,但缺乏耐心。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学会调查、学会研究。每一次重要的学生研讨活动和调查,教师都一起参加,并给予指导。教师多鼓励学生对每一个活动环节和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要加强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完成调查任务。

每一次集中外出调查回校后,都及时组织各小组分别进行讨论,汇报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各小组都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所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3.5成果展示与交流

        活动结束后,要求各小组同学将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制作成PPT,面向全班乃至全校同学展示交流。一方面是对学生辛勤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汇报促总结,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在汇报课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流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虽然他们的成果从客观上来说还比较幼稚和不完善,但从研究的过程看,学生们的收获远远大于研究的成果,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4.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4.1 教师要学会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其选题过程、研究过程、结题过程,都十分类似科学研究过程。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学习在先,研究在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才能对学生的课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指导工作。因此,生物学教师要做一个研究性的教师。

4.2教师要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新的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涉及面广、学科之间相互知识渗透等特点,对此教师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只有教师亲自参与其中,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只有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才能得到学生的承认和尊敬;只有教师敢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地与学生合作,才能从中积累经验,获得方法,完善自己。

4.3教师要学会评价

        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智力品质;要重素质,重过程,重表现,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与学生一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调查中,往往不如成绩一般的学生,这也许正暴露了常规教学中教师用分数评价学生的缺陷。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各自的长处,为他们展现自我风采、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各种舞台。教师要学会用赞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做人的价值,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认识到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在教师。因此,生物学教师要在熟悉的学科知识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4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