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一)
2016年浙江省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按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地理Ⅰ)

(一)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地理Ⅱ)

(一)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Ⅲ)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二)
2016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重点归纳版

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地理)》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命题。

二、适用范围

2016年福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地理学业考试。

三、考试范围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福州地理。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约占

1.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15分)

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仪

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2. 地图

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约占

1.海洋和陆地

(1)海陆分布

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

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海陆变迁

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0分)

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气候

(1)天气

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

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居民

(1)人口与人种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语言和宗教

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聚落

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地域发展差异

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5. 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 ( 亚洲 )

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

系。

(2)认识地区 (东南亚、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非洲)

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欧洲) 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撒哈拉以南非洲)

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澳大利亚)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美国)

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巴西)

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约占

1.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45分)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自然资源

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地域差异

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 认识区域(北方地区,华北平原,北京,台湾,香港)

(1)位置与分布

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发展

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 福州地理 (约占10分)

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五、考试形式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

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笔答的方式,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六、 试卷难度

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七、试卷结构

1.题型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50% (2)非选择题50%

2.内容分值比例

(1)地球地图约15% (2)世界地理约30%

(3)中国地理约45% (4)福州地理约10%

八、考试日期

2016年6月12日下午3:00-4:00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三)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重绘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6年4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

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既属于清洁能源,又为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 B.天然气 C.风能 D.核能

2.某山区发生地震后,由于道路毁坏、通讯中断,救灾指挥部急需掌握抢险队所在位置、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等信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卫星遥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雷达预警 ⑤虚拟现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3.若用GIS技术叠加某城市地质、人口密度、交通、植被等图层,可选出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干道路、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则该区域适宜建设

A.汽车加油站 B.度假村 C.垃圾处理场 D.大型超市

4.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5.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

A.改变地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 B.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C.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D.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 6.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厄尔尼诺频率减小 B.高山雪线下降 C.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D.大陆海岸线变短 7.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微商是基于微信生态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型电商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会对许多产业产生影响。完成8、9题。 8.下列受微商冲击较大的有

①零售实体店 ②商业地产 ③电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对微商影响较小的区位因素有

①交通 ②市场 ③集聚 ④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在天津制造完成后,拟运至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进行首次发射。完成10、11题。

10.选择天津制造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成本较低 B.劳动力成本较低 C.铁路运输发达 D.产业协作条件好 11.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运输能力 B.科技力量 C.国防安全 D.劳动力素质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完成12、13题。 12.和田玉属于

A.侵人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13.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接触变质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完成14、15题。 14.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B.耕地面积增加 C.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D.气象条件稳定 15.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

A.有利农业规模化经营 B.有利优质耕地保护 C.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 D.阻碍商品农业发展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7%称为人口老龄化。下图为中国与美国1970~2010年人均GDP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统计图。完成16、17题。

16.与美国相比,中国

5A.较早进人人口老龄化

4B.1970年后老龄人口比重增速较慢 图 例

C.2010年老龄人口较少 8 3中国人均GDP

6 美国人均

GDP D.2000年后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2美国65岁及以 4 17.美于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12 上人口比重 A.国际移民加速美国人口老龄化

中国65岁及以 0 0B.独生子女政策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

1970

1980199020002010(年) 上人口比重

C.经济发展制约美国人口老龄化

第16、

17题图

D.经济快速增长制约中国人口老龄化

18.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

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

“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第18题图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发展方向示意圈。完成19、20题。

19.该区域降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的主要

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劳动力短缺

③矿产资源枯竭 ④经济效益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该区域按“十三五”规划发展,可以

①缓解就业压力 ②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加快高耗能产业转出 第19、20题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

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完成21、22题。

21.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 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第21、22题图 22.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A.中原城市群 B.长株潭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

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完成23、24题。

23.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

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

24.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2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D.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

mm)

25

图 例 最高气温 10 最低气温 5 降雪量 0 (≥10mm暴雪)

第23、24题图 20 15

图 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第25题图

选择题答案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图1)及图中②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0分)

50

城市 工业区 河流 等高线(m)

1月0℃等温线

降水量 135【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

79气温 (月)11

第26题图1 第26题图2

(1)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欧亚板块与 板块 (填“碰撞”或“张裂”)而成。(2分) (2)图中①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时期,主导区位条件是 ,产业结构特点是 。(2分)

(3)图中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其形成原因是终年受 控制。(3分) (4)比较图I中③地和④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3分) 27.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30°

图例 钨 铜 锑 铅锌 城市 省界 经济带界线

25°

第27题图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 (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类工业在这两省布局,主要是考虑接近 和 。(2分)

(3)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图中C、D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 _、 。(2分)

(4)与区域内其它河流相比,乌江冬季径流量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乌江流域冬季受 (天气系统)影响,流域内 丰富。(2分)

(5)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四)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测试地理试题(一)(学生版)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测试

地理试题(一)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雇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即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奇特沟壑”。一个由美国和法国研究员组成的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发表报告称,在火星表面发现的“奇特沟壑”很可能是高浓度咸水流经所产生的痕迹,而这项最新发现意味着火星表面很可能有液态水活动:据此完成1、2、3题。

1.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最可能来自( )

A.高山冰川融水 B.大气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2.火星表面液态水的发现说明了( ) A.人类已经具备移居火星的条件 B.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的存在 C.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体 D.火星表面水循环活跃

3.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两极附近与地球相似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下表为某月23~26日某地气温变化表,据此完成4、5题。

4.23日~26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表中天气变化最有可能是我国的城市( ) A.北京 B.大连 C.济南 D.哈尔滨

读非洲西海岸区域图,回答6、7题。

6.若图示大陆西岸一油轮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最先漂到( )

A.南美洲西海岸 B.北美洲东海岸 C.非洲西南部 D.欧洲西海岸 7.图中陆地部分( )

A.植被覆盖率低 B.水土流失强烈 C.昼夜温差小 D.冰川融水丰富

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左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8、9题。

8.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9.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 A.① B.②C .③ D.④

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0、11题。

10.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质条件 D.生物条件 11.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下图为中国人口发展情况统计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反映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出生率低 13.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政策是( ) A.接收海外移民 B.放开二胎政策 C.继续实行计划生育 D.禁止人口流动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15.随着城市化发展( )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汇源果汁是由中国汇源果汁集团生产的一系列果汁产品,“汇源果汁”是中国果汁行业知名品牌。结合汇源果汁的水果加工流程图,回答16、17题。

16.下图中区位模式与汇源果汁水果加工地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汇源果汁的水果加工流程( )

A.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当地水果种植的市场化进程 C.摆脱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限制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南京主城通往高淳的重要交通走廊“宁高新通道”,于2015年10月31日通车。图甲为宁高新通道路线图,图乙为全长12.617公里的石臼湖特大桥。据此完成18、19题。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五)
浙江省宁波2015-2016学年高二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1.本试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所有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题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发出警告,未来几年地球可能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到时全球将陷入大停电,手机通信将全部无法使用,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风暴最可能是 A.太阳黑子爆发 B.太阳爆炸 减弱

2.该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还有 A.导致火山爆发 变暖

3.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4.图中坡度最大的是 A.① A.①

【2016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纲要】

B.② B.②

5.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C.③

D.④

“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读这段文字,回答6、

第4、5题图 第3题图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

B.臭氧层破坏 C.极地出现极光 D.全球持续

C.③ D.④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4、5题。

C.③ D.④

7题

6.“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的原因是

7.形成该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暖锋系统

B.高压反气旋系统

C.冷锋系统

D.低压气旋

系统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图示区域某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四地最早能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C.③ A.① C.③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固结成岩

下图为宁波市四明山森林公园瀑布景观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景观呈现出的地球圈层有 _____个 A.1 C.3 A.花草、翠竹 B.小桥、流水

B.2 D.4

C.岩石、土壤 D.空气、瀑布

第11、12题图 第10题图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C.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云层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B.② D.④ B.② D.④

第8、9题图

9.若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

10.形成图中甲地貌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2.此景观中能够代表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

下图为地球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就北半球来说,图中反映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C.冬季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控制地区多高温多雨的天气 B.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湿润特征

D.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是赤道低气压带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

13题图

第15、16题图

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A.甲 C.丙

B.乙 D.乙和丙

B.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D.乙处比例尺最小

16.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C.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下图为地理信息模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如果Y轴表示海拔,X轴为水平距离,曲线1、2分别表示某地高 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图示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a>b>c B.气压:a<b<f<e C.气流方向:b→f→g→c D.降水状况:a>b>c

曲线2表示该地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天气现象可能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A.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B.秋高气爽 D.沙尘肆虐

第17、18题图

18.如果Y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X轴表示时间,曲线1表示该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9、20题。

第19、20题图

19.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20.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A.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季风 极地东风

C.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季风 盛行西风

21.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东北

D.西南B.东南

第21题图

面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输送 B.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下渗与大气降水 D.径流、大气降水与大气输送

读某区域水系分布简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回答22、23题。

第22、23题图

22.甲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最主要的原因是 A.降水量大

C.冰川融水补给 A.气候

渗量/mm 23.24.A.下渗 C.水汽输送 25.最适宜增加 A.绿地

B.草皮空心砖CD.透水混凝土砖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B海域沿岸夏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2分) (3)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C洋流属于以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该环流在北半球呈__(逆、顺)时针流动。(2分)

(4)D岛位于两大板块的______(生长、消亡)边界。(1分)

(5)E是欧洲西部重要的河流——莱茵河,说明地形和气候对其下游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3分)

27.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27题图

(1)甲箭头代表________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_____(填字母)类岩石。

(2)①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_____(填数码)增加。

(3)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________,该范围内存在一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5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