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 教师招聘 |

【www.guakaob.com--教师招聘】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点评发言稿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第一篇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市教研室领导——时老师,邹平教研室领导——杜老师,以及美丽的礼参中学的领导,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我们受益颇多! 昨天下午,我怀着学习与鉴赏的心态观摩了四节好课。现只对其中的第1节和第3节课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市级优质课的获得者,所以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基本素质都很高,学生的表现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不敢过多地进行评判,点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授课者批评! 先说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第1节宋老师执教的是一节新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内容;

第3节徐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复习课,引导学生梳理了欧姆定律一章的重点知识。 下面,我从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分别评一个这两节课。 第1节 功

一、教师素质 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板书简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效果良好。 二、教学理念 综观整节课,可以看出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基本理念。如教学伊始,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交流,领会什么是力学中的功。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 宋老师授课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了的聪明才智。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问题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不停步,逐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实现了高效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概念课的高效教学样板。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学生特点和本地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课程标准中对"功"这一知识的要求: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点明"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但在教学中确实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中,宋教师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设计了前后连贯的五个活动: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计算功、深化功,利用学案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功的世界。这些活动突出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活动比较充分,符合概念课的设计理念。最后盘点收获,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的设计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实现本节课的某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疑惑1:引课的故事是否合理?这个故事越听越像个故事,不论是将30斤大米运回家,还是将一大桶水提回家,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改变物体位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做功"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疑惑2:物理符号和语言是否范?物理量应该是斜体,而单位应该是正体,课件中忽而正体忽而斜体。教学中的语言"W2做的功多?"应该是"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简介是否过简,展示文字介绍后没等我读完一行,教师即可始问:你从焦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2节 欧姆定律复习 一、教师素质 徐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擅于使用肢体语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徐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教学。能熟练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教学理念 徐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活动敢放

擅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展现了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本节课,以电学中的两大实验为中心进行展开,体现了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的要求: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说明"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但本节课是复习课,徐老师在教学中对两大实验的细致分析已体现了这一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虽然不能实现"理解欧姆定律"这一目标,但本节课已解决了一部分,后面跟上的习题课就会继续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从目前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对电学实验复习的认识是浅层次的,不经教师引导,很难深入达标。 目前中考对电学实验的考查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徐老师这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一步二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大实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达到课标和中考对这两大实验的考查要求。 现在初中的复习课很难上,一是因为时间短,内容多;二是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供借鉴。徐老师利用这节课,为大家提供了一节复习课的样板课,纯干货!这样的知识复习课,后面再加上一节习题课,效果肯定棒! 疑惑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复习时,是否应该对适用条件"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进行强调?这可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关键部位!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点评发言稿:对两节课的点评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第二篇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点评发言稿:对两节课的点评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点评发言稿:对两节课的点评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市教研室领导——时老师,邹平教研室领导——杜老师,以及美丽的礼参中学的领导,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我们受益颇多!

昨天下午,我怀着学习与鉴赏的心态观摩了四节好课。现只对其中的第1节和

第3节课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市级优质课的获得者,所以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基本素质都很高,学生的表现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不敢过多地进行评判,点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授课者批评!

先说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第1节宋老师执教的是一节新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内容;第3节徐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复习课,引导学生梳理了欧姆定律一章的重点知识。

下面,我从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分别评一个这两节课。

第1节 功

一、教师素质【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板书简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效果良好。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二、教学理念

综观整节课,可以看出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基本理念。如教学伊始,宋

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交流,领会什么是力学中的功。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

宋老师授课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了的聪明才智。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问题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不停步,逐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实现了高效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概念课的高效教学样板。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学生特点和本地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课程标准中对“功”这一知识的要求: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点明“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但在教学中确实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中,宋教师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设计了前后连贯的五个活动: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计算功、深化功,利用学案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功的世界。这些活动突出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活动比较充分,符合概念课的设计理念。最后盘点收获,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的设计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实现本节课的某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疑惑1:引课的故事是否合理?这个故事越听越像个故事,不论是将30斤大米运回家,还是将一大桶水提回家,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改变物体位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做功”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疑惑2:物理符号和语言是否范?物理量应该是斜体,而单位应该是正体,课件中忽而正体忽而斜体。教学中的语言“W2做的功多?”应该是“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简介是否过简,展示文字介绍后没等我读完一行,教师即可始问:你从焦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2节 欧姆定律复习

一、教师素质

徐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擅于使用肢体语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徐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教学。能熟练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二、教学理念

徐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活动敢放擅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展现了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本节课,以电学中的两大实验为中心进行展开,体现了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的要求: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说明“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但本节课是复习课,徐老师在教学中对两大实验的细致分析已体现了这一

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虽然不能实现“理解欧姆定律”这一目标,但本节课已解决了一部分,后面跟上的习题课就会继续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徐老师以实验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欧姆定律(问题1)、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问题2)、伏安法测电阻(问题3)。

从目前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对电学实验复习的认识是浅层次的,不经教师引导,很难深入达标。

目前中考对电学实验的考查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徐老师这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一步二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大实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达到课标和中考对这两大实验的考查要求。

现在初中的复习课很难上,一是因为时间短,内容多;二是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供借鉴。徐老师利用这节课,为大家提供了一节复习课的样板课,纯干货!这样的知识复习课,后面再加上一节习题课,效果肯定棒!

疑惑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复习时,是否应该对适用条件“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进行强调?这可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关键部位!

疑惑2:对画电路图的规范性是否应该加强?比如用直尺画。对学生画错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象的处理能否更加深入?U=IR。

疑惑3:多次测量的意义?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课件展示太快了!(连电路和展示答案)【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总体来看,两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不敢提过多问题,两节课中还有很多优点和细节问题值得大家研究,我的点评仅当不成熟的砖,希望能引来大家的玉。点评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培训会交流发言材料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第三篇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培训会交流发言材料

在暑假前区教研室的教学视察与课堂视导中,我不幸被领导抽到讲课,但又有幸被认可,真是又忧又喜---所以今天我坐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的教学设计与我们学校,其实具体说就是我们物理组七个人在以上一年来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与谅解。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设计的那节复习课:

复习机械与人这一章时,我们将它划分为两部分,分两课时复习:第一部分也是第一课时为杠杆与滑轮,第二部分即第二课时为功、功率、机械效率及机械能,一划分出来就感觉是不是第二部分内容不合适,太多了,一节课完不成复习任务,我们是非常的担心。但是令我们更意外的是区里的视导因为中考个别学科没阅完卷由原来的周二又拖到了周四,我们正好又复习到第九章的第二课时,哎真是倒霉-----抱着试试的态度进行了设计了这个讲学稿,然后又精心的备了课,尝试地上了一节课,感觉还不错,也顺利的完成了复习任务。我们主要是利用我们每个班级师生一起划分的学习小组,在每一个环节中学生都能够按照先自主复习、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内展示、交流,最后再进行组内或组间的合作共建与解疑。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在不停的思考、交流与讨论,不知不觉就把这一节课的内容掌握了,通过“体验成功”的检测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复习到有用功与额外功以及机械效率时我们又将前面复习过的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等器材移到课堂上来,进行了展示与拓展,使得枯燥无味的复习不再枯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思维,也让前后的知识联系到了一起,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物理组在平时的工作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马可连柯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是陶行知对教育无限的爱的最真实的写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这是陶行知对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营造出和谐、亲切、温馨而且乐观向上师生关系。陶公“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既被陶公那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教育机智深深地折服,更由衷地敬佩先生对学生的那种信任和尊重,也就是那种对孩子深深的爱,真让今天做教师的我们汗颜。

教师如果没有爱,教学就会没有动力。没有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要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的,比什么伟人都要大”,陶公亲切地称学生为他的“爱人”。心中有学生,心中就会有爱,有爱的课堂总是那样地亲切、和谐;有爱的课堂总是那样的美,那样地能吸引老师和孩子。民主的爱,智慧的爱,公平的爱,会让教师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从小沐浴在爱中的孩子他以后给予人家的也是爱。只有爱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在充满阳光的道路上成长;只有爱的教育,才会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爱就是理解、尊重、信任与公正、赏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为创建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努力,而和谐融洽的课堂又离不开教师的爱。我们组里做的最好的是青年教师李国立老师,他也是我们教研组唯一的班主任,他对学生倾注的爱,我们组内其他人,甚至是我们全校师生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我们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组织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地训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比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文我从四个方面阐述我们平时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方法:

1、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种作用最好超前发挥,超前教给学习,在学习之前先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方法,步骤,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能力、智力、情感全面发展的地方。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

2、尤其是对于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一陌生学科,在初二的上学期一入物理学的大门他们大都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学校在09年暑假后就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改革实施了新的课程表,开全开齐了实践、校本、地方(一)与地方(二)等课程,这样就使得初二物理课按新的课程标准一周只能开两节课,相对于前几年的每周三节课我们一开始的确不太适应,时间紧任务重,这确实有点难胜任-----对于我们初二教师来说,每周八节课,是相当的轻松了,但是一学期下来少了三分之一的课时,我们怎么才能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况且还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但是学校要求我们可以适当的布置家庭作业,为此我们就利用作业这一块,尽量去设计学生能自主完成又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作业。但是一开始学生们往往一节课下了却不知家庭作业是什么;该交作业了,浑然不知要做什么。我们日常的监督催促虽也使其有所变,但未能真正触及他们的内心。为此,我们经常利用教材与同步探究这两个载体在适当的时候跟他们沟通,适当的时候还出学案与试卷。就这样我们慢慢的交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课外的学习效果也不错。根据我们教材中的科学探究的设计,我们由于是老校,器材设备也不全,无法设计好,所以我们组内教师经常将课本中的实验探究进行改进,对于能够利用身边器材和完全能够放手让学生做的器材与实验我们一直都放手让学生去做。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只有当学生们掌握了终身受用的捕鱼技能,才可以不断地自主地获取所需要的新知识。

3、允许学生犯错,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教师一定要善于保护并鼓励学生哪怕很微小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教师过分热心(其实说到底是我们对我们的学生不放心),过于认真地发现并纠正学生所犯的一切错误,我们会无意识地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天赋,他们开始变得谨慎、小心,越来越少地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敢动手去做实验,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以免频频出错、频频被纠正,因而在全班面前丢脸。作为老师,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心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不让他们伴有焦虑情绪,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坦然地犯错,又要使他们在错误中学到知识。如果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有一些学生就会大胆地去创造。当得到老师的肯定时,那学生很有成就感。同学也会豁然开朗,觉

得物理知识的学习也不是那么深不可测,原来有许多规律可循。如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大胆猜测,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激活, 学习的信心就会增强,那么我们的教学水平也就会直线上升。

4、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爱因斯坦说过: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是真理的最大敌人。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时,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学习策略,更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避免给学生造成一种“我说的就是对的”的印象。我们教师应该要对学生说“不要一味地相信我们所说的一切”,我们要让学生既对我们所说的感兴趣又敢于怀疑,而且让他们学会推敲和应用我们所说的某些观点。

我们在习题课上比较民主:首先我们组内不管是初二教师还是初三教师只要是我们感觉到是比较好的题目也不管是我们看到的还是想到的比较贴近我们生活反映社会前沿或科研的题目我们几人从来都是毫不吝啬,共同分享。尤其是上学期我们学校组织没有笔记本电脑的老师又购买和添置了一大批电脑,我们组由原来都是每天下班回家自己“闭门造车”,改由每天我们教研组都有一台电脑,每个人随时随刻都可以将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比较好的题目与比较新的信息记录下来,让大家共享与讨论。为了避免养成学生思想上的堕性,我们不主张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独自一人讲下来。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讲解练习时先把答案报一遍,同时说明标准答案经常会有差错,如有不同意见请提出来。这个时候学生比较放松,思想受的约束少,能对标准答案大胆地提出质疑,其实这样他们已学着推敲和应用我们所说的观点,他们有的讲得非常有道理,有时试卷出得不严密,所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并非是唯一的答案或甚至根本不是答案,这时教师要肯定他们的想法并表扬他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些学生提出质疑时运用某些观点发生偏差,这时教师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错误并跟他们沟通交流,他们就得到了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引导学生上好真正意义上的复习课。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复习无非是要他们能重复我们所说的,其实这样他们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要培养他们创造性地使用归纳,迁移等方法。平常到了每一章复习时,我们教师总是一丝不苟地将本章的知识结构或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每个知识点都罗列出来,甚至将所有的知识点归纳好印出来让学生去背,其实我们不妨可以变通一下,譬如说让学生个自去归纳整理,选择几个有代表性同学的作品与全班同学共享,然后看看老师的作品,让他们做对照比较,再集体对那些同学的作品作评价,大部分的同学在这样的活动中归纳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5、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改进学习方法。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经常自我检验学习的实际效果,以便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及时调整,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完善学习计划,这样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习是一项有目的,有步骤的意向活动,不可心中无数,随心所欲地进行。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效方法,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

我们教师则应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学法有助于加快自主学习的进程,效果明显。

三、随时变通,改变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我们学习过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学习过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或“10+35”模式即: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还有08年临沂市的“三五X”教学策略:落实三维目标、坚持五个贯彻始终、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等等。

现在我们最终形成了的一套不太娴熟的教学模式,那就是“自主探究、引导暴露、合作解疑”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虽然我们的教学理念还不先进,教学水平与教学成绩还很一般,但是我们还会努力,我们会一直都努力,努力,更努力。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敬请原谅。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点评发言稿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第四篇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市教研室领导--时老师,邹平教研室领导--杜老师,以及美丽的礼参中学的领导,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我们受益颇多!

昨天下午,我怀着学习与鉴赏的心态观摩了四节好课。现只对其中的第1节和第3节课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市级优质课的获得者,所以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基本素质都很高,学生的表现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不敢过多地进行评判,点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授课者批评!

先说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第1节宋老师执教的是一节新授课,

下面,我从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分别评一个这两节课。

第1节 功

一、教师素质

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板书简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效果良好。

二、教学理念

综观整节课,可以看出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基本理念。如教学伊始,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交流,领会什么是力学中的功。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点评发言稿

宋老师授课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了的聪明才智。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问题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不停步,逐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实现了高效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概念课的高效教学样板。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学生特点和本地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课程标准中对"功"这一知识的要求: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点明"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但在教学中确实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中,宋教师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设计了前后连贯的五个活动: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计算功、深化功,利用学案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功的世界。这些活动突出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活动比较充分,符合概念课的设计理念。最后盘点收获,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的设计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实现本节课的某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疑惑1:引课的故事是否合理?这个故事越听越像个故事,不论是将30斤大米运回家,还是将一大桶水提回家,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改变物体位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做功"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疑惑2:物理符号和语言是否范?物理量应该是斜体,而单位应该是正体,课件中忽而正体忽而斜体。教学中的语言"w2做的功多?"应该是"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简介是否过简,展示文字介绍后没等我读完一行,教师即可始问:你从焦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2节 欧姆定律复习

一、教师素质

徐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擅于使用肢体语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徐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教学。能熟练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教学理念

徐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活动敢放擅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展现了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本节课,以电学中的两大实验为中心进行展开,体现了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的要求: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说明"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但本节课是复习课,徐老师在教学中对两大实验的细致分析已体现了这一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虽然不能实现"理解欧姆定律"这一目标,但本节课已解决了一部分,后面跟上的习题课就会继续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从目前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对电学实验复习的认识是浅层次的,不经教师引导,很难深入达标。

目前中考对电学实验的考查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徐老师这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一步二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大实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达到课标和中考对这两大实验的考查要求。

现在初中的复习课很难上,一是因为时间短,内容多;二是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供借鉴。徐老师利用这节课,为大家提供了一节复习课的样板课,纯干货!这样的知识复习课,后面再加上一节习题课,效果肯定棒!

疑惑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复习时,是否应该对适用条件"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进行强调?这可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关键部位!

疑惑2:对画电路图的规范性是否应该加强?比如用直尺画。对学生画错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象的处理能否更加深入?u=ir。

疑惑3:多次测量的意义?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课件展示太快了!(连电路和展示答案)

总体来看,两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不敢提过多问题,两节课中还有很多优点和细节问题值得大家研究,我的点评仅当不成熟的砖,希望能引来大家的玉。点评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第五篇

[篇一:高三年级组年终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全体高三师生遵照学校的严密部署和精心策划,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务本求实,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此向关心和支持高三年级组发展的领导、各处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过去,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历历在目,“一枝一叶一世界”,我们高三年级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浸透着一滴滴辛勤的汗水,都留下了一串串奋斗的足迹,都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一、目标激励

有梦想才会有追求。学生曾经带着梦想、带着憧憬、带着希望离开初中来到高中,经历了两年,走到了高三,但曾经的梦想、希望似乎变得更加遥远,甚至泯灭了。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高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7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