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第一篇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作用。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凡治梅毒,可单用该品大剂量煎汤频服,或与生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等配伍。凡湿热淋浊,小便赤涩者,可与木通、蒲公英、扁蓄等配伍,以利尿解毒泄浊。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草禹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硬饭、仙遗粮、冷饭团、山猪粪、山地栗、过冈尤、山牛、冷饭头、山归来、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饭团根、硬饭头薯、土苓、山遗粮、狗朗头、尖光头、山硬硬、奇良、白葜、连饭、红土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肝经;胃经;脾经。

功效:解毒,除湿,利关节.

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调敷。 土茯苓的作用:

土茯苓配伍萆薢:两药均有淡渗利湿、利关节、祛风湿之功但土茯苓偏于解毒;萆薢长于利尿。二者配伍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毒郁结之关节肿痛、小便混浊不利等症。

土茯苓配伍薏苡仁:土茯苓解毒祛湿治筋骨挛痛;薏苡仁祛风湿除痹痛。二者伍用除湿蠲痹止痛用于治疗湿热毒邪滞留经络、关节所

致之关节疼痛等。

土茯苓配伍金银花:土茯苓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二者配伍可增强解毒之效用于治疗火热毒邪所致之阳性疮疡。

1、土茯苓治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土茯苓图片

2、土茯苓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土茯苓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4、土茯苓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5、土茯苓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江西草药》)

6、土茯苓治大毒疮红肿,未成即滥: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滇南本草》)

7、土茯苓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土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8、土茯苓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肚子大,烦躁爱哭,啼哭无声,不想吃东西,大便失调,皮肤粗糙:土茯苓三钱,野棉花根三钱。研

细末,加猪肝二两与水炖服,或米汤冲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9、土茯苓治瘿瘤:土茯苓五钱,金锁银开、黄药子各三钱,白毛藤五钱,乌蔹莓根、蒲公英各四钱,甘草、金银花各二钱,煎服。(《浙江民间中药》)

10、土茯苓治瘰疬溃烂:冷饭团,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须多食为妙。忌铁器、发物。(《积德堂经验方》)

11、土茯苓治妇人红崩、白带:土茯苓,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糖治白带。(《滇南本草》)

土茯苓食用禁忌:

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

土茯苓图片:

土茯苓图片1

土茯苓图片2

土茯苓图片3

土茯苓图片4

土茯苓图片5

土茯苓图片6

土茯苓图片7

土茯苓图片8

土茯苓图片9

土茯苓图片10

土茯苓图片11

土茯苓图片12 土茯苓图片13 土茯苓图片14 土茯苓图片15 土茯苓图片16 土茯苓图片17 土茯苓图片18 tuzuozuo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第二篇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甘、淡,性平。功效: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传统应用】

主治湿热疮毒,痈肿梅毒,瘰疬疮肿,筋骨挛痛。《本草纲目》载其能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

本药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搜风解毒汤(《本草纲目》):土茯苓、金银花、薏米仁、白鲜皮、防风、木瓜、木通、皂荚子,治疗梅毒,筋骨挛痛;②土茯苓汤(经验方):土茯苓、金雀根、黄芩、黄连、甘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病、银屑病、天疱疮、湿疹等免疫性黏膜皮肤疾病。

【主要成分】

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琥珀酸、β-谷甾醇,还含黄酮、皂苷、树脂、多糖、淀粉、挥发油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免疫和抗炎

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有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

(二)解毒

对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有保护作用,但不影响棉酚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

【临床应用】

1.病毒感染性口腔溃疡。

2.过敏性皮疹、皮肤溃疡或有继发感染。

3.白塞病口腔、阴部溃疡,关节痛。

4.病毒、螺旋体等引起的性病感染、溃疡。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15~60g。

临床常用剂量:15~60g。

大剂量:30~6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免疫病溃疡和关节炎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免疫病临床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白塞病、银屑病之口腔溃疡和阴部、眼部、皮肤之炎症、皮疹、疱疹、溃疡,常与黄连、白鲜皮、苦参同用。土茯苓为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本品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二)关于治疗感染性炎症

本品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的炎症、溃疡有较好的效果,与大青叶、黄连等同用。

(三)关于治疗性病

古人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现常用于梅毒、淋病、湿疣、衣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性病,与苦参、蛇床子等同用,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用含有土茯苓的银屑灵流浸膏240g/kg一次灌胃小鼠,无副作用。幼犬4.03g/kg连续给药60天,心、肝、肾、脑、血液均未见毒性反应。 说明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剂量过大对脾虚泄泻者可能滑肠,对有胃病者有胃不适反应。对胃肠功能正常者大剂量30~60g,没有明显副作用。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甘、辛,性平。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传统应用】

主治外感发热,项背强痛,麻疹透发不畅,湿热泻痢,脾虚泄泻.热病口渴,消渴酒毒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葛根汤(《伤寒论》):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下利者;②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治疗身热下利等症。

在著名方剂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中,葛根也是主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

主要含异黄酮类之葛根素和三萜类葛皂醇等成分。

1.异黄酮类 含葛根素、葛根木糖苷、大豆黄酮苷、金雀异黄素、芒柄黄花素、拟雌内酯、异甘草素等20多种异黄酮类成分。

2.葛根苷类 日本产野葛含葛根苷A、B、C。

3.三萜类 含三种三萜配糖体葛皂醇A、B、C。

4.微量元素锌、铜、铁、锰、镍、铬、镁、铅、钙、钾等。

5.其他含多量淀粉,以及生物碱、β-谷甾醇、胡萝卜苷、香豆素类、酚性化合物。

【药理作用】

(一)解热、消炎、抗菌、免疫:

葛根和葛根芩连汤对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对实验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消炎作用。葛根芩连汤体内实验可抑制肺炎双球菌和志贺菌引起的小鼠死亡。 葛根汤有明显的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并具有抗工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二)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可能为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降低正常心肌和心肌梗死区的氧?肖耗,具有增强心肌对缺血耐受性的功效。

葛根大豆黄素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葛根芩连汤体对动物实验性室性早搏有对抗作用。葛根总黄酮能使心率减慢,搏出量增加。

葛根素为一种β受体阻断剂,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葛根素对周围微血管和脑血管障碍的血流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

(三)解痉: 葛根黄酮、葛根汤、葛根芩连汤能对抗组胺和乙酰胆碱,对肠管具有罂粟碱样的解痉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和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

(四)抗凝血: 葛根汤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功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葛根素能使血管内壁糖和氨基酸代谢减慢,胶原纤维相对减少,有益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黏附和血栓形成。

(五)其他:

1.煎剂对血糖具有先升后降的作用。

2.具有雌激素样的作用,能使小鼠子宫重量增加。

3.有捕捉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

4.葛根芩连汤在体内实验中有抑制肺炎双球菌和志贺菌的作用。

5.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有明显的诱导肿瘤坏死因子作用,对顺铂有减毒增效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外感发热、胃肠型感冒、肠炎腹泻。

2.治疗高血压有头晕、头痛、颈项板滞的症状,冠心病有胸闷胸痛的症状。也能用于脑梗死、心肌梗死后。

3.治疗颈椎病之项背板滞酸痛和头痛。

4.治疗糖尿病。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9~15g。

临床常用剂量:9~15g。

大剂量:l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腹泻时用煨葛根。

【临床体会】

(一)治疗肠型感冒发热腹泻

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较多,现临床上已较少使用葛根治疗感冒和感染了。但对肠型感冒发热腹泻,葛根有退热作用,与生石膏、黄芩、黄连、木香、生薏仁、生甘草等同用,可起到退热、抗菌、消炎、解痉、解毒的作用。葛根、生石膏、黄芩的剂量可大一些。

葛根与葛根芩连汤在传统上是治疗菌痢的,但现今用于治疗菌痢的机会已很少了。

葛根治疗慢性腹泻是传统用法,现常用于慢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能起解痉止痛、抗菌消炎作用。单用作用较弱,可与黄芩、黄连、木香、枳壳、炮姜等清热解毒药、理气温中药等配合使用,起到清热升阳的效果。

治疗慢性腹泻一般用煨葛根,以使药性温和一些。

(二)治疗项背板滞酸痛

古书记载葛根能治疗项背强几几。产生该症状的疾病最常见的有感冒风寒、高血压、落枕、颈椎病。对于感冒、高血压,葛根能扩张周围血管、扩张脑血管并降压,因此是很适合的。

现临床上普遍将葛根用于颈椎病的治疗。落枕、颈椎病是由于局部颈椎、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出现了综合性问题。葛根虽能改善血循环,但并没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对横纹肌的解痉作用尚缺少实验观察,因此单用葛根治疗颈椎病、落枕效果并不理想。在有关的复方中加入葛根,可能会增加一些效果。

(三)关于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人有三种情况宜用中药,即:①轻症糖尿病以及血糖轻度升高尚不能确定糖尿病的病人,可单用中药治疗;②服西药血糖有所下降,但达不到正常的病人,在服西药的同时,可加用中药治疗;③免疫病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而血糖轻度升高的病人,在治疗免疫病的基础上,可加用中药以降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有葛根、鬼箭羽、麦冬等。服一段时间后,这三种人都可能使血糖慢慢地下降至正常范围。

(四)制作食疗食品

葛根可作为保健品、食疗食品经常煎汤服用,对中老年人抗动脉硬化、抗缺氧、抗凝血,预防心梗、脑梗,预防肿瘤等,是很有益的。尤其是对更年期妇女,对提高雌激素水平有帮助。该药略有甜味,不苦,可与黑大豆、红枣同煮,喝汤,红枣可食。

(五)用于醒酒

葛花传统上用于醒酒。葛根也有醒酒功效。笔者曾用葛根与白豆蔻、茶叶等配伍,制成袋泡茶用于醒酒,发现与白酒同时饮服能增加酒量30%~l00%。酒醉后能改善胃不舒、口干、欲吐的症状,使头脑加速清醒。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LD50 :葛根素大鼠静注的LD50为738.Img/kg或lg/kg。葛根芩连汤静注的LD50为13.5g/kg。

2.毒性反应:葛根素大鼠腹腔注射最大剂量l72.2mg/kg,家兔静脉注射最大剂量91.3mg/kg,连续2周,观察其行为、血象、生化指标、器官,均无异常发现。

3.病理检查:动物全身内脏病理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也无致畸、致突变作用。

说明毒副作用非常轻微。

葛根芩连汤口服是安全的,没有明显的副反应。大剂量静脉注射有心毒性,表现为心肌缺血和心脏传导阻滞。

(三)临床观察

葛根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也没有明显副作用。但对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病人,还宜谨慎使用。 郁金的作用

中药:郁 金 Radix Curcumae Aromaticae

【英文名】 Aiomatic Turmeric Root-tuber ;RADIX CURCUMAE

【别名】玉金,姜黄、毛姜黄。【异名】马蒁(《唐本草》),黄郁(《石药尔雅》)。

来源 为姜科植物郁金的块根。采制 冬季或早春挖取块根,洗净,煮熟晒干。

【成分】 含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姜黄烯(1-curcumene)、倍半萜烯醇、樟脑、莰烯,尚含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等。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制法】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打碎。

【药理作用】

(一)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

1.免疫抑制:用郁金挥发油小鼠腹腔注射,对溶血素产生、空斑细胞形成之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功效,对淋巴细胞转换率、T细胞免疫功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提高吞噬功能:郁金多糖能激活小鼠网状内皮系统,提高吞噬指数。

3.抗变态反应:郁金提取物对l型和Ⅳ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能抗组胺释放,并且有抗炎作用。

(二)保肝利胆

1.保肝:温郁金挥发油大鼠腹腔注射,能使肝细胞损伤得到明显修复。温郁金挥发油对中毒性肝炎有降低SGPT、提高血浆总蛋白的功效;并能使受损之肝细胞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恢复正常。对CCl1所致的自由基有灭活作用,并能抑制肝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2.利胆:注射液能促进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出。

(三)对代谢

1.对蛋白代谢:挥发油能促进大鼠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和α1、α2、β2球蛋白,抑制γ-球蛋白的合成。还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2.对肝糖原代谢:挥发油注射液对大鼠有促进肝糖原合成和肝糖原分解的作用。

3.对脂质代谢:挥发油注射液能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胆固醇和γ-脂蛋白含量降低,纠正α-、β-脂蛋白的比例失调,同时使主动脉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抑制主动脉内膜中粥样斑块形成和脂质的沉积。

(四)增纤溶和抗血小板聚集

1.抗凝血:挥发油注射液能增强纤溶活性,并通过提高cAMP含量而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因而能起到抗凝血的作用。

2.提高cAMP含量:挥发油注射液能使小鼠心、肝、脾中cAMP含量明显提高。

(五)抑制胃酸和抗溃疡

1.抑制胃酸:口服郁金煎剂有刺激胰泌素分泌的作用,能使胃酸分泌量明显增多,而对胃泌素无明显影响。

2.抗溃疡:郁金挥发油El服对大鼠慢性胃溃疡和应激性溃疡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六)解痉、镇痛和催眠

1.解痉:挥发油口服对家兔输尿管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有利于缓解输尿管痉挛性疼痛。

2.镇痛:挥发油注射液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强于水杨酸钠。

3.催眠:郁金二酮能明显延长猫的各期睡眠,并优于朱砂安神丸,说明郁金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

(七)致流产

制剂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对早、中、晚期妊娠都有终止作用。对早孕小鼠可使胚胎坏死、吸收或排出体外;用于中孕小鼠可见流血,解剖子宫内尚有残胎;晚孕小鼠腹腔注射后24小时,大部分娩出仔鼠。其致流产机制可能为抗孕激素作用,与兴奋子宫有关。证实了孕妇确应禁用郁金。

(八) 姜黄素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巴戟天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入肾经。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功效】补肾助阳,强筋骨,逐寒湿。

【功效特点】本品甘温能补,辛温解散,专人肾家鼓舞阳气,故能温补肾阳,强壮筋骨。兼能除湿散寒,为治疗肾虚阳痿、筋骨痿弱、宫冷不孕、经寒腹痛的常用药,亦可用于肾虚而兼风湿之腰膝疼痛者。

【功效主治】

1.补肾壮阳:用于男子肾阳虚衰阳痿、女子宫冷不孕、经寒不调、下焦虚寒、少腹冷痛,可与补肾固涩药同用。如治阳痿、宫冷,可与熟地、肉桂、补骨脂、菟丝子同用;治尿频、尿火禁者,可与覆盆子、山药、益智仁等同用。

2.强筋骨,逐寒湿 用于腰膝风湿疼痛、肌肉萎缩无力,可与杜仲、川牛膝、川断、山萸肉等同用。

【鉴别应用】巴戟天与淫羊藿,二者性味相近,均可补肾阳,强筋骨,祛风除湿。然淫羊藿辛温之性较强,其辛散助阳之力较峻,且温中寓燥,二药有一缓一峻,一润一燥之不同。盐巴戟天善入肾经,补肾功强,用于肾亏阳痿、早泄、不孕;制巴戟天性缓毒去,使功更专,用治风冷腹痛、关节酸痛、小便失禁等证,其功效各有所长,临证需当选用。

【配伍应用】

1.配杜仲: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巴戟天善人肾经血分,功专温补肾阳,兼能除风祛湿;杜仲兼入肝经,功长补益肝肾,兼以强筋壮骨。肾主骨,肝主筋,肾藏精,肝藏血,二药合用,精血并补,筋骨益盛,并可祛风湿,对于肝肾不足者,二者相须为用,其效可见,常用于治疗肾虚身弱、风湿痹痛、足膝痿弱等证。

2.配菟丝子:补肾固精,温暖胞宫。菟丝子既能助阳,又能益精、固精,为平补之剂;巴戟天温补肾阳,温而不燥,二者同用,补肾之力增强,而不增加温燥之性,且能固精,又可肝肾同补,胞宫为肝脉所主,故兼能温暖胞宫,二药并用,可治疗肾虚阳痿、宫冷不孕、崩漏带下等证。

【应用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10~15克,入煎剂,或入丸散,或泡酒。或熬膏内服。

知母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治疗肺热燥咳、肠燥便秘

知母适合人群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服。【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知母的四大功效

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知母的药材形状【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

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第三篇

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功效作用的研究来了解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

理作用。通过研究得出:土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含菝葜皂甙类(smilax saponins)和提果皂甙元(tigogenin)、鞣质。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癌、保护心血管系统、细胞免疫抑制、利尿、镇痛、保护实验性肝损伤以及解毒的作用。

关键词:土茯苓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s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ingzi(tel) Teacher: good number: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soil Ful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role of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il Fuling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oil containing Fuling Smilax saponin (smilax saponins), and provide fruit sapogenin (tigogenin), tannin.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anti-cancer, protect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mmune suppression, diuretic, analgesic, and the protection of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in the role of detoxification.

Key words: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前言: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块茎。根茎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l~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常切成厚1~

[1]5mm的薄片。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茎和须根,洗净、

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生用。

1. 化学成分

本品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3,5,4’-三羟基芪、(一)表儿茶精L、琥珀酸、β-谷甾醇等皂苷、糅质、黄酮、树脂类等,还含有挥发油、多糖、淀粉等。

[2]

2. 功效应用

2.1 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可单用本品水煎服,如土萆薢汤(《景岳

全书》);也可与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同用;若因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常与薏苡仁、防风、木瓜等配伍治之,如搜风解毒汤(《本草纲目》)。

2.2 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本品甘淡渗利,解毒利湿,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等证。常与木通、萹蓄、蒲公英、车前子同用,治疗热淋;《滇南本草》单用本品水煎服,治疗阴痒带下;若与生地、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茵陈等配伍,又可用于湿热皮肤瘙痒。

2.3 痈肿疮毒

本品清热解毒,兼可消肿散结,如《滇南本草》以本品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治疗痈疮红肿溃烂;《积德堂经验方》将本品切片或为末,水煎服或入粥内食之,治疗瘰疬溃烂;亦常与苍术、黄柏、苦参等药配伍同用。[3]

3. 药理作用

3.1抗癌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有治疗恶疮痈肿作用,各家中医肿瘤学家把土茯苓列为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药物。但土茯苓单方对BBN(致癌剂)膀胱肿瘤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发生了较多的鳞状细胞型肿瘤。作者认为,在用土茯苓防治膀胱肿瘤时应持慎重态度[4]。 用含有土茯苓377.7gkg饲料饲喂大鼠2周,对黄曲霉素B1(AFB1)致大鼠肝癌的影响为:土茯苓组的病灶稍少于且显著小于对照组,表明其对AFB1所致肝癌有抑制作用。[5] 土茯苓在体外试验对子宫颈癌培养株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6]

3.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2.1抗心抗心肌缺血作用

以赤土茯苓甙500mgkg,250mgkg,125mgkg,62.5mgkg给小鼠灌胃,可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期,即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浓度升高,心肌超微结构广泛而严重损伤时呈剂量依赖性地保护缺血心肌SOD,Se-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CPK释放;以赤土茯苓甙125mgkg灌胃及10mgkg腹腔注射均明显减轻小鼠缺血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提

[7] 示赤土茯苓甙具有抗异丙肾上腺素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3.2.2 B-受体阻滞作用

赤土茯苓醋酸乙酯提取物能预防静注肾上腺素引起的兔心律夫常,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对离体大鼠心脏的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使异丙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而对氯化钙量-效曲线无影响,其作用形式与普萘洛尔相似,提示赤土茯苓醋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有B-受体阻滞样作用。这一实验结果为临床应用土茯苓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8]。

3.2.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赤土茯苓提取物(主含甾体皂甙成分)能在不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实验性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土茯苓甘淡无毒,适于长期服用,这个实验结果提示其

[9]可能成为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

3.3 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土茯苓水提取物在抗原致敏后及攻击后给药均明显地抑制2,4,6一三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接触性皮炎和绵羊红细胞所致的足反应,其中攻击后给药时作用较强;土茯苓水提取物还明显地抑制了二甲苯所致的耳壳及蛋清所致的小鼠足炎症反应,土茯苓作用特点为选择性地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以后的炎症过程,即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而不

[10]抑制体液免疫反应,这一特点对于临床治疗细胞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4利尿作用

从土茯苓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落新妇甙(Astilbin)能明显增加大白鼠的排尿总量,且有剂

[11]量-反应关系,给药后lh能增加尿Na+排出量,但对尿K+排出没有明显改变。

3.5 镇痛作用

尾静脉注射1mgkg~4mgkg落新妇甙能明显抑制小白鼠冰醋酸扭体反应次数;注射

2.5mgkg~10mgkg落新妇甙能延长小鼠热板引起的痛反应潜伏期,表明落新妇甙具有明显的

[11]镇痛作用。

3.6 保护实验性肝损伤作用

土茯苓水煎剂对TAA中毒所致的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而醇提物则作用不明

[12]显。提示土茯苓的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3.7 对棉酚的解毒作用

土茯苓煎剂、稀醇提取物和粗黄酮制剂可缓解棉酚中毒所致的肝脏病理损伤,拮抗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同时土茯苓稀醇提取物在拮抗棉酚毒性

[13]的同时不影响棉酚对雄性大鼠的抑精作用。

4. 临床应用

4.1. 治疗头痛

土茯苓30~60g, 最大剂量120g.再根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药物.治疗顽固性头痛45例, 显效17例, 好转27例, 总有效率97.8%.用药时间最短7天, 最长3个月.

4.2. 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 加大土茯苓用量, 轻则30g, 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4.3. 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 穿心莲30g .加水1 500ml, 煎至1 000ml.每服40ml, 每日3~4次.治疗67例, 全部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4.4.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土茯苓60g, 甘草9g, 每日1剂, 2次煎服.病重体质较好者, 土茯苓可加至150g, 酌加黄芩、防己、茵陈、泽泻.治疗80 例, 一般服用2~3剂, 重者4~5剂痊愈.

4.5. 治疗梅毒

a.土茯苓60~240g(必要时可加至250g 以上), 苍耳子、白鲜皮各15g, 甘草3~10g, 水煎, 日1剂, 3次服, 20天为1疗程.治疗梅毒400例, 其中隐性301例.通过3次血清检验, 转阴者357例, 进步者26例, 无效者17例, 总有效率

[14] 为95.75%。

参考文献

1.日上木山越辉煌等.土茯苓_百度全科[EB/OL].

2.YCLBYL.中药学_百度文库[EB/OL]. 2010-05-06/2010-05-06

3.本站.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_中医[EB/OL].

/article/bencao/qingre/show/6858.html,

2009-5-13/2010-05-06

4.杨德安,石炳毅,李炎唐,等.猪苓、土茯苓和硒对膀胱化学致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1987;67(11):622.

5. 严瑞琪,陈志英,覃国忠,等.当归等三种中药及联苯双酯对黄曲霉素B1致大鼠肝癌作用

的影响.癌症,1986;5(2):141.

6. 李广勋主编.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J].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42.

7. 李玉琪,周承明,王晓雯,等.赤土茯苓甙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

用[J].中草药.1996;27(7):418.

8. 张克锦,周承明.艾尼瓦尔-吾买尔,等.赤土茯苓醋酸乙酯提取物对儿茶酚胺作用的研究

[J].中草药,1991;27(10):460.

9. 张克锦,邹玉玲,周承明.赤土茯苓提取物对实验性鹌鹑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J].中

草药.1991;27(9):411~412,418.

10.徐强,王蓉,徐丽华,等.土茯苓对细胞兔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1):39.

11. 吴丽明,张敏.土茯苓中落新妇甙的利尿和镇痛作用[J].中药材,1995;18(12):627.

12. 辛潍生,牛新海,腾凯,等.土茯苓对TAA中毒大鼠肝酶谱的影响[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8;8(2):165.

13. 王文华,俞家华,周志仁,等.土茯苓对棉酚的解毒作用[J].中药通报,1982;7(1):32. 14.uu288,mingming.土茯苓_中草药大全_中药健康网[EB/OL]. /index.php?doc-view-44866,

2009-12-01/2010-05-10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第四篇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荆芥又叫假苏、鼠蓂、姜芥,荆芥为唇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茎叶和花穗,荆芥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荆芥有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作用,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荆芥。

荆芥的功效:
荆芥又叫假苏、鼠蓂、姜芥,荆芥为唇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茎叶和花穗,荆芥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荆芥有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作用,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荆芥。

药名:荆芥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别名:假苏、鼠蓂、姜芥。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
归经:归肺经;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血。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临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研末调散。
药材基源:荆芥为唇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茎叶和花穗。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炮制方法:
1、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晒干。
2、炒荆芥: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文火微炒,
3、荆芥炭: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晒干(荆芥穗炭方法同) 。

荆芥的作用:
荆芥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荆芥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荆芥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荆芥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荆芥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荆芥配槐花炭,治便血;荆芥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1、荆芥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2、荆芥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3、荆芥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4、荆芥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5、荆芥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6、荆芥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7、荆芥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8、荆芥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9、荆芥治大便下血: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10、荆芥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11、荆芥治大便下血: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12、荆芥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12、荆芥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荆芥用药禁忌:
1、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荆芥。
2、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苇航纪谈>
3、病人表虚有汗者忌荆芥;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荆芥;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匆误入荆芥。<本草经疏>

墨旱莲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第五篇

墨旱莲的功效与作用:墨旱莲是凉血止血中草药,墨旱莲又叫旱莲草,墨旱莲的功效是补益肝肾、凉血止血,墨旱莲的作用是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便血、血痢,墨旱莲用药禁忌是脾肾虚寒者忌服墨旱莲。

墨旱莲的功效:
墨旱莲是凉血止血中草药,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墨旱莲又叫旱莲草,墨旱莲的功效是补益肝肾、凉血止血,墨旱莲的作用是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便血、血痢,墨旱莲用药禁忌是脾肾虚寒者忌服墨旱莲。

药名:墨旱莲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
科属分类:菊科。墨旱莲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旱莲草、旱莲子、金陵草、莲子草、白旱莲、猪牙草、旱莲蓬、猢孙头、莲草、墨斗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莲、冰冻草、墨汁草、墨烟草、墨菜、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黑墨草、节节乌、白田乌草、墨草、摘落乌、水葵花。
性味:味甘;酸;性凉。
归经: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凉血止血。
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熬膏;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绒塞鼻;或研末敷。墨旱莲的功效与作用
药材基源: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采收储藏: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泥上,去除杂质,阴干或晒干。鲜用或随采随用。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

墨旱莲的作用:
1、墨旱莲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分类草药性>
2、墨旱莲治赤白带下:旱莲单一两。同鸡汤或肉汤煎服。(<江西民间单药验方>)
3、墨旱莲治白喉:墨旱莲二至三两。捣烂,加盐少许,冲开水去渣服。服后吐出涎沫。(<岭南草药志>)
4、墨旱莲固齿,乌须,洗九种痔疮。<滇南本草>
5、墨旱莲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发眉,生速而繁。<唐本草>
6、墨旱莲治刀伤出血:鲜墨旱莲捣烂,敷伤处;干者研末,撒伤处。(<湖南药物志>)
7、墨旱莲治目疾、翳膜。<南宁市药物志>
8、墨旱莲治小便溺血:车前草叶、金陵草叶。上二味,捣取自然汁一盏,空腹饮之。<医学正传>)
9、墨旱莲治妇女阴道痒:墨斗草四两。煎水服;或另加钩作恨少许,井煎汁,加白矾少许外洗。(<重庆草药>)
10、墨旱莲治热痢:墨旱莲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1、墨旱莲治肾虚齿疼:墨旱莲,焙,为未,搽齿龈上。(<滇南本草>)。
12、墨旱莲治鼻衄:鲜墨旱莲一握,洗净后捣烂绞汁。何次取五酒杯炖热,饭后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13、墨旱莲治吐血:鲜墨旱莲四两。捣烂冲童便服;或加生柏叶共同用尤效。(<岭南采药录>)
14、墨旱莲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日华子本草>
15、墨旱莲治血淋:旱莲、芭蕉根(细挫)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服(怪济总录>旱莲子汤)
16、墨旱莲治正偏头痛:鳢肠汁滴鼻中。(<圣济总录>)
17、墨旱莲治跌打伤,理酒顶,化痰,止痒,消水。<生草药性备要>
18、墨旱莲治白浊:墨旱莲五钱,车前子三钱,银花五钱,土茯苓五钱。水煎服。(<陆川本草单>)
19、墨旱莲乌须发,益肾阴。<纲目>
20、墨旱莲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墨旱莲子,瓦上焙,研末。每二钱,米饮下。(<家藏经验方>)
21、墨旱莲洽咳嗽咯血:鲜墨旱莲二两。捣绞汁,开水冲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22、墨旱莲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髭发: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拦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未,瓦瓶收贮,墨旱莲(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临卧酒服。(<医方集解>二至丸)
23、墨旱莲治吐血成盆:墨旱莲和童便、徽墨春汁,藕节汤开服。(<生草药性备要>)
24、墨旱莲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本草述>

墨旱莲墨旱莲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100克,墨旱莲3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墨旱莲布包;猪肉洗净,切片。猪肉片与墨旱莲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至猪肉熟后,去药包,调入食盐即成。
用法:每日1剂,食肉,连续5--7日。
功效:清热养阴,凉血止血。
主治:慢性胃溃疡出血,症见大便色黑,口干口苦,纳差食少,手足心热等。
按语:墨旱莲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本草纲目>言其"乌鬓发,益肾阴"。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水煎服液既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又能抗菌、消炎、收敛、止血。将其研成粉末,直接撒敷于患处也有很好的止血之功。因此,本方将之与健脾益气的猪肉同用,对阴虚血热所致的慢性胃肠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墨旱莲用药禁忌:
1、脾肾虚寒者忌服墨旱莲。
2、胃弱便溏,肾气虚寒者禁用墨旱莲。<得配本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689127.html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