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失意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人生失意篇一
《人生失意 不可失志》

人生失意 不可失志

漫漫人生路,没有人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坎坷,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失意在所难免。人于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无法奢求上苍垂爱一身,时时平步青云而不见风雨,也无法做到人定胜天,处处趋利避害。失意的前因往往是失败,失意的后果往往是失落。每个人失意的原因各有不同,而人与人之间失意后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有的奋起直追,知耻而后勇,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有的从此一蹶不振,信心尽失,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失意并不可怕,那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一段插曲,圣人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失意之时,人皆有之,但失意切不可失志。失意只是一时,失志则是一生。

人在失意之时,身心饱受煎熬,精神萎靡不振。失意之人,如置身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难辨路在何方;如逆风行船,进难退易。在此境地,任你大罗神仙神通广大,任你高居庙堂位及人臣,也不论你只是芸芸众生布衣凡人,回天乏力只能仰天长叹。姜子牙失意之时,贩猪猪贱贩羊羊赔,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苏秦失意之时,回到家中妻子不理睬、嫂子不给饭吃,从此头悬梁锥刺股闭门苦读;越王勾践失意之时,亡国之恨深藏于心,十年卧薪尝胆寄人篱下。失意是枚苦果,却似良药苦口,吃下去增强你百毒不侵的免疫力;吐出来消弱你应对风雨的抵抗力。对此,孟子为我们作出精辟的论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失意之时,其实是一个重新自我审视的过程,不仅审视自我,同时审视世间万物,给自己一个重新回归自我的空间。要知道一个人在追名逐利拼命赶路时,停下脚步总结归纳一下,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因为眼前的失意只是脚下遇到的坎坷,而只顾策马奔腾可能前面就是万丈悬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只顾往前赶路,自我感觉良好,而忘记了最初出发时的目标。因此,有些人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干什么,误入歧途,偏离正确的人生导向。

失意是对一个人心理素质的磨练。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会摔跟头,有时甚至摔得头破血流,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与其说失意让人困顿,毋宁说失意是人生一笔财富,当你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与打击时,你的人生为之丰富,你的心智得到历练,你的经验更加丰富,你的人格得到升华,对于日后开展工作、成就事业大有裨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个从失败中奋起的人意志更加坚强,一个从失意中奋发的人内心更加强大,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面对些许风吹雨打,胜似凭栏观景、闲庭信步。

失意与得意,逆境与顺境,不是由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每个人的表现却不尽相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一种逆境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境界;“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是一种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的豪迈。在我们成就事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失败与成功相伴相生,失意与得意如影随形。否极泰来、未曾可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尤其是青年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坎坷与磨难在所难免,失意之时不可丧失远大的志向,不可动摇坚定的意志,要善于在失意中奋起直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勇立潮头的浩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敢闯敢拼的锐气,朝着宏伟的目标阔步前进。

人生失意篇二
《人生失意时必须看的十大图片》

人生失意时必须看的十大图片(组图)

人活一生,很难。女人如此,男人更是。

男人出生便觉得应该顶天立地,殊不知,男儿也有脆弱的时候。刘德华那首<男人哭吧,不是罪>便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男人首先面对的是生存温饱、工作、房子、车子、票子,价值逐渐上升,欲望逐渐扩展。人不再单纯如初衷,摒弃了梦想与追求,只看到物质的膨胀,只晓得票子的增多,房子的扩大。累啊,苦啊。

但累和苦与旁人的不理解相比只是冰山一角,女人会说:男人不都如此?如果遇到知性人,再苦再累也值得,怕只怕遇到太多的物质女人。唉

最近一位朋友失业在家,曾是一家公司高层的他,调回总公司高不成低不就,恐怕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失意人人会有,关键在于心态,把那份失意全揽于心,轻轻咀嚼,也不过如此。

所以,无论风风雨雨,请他笑看人生,因为这个世上终还有一份牵挂,一丝惦念,一种心疼。

最后,送一句话给他:失意时坦然,得意时泰然。

在这里,声音是一种奢望!如果是你,你还会埋怨命运的不公吗?

在这里,拥有双手是一种奢望!如果是你,你还会有如此执著的追求吗?

在这里,拥有双腿是一种奢望!如果是你,你还会有这样顽强的拼搏吗?

在这里,解决温饱是一种奢望!如果是你,你还会这样庄严地面对国旗吗?

人生失意篇三
《人生失意还是诗意》

人生失意还是诗意

人生是什么?是一碗清茶,是一杯烈酒;是一条清清流淌的小溪,还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

人生如风,岁月如歌。当轻风拂过,曼声歌罢。留给我们的将是永恒的思考,或许只有真正读懂人生真谛的人才会明白人生到底是什么。

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这匆匆忙忙的一生中他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在得与失之间,他们可否又明白了什么?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我琢磨了不少,领悟的却不多;可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一生,无论是漫长的,还是短暂的,都是赤手空拳而来,再空拳赤手而去。但在这一生中,都应该充满失意和诗意。

失意人生,诗意人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诗仙李白的一生,当他吟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诗句时,你可否知道,这是他的失意引发的诗意。前一刻,他那拂袖而去的潇洒,拒绝同流合污的毅然,还在朝廷上上演得如火如荼。如此刚正不阿的风骨,又岂能是那黑暗污浊的官场所能容忍的。访万水千山,吟“安能摧眉折腰事劝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才是他最终的宿命。他的一生充满了失意。然而,又有谁敢说,他的一生不充满诗意呢?

花,有花开花落之时;人,亦有起伏荣辱之际。保罗曾经说道:“人生像一本书。愚人哗啦啦地翻阅完,而贤者潜心细读。”是的,没有痛苦和失意的人生不能称为人生。一个人跌倒了,重要的并不是伤得重不重,而是要懂得赶快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人生,也许就是如此一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

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叹息,不要因为身处逆境而丧失勇气,更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幸而哀叹命运不公。生活任然必须去奋斗,悲惨才会变成悲壮,才会搏击出生命的美丽。只有善待人生,才能让我们原本忧伤的生命,变得悲壮而美丽,变得充满诗意。,因此,当你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你应该庆幸,庆幸你的人生是个完美的人生。

必须迈过这道坎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故乡的美景梦境般的分明、模糊、消隐……

仰望夜空,黑云将那明月覆盖了,只剩下了星星点点的小星斗儿。我从湿漉漉的港口醒来,眼睛陌生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凛冽的寒风刺痛了我的心,思绪再次被风吹拂到那久违的故乡。

迈进这所学校的大门已经三个多月了,本以为时间的流逝可以使我淡忘那“心灵的港湾”,却,恰恰相反,疲倦时,遇到荆棘时,便想起了这倦鸟的归巢,想起了妈妈的唠叨,想起了爸爸无声的鼓励,我跨不过、走不过。

一个人时,总是在想:故乡那棵历经千年沧桑的樟树王的胡须是否更长了些?龙湖寺又发生了什么改变了?鸟儿们还在那枝头上歌唱吗?每每想到这,心中便萦绕着阵阵乡愁。

我不要被乡愁包围着,它会让我窒息,因此我必须跨过这道坎,跨过这道很高很高的心灵的坎。

我并非林黛玉,我更不需要她的多愁善感,所以我必须跨过这个坎。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试着敞开心扉,便会发现这个城市也有家乡般的山水,即使没有亲人的陪伴,但我有60多个热情善良的同学们的友谊,真挚地;即使没有千年樟树,但凤凰山下这棵百年青松也别有一番风姿……

我必须跨过这个坎。闲暇时打开书本,看看古今中外的名著,欣赏一下伟大的作家用生命谱成的绝美的文章,读读美丽的诗篇。于是,忘却了乡愁,充实了知识。在孤寂的夜晚,拉上三两个同学,拉拉家常,聊聊心里话。于是,忘却了乡愁,愉悦了心情。

我必须跨过这个坎。迎面而来的是期末考,紧接着的是会考,最后将冲刺的是高考,我有什么理由为了那无谓的乡愁而放弃这一切呢?所以我必须跨过乡愁这个坎,努力学习,跨过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坎!

寒风依旧,但我已迈向了这高高的坎。

悄悄地,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满天的星斗眨巴着眼睛。

必须迈过这道坎

雨,来得突然,来得猛烈,方才还是晴朗的天,霎时暗了下来,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我强撑着伞,在小路上疾走,噼啪的雨声和着我屈辱的泪水。想起学生会主席竞选失利,“淘汰,淘汰”,这两个字像恶魔一样纠缠着我,狞笑,怪舞,“淘汰,淘汰”……雨还在下,哗哗,哗哗,水珠四溅……

忽然,我的脚步慢下来,一组青铜雕像吸引住了我。这是一组雕塑小品:两位下棋老人,四目注视着膝下的棋局。雨线在铜像上迸溅嬉戏,那般顽皮恣肆。我不由停下脚步,细看那两位老人。右边这一位,长袍马褂,一种学究模样,彬彬有礼地徐伸右手,请对方出着;对面那一位,短衣宽裤,劳动者打扮,眉飞目炯,动作张扬,正高举一枚棋子,敲向棋局。整个雕塑,呈现出苍凉的青铜本色,只是膝头臂肘,被人们长期摩挲,变得光亮。雨水是如此放纵,向老人的头顶项背泼洒,形成一股股湍流飞瀑,在棋局上漫流。而这两位老人,仿佛跨越了一个世界,享受着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的那份愉悦,任凭风雨喧嚣,毫不在乎。“好一份豁达!”我感慨,油然生出一丝歆羡,从心底涌出深长的喟叹……

路上跑过几个年轻人,有的裹着雨衣有的压低雨伞,东一句西一句地咒骂着天气。两位青铜老人则稳坐棋局,分明超脱了世界的嘈杂,那恣肆的风,那喧嚣的雨,那些零落的残叶和败

花,那些仓皇失措的人……一切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享受着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品味着另一种非同寻常的充实,喧闹的风雨和风雨带来的喧闹在他们那里,不复存在!

我怔怔地站在小路上,暴雨如注,小小的雨伞显得孱弱无力。雨水已经打湿衣裤,我爽性把雨伞抛开,痛快淋漓地,任凭豪雨捶击我的身躯,涤洗我的胸怀。

“必须跨过这道坎!”——我咬紧嘴唇,扬起衣袖擦擦眼睛,这一刻,我的脸上只有雨水,没有泪水。

远离家乡,跟随父母,来沪求学,经历了多少风雨,我不是都挺过来了么?眼前这一点失败打不倒我,我突破重围的心此刻分外轻松。不觉间,雨小了,西天层云间,太阳急不可待地露出艳红的脸庞。

雨后空气格外清新,夕阳将金色铺在天地间,棋局中的两位老人也披上了绝美的暖色。在我眼里,在我心中,这夕阳余晖中的一幕定格了,它诠释着跨过坎坷之后那金光熠熠的画面。

人生失意篇四
《人生失意且听琴》

人生失意且听琴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选择了纸醉金迷的畅饮;阮籍选择了驾车出而嚎啕大哭而返的猖狂;苏东坡选择了成熟上的“突围”。而他们选择了琴音。

有人说,“音乐是全球通用的语言”。音乐能让人喜悦,亦可让你哭泣。失意之时,他们虽然不生于一个年代,却有一个共同的选择—他们沉醉于音乐之中。琴弦断者觅知音,知音闻琴泣千行。他们听琴,也许是因为巧合,亦或是图个新鲜。怎料,他们却将自己浸入了这琴音之中。他们或许不懂乐理,但却因这琴声而泣—因为他们历经沧桑,身世使他们后天养成了这个懂乐的习惯。弹琴者闻座下泣,可觅知音否?

且看李凭移人醉,高座中国弹箜篌。听琴,他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烟光凝而暮山紫,白云遏,水不流。大自然的一切都静止了。嘻!这箜篌之音竟吸引了无生命的灵魂!座下李昌谷之凄艳,李奉礼之诡谲,李长吉之冷霜,李贺之泣鬼。的确,终身抑郁不得志的他,此刻,仿佛与琴对分这个世界。或许,琴罢人依旧,但至少,《李凭箜篌引》这一佳作却为后世之人所传颂,所称道。失意使他们有了灵感。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个悄无言的夜晚,白居易可曾将这琵琶之声铭记?同样的身世,相似的

遭遇,让这两个苦命之人在一个月圆的夜晚邂逅。且听我弹琴,君莫泣。饱经沧桑 ,历经世人冷眼,回忆过去,他不曾泪下。而今日,他闻琵琶之声,竟放下了诗人的尊严,哭了起来。是为了琵琶女而泣抑或是为自己而悲?听琴,他抑郁数年的悲情终于爆发出来,从此,他不在没落,走向成熟。

最惊天之泣莫过于韩愈。多亏他有生之年能遇见颖师。琴声让韩退之思绪万千,感情升入凌云,顿时跌入深渊。甚者,他再也不忍心听下去了,用手止住了琴弦。悲喜交加,惜生波折,这正是一位诗人所需要的敏感而又多变的心灵!

不是他们选择了琴,而是琴选择了他们。

风吹雨打,湿了他们的蓑笠;雪,白了他们的双鬓;琴声,带出了他们的愁绪。在琴声面前,他们坚强的心灵终于被击垮,此时,唯有泪千行的游子。

愁绪多时莫剪断,人生失意且听琴。

人生失意篇五
《人生失意时必须看的十大图片》

人生失意篇六
《运气不是人生失意的借口》

运气不是人生失意的借口

听来的一个真事。

有一个前辈,30年前上高中的时候,属于那种学霸型的人物,几乎每次大型考试都名列前茅,在高考当天突然拉肚子,很严重的那种,连续两天,结果因此而名落孙山。

不甘心啊,复读再考吧!

又是一年寒窗苦,到了高考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对,你没猜错,又拉肚子!

人生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命运想捉弄人,往往不是一次两次!

是的,真的还有第三次!

真人真事,绝无杜撰!

这位前辈现在已经是快50岁左右的人了。当年因为此事让他心灰意冷,后来干脆辍学回家务农,种地搞养殖,因为有文化,什么事都相信科学,钻研农业技术,听说现在是当地一家生态农庄的老总,资产早已过百万。

看到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我有一个姑家大表哥,跟我年纪相差很大,也是将近50的人了,他当年也是高中毕业,在他们老家算是很不错了,没上大学,就去了一所农村的初中任教,教英语,我依稀记得他当年教学很努力,博览群书,还会弹钢琴,我经常去他办公室

听他讲一些有趣的事情,那时候我还小,现在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后来我了比较远的外地上学,跟他也就断了联系,好多年都没见过面,我听姐姐说,他后来迫于生计,去了外地挣钱,当过泥瓦匠,在工地搬过砖,疏通过下水道,受尽了社会底层大众之苦,直到前五六年他才回来,我过年的时候见到了他,当时他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穿着破旧的棉袄,推着小推车在卖粉条……

我没有任何鄙夷的意思,况且他现在的境况好多了,开了一家蛋糕店,生意很好!

我只是感慨,人生为何如此戏剧化,或许我有一天破产了,也会沦落至此,到处寻找生路,做着不堪的工作,挣着比自己付出的少之又少的工作,为生计发愁,为后代发愁!

路是自己选的,向左还是向右,都不会有人拿枪指着你,逼着你做出选择,因为你走或不走,路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我之所以说他们的故事,是因为他们现在都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人生早已定性,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了!

命运就是如此,我也抱怨过,也放任过,也想随波逐流,在内心挣扎痛苦不堪生不如死的时候,我会觉得管你什么理想抱负,统统死一边去吧,胳膊拧不过大腿,我抗争不过命运,我屈服还不行吗?

就像看电视里面的抗日剧,小日本拿着烧红的烙铁在你面前晃啊晃,你招不招?裤子都尿湿了,能不招吗?

命运就是在看你的脸色,你越屈服,它就越压的你透不过气,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被命运一直眷顾的人,我们看到所有一帆风顺的成功,都是掩盖着不堪的真相!

乐嘉在成名时说过一句话:我再也不愿提及我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之中的寂寞和荒芜,就让它随着时间,慢慢淡忘!

我们在成长,都会失意都会迷茫,但是绝不该拿命运作为借口,只要走过那片汪洋,前方就是通向天堂的坦途!

人生失意篇七
《人生是失意还是诗意》

人生是失意还是诗意

摘 要:在恢弘的赶考队伍中,有一个失败了一千多年的士子,用他的笔,将他的失败,镌刻在历史中,雕镂在文化中。当然,这并不是他的初衷。可是“人生失意无南北”,众多的“天涯沦落人”将他的失意传唱过千年的时光,摩挲成万古的忧伤,吟咏为永恒的守望。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长长的榜单上竟没有容纳下“张继”这个名字。于是,这个“失意者”创作了那首不朽的名篇——《枫桥夜泊》。

关键词:月落;乌啼;霜;愁眠;钟声

一、从视觉、听觉、感觉写景象

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分别从视觉、听觉、感觉三个方面写夜半时分的景象,月亮西斜、栖鸦啼叫、霜气弥漫天地之间,三个主谓短语并列,通过简洁鲜明的形象,将所见的 “月落”,所闻的“乌啼”,所感觉的“霜满天”写了出来。张继。这个可以称作“失意者”的“诗意者”,在枫桥夜泊,一夜之间,他的多种思绪齐上心头,眼观上下,耳听远近,身感秋时,心愁客旅,他准确地抓住了这些形象,并把这些对象化作诗的形象,物化了艺术的审美感受。

二、主体、客体巧妙地融合而成的和谐优美的艺术境界①

其次,诗人追叙天明以前的情景。他睡在船中,从船中正好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舟中的火光。“江枫”是指当地的两座桥,一是江桥,二是枫桥,但江枫二字的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了我们极大

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象一千二百年前的那个夜晚,这个落榜的游子在夜半更深的时候,独自乘船,沿江来到苏州城西的枫桥,将船停泊在岸边,月亮落去,天色顿然昏暗许多,惊鸟啼叫起来,好像满天飞霜竟由此起。江上有渔人的灯光,照见岸上的枫树,火红相映而易见,孤独羁旅,实难入睡。山川风物自有它的情致,夜泊的主人公也有他的情怀,主客体相对独立而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而幽美的艺术境界。

三、采用倒叙手法,还是增加艺术特色

诗中的三、四句写半夜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中。江船夜泊,愁不得眠。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放眼江天,只求静退愁情了。如果没有外界的新触动,或许可以孤舟入梦。可是夜氛越静,愁心越怕,有声响撩拨,偏在这时,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由远而近地来到客船中。诗中没有描绘钟声到客船中会使闻者的心情如何,但前面似乎已经伏笔了“对愁眠”而不能寐的心情。此刻又加上了午夜的清钟敲响了他乡熟睡的梦。“对愁眠者”只能是愁情不胜载孤舟了!

(一)倒叙手法映诗情

“钟声”是夜半所闻,首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天色将晓的所见所闻所感,次句“江枫渔火”是终夜所对,总之,这都是诗人一夜未眠的所遇。全篇的景物,都以“愁眠”贯穿,染上了诗人感情的色彩,写景亦写情。

在一首诗里,诗人把时间最近、印象最新、感受最切的当前景物摆在第一句最先描述②,是古典诗词惯用手法之一。即为全诗发展

的结果而非事件发生的开端。张继这首诗用的正是这种手法。俞平伯先生的这一讲法也并非原创。清人章燮在他的《唐诗三百首注疏》里就这样讲过。

按照顺序,应当是先因客愁而睡不着,即“愁眠”,然后看到江枫渔火,听到夜半钟声,最后才接触到天快明时的落月、啼乌、霜气、然而为了突出一夜愁眠,诗人却将生活的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次序,从新作了安排,将最后发生的放在最前面,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效果,而读者不认为它是不合理的。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艺术创作有它本身的特殊规律,形象思维不应受抽象思维的限制。

(二)诗人诗情显特色

有的读者也许并不同意,认为诗歌总得按照时间顺序一句一句往下讲。果真如此,那么“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景象在时间上就必须出现于“夜半”之前。乌鸦夜间飞啼并非不可能,但主要由于月光太亮而不是由于斜月西沉。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和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都是“月明”、“月皎”的夜间,至于“月落”而“乌啼”显然是天色破晓时的景色。“霜满天”为凌晨景象,在子夜零点以前也很难见到。这个道理即每当乍暖还寒气候多变的早春或暮秋时节,“凌晨有霜冻”提法是经常出现的。若硬把这种现象移到“夜半以前”,那就不可能是“下霜”,而是“雪”一类的东西了。因此,我更同意俞平伯先生的讲法,这样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同理,宋代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曾指责“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句,认为“三更不是打钟时”。所以这是“诗人贪求好句”,而非理有不通的“语病”。但在唐朝,寺庙里确实是在夜半里打钟。唐代诗人作品中涉及夜半钟声的不在少数,如王建《宫词》“未卧尝闻夜半钟”。此外,还见于白居易、温庭筠等诗人的诗中。欧阳修虽是一位大学者,大作家,却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完全无损于此诗的价值③。

这个叫“张继”的“失意者”,用一颗苍凉凄楚的心在那堵白墙上写下二十八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失眠的夜里,江水睡了,船睡了,岸上的人睡了,唯有张继醒着。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全诗的语言明白晓畅、优美简洁,物象的选择动静结合,明暗相衬,结构上对仗工整,照应严谨,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幽远的夜泊愁眠的艺术意境,极富韵味。却并不问夜半钟声和乌啼是否合乎事实。

岁晚深秋,客舟长夜,羁旅之感,油然而生,愁思萦绕,难以入睡。于是,这个“失意者”用他的诗意留下了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如今,一千二百年过去了!我们早已无法查证那张长长的榜单上曾经出现过哪些名字。但是,我们会记得秋夜客船那个“失意者”,他的“诗意情”,还有他那晚不朽的失眠。

注释:

①《唐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长江出版社 ②《古典诗词札丛》,吴小如,天津古籍出版社

③《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中华书局

作者简介:

姓名:刘欣,性别:女,籍贯: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出生日期:1990年6月25日,学校学院专业:沈阳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

人生失意篇八
《失意 诗意 人生》

失意·诗意·人生(一)失意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難免,一向得意容易讓人忘形;為失敗哀怨,對現實不 滿也是無用之舉,一切當以心寬化解之。 俗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此人生豈不讓人傷心透了?否。有句話 你是知道的,叫「好事多磨」。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念:失意是一種磨煉的過程, 心即使在冰凍三尺之下也不會涼的。有瑞雪兆豐年之說,雪愈大,年愈豐。 「比海更寬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靈。」生活不論如何磨人, 如何將你壓縮在一個四方的小盒子裡,但思維的空間是不受限制的,心靈的視野 沒有藩籬,無比寬廣,任你馳騁。來去自如,生命的迷人之處就在這裡! 站得高,你就看得遠。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 咸,五種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情感,品之不盡。沒有一帆風 順的人生。如果一生無挫折,未免太單調、太無趣、太乏味。沒有失敗的尷尬和 忍辱哪來成功的喜悅?也許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敗的打擊,抱頭哀 嘆,早已說過「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還會遇到,那就當它是橫亙於面前的 一塊石頭吧。擺正它,蹬上去!也許視野會更開闊、心胸會更豁達呢! 人很善良,常常把寬容給了陌路,把溫柔給了愛人,卻忘了給自己留一點。 有一句話很有用,叫「沒什麼」。對別人總要說許多「沒什麼」,或出於禮貌, 或出於善良, 或出於故作瀟灑, 或出於無可奈何; 或是真不在意, 或是別有用心。 不管出於什麼,誰讓生活有那麼多不盡人意之處?如果你要勸解自己,也要學著 這麼說。缺少陽光的日子很憂鬱,你要學會說「沒什麼」,失去朋友的生活很寂 寞,你要學會說「沒什麼」。自己已經很累了,需要一種真誠的諒解,說句「沒 什麼」,對你自己,對自己疲憊的心靈。這麼說著,並不是讓你放縱所有的過錯, 只是渴求自拔;也不是決意忘懷所有的遺憾,只是拒絕沈溺。自己勸慰自己纔管 用。 人有同情心,見別人傷心——除了敵人和仇家——自己也不會快樂,總要 上前勸一勸。 勸告是出於善心, 言語也很有哲理, 然而聽的人未必都能聽得進去, 聽進去了也未必照此行事,因為劇痛使人麻木。有位女作家說:我不勸任何人任 何事。 解鈴還需繫鈴人, 自己心上的疙瘩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方可解開, 朋友的話, 善良人的話都只是催化劑。自己纔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總之,失意在所難免,權且把心放寬。(二)诗意发现自己有这么一种倾向: 喜欢那些充满人生失意情绪的诗篇, 如渲染沉郁、 伤感、悲痛、无奈等。至于那些欢乐或

闲适的诗歌,读起来总觉得轻飘飘的,没 有重量。相反,这些失意的诗篇写得都那么到位,里面似乎有一种勾魂的力量, 能触摸到心灵深处那些黑暗隐秘的地方。孤独寂寞的时候喜欢读这种诗,心情愉 快的时候也是如此。 难道我的这种读诗法是一种移情?表明我有一种“为读古诗 强说愁”的少年老成的心态?可扪心自问,我还没有衰朽和落魄到这种地步。当 我把自己的这一趣味倾向告诉给知心朋友时,他们也都像突然发现了自己似的, 脱口应道:“我也是这样!”再看看两千多年来那些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也大 多是这样风格的东西,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拣 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等等。问题是, 为什么这样的诗歌就能打动读者的心?难道人生失意是一种普遍现 象?或者说这种失意里面藏着一种更普遍的意味, 而这种意味是生命的底色?不 管人生快乐与否、幸福与否,都是在这种底色上发生的?它和人们自觉不自觉、 有意识无意识的基本人生体验是根本相通的?确实,在失意的逆境里,人们会有“孤愤”的情态,会对现实表现出种种不 满,写出“牢骚”一类的作品。可采取这样的方式去抵抗现实中的种种既成的黑 暗或不公,恐怕并没有真正的自我说服、自我支撑的力量。要想真正维护自己, 我想, 必须获得一种更为真实的洞见, 这种洞见能够重估浮生所追逐的种种价值, 揭示出其虚妄的本质,否定它们和真实生命的必然联系。这样的洞见是什么呢? 功名他没有,富贵他没有,爱情他没有,生活的稳定他没有……这样一层层剥离 开来,剩给他的,就是一颗不死的心!面对自然那四季更迭的变换,人世那盛衰 浮沉的运转,纠缠牵挂。这样,生命就回到了它的根底处,余留下来的东西就是 纯粹的个人和世界了:赤裸裸一条身子,从无中来,到无中去,空有一场幻景幻 情。 生命作为一种活动, 被完全纯化为灵性的体验, 从来自自己和周围的变化中, 感受着生命的流逝,和自己对生命的深情的依恋。……人作为一种活物,享尽了 风情万种的敏感和痴颠,这是他充盈的一面;作为一种活物,他同时感受到无物 永驻的必然结局,这是他虚无的一面。 纯粹的生命是什么?不就是敞开自己,应对来自自然、社会的种种遭际而获 得的深广感受吗?这种感受自然要包括人生的负面的内容。由此,我生出一个想 法:人在快乐幸福的时候,自己就被蒸发了,消失在那些如愿的“拥有”中了, 诗情似乎也就随之

消失了。只有在孤苦失意的时候,才能抓住自己,写出真正贴 心由己的诗歌。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虚无情绪,其具体表现主要是感伤和无奈,西方诗歌 的基本特征是悲剧精神,其具体表现主要是痛苦和绝望。……人生这种有限性, 也即虚无情绪和悲剧精神,是充分地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里的,像生死寿 夭、祸福得失、喜怒哀乐、时序流变等等生活经验,都渗透着这种暗示,只不过 隐显程度不同罢了。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或多或少地对它有所经验和觉察,这构 成了人们喜欢阅读和认同那些“失意诗篇”的经验基础, 而一旦读到了这样的作 品,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共鸣,觉得心灵拓宽了,生命隐秘的一面亮了。文/摘自网络人生 人生,充满着得意与失意,得意是首诗,失意也是一首诗。有时,失意的诗 更感动自己,可能也在感动着别人。感动别人不是追求,感动自己才最要紧。我就喜欢伤感的画、伤感的诗、伤感的音乐。伤感的艺术能抓住心,能产生 震撼, 使自己处于强烈的振奋和静谧的思索之中。 我的博客也常常写些伤感的诗, 发些伤感的音乐,就连模板也喜欢深沉厚重点的,可能有朋友在揣摩我是没出息 的人。问题不在于别人怎样,而在于我自己,我就觉得只有这种方式最能使自己 得到宣泄解脱,并在其中得到一种于别处难于得到的快感。说实在的,每每在伤 心留恋回味之时,创作灵感也就同时在忽强忽弱的被激活着,可惜的是我才疏学 浅,肚子里墨水浅淡,加上也没有几多不堪回首的痛苦场景,也就制造不出脍炙 人口的好作品来。我也喜欢去观看博友的伤感诗文,也常常被感动。我不会直劝,我只能说: 写的还不够伤感,还不够悲切,可能是现实一些顾虑约束着手指。朋友,尽情的 写吧,肆意的敲吧,把郁闷倒出来,把凄切扔出去,留下哪怕瞬间的痛快与解脱 也好。 说到底,生活是有美好的,生命是最最值得珍惜的。轻弹失意,重彩诗意, 诠释人生,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诗意。为此,特意将背景音乐换成埙曲《失去爱的日子里》,听出什么感觉,全看 你自己的心情与心态了。

人生失意篇九
《失意人生之歌》

失意人生之歌

—八.9班 潘洋润奕

人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些坎坎坷坷,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是失败的,你也不应因此而堕落。学了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我深感失意人生也是多彩的。

------失意人生之酸

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而遭贬官,难免心里有些失落、酸溜溜的。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人生,在他的《岳阳楼记》中,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寄情于物,用对比等手法,表现出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将自己与别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作比较,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的一种劝勉之意,这让贬官的人们及后人都赞叹不已。这就是范仲淹,在酸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理想。 ------失意人生之甜

袁宏道,与陶渊明一样,爱好游山玩水,但他的命运又与陶渊明截然不同。他不像陶渊明一样能隐居深山,因为他必须做官,但他能像陶渊明一样悠闲自得地生活,因为他有一份清闲的工作。虽然他偶尔也会在官场上应酬使他烦心的事,但他却有空闲去品尝美景,去干自己喜好的事,这不正是件好事吗?因

此,他的《满井游记》生动、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抒发出了自己那份轻松、愉悦的心情。这就是袁宏道,虽有不称心之事,但也有自娱自乐的甜味儿。

------失意人生之苦

杜甫,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他的诗流传千古。他的诗被称为“史诗”,当然也有其中的道理。但杜甫的经历确是极其悲催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几句足以能体现出他的贫穷、妻儿的痛苦生活及家的破烂。作为一代诗人,他的诗背后却是这样一种惨不忍睹的情况,怎能不让我们深感寒心?他一贬再贬,贬到荒凉的成都,虽然并未放弃写作,但他的人生却是极其苦难,也因此造就了他那些流芳百世的诗篇。这就是杜甫,痛苦一生,却光辉一世。

------失意人生之辣

李白,与杜甫并称“大李杜”,但他的经历却又与其不同。总的来说,他的生活比杜甫要好得多。李白是豪放派诗人,虽同样被官府排挤,但至少生活还过得不错。他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正如他的《行路难》中写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有伯乐才识别自己,让自己能大显身手,为国效力。

这就是李白,处官场争斗中,却一心想着国家,在火辣辣的“汤盆”中,望被人重用。

......

失意的人生多是丰富的,且每个人都具独特性。只要在失意中能保持豁达乐观的豪情壮志,我想信:你能够活的更精彩!

人生失意篇十
《柳永的失意人生》

柳永的失意人生

作者简介:张议文 (1990—),女,汉族,四川乐山,本科,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徐琴 (1991—),女,汉族,四川眉山,本科,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摘 要:北宋词人柳永在中国词史上做出过巨大功绩,但他仕途坎坷,这对于充满政治抱负的柳永来说确实是人生的失意。本文主要从柳永生平经历、政治因素、个人原因、凄凉的死况四方面来解说他失意的人生。

关键词:柳永 失意 政治 个人 死况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柳永的一生是坎坷的,虽然在文学方面有重要成就,但是这远远没有达到他理想的目的。

一、柳永生平经历

柳永,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仁宗景祐元(1034)年登第,先后做过睦州团练使、泗州判官等,最高官至屯田员外郎。虽然官至六品,但多是些有名无实的官职,难以有建树,这与柳永的政治理想相差甚远。

在文学上,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性人物。代表作《乐章集》,现存213首词。其词内容靡丽,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

妓生活;语言通俗,多日常口语和俚语。其词多在青楼瓦斯中弹唱,被下层社会广泛接受,出现了“凡有井水之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柳永在文学上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成为当时享誉文坛的佼佼者。而柳永的个人追求并不仅局限在文学上,他渴望的是双重身份:文人与官僚,但求官之路却异常坎坷。

二、柳永失意人生原因

纵观柳永的一生,尤其是相对北宋朝代,他的一生是极不如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因素

北宋是一个政治较为开明的时期。科举制度完善,文人备受重视,入仕较为容易,许多文人在这个时期都能人尽其才,而柳永却仕途坎坷。

1、科举制度下的失败

科举制度是统治者通过科考选举人才的选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取士的主要途径。宋代的科举制以科考成绩优劣为录取标准,不问家世,是封建社会最合理的选举制度。同时录取人数众多,仁宗宝元元年录取率达到了62%。当时,晏殊十四岁参加殿试,援笔立成,受真宗嘉赏,赐同进士出身。苏轼二十二岁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二十六岁又制科优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此外,像苏辙、范仲淹、孙何、欧阳修等许多文人也在这个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了仕途,他们多是年少得志,担任要职。而柳永虽同处在这个时期,却是三次科举皆不中,等到后来及第之时,已年满五

十一,早已过了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了。

2、自上而下的排挤

柳永虽然生活在一个优待文人的朝代,但他却遭到皇帝和大臣的排挤。这原因在于:一是历代文人都把青楼女子视为“贱民”,在宋仁宗时期,官吏若与官妓私交,是会被弹劾左迁。有名人士都有意避嫌,而柳永却与之相交甚密。这严重触犯了士大夫伦理道德规范,攻击了儒家思想,为当时的上层阶级所不容。二是文人作“艳曲”遭受非议是从唐朝就一直沿袭到宋初的。柳永不忌此,公然地写下了不少类似“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的艳曲。内容多描写妓女,更是有不少男女之间私房之事。他的这种做法,直接触犯了统治阶级衡量文人品德的标准,引起了卫道士的攻击,号称“留意儒雅,务本向道”的仁宗对他极为不满。据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记载,柳永曾因《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致使“及临轩放榜”之时,而被宋仁宗“特落之”。柳永也曾在拜见宰相晏殊时,受到了晏殊的羞辱。晏殊问:“贤俊作曲子么?”,柳永道:“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上有所恶,下必甚焉,皇帝和宰相都如此排斥、诋毁柳永及其词,更何况其他大臣与文人。没有人与柳永诗词唱和,也没有朋友在他困难时支援他,他始终游离于社会的边缘。但更严重是这种排斥一直延续到清朝,许多人都斥责柳永“无德”“薄于操行”,称柳词“浅近鄙俗”“声态可憎”。

(二)个人原因导致的失意

叶梦得曾就柳永的遭遇叹曰:“择术不可不慎”。柳永的人生理想是:入仕为官、建功立业,但他洒脱的性格,却又阻碍了他理想的实现。

柳永出生于传统的读书奉儒之家,其父其兄皆是官场之人。父亲从小培养了他“学而优则仕”的功名之心。自负“风流才调”“艺足才高”的柳永,也因此在青年时期就企图通过以词来博取功名,曾作《望海潮》来奉承孙何,却未随人愿。后又作《玉楼春》《御街行》等歌颂真宗功德,以求得功名,但都未成功。后来他又选择了科举。他相信“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但事与愿违,朝廷虽多次开科取士,柳永都以落榜告终。“才高八斗,却延闱屡屡不第”,在失意时候,他放纵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作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态狂荡。何顺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御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词为他“博得”了一个浪子之名,深深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此后数年,柳永纵是登科在即,也特落之。直至后来,更名为永,才登第成功,但那时他已是垂垂老矣。

三、失意的结局

由于官方正史《宋史》中没有柳永的传记,当时文人学士的诗文集里也没有关于柳永的记载,柳永的死后入葬问题历来就众所纷

纭,其中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说他晚年穷愁潦倒,客死他乡,无儿无女,死后一贫如洗。谢玉英、陈诗诗一班名妓念往日情分,凑钱于县花山安葬他。其二是据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记载:“永终屯田员外郎,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时,求其后不得,乃为出钱葬之”。

大文学家柳永的死,正史都无记载,还只能根据后人的笔记来推断,这表明了柳永当时所处地位低下以及其一生都是不被封建主流价值观所认同的可悲结局。再者,北宋官员所受俸禄,创历代之最,而柳永死后却无钱安葬,真是落魄至极。在柳永死后的数年里,除了一帮妓女会来吊唁外,没有亲朋好友前来祭奠,他完全就被他们给忘了。且不说那些达官贵族排斥他,处处为难他,就是他至亲至爱的亲人、朋友都抛弃了他,这种人生确实是一种悲苦失意的人生。 总之,柳永的一生是失意的,他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而且还要承受世人的骂名,内心的痛苦也是旁人难以理解,用他的一句话去总结是:“一生赢得是凄苦”。

注释:

① 文中所引柳永词出自:胡传志 袁茹.柳永集[m] .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

[2] 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9.

[3] 叶梦得.避暑录话:第二册卷下[m].北京:中华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7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