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事业单位】
郎咸平:养老金亏空18万亿的真正内幕
中国银行(601988)等机构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报告指出,在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建议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国有股划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等多种措施以缓解压力。此报告一出,引发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激烈争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至4亿的规模。人口老龄化浪潮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初现端倪,这其中就包括日趋紧迫的养老保险保障需求。 当我们只有退休,没有“金”
如果经济往下走,政府税收下降了,而“婴儿潮”这些人又开始退休了,结果会怎样?中国现在是什么情况呢?针对养老金这个问题,专家分成了两派,一派叫做“认为亏空派”,另一派叫做“否认亏空派”,教授来给断断是非。
通常来说“否认亏空派”占绝大多数。“你”到底有没有亏空?从实际数据看,2010年,取走养老金的金额是1.3万亿,可是当年年轻人贡献的养老金金额是1.5万亿。取走1.3万亿,贡献1.5万亿,怎么会亏空呢?年轻人交的养老金或者退休金分为两个账户,一个是个人账户,一个是社会账户,个人账户是你自己每个月交的,社会账户是你的公司或者企业帮你交的。社会这部分,政府还可以动用,个人这部分,政府想要动用就很难。所以我们算了一下,政府能够动用的金额差不多是1.1万亿,也就是说,政府要支付1.3万亿给已经退休的人,但是能够动用的钱只有1.1万亿,刚好亏空2000多个亿。2010年的亏空是1954亿,2011年亏空是2272亿,差不多都在2000亿左右。每一年亏空2000多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年轻人交的1.5万亿养老金的大部分都被拿去给退休人士了,因此等这批年轻人老了以后,会发现自己以前交的钱都没有了,这才是亏空的意思。
人保部出面否认,说没有这么大的亏空,养老金还结余了1.9万亿,这个怎么解释呢? 在每年交1.5万亿的情况下,才结余1.9万亿?从1997年开始交到2013年,总共16年的时间,如果每年交1万多亿,加在一起可远不止这个钱,怎么才结余1.9万亿呢?可见亏空18.3万亿,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信的。
现在退休的人也还没有那么多,等到将来“婴儿潮”一代退休的时候,数量那么大,那个时候怎么支付这么巨额的养老金呢?有关部门很乐观。一是1.9万亿的家底;二是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它可是A股的王者,在A股中不断续写不败的神话。
一年百分之八点几的回报率,这个是不容易的。其实养老金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问题。美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美国的养老金基本上都投在股市,这是为了保证它的养老金有足够的回报,让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情况下,同时确保美国股市50年来每一年的收益都在7.5%以上。因此为什么美国股市看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退休金。所以对于美国而言,老百姓自己出退休金,或者公司出退休金,它全部是民营经济,没有政府负担的问题。美国政府只要做一件事儿,就是保证股市是长期向上的,这些退休金就有足够的回报,老年人退休就没有问题了。
这等于说美国的退休金跟资本市场是一个长期的共赢。而中国政府是什么都喜欢往身上扛,连退休金、社保金都往身上扛,所以说,目前的亏空是一个必然。2011年1—5月份,税收的增长率是30.8%,今年呢?才9.4%而已。税收增长率大幅下降,为什么?因为经济大幅下挫。如果经济往下走,政府税收下降了,而“婴儿潮”这些人又开始退休了,结果会怎样? 现在有人出了个主意,学习美国,养老金入市。但问题是美国养老金数额挺大的,到了资本市场可以搅动得翻天覆地。
美国股市不是因为养老金的投入而上升,养老金不是一个炒作资金,而是稳定地投资在好的公司里面,它不会说今天投,明天就拿出来。而且如何投资,是由老百姓说了算,老百姓告诉你怎么投资,你就得怎么投资。所以说,美国政府不是靠养老金来搅动市场,而是靠法律的监管,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来保证股票市场长期发展。
在美国,资本有稳定的收益,它的养老金是可以跑得赢通胀的,基本能达到“老有所养”的状态。那我们国内的养老金呢?
我们没有什么工具是能够跑得赢通胀的,就拿大家普遍认为收益率比较高的信托基金来讲吧,8%,这已经算很高的了,但即使8%,按照我们的判断也跑不过通胀,因为我们的通
胀还是比较严重的,那股票市场就更不靠谱了。所以今天的危机是什么?是我们的退休金没有一个好的投资渠道,它不能够生息的结果,将来就会出现危机。
常亮:谁来弥补两万亿养老金账户亏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透露,到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2.5万亿,个人账户实有资金2703亿元,空账金额高达2.2万亿元。
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是一个老问题,已经持续几年为焦点问题。但是,随着议论声的持续,个人账户缺口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今天突破2万亿元。养老金是百姓的养命钱,这么大的缺口并且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解决,最终会影响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弥补高达2万亿元的缺口是当务之急。
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是如何形成的?一方面,很多以前退休的人员根本就没有缴费并参保,退休后却享受养老金待遇,当时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被部分拿去给退休者发养老金,这就使得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出现空账。实际上是挖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造成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亏空。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国家连续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提高养老金,使得国家财政只能优先为退休者发放养老金,而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空账问题。
所以,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其实是将现有职工缴纳的养老金挪去支付过去未缴养老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从而造成现在职工个人账户缺口。国家财政理应"返还"给被挪用职工养老金资金,弥补上这个缺口。
从养老金的雇主、雇员和国家财政三大项来源看,数据表明,我国雇主和雇员缴费都已经居于世界各国偏高水平。目前,我国雇主缴费率为20%,个人缴费率是8%,在全球173个国家或地区中缴费比例位居第13位,不但高于美国、英国,而且高于周边的日本、韩国,还高于同为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2011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GDP总量的2.4%,而美国社保支出占GDP比重在16.8%左右,瑞典和芬兰甚至分别达到了35%和38%。而这些国家的"社保缴费率"都比中国要低,居民收入和养老金替代率却比中国高许多。
另外,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如果我国财政资金3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每年至少增加社保资金2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亏空的大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认为,应将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的20%划拨到社保基金。另有专家建议,将国企包括国有金融企业税后利润的20%直接充实社保资金。保守估计,每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高达2万多亿元,如果按照20%缴纳社保资金,每年最少在6000亿元以上。
同时,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和财政部、汇金公司投资的金融企业净资产约15万亿元,可将其中上市公司中国家控股超过51%以上的股份2万亿元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社保基金会不参加具体管理,依法获得投资收益后充实到社保资金里。
此外,可以通过社会力量充实社保资金,比如发行彩票公开募集社保资金,鼓励企业公司和个人捐款筹集社保资金,以及通过举办一系列公益性活动筹集社保资金等。社会力量和社会活动充实社保资金的潜力非常之大。还应发挥专业机构投资增值作用充实社保资金,其主力军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发达国家,社保资金的很大一块是通过保值增值充实和解决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弥补社保资金2万多亿个人账户亏空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财政资金应当"出血",辅之以国企净利润的一定比例和国有股份划拨社保基金的分红增值收益补充到社保资金个人账户亏空里。同时,多渠道筹集特别是加大财政资金补充力度是解决养老金缺口的出路,也是长效机制。
驳郎咸平教授《保险,保不保险?》
---- 与“郎”交锋,为保险正名
题记:仅以此文回应那些对于人寿保险行业带有偏见的人们;鼓励那
些战斗在保险营销一线,用我们专业的保险知识帮客户排忧解难的勇士们
奋勇向前,再接再厉;同时也呼吁监管机构能够重视我们基层保险从业者的心声。不断深化改革,关注我们365万保险大军的生存权益,我们需要“正能量”,需要社会对我们的价值尊重与认可。
李继斌
2012年10月国庆前后,郎咸平教授在广东卫视《郎眼财经》中录制了一档《保险,保险不保险?》的节目,当时没怎么看,一天与同事甲碰头说起了郎先生的这期节目,转述了郎教授的观点,当时听完后我十分震惊诧异,胸中愤愤不平,可谓义愤填膺,为我们的行业鸣不平。我向来对先生是肃然起敬的,他的节目我也蛮关注的,跟同事甲还争执说是道听途说的吧。同事甲郑重其事的告诉我电台播放的档期和时间,还有板有眼的说:“继斌,你是保险科班出身的,学院派的,可以跟郎先生客观的说说我们的行业价值和我们营销人员的生存现状”。我向来重视讲事实,摆道理,回家后速速上网寻找那档录制的对于保险行业品头论足的节目,连续看了五遍,看完后把该视屏下载下来。看了又看,整个夜晚彻夜未眠,反复思考,权衡先生观点的是与非,权衡我们的行业到底怎么了,是谁在引导这场口水战,点燃它的导火索?引导我们的保险行业必须势如破竹,大刀阔斧的改革呢?
通过一期访谈节目,3个“局外人,门外汉”(一个教授,一个主持,一个杂志主笔)“水煮保险”,一石激起千层浪,华夏儿女一时哗然,街头巷尾无不在谈讨商业保险的“是与非”。保险学者的观点大体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郎先生谈的是保险营销制度问题,需要触及改革;另一派则认为郎先生全盘否定的是人寿保险行业在中国的内涵价值。两派观点我都认同,也许他们都是学者,更多的是侧重于从学术性角度考虑郎先生引出的“保险,保不保险”话题。做为从事寿险营销,冲锋陷阵在第一线,跟客户直接接触的我,倒想从我看到的角度来诠释郎先生的诸多观点。三人谈话内容究竟真实性,客观性有多少?我想要大打问号。众所周知,郎先生在内地“火起来”最早是因为揭露“原上海市市长陈良宇挪用社保金”腐败案而声名鹊起的,后又做客各大媒体,做财经评论节目,涉及内容包括股市,楼市,国有资产问题,保险制度等”,可谓涉及面之广,跨度之大,前所未有,是全能型的金融学者,著书立说颇丰。一直以来先生敢以说“真话”,“唱反调”,扮黑脸”而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普遍支持和认同,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代言人”(很像早期的“王立军”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郎先生有点“飘飘欲仙”了,也许是诸多头衔照耀的作用吧,郎先生也开始涉及一些自己似懂非懂的行业(如商业保险行业),发表自己的观点,博得大家的支持和认同,换取更高的人气。发表自己的一家之言,本身没有错,(小巷议论,本身没问题的),但错在做为公众人物,讲话是需要慎重考虑的,负责任的。讲一些自己搞得不是很明白的东西,把自己偏激的一己之言,传递给普通民众,那这就绝对是有杀伤力了。以讹传讹,道听途说,将一个正常的保险行业“妖魔化”,“脸谱化”那真的就是“哗众取宠”了,孰知一个说多次“狼来了”的人最终会有人信吗?对于真正懂的保险行业的人只能觉得郎先生“黔驴技穷,哗众取宠,愚弄民众”罢了。就像过去有一个故事,讲述一个老妈妈的儿子去参军,所有人都告诉妈妈,她儿子在战场死了,一天不信两天不信,三天不信,若干天后只能接受儿子战死沙场的消息。结果三年大战后的某一天,儿子从战场上回来看望妈妈,妈妈却说,我儿子早就死了,你不是我儿子。
对于这样可悲的事情我难免不为之叹息。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众口铄金”的危害性了,有时候大家不明就里,偏信一方言论,问题的正确结论往往被淹没。作为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的力量不容忽视,其思想价值观有时候会被民众快餐式的不加选择性的复制,全盘吸收,就像2012年12月21是世界末日一样。谣言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带来的“恐慌余震”,令买过保险的绝大多数优质客户对于保险充满质疑。郎先生观点之可怕在于,以偏概全,全盘否定保险行业运行的价值,这叫”形而上学”,是典型的“教条主义”。
毛主席曾经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郎咸平用来作证的例子:一个业务员赚880元,他的上一级主管就可以赚2040块”,典型的“忽悠”民众,让老百姓觉得我们是“暴利行业,吸金鬼”,例子直接是“拿来主义”,这简直就是不讲事实,信口开河,大放厥词。笔者现在保险公司从事营销3年有余,从没有遇到这么高的提成,事实是:业务员赚800块,我们做为主管,可以提取240到300块,这倒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做为主管,我们需要对新进的团队成员进行辅导培训,陪访。
严格意义上讲,保险公司给我们的真不多,基本是以牺牲我们的底薪和未来的养老金做代价的(我们叫“保险代理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底薪的,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客观意义上讲“365万”保险营销员的生存现状堪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于我们保险营销人员的权益维护甚少,我们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掉的,我们是弱势群体,你竟然还说我们是“暴利行业,是老鼠会,是传销”,从事保险到现在,我一直是靠“信念”支撑自己的(我大学里面是念“国际保险”专业的,系统的学习了保险,我也是通过专业操守帮客户提供服务的),如果单单是为了赚取丰厚利润,我早就离开这个行业了。你见过福布斯榜里面哪位富人是因为从事保险行业而挤进去的?我们的收入都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苦口婆心,一个一个客户服务做出来的。如果讲利润,先生您的出场费多高啊,您还将您的那些些观点整理出版成书,放大营销我们,让我们埋单,您的利润才高呢!
先生说辞中有提到:“保险控制风险”,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说法欠妥当,稍有金融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保险只能降低在风险发生后的损失,即保险是一种在风险发生后通过经济补偿降低损失的经济手段。对于将“社会医疗大病费用报销和商业医疗大病保险费用”的对比,更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社保是采取强制手段缴纳的保险,主要是解决基础性的医疗费用问题,一般是生病治疗后做报销,即“事后报销”行为。而保险公司的大病保险是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订立的格式合同(保险公司制订,客户同意)。在客户查处大病,医院出具诊断书,即在客户还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将保险金理赔给客户,即“事前行为”,前段时间我还看到相关报道,说社保的费用支出不平衡,以后要针对于不同性别年龄群体收费,这分明就是在向商业保险学习嘛。说人寿保险行业是传销,更是无稽之谈,虽然法律主体对于保险营销人员的利益边缘化,但对人寿保险公司的监管丝毫没有放松,制订了各种方式保护客户利益,试问“传销”行业有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吗?只能让人对此观点嗤之以鼻,贻笑大方。说德国保险费用低,除了德国的保险发展时间长以外,德国人的寿命长,人为道德风险低,所以保费才低的啊,德国用了接近两百多年的时间才有了今天的保险行业,中国保险行业一下子改成达到德国保险行业的样子,这无异于“求全责备”,跑步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真的“大跃进”,引发的动荡不是一个人能扛得住的,我们国家人数之多,牵筋动骨,保险改革需寻求“循序渐进”。
“保费高,理赔难”是两个问题。高是基于国民道德素质,平均寿命,性别等因素决定的,德国保费比我们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家人均寿命长。理赔难是因为客户在对的时间里面里选择了错的业务员找了原生态的保险产品,原生态保险产品永远都是对的。有些客户购买保险强调人情,讲情面,买的时候不加仔细看,等出现后赔不到就撒气保险公司了;另一些没有做到如实
告知,刻意骗保,一旦赔不到便恶意中伤保险行业,放大自己的痛苦,有时候抱着同情弱者的态度,大家就将所谓的“理赔难”无限放大,广而告之。每个保险产品都有自己的属性,养老保险就是用来养老的,意外医疗保险就是在出险后进行医疗费用补偿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混为一谈。而先生,您是一个站在门外看保险的人,跟“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样,只窥到一斑,便说尽所有。你自己没有从事过保险营销,没有跟一线的保险营销人员做过深切交流,你没有系统化的学习过保险课程,所以你只能通过你所了解的有限的局限性信息揣测推论。
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请郎教授停下您“吸金”的笔杆子,让您的嘴巴比脑子转的稍慢一点,有机会考个《保险代理从业资格证书》,真真切切的来这个行业锻炼一年半载,我相信你会改变你之前那些所谓的“调查报告”。
保险行业今天遇到这么多问题,老百姓“谈险色变”莫非只是“保险业务员,保险公司的过错”,“监管机构,保险消费者”没有责任?我相信客观的看待很重要。保险公司的“过错”,业务员的“是非”,郎先生已经讲了,我就不讲了。我现在谈谈“保险消费者”和“保险监管者”,郎咸平讲保险行业像“老鼠会”,传销”,让我们真正的有良知的从业者很寒心,我们的行业尊严被践踏,权益被漠视,为什么就没有真正的勇士为我们呐喊?为什么就不能听听哪些理赔到资金的消费者的心声呢?而是讲一些保险受伤者的故事,放大痛苦,很是偏激。因为人身保险特殊的属性:保障,一般人很多人很难理解。实际营销中,某些不明真相的,紧巴过日子的人想买保险,但又把保险当一般商品理解的客户不愿意听取专业建议,讨价还价,要求我们方案将提成给他们,这样才肯买。好比郎教授你付出了劳动,帮广东卫视录制了一期节目,人家让你白录,不给钱,你愿意做吗?你出的书出版商不给你稿费你愿意吗?所有的结果都被那些所谓客户“拿走”,揩油,能服务好吗?即便再改革,保险消费者的“享受折扣”理念,“揩油”理念不变,服务永远会打折扣。即便把代理人改成员工制,提高对保险公司的忠诚度,对于消费者诚信不做相应监督,还是会出现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呼吁整个社会建立诚信机制,而不是单单针对我们行业,那些保险受害者或多或少都是贪小便宜,或太过精明,或算计太多,才上当受骗的。我倒是觉得郎教授有时间谈点“中国人的消费观”,如何让大家健康理性的消费话题远比谈保险行业的“是与非”好多了。毕竟术业有专攻,专业问题就交给专业机构去做吧。同时,我也能深深理解像郎先生这样的社会精英份子对中国保险行业看待不客观的原因,主要是监管机构宣传力度不大,在这里我强烈呼吁监管机构加大对保险制度科学性的深度宣传,让民众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保险的重要性,这样才有利于中国保险行业,健康有序的科学发展,才能真正的做到为民谋福利,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结:保险行业需要舆论监督,需要加深改革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但更需要积极正确的理性的舆论监督,而非泼妇骂街式,狗仔队,花边新闻式的监督,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负责任的舆论监督,需要的是不断传递“正能量”。
(此文欢迎转载,愿每个有良知,尊重劳动价值的中国人幸福美满)
李继斌
2012年1月6日凌晨5点
郎咸平说茶(一):高端茶
茶叶的本质——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高端茶——珍藏自然吸收人,中低端茶——改造自然迁就人。
说中低端市场的狼狈时总觉得憋得慌,干嘛不说中国好茶呢?说起好茶,谁还能反对中国名茶的无上地位?
不过再次说明,下文提及的中国高端茶、好茶可能跟茶道中人指的有些偏差。研究过程经常看到的一句话是“好茶用钱是买不到的”,“真正的好茶没办法流到市面上”。谈论茶叶产业,自然说的是可形成品牌、可进行商业运作的产品,所以某种程度上本文探讨的高端茶可能不一定是最最顶级的好茶。其实大多数想喝好茶的人也不会不现实到积极追求那6株大红袍母树制成的茶,或是野生百年茶树制成的几两茶,又或是想买都买不到的“茶王”。其实这个状况,即顶级好茶的日益稀少也是当下中国高端茶叶不合理运作的体现之一。
中国高端茶事实上有相当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并非像文盲反对者宣称的那么风光。
一方面,在外国高端茶市场,日本绿茶总独占鳌头,声势、形象远远胜过中国茶;说到高端红茶,还是南亚支持者
多,大吉岭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印度)、锡兰高地红茶(斯里兰卡)。有人说是因为中国好茶都留在国内了。但是,中国茶企经营的好茶真的在国内供不应求到不想要出口吗?是不想还是不行呢?“好茶全留国内供不应求”这个说法正确与否实在值得商榷的。
另一方面,国内的高端茶市场绝对不能说令人满意。我们确实是不缺所谓的高端茶。遍地的茶楼、茶馆、茶店,茶叶简简单单就直破千元大关,近万甚至上万的茶叶都不在少数,它们真的就值那个价吗?疑惑还有很多,问题更是不少:
名茶颇多,但缺少品牌。前文说葡萄酒的时候提到,假如你想买好的、即较高端的法国葡萄酒时,很简单,不太懂酒也没关系,认准了名酒庄或者法定产区(AOC),就基本上不会错。但在中国,虽然问起有什么好茶的时候,就连一般人也可以随口吐出一堆: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黄山毛尖、祁门红茶??我们确实有了名产区了,但尴尬的是认了那些完全不够,到底怎么才能买得到名副其实的中国高端茶?别说一般人了,就是专家、资深茶友也会吞吞吐吐。最常见的、也最可靠的回答是:“假如你有熟人的话,最好找熟人买茶。”“熟人”真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呢,无处不在,能力超凡。今年《三联生活周刊》12期封面故事,里面有一段话很写实:“对于习惯喝功夫茶的老茶人来说,在大城市的茶叶市场上流通的茶叶,被他们冠之以‘商品茶’
不太好听的名字。他们自己寻找茶叶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靠某个有特殊来源的茶叶经销者;有的找产区的茶友交流互换;更多的是像逛古董市场一样,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心念的那泡好茶。”
看看,要买到好茶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要不“找有特殊来源的茶叶经销者”,要不“找产区的茶友”。没有熟人又想真花钱买些好茶的话简直太难了!这就是没有名牌的窘境。其实法国也有一些小酒庄的酒神秘又难得,要关系人介绍才买得到,到毕竟只在少数。名酒庄、名产区的酒,只要有足够的预算就可得,从常人到专业人士都对其性价比深信不疑。这才是名牌的真正魅力。
高端茶市场混乱、坑门拐骗、缺乏信任。有多少人能勇敢地走进有品牌或无品牌茶叶店,相信惊人高价的茶叶确实值那个钱?仍有一部分人勇敢地到名茶产区花高价买当地名茶,但不管是当地资深茶友还是稍具常识的旅行者都知道,买到的那些“名茶”十之八九都是假的。而且现在中国好茶太容易被炒作,前几年的普洱,到去年的金骏眉、银骏眉,严重打乱本来就已经混乱的市场。
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一切都因为中国高端茶市场的运行规则和茶商的经营违反了茶叶的本质——珍藏自然吸收人,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好在中国还是有些可称为成功的高端茶品牌的,比如下文提及的竹叶青(别又跳出来说竹叶青根本不叫好茶了,这样苛刻辩解之下中国根本就没几个人能喝到“真正好茶”)。
郎咸平说茶(二):一方水土一方人
发布时间:2012-2-14 16:35:29 稿件来源:《中外烟酒茶》—2011年第12 期
中国拥有悠久茶史、茶叶发源地(很有可能,学界尚 无定论)、顶级茶叶出产地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像法国等旧世界国家和美国、澳大利亚等新世界国家的好酒产区,都是倚 赖天成的自然条件,以此为基础培养最适合当地的酿酒葡萄,才能酿造出好酒。中国也一样。如果说上帝给了法国最好的 自然环境来种植葡萄以制佳酿,那上帝无疑也给了中国最好的自然环境来种茶树制好茶。
茶树生长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降雨和温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从温度来看,茶树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以上为宜,最适 气温20~27摄氏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摄氏度以上。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茶树主要在北纬6~22度之间分布最集 中,而中国国土在这个纬度范围内面积十分广大。
从降雨量和湿度来看,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 000~2 000mm ,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为佳。在世界同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很多为荒漠或草原,温度 条件符合了,水量却不足。幸运的是,我国就正因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受季风影响显著,因此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在高温 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茶树才得以生长。
此外,茶树还有耐阴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有树阴的遮蔽 或云雾的散射)。也就是说,不仅要有热、有水,光还得恰恰好,这正是为什么有“高山产好茶”一说——因为高山集合 了各种适宜的自然因素:多云雾,温差大,漫射光多,曰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 好的滋味和嫩度(但并不是山越高越好,而平地也有产好茶的。重点在于是否有综合适宜的自然环境)——我国山地、丘 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第一期 《品牌背后的故事》
有一种说法认为,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造,但在欧美国家却很难找到一件中国名牌服装。美国《商业周刊》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但中国品牌的身影从未在这里出现过。占据全球市场份额30%的中国领带,利润不及世界的5%;产量占全球80%的中国手表,平均出口价格为1.3美元,而瑞士手表的平均出口价格却高达329美元??在全球化品牌竞争的今天,我们中国的企业也在塑造自己的民族品牌,可是品牌战略到底应该怎样打?我们的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到底在哪呢?郎咸平教授将通过实例讲述中国的产业链问题;通过生动的比喻来讲解广告的本质;用风趣的语言剖析PRADA等知名品牌的核心价值。
中国的产业链问题: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中国的制造业是产业链中生产制造环节,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是最不能创造价值的一块。比如中国工厂产的芭比娃娃,出厂价是1美元,其中6毛5是原料成本,3毛5是生产成本,利润率大约为2%,而这个芭比娃娃在美国超市沃尔玛的售价是
9.99美元,即:设计,采购到仓储运输到订单处理,物流,批发零售,这六块创造了8.99美元的价值。并且,这六个环节不会像制造业那样污染环境,剥削劳工。这就是中国的产业链困境。
广告的本质:古典制约——有一条狗,当主人向它摇铃铛时,它毫无反应,但如果主人向它摇铃铛的同时给它扔一块牛排,如此反复一百次之后,当主人再次向狗摇铃铛,它就会流口水(产生了联想),因为它把铃铛的声音和自己喜欢的牛排联系到了一起,主人就是企业,而这条狗,就是消费者,摇铃铛就是拍广告(比如乔丹),铃声就是耐克鞋,牛排就是企业所希望传达的精神(乔丹的六座冠军奖杯),久而久之,消费者就将耐克鞋同冠军精神联系到了一起,产生了购买欲(流口水),广告的目的就是给产品赋予精神。
品牌:品牌不是卖给所有人的,而是卖给特定的人群!品牌战略不是在底层的功能,中层的外观上下功夫,而是在最高层的“精神”,“感觉”上下功夫。
第二期 《盘点2007—财经热词》
CPI、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这些在07年使用过的高频率的财经热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们与百姓和企业到底有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存款准备金率:为了防止储户提款中央银行规定银行所应该保有的存款比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收回货币流动性,并且由于可用于放贷的量减少,银行需要提高贷款利率才可以通过息差赚钱,贷款利率的提高又进一步减少了货币流通量。
利率: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主要就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央行只能控制存款利率,但是存款利率的提高鼓励大众去存款,并且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减少货币的流通量。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过把各种商品的价格做某种权重处理得出。
由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鸡鸭鱼肉,粮食被严重低估,而电视机,房子这类消费品可以暂时不买,所以实际的的CPI数据不能真正反应生活成本,要清楚生活成本的变化需要逐项去了解。
汇率:汇率的提高对老百姓没有直接影响,只有间接影响,对出口的企业影响很大。汇率和利率没有必然条件。经济学里就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汇率均衡点,只是理论上存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就导致了其必定会升值,除非能够打破升值预期,一般是通过不断的贬值和升值打破预期。 第三期 《盘点2007—房地产关键词》
2007年是房地产行业不平静的一年。郎咸平教授将用“上涨”、“上调”、“上市”、“上手段”四个词从开发商、市场、民心、政府几个方面来解读07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向及对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预测。
房市和股市不同,房市具有“向下的僵固性”,要房价跌不容易,房价大跌不利于稳定,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
引发房价上涨的资金来源:本该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由于投资营商环境的恶化而投入到楼市和股市中);社会游资;国际热钱;老百姓的存款。目前政府的宏调货币政策主要是打击后面的两项资金,即打击了楼盘的承接能力,有可能让房价缓慢下跌,但政府还应积极改善投资营商环境,才可以真正稳定房价。
廉租屋,保障房:是一个很好的稳定房价,稳定社会的好办法,但最关键是保证在分配过程中要公平,否则就是浪费国家资源,导致更大的不公平和民怨,适得其反。
股票市场在行情看好的时候可以用“animal spirit”——兽性的冲动来形容,在市场看好的时候很难用“价值”去衡量股价。
2011.6.28
第四期 《盘点2007—透过数字看股市》
2007年中国股市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强势行情,也带来一连串刷新历史纪录的惊人数据。上证指数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基民人数达到了1.1亿,这些数字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股票代码为601857的中石油上市,一上市就经历了打压,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出现?京沪高铁2200亿的融资方案悬而未决,它与股市有怎样的联系?
6124点是狂欢的顶点,也是脆弱的开始,从6124点之后,“兽性的冲动”开始减弱,人们开始处于更多的观望状态,股市也就经历了拉高,大跌到盘整的过程;保险,债券的预期收入都是通过股市去衡量的,持有股票的多少,就决定了风险方的大小.
拉高,大跌,盘整的中石油现象可是看做是股民心态的转折点,“兽性冲动”正在变得理智.
京沪高铁这样的好项目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项目公司,应该交给全体老百姓去做,用未来的现金流做担保进行项目融资,进行IPO上市,这就是股票市场的灵魂,实现了财富重分配.
第五期《经济学家看“士兵突击”》
2007年,一部以中国军旅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士兵突击》成为荧屏热播的电视节目,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火热评议。剧中男主人公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青年成长为一名坚韧优秀的士兵,其经历的艰辛和光彩的品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打动众多的观众,
除了情节感人,制作精良以外,还包含着哪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在军营之外的广阔天地间,在商品意识盛行的现实社会中,这部电视剧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是否能提供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呢?
许三多打动我们的原因是他的忠厚,老实,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特点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个社会对这种品格的呼唤,我们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年代,我们希望聘请到这样的员工,他肯干,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并且热爱他的工作,这就是信托责任,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是不应该的.许三多在部队里一步步走过来,最后脱胎换骨,这代表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渴望,因为未来太难了,机会太少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碰到给自己人生带来转折的史今班长,碰到公正血性低调的高成连长,碰到会欣赏自己帮助自己的袁朗,机会太难了,这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这也是超女会火爆的原因:年轻人在机会沦丧的困难之中,看到超女的一夕而红,点燃了心中的一把火。
“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于年轻人而言就是人生的积累,人生的成功不是靠闪光点,而是靠不断的积累,不抛弃不放弃的本质就是不断的积累,真正的强者,就是知道积累自己人生的人!对感情不也如此吗?真正有厚度有深度的感情,需要的事不断的积累和经历。
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工作做好是我们企业,也是我们企业家,员工最缺乏,最难得的品格。
第六期《不要走马观花看香港》
谁是香港最大的“地主”?为何一个地区需要三种颜色的出租车?不拓宽马路怎样能够实现车辆畅通无阻?节奏快速、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保持秩序井然的秘密到底在哪里?
从香港和北京的海关检查对比可以看出内地和香港的文化差别,内地很具有人情味,通融,而香港是一个法制化,自觉度很高的社会.
在香港虽然马路很窄,但是车速很快,因为香港不塞车,很少人横穿马路,这也是香港法制化深入人心的体现,可见交通不是拓宽马路,更重要的是管理和全民的法制化意识.香港和新加坡的不塞车现象的背后,本质上是全体人民法制化观念的贯彻.
第七期《赴港求学,你了解多少?》
当众多内地学子放弃清华北大而选择香港的大学,他们到底选择了怎样一场严峻的挑战?40万元的学费付出,他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初来乍到的内地学子将面对怎样无法想象的困难?
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专业不对口,因为大学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不是专才教育,专才教育那是专科,内地大学生不好找工作的原因是真正需要用到大学生的行业是服务业,包括银行,物流,电信等等,非农业非制造业的行业才需要大学生,美国服务业比重是八成,而内地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低端,不需要太多的大学生。
年轻人最宝贵的资产是选择,对年轻人而言,你不是要做现在的选择,而是要给自己更多的选择空间。人生的磨难很多。年轻时候多受点磨难,多看点别人的脸色,多吃点苦,对人生有益无害,因为你还年轻,有失败的本钱和余地,还有失败再成功的机会,千万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害怕挑战和失败。
第八期《当广告步入电梯间》
当我们的生活中,视频广告无处不在的时候,这些广告还会受到大众的欢
迎吗?在电梯中,你是会选择无聊呢,还是会选择看无聊的广告?曾经红极一时的分众传媒是如何抓住灰色电梯中的广告商机?
分众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率先使用了液晶屏,而是因为他不小心抓住了液晶显示器平面广告的本质:分开受众,利用了人们在等电梯时候的无聊的时间。当分众把液晶显示屏放到医院,学校,路边的时候,他离失败也就不远了,因为这些地方既没有击中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未分开受众,又没有利用无聊的时间,因为去这些地方的人都有事可做,并不会去看广告,这就让液晶显示屏和一般的街头小广告没了区别,分众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九期《揭秘金融大鳄》
有人把国际金融领域的角逐比喻成没有硝烟的战场,通过证券的交易和货币的买卖,大量的财富悄无声息的在这里应运而生并且隐蔽的流转着。金融资本的日进日出、市场行情的潮起潮落总是牵动着人们的神经,由此引发的震荡和波动甚至会影响到世界范围的国计民生。那么,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呢?他们又是用什么手段来达到获取巨大财富的目的呢?
建行上市让美国的投行赚了1300亿美元,而中国投资黑石市场则是大亏,可见我们的水平的差距;八十年代末期由于日本大量出口,储备了大量的外汇,导致日元的升值预期很大,而广场协议等于日本政府以自己的名义担保日元的升值,导致大量的国际热钱涌入,进一步导致了日元的升值,沉重的打击了日本赖以生存的出口,再加上国内的楼市股市泡沫破灭,日本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罗杰斯,索罗斯只是金融大鳄当中的一员,只是大鳄集团的马前卒而已,当今真正掌控全球权力的既不是美国总统,也不是美国国会,而是国际金融大鳄集团,他们操控着石油,操纵战争。中国的国际化需要规则,只有具备了严刑峻法的游戏规则,才能让这些炒家在中国遵守规矩。
第十期《手机,用感性打动你》【郎咸平四年后再谈保险视频】
选择手机时,您更注重功能?便宜的价格?还是只凭感性来选择?手机电视直销的狂轰乱炸,能真正打动你吗?众多的手机品牌广告中究竟隐藏着哪些故事?
第十一期《戏说股份制(上)》
第十二期 《戏说股份制(下)》
对于如今这个人人谈股的时代,有多少人知道股份制是什么?又有多少人知道股份制的历史渊源?股份制与西方的教会会有关系吗?
股份有限公司来源于英国的教会,它成立的原因是主教不准结婚,没有合法的继承人,才聘请了类似于当今“职业经理人”角色的人来管理,这就是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之所以责任有限,是因为当时教会的权威位置,不容许破产的投资人到教会去闹事,管理者与投资人产生的协议;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管理者出于对上帝的信奉而产生的强烈的信托责任。脱离了信托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就不可能持续。
十五世纪左右由于宗教的腐败,宗教革命发生,导致了宗教的衰落,而马鞍,马蹬的传入,造成了作战方式的改变,有钱人通过打造骑兵打败了北方蛮族,成立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城邦式小国,向生活在城堡周围的百姓收取保护费,让他们免受北方蛮族的入侵,就产生了税收。
欧洲的国家为了发动战争成立东印度公司,进而发行战争债券,由于债券到期需要归还,政府就以东印度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作为保证发行股票,并且让股票可以交易流通.股票的真正价值就是未来的现金流!
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基础是信托责任,如果社会丧失良知,丧失由良知引发的信托责任之后,它就会成为剥削中小股民的工具.为了防范信托责任的丧失,美国从1929年之后通过严刑峻法的方式逼迫股份有限公司尽最大的力量给自己的股东创造财富,逼迫他不得不有信托责任.
第十三期《从奥巴马与希拉里之争看美国 (上)》【郎咸平四年后再谈保险视频】
2008年美国大选风起云涌,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与希拉里的一场内斗为美国历史迄今为止所仅见,不但美国国内民众津津乐道,也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实际上,美国的选举制度与最终选举结果建立在美国社会与美国文化基础之上,要想读懂美国大选,必定要首先读懂独特的美国社会与美国文化.
美国能够在里根总统时代打败俄罗斯,很大的原因是美国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国家,美国的立国基础是法制化.
种族歧视是目前美国社会的一个隐患.
第十四期《从奥巴马与希拉里之争看美国 (下)》
在上集深入剖析了美国社会之后,郎咸平教授把话题的焦点落到了
2008年大选上。奥巴马与希拉里竞选本身就是一场颇值玩味的“大戏”:美国的选举制度是怎样的?黑人与女人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拥有怎样的位置,他们之中谁更容易被美国社会所接受?奥巴马到底何许人也?希拉里又凭借什么赢得选票?面对公众,他们在竞举当中的手段到底得失如何?
美国的选举并非是每人一票,而是在A州获胜即相当于获得A州的整州的选票.黑人1870年获得选举权,而女人是1921年, 在美国社会,已经渐渐可以接受黑人作为领袖这样一种价值观,但女人要做领袖,还需要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奥巴马并非纯粹的黑人,他是美国的第二代移民而已,并且对黑人并未显示出骨子里的同情.希拉里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她在初选阶段表现出了女性柔弱的一面,获得不少女性的同情票,但她后来的种种错误让她不可能当选.
其实不管是谁当选,美国的政策不会改变,立场不会改变,美国是一个决策工序流程化的国家,不会因为某人的当选而改变.
第十五期《“拐点”,真的存在吗?》
从2007年下半年, “拐点”已经成为街知巷闻的名词,特别是房地产的拐点问题更成为各大媒体的关注对象。可是针对中国经济的现状,房地产的“拐点”是否真的存在呢?
只有当经济体是一元经济时,宏观调控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现在中国是二元经济,银行紧缩信用,又进一步把资金从过冷的制造业转移到过热的地方政府基础建设,导致制造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资金流入到股市和楼市中.
要看懂中国的房地产必须要跳出经济圈,这就是“围魏救赵”的道理.中国的房地产就像是一个得了肝炎的病人,肝炎因为肝火太旺而引起,从美国引进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像是大凉,很可能会让病人的身体不堪重负而崩溃,中医的办法是温补:需求面-这就需要改善当前恶劣的投资营商环境,让股市和房市的资金能够回到它们该在的地方.供给面-地方政府应该用卖地所得的钱进一步的建更多的廉租屋和保障房,并且要保证分配过程的公平公正.
去年房价的稳定现象只是房地产缺乏大量交易的结果,没有交易就没有价格变动,房市和股市都是一个道理.
中国的市场化和非市场化:所谓市场化就是由市场来调配资源,以房地产为例,现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其供给面和政府掌控有关,市场化是不足的,
郎咸平:不砸碎这10条枷锁,中小企业永远走不出困境
坦白地讲,今天的中国经济就是管制经济,今天的中国市场就是政府办市场。甚至在很多领域,政府不仅仅是市场的主体,而且是市场的主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我想说的是,要把企业从权力的笼子里解放出来,就要砸碎束缚企业发展的10 条枷锁。我在最新出版的《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一书中,对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这十条枷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审批枷锁
中国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管制,行使管制权力的方式就是审批,层层审批,事先审批。这一点不用我细说,做过企业的人都清楚,用“一部血泪史”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们统计过一个房地产企业从买地到竣工,再到给老百姓房产证,这其中要盖110 多个公章,157 种收费。一方面,程序烦琐得要命;另一方面,每一个公章背后都有一次和公权力的交锋。
所以李克强总理说,简政放权是预防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也是解放市场、激发经济活力的基本之策。希望这些中央政府下放的权力交到地方政府手中不要变了味道,变成他们的敛财工具。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取消或者下放了416 项审批权,但是还有上千项可以取消,还远远不够。看到“下放”这两个字我就头疼,我个人的建议是能取消 的就尽量取消,“下放”的审批权越少越好。
不打破这些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审批枷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只是说说而已,中国制造业就不可能走出今日的萧条,什么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之类的话就会成为空话,腐败也只会愈演愈烈。
2. 垄断枷锁
垄断是企业的天然属性,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所有市场化国家都立重法预防和惩治垄断呢?原因无非如下:一是垄断会形成产品的高价,推动通货膨胀;二是垄断阻碍创新,抑制产业发展;三是垄断愚弄和压迫消费者,使消费者无法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据我的观察,今日中国的垄断至少有四种情形:一是政府垄断,以土地为主;二是国企垄断,以基础设施、资源能源、通信和出版传媒等为主;三是官商勾结形成的垄断,以服务业为主;四是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各个行业都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前两种垄断,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要求,想必会逐渐破解。第四种垄断,恐怕中国还没什么破解之道,因为我们距离那个阶段还很远,至今还没看到什么有影响力的案例。最令人发指的则是官商勾结形成的第三种垄断,例如出租车行业、大型食品批发市场等。这些垄断,都或多或少地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花大力气破除。
3. 税费枷锁
中国企业税负之高,想必各位有目共睹。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税负高、福利也高,这可以理解。但现在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了,还是那么高
的税负却没有相应的福利就不正常了。根据福布斯公布的“税负痛苦指数”,中国排名仅次于法国,我认为这是可信的。但问题是,我们的福利水平能和法国比吗?
高税费必然带来下面的恶果:一是抑制投资;二是推高物价,助推通胀;三是与高物价连带的抑制消费。最近我看到中央采取了一些降低税负的措施,比如小微企业免征所得税、营改增,减轻企业1200 亿元税负,出版物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等。但是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增值税和所得税税率还是太高。当然了,如果大幅降低税负,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征管水平需要接受考验了。降低企业税负的好处不用我再多说,因为我们的政府已经体会过对三资企业减免税的益处了。
4. 融资枷锁
贷款难,利率高,是目前套在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脖子上的枷锁之一。 我们超发了那么多的货币,而银行又闹钱荒,那么“钱去哪了”?据我观察,中国不差钱也不缺钱,这些钱都去国企那里了、去地方政府那里了、去影子银行那里了。而国企的钱呢,也去影子银行那里了。所以到最后借款利率会越来越高,我们制造业和其他实体经济将更加痛苦,从而加速滞胀的到来。
我们再看看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利率,都没有超过1%,所以人家首先制造业复苏了,紧跟着服务业也复苏了,其金融业,包括股市等资本市场,自然是高歌猛进。通过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被银行业绑架了。银行及其衍生的影子银行这种高利贷式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盘剥,如果不打破的话,中国制造业就看不到春天。
5. 地价枷锁
土地及其附属物的价格,是企业最沉重的负担之一。国家统计局关于洛阳25 家小微服务业企业的调查显示,小微服务业企业的租金占营业收入的10%,高的能占30%,而企业的利润率也只有10% 而已。也就是说,100 元的营业收入中,商家只赚10 元,房东却赚了10~30 元。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长期来看不同行业的回报率应该是1:1。简单来说,就是你投资一个小企业要花100 万元,长期来看,你的利润率应该和把这100 万元投资到土地上的回报是一样的。实际操作中,政府要鼓励创新,鼓励拉动就业,所以要压低土地这种不创造生产力的要素的成本,这就导致投资企业的回报率要高于投资土地这种不动产。但是中国完全搞反了,房东的利润最高能达到企业的三倍,这不明摆着鼓励有钱人炒房炒地吗?在制造业领域,地价其实决定着物价,也决定着企业的利润。如果地价、租金回归正常,企业利润将明显增加。
6. 人才枷锁
我在各地演讲中,听到企业家抱怨最多的问题,就是遇到人才瓶颈。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系统生产的产品也就是人才不合格。“既入不了厅堂,也进不了厨房”,大批毕业生是高不上去,也低不下来。总之,培养的都是企业没法用的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教育体制僵化,学校没有自主权;二是职业教育被漠视。我们过去搞“教育产业化”“大学大跃进”已经造成恶劣后果。社会本来应该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现在我们全变成了所谓的精英主义教育。如果中国大学培养的学生真的全部是精英,我看这个国家稳定不了。
中德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偏偏不学德国。德国16~19 岁的人中70% 选择接受企业办的各种职业教育,包括机床操控、汽车维修、船舶驾驶、烹饪、首饰加工等。而我们的技工学校根本不被纳入教育系统,政府不拨经费,学生自掏腰包去学,而且教育部不承认这些学校的学历。中国有所谓的公办职业教育学校,大部分也是有其名无其实,学生毕业后基本没用,就连老师自己也没几个真正在工厂操作过。其实对于那些所谓的三本大学,其中绝大多数可以鼓励它们转为职业技术学院,全部卖给或者交给民营企业去运营,因为企业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人。
7. 社会枷锁
所谓社会负担,我认为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享有政府权力的事业单位;二是各类群众组织;三是各类官办的协会;四是来自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我只给各位举一个例子,就是各种职业或者职业资格的考试和培训。根据我的不完全调查,中国现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成百上千个,什么护士证、教师证、货运资格证、计算机资格证等,每个资格证里面又分为好几个等级。而且取得了资格并不算完,每年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没资格不能上岗,每年没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也不能年检过关。据我们研究,某行业资格考试报名费和考试费用200 元,每年需要培训50 多学时,学费为1500 元,而且学习都是占用上班时间。仅这一项考试及其培训,企业负担的成本大家自己算算就清楚了。
对于各种资格考试,我个人认为其主要目的就是个别利益阶层为了赚钱,结果呢,除了增加企业成本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害处就是增加了就业门槛。当然,除了资格考试之外,还有各类检查和评比,企业也是不堪忍受。
8. 假货枷锁
央视每年的“3?15”晚会,成了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种题材的假货曝光,也算是中国特色。甚至“3?15”晚会本身也是“假货”,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借此敛财20 多亿元。作为中国人,我为此深感丢脸。假货横行,已经突破了商业伦理的底线。据一位律师朋友说,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非常完整和先进,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政府和相关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只有做好知识产权执法,才有资格谈创新。
据与我合作的出版社讲,我所有的书,在出版一周内盗版就出现在市场上了。我问为什么不打击呢,出版方说,无法打击呀,跨省办案,人没到,盗版商就得到信息跑了。执法的人不能跨省,但是书却可以跨省,淘宝网上买盗版书很方便,而且这些商家手中既有盗版书也有正版书,精明得很。所以如果执法部门不重视的话,你根本无法根除。
假货泛滥对企业的害处是什么呢?第一,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为被假冒、被盗版,结果肯定是投资回收期延长,或者干脆就无法收回投资;第二,投资回收期延长,产品价格必然会提升;第三,企业投资研发新产品的动力会降低。
9. 国际化枷锁【郎咸平四年后再谈保险视频】
我们不说世界级的大企业,就说欧美那些中小企业吧,人家在研发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面向全球市场。仅以欧美那些文化产业巨头为例,一部电影、一部动漫甚至一本书的打造,面向的都是全球市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和视野?我们国内的企业呢,有这样的视野和能力吗?面向单一的国内市场,你的价格能不高吗?
我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之外,那就是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我们政府的一些制度和做法,等于给企业套上了一个国际化的枷锁。这个枷锁具体表现在:一是金融不开放,二是各种审批手续过于烦琐。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没有面向全球市场的能力,肯定会被淘汰,而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10. 法律枷锁
我们现在大谈依法治国,但是我要问,法律错了怎么办?在我看来,现在设立上海自贸区和取消、下放审批权,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律障碍。一部针对企业的法律,如果法律规定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违反市场基本精神的,那就会变成束缚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枷锁。
我到现在都没看到清理法律的系统化措施,只看到了《公司法》在注册资金方面的修改。我们的政府首脑和发改委近期不断强调,对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对私领域“法无禁止即可为”,但是我还是要问,对于那些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面两条精神的法律法规,什么行政法规、政府部门规章,还有那些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你怎么办?如果不做系统清理,就无法从法律精神层面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法无禁止即可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就无法落实到法律层面,改革的结果也就不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结果,不但是没有改革,而且很可能是最坏的改革。企业和企业家就很可能沦为最弱势的群体,我们国家和民族最悲哀的时刻就会到来。
以上这些束缚企业发展的十大枷锁,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事实。这些枷锁,从企业层面看,必然会大大增加企业成本,严重阻碍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
郎咸平:中国屡屡纵容境外投资者的真相
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QFII机制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
11月18日,据央行透露,经国务院批准,新加坡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扩大至1000亿元人民币。自此,已有1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RQFII试点资格,总额度1060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外汇局累计审批QFII和RQFII额度分别达到789.71亿美元和4195.25亿元人民币。
2010年5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一系列共识,其一便是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股指期货产品。几年来,我国的QFII和RQFII额度持续扩大,仅今年四季度以来,QFII的账面浮盈就达到120亿元。
各位要知道,允许华尔街通过QFII进入中国操纵股指期货是个什么结果?我以中国台湾为例,看一看我们能不能从台湾哪里借鉴一点经验。
1986年12月,台湾股市经历25年之后,涨到了1000点。1990年2月,达到了12495点。在那个疯狂的时代,台湾的国泰人寿公司,也就是一个小小的人寿保险公司,它的市值竟然达到23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等于说,它的市值与全美14家人寿保险公司加上安泰保险集团、坎贝尔保险集团市值的总和是差不多的。就一个跟海南岛差不多大的台湾省,竟然能够创造出如此高市值的国泰人寿。还有一家叫做中国国际商业银行的银行,在那么小的台湾省,1989年底的总市值高达21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五大优质银行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第一银行公司、富国银行、美联银行市值的总和。你能相信吗?这是多么严重的泡沫!
理所当然,我们很多人都要问这个泡沫是怎么来的。根据当时台湾媒体的报道,所有的理由和我们这几年所处的金融市场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包括流动性过剩、投资环境恶化。什么叫做流动性过剩呢?台湾的经济是标准的出口导向型,是通过出口赚取大量的美元外汇,和我们大陆一样,台湾企业赚到美元之后必须交给“央行”,“央行”发行等量、等额的台币交给台湾企业。所以你看,创造出这么多美元外汇,最终造成了流动性过剩。
还有就是,美国两次把中国台湾列入“汇率操纵国”,威胁要动用“超级301条款”,对台湾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台湾当局屈服了、害怕了,所以慢慢提高汇率。台币大幅升值的结果就造成了大量热钱的涌入,热钱涌入后都干嘛了?炒楼、炒股去了。
大家回想一下,美国在2010年4月15日本打算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之后又说延期三个月,此后我们的人民币开始升值。升值的结果像台湾一样,大量热钱混乱地涌入,从而使经济恶化。而这种流动性过剩去哪里了呢?也和台湾当时一样,炒楼、炒股去了。
1990年2月台湾股市高达12495点,可是在当年的10月6日突然哗的一下跌到了谷底,即2560点,台湾实体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在这个时刻你猜台湾当局是如何处理危机的?允许外资通过QFII进入中国台湾,操纵股指期货。台湾在其股值跌到最低点时开放了QFII,开放的结果是股值立刻涨了,然后又下跌。这跌了怎么办呢?1993年1月16日又继续放宽QFII,额度放宽之后股值又起来了,起来了又下跌,结果呢,继续放宽。到1994年4月,投资额度上调到70亿美元,1995年取消总额的限制,但是到了高点之后,这两次放宽额度并没有让股价持续上涨,而是又跌下来了。几次涨跌,到1999年3月,台湾当局将单个QFII持股比例和总持股比例均调整到50%,而且外资可以绝对控股上市公司。然后呢,股值有涨上去了,当然之后又跌回来,到这个时候台湾老百姓“扛不住”了。
台湾当局决定入市干涉,希望能够拉抬股值,由国家安全基金来托市,就是当时的逆向操作。结果呢,国安基金在交割期出货的时候被华尔街投资者大力打压,不到一天,国安基金就损失近9亿元新台币。整个市场到这个阶段,已经完全被外资所操纵,你想托市,那么
演讲稿一:保险业务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仁!
大家好!
我叫杨玲,今年27岁,我是年9月份入司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寿险事业》。站在这里首先要表达的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感谢我的师傅将我领入平安,感谢课长和我的两位主任的引导及栽培,同时也要感谢八处二课全体伙伴在这一年当中对我的帮助和支持。一年过得可真快。由新人班、衔接教育班、转正班再到冲锋班直至今天站在这里。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不记得曾有
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成长的足迹早已漫进了我的心。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我是从新人班怀揣着梦想来到平安。经过衔接教育班、转正班的学习我对保险产品有了解对平安有了了解。在平安工作的一年里我没有挣到很多钱,但我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为什么不想离开平安。我相信万事万物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我纠结的存活在这里在也一定是合理的。就这样我一天一天的忙碌着工作着,直到有一天我们区里的大姐说我太强就没见过这么强的‘倔驴’。一句‘倔驴’点醒了我。人的性格决定着命运,因为主观不容昜接纳别人意见,对人对事过于认真。一年的时间里我用着自己的方法揣摩着自己要走的寿险之路所以艰辛所以纠结。
反省了自己我在生活中足步的在改变自己,每次强的时候都会想一想也许他们是对的为的是为我好少走弯路。每天依旧过着每天出门讲产品沟通理念不过比以前好多了。不过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打断了我往日的生活。“杨玲你来,我对门小姑娘要买保险!”一段愣神之后我想不是讲过了吗?不是不买吗都快半年。对了见了面在说吧。见面之后我了解到原来她生病了卵槽囊肿是啊那次我给她讲保险时半年前她刚体检过什么病没有也就是体检没有问题相信自己年龄小没有病几次劝说石沉大海就在半年后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在想边红旗的故事也真的也发生在我身边。看别人发生的是故事自己的是事故。我为自己没能保护身边的朋友而自责。我看到23岁的单亲的她没有把病情告诉妈妈而在为医疗费用而担忧。我心里非常非常的难受。此时我深刻的理解了保险意义和公用。深知寿险对于家庭、社会、对于国家的意义。
当我真正的打开心扉接受保险理解保险,我想正因为此事,我想我有了航向,有了责任,我想我的肩膀虽然稚嫩,但我的心中,却有一枚辉煌的太阳!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保险业务员我能把保障带给别人解决他们担忧。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我还在平安了。因我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我。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怎样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客户!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我愿尽我所能为社会注入一丝力量。是它让我懂得奉献的价值和责任!
增员是保险销售的永恒话题以前我也增员。那是因为他们说师傅主任挣得多,多条腿走的稳。可是增的不是没过就是过了不来足渐不在动了。而今我懂了当我看懂保险理解保险意义和公用。因为国家和社会是需要很多有责任心的人,而仅仅我们这些是不够的要唤醒更多的人加入我们加入团队。并要带领新加入的伙伴。让他们存活保障更多的人。所以我又多了一项任务在保障客户家庭的同时要多留心那些有责任心想为国家为社会做事却始终找不到路的人,我要将他们带入平安,分享我们公司的理念。成就他们的梦想。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要把我的这项工作要当事业来做所以我对自己个人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在全新的一年里我要更加勤奋努力。一手抓业绩一手抓增员来。同时在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我的导师的梦想走上平安的讲台。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谢谢各位。
尊敬的中支公司各位领导、尊敬的与会全体同仁:
新年好!
日历翻过新的一页,纪元进入新的一年,寅虎奏凯辞旧岁,玉兔传佳迎春来,新年新春新任务,新风新貌新精神。
过去的一年,在中支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下,积极贯彻上级公司一系列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务实求效,勇争一流,带领全部员工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的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开展多元化经营,经过努力和拼搏,公司终于实现了大幅度盈利,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我做为xx-x财产保险公司的一员,一名工作在xx营销经理部的最普通的业务员,我为公司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公司的成功使我欢心鼓舞,无比高兴。衷心祝愿公司在中支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下,规模越做越大,效益越做越高,质量越做越好。
几年前,我由一名下岗职工,带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怀着养家糊口的希望迈入了xx-x财险这个门坎,加入了公司员工的队伍,做起了财险业务员。当时我业务无门,信心不足,精神不振,头一年保险费不足十万元,业务开展的十分吃力,一
度思想动摇想打退堂鼓另谋发展,是公司领导不舍不弃的教育,员工同仁无私无尽的帮助,使我跟在xx-x的队伍里,伴随公司发展的脚步。xx-x诗军队、xx-x是学校、xx-x是家庭的企业精神。一天天,一年年,改造了我,重塑了我,使我逐渐学会多项保险业务知识,使我逐渐养成尊重领导、友爱同仁、善待客户的良好品德。我已经从心底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岗位。这份爱,源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源于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这份爱,也源于领导的殷切希望,源于同事的高度信任。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心中的这份爱,永远激励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艰苦跋涉。在工展业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拼搏,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我一名xx-x普通员工的应有贡献。
我深知:工作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沙常在平凡的岗位上肩负着使命的责任,肩负着使命的重托。无论你选择了哪个岗位,岗位也选择了你。这就意味着有了一份追求,意味着有了神圣的责任。平凡的业务岗位,是员工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就是这个舞台的主人。十几年的工作丰富了我的社会阅历,五年的公司业务工作教会了我担当责任的义务,让我深深体验到责任心在工作中的分量。本职工作永远是一种强烈的责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是何等
重要,因为责任意识会迫使你由平庸走向卓越。
新春伊始,万物更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保险,公司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何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员工面临的挑战和检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服务你满意,我的工作请放心”,作为XX年我个人一切工作的准则。我会时刻用我负责、你满意、请放心来检验自己。只有全面的掌握政策业务知识,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郑重的承诺“我的岗位我负责”。只有树立强烈责任感,和相对应的履职能力和技巧,才能自信的承诺“我的工作请放心”。
以“新”字统领业务开展。实现“负责放心”。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主德,学好新精神,树立新姿态,开拓新业务,完成新任务。
以“实”字把握业务开展,实现“负责放心”。不及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真抓实干,不搞纸上谈兵,从头做起,聚沙成塔,积业为蝤。
以“精”字优化业务,实现“负责放心”。精兵、精品是业务的最高境界。升级和提质是领先的决窃。优化业务项目,丢弃垃圾业务,提高业务效率。
以“勤”字保证业务开展,实现“负责放心”。业精于勤而荒于嘻。
勤联系、勤走访、勤宣传、勤入厂,开拓视野,抓住机会,稳定客户,多做业务。
各位领导、全体同仁,新的任务在召唤,新的责任等待我们去承担。子规夜半鸣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让我们晋升自己的责任心和高尚的事业心,把自己的责任写进历史,写进自己敬业的长歌,让骄人的业绩永驻xx-xx公司。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伙伴:
大家下午好!我叫xx,是xx一名普通的寿险代理人。很高兴公司能给我一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寿险,我相信了”
谈到人寿保险,可以说去年的今天我还属于“险盲”一类,我认为我并不需要保险,即使1998年我曾经购买过一份人寿保险,那也是碍于情面的人情单。那么现在大家就要问:是什么让一名“险盲”成为了xx公司人寿保险的代理人呢?在这里我不能不提的是带我入司的郭世刚主管,我和她是很要好的同学及朋友,我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她领进了这个行业,她那种敬业、爱业、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朋友也为她今天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正是在她的指引和感召下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在这里我想说:谢谢你对我的倾力付出!
真正的思想转变应该是在去年的十月份,我参加了新人班培训,认真学习了“xx人寿”的发展历程、经营业绩、发展远景以及《保险法》,使我逐步认识并相信了公司的实力。当时听了刘瑛老师讲的“寿险的意义与功用”的这节课程后触动很大,才清楚地了解到人寿保险的真正含义,人寿保险通俗的理解就是一种在不需要时准备,在需要时使用的特殊商品,它保障我们及家人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可以得到大笔的急用现金,补偿经济损失,保证生活来源,维护人生尊严。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风险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法预料天灾人祸,旦夕祸福,而且人人都有生、老、病、死、伤、残等等说不完、到不尽的风险。那我们如何进行规避及减少各种风险带来的苦痛与伤害咧?这时我明白了人寿保险才是我们最科学、最合理、最安全、最省心的转嫁风险的选择,同时也深刻理解到我们人人都需要保险。再想想身边一些人和一些事,就在我培训不久前,我的两个好朋友因车祸和肝癌相继离世,因为没有投任何保险,留给了妻儿无限的悲伤,也使这两个家庭完全陷入了困境。此时我在想:假如他俩投了充足的人寿保险,他们的妻儿最起码能保证生活来源,毕竟逝者已逝,而生者还将继续生活。与此同时,我的另一位好朋友的女儿脑部异型血管突然破裂,生命危在旦夕,因治疗及时在武汉陆军总医院花去医疗费用8万余元巨资,这对于一个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然而幸运之神仍然眷顾着这个家庭,仅仅因为孩子在学校投了50元的学生平安保险,一切经济困难都迎刃而解,可以说这个家庭的幸运之神就是保险。因此我要做有准备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首先为自己及家人做全保障,为家庭添加一份关爱和责任,因为我深信人寿保险一定能帮我解决我的后顾之忧。
既然了解到人寿保险这么重要,那么我感觉我有必要也有义务告诉我的亲朋好友以及我所熟识的所有人,为他们的家庭送去保障,这就是我成为寿险代理人的初衷。如今我成了一名寿险代理人,更有责任为他们送去幸福,挽救生命。这就需要我们抱着自信、诚信、乐观、爱心、、耐心、行动的心态,抱着造福他人、成就自我的理想,按照做事先做人的原则,主动与他们接触、沟通,传播保险理念,用自己专业的保险业务知识为客户进行需求分析,制定完整、准确的寿险计划书,以满足人们购买保险的需求。在满足客户风险保障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及投资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理财需求,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以实现客户与自我的双赢。
总而言之,我坚信寿险是最有效转嫁风险的方法,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幸福、安宁、关爱、快乐、享受、平安……寿险,我相信了,你呢?还犹豫什么?
演讲稿四:保险业务员演讲稿
尊敬的中支公司各位领导、尊敬的与会全体同仁:
新年好!
日历翻过新的一页,纪元进入新的一年,寅虎奏凯辞旧岁,玉兔传佳迎春来,新年新春新任务,新风新貌新精神。
过去的一年,在中支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下,积极贯彻上级公司一系列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务实求效,勇争一流,带领全部员工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的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开展多元化经营,经过努力和拼搏,公司终于实现了大幅度盈利,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我做为xxx财产保险公司的一员,一名工作在xx营销经理部的最普通的业务员,我为公司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公司的成功使我欢心鼓舞,无比高兴。衷心祝愿公司在中支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下,规模越做越大,效益越做越高,质量越做越好。
几年前,我由一名下岗职工,带着沉重的精神负担,怀着养家糊口的希望迈入了xxx财险这个门坎,加入了公司员工的队伍,做起了财险业务员。当时我业务无门,信心不足,精神不振,头一年保险费不足十万元,业务开展的十分吃力,一度思想动摇想打退堂鼓另谋发展,是公司领导不舍不弃的教育,员工同仁无私无尽的帮助,使我跟在xxx的队伍里,伴随公司发展的脚步。xxx诗军队、xxx是学校、xxx是家庭的企业精神。一天天,一年年,改造了我,重塑了我,使我逐渐学会多项保险业务知识,使我逐渐养成尊重领导、友爱同仁、善待客户的良好品德。我已经从心底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岗位。这份爱,源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源于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这份爱,也源于领导的殷切希望,源于同事的高度信任。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心中的这份爱,永远激励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艰苦跋涉。在工展业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拼搏,
下一篇:人资处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