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事业单位】
各地养老金并轨方案大量“中人”待遇不降
目前,已有19个省份陆续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实施方法。其中,关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退休待遇引人关注。经过调查发现,国家规定为“中人”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并为“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其间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如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高于老办法,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
原标题:养老“并轨”各地实施方案焦点追踪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张展鹏、张亮、詹婷婷)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并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目前,已有黑龙江、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辽宁、山西等19个省份陆续公布实施办法。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在今年年底之前,各省级地区都应当出台实施方案,随后组织实施。不过,并轨涉及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及操作问题,各地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各地启动实施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
养老“并轨”事关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切身利益,“新华视点”记者就并轨后四大焦点进行了调查。
焦点一:费用怎么缴?个人按8%缴费“延迟退休”参保有设计
记者梳理各地养老“并轨”实施意见,发现各省份都按照国务院决定,统一确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但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表述有所差异。
例如,山西、云南、辽宁、黑龙江等地明确,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而上海则在实施办法中规定,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分析说,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就已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合并到一个制度框架中,因此会尽量沿用以往文件中的一些说法。其他省份刚刚并轨,尚处于磨合阶段,将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相关的各种收入详细地列出,也是为保证制度顺利并入新的轨道。
专家表示,表述不同,但实质上并无多少差异。个人缴费的多少将根据本人的基本工资、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绩效工资情况来决定。
还有一些省份的方案在缴费上明确了延迟退休人员的“个性化”规定。黑龙江就明确了其参保政策:改革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继续参保缴费。其中少数人员年满70周岁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以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照规定计发养老待遇。
焦点二:钱够不够?三来源保障养老金发放
财政部近期公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2014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那么并轨之后,这样的缺口会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财政是否承担得起改革的成本?
国务院发文时指出,建立健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筹资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这一方面,各地的方案表述基本一致。
金维刚表示,目前有些媒体报道的“养老金缺口”指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失衡问题,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有关系。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
“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其中财政补助是我国养老保险的法定来源之一。因此,即使当期征缴收入与支出之间出现不足,可以通过财政补助来保障基金收支在总体上保持平衡,为所有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提供可靠的保障。”金维刚说。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说,具体到单位而言,改革后养老金的发放压力存在差异性,对于那些退休人员数量较多的单位,不用再给“老人”支付养老金,把省下来的钱用于给在职者缴费,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平衡。
唐钧强调,并轨后财政投入的压力会一定程度存在,尤其对于一些相对贫困地区。他在基层调查发现,有的县财政连公务员工资上涨都没落实,再要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更加困难。为缓解财政的压力,保障基金平衡,需要长期的制度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也必须妥善运行,尽量产生更高的收益。
焦点三:待遇降不降?数量庞大的“中人”待遇确保不降
改革后,养老金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记者查阅各地实施方案发现,总体与中央改革要求保持一致,即以2014年10月1日为界,改革前退休的“老人”,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待遇没有变化;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根据“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按照退休时的工资水平和缴费情况核定养老金。
关键在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数量庞大,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占绝大多数,这部分人的退休待遇将有何变化?记者调查发现,国家规定为“中人”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并为“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其间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如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高于老办法,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
记者采访宁夏、江苏等多省区社保部门发现,各地在“保低限高”原则下设计的方案都能够保证广大“中人”的退休待遇基本不降低。
“新办法的相关系数是在确保„中人‟待遇不降低的前提下倒推算出来的,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新老政策衔接、稳定过渡。不让改革的人吃了亏,也不能让新老办法出现太大差距。”宁夏社保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处负责人崔新颖说。
据金维刚介绍,前些年我国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时,就设置了5年过渡期,现在养老“并轨”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将过渡期延长至10年,确保“中人”的待遇能够保持平稳。
焦点四:转移难不难?统筹范围内外均实现无障碍流动
养老“并轨”改革陆续启动实施后,不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出,如果调动工作,养老金如何转移接续?记者采访发现,各地方案都就此做出专门规定,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
一些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想要辞职“下海”,也不用担心养老保险的转移问题。改革后,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2014年10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
“养老保险转移方面,我们做了全面的设计。”崔新颖说,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想离开的,无论参加哪种养老保险都能实现转移,缴费年限实现连续计算,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在转移接续方面还需要一段时间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比如辽宁省规定,2015年年底前出台职业年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建设省级的信息平台,集中部署机关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2015年至2017年,出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之间流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并做好待遇核定和支付等工作。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实施细则
据媒体报道,目前至少已有13个省份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其中,多地方案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中人”(改革前已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待遇不降低。
多省份密集公布养老金并轨方案
国务院今年初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决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后实施”。
10月27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201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备案工作已完成。下一步工作将继续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记者注意到,进入10月份以来,云南、甘肃、陕西、湖南、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多地密集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再加上此前已经出台方案的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等地,目前已经公布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省份至少已有13个。
观察上述各地实施意见和办法,其主要内容均与“国家版”的规定一致,即: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单位和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都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照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
不过,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确定,各地的规定却有所差异。例如,云南等地明确,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而上海则在实施办法中明确,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多地设10年过渡期确保待遇不降低
养老金并轨在地方层面上加速落地,在此过程中,“养老金待遇会不会下降”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中人”普遍担心的问题。
事实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即: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然而,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问题,《决定》并没有明确。对此,地方上的实施
意见进行了细化,甘肃、天津、云南等地均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此外,各地还均提出了“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此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当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年涨幅差不多在10%左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适当降低涨幅,这样增幅一大一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差”将会逐步缩小。
养老金并轨还须配套政策跟进
网民认为,养老金并轨关键在于转机制,养老金并轨真正得到落实,还须加快推进工资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养老金经办机构建设等配套改革。
“温柔式”破冰兼顾多方利益
网民指出,长期存在的养老保险“双轨制”一直饱受诟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水平基本都在退休前工资的70%至90%,远高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网民指出,养老金并轨,有利于扩大社保覆盖面、参保率,使社保制度更健康、可持续。
网民认为,多省份出台的规定特别注重“中人”的利益,设10年过渡时期步步为营,层层落实,确保待遇不降低,这不难看出政府在出台规定时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利益,既要将养老金并轨落到实处,又要考虑到组织机构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来“保底限高”。改革的步伐不容拖延,但是“温柔式”的破冰体现了改革的平衡性,更能让人接受。
养老金并轨不能“一并了之”
有网民认为,改革并非“一并了之”这么简单。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的真正落实,还需要工资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养老金经办机构建设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这正是这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网民指出,就养老金并轨而言,最关键的是我们要通过养老金并轨把企业职工“拉
上岸”,而不是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拖下水”。因此,养老金并轨还需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的统筹规划,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妥善解决转轨成本的问题。
网民建议,打破目前由地方政府负责各自辖区内养老金的资金筹措、运行和发放的碎片化局面,转由中央政府承担起社会保障提供的主要责任。
公务员养老并轨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2015-01-15 19:34:04
归档在 经济 | 浏览 5700 次 | 评论 1 条
昨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 此规定开始实施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这意味全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已经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去年年中,关于养老金并轨的消息开始流传。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公务员“退休潮”和辞职潮,甚至有官员直接放出豪言,“只要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我就立马辞职。”
为了安抚公务员不安分的心,方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也就是说,方案并轨后仅仅只有在去年10月1日后入职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到底怎么变,由于细则没有出台,目前还无法具体计算。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新人”缴纳的养老金仍然会比企业人员低不少,享受的福利却高得多。
这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造成:
1.“新人”新办法中提到的“工资”是什么概念。基本工资对于企业人员比较简单,也就是劳动合同上的工资额。而对公务员来说,工资则包括基本工资、补贴、津贴和奖金,此外还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等。
公务员真实工资有多少,虽然政府少有披露,但从媒体仍能找到一些零星数据:公务员基本工资占总工资30%,津贴占总工资45%(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赵子健研究数据)。
不论真实数据多少,公务员基本工资仅占总工资少部分是可以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企业人员和公务员得到相同工资时,若“工资”仅仅是公务员基本工资,则他们需要缴纳的养老金基数远低于企业人员。
2.为了弥补公务员因缴纳个人养老金带来的工资减少,方案决定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个人缴纳工资4%,单位缴纳工资8%,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当然,企业也有职业年金,个人缴纳工资4%,单位缴纳工资5%,比率却低3个百分点,以后能领取到的职业年金肯定也会少。不过,笔者觉得更多人恐怕连养老金都不想交,更不用说职业年金了。
3.单位代缴工资20%。要知道,不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自身并不创造价值,并无收入来源。然而要缴税,要么来自财政补贴,要么自己创造收入。公务员享受养老金,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都来自纳税人。
为了响应社会呼吁,实现公务员养老金并轨,同时又不能让公务员福利减少,想想那些出谋划策的人,也是蛮拼的
养老金并轨带来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求双轨制并轨,也就是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不多。
一、养老金并轨带来的影响 (一)差距逐步缩小
在养老金并轨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养老保险,但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因此,“待遇差”问题一直备受诟病。 有统计显示,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比例)超过80%,个别甚至达到100%。而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则在50%以下。那么,在养老金并轨后,企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会缩小吗?
随着改革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此外,两者之间养老金待遇的差距缩小不在于降低公务员养老金,而在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要通过“提低”的办法来缩小差距。
决定提出“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当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年涨幅差不多在10%左右,公务员可适当降低涨幅,这样增幅一大一小,过几年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变小。
(二)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
养老金并轨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缴费标准不尽相同。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相通。从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然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就应使三者统一使用一个社会保险基金,实现养老制 度一体化,并由统一基金同时为三类人员发放养老金。在统一制度下,三类人员完全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比例的多寡,来计算最终应得的待遇。
但 从实际看,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革初期预计不会统一,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因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 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的情况。再考虑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初期个人缴费积累少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背上新加入的机关事业单 位退休人员待遇这一沉重包袱的情况,李实认为,还是应分别设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 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中人退休金不能落实是否说明并轨失败】
(三)公务员新老有别
根据报告,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即将退
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会否区别对待?
采取新老有别的政策,是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措施。“老人”和“中人”都有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继续认可这一缴费工龄很重要。而新人则需要全程自己交费。至于缴费工龄在并轨后如何折算退休待遇,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 明确。
(四)公务员工资或普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 对于完善工资制度,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 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务员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 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小。
(五)职业年金强制推行
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因养老双轨制并轨而缩小的养老待遇差距,是否会因职业年金被强制推行,企业年金则自愿建立,再次拉大?
无论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其定位都应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可能 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这会使职业年金不再具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定位,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 有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
二、养老金并轨还存在的问题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拟定,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双轨制走向“终结”,养老保险改革终于迈过一大道坎,但仍然面临养老金待遇差距矛盾突出、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等难题。
养老金并轨决定正式发布 老中新三类人区别对待
2015年01月15日01:31 第一财经日报
养老金并轨一锤定音:“老新中”有别 郭晋晖
[改革以后“提职一日游”现象将结束。现行的退休金根据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确定。因此经常会出现某官员在退休前一天突然被升官,然后立即办理退休并免职,为的是争取退休待遇的提高]
1月14日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对争议多时的养老金并轨问题一锤定音。
2014年10月1日将成为中国养老保险改革历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金正式并轨。
《决定》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施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两者费率、计发方式基本相同,提出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要求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并明确人社部负责在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经办,地方机构施行属地管理。
《决定》以2014年10月1日为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天之前退休的被视为“老人”,这一天之后参加工作的被视为“新人”,在这一天之前参加工作且这一天之后退休的被视为“中人”。
简单而言这次改革就是通过施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设立过渡性养老金”来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决定》解决的主要是“并轨”大原则问题,但具体如何实现并轨还需要更为详细的执行方案。但是不管后续方案何时出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将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缴费。
原型并轨
《决定》称,改革的对象分为三类,分别为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杨燕绥将这次并轨称为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型并轨”,即两者所有的制度模式都是一样的,包括缴费费率、计发办法、转移接续办法等都照搬了企业养老保险的模式。
《决定》称,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下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下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养老保险的计发模式也与企业基本相同,仍然以15年为底线。
《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杨燕绥表示,《决定》在计发方式与企业不同的一点是引入了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概念。《决定》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而不是像现行制度采取统一的月数。
“这种变化是基于未来老龄化的影响,现在是个人账户除以139个月来计发,折算为人均预期寿命只有71岁,当前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到了76岁,未来随着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养老金的待遇会下降。”杨燕绥说。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对本报称,改革以后“提职一日游”现象将结束。现行的退休金根据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确定。因此经常会出现某官员在退休前一天突然被升官,然后立即办理退休并免职,为
的是争取退休待遇的提高。对此,上级领导也因此不占编制,乐意做一个顺水人情。在新的体制下,这一招就没有用了。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是根据历史缴费记录(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计算的,退休前临时提拔,工资没涨或只涨了一个月,养老金几乎没有增加。
单位四笔账个人两笔账
杨燕绥称,《决定》是一个原则性的文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总费率高达工资总额40%的改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20%,个人缴费8%,职业年金企业缴费8%,个人缴费4%),下一步出台具体的财务安排必须解决“单位四笔账”“个人两笔账”从何而来的问题。
单位的四笔账包括: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发放之后需要进入财政预算的基金怎么来?二是“中人”视同缴费工龄的钱从哪里来?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20%的费率怎么列支?财政和单位出资比例如何划分?四是《决定》规定“应当”建立职业年金,这表面是强制性的,单位这8%如何列支?
个人的两笔账是8%的进入个人账户资金和4%建立职业年金的资金。 “机关事业单位原来的工资结构中并不包括个人缴费部分,它是属于延期支付的部分,下一步开始缴费之后等于将延期支付的工资并入了当期支付。”杨燕绥说,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并非“涨工资”而是要完善薪酬结构,工资上涨的部分至少要覆盖8%基本养老保险,而是否会覆盖4%要看具体的政策制定。 郑春荣表示,《决定》对于庞大的转轨成本尚未提出解决方案。转制成本一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前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空的;二是机关事业单位现有职工已工作多年,以往没有缴纳过职业年金,如何填补。 待遇怎样不下降
《决定》称,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对于老人,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中人退休金不能落实是否说明并轨失败】
于新人,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于中人,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中人退休金不能落实是否说明并轨失败】
《决定》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
自从去年2月份,国务院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之后,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已经分为“职工”和“居民”两大体系,因此业内有预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将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统一管理,不再单设基金运行。 《决定》提出“单独建账”主要还是基于机关事业单位性质与企业不同,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雇主实际上是财政,未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有可能会“空转”,即财政不会一次性支付所有的养老债务。分账运行之后,“空转”不会影响到企业职工基金的收支平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保学者表示,是否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不会影响到养老待遇的支付。待遇支付取决于计发公式。从《决定》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计发公式与企业是完全相同的。
“当初企业养老保险推行时也称待遇不会下降,但这十多年运行下来,替代率从原来的70%多下降到了40%,若在同样的计发公式下,机关事业单位如何做到待遇不下降是个问题。”他说。
文章关键词: 养老金 养老保险
事业单位教师工资改革的下面文章,某些言论非常不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养老金并轨后,优秀教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吸金能力将大大增强,甚至会引发一批优秀教师单位工作人员离职潮。
教师工资低下,引起不少地方教师反弹罢课,出租车司机也罢工停运,却是为了打击“专车”保障运营份额。
昨天坐出租车和司机聊了一下,该司机一辆车每月份子钱3700元,每天燃气300元,每天三班倒可以跑1500元,三人分就意味着平均月收入9000元,除却额外事故,人均收入大概7000多8000左右。
而教师呢?估计大部分拿不到那么多钱。可是教师为什么不转行呢?或许是很多很多都要 说的话。其实理由很简单,由于过去教师工资低,但是有退休金,尽管工资低,心理依然有些安慰和保障。
鉴于此,教师队伍才比较稳定。从这个角度上,退休工资加上比较低的工资算是稳定教师的一个手段。
当企业员工在呼吁养老金并轨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到,教师尽管没有交养老金,但是其收入长期和付出不对等,在一段时间内,远远低于企业工资,事实上也算是交了养老金了。
现在养老金并轨之后,那么政府需要把这部分钱拿出来给教师补上,这里企业的员工也不要眼红,或者说不公平,毕竟长期的低工资的原因,就相当于已经扣下了退休金,如今退休金不发了,当然需要把这部分工资差价给补上。
不管如何,对于教师队伍来说是个利好,我们不会在局限于一个单位,担心如果换单位会影响自己的职称,会影响自己的退休工资,如今社保并轨,老师们就可以转行,跳槽了。低工资将不会再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到教育行业。
教育行业则会变成能出能进的活水,而不再是只进不出的死水了。人才的流动才显示活力。
社会保险并轨,无论对教师个人的发展,还是对教育行业的发展都可谓是一个福音。
1
鸡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调研报告
走进鸡西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辽宁大学经研究决定在09级即将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生中,利用2016年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在暑假期间,走进鸡西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进行调研。根据鸡西市社会保障的现状,作此调查报告。报告涉及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工作程序、“五险一金”以及社保运行模式等内容。
一、社会保障带给鸡西市区的新面貌
所谓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中国的经济和世界接轨,对于人才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暑假回到家,看着家乡通过旧房改造等多种途径正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发达,我心里深深的为家乡而高兴。而且更令我欣喜的是,家乡的人民也变得越来越幸福,因为很多低收入群体和老年群体的生活有了保障,更有幸福感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因此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走进鸡西市社会保障局。
二、调研过程与和收获
每到工作日,我都会来到社会保障局,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工作,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我在观察和咨询。看着辛辛苦苦的工作人员,我对公务员的辛勤又多了几分敬意。许多叔叔阿姨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他们到的比我还要早。在长辈们工作的时候,我仔细的观察,详细的了解,遇到不懂及时的去问,在这里也谢社保局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为我解释,并拿出一些实际案例和我共同分析,让我明白在现实社会中,人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在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显得很乏力。我除了在处理事件中学习处理方法,还明白了万事不会千##第1篇律,强行套用书本知识只会让你束手无策,所以一定要学以致用,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是我对社会保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一)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
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产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一般认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
2、 社会保障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大的功能
(1) 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保持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保障最核心的功能。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使社会成员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通过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从而从根本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 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
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有助于提高社会购买力,拉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复苏,而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则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
(3) 社会保障能够增进国民福利。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的内容在不断扩充,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的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增进了国民的福利。
(二) 有关“五险一金”的内容:
1、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21%,自己缴纳8%
2、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9%,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
3、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2%,自己缴纳1%
4、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5%
5、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8%
6、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缴纳8%,自己缴纳8%
由此可知,社会保障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成熟的标志。
(三) 工作心得
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我有了许多难以在校园内得到的收获,体会到了许多从未涉猎的态度:
1、 对于团队合作的认识加深,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实习起到桥梁过渡作用,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奏。工作中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并且能从同事身上学到不少宝贵的经验。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单位规章、与人文明交往是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必备条件。指导老师长辈般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局长书记的严格要求更培养了我的职业素养。
2、 短暂而充实的实习时间给我提供了一次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绝好机会,社会保障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笔笔业务一项项政策措施一套套制度体系构建起来的实体。真正动手时才发现知识掌握地不扎实,许多与社保联系密切的知识欠缺,导致融会贯通的能力极差,计算机操作也不够熟练。漏洞一点点现身,适时地帮助了我查漏补缺。
3、 耐心、细心、认真对于会计工作者重要。对于其他人也是如此,社保业务项目多情况复杂,面对不明白状况的待办人员,要耐心指导他们填表并细心提醒需要携带的证件,还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给予反馈;有究根问底的要不急不恼,给他们说明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办理手续,争取及时妥善地化解矛盾。
4、 对公务员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无论谁都必须严格按照上下班规定时间到达单位,而且工作量比较大,相当辛苦。对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要求也相当高,每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一再被强调。书记会反复提醒服务水平对于维护社保系统良好形象、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性,要牢记服务于人民的宗旨。
5、 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深深触动了我。在社保局,工作的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规范性,每一笔业务都有原始凭证,要求有依据且按顺序登记下来。漏帐、错帐的更正不允许随意涂改,不容弄虚作假。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为金钱所动。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据《中国社会发展报告》,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保险参保人群不断增多,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三) 社会保险制度快速发展,主体保障作用日益突出
(四)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亮点。
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别与地区差别大,要在短时期内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两大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与问题。比如,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仍然偏小,离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社会保险制度中,覆盖面最大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参加该制度的在职职工加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还不到2亿人,相对于近2.8亿城镇从业人员、4.2亿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以及7.6亿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总数来说,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只有70%、45%和25%左右。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几乎都没有养老保险,1亿多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没有社会化的养老保障。而其他社会保险险种的覆盖面更低。
同时,社会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改革成本巨大。旧保障制度主要覆盖城镇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一些困难群众就业难,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与并轨遗留问题不少,不同行业、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与离退休待遇差别拉大。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待遇约是企业职工的1倍多,而且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引起了很多矛盾。目前5000多万离退休职工中,不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有1000多万人,每年增加养老保险支出上千亿元,都是现行制度不得不支付的转轨成本。另外,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与管理风险依然存在。由于现行制度要承担高昂的转制成本和积累基金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不畅,如何促使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并保障社保基金的运行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受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巨大的影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地区之间不统一、城乡之间难衔接的问题。这不仅导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别难以缩小,而且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急剧上涨的医疗费用和不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中国百姓近年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尽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合作医疗在农村地区迅速扩展。但是,仍有很多的人没有被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同时,目前的医疗保障补偿水平无法抵消迅速增长的医疗费用。
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看到了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民工的受社会保障水平比较有限;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还不能够完全做到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当然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国家制定适合于现实的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管理职能,精简机构,促进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我也认为,人口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也极大影响了社会保障在农村的推广落实。尽管问卷中没有提到人口问题,但我仍然认为问题农村人口问题是一大关注点。对于人口问题,最生动的莫过于那个家喻户晓的公益广告。某记者采访一草原放羊娃。两人的一番对话耐人寻味。记者说:“你为什么放养啊?”小男孩说:“赚钱。”记者说:“赚钱为了什么啊?”小男孩说:“为了娶媳妇。”记者说:“娶了媳妇以后干什么?”小男孩说:“生娃。”记者说:“那生了娃,娃将来干什么啊?”小男孩说:“放羊。”由此可见,朴实的并没有更多全面细致考虑的生育欲望和计划,使得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的人口形势非常严峻。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农村人口的增长还显得非常的畸形化,男女比例的错乱必将形成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并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中国的价值观点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朴实的生育目的往往是最为麻烦和难以解决的。对于农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正确的男女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显然,一方面要积极普及法制意识,树立人权观念,对男女问题要有真正彻底的认识。男女是完全平等的,随便抛弃女婴不仅是不道德的,更加使严重的违法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另一方面,要做好更加细致和彻底的宣传。要讲究策略,必须要从小处着手,用心去做。对于农民家庭的开销,人均开支的变化要形成一个基本的规律化的报表材料,让农民真正感到,多子未必多福啊。作为现在的时代形势,完全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啊。所以减少生育,对农民自己是完全有利的。在我所调查的农村有一种以富买权的做法很流行。也就是孩子我要生,但是罚款你也可以拿去。我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司法歧视,从没有哪部法律认为交罚款可以使违法行为合理化!对于这个问题,根子是法律有漏洞,所以有关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立法,行政执法部门也万万不可罚款后就一了百了,该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农村的人口普查也要像城市一样更加全面和严密。农村普遍的真实的计划生育对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少生优生的贯彻实施到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现状与农民生产生活问题。
在社保局组织的几次下乡调研中,我也有幸参与。通过调研和学习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我也明白了,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关注农村百姓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于是,我首先对祝国寺村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一) 老年人口生活现状
1、人口老龄化严重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5亿,大约有70%居住在农村,四川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937.95万人,占总人口的11.39%,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622.94万人,占总人口的7.56%,已达到国际上一般认为的7%的老龄化标志线。在回收的问卷资料中也显示,94.3%的家庭中有老人,其中56.7%的家中是一位老人。预计在未来的10年,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加快,老有所养是人口老化产生的最大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已成为四川省社会保障事业的挑战。
2、老年人的年收入来源及经济状况
根据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农户调查资料,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和消费与其他人没有显著的差别。这一结论显示老年人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分享家庭可支配的消费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的人均消费额与其他成年人相同。据最新数据显示,成都市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长14.1%;那么人均纯收入6481元,增长14.9%。农民的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这其中也不乏老年人的贡献。根据回收的数据显示,老年人的收入来源43%来自劳动收入,50%来自子女供养,其余来自国家补贴或养老金。
3、医疗状况
随着老年人的劳动力下降,生活逐渐不能自理,身体也每况愈下。因此,是广大农村老年人享受到农村医疗表现、社会保险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根据回收的资料显示,农村老年人有疾病的占84.5%经常去医院就诊的却只占14.3%大部分老年人都认为去医院看病麻烦又贵,最后只有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几种形式。
(二)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农村普遍实行的老年人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养老。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家庭养老是老年人的一种自然选择,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习惯于在青壮年时期将自己尔等全部收入和积蓄用于养育子女和置办家户冰在老年时将全部的积蓄交由子女掌管,不预留自己的养老费用,而是由子女担负起父母年老时的供养责任。但是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在经济上供养,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根据调查显示,31.2%老年人是独居,67.2%的老年人和子女一起住,还有部分老年人住老人院。虽然家庭养老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但是随着土地大量被征用,家庭养老已呈弱势状况。因此,农民养老方式由住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已变成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于1986年开始试点,1992年民政部正式出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并决定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标志着农村社会养老有了统一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从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成为破解“三农”问题,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成就时,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于完善进程却相当缓慢,农民基本上是被排斥在整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于是我对祝国寺村80多户家庭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下几点问题。
(一)参保率低,覆盖面窄
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中,除了一句“全覆盖”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对农民和农村老年人的保障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倒退。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处于“制度真空”的状态,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率比例为24:1。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去哦谷哦农村人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调查,大多数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是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对现行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和国家补贴为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认识不足,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二是收入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民还在温饱线徘徊,按照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缴费,有较大的经济压力。三是农保开展初期,政府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强制农民参保,导致农民对农保失去了信心。
对此,政府应加打宣传力度,是广大农民对农保回复信心,并坚持自愿原则,避免强迫农民参保。
(二)养老金管理不规范及严重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杨拉齐奥保险基金增值主要依靠银行存款,购买国债,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初期的有效运行,主要是由于银行利率较高的缘故。但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应付利息与银行存款利息严重倒挂,农村基金积累收益直线下降。
政府可以设置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专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养老保险基金。正确选择投资工具,在养老保险增值率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地方,允许农保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适当放宽投资领域,提高基金保险增值能力。另外国家应予以积极地财政支持。
(三)没有明确的实际回报率
投资的实际回报率对养老金的规模有显著影响。预期养老金的实际价值能超过投保的本金价值的多少,取决于养老基金投资的实际回报率。而养老金支付额与领取退休金前的收入的比率取决于投资回报率和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如果投资回报率高于收入增长率,尽管投保额占收入的百分比不变,但领取的养老金占退休前收入的比例会大大提高由此看出,在建立养老金项目时,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收入增长率与实际回报率之间的关系,但政府对农村人口投入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没有做出承诺。
那么,一个适当的投资回报率要怎样才能确定呢?对累积的基金可以投资于实物资源以获取一个正的实际平均回报率,因为这种投资也有一定的风险,实际给付率可能只是实际回报率的一大部分。如果要提高农村人口参保率,在所有潜在的投资机会的竞争中,需要承诺有4%的回报率。在未来几十年,在上述预期的投资回报率下,如果养老金的回报率低于4%,私营的基金将肯定形成对农村养老金的有力竞争。因而,养老项目要想涵盖较高比例的人口,与各种其他投资机会相比,其回报率必须达到合理水平。
结尾: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关注老年人要从身边做起,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为老年人生活服务的设施和机构严重不足,直接为老年人生活服务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的状态,发展比较缓慢。此外,一些敬老院、福利院设施不健全,管理欠规范,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我认为政府应加以重视,完善这些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必要时应拨款改善这些机构的环境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
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看到了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民工的受社会保障水平比较有限;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还不能够完全做到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当然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国家制定适合于现实的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管理职能,精简机构,促进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我也向社保局的相关领导请教过这个问,他向我介绍说,“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局领导班子曾经组织过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加强了学习,拓宽了思路,采取了一些措施,狠抓落实,用科学发展的正确理念引导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做到:
(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督促干部职工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头实践。把是否有力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是否给群众带来实惠作为衡量所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扬民主,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好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正确思路。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制度,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以制度促事。”
我深深感受到社保工作人员的压力和神圣的使命感。
四、调研体会与回顾
这几个星期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只是我了解社会的一个开始。这里我也真正的感受到了与人文明交往和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会有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做事先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步入大学即将面临走向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我这个假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触,都让我深受震撼。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背后,在光鲜华丽的外表后面,也有许多仍然挣扎在贫困线的人。他们吃苦劳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而社会保证制度的某些欠缺也加剧了这种贫富差距。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新世纪的天之骄子,一定要时时刻刻心怀一种情怀,这种情怀与财富无关,它应该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律,是一种让我们随时心怀感恩,心怀善念的情怀,和一种自律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社会保障和民生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此外,我还了解到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运作模式,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我相信这些收获都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巨大的作用。
再次感谢社保局给我提供这次实践机会,也向所有在社保工作岗位的人员致敬!
1
区人社局上半年重点工作报告
**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人社局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以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保障民生、服务人才,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我区1-6月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9%,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03人,完成年任务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完成年任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人,完成年任务的111%;技能培训**人,完成年任务的68%,城镇居民养老**人,完成任务的90%;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100户,完成年任务的50%;带动就业**人,完成年任务的52%;新增孵化成功企业**户,完成年任务的68%;孵化成功企业带动就业1614人,完成年任务的70%;创业意识培训500人,完成年任务的50%;创办企业培训**人,完成年任务的105%;新增创业实训基地8个,完成年任务的85%;实训学员**人,完成年任务的55%;区级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完成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万元。各项重点目标任务按序时进度全面完成。
二、主要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推动就业创业**模式新发展
坚持以创建创业型城区活动为统领,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立足就业创业“**模式”,以拟建设使用的**区人力资源市场,打造“一校三用”(即建设**区人力资源市场,人事考试(培训)中心、**区技师学院)为硬件,通过就业保障社会管理创新,以就业保障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指导专业化(简称“三化”)建设为软体,推动就业创业“庐阳模式”的新发展。力促就业创业“庐阳模式”继续示范全省,影响全国。
一是积极探索就业新途径,努力健全服务新机制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应对“用工难”和“就业难”,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为就业困难重点群体提供援助,先后组织专场招聘会10多场,提供岗位**万个。上半年共帮助3***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78%,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占全年目标的**%。探索出以特色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援助服务的新途径。有为北二环附近失地农民举办的“大杨镇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有为老城区下岗失业职工举办的“庐阳区城区街道大型人才联合招聘会”;有配合学雷锋日的“*学雷锋送岗位专场招聘会”;有专为女性求职者服务的“迎‘三八’关爱女性公益专场招聘会”;还有为帮助工业区内的企业解决招工困境的“**区工业企业大型人才专场招聘会”等,通过招聘会,架起了求职者和用工者的桥梁,“特色专场”招聘会针对性强,根据有工需求和求职需要所设,做到有的放矢,实现科学管理、规范服务、指导专业,取得良好效果。
以“三化”建设为目标,积极宣传岗位补贴、社保补贴、职介补贴等各项政策,统一办理口径,简化办事程序,使其更具操作性,防止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继续开展全区《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就业援助对象的认定。截至目前,全区公益性岗位106家,岗位补贴**人次,金额为677.5247万元;社保补贴452人,169.8156万元;街道劳务型公司岗位补贴11家,岗位补贴25416人次,金额为**万元;用工信息导入、录用备案3990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次,补贴金额达**万元。已完成审批和认定就业援助对象共计1875人。
二是挖掘创业服务新内容,丰富精细管理新模式
通过“创业服务大走访”活动的“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送场地、送贷款”等“五送”活动,我区走访了18000余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设置宣传点196个,开辟宣传专栏318块,悬挂宣传条幅392条,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25000余份。收到各类创业需求和建议2000余条,当场处理500余条,集中为100多位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办理了创业培训报名手续,为20多位符合小额贷款申请条件的创业者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手续,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区将“五送”活动建成长效机制,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扩大影响,丰富创业带动就业内涵。
创业园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增设了创业园副主任,现场解决问题,缩短园区企业事务办理周期,提升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完成了创业园管理招标工作,更新了物管团队,提升了园区物业管理水平,解决了园区内存在的物管细节问题。三是在年初出台了《关于调整创业园三年以上企业厂房、办公室临时使用费用的通知》,明确了园内孵化成功企业厂房使用时限和资费标准,强化了创业园小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凸显了创业园的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功能。
(二)全面构建社会安全网。
一是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惠民利民,为做到辖区内参保对象应保尽保,完成全区今年48000人的目标任务,首先落实目标责任制管理,责任到人;其次扩大宣传做到人人知晓;三是不等不靠提前启动,加强培训,明确采集范围,准确录入参保人员信息;四是认真做好参保人员信息的系统录入、上报、审核工作。确保到龄退休参保人员在今年5月底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截至到目前,已参保审核**人,完成全年参保任务的近90%。其中**名60周岁的老年人已于今年5月底前领到了不低于70元/月的养老金。
二是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根据省市相关就业技能培训政策文件的精神,我们先后转发了市人社局、财政局关于就业技能培训的有关文件政策,制定了《*区**年度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实施办法》庐财社〔*〕1号和《*区**年度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监督管理办法》,印发了就业技能培训政策明白纸、与各定点培训机构签订了就业技能培训承诺书等,通过社区就业平台广泛加大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的力度,明确了区就业服务中心承担的具体工作,建立了长效的培训监督机制。目前正在培训的有**个班,培训有育婴员、计算机维修、美容美发、保健按摩、汽车维修、数控车床、焊工等13个专业,实际培训人数1789人,完成序时进度的71%。
三是认真部署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工作。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于7月1日正式启动,我局根据历次参保工作经验,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积极部署下一步工作。辖区学校学生的全员参保是完成我区任务的重要保障,我局主动与区教委协调,明确区属学校应参保人数,赶在学校放假之前,将任务提前布置到各参保点,避免假期参保人员的区域流失(因居住地不在本区而产生参保人员的流失)。同时督促各街道对辖区内的市属学校做好政策宣传和各项服务,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四是大力创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模式。在“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今年3月我区农村低保标准再次调整,由3840元/人年提高到4320元/人年,保障标准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我区率先在全省实行城乡低保并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城乡统筹。同时,我区城乡低保保障金采取社会化发放方式,按月发放,由财政部门通过涉农“一卡通”按月发放保障金,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1-6月份,全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共有5766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万元,月人均补差为*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全区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共有**户次,**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万元,月人均补差为**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五是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从维护农民权益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双重角度出发,广泛宣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快速有序开展摸底调查,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并前往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开展现场指导工作。同时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方向,提供企业招工信息,帮助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全区新增被征地农民890人。被征地农民中,*年前的为*人,*年后的为*人。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中有**人到龄人员申报养老保障,截止目前,已发放保障资金共*万元。
六是扎实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清缴与发放工作。继续狠抓基本养老金历年欠费清缴工作,不断加大清缴力度,对于欠费单位,做好督促工作之余,及时通知其主管部门,并对拒不缴纳的参保单位加收滞纳金。截止目前,截止到6月底,全区参保单位共计109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68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12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9家。参保人员共计*人,其中在职*人,离退休退职1976人。另外,享受遗属补助10人。累计应缴保险费2620万元。应拔养老金支出**万元,其中离退休退职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总额3903万元,丧葬费抚恤金支出52万元。
七是不断提升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为切实提高我区企退人员晚年生活幸福指数,中心深入到各乡镇街道进行走访,上下交流,明确提出我区今年退管工作目标任务是围绕“三个年”开展活动。
严格对照“四项管理、六项服务”的要求,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的工作职责,重点抓好“两项认证”工作。本着“一个不漏、一个不重、一个不错”的原则,认真做好企退人员养老金认证和遗属生活费认证工作,我区应需认证人数为4.4万人。目前,我区网上认证率己超75%,居全市之首,受到了市局好评。同时积极开展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管理统筹认证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接受辖区内已接收退休人员申报老工伤申请388人次,通过市工伤处审核、纳入384人次,保证了老工伤人员后续报销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全区己接收进社区的**名人企业退休人员,成立自管组织784个,社会化管理覆盖率达98%。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监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各类执法活动,在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活动中,检查用人单位272户,涉及劳动者**人,清欠工资860万元,补签劳动合同**人。在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检查职业介绍机构**户次,用人单位8户次,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43户,现场退还求职者费用5600元。此项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省、市人社部门拟推荐大队为“全国清理劳动力市场先进集体”。在开展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监督检查活动,对680户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街镇、社区张贴宣传资料1000份,向企业赠送《劳动合同法》文本及宣传资料3000份、劳动合同文本1800份,向劳动者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上半年,工伤案件共受理236件,认定工伤174件,依法公正受理、调查、认定每一起工伤案件。较好的完成了这项工作。
1-6月份,共接待群众举报投诉192起,12345政民直通车服务热线案件**起,参与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5起,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余份,补办社会保险1600余人,清欠农民工工资**余万元,处理处罚企业4家。
二是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力度。坚持“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稳定”的工作方针,遵循“快立、快审、快调、快结”的办案原则,突出以“调”为主,以“快”为先,并在全市创造了“仲裁庭设立最标准、受理案件量最多、案件调解率最高、期限结案数最优”的多项区级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之“最”,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工作的“减震器”和“稳压器”作用。我院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件,涉及劳动者*人,调解裁决赔付金额高达**万元;案件调解处理**件,仲裁裁决**件,调解率72%,结案率96%。
在今年春季全市发起的“集体劳动合同”签订活动中,仲裁院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全力投入,做好集体合同的受理审核及网上录入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审核通过单独集体合同及区域性集体合同总计**份,覆盖职工数为4919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的181%。
(四)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和街居体制改革
一是积极参与街居体制改革。为全面提升街居管理与服务水平,我局在杏林街道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推行街居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参与街居体质改革人员优化配置实施办法的制定,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多次征求各方意见,经过领导小组集中修改后,最终圆满完成此办法的制定。
二是招聘工作开启“三个首次”。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今年首次招聘40名幼儿教师。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优秀教师。采取符合条件者直接进入面试的方法,将以往的“绿色通道”公考化,放眼全国揽人才,共选聘省、市教坛新星和教育类硕士等中小学教师14名。首次大规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及社区工作人员。遵循凡进必考原则,共招聘99名工作人员。
三是人事管理核心业务实施“三个延伸”。绩效工资向其他事业单位延伸。6月底完成全区66个其他事业单位,共计*人的*年和*年的绩效工资核补工作,7月份正式实施绩效工资岗位变动向*年后退休人员延伸。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将*年9月后退休的同志按照岗位设置要求重新设岗,调整岗位工资。人事档案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延伸。历时3个多月,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查缺补漏,完成约2000余份档案的完善归档、补档工作,使我局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丰富就业创业庐阳模式内涵
严格规范执行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和规定,加强督促检查,尽快启动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困难群体的长效援助机制,继续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发挥三级创业服务平台功能和作用,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在岗外来务工人员等培训网络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指导专业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就业、创业庐阳模式内涵。
(二)统筹城乡低保工作
进一步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收尾工作,继续梳理辖区内符合参保条件人员,通过再宣传、再动员,确保应保尽保。对已登记参保的数据录入人员及时收费,并进行分类,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定向补助。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充分利用社区(村)和学校两个平台,努力消除参保盲点,不断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扩面力度;坚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我区贫困对象保障水平。积极举办城乡低保政策培训及信息化培训工作,努力加强城乡低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档案管理,保持我区农村低保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严格落实“两网化”管理制度和职责,建立完善区、街(镇)、居(村)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系统,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做好劳动用工隐患排查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四)进一步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我局将会同区国资办、财政、教育部门,妥善解决我区*名企业退休教师的待遇的工作,进行身份审核认定、生活补贴标准确定、人员统计、经费测算及生活补贴发放等工作。确保阳光操作,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其次,继续做好小学及幼教教师的招聘、选聘工作,审慎做好152名教师的政审工作,克服暑热和人员不足的困难,完成其他工作人员的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等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再次,做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总量核批和基础性绩效逐人审批工作;认真做好日常调资和退休审批工作;完成去年新录用人员的转正定级工作和公务员登记等工作。
上一篇:聘用合同续签申请
下一篇:事业单位岗位绩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