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味人生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多味人生
多味人生 第一篇

多味人生

今夜,从健身房出来时,街头,已是华灯初上,人影绰绰。每次走进健身房,就是一场汗流浃背的释放。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粘粘的贴在身上,风一吹,透着彻骨的凉。一个人走在路的一边,看着树叶在灯光地照射下闪着黑黝黝的光,看着夜空在城市的灯影里变得模糊不清,星星点点浅浅密密麻麻。今夜没有月亮,云彩也在灯影里失去了光华,城市的夜晚就是如此恍惚,如此的焦躁,又是如此的美好。

这时,从路的尽头走来一人,不,应该说是飞来一人,那人光着膀子,骑一辆单车,在这样一个心平气和的夜晚,从路的一头飞进我的视线。一辆破旧的单车,如风一样疾驰,一只手紧抓车把,向前狂奔,另一只手的小指弯曲成弓的形状含在嘴里,吹着响亮而尖锐的口哨,一路飞驰一路口哨,从路的尽头走来,又走向另一个尽头。骑车人的身影已渐行渐远,只留下一路不停的口哨声宣泄着他的心情,我在想,也许他是因为伤心,也许是因为快乐的一种发泄,无论什么原因,总之,这是他自己的一种宣泄方式,淋漓尽致。

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的洒脱?又有多少人包括我,在开心时不敢纵声大笑,害怕应验了那句人欢无好事。悲伤时也只是将痛苦隐忍心底,在无人时流几滴伤心眼泪也要等眼圈不红了才敢见人。又有几人肯骑单车出行?有时从家里去超市仅几步之遥,也要开车而行,不知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方便?我宁愿花几千块钱去买个健身卡,每晚坚持去空气并不是很畅通的健身房里骑单车骑到大汗淋漓,精疲力尽,也不愿骑着自行车走在大街上,同样都是一种锻炼,却不愿再选择原始且健康的一种方式,宁愿在人制造的空间里宣泄自己的心情。有时候也想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又怕遇见开车的朋友或同学,看人家开着车多么惬意,而我却蹬个自行车丢人现眼,主要还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不仅怀念从前那些都骑自行车出行的时代,只要骑着自行车出来,就能遇见可以打招呼的熟人,都骑着自行车,遇见了,停下,单脚点地,打个招呼,然后再继续蹬着就各奔西东了。那种质朴,那种亲切,开车是感觉不到的。两个开车的朋友相遇了,风驰中忽然看见一个自己熟悉的车号码,一看,那不是谁谁吗?刚好对方也看见你了,刹车是不可能的,快速放下电动门窗,本想鸣一下车喇叭,以示对朋友的问候,可还没等摁响,车已互相飞速驶过。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是这样,在人生的马路上留下一丝小小的遗憾,我就是曾经这样与我的亲弟弟擦肩而过没有打招呼。当时心里稍有荒凉之感。

又记起当年刚上班的第一天,骑着母亲为我买的红色的小自行车,心里充满了骄傲,当时自行车是三枪牌的,当时正流行的款式,小巧而精致,是母亲花了三百八十块钱给买的。在我看来,那时比较自行车是一种质朴,现在比车就是一种炫富,网络常常爆料哪个富二代开着什么车做了什么畜生不如的事情,其实他这种炫富行为不但没让人羡慕,相反的让人厌恶,厌恶此人的炫富行为,甚至比那些在路边给牲畜活扒皮的恶人更加的让人憎恨。

人生是有多种多样,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最为完美,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三十六行的哪一行?都是一种人生,一种属于自己的人生,能够真正开心,才是真正的人生。

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是快乐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应该是单纯的,就像那个骑着单车,吹着口哨的中年人那样,我认为他的快乐和忧伤都是极其单纯的,他的宣泄方式也是最直接的,所以,无论他是快乐还是忧伤,我认为他的人生应该是平淡里藏着充实,清贫里带着快乐。

人,还是应该简单地活着,简单的去爱,不要有恨。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亲人之间还是爱人之间,说过了,做过了,听过了,放在心里的,是情深似海。忘在风中的,是多言多语,是那些别人对你不经意的伤害。不要记恨自己爱的那个人对你的伤害,因为爱永远都是不公平的,即使是两个深深相爱的人,也永远不会付出相等的感情,总是一个人更爱另一个人多一些。也许,他会冷落你,他会不在意。总是要坚信他的一切都是无意的,他无意伤害你,无意冷落你,却又总是伤害你,总是忽视你的存在。

不要把一切不愉快都放心里,不要让恨沉甸甸的压在心头。也许更多的应该去感激,感激他曾经陪你走过这一程,感激他曾经真的爱过你,虽然那一切如今已过去,已成往事,但是毕竟深深相爱过,人生就是多种滋味,有酸有涩又有甜。

那些过去的,只是在岁月里留下的一道风景,只是遗留在人生里的一段回忆,爱与恨早已不再刻骨铭记。

一切都散落人间,散落在这个多滋多味的人生里……

多味人生
多味人生 第二篇

多味人生

东明县 朱喜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今夜,心情不再宁静,或许是酒精的缘故,思绪纷乱,心田翻滚。想诉说些什么,却无从说起,用庸俗文学家的庸俗问题“多味人生”开始一段心路历程。好笑呀好笑,何时如此的多愁善感,啊,不不不,我怎敢污染多愁善感这么高雅的词,就当胡愁乱感好了。“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多味人生】

之所以用多味人生而不用多彩人生,原本就因为自己的生活平凡而简单,枯燥而平庸。没有酒绿,没有灯红;没有暴雨,没有狂风;没有断翅沧桑,没有舔血抚痕。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日日所营,材米油盐。成天面对一群孩子,不用指点江山,难以意气风发,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是今天的重演。就像平静的溪流,悄无声息;如同透明的玻璃,一目了然。时常想,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可是看别人的春风得意,叱咤风云,对比之下才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只不过自己的人生少了色彩,多了平淡。 没有色彩的人生就该平庸简洁,偏偏,自己的心情总不识趣,往往在心田中整起诸多味道。就是一字一句,一

点一滴也能牵动的寂寞难耐,难耐之余竟也附庸风雅,大胆写下姑且称为散文的东西罢。今夜暂且效仿红楼,窃取雪芹兄的一番用意,也抒写自己的荒唐之言,洒一把自己的人生多味!

想当年,也是寒窗,颇恃几分聪明,总不肯多加用功。读书时竟也得意十分,不曾为考试升学发过愁,过关斩将之余,颇有得意之味。到如今才明白,一切不过是虚幻之境,不过是反被聪明误的愚昧体现。时常想,如果求学道路一切重来,是否还会有愚昧无知的聪明之误。可是世间哪有如果,就算真的有,以自己的性格也难保会比以前更好。还是将这得意之味保留吧,以供自己在枯燥寂寞时品味咀嚼,为本就可怜的人生境地增添些回忆的乐趣和快乐的安慰吧! 幸福的滋味来自恋爱和婚姻。高中时的恋人成了婚姻中的爱人,曾获得了诸多人的羡慕。恋爱和婚姻的幸福迥然不同,恋爱时一日三秋,恋爱时千里婵娟,恋爱时天涯明月,这幸福是痛苦和甜蜜的混合体。这种幸福,因痛苦而甜蜜,因甜蜜而痛苦;越痛苦越甜蜜,越甜蜜越痛苦。时时刻刻,令人回忆无尽!婚姻后,幸福改变了内容和形式。朝朝暮暮免去了思念的痛苦,一日三餐多了叮叮当当的乐曲。之后更有了婴儿的啼哭,世界陡然变得热闹起来。半夜了还抱着孩子拍打医生的门,三更时还在室内一溜小跑地哄孩子入

睡。之后,就是风雨无阻的接送,学校家两点一线的路程。再没有两人世界的甜蜜,但幸福似乎并不变味,夜间醒来凝望孩子,竟是那么的可爱;子时梦回欣赏妻子,还是那么的赏心。最近流行一个词语叫“审美疲劳”,好像是说,面对再美好的事物,长时间也会有疲劳之感。很惊讶自己感觉的迟钝,毕竟都同学三年恋爱六年结婚十年了啊。有时,也冒出这样的想法:换一个怎么样。网上说,女人不背叛是因为诱惑不够,男人不背叛是因为筹码太低。啊!是谁?这么歹毒,好像真说到心里去了。不想自己多情,多情自古空余恨。我不知道,守着一份情感到老是不是有无奈的因素(不如没钱)在里面,但是任何困守都有自身的价值所在。很幸福拥有这种平凡的幸福,因为一时的宣泄虽淋漓,一世的悲怆更难耐!!

快乐的滋味来自象棋,其实我下的并不是特别好,但也说得过去。车来马往士支象飞中别有一番乐趣,特别是夜深人静之际,一片寂静,别有天地。残局最考究人的功力,在解杀还杀的陷阱中破解一个个迷局。特别是那些江湖残局,攻防之间暗含中国文化的精髓:颇似佛家的禅和老庄的道。最喜欢在街头巷尾看那些摆残局的热闹事,输过几次之后,才明白自己的浅薄。看的多了,和摆残局的师傅熟悉了,也认识了那些很多的托,见到了残棋相争的欢快和悲凉。象棋本是人生雅事,却被用来作为或谋生或商业的手段,我无语,我不去评说其中的荣辱,只是静静的观看。不是因为“观棋不语真君子”,而是象棋教会了我很多,这

许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于躲在人群的背后,我也已经习惯于躲在热闹的背后。我习惯了透过喧哗和骚动,去体味那无尽的寂寞和悲凉,来获得人生难得的宁静状态。人生于此,幸耶?悲耶?

多味人生,人生多味,于多味人生中我追求一种神韵。那是云海松涛的意境,是坐看云起的淡雅,是人闲桂花夜静春山的宁静,是落花人谈的淡墨!最喜欢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想起初见这副对联时,那是在烟台大学的一次书画展,敬爱的王世贤先生用淡雅的字体写下的,其中“云”“花”是用两种不同的字体。在惊叹潇洒飘逸的字体的同时,更惊叹其中的人生境界,可惜竟因少年的羞怯失去了和先生交流探讨的机会。不过聆听先生的教诲时,言谈举止间自能感受到这种神韵。“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多么奇妙的人生境界!浮躁的世人中,还能有几人能感受?十多年过去了,不知先生是否依然健在如昔?只是想到先生便宛然云卷花开云舒花落,诸多体味中,自能回归宁静!!

这种宁静让我失去了很多,我不再习惯于争强好胜,那些争上游的游戏不过更让人心累而已。热爱真正热爱的东西,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人生苦短,何必为那些本不是自己追求的东西而浪费时间迷失自己呢?在浮躁的尘世中,在充满俗气的社会中,为自己留一泓清泉,把自己冲洗得一尘不染,有何尝不是难得的幸福?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一曲《归去来兮》许能传我心境?还是以诗作结:

白首苍颜貌不扬, 香奁绮梦定难偿。 观棋听侃随缘事, 也演浮生戏一场。

品多味人生
多味人生 第三篇

品多味人生

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失意的时候。追求完美是我们的理想,而不完美则是生活的必然。放弃完美,心灵中就会多一份轻松。虽然失败了,但应该看到成功,既然有些事实不可避免,那就要学会去面对,在失去中获得沉淀和积累,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相信每个人再完美的人生都会有一道缺口,相信缺憾中也蕴藏着机遇,抓住机遇,走向新的成功。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快乐与痛苦、赞成与反对、成功与失败、名誉与耻辱……都来而又去。万物皆有开始和结束,不管你愿意和不愿意接受,这一切都是人生面对的东西。不要回避,要勇敢面对,要坦然的接受现实,然后去努力,甩掉心灵的包袱,相信有些祸福只是一念之差,遇到死胡同要转身,原谅生活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面对现实,多一份自在。【多味人生】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他存在的价值。记住你就是你,不要勉强的去学别人。要欣赏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只有觉得自己有用,你才会快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确定你的选择,然后要勇往直前,常要对自己笑一笑,你平凡的人生就充满着不平凡,欣赏自己,多一份自信,就会有多有一份希望。

445任依依多味人生
多味人生 第四篇

多味人生

【多味人生】

城北中学振兴校区C445 任依依

指导老师:周霞

果汁的世界

果汁一定是童年里最爱的饮品,丰富多彩的颜色使我由衷地喜爱,那甜甜的味道总能让我仿佛做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幼时最单纯最快乐,每当回想起时,也就联想到了果汁,童年的世界好像也被果香包围,弥漫在周围的是被果汁过滤后甜腻的味道,使我无时无刻不相信世界是美丽的。然而现在,那清新的气味已在岁月这阵风中慢慢飘散了,即便再喝起果汁,也再找不到曾经憧憬的感觉。

似汽水的刺激

当我渐渐淡忘了果汁,汽水又开始吸引了我。其实,刚开始是不喜欢的,但看到男孩子们喝汽水很酷的样子,便也喜欢上了。含一口在口中,舌头的“沸腾”感让我感觉非常刺激舒畅,即便爸爸妈妈无数次警告我汽水对身体不好不许再喝,但我依然会在放学后飞奔到商店打开冷饮柜买一瓶汽水,咕噜咕噜地在烈日炎炎下大口大口饮下,畅快淋漓之感,让我忘记了太阳的毒辣,忘记了一切的不顺心。舌尖如吃了跳跳糖般有着短暂的跳跃感,我享受着并看着瓶里冒起的一个个小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绚烂斑斓的光辉,年少的我觉得很好玩。

醇厚的奶茶味

奶茶店因装修精致而吸引了慢慢长大的我。我总会在阳光洒满的下午邀几个朋友去奶茶店,坐在奶茶店坐店前,点一杯取着很好听的外国名字的摩卡花式奶昔,然后与朋友们一起说说笑笑。若一个人的时候,我会安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透明琉璃窗外来来往往的人们,好似看着一幕幕不同的故事!

牛奶的温馨感

学业渐渐忙碌,奶茶店便与我陌生了,我每天因学习总处于焦虑不安中。但每一个星光闪烁,夜色朦胧的夜晚,总有一杯母亲为我泡的热气腾腾的牛奶陪伴着我,仿佛一切烦恼已被奶香与母爱融化,这总让我心情突然明媚,直到现在,牛奶依然陪伴在左右,也更使我明白,人生中不变的是真情。

多味人生

多味人生,我成长的每一个时期总有不同的味道能代表,回忆时舌尖上还会流淌过或酸或甜的滋味。多年以后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滋味呢,是如咖啡般浓烈,还是如白开水般清淡,不管怎样,我欣然接受一切,我也在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我坚信,人生的每个记忆,留到我老,拿出来细细品尝时,都会甘之如 !

寄情诗意美景,细品多味人生
多味人生 第五篇

寄情诗意美景,细品多味人生

中学古文鉴赏教学

细心品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景抒情文言文,你会发现这些字字珠矶,情意真挚的名篇,多是作者被贬官降职之后所写。贬官的遭遇是人生的大挫折,但这也给了他们一份宁静,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亲近自然,潜心写作。这些作者或是将自己的悲愤寄寓于犹如知音的幽寂山水中,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或是快意于山中美景朝暮与四时之变化,与民同乐,将个人的悲愤放在不显眼之处。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或是与友人陶醉于庭院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抒发乐观豁达之情。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细品三位文学家笔下的诗意美景,你会体悟同是被贬谪之人,他们笔下的美景各有特点,而他们在欣赏风景时亦有不同感受。

先看柳宗元,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因为参加过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为司马。永州当时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日子过得孤独凄凉。在永州,昔日好友无法常来探视,柳宗元把这里无人欣赏的自然美景视如亲切的知己。他用自己独特细腻的文笔描绘了这里的奇山异水。于是便有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之一。作者笔下的小石潭地处荒郊,人迹罕至,于是它向作者展现出奇特的美感。小石潭的水声潺潺,如鸣佩环,清澈见底,不染尘埃;石头翻卷出水面,形态各异;潭边树木婆娑多姿;水中鱼儿自由灵动;其岸势曲折神秘。这奇丽的风景令柳宗元惊叹。这永州这样的荒凉之地竟有这样一个小石潭。它无人欣赏却固守着自己的美好。这不是自己的写照吗?但柳宗元毕竟不能像苏东坡那样洒脱,于是他在欣赏美景获得短暂愉快后,又被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勾起忧伤凄苦之情。因为这环境与

作者当时的处境是如此相似。再者,在永州期间,柳宗元有更多机会接触下层人民,百姓的疾苦他也铭记在心,思前想后,忧愁怎能排遣?读至此处,读者能不感叹作者观景遣愁愁更愁!回顾柳宗元的人生道路也令人欷嘘不已.柳宗元自幼聪明好学,广读诸子百家。21岁中进士,后管理国家图书,使他有机会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并接触朝臣,了解官场。这样一个才华出众,抱负远大的有志青年却屡次遭到贬谪。元和十年,柳宗元改贬柳州刺史,后病逝于柳州,终年47岁。了解了柳宗元的生平,再来阅读《小石潭记》,我们就更能理解作者的悲愤为何像影子一样无法摆脱。但同时我们又感慨为何柳大文豪心胸不开阔一些,为何不能忘却个人得失荣辱,潇潇洒洒过一生呢?

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但欧阳修和苏东坡的豁达、乐观的胸襟却是柳宗元所难以企及的。他们都曾放足山野,寄情山水,但柳宗元始终念念不忘的却是自身的遭际堪伤。所以,即使看到小石潭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清幽环境,看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的动人美景,他依然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居”!在诗意美景中柳宗元只是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痛楚而已,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自己的事“拿得起,放得下”。 而欧阳修和苏东坡的文章中虽也流露出被贬官后的苦闷,但他们的心胸更开阔一些,心态也更为乐观。

于是我们读到了欧阳修被贬官滁州太守时所写的《醉翁亭记》,就会发现滁州的风景是那样清新秀美,色彩也明朗得多了。整篇文章就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醉翁亭记》写得风格清丽,极富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共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全文以一“乐”字贯穿始终,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多味人生】【多味人生】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连绵不断,异常壮观。当你陶醉于宏伟的群山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结合在一起,描绘出山水相映之美。忽然又峰回路转,只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于是,一幅青山悠悠,泉水潺潺,飞亭振翅,山、泉、亭交相辉映的秀美山水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接着,作者探根寻源,指明建亭的是和尚智仙,取名的,就是太守。太守自称“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为醉翁亭.为什么太守欧阳修常同客人来这里喝酒呢?为什么喝得不多就醉了呢?为什么欧阳修到滁州当地方官的时候正是壮年,却自称是“翁”呢?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着他遭受贬谪,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欣赏山水之乐,虽乐中寓悲,但毕竟可以谴愁,这就为第二部分写游之乐奠定了基础。

【多味人生】

醉翁亭的山水是美的,醉翁亭的山间景物,由于朝暮的变化和四季的变换,显得更加宁谧可爱。清晨旭日初升,霞光明媚,雾消露散,青山翠绿,清新幽静;傍晚夕阳西下,暮霭云集,山岩洞穴,昏暗寂静,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竞开,幽香扑鼻;夏天,秀木繁茂,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风景各异。欣赏醉翁亭的山景,其乐无穷。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百姓游玩,众宾宴饮,其中乐趣就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了。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

息,怡然自乐。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这是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接着又写到肥鱼洌酒、野味杂陈的太守宴,以及在众人一片欢乐声之中的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醉醺醺的太守。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可谓“以乐景写哀情”的高超笔法。这些生动的风俗人情画,反映了在欧阳修的治理下,滁州的政治清明,百姓的安居乐业。太守快乐着百姓的快乐,与民同乐。在政治昏暗,奸邪当道宋仁宗时代是难能可贵的,联系作者当时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范被贬官,愤然上书斥责权臣而遭到贬官的处境,其胸襟的旷达可见一斑。

而少年时代就视欧阳修为偶像,青年时代受到欧阳修赏识和提拨的苏东坡则更为随缘自适,心胸更为开阔。宋神宗元丰二年,苏东坡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后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个虚职,充其量为一小县武装部副部长。但心胸宽阔的诗人并没有把这些当成一回事,却大有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之感。 此时的苏东坡四十五岁,已至中年,刚从牢狱中脱身,对于人生有着更多的感悟,认识人生在世,就象天地间的小昆虫,短暂而渺小,不必为个人的荣辱的得失而悲哀,要的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入世状态。因此在黄州的几年间,在文学艺术上其修养日臻完美,己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在文学各种形式的创作上,达到了其一生的顶峰,许多不朽的作品,如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前后《赤壁赋》、《石钟山记》等。而短文《记承天寺夜游》也创作于这一时期。细读之就像聆听一首清新高雅的《月光曲》,给人美的享受。首先“美”在作者敢写真事:月色入户,激发作者夜游的兴致,想到无人同游便前往承天寺寻好友为伴。情动于中便记下当时所见所感。一切都那么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其

次还“美”在描写庭中月色的美妙句子。“空明”一词写出月色空灵澄澈之感,将竹柏影子比喻成水中藻荇十分贴切,“交横”更是写出藻荇之姿态。这一名句使读者如见当年月光,与作者一同闲适漫步于其中。最后文章的“美”还在于结尾言简意丰。月色与竹柏处处见,为何此时此地的月色与竹柏分外动人,原来是因为两人同样有被贬官的经历,同样是壮志难酬,同样心胸豁达、淡泊名利。所以他们才能欣赏到那样悠闲的月光。 唐朝的山水宋朝的月光,,三位青衫黯淡、神色沧桑的文人穿越千年的时空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都曾经历政治的戏谑,空有报国之志、满腹才情,却只能在远离朝廷的荒野寻找能慰藉心灵的那片风景。同样充满诗意的自然美景,不同的心情,让后人在他们遗留的文字中读出了他们人生境界的高低。也让后人获得了可贵的启发。生命短暂,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包括眼前的美景,身边的亲朋好友。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拥有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去战胜生活中的苦难。我们应当学习苏轼,他尽管被一贬再贬,甚至被贬到岭南——那瘴疫肆虐、九死一生的蛮荒之地,被贬到天涯海角,历尽艰辛,但是他却常常忘却自己遭遇之不幸,所到之处,把自己的被贬之地当作了自己的故乡。在他的晚年,从海南遇赦回到大陆之时,他对自己的一生功业作了一个最简洁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俨然不以被贬为意,反倒还在感激它使自己洗尽了铅华、荡涤了灵魂!如此的潇洒旷达也许是后人喜爱苏轼的主要原因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0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