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雄黄颡鱼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全雄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科学试验发现,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快30%—80%,因此养殖雄性黄颡鱼要比雌性黄颡鱼的产量高。黄颡鱼“全雄1号”是利用技术手段,生产出的单一雄性群体,属于温水性,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存温度为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5- 28℃,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现在为大家介绍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的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养殖技术   

  1、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面积以1~3亩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放苗前清除塘底过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并整修池堤,防止渗漏。   

  2、清塘与肥水   

  鱼苗放养前10~15天,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公斤进行干法清塘,杀死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及其他敌害生物。放养前7天,往池塘中注水30~40厘米,注水时管口用40目筛绢网包裹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

  3、鱼苗放养时间  

  黄颡鱼“全雄1号”不同的养殖方法进苗的时间有些差异。从水花开始培育的时,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做适当的调整,当水温达到24度以上时即可购回水花鱼苗进行培育,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直接从夏花鱼种养成冬片鱼种或成鱼时,可根据鱼种繁殖厂(场)家可提供时间而定,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直接从冬片鱼种养成成鱼时,可在春节过后池塘水温上升至鱼种开口时即可向苗种厂家购回鱼种,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 

  4、鱼苗放养   

  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放养密度以每亩3~5万尾为宜,单养为佳,不能与鲤、鲫鱼苗混养。下塘的鱼苗最好为同一批孵化出的鱼苗,如孵化时间相差较大,易使鱼苗生长不齐,造成成活率下降。放苗前需测量池塘水温、pH值、溶氧和氨氮等指标,鱼苗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不超过2℃,pH值在6.8~7.5之间,溶氧大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06毫克/升,即可下塘。   

  5、鱼苗饵料培育 

  对于一般养殖农户可采用土塘培育红虫培育开口饵料,方法同常规培育方法一样,采用微生物肥料加适量绿肥即可。对于大型养殖场建议采用人工培育卤虫(丰年虫)的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以海水晶或食盐配置成2-3%盐度的水,每升可放卤虫卵2-3克,PH值调至7.5左右,水温25-27度,持续充氧,30-40小时后即可得到孵化好的新鲜适口的鱼苗开口饵料。不论采取哪种方法进行培育开口饵料,时间必须控制好,以鱼苗下箱前1天可食到新鲜的鲜活卤虫为宜。 

  6、饵料投喂 

  因为黄颡鱼“全雄1号”的食性在2公分前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所以黄颡鱼苗夏花鱼种培育时全部依靠人工投喂的浮游动物(卤虫)来维持生长。鱼苗下箱后隔天即可投喂人工捕捞的经60目纱网过滤后的鲜活浮游生物或人工培育孵化的丰年虫;捞取的浮游动物的投喂前需要适当消毒处理,5%食盐水消毒2~3min,投喂量可根据吃食情况适当增减,丰年虫可直接投喂,开口投喂按40-60克干虫卵/10万鱼苗投喂,以后每次增加10-15%,每天投喂3-4次。投饵后15-20分钟可用不锈钢碗取少量鱼苗进行观察吃食情况,当进食鱼苗比例低于90%时说明饵料缺乏,可适当增加。 

  7、黄颡鱼鱼苗培育   

  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游动能力较弱,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以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初期天然饵料培养充足,将大大提高鱼苗存活率。如发现饵料不足,可采用人工投喂轮虫、追加有机肥料、割青草堆沤、早晚两次泼洒黄豆浆等方式促进浮游动物繁殖。   

  随着鱼体长大,鱼苗活动、摄食能力明显增强。此时要逐步提高池塘水位至0.8~1.5米,以增加鱼类活动空间。当长至2~3厘米时,池塘中天然饵料已无法满足其摄食需求,可采用黄颡鱼专用膨化浮性饲料进行人工引食驯化。首次驯食宜选在天气正常时早上太阳出来后及下午进行。选用蛋白含量在40%以上专用幼甲鱼饲料、鳗鱼饲料投喂均可,投喂前可用饵料:水=1:0.8的比例拌合饲料,揉成团放在饵料台上投喂。驯食时先少量多个点撒料,待鱼苗集群后逐渐增加投喂,每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经过2-3天即可成功驯食。投喂次数刚开始每日3~4次,待驯化完全后,每日2~3次,投喂量根据鱼苗摄食情况而定,以吃完为准。   

  8、饲料投喂 

  驯食成功后可根据鱼苗数量逐渐调整投喂量。投喂要定时,投喂量要适中,以鱼苗在一小时内吃完为度;投饲做到少量多次,可调整到每天投喂3~4次,但要注意总量控制在鱼体重的5%左右。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基本上可达到2.5-3cm,可进行下一级培育。 

  9、鱼苗日常管理   

  每日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水色和鱼的摄食、活动状况,通过注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泼洒施肥和开启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进行杀虫和杀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制剂,提高鱼苗抗病能力,防止鱼病发生。   

  二、黄颡鱼“全雄1号”成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黄颡鱼成鱼养殖对池塘面积要求不严格,但一般需要池塘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水深在1.5~2米左右,底部淤泥10厘米左右,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每5亩水面配有一台增氧机。 

  黄颡鱼下池前10~15天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或水库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杀灭水体中的寄生虫、鱼卵、虫卵、病原菌等敌害。清塘消毒的方法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采用干法清塘时,每667 m2生石灰的用量为100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池水深保持10cm左右);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的用量为200千克(池塘中保持水深50-60cm)或漂白粉20千克。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后立刻全池泼洒。浓度一定要高,并且要均匀。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至常规养殖水平面,加水时出水口用60亩网片过滤,防止野杂鱼如池。    

  2、放养模式   

  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比较多样,既可主养,又可在鳊、草、青等家鱼养殖塘内套养,但不宜与鲤、鲫等混养。主养时,一般每亩放养15~30克规格的黄颡鱼3000~4000尾,并每亩套养60~80克规格的花、白鲢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当年黄颡鱼苗种可养成80~150克规格的商品鱼。有条件的,还可在池塘内每亩混养200只甲鱼,在池塘增效的同时,对控制黄颡鱼病害可起到积极作用。套养时,则根据池塘条件及其他鱼类的实际放养情况确定。   

  3、放养前准备   

  放养10~15天前对养殖池进行清塘。尤其要注意杀灭螺蛳、蚌类等底栖动物,因为它们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黄颡鱼为底层鱼类,且游动速度较慢,容易被螺蛳、蚌类体内的寄生虫寄生导致病害的发生。放养前7天,注水80~100厘米,进行肥水。注水方式及肥水注意点同苗种培育。鱼苗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浴2~5分钟做消毒处理,池塘水水质要求氨氮值为小于0.2毫克/升,其他条件同苗种培育。  

  4、饲料与投喂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饲料主要营养成份中粗蛋白含量不小于38%,以南通正大黄颡鱼膨化浮性料为宜。   

  当水温达到12℃以上时开始饲料投喂,投喂初期需进行引食,方法同苗种培育。一般日投喂2次,清晨、傍晚各一次。当水温为12~18℃时,日投饲率为鱼体总重的1~2%;18℃以上时为2~3.5%。实际投喂时,则根据“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吃食与活动情况)原则做适当调整。   

  5、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颡鱼的生长。平时一般20~3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如水质过清,则适时追肥,施肥坚持“看水施肥、少量多次原则”,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确保水质肥、活、嫩、爽。同时每隔半个月交替使用生石灰30ppm和微生物制剂一次,以调节pH值,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促进池水藻相、菌相平衡。   

  6、鱼病的预防    

  黄颡鱼“全雄1号”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预防措施:  

  ①彻底清塘,严格消毒。       ②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③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④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方法。  

  ⑤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水。    ⑥发现鱼病,及时诊治。

  ⑦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视水质、天气等情况,可每月泼洒杀虫药一次,隔天再泼洒二氧化氯消毒一次(用量参照说明),每15天用漂白粉消毒食场一次,同时每月在饲料中添加50-100ppm(50-100g/吨)的氟苯尼考或50-100ppm的“三黄粉”投喂,连喂5天。每1-2周抽检一次鱼类病情。  

  ⑧在鱼苗阶段严禁用菊酯类药物。  

  黄颡鱼“全雄1号”常见及多发病害主要有:   

  ①水霉病:主要由鱼体擦伤后水霉菌寄生导致发病,应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损伤,并在鱼种下塘后使用硫醚沙星200ml每亩每米全池泼洒,可减少此病发生。   

  ②车轮虫、指环虫病:病鱼离群,往往倒栽或侧卧于水面,或沿塘边狂游,严重者导致死亡,镜检可发现大量虫体在腮部寄生。可使用0.12ppm1%阿维菌素溶液与0.12ppm40%辛硫磷溶液合剂全池泼洒治疗。   

  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鱼体肠道内,部分病鱼有“白内障”或头部充血等症状,在水中不停旋转,不久即死亡。该病的主要采用杀灭螺蛳等中间寄主的方法进行预防。发病时,可采用每公斤饲料拌0.4%伊维菌素溶液2.5ml连续投喂2~3日治疗,以减少损失。    

  ④出血性水肿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头部充血,腹腔内有大量血水。可先换水50%,然后用0.25~0.3ppm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水体消毒,连续2~3日。    

  7、日常管理   

  平时每天坚持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质、黄颡鱼“全雄1号”鱼类活动及吃食情况,要勤除塘边杂草,捞取塘内残渣、污物及病鱼死鱼,可避免水质恶化和减少鱼病传染。遭遇闷热天气或天气突变时,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同时要勤做记录,及时总结经验,以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篇二 全雄黄颡鱼技术
生男不生女的全雄性黄颡鱼

  [科技苑]生男不生女的黄颡鱼(20110905)

  原本是生育正常的黄颡鱼,科研人员却要让它只生男不生女,这样“重男轻女”到底是为啥?

  一种在自然界根本就不存在的鱼成为了寻找的关键,那么他们能够找到这种鱼吗?

  相关新闻:

  养殖方面,广东地区一般养殖1年才能达到2两以上的上市规格,江浙一带由于气候原因,需要2年才能达到上市规格。 

  黄颡鱼养殖的主要问题是水花成活率较低,较难标粗。业内人士建议养殖户,如果没有标粗技术黄颡鱼经验,建议购买大苗黄颡鱼,以提高成活率。 

  苗种方面,主要养殖区都有产苗,但广东地区出苗时间较早。2010年,3cm左右黄颡鱼苗价格在0.1元/尾左右。水花价格往年则呈现4月初早批苗价格最高,往后逐渐走低的趋势。 

  选购黄颡鱼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黄颡鱼雄性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雌性,2009年开始,有人开始推广全雄黄颡鱼。2011年,全雄黄颡鱼的生产单位将进一步增多,未来有望成为市场主导。

篇三 全雄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全雄1号”健康高效养殖技术(13年更新版)

【全雄黄颡鱼技术】

篇四 全雄黄颡鱼技术
全雄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篇五 全雄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全雄鱼育种方案

【全雄黄颡鱼技术】 【全雄黄颡鱼技术】

篇六 全雄黄颡鱼技术
全雄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

全雄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 【全雄黄颡鱼技术】 人气指数:1218 一、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池塘可进行全雄黄颡鱼的养殖。池塘要求水深2-2.5m,面积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池塘清整消毒同苗种培育池。 二、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密度与鱼池环境、养殖条件、饲料水平等因素有关。夏花鱼种直接养殖成商品鱼(养殖到笠年5-6月),亩放夏花1-1.2万尾。大规格鱼种(10-15g)养殖成商品鱼(年底起扑),亩放鱼种6000-8000尾,另搭配3-5寸鲢鳙鱼150-300尾。鱼种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三、饲料与用法 全雄黄颡鱼饲料有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动物性饵料如小杂鱼、虾、水陆生蚯蚓等;人工配合饲料有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或商品鱼饲料。池塘黄颡鱼主养时,饲料用法:一是动物性饵料绞碎后与植物性粉状饲料混合投喂,二是配合饲料加水拌成面团状投喂,三是颗粒饲料直接投喂。生产者可依据自身情况确定。建议使用黄颡鱼颗粒饲料。 黄颡鱼苗种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必须先对其进行摄食驯化。驯化方法:鱼种入池2天后,把绞成糜状的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粉状配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揉成团状,定点投喂于饲料台上,投喂20-30天后,然后减少动物性饲料比例,直至最后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鱼种阶段,已摄食配方饲料的,驯食简单,3-5天就可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摄食驯化要求定点。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中,饵料台用密网围成,网在水面上、下各50cm,面积200平米左右。 日投率:水温15-20℃时,投饲率为2-2.5%;20℃以上,投饲率为3-6%。早晚各投喂一次,上午饲料投喂量约占全天的1/3,傍晚占2/3。具体投饲量要结合天气、水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四、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一定的池水深度和经常注换新水是水质管理重点。一般每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1/3;7、8月高温季节7-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20cm并保持池水深度1.8-2.0m;养殖过程中可用微生态制剂或加开增氧机以增加水体溶氧,改良水质。 2、鱼病预防:黄颡鱼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投喂药饵及泼洒外用药物进行疾病预防。方法同鱼种培育。 3、日常管理:池塘日常管理必须精心细致,除做好池塘水质管理和常规管理外,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防敌害:一是苗种培育池的清塘消毒一定要彻底;二是注水时要用40-60目筛网过滤,严防野杂鱼、鱼卵及敌害生物进入池中;三是鱼苗下塘前要用密网去除大型浮游动物及敌害生物;四是平时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及时捞除池中的蛙卵及蝌蚪【全雄黄颡鱼技术】

;五是每月用二氧化氯1ppm全池遍洒一次 。 (2)移植漂浮植物:黄颡鱼苗有畏光性,池水透光性不能太强。因此,主养黄颡鱼的池塘,一是池塘要保持一定的肥度,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cm ;二是在池中设置占水面10-30%的浮萍、水葫芦等隐蔽物,便于鱼类栖息,在高温季节还可起到降温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3)饲料台搭设:黄颡鱼有聚群、贴边游动的习性,饲料台应靠近池边。 (4)在主养黄颡鱼池塘搭配其它鱼类时,应在黄颡鱼放种15天后再放养,以利于主养鱼的生长。 五、捕捞与销售 全雄黄颡鱼成鱼养殖,不论是夏花鱼种直接养殖成商品鱼,还是大规格鱼种(10-15g)养殖成商品鱼,到6月后就有商品鱼可以上市销售,可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可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篇七 全雄黄颡鱼技术
全雄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

全雄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 人气指数:1218 一、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池塘可进行全雄黄颡鱼的养殖。池塘要求水深2-2.5m,面积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池塘清整消毒同苗种培育池。 二、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密度与鱼池环境、养殖条件、饲料水平等因素有关。夏花鱼种直接养殖成商品鱼(养殖到笠年5-6月),亩放夏花1-1.2万尾。大规格鱼种(10-15g)养殖成商品鱼(年底起扑),亩放鱼种6000-8000尾,另搭配3-5寸鲢鳙鱼150-300尾。鱼种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三、饲料与用法 全雄黄颡鱼饲料有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动物性饵料如小杂鱼、虾、水陆生蚯蚓等;人工配合饲料有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或商品鱼饲料。池塘黄颡鱼主养时,饲料用法:一是动物性饵料绞碎后与植物性粉状饲料混合投喂,二是配合饲料加水拌成面团状投喂,三是颗粒饲料直接投喂。生产者可依据自身情况确定。建议使用黄颡鱼颗粒饲料。 【全雄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苗种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必须先对其进行摄食驯化。驯化方法:鱼种入池2天后,把绞成糜状的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粉状配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揉成团状,定点投喂于饲料台上,投喂20-30天后,然后减少动物性饲料比例,直至最后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鱼种阶段,已摄食配方饲料的,驯食简单,3-5天就可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摄食驯化要求定点。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中,饵料台用密网围成,网在水面上、下各50cm,面积200平米左右。 日投率:水温15-20℃时,投饲率为2-2.5%;20℃以上,投饲率为3-6%。早晚各投喂一次,上午饲料投喂量约占全天的1/3,傍晚占2/3。具体投饲量要结合天气、水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四、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一定的池水深度和经常注换新水是水质管理重点。一般每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1/3;7、8月高温季节7-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20cm并保持池水深度1.8-2.0m;养殖过程中可用微生态制剂或加开增氧机以增加水体溶氧,改良水质。 2、鱼病预防:黄颡鱼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投喂药饵及泼洒外用药物进行疾病预防。方法同鱼种培育。 3、日常管理:池塘日常管理必须精心细致,除做好池塘水质管理和常规管理外,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防敌害:一是苗种培育池的清塘消毒一定要彻底;二是注水时要用40-60目筛网过滤,严防野杂鱼、鱼卵及敌害生物进入池中;三是鱼苗下塘前要用密网去除大型浮游动物及敌害生物;四是平时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及时捞除池中的蛙卵及蝌蚪

;五是每月用二氧化氯1ppm全池遍洒一次 。 (2)移植漂浮植物:黄颡鱼苗有畏光性,池水透光性不能太强。因此,主养黄颡鱼的池塘,一是池塘要保持一定的肥度,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cm ;二是在池中设置占水面10-30%的浮萍、水葫芦等隐蔽物,便于鱼类栖息,在高温季节还可起到降温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3)饲料台搭设:黄颡鱼有聚群、贴边游动的习性,饲料台应靠近池边。 (4)在主养黄颡鱼池塘搭配其它鱼类时,应在黄颡鱼放种15天后再放养,以利于主养鱼的生长。 五、捕捞与销售 全雄黄颡鱼成鱼养殖,不论是夏花鱼种直接养殖成商品鱼,还是大规格鱼种(10-15g)养殖成商品鱼,到6月后就有商品鱼可以上市销售,可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可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