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招聘】
黄鳝养殖新技术视频,让你更深入了解黄鳝的养殖。
养殖小知识:
黄鳝在水温下降到15℃时吃食明显减少,水温低于10℃则很少摄食,水温低于5℃则停止摄食,穴居泥土越冬,为确保黄鳝安全越冬,要在水温下降到15℃前抓紧投喂优质饲料,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可让鳝鱼积累更多的脂肪,供停食冬眠时的消耗所需。脂肪含量高的饲料,主要有蚕蛹、蚯蚓、蝇蛆等。给黄鳝增喂脂肪饲料,要尽量早喂,应在12月份前进行,此时的气温还不太低,有利于鳝鱼对脂肪饲料的利用、吸收和转化,增加其越冬的所需能量,增强其越冬的抗寒、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
黄鳝的驯食,也就是驯化黄鳝吃配合饲料黄鳝吃配合饲料。可以使黄鳝的营养更加全面均衡为黄鳝的规模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可以说黄鳝人工驯食,是衡量黄鳝人工养殖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如果说黄鳝驯食成功了,那么黄鳝的人工养殖基本成功了一半要想让吃惯了野食的黄鳝吃配合饲料,就像小孩吃惯了母乳,改吃牛奶一样难,黄粉虫是黄鳝的最爱,所以,以黄粉虫为诱饵,训练黄鳝吃配合饲料是个好办法。一般第一天黄粉虫占80%,其他配合饲料占20%。以后黄粉虫以每天10%的量递减,配合饲料以10%的量递增,荤素搭配。但是黄粉虫不能低于40%,否则无法满足黄鳝口味。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所以黄鳝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许多未雨绸缪的措施,都是来自亡羊补牢的经验,所以病虫害的防治马虎不得
湖北仙桃黄鳝养殖概述
一.黄鳝广泛分布于中国、美国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随着市场对黄鳝需求量的上升,野生资源越捕越少,人工养殖在全国地区陆续展开。 黄鳝的生物学特征: 黄鳝食性:肉食性鱼类,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为食,特别喜欢吃蚯蚓、蝇蛆和蝗虫的幼虫,食物缺少时也吃瓜菜及植物碎屑。
生活水温:温热带淡水底栖鱼类。适温15~30℃,最适温度为24~28℃,10℃以下开始冬眠,32℃以上食欲减退并出现不适反应,严重时会浮游水面,停止摄食并开始死亡,应采取降温措施。
觅食时间:黄鳝性胆小,昼伏夜出,白天喜隐居在洞穴或水草中,晚上出来觅食。
性逆转:一般体长30cm以内的基本全为雌性。35~40cm有部分转化为雄性,46cm以上基本全是雄性。
二.以下内容选自华中地区黄鳝养殖市场调查报告:
湖北地区黄鳝养殖的主要地区在仙桃、洪湖和监利,若根据饲料使用量来推算,这三个地区有上百万网箱在养殖黄鳝。这三个地区中哪里的黄鳝养殖技术较高,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句话来评判:“湖北黄鳝养殖看仙桃,仙桃养殖看张沟,张沟养殖看接阳”。 从2008年到
2014年,养殖户放养密度在不断提高,笔者在调查中也会碰到一些养殖水平高且水源条件好的养殖户把放养密度提高到了30~35斤/网箱(2米×3米)。在2米×3米的网箱中,2008年放养密度为12-15公斤/网箱,2012年放养密度为20-25公斤/网箱,2014年放养密度为22-30公斤/网箱;在2米×2米的网箱中,2012年放养密度为8-10公斤/网箱,2014年放养密度为12-15公斤/网箱。
1.黄鳝投苗时间:
湖北黄鳝的放苗分为早苗和秋苗,早苗是指6月10日~20日高峰放苗期投放的黄鳝苗种,秋苗是指8月份开始投放的黄鳝苗种。早苗一般都会在当年出鳝鱼,碰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推迟到来年出售。一般当年出售的鳝鱼的饲料系数较低,但是鳝鱼规格较小,价格略低。而秋苗通常会养殖1年左右进行出售,饲料系数偏高,但是鳝鱼规格偏大,价格也较好。最近几年黄鳝的市场价格不稳定,所以很多养殖户选择早苗和秋苗一起养殖。
2.仙桃地区黄鳝养殖模式:
湖北仙桃(张沟)的黄鳝养殖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精养模式,另外一种是混养模式。精养模式是指以黄鳝养殖为主,池塘里面套养少量花鲢、白鲢及草鱼等;混养模式是指池塘中只有少量网箱存在,青鱼、草鱼、鳊鱼等常规品种的放养比例会比精养模式提高很多。精养模式见表2和图1;混养模式见表3和图2。这两种黄鳝养殖模式中每口网箱的放苗密度无太大差异,只是混养模式中网箱数量较少,水质更容易控制些,养殖风险更小些,但是经济效益却远远低于精养模式。
图一
图2
图3
注:①由于黄鳝苗以野生捕捞为主,苗种规格差异较大;
②四大家鱼的规格和四大家鱼静养规格相似; 3.黄鳝投喂方式:
整个黄鳝养殖周期中鲜鱼和饲料的使用比例不同,诱食的时候全部是蚯蚓(或鲜鱼浆),中期时候鲜鱼和饲料的投喂比例在2:1左右,高峰期鲜鱼和饲料的投喂比例在1:1。具体比例见图4。
图4黄鳝养殖周期中饲料使用量
注:不同养殖户在冰鲜使用量上会存在少量差异。
黄鳝饲料和冰鲜鱼需要一定的工序才能完成混合,然后投喂给鳝鱼。饲料准备过程和具体投喂方式见下面的步骤和组图。
第一步:白鲢与膨化饲料的准备(见图3)。
第二步:白鲢一次打浆、二次打浆(见图4
)
。由于白鲢鱼骨头和鱼刺较多,所以在打浆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保证鱼浆的细度。
下图分别为一次打浆和二次打浆
第三步:拌料、
拌药
(见图5)。在黄鳝养殖的过程中,如遇到黄鳝出现生病等不良情况时,养殖户往往会选择和饲料一起拌药投喂。然而,笔者认为大多数的养殖户还没有抓住养殖黄鳝的根本——调节水质。笔者通过走访不同的养殖户,发现黄鳝池塘水质的恶化程度大大高于普通淡水鱼养殖池塘。而养殖水平较高、水质较好的养殖户的药物费用也大大低于一般水平的鳝鱼养殖户。
第四步:“浸料
”
与投喂(见图6)。“浸料”是指饲料拌好后,要等个20分钟左右再投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饲料吸收一些鱼浆中的“水分”,促使饲料软化,可以减少黄鳝肠炎病的发生概率。
走出黄鳝无土养殖的八大误区
周文宗
(河南省科学院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 450052) 黄鳝是人们喜爱的佳肴,市场上一直维持较高的价位。无土养殖建池成本低,黄鳝起捕容易,养殖密度大,产量较高,效益较高,适于室内外养殖,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生产中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广为流传,主要在如下八个方面存在误区,制约了黄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误区一:单用水草作鱼巢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黄鳝形成了营洞穴栖息的习性,其意义在于逃避敌害和避免高温、严寒的侵袭。在生产中一般用水草茂密的根系作鱼巢。但是单用水草作鱼巢容易使鳝聚群纠缠,造成局部密度过大,并且由于水温变化较大,黄鳝栖息于水草中易患感冒病。采用废弃轮胎和黑色塑料袋相结合为黄鳝无土养殖提供鱼巢,环境温度稳定,利于黄鳝自由进出,也克服了PVC管、瓦片、石头、竹筒等鱼巢不便黄鳝自由进出的缺点。 误区二:苗种投放较晚
目前黄鳝无土养殖投放苗种照搬网箱养殖的做法,即集中在6月底-7月初投放,造成苗种价格较高,养殖季节较短(3个月左右)。在网箱养殖中,黄鳝栖息于水草层,必须在水温稳定后(即6月底-7月初)投种;但在水泥池无土养殖中,黄鳝栖息于水底的轮胎里面,水温相对比较稳定,完全可以在清明前后投放苗种。 误区三:苗种用盐水等消毒
目前,我国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达到大批量生产供应商品养殖的水平,许多养殖户从市场上购买野生鳝苗,大多采用盐水、高锰酸钾、碘制剂等消毒,促使黄鳝粘液大量脱落,影响其成活率。黄鳝鳞、鳃、鳍退化,外层屏障是粘液和皮肤,粘液内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对细菌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因此,苗种消毒时最好选用对黄鳝粘液刺激性小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金霉素、多益善1号等,以提高黄鳝成活率,促使黄鳝提前摄食。
误区四:大小不能混养
在生产中,很多养殖户认为黄鳝大小不能混养,筛选时仔细将大小黄鳝分开,养殖一段时间后由于生长不一致还要将黄鳝大小分池,既费事而且由于来回操作影响黄鳝成活率。诚然,黄鳝存在大鳝捕食小鳝现象,但
是并不像有关资料介绍的那么严重。无论饥饿与否,黄鳝个体差异只有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捕食小鳝现象。据研究,野生幼鳝吞食稚鳝的频率为2.54%,个体最小长度为192毫米;成鳝吞食稚、幼鳝的频率为11.43%。可见,随着个体差异的增大,黄鳝捕食小鳝的频率增加。在体重比例达到25∶1以后,黄鳝才会出现自相残杀现象,并且大鳝根本不影响小鳝的生长。所以,在筛选时只需将较大的黄鳝捡出即可,没有必要根据大小不一而分很多组养殖。 误区五:池水过深
黄鳝是唯一可以淹死的鱼。由于其鳃严重退化,黄鳝主要通过口腔和鼻孔进行空气呼吸,其呼吸氧气量大约占黄鳝所需氧气的2/3。因此,黄鳝养殖池水不宜过深,若黄鳝频繁游至水面呼吸,影响正常生长,多是池水太深造成的。当然,也不能水太浅,否则温度变化太大。一般池养黄鳝水深宜在20~30厘米左右。 误区六:每天多次投喂浮性饲料
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吃食方式为吞食,以口噬为主,水质清新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以水下摄食为主。黄鳝吃饵料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饵料种类,黄鳝会拒食,影响正常生活生长。如确实需要改换饵料,应逐渐减少原饵料的比例,同时增加新换饵料的比例来调整。黄鳝初次排粪时间在其摄食24小时之后,因此每天投饵一次就可以满足黄鳝的摄食需要。研究证明,体重对黄鳝的日摄食节律没有显著影响,黄鳝在不同时段的摄食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为:20:00-22:00>22:00-24:00>0:00-20:00,4:00-16:00之间几乎没有摄食活动。在黄鳝室外人工养殖中,可以驯化黄鳝养成定时、定点摄食的习惯,1天投喂1次,投喂量以2小时内黄鳝能摄食80%左右为宜。实践证明,黄鳝摄食沉性饲料的比例明显高于浮性饲料的比例,加上浮性膨化饲料价格较高,因此,完全可以采用好的沉性饲料进行投喂。
误区七:光线较暗
昼伏夜出是黄鳝的另一栖息特性,这一特性同样有利于逃避敌害,但同时也是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长时间(超过10天以上)的无遮蔽光照,就会降低黄鳝体表的
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汤瑜瑛
(浙江海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314300)
中华鳖养殖是我县渔业生产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为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华鳖的良种率,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生产无公害产品,发展高效生态养鳖业,我们积极开展了中华鳖的种质优选和池塘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试验与示范。主要是围绕“提质、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开发三种优质中华鳖,一是从外地引进中华鳖日本品系和黄河鳖进行养殖;二是开发杂交鳖,利用本地中华鳖(江南花鳖)的种质资源,与外地引进的雄性日本鳖亲鳖进行杂交繁育优质种苗,再进行生态养殖。现将有关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温室条件 鳖种培育在温室,温室内进排水、保温、增温、充氧等设施齐全。养殖池为水泥池,面积50米2/个,池深80厘米,水深50~60厘米。
成鳖池条件:面积一般为3~5亩,池深1.5~1.8米,水深1~1.3米。四周围墙高1.2~1.5米,池内设水上饵料台、晒背栖息台、增氧机等设施。
试验示范点:温室面积10770米2。成鳖池合计160亩,其中①养日本鳖8户,计142.5亩。②养黄河鳖1户,2.5亩。③养杂交鳖1户,15亩。
2.稚鳖种和饲料来源 日本鳖从海宁市继明种鳖
场引进,黄河鳖从山东引进。饲料采用商品配合饲料。 3.鳖种放养时间、密度、规格 2007年7-10月将稚鳖放养在温室,密度18~40只/米2,平均26.3只/米2。2008年5-6月鳖种从温室转养至外池养成鳖,平均放养2.1只/米2,规格250~500克/只。
4.养殖模式 冬春季稚、幼鳖在温室内控温养殖与成鳖室外土池生态养殖相结合,养殖14~20个月上市。屏障功能和机体免疫力,发病率很快上升,这说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成份对黄鳝有伤害作用。所以,很多养殖户在池上搭遮阳物,但容易造成光线太暗。试验多次表明,弱光条件(小于250勒克斯)和静水环境抑制黄鳝的自然繁殖,并且水草生长不好,影响水质的净化。因此,黄鳝养殖要保持一定的光照,水草要覆盖水面2/3左右,而且在夏季要遮阳,散光最好。 误区八:水温不能超过30℃
水温低于8℃时黄鳝不食,低于5℃时开始冬眠,在
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温室内控温培育鳖种技术
1.清池消毒 放养前15天,温室池中进水50厘米以上,用生石灰200~300克/米3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7天,将池水排干,选晴天下午水温较高时进水40厘米左右,再用二氧化氯0.4~0.8毫克/升对池水消毒,消毒后曝气增氧准备放苗。 2.苗种放养
(1)放养前鳖体消毒:用3%食盐水浸泡稚鳖10分钟,或用0.2~0.3克/米3稳定型二氧化氯浸泡5~10分钟。
(2)放养:鳖体消毒后立即放养于池中。 (3)放养密度:温室内控温养殖稚、幼鳖各月的放养密度见表1。合理的养殖密度,适于鳖生长,根据养殖条件,做好分池分级饲养工作。
表1 温室内控温养殖稚、幼鳖各月的放养密度
3.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做好“水温控制、饲料投喂、水质调控、防病”四个方面的工作。
(1)水温、气温控制:做好加温与保温工作,使水、气温保持在最佳范围内,减少鳖的应激反应。温室内水温控制在30~32℃,气温33~35℃。
(2)饲料投喂:①稚鳖及时开食:放养后立即开食。用鲜活饵料,如红虫、丝蚯蚓、黄粉虫等,或熟蛋8~15℃体重不增加;黄鳝一般适宜在15~32℃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25~32℃,水温高于36℃则入洞度夏,40℃死亡。目前在生产中,当水温超过30℃时,都是马上采取降温措施以避免高温影响。试验证明,黄鳝对高温有较高的忍受能力,在35℃下仍然表现出较高的食欲,这与黄鳝源自气温高的印度平原或中印山麓有关。因此,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黄鳝人工养殖中,夏季宜保持水温在30℃左右,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黄鳝摄食量和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鳝鱼养殖】【鳝鱼养殖】
黄鳝养殖8大误区 黄鳝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然而众多养殖者却因技术信息缺乏等原因盲目养殖而导致失败。主要表现在如下8个方面: 1、乱购苗种。 目前,我国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达到大批量生产供应商品养殖的水平,许多养殖户到湖北、武汉等地购买的所谓“特大黄鳝”苗种或其他所谓的“优质”苗种,实为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鳝苗,且这些苗种因商贩长时间、高密度贮存及反复转运,多数已患上发烧病,用于养殖时死亡率可达90%~100%。所以,购买苗种时切记要认真辨别。 2、把参考书当法宝。 目前,国内的养鳝技术书籍虽然已有10来种版本,但其内容基本上都是照搬一般的养鱼技术或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真正的实用技术太少。初涉养鳝者最好先到养鳝大户处现场参观学习。 3、大小混养。 同一池(网箱)中大小黄鳝混养,小鳝不敢争食而体质逐渐衰弱甚至死亡。饵料不足时会发生黄鳝相互残食。因此,大小黄鳝混养时,虽大鳝长速快,但整体产量过低。 4、池水过深。 若黄鳝频繁游至水面呼吸,影响正常生长,多是池水太深造成的。池养黄鳝水深宜在20-30厘米左右,而网箱养黄鳝水草应尽量充满整个网箱,以便为黄鳝提供良好的栖息和呼吸条件。 5、滥施粪肥。 施粪肥极易败坏水质,诱发黄鳝疾病。 6、忽视培植水草。 水草能净化水质并为黄鳝提供优良的隐蔽场所。没有水草的池塘养殖黄鳝很难成功。 7、偏“素”缺“荤”。 有的养殖者利用麦麸、菜饼、豆渣、米饭、青菜等植物性饵料喂黄鳝,黄鳝严重饥饿,缺饵时也会少量吞食,但其营养满足不了黄鳝生命活动的需要,更谈不上生长增重,黄鳝会逐渐瘦弱和发病死亡。黄鳝属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 8、频繁换料。 常有养殖者因饵料无保障,经常改换饵料种类投喂。黄鳝吃饵料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饵料种类,黄鳝会拒食,影响正常生活生长。如确实需要改换饵料,应逐渐减少原饵料的比例,同时增加新换饵料的比例来调整。
一、鳝鱼池的建造 1.水泥池面积以30平方米~50平方米为宜,池面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厘米左右,并设置自然溢水口,出水口用网片固定以免黄鳝逃跑。水泥池养鳝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栽种水花生或水葫芦,在炎热季节起调节水温和供鳝鱼休息之用,可全池种满只留小部分投食口。若是有土养殖以铺20厘米~30厘米泥土为宜,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厘米~25厘米为宜,水过深则鳝鱼在活动中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过浅则水体易浑浊且水温变化大;若是无土养殖水位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为宜,该养殖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水体消毒效果好,而有土养殖,消毒时药力较难作用到泥土中、底部,且易滋长各种寄生虫及其中间寄主,如蚂蟥、扁叶螺、椎实螺等。 2.稻田养殖 先把稻田泥土挖开,埋上网箱后再把泥土放回网箱里,把网箱四角固定住,栽上水花生或水葫芦,面积以20平方米~30平方米为宜。在网箱里不宜种植水稻等根系粗糙、发达的作物,因鳝鱼有钻土习惯,易擦伤表皮。 3.各种池塘、湖泊、水库插网养殖 即网箱无土养殖,面积以15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这样便于消毒、治病,发病时可直接把网箱和鱼一起放到大的消毒容器里。网箱里也要培育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鳝鱼休息。 以上各种养殖模式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鳝鱼大小差异增大,不利生长。 二、选种 应选黄色且黑斑点大而密的鳝种,此种鳝种长得最快;黄色、斑点小且不规则的长得一般;黄黑色的长得较慢;而乌黑或青黑色的长得最慢,但这种苗相对较凶猛。 在选择种苗时,应注意不选有伤、电打、钓、套的苗种,而选健康、活力强、逆水游动能力强、轻轻触其尾端反应迅速的苗种。选种时应选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因鳝鱼有互相残食现象,特别是在饵料不足时极易发生。 三、水温、ph值对鳝鱼的影响 黄鳝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28℃时活动力最强、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在这段时间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让鳝鱼吃饱。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在江北地带,4月份水温不稳定时,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饵诱鳝鱼出洞,以免水温度变化大造成鳝鱼疾病。鳝鱼可采用湿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层湿,天冷和下雪时可加一层稻草或干草等保温,防止结冰;也可采用深水越冬法,但有个缺点,第二年天气变暖时鳝鱼活动能力增强会出洞寻找食物,但该法由于
此时天气、水温尚不稳定鳝鱼易患感冒等疾病。 pH值也叫即酸碱度。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饵料残渣、有机物、排泄物等逐渐积累,分解不充分,就会积存有机酸而使pH值下降,影响鳝鱼的生长,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换新鲜、干净的水,因鳝鱼喜欢干净的水质,平时要注意经常换水和测定pH值,鳝鱼一般适宜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水域里(pH值在6.5~7.2之间),换水时要注意天气和水温,每次换水以3厘米~5厘米为宜,宜先慢慢放入新鲜水后再慢慢排放老水。发病季节也应照此处理。因换水过快,易造成温差大,从而使鳝鱼感冒。 四、鱼池管理 1.在鱼苗放养前进行鱼池消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10天左右,因过晚可能鱼池留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在消毒时池水保持5厘米~6厘米高,用90克/平方米~120/平方米的生石灰消毒。消毒后的第二天最好用耙把泥和石灰乳搅合一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消毒时每隔1天~2天入放新水,排出旧水。 2.鱼苗的消毒和放养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5厘米~10厘米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尾/平方米~3尾/平方米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食盐3%~5%浓度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2ppm~5ppm的高锰酸钾,可消除部分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消毒时最好在阴凉处进行,避免阳光曝晒,时间可视鳝鱼苗的体质适当增减,以看苗是否出现不正常情况来判定,消毒后改放入清水中暂养以备放养,放养时要按规格大小分池,以免相互残杀。还要注意暂养池的水温应和大鱼池(即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为宜,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饲养管理与生长 鳝鱼下池一周左右开始加入部分新水,以后隔2天~3天加水1次,每次以3厘米~5厘米为宜,使水位保持在25厘米左右,夏天天热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以每次放排3厘米~5厘米为宜,以免造成温差过大。 每天坚持巡池,发现生病的鳝鱼及时捞出分析病因(病鱼一般不进洞、游浮在水面)。坚持精养,投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平时疾病预防可用1PPM漂白粉或敌百虫0.2PPM全池泼洒(90%晶体型),防病药物应多备几个品种,经常更换,以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鳝鱼的生长快慢与饵料的营养成份、种类及质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养殖中使用小鱼、小虾、蚯蚓、河蚌、田螺等,新鲜度难以保证,容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引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
化器官较弱,不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化器官较弱,不易消化吸收,不适宜鳝鱼的生长要求。特别是冰鲜鱼、蚌更不易消化吸收,且极易造成肠炎病。而喂蚯蚓则易发生各种寄生虫病。因蚯蚓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而各种寄生虫也喜欢在这种环境里繁殖产卵,蚯蚓成了中间接感染鳝鱼。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选择较大规格的鳝苗,以达到当年上市的目的,因此鳝鱼应选择投喂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全价配合饲料。目前市场上有三种类型的黄鳝配合饲料,即粉料、颗粒料及膨化料,粉料与颗粒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容易散失、污染水质、不易观察摄食情况,等缺点,而膨化饲料浮水性好、水中稳定性高、污染水质程度轻、易观察摄食情况,且膨化料在膨化加工过程中经高温灭菌,不携带病菌,是养殖饲料中的首选品。养殖户应选择好的饲料厂家及知名品牌,以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市场上的“银祥牌”“福星牌”的黄鳝膨化饲料已为广大养殖户所认可。 五、主要疾病及其治疗 1.出血病 病因不明,属败血性质,喂蚯蚓的鳝鱼较易发生此病,因寄生虫病极易继发出血病和肠炎。 (1)症状:口腔内有血样液体,倒提会流出,死亡后更明显。体表布满大小不一出血点,以腹部尤为明显,肛门红肿,外翻出血,病鱼经常浮出水面深呼吸,湖北当地养殖户称为“竖桩”,不停打圈翻动,剖开肚皮,可见肝出血肿大,脾肿大呈紫色,直肠出血。 (2)治疗 A、呋喃唑酮0.2ppm~0.35ppm全池泼洒(采用呋喃唑酮原粉)。B.内服氟哌酸5克/100公斤鱼,拌料。C.烟叶30厘米/亩水深,用250 克温水浸泡5小时~8小时全池泼洒。D.红霉素25万单位浸洗病鳝。以上A、B可同时使用,A和C隔天交替使用,连用3天~5天。 2.赤皮病 (1)症状:病鱼行动缓慢无力,全天将头伸出水面,局部出血发炎,有红斑块,腹部居多,严重的表皮腐烂,肠道充血发炎,与出血病区别在于不会打圈。 (2)治疗 A.1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连用3天。B.红霉素浸洗病鳝。 3.肠炎 主要是投喂腐败变质的冰鱼蚌或由于投喂不足,过度饥饿引起。 (1)症状:活动迟缓,不摄食,体色青黑,消瘦,肠道充血,有黄色粘液流出,肛门红肿突出,严重发紫。 (2)治疗:平时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或辣蓼5公斤预防。每100公斤鳝鱼加薄荷3公斤~4公斤煮水泼洒1次/7天~10天。 治疗时每百公斤鱼用: A.人用十滴水20毫升拌料。 B.磺胺呱10克×3天拌料。 C.氟哌酸5克×3天~5天拌料。
4.毛细线虫、棘头虫病 喂蚯蚓的大部分会发生,为白色细长虫子,易引起肠炎。 (1)治疗: A.90%晶体敌百虫0.5ppm~0.7ppm溶液全池泼洒,泼洒时应准备充足水源,因鳝鱼对敌百虫非常敏感,用量不当全池死亡,敌百虫禁内服。 B.每50公斤鳝用左旋咪唑5克~7.5克×6天内服或丙硫咪唑同量。 C.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ppm合剂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 5.锥体虫病 易引起贫血、大头。用药同(4)可同量浸泡。 6.烂尾病 主要是饵料不足,同类残食或自残,将鱼捞起用红霉素浸洗或1ppm漂白粉泼洒。 7.昏迷症 主要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水浅造成,可加入量清水把鲜蚌肉切碎撒入池中,或鲜葫芦瓜切碎撒入。 8.感冒 水温或高或低,或者突然大量换水,引起鱼体机能紊乱、死亡,保持水位,合理换水。 9.发烧 主要密度大,天气热,鱼体分泌物在水中过多、耗氧、水质不干净,饵料残渣或小鱼、蚌肉未吃完没捞出发臭。防治方法有A换水;B用0.7ppm硫酸酮泼洒或25公斤水30万单位青霉素泼洒。 一般来说,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鱼类,并且要求饲料鲜活,不食腐烂性动物性饲料。就人工养殖来说,黄鳝的饲料应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1、动物性鲜活饲料:这类饲料主要有黄鳝喜食的蚯蚓、蚕蛹、蝇蛆、螺、蚌和小鱼虾等。蚯蚓是黄鳝最喜食的饲料,干体蛋白质含量达61%,接近鱼粉和蚕蛹。这些饲料的共同点是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发育,是网箱养鳝的饲料主体。 2、植物性饲料:黄鳝对植物性饲料大多是迫食性的。其消化特点是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等能有效消化,对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几乎不能消化。在规模化养殖中,需要一定的植物性饲料。这是因为人工养殖环境里的鳝比天然环境中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且吃得多,吃得好,投入一定量的富含纤维素植物饲料有利于促进黄鳝的肠道蠕动,提高摄食强度。通常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麦粉(同时又是粘合剂)、玉米粉、麸、糠和豆渣等。 3、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是规模化养鳝的趋势。近年来试验证明配合饲料适合黄鳝养殖。总的来说,要求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在35%-45%之间,甚至更高。同时要求有一定的适口性。当然配合饲料中的动物性饲料的比重仍然要求较大。如湖北省麻城市名特水产研究所余继升的黄鳝饲料配方1为:鱼粉28%,豆饼粉10%,蚯蚓(折干)20%,熟大豆粉30%,血粉2.5%,玉米面筋1.5%,磷酸二氢钙3%,粘合剂5%。 4、其他饲料:根据黄鳝的习性,动物下
脚料可以作为人工养鳝的补充饲料,如猪、牛肺等内脏,但要求鲜度较好,不能是腐烂变质的内脏。还有昆虫类,有人在网箱上方采用黑光灯等引诱昆虫喂鳝也取得较好效果。在网箱中投喂一定量的泥鳅、田螺等,用一定的技术让它们在网箱里繁殖小鳅、小螺成为鳝的活饵料。
一、鳝鱼池的建造
1.水泥池面积以30平方米~50平方米为宜,池面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厘米左右,并设置自然溢水口,出水口用网片固定以免黄鳝逃跑。水泥池养鳝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栽种水花生或水葫芦,在炎热季节起调节水温和供鳝鱼休息之用,可全池种满只留小部分投食口。若是有土养殖以铺20厘米~30厘米泥土为宜,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厘米~25厘米为宜,水过深则鳝鱼在活动中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过浅则水体易浑浊且水温变化大;若是无土养殖水位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为宜,该养殖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水体消毒效果好,而有土养殖,消毒时药力较难作用到泥土中、底部,且易滋长各种寄生虫及其中间寄主,如蚂蟥、扁叶螺、椎实螺等。
2.稻田养殖 先把稻田泥土挖开,埋上网箱后再把泥土放回网箱里,把网箱四角固定住,栽上水花生或水葫芦,面积以20平方米~30平方米为宜。在网箱里不宜种植水稻等根系粗糙、发达的作物,因鳝鱼有钻土习惯,易擦伤表皮。
3.各种池塘、湖泊、水库插网养殖 即网箱无土养殖,面积以15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这样便于消毒、治病,发病时可直接把网箱和鱼一起放到大的消毒容器里。网箱里也要培育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鳝鱼休息。
以上各种养殖模式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鳝鱼大小差异增大,不利生长。
二、选种
应选黄色且黑斑点大而密的鳝种,此种鳝种长得最快;黄色、斑点小且不规则的长得一般;黄黑色的长得较慢;而乌黑或青黑色的长得最慢,但这种苗相对较凶猛。
在选择种苗时,应注意不选有伤、电打、钓、套的苗种,而选健康、活力强、逆水游动能力强、轻轻触其尾端反应迅速的苗种。选种时应选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因鳝鱼有互相残食现象,特别是在饵料不足时极易发生。
三、水温、ph值对鳝鱼的影响
黄鳝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28℃时活动力最强、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在这段时间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让鳝鱼吃饱。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在江北地带,4月份水温不稳定时,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饵诱鳝鱼出洞,以免水温度变化大造成鳝鱼疾病。鳝鱼可采用湿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层湿,天冷和下雪时可加一层稻草或干草等保温,防止结冰;也可采用深水越冬法,但有个缺点,第二年天
气变暖时鳝鱼活动能力增强会出洞寻找食物,但该法由于此时天气、水温尚不稳定鳝鱼易患感冒等疾病。
pH值也叫即酸碱度。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饵料残渣、有机物、排泄物等逐渐积累,分解不充分,就会积存有机酸而使pH值下降,影响鳝鱼的生长,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换新鲜、干净的水,因鳝鱼喜欢干净的水质,平时要注意经常换水和测定pH值,鳝鱼一般适宜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水域里(pH值在6.5~7.2之间),换水时要注意天气和水温,每次换水以3厘米~5厘米为宜,宜先慢慢放入新鲜水后再慢慢排放老水。发病季节也应照此处理。因换水过快,易造成温差大,从而使鳝鱼感冒。
四、鱼池管理【鳝鱼养殖】
1.在鱼苗放养前进行鱼池消毒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10天左右,因过晚可能鱼池留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在消毒时池水保持5厘米~6厘米高,用90克/平方米~120/平方米的生石灰消毒。消毒后的第二天最好用耙把泥和石灰乳搅合一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消毒时每隔1天~2天入放新水,排出旧水。
2.鱼苗的消毒和放养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5厘米~10厘米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尾/平方米~3尾/平方米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食盐3%~5%浓度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2ppm~5ppm的高锰酸钾,可消除部分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消毒时最好在阴凉处进行,避免阳光曝晒,时间可视鳝鱼苗的体质适当增减,以看苗是否出现不正常情况来判定,消毒后改放入清水中暂养以备放养,放养时要按规格大小分池,以免相互残杀。还要注意暂养池的水温应和大鱼池(即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为宜,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饲养管理与生长 鳝鱼下池一周左右开始加入部分新水,以后隔2天~3天加水1次,每次以3厘米~5厘米为宜,使水位保持在25厘米左右,夏天天热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以每次放排3厘米~5厘米为宜,以免造成温差过大。
每天坚持巡池,发现生病的鳝鱼及时捞出分析病因(病鱼一般不进洞、游浮在水面)。坚持精养,投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平时疾病预防可用1PPM漂白粉或敌百虫0.2PPM全池泼洒(90%晶体型),防病药物应多备几个品种,经常更换,以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鳝鱼的生长快慢与饵料的营养成份、种类及质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养殖中使用小鱼、小虾、蚯蚓、河蚌、田螺等,新鲜度难以保证,容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引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化器官较弱,不易酸败变质鳝鱼易得病。营养物质相对单一,
基本是以蛋白质为主,而这些野杂鱼等的蛋白质含量也不高。鳝鱼的消化器官较弱,不易消化吸收,不适宜鳝鱼的生长要求。特别是冰鲜鱼、蚌更不易消化吸收,且极易造成肠炎病。而喂蚯蚓则易发生各种寄生虫病。因蚯蚓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而各种寄生虫也喜欢在这种环境里繁殖产卵,蚯蚓成了中间接感染鳝鱼。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选择较大规格的鳝苗,以达到当年上市的目的,因此鳝鱼应选择投喂营养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全价配合饲料。目前市场上有三种类型的黄鳝配合饲料,即粉料、颗粒料及膨化料,粉料与颗粒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容易散失、污染水质、不易观察摄食情况,等缺点,而膨化饲料浮水性好、水中稳定性高、污染水质程度轻、易观察摄食情况,且膨化料在膨化加工过程中经高温灭菌,不携带病菌,是养殖饲料中的首选品。养殖户应选择好的饲料厂家及知名品牌,以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市场上的“银祥牌”“福星牌”的黄鳝膨化饲料已为广大养殖户所认可。
五、主要疾病及其治疗
1.出血病
病因不明,属败血性质,喂蚯蚓的鳝鱼较易发生此病,因寄生虫病极易继发出血病和肠炎。
(1)症状:口腔内有血样液体,倒提会流出,死亡后更明显。体表布满大小不一出血点,以腹部尤为明显,肛门红肿,外翻出血,病鱼经常浮出水面深呼吸,湖北当地养殖户称为“竖桩”,不停打圈翻动,剖开肚皮,可见肝出血肿大,脾肿大呈紫色,直肠出血。
(2)治疗 A、呋喃唑酮0.2ppm~0.35ppm全池泼洒(采用呋喃唑酮原粉)。B.内服氟哌酸5克/100公斤鱼,拌料。C.烟叶30厘米/亩水深,用250 克温水浸泡5小时~8小时全池泼洒。D.红霉素25万单位浸洗病鳝。以上A、B可同时使用,A和C隔天交替使用,连用3天~5天。
2.赤皮病
(1)症状:病鱼行动缓慢无力,全天将头伸出水面,局部出血发炎,有红斑块,腹部居多,严重的表皮腐烂,肠道充血发炎,与出血病区别在于不会打圈。
(2)治疗 A.1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连用3天。B.红霉素浸洗病鳝。
3.肠炎
主要是投喂腐败变质的冰鱼蚌或由于投喂不足,过度饥饿引起。
(1)症状:活动迟缓,不摄食,体色青黑,消瘦,肠道充血,有黄色粘液流出,肛门红肿突出,严重发紫。
(2)治疗:平时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或辣蓼5公斤预防。每100公斤鳝鱼加薄荷3公斤~4公斤煮水泼洒1次/7天~10天。
治疗时每百公斤鱼用:
A.人用十滴水20毫升拌料。
B.磺胺呱10克×3天拌料。
C.氟哌酸5克×3天~5天拌料。
4.毛细线虫、棘头虫病 喂蚯蚓的大部分会发生,为白色细长虫子,易引起肠炎。
(1)治疗:
A.90%晶体敌百虫0.5ppm~0.7ppm溶液全池泼洒,泼洒时应准备充足水源,因鳝鱼对敌百虫非常敏感,用量不当全池死亡,敌百虫禁内服。
B.每50公斤鳝用左旋咪唑5克~7.5克×6天内服或丙硫咪唑同量。
C.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ppm合剂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
5.锥体虫病 易引起贫血、大头。用药同(4)可同量浸泡。
6.烂尾病 主要是饵料不足,同类残食或自残,将鱼捞起用红霉素浸洗或1ppm漂白粉泼洒。
7.昏迷症 主要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水浅造成,可加入量清水把鲜蚌肉切碎撒入池中,或鲜葫芦瓜切碎撒入。
8.感冒 水温或高或低,或者突然大量换水,引起鱼体机能紊乱、死亡,保持水位,合理换水。
9.发烧 主要密度大,天气热,鱼体分泌物在水中过多、耗氧、水质不干净,饵料残渣或小鱼、蚌肉未吃完没捞出发臭。防治方法有A换水;B用0.7ppm硫酸酮泼洒或25公斤水30万单位青霉素泼洒。
养黄鳝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黄鳝
黄鳝养殖在我国已经有经历了20年左右,其间曾经采用过稻田养鳝、池塘养鳝、水泥池养鳝、网箱养鳝等多种方式。水泥池养鳝又分为水泥池有土养殖和水泥池无土养殖,而水泥池无土养殖又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在网箱养殖中,实际上又有固定式网箱养殖、浮式网箱养殖、有土网箱养殖(俗称“土池”)这三种方式。经众多养鳝者实践证明,目前较好的养殖方式为水泥池静水无土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方式。简阳大众养殖公司独创的 “生态小池密养”方式,因适合全国绝大多数养鳝地区采用而受到广大养殖者的普遍好评。
一、生态小池密养
生态小池密养具有疾病预防用药准确、用药量小,观察、管理方便,彻底防逃,用水量小,便于繁殖等优点。此法适合全国各地的黄鳝出产区。
一般鳝池面积10-30平方米,修建规格为2.5米×4米、3米×5米或3米×10米,深度为50-70厘米。内角建成弧形,池沿上砌探头砖,使池顶的砖块与池壁呈“T”字状。整个养殖池都建在地面上,先在池的四周平地铺一排平砖,再在上面砌池壁,池壁可以砌立砖(墙厚6厘米),然后池顶再放一块平砖,使整个池壁与墙脚和顶上的“探头砖”呈“工”字形。池底用水泥河沙加石子拌匀打底,并使整个池底向出水口的一方略微倾斜,以利排水。截取一节长度比池壁厚度多5-10厘米,直径为5厘米PVC塑料管,在其两端均安上一个同规格的弯头,将其安装在养殖池的排水孔处,使其一个弯头在池内,另一个弯头在池外,弯头口与池底相平或略低。若要将池水深度控制在30厘米,则只需在池外的弯头上插上一节长度约为30厘米的水管。当池水深度超过30厘米时,池水就能从水管自动溢出。若要排干池水时,只需将插入的水管拔
上一篇:网络赚钱项目是真的吗
下一篇:维也纳酒店老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