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蜜多少钱一斤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崖蜜多少钱一斤
黄国忠养马蜂赚钱,一窝能卖三万多元钱

[致富经]杀人蜂带来的千万财富(上) 20161221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杀人蜂带来的千万财富(上) (2016.12.21)

  胡蜂生性凶残被称为杀人蜂,而在云南的深山里却有人为了得到它铤而走险。杀人蜂如此凶残,在一个人手上却如同宠物,不但不怕,他还要专门养殖胡蜂。他如何把杀人蜂变成赚钱蜂。又是如何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呢?

  在这海拔近两千米的深山里隐藏着无数被称为杀人蜂的胡蜂。这就是杀人蜂的蜂巢,在这片树林里随处可见。

  胡蜂攻击性极强,一旦遇到侵扰,就会群起攻之。而当地有一种大虎头蜂,它的体型是普通胡蜂的十倍,大虎头蜂不采蜜却爱吃昆虫和肉,最可怕的是它的毒刺。

  一只野兔被蜇后,几分钟就没了性命。

  村民:一般的一只大水牛,三下都受不了。你看像那么大的一只水牛最多也就是三下,三下就没命了。

  这么凶残的杀人蜂,在当地却专门有人养,不但养还能靠它赚钱,一窝最多能卖到三万多元。记者来到这里寻找专门养殖杀人蜂的黄国忠。关于他的本事,村民们也有很多说法:

  村民:我看到他拿到脸上去,手上、背上,这些都敢去拿,我不敢。我说这个真的是要命的东西。

  村民:他是我们当地的蜂王,我们都这么说他,他养蜂太厉害了。

  记者:那蜂不叮他吗?

  村民:不叮。

  记者:怎么会不叮他?

  村民:我都想去看看他,为什么不叮他。

  记者打听着来到黄国忠的家。到底村民说的是真是假,马上就能见分晓。

  在黄国忠的家里,记者看到了很多胡蜂的蜂巢。

  见记者来,黄国忠说要露一手绝活——徒手捉蜂。

  记者:就这样抓?

  大虎头蜂张开它凶狠的口器准备咬人,而尾部的刺也不断地伸出。这可是体型最大、毒性最强的胡蜂。而黄国忠却做出了更令人惊讶的举动。

  黄国忠:我还敢直接抓它的刺呢。

  记者:它的刺是这样的。你拔了一根刺 它还有一根。

  黄国忠:一般有两根刺,这边一根,这边一根。

【崖蜜多少钱一斤】

  黄国忠说徒手抓大虎头蜂不算什么,他还有更绝的。

【崖蜜多少钱一斤】

  为了展示这个绝技,黄国忠拿来一个铁笼。铁笼里关着上千只大虎头蜂,每一只都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冲出笼子发动攻击。而黄国忠要打开这只笼子,放大虎头蜂出笼。

  记者:你要把这个大的口全打开?

  黄国忠:对。

  记者:它不一下全飞出来了?

  黄国忠:飞出来它会在我身上的不怕,我和它搞熟悉了。

  黄国忠脱掉了上衣,他要展示的绝技就是让大虎头蜂爬满自己的身上。

  记者:要轻轻的是吗?

  黄国忠:要轻一点。

  记者:你敢说话吗?

  黄国忠:敢说话,怎么不敢说话。

  记者:这可是马蜂。

  黄国忠:这是大马蜂,大水牛叮到三下就翻了,我们是把它玩熟了。

  记者:它们现在还没有发怒是吧?比较平稳,不敢惹它们是吧?

  黄国忠:不敢惹。

  记者:在嘴巴上。它为什么不叮你?

  黄国忠:我把它搞熟了,搞惯了,我是晓得它什么时候叮我,什么时候不叮我,真的它叮的时候我也不敢弄。我晓得它何时发怒何时不发怒,我搞了二三十年,别人就弄不得,千万不要这样弄,弄了,人如果是过敏体质的 一只就可以死亡。

  这些大虎头蜂,都是黄国忠亲手养大的,他和胡蜂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这胡蜂一不酿蜜,二不产蜂王浆,黄国忠养他们到底为什么呢?当初正是为了养殖胡蜂,黄国忠被认定是不务正业,没前途的人。

  妻子:有好多人,他寨子里面的人个个都说他瞄蜂打猎不成器。

  弟弟黄国虎:有多少人都是说他是疯子,你去搞这种本身搞不出来的东西,这个人是大脑有问题了。

  而现在,黄国忠养出的最大的一窝胡蜂可以卖到三万元,他繁育了一万八千多窝胡蜂,年销售额上千万。黄国忠到底是怎么把杀人蜂驯化成赚钱蜂的呢?

  

  这就是黄国忠的老家,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黄国忠是老大,一家八口人只有不到3亩耕地,常常要靠吃野菜野果充饥。

  为了填饱肚子,也为了解馋,黄国忠不得不跟着父亲上山,冒险掏胡蜂窝、取蜂蛹吃。

  村民:危险,有时候到这棵树上去追,有时候去那棵树上追,危险得很,那个就搞不得了。

  村民:手跌断的脚跌断的都有,还有从那个崖子上跌死的都有。

  从9岁就进山掏蜂窝,对于胡蜂,黄国忠了若指掌,也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采访时,黄国忠在这片丛林里发现了一个胡蜂窝。

  眼前的大树高几十米,借助摄像机,记者才看到隐藏其中的胡蜂窝。

  确定了胡蜂窝的位置,黄国忠开始行动。

  借助一根绳子和一根长竹竿,一个简易的梯子就搭好了。

  面对这一窝野生的胡蜂,黄国忠丝毫不敢大意,他穿好防蜂服,为了方便爬树,只露出双脚。

  靠着腰间的这根绳索作为保险,黄国忠熟练地向上攀爬。

  而随着越爬越高,危险也就步步逼近。

  在距离胡蜂蜂窝五米左右的地方,黄国忠停了下来,他必须全副武装,穿上靴子防止被胡蜂叮咬。

  胡蜂将巢做在树的最顶端,末梢的树叉根本支撑不起黄国忠的重量,他只能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锯子,想把做了蜂窝的树杈锯断。但他一锯,树干就开始剧烈地晃动。而这一晃动,就坏了事儿。

  一瞬间无数胡蜂倾巢而出,在黄国忠身边盘旋、不断攻击,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底下的人都屏息注视。5分钟后,黄国忠解下腰间的绳索,把树杈上的马蜂窝缓缓放了下来。黄国忠的弟弟和助手也赶紧过来接应。

  黄国忠:拿一个口袋来。

  成年马蜂凶残至极,但胡蜂幼虫和蜂蛹却是上好的食材。

  胡蜂蜂蛹里百分之八十是蛋白质,煎烤烹炸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味。在黄国忠小的时候,一斤胡蜂蜂蛹就顶得上三四斤猪肉的价格。

  靠着掏蜂窝、卖蜂蛹换回了家里弟弟妹妹的学费,1992年,黄国忠结了婚,成家立业,按说应该有个稳定的营生,但黄国忠却依然天天进山,沉迷于掏胡蜂窝。

  妻子:我们这边种稻谷,栽秧,他爸叫他就栽田种稻谷,他不去种,不去种他就去瞄蜂,瞄蜂他爸就骂,在我们这边方言就说不像话。

  不但进山掏蜂窝,黄国忠还把胡蜂窝带回家,养了起来。

  堂弟:我大哥去山里面瞄蜂,瞄来那么大一窝,养在家门口那个大树上,我们一戳,会来咬人,我们还骂我大哥,你把这个东西养在这里咬到我们了。咬到很疼嘛,那时候小小的。

  害怕被蜇,家人都反对黄国忠养胡蜂,但他不为所动,因为黄国忠发现由于蜂蛹全靠野外采集,产量不稳定,在市场上始终是供不应求,价格也连年上涨。

  经销商:180元一斤。

  记者:这个收了要卖到哪呢?

  经销商:芒市,保山市还有龙陵县,这些地方这个东西特别受欢迎。

  如果能安全地取到更多的蜂蛹,就意味着将拥有源源不断地收入,黄国忠心里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黄国忠:心里想就是可能人工繁殖。

【崖蜜多少钱一斤】

  记者:不用冒这个险了。

  黄国忠:不用冒这个风险,大家去树上割蜂包,如果人工繁育出来产量又高,又很安全,做这种就赚得到钱,如果你爬到树上,钱倒是能赚着,但是有生命危险,会掉下来是不是。

  

  然而黄国忠要人工养殖胡蜂,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弟弟黄国虎:有多少人都是说他是疯子,你去搞这种本身搞不出来的东西,这个人是大脑有问题了。

  黄国忠要养胡蜂,怎么就成了不可能的事呢?

  每年春天,蜂王开始筑巢、产卵,三个星期后,卵孵化成幼虫发育为工蜂,工蜂负责筑巢、外出觅食哺育幼虫,就这样蜂群逐渐扩大。入秋气温下降,交配后的雌蜂将经历寒冬的考验,极少数存活下来的才能成为新的蜂王。要实现胡蜂人工繁育,最难的一关就是如何让蜂王过冬。

  村民:十月左右基本就不见了,九月十月。

  记者:找不到了?

  村民:对。过冬的话雌蜂和雄蜂几乎就死了,就瞄不到了。

  胡蜂野性大,又十分凶残,一般人都不敢接近,更别说是养了。而在黄国忠看来,如果能人工驯养,这将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财富。他建起了温棚,把从山上掏回的胡蜂窝养起来。他还花七千多元钱买了一台空调。在当时那简直是天价。

  黄国忠:买一台空调要几千,找几千元钱去买,逼得没有办法才买。

  妻子:人还没用上空调,给胡蜂用上,还是胡蜂要紧。

  记者:胡蜂比人要紧?

  妻子:对,胡蜂比人要紧。

  大伙都知道黄国忠养胡蜂着了迷,可谁都不相信这事儿能成。

  为了养蜂,黄国忠投入了几乎所有的积蓄,没白没黑地试验,胡蜂养殖始终不成功,家里的生活越来越苦,没人理解还要遭受冷嘲热讽。

  黄国忠:不管别人笑不笑,我都要坚持做下去。人搞一件事情要把它做好就得了,一生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多了我也不想。

  2009年1月,黄国忠在山里劈柴烧炭,就在这时,令他惊喜的一幕出现了。

  一只蜂王从一段树桩的窟窿中爬了出来,不但活着,而且还不断晃动尾部,这正是蜂王要做窝产卵的表现。这只蜂王从大树芯里钻出来,说明这就是它能够顺利过冬的最佳环境。

  从2009年入秋起,黄国忠就如法炮制,准备了许多小木盒,让受精的雌蜂过冬、做巢。等到来年春天,黄国忠终于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当年就繁育出了上百窝胡蜂。

  这人工养殖出的胡蜂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片山坡上挂着大大小小十几个蜂巢,远远的就看到安全提示牌,这里正是黄国忠放养胡蜂的地方。只见他穿好防蜂服,快速地跑到每窝胡蜂前,轻轻敲打蜂巢。黄国忠到底在干什么呢?

  村民:一看就知道是饱满的还是空的。

  记者:不用打开就知道?

  村民:不用打开就知道。

  记者:他一敲就知道了?

  村民:对。

  记者:那么准吗?

  村民:很准。

【崖蜜多少钱一斤】

  真如村民所说的这么神吗?在检查完所有蜂巢后,黄国忠胸有成竹。

  那窝满,上面。

  选定了目标,黄国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开始操作。

  黄国虎:开始掏里面的蜂蛹了。

  记者:它这个蜂巢很薄是吗,我听着像裁纸一样的声音。

  黄国虎:是很薄的这。

  记者:相当于给它开一个门是吗?

  黄国虎:是开一个门,把它里面的蜂蛹取出来。开了。

  在这纸一般轻薄的外壳内竟然隐藏着如此复杂的工程。

  一层、两层??九层。

  六边形的小格子内就是蜂蛹了,这些白色薄膜覆盖的是即将羽化的幼虫。蜂蛹和幼虫都是可以卖钱的。供到当地的饭店,一斤就能卖到100多元。

  一层就是一斤多、两斤,这九层就有十多斤了,取一次这个蜂蛹。那蜂王看见了,看见蜂王了。

  记者:蜂王?

  黄国忠:蜂王,真正的蜂王。看,这个就是去年我们繁殖的蜂王。

  记者:这个蜂王已经没有翅膀了。

  黄国忠:没有翅膀,就是它天天产卵,没有翅膀了你看。

  记者:蜕化了。

  黄国忠: 对。

  只要蜂王在,它就会不断产卵、孵化出工蜂,工蜂一刻不停地筑巢,觅食喂养幼虫。黄国忠把这些还没做大、做满的蜂饼,再放回蜂巢内,固定好,这样就会产出新蜂蛹了。

  记者:你放回去的话,它自己还会给它加固吗?

  黄国虎:会,马上它就加固了,明天它就严丝合缝地做回去了。对它一点影响都没有。

【崖蜜多少钱一斤】

  记者:顶多是让它多干点活是吧?

  黄国虎:对,让它多干点活。

  不但实现了人工养殖,而且比起去山里掏蜂窝,人工养殖能够多次取蜂饼,一年下来一窝胡蜂产出的蜂蛹能卖到两三千元。

  同期:我还没见过,过去讲,我还不太信。

  记者:以前没见过, 不信是吗?

  村民:没见过他们养殖的。以前那种没有这种饱满。

  每年在黄国忠的温棚里能有上万只受精的蜂王顺利过冬,一只蜂王就能繁育出一窝胡蜂,这就意味着黄国忠能养出上万窝胡蜂。这么多胡蜂黄国忠要养到哪呢?而这时有人主动上门请他把胡蜂养到自己家,还说黄国忠养胡蜂,能让自己多赚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龙陵县当地山林资源丰富,许多农户种植了石斛,然而从2015年起,石斛的价格大幅下降,从原来的七八百元,降到一百四五十元一斤,不少农户任由石斛荒在地里,不愿再去管理。然而尹兆场村农户种出的石斛,仍然卖出了240元一斤的高价。而这竟都和黄国忠养胡蜂密切相关。

  村民:它飞进去吃虫子,我们种的石斛不需要打农药,它就可以飞进去

  把虫子全部吃掉。

  记者:你看见过?

  村民: 看见,我在石斛地里看见它了。

  胡蜂捕食害虫的天性,让它成为石斛的保护神,黄国忠也成了石斛种植户最欢迎的人。黄国忠把成功过冬做巢的蜂王免费送给周边想养殖胡蜂的村民,请他们帮忙看管。卖蜂蛹得的钱五五分成。

  村民:我明年想要一百窝,只分得三十窝,他们供应不过来,到处都想养,到处都受欢迎。

  记者采访时正是收获蜂蛹的最佳时节,然而黄国忠却遇到一件十分棘手的事,解决好了,来年他将繁育出一窝能卖三万元的大虎头蜂,可一旦解决不了,对他和他的养蜂事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为此他一定要找到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黄国忠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他将怎样化解危机,请看下页:

篇二 崖蜜多少钱一斤
蜂蜜价格高一斤400元,神农架悬崖上养蜜蜂真赚钱

    [每日农经]悬崖蜂蜜(20140612)

  项斌:我刚开始在悬崖上养蜜蜂的时候,每天都会做这样的梦,害怕,每天半夜都会惊醒。

  这个梦的发生地就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做梦的人叫项斌,他是当地蜂农中的佼佼者,平时最爱琢磨。这一次,记者就冲着他在悬崖上养蜂而来。

  项斌:你看这个是什么,张苑,你看。

  张苑:这么大,这会不会就是传说中野人的脚印!

  项斌:别瞎激动,这是野猪的脚印。

  张苑:野猪?

  项斌:对啊,你看这个地方被拱得乱七八糟的。

  张苑:这些都是吗?

  项斌:这些都是野猪在地上找食物吃拱的。

  张苑:这林子里野猪多吗?

  项斌:野猪多,不但野猪多,黑熊也多,黑熊特别多,让我们这些养蜂人想起来就头疼。

  农户:我们这个地方熊比较多。

  项斌:它如果抓住你可以把你撕碎。

  农户:它把蜂桶一抱,在里面抓蜂蜜吃,就是这么喂的。

  农户:一般一箱蜂能产10斤蜂蜜以上,狗熊来了一通吃,吃一箱就损失1000多元钱,损失很大。

  在神农架林区中,黑熊是极其常见的,于是这里还被当地人称为熊山,对传统的养蜂人来说,野猪和黑熊对蜂箱不时的偷袭,让他们发愁的很,这也成了项斌悬崖养蜂的原因。

  项斌:黑熊矫健,它可以爬树,夏天它就住在树杈上面,我在悬崖上养蜂,黑熊上不去,即使它爬上去以后没有抓的地方,也会摔下来。

  张苑:哇,好壮观啊,这个就是那面放满蜂箱的崖壁了啊。

  项斌:是啊。

  张苑:这么高的崖壁,这得有多高啊?

  项斌:这里有40多米,大概有10多层的楼房那么高。

  张苑:这上面密密麻麻的挂满蜂箱有多少个啊?

  项斌:400多,将近500个蜂箱。

  张苑:那这所有的蜂箱都有蜜蜂吗?

  项斌:也不是,有一部分蜂箱有蜜蜂,有一部分蜂箱没有蜜蜂,现有的大概有130多箱有蜜蜂。

  项斌从2011年开始在悬崖上养殖蜜蜂,近3年的尝试让他总结了很多经验,养蜂的悬崖特意选在了相对矮而有坡度的崖壁,按照蜜蜂天然的筑巢习惯,崖壁向阳,蜜源水源也相对集中,就连这些用铁棍支撑着木箱子,看起来似乎只有石板挡风遮雨,其实项斌也有他的考虑。

  项斌:我这个蜂箱设计,是为了仿照蜜蜂野生的生活方式去制作的,因为它在树洞里面筑巢,就是一个空洞,没有人工巢脾,让它自己自由的建巢、酿蜜、繁育。

  张苑:那这中间的十字架呢?

  项斌:这个中间有个十字架的话,可以支撑巢脾,如果把蜂蜜割完,巢脾没有十字架的话就全部脱落了,如果有个十字架支撑起来,上面取蜜后,下面还是可以原封不动,不会脱落下去。

  张苑:那这蜜蜂能听你的话,自己住到悬崖上蜂箱里面吗?

  项斌: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有我的独门秘籍。

  项斌说,这就是他的秘籍之一。

  项斌:把蜜蜂身上喷一点水,以免它们逃走。落到哪里了,快点,你把那个大竹竿子给我拿来,还有那个收蜂的帽子。

  张苑:这怎么那么多蜜蜂在这里飞啊。

  项斌:因为现在是蜜蜂春繁的旺季,蜜蜂现在正在分家。

  张苑:分家?

  项斌:对,一个蜂箱里面出现两个蜂王后,一个蜂王会带一群蜜蜂出来,它们要寻找另外的一个家。每一群会分成两群,也有可能变成三群四群。

  张苑:这对于你们来说。

  项斌:是好事,特别大的一件喜事,因为这就是收入。

【崖蜜多少钱一斤】

  张苑:现在拿这个杆子是干什么呢?

  项斌:我就想让蜜蜂落进我这个特殊的工具里面去。

  张苑:是这个帽子吗?

  项斌:是的,是的。

  也就三五分钟的时间,项斌特殊的帽子里就落满了蜜蜂。

  项斌:蜜蜂喜欢阴凉的地方,没有寻找到家的时间,蜜蜂觉得这个蜂篓舒服。

  张苑:好沉啊感觉。

  项斌:我就是怕竹竿断掉,张苑你赶快到前面去接住竹竿。竹竿坏了。

  因为竹竿的陈旧,第一次收蜂失败,这让大家都有些沮丧,但是项斌迅速找到了蜜蜂新的落脚点,那这次是否能成功呢?

  项斌:这个蜂群大概两斤多重。

  张苑:慢一点啊,好重啊,这个拿起来,你敢离它们那么近啊。

  项斌:可以的,因为我每天除了睡觉没有和它在一起,所有的时间几乎都和蜜蜂在一起。这个是中蜂的蜂王,个头比较大,它已经进去了,这样我这一群蜜蜂基本上安全了,有蜂王在里面它们就不会走掉,如果蜂王一走掉,这群蜜蜂马上散掉。

  张苑:从没看过这么密集的蜜蜂,就在我眼前半米的地方。

  项斌:你可以感受一下,不要紧,你带着手套,不要紧。

  张苑:原来一万多斤蜜蜂是这个重量,大概两斤,其实还是沉甸甸的。

  项斌养殖的蜜蜂叫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体型较小,背部呈黑色,采蜜期长,尤其擅长利用山区中零散的蜜源,每年的五六月份,是中华蜜蜂分家的旺季,赶上天晴,运气好,项斌的悬崖一上午就可以平添出几箱的收益。不过,他却不满足于此,崖壁上还有很多空的蜂箱,他决定再去山里引一些新的蜂群。

  张苑:不对,项大哥,你听,是不是有什么声音啊?

  项斌:你身上是不是装什么零食了!

  张苑:我就装了一些花生,想路上吃啊。

  项斌:这下你没得吃了,大师兄们要来了。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4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