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饲养技术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技术

  [农广天地]马的饲养技术 

  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无论是代步、耕作、运输,还是娱乐休闲、竞技运动,都有马的功劳。对于马来说,无论是役用,还是休闲娱乐用,都得精心饲养,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寿命和效果。本期节目以休闲运动马为主,介绍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技术 

  一、马厩的设计 

  了解了马的生理特性,就像是驾驶中把握住了方向盘,根据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设置,比如马厩的设计就很有讲究。马厩是马匹生活的小环境,以适合马匹生理需要为原则、以经济、实用、坚固为标准。马厩要干燥、通风采光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配备供水与排水设施。 

  二、马厩的类型 

  马要求精细的饲养管理,所以,多为单间饲养,也就是封闭式饲养。封闭式的马厩在北方可抵御寒冷,在南方可防太阳辐射。它最适宜的温度是6-12℃。单间的面积因马匹形体不同可大可小,一般情况下,体高1米5以下的马,单间面积保持在8-9平方米,体高1米5以上的马,则应提供12平方米的马厩。 

  1、马厩地面:马厩的地面非常重要,要求防滑、防潮、耐用。通常采用水泥地面,既坚固、耐用、又经济、方便,便于卫生消毒、防疫等。 

  2、马厩门窗:门窗的大小、高低与马厩的通风采光有直接关系。窗的大小应与地面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以1:10为好,窗高在1.5-1.8米左右。门高约2.5米,宽约1.2米。 

  3、固定装置:马厩内的固定装置包括饲槽、喂草架、水槽。饲槽应位于门旁的夹角处。饲槽与水槽应分开,水槽一般使用水桶,可将水桶支架固定在墙壁一角,以防被马弄倒。用喂草架给马喂草。饲槽、喂草架、水桶架的外形设计上要求没有棱角,以免对马造成伤害。 

  三、附属建筑与设施 

  1、鞍具室:鞍具室,要干燥防潮,大小应能装下所需要的马具物品,需要设置固定的鞍具架。 

  2、运动场:马善奔跑,所以需要设置较大的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以养殖户的管理承受能力为度,越大越好。马匹运动场的地面一般为土壤和沙子的混合地面,这样会减少马匹蹄部的磨损,起到蹄部保护作用。运动场也可以种植一些适口的青草,供马匹在散步时食用。 

  四、饲料的准备 

  马的饲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脂肪不能太多,否则马的生理功能、功用性就会大大下降,因此马通常以粗饲料为主、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为辅,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 

  四、选择种马 

  选择种马,重点应放在马的外型结构和体质气质上。从马匹外貌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与选择。选马的技巧可以总结为“五看”,即看长相、看毛色、看走相、看年龄、看体质与气质。 

  1、看长相:看长相包括马的外部形态、身体的结实程度和对外界的敏感程度等。马的头要大小适中,呈方圆形。颈部要求:细长、肌肉丰满。颈长的马重心易前移,颈的摆动幅度大,利于发挥速度。背腰宽广平直,肌肉强实,有利于负重和发挥速度。俗话说“好马长在腿上”,说明四肢的重要性。前肢支持体重,要求大膀头,上粗下细。 

  2、看走相:选择马时,还要注意马的走相。看走相,就是检查马的肢势和蹄形,可以在马慢步前进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让其快步行走。一般肢势和蹄形正的马,在运步时,前后肢保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 

  3、看毛色:识别马的毛色是养马的基础知识。看毛色也是选择马的重要步骤和依据。 马的毛色可分为单毛色和复毛色两大类,全身被毛只一种颜色为单毛色;被毛由两种以上颜色构成为复毛色,如青毛、沙毛、花毛、斑毛等。比如,广大农牧民都喜欢深色的马,军马的要求更严格,一般白色、花色、斑毛是不准入伍的。 

  4、看年龄:马的自然寿命一般为25—30年。在4—15岁时劳役能力最强。马的老幼从外观上可以知道个大概。如幼龄马,皮肤紧而有弹性,肌肉丰满,被毛有光泽,身短而腿长;老龄马的嘴唇下垂,多皱纹、眼窝塌陷,皮肤缺乏弹性,动作不灵活。 随着年龄的变化,马匹牙齿的生长、脱换和磨损都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马匹牙齿的变化,来判定马的年龄。如:3岁时,永久门齿完全长出,4岁时,永久中间齿完全长出,5岁时,所有的隅齿完全长出,俗称“齐口”。 

  5、看体质与气质:体质是马的外部形态和生理机能的综合体现,也就是结实程度。一般将马的体质分为湿润型、干燥型、细致型、粗糙型和结实型五个类型。但是在实践中,很少见到单一体质类型的马匹,一般都是以某种类型为主的混合型。气质指的是马的性格,是马匹对外界敏感性反应的一种表现,养马学上称为悍威。通常可分为烈悍、上悍、中悍和下悍四种。 

  五、马的饲养技术 

  运动用马一般品质较好,最好让它们个个都“住上”单间,依据马匹的个体特性实施针对性饲喂。请您往这儿看,在每个马厩的墙上都有一张特制的“身份证”,上面明确注明:马主、马名、性别、身高、血统、出生日期、饲料配比、教练等信息,这样在日常饲喂管理时可就方便多了。我们可以从马匹的生理特性和运动强度两方面采取个体饲养。 

  1、选择优秀饲养员:马匹良好的饲养效果首先取决于饲养员。诚实可靠、热爱马匹、有责任心、努力工作是饲养员最可贵的品质。优秀的饲养员,善于观察并总结出每匹马的行为特点和习惯,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和改善饲养管理。 

  2、按生理特性饲喂:在根据马匹的生理特性饲喂时,要注意种马、妊娠马、幼驹和育成马的生理特点,并在饲喂时区别对待。 

  六、种公马的饲养管理 

  先来看一下种公马。为了保证种公马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量多且品质好,延长使用年限,必须要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在饲养上,首先要保证种公马的营养需要。粗饲料主要是由优质干苜蓿和羊草混合而成。除了饲喂精料和粗饲料以外,为了提高精液品质,最好补充一些维生素进行“特殊关照”。 

  在非配种期间,精料参考配方为:燕麦50%、黄豆10%、黑豆10%、麸皮10%、玉米10%、葵花籽8%、矿物质2%。其中,矿物质包括:盐、钙粉等。另外,黄豆要用水泡透,黑豆要煮熟。在配种期间,可以降低燕麦5%的比例,

  七、种母马的饲养管理 

  种母马主要分为空怀期和妊娠期。 

  1、空怀期母马 

  空怀期母马体重下降较快,需要提高营养,促进发情。粗料为8-12千克/天,精料为3-4千克/天。粗料可以是优质苜蓿、羊草。其中精料参考配方为:燕麦35%、黄豆15%、黑豆12%、麸皮10%、玉米15%、葵花籽10%、矿物质3%。 

  2、妊娠母马   

  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除满足母马本身的营养需要外,还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及产后泌乳的需要,所以怀孕母马的日粮必须含有丰富的营养。妊娠期应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推荐使用胡萝卜、马铃薯和甜菜,这些食物可以提高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消化、还可以预防流产。妊娠期最后1~2个月的饲养管理对泌乳量的提高非常重要,要加强饲养,但在分娩前2~3周应适当减少饲料,给予质地优良、松软、易消化的饲料。 

  八、幼驹的饲养管理 

  幼驹出生后,对外界适应能力比较差,而其发育又同以后成年马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幼驹的饲养管理。整个幼驹期为6个月。幼驹出生3天内,如果天气好,可让幼驹随母马做户外运动。10~15天时,幼驹开始自行吃草,一个月开始补料。准备易消化的麸皮和压扁的大麦、燕麦等,加适量豆饼,饲喂时加水、浸湿拌匀,开始每日50克,分两次喂,以后逐渐增加饲喂次数至每日三次。 

  九、育成马的饲养管理 

  幼驹满6月龄时,就可以从幼驹舍转入育成马舍,进入育成马阶段,育成马阶段时间为6-30月龄。这一阶段是幼驹全面生长发育的时期,应补充肌肉骨骼生长素、奶粉等营养物质。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是依据生理特性进行的区别饲喂,另外,在马匹的实践使用中,运动强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所以,也要结合马匹不同程度的运动强度进行个性化饲喂。 

  1、根据不同运动强度饲喂 

  总体来讲,若马匹运动强度加大了,日粮也必须随之调整,以满足其能量所需,运动量减少了或马匹受伤、患病、休息,应适当减少精饲料,增加粗饲料。 

  马匹不运动时,每天只喂给优质干草就可以维持马匹的正常生理所需。轻度运动时,每日运动时间在4小时以下,通常将日粮中的精料控制在15%左右就可以了。中度运动时,每日运动时间在4—8小时,日粮的精料比例为30%。重度运动时,每天运动时间在8小时以上,日粮的45-55%为精料。 

  如果马太瘦,需要增加营养丰富的饲料,太胖则减少营养饲料;有些马逐渐反应变得迟钝,可以通过改换饲料来进行调节,比如多饲喂燕麦等高能量饲料,马吃了燕麦后,容易兴奋,可促使其活动。老龄马消化功能减弱,体质逐渐下降,这就需要酌情增加容易消化的饲料。 

  2、马在饲喂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马匹通常日喂3-4次,每天要定时饲喂,不得随意更改饲喂时间,以免破坏马的饮食规律而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每日的精料在白天分2-3次饲喂,每次饲喂时,应本着先粗后精的原则,即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提倡晚上补饲,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这可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因为,在白天,马大多处于运动或者劳役状态,没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饲料,所以,可以把每天饲喂干草量的一半以上放在晚上饲喂。 

  3、饲喂品质良好的饲料 

  马对饲料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草的质量好,粗纤维含量少,没有被雨水淋泡。精料要保持干净无杂质,无发霉变质。 

  饮水:水对马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马匹缺水,会严重影响马的健康。马厩内要常备清洁、新鲜饮水,保证马匹可以随时饮用。马匹饮水后,不能立即作剧烈运动。同样,剧烈运动后的马也不要立即饮水。 

  4、马的日常管理 

  马体刷拭:马体刷拭是舍饲马的一项重要日常护理,主要是对马匹的被毛、鬃毛、尾毛和蹄部进行刷拭护理。 

  抠蹄:抠蹄可在马体刷拭前进行,使用蹄钩抠去蹄底脏物或石子,再用水洗净马蹄。抠蹄时,要用蹄钩尖从蹄踵向蹄尖方向抠,以避免钩尖损伤蹄叉。 

  钉蹄:马蹄会不断的生长,每隔一个多月,就要将蹄铁拆下来,修剪,重新钉上马蹄。 

  钉蹄时,一定要选一副大小适中的蹄铁,不然马会感觉不舒服。 

  洗浴:马在运动后会出汗,需要洗浴。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使用温度在15℃以上的水给马洗浴,之后将马牵至烘干房进行烘干。气温、水温偏低、有大风天气、病马或者训练后,出汗未干的马不能洗浴。 

  5、马厩的日常管理 

  马厩也需要精心呵护,每天清晨要清厩一次。为了保持厩内干燥,应以清扫为主,减少用水冲洗的次数。每隔两到三天给单间消毒。消毒后需要在厩床上铺垫15-20厘米厚的垫料,垫料可选择锯末、刨花或稻草等。厩舍周围应避免有马达轰响、车声隆隆等噪音,尤其是在马匹采食和休息时间,严禁闲杂人员在马厩内嬉戏、

  十、疾病防治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关于马匹的疾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由于马经常要运动,所以马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外伤 

  临床表现:出现外伤的马,患处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擦伤,有血液渗出。发生于四肢的外伤,常因疼痛而出现跛行。 

  防治措施:对于马匹外伤,从根本上,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使役,避免发生各种损伤。药物治疗的原则是“镇痛消炎、防止感染”。先用氯化钠溶液对伤口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再涂上消炎药膏。经过几个月的休养,马匹伤势可逐渐好转。 

  相关资料: 

  千万身家养马经

  对于家在吉林,身家上亿的李云永来说,养马却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云永很早就开始加入养马的行列,可以算做是中国内地第一批养马的人士。养马的念头是从1998年去香港参观了一个客户的赛马之后兴起的。亲眼看到骑手坐在马上威风凛凛的样子,心里的那种英雄情结一下子就勾起来了,回来以后马上就花了50多万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匹马。

  如果说养猫养狗是消遣,养蛇养虫是猎奇,那么养一匹血统优良、品质中上乘的马真可以算是一件奢侈的事。李云永说,他从买下第一匹阿拉伯公马以来,现在每年的投入大约都在1000万元以上。这在我们养马的朋友里还只是算很一般的花费。因为我对马匹的要求也只是骑乘,还没有达到赛马的标准。而一匹普通赛马的价格就要达到四五百万人民币左右。

  据中牧集团马业部的南昕欣估算,以初养马匹者养一匹最普通的英半血马来计算。购马的费用在二三十万元,每个月马饲料的花费至少在1000元以上,加上马具、兽医、马的场地等各项费用,每年至少要投入100万元以上。但是同时,良种马的收藏、转卖,包括种马交配后的马驹也会为养马人带来不错的回报。

篇二 马的饲养技术
中国矮马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中国矮马养殖技术   

  中国矮马体型秀美,灵巧,粗食,抗病。由于其在山路上行走敏捷稳健,既可当坐骑,又能拉车、负重,曾是山区人民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现在主要用于观赏、娱乐,加之数量稀少,更显得珍贵,可以说是马中之宝。养殖中国矮马,不仅可以使养殖户获得不菲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是长期闭锁繁育,使其保持了较为纯净的原始基因库,科研价值极高。现在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矮马养殖技术。   

  相关资料: 

  中国矮马,史称果下马,分布面积广,历史悠久。按产地划分,我国主要的矮马品种有:广西德保矮马,四 川安宁果下马,贵州矮马,云南马关矮马,陕西宁强矮马,江苏沛县汉宫矮马等。我国矮马在自然状态下保种,没有进行专门的矮化育种,具有耐粗饲,耐渴耐劳,适应性强,易调教,繁殖率高,抗病力强,善跋山涉水等优点。但是中国矮马的毛色单一,多数为骝毛,少数有栗、青、黑、白和兔褐毛。中国矮马由于是长期闭锁繁育形成的,保持了较为纯净的原始的基因库,科研价值极高。其中最著名的是德保矮马,身高在86cm-106cm,全国仅存不足两千只,四川安宁马、贵州矮马、云南以及陕西宁强矮马身高一般都在96cm-110cm数量较多,江苏汉宫矮马身高只有60-80cm,所存数量极少,濒临灭绝。   

  德保矮马是世界稀有的优良马种,它是世界上最矮的一种马,是世界两大矮马源流之一(另一源流是英国的谢特兰矮马)。德保矮马主要产于广西德保、靖西等县,及百色地区,个头在100cm左右,最矮的仅有85cm。据考证,它是西汉时期“果下马”的后代。德保矮马的特征之一是色纯,系色有棕黑、棕红、淡棕、灰黄、灰白数种。德保矮马还有体型秀美、性情温驯、灵巧耐驮、健壮等特征。矮马既可当坐骑,又能拉车和负重,在山路上行走敏捷稳健,是山区人民交通和运输的重要工具,也是动物园中的观赏动物,是世界上稀有的优良马种。

  汉宫矮马是古代果下马的后裔,今天只有在沛县才能见到这种马,因是汉代皇宫里的宠物,所以叫做汉宫矮马,又叫汉宫马,今天只有在沛县周边才能见到,又叫沛县矮马。

  汉宫矮马系挽、驮、乘兼用型。成年体型矮、短、粗、壮,结构匀称,整体紧凑结实,性情温驯。

  (1)头颈部:头圆平,额宽适中,眼大突出有光,耳竖立而短耳中毛量大,鼻翼驰张灵活,颈与头结构匀称、粗厚。(2)前躯:肩角度良好,肌肉紧凑,胸部发达,前肢直立、腕关节明显、管短直、系长短适中。角度适宜,蹄小而圆,蹄墙竖立。蹄坚硬似钢,欲称钢蹄,一般情况下无需钉掌。(3)后躯:腰背前低后高,肌肉发达紧凑对称,臀部高挑,飞节强壮,稍内靠,系部适中,蹄近圆,蹄壁坚韧。(4)毛色:枣红,纯白,纯黑,杏黄,栗、青、红白相间,黑白相间,烟灰、棕黑、棕红、淡棕、灰黄、灰白色等。(5)汉宫矮马以粗饲、农作物秸秆、野草、树叶、芦苇、秧类、羊草为主食,少量补给精粮豆饼、花生饼、菜籽饼、麦麸、米糠、玉米面等。

  汉宫矮马体尺:成年矮马体高1500px—2250px。体长略大于体高,属标准型汉宫矮马。汉宫矮马还有体型秀美娇小、性情温驯、灵巧耐驮、健壮等特征。

  贵州火花矮马是紫云自治县的一个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个子矮、腰身短,我们习惯称为“叫叽马”。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中国矮马的记载,火花矮马就是中国矮马中一个优秀的古老山地自然矮马品种,比英国人工培育的矮马优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紫云自治县的火花、大营、水塘等乡镇,在与紫云县接壤的望谟县、罗甸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一、 贵州矮马产区的自然生态条件   

  1、 地貌、海拔与气候:当地海拔为623~1025m,平均气温为15.3℃,年均降雨1356mm,无霜期288d,相对湿度为79%,风力平均为2.3m/s,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   

  2、水源和土质:当地年降雨量为29.85亿m3,径流量为12.66亿m3,地表水为9.05亿m3,地下水为3.8亿m3。   

  二、贵州矮马品种来源   

  1、品种来源:火花矮马又叫叫叽马,是主产于我县火花乡的地方遗传资源,因其短小精悍、聪明、灵便而得名。该马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易育肥、耐力久、劳役年限长的特点,深受山区群众喜爱。长期以来,火花乡群众保持着自繁自养的习惯饲养火花矮马,把火花矮马当作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有“马是乡村便车”的说法。   

  2、 群体规模:火花矮马,身高1m左右,最高不超过1.3m,身长不过2m;力量大,载重能力达到100kg以上;耐力好,具有日行千里之说;温顺,易于驯服,是本地生产生活均离不开的好帮手。火花乡的懂桑村共有农户336户,总人口1604人,耕地总面积77hm2,荒山荒坡面积较广,比较适宜发展火花矮马养殖,目前全村养马341匹,

  三、贵州矮马外貌特征   

  1、 被毛颜色、鬃毛及肤色:毛色多为黑色,有的为“三黑一黄”,即颈后鬓(鬓杠)、腿部(膝关节)以下至蹄部、尾鬓为黑色,   

  2、体型:体型中等偏小,多为鼠头、部分长而尖,耳中等偏小,腰背平直,四肢直立。  

   相关新闻:  

  1、矮马和小马,傻傻分不清楚  

  许多矮马的身高和刚出生的小马差不多,眼神也同样纯净可爱,会不会很容易弄混呢?其实,你只要见过真正的矮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像你不会把霍比特人和人类的儿童弄混一样。  

  矮马:矮马拥有短粗的身材,它们的身体像水桶一样圆滚滚的,四肢和脖子非常短却很健壮,因为祖先住在高纬度地区,它们往往拥有较浓厚的被毛。  

  初生的小马:初生的小马拥有长长的四肢和纤细的脖颈,身材整体看上去很苗条,有着明显的额头和较大的眼睛。  

  2、曾是苦命小矿工  

  现代的矮马看起来都非常小巧可爱,但就在不久以前,它们还是以卖苦力为生的工作马种。  

  矮马们的祖先多生活在亚欧大陆较为寒冷贫瘠的土地上,因为环境的限制才进化出了结实矮小的体形,它们顽强温和,很耐寒,小小的身体却能拉动相当于自身体重4.5倍的货物。因此成为了当地居民最重要的“壮劳力”。  

  工业革命时期,生活在英国的矮马们就沦为了苦命的小矿工,凭借小巧的身材和强壮的身体,在窄小的矿道里运送煤矿,它们中还有不少成员被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从事采矿工作。  

  3、矮马新闻  

  目前官方记录最小的矮马叫萨姆比林娜,是童话故事《拇指姑娘》中主角的名字。它的身高只有43cm,体重27kg,和一只小狗差不多,腿比头还要短上一截。据萨姆比林娜的主人介绍,它出生时的体重仅为3.6kg。萨姆比林娜非常健康,喜欢和家里的狗一起玩耍,目前住在美国圣路易斯市附近的鹅溪农场。  

  但最近一只叫爱因斯坦的小马有望打破萨姆比琳娜的纪录,它出生时的体重为2.7kg,比萨姆比琳娜出生时的体重还要轻。 

篇三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与管理手册

马匹饲养与管理手册

沈阳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

序言

马匹的饲养管理是所有养马机构,尤其是马匹数量比较大的养马机构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性工作。选择和使用适合于马的饲草饲料、马匹日粮配方设计、具体的饲喂技术和方法、马匹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饲养管理制度、饲养员培训等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专门的科学知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马匹发挥其速度、力量和耐力等工作能力的基础。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马匹,在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经过系统的调教,再加上骑手高超的骑术,能使马匹充分表现其工作能力。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调教训练,不仅会降低马的工作能力.更会导致马匹频发疾病和受伤,甚至造成马匹死亡。因此,饲养管理是保证马匹健康和发挥其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用马的饲养管理与其他用途的马匹基本相同,但因其运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也有自己的特点。

本手册由沈阳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通俗易懂,仅作为养殖科普读物之用。

【马的饲养技术】

目 录

第一章 马的饲养

第一节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第二节 常用饲料

第三节 马的日粮配合

第四节 饲养方法

第二章 马的管理

第一节 接近马匹

第二节 给马戴笼头

第三节 拴马

第四节 徒手举肢

第五节 马体刷拭与抠蹄

第六节 调教索训练

第七节 马的保护

第三章 马厩的建造与管理

第一节 马厩的建造

第二节 附属建筑与设施

第三节 马厩日常管理

第四章 马匹运输

第一章 马的饲养【马的饲养技术】

第一节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马匹具体喂什么,怎么喂,世界各国或各地都有不同的方式,但饲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一致的。

水:水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因为水能维持机体正常活动和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保持细胞的功能和形态,运送营养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等。马耐干渴的能力远不如耐饥饿。一般水分不缺,仅由于饥饿的原因马的体重减轻60%时,马匹仍能存活,但由于缺水,体重减轻22%时,马就会死亡。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供给马匹充足的饮水。一匹成年运动用马,在一般舍饲情况下,日需水量约10-50千克。大运动量的出汗可能会使水的需要量达到正常的2-3倍。

碳水化合物:在饲料营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多,主要是供给马匹能量。能量是马匹运动的能源,马匹在调教或参加

竞赛时,对能量的需要成倍增长,若供应不足,马匹能力就降低。碳水化合物中主要包括粗纤维、淀粉和糖类。淀粉和糖类是马匹的重要能源。饲草中有许多粗纤维,虽然不易被消化。但在马的消化道中起填充作用,可使马有饱腹感、耐饥饿。它还可以机械地刺激胃肠,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粪便的排泄。但对于运动用马来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以 16 %为宜,高于 16 %以上则日粮代谢能利用率降低。粗纤维越多也相应增加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因此,不宜用粗纤维含量过多的日粮。

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它对马匹的健康非常重要,是其他营养物质不可替代的。蛋白质是运动用马饲料中需要量较大的营养物质,运动用马由于机能代谢旺盛,蛋白质周转快,消耗也大,故需要量也多。成年马无论休息还是轻、中、重度运动(竞赛)日粮中可消化蛋白质含量以

8.5 %,不超过 10 %为宜。如果给予过量的蛋白质会导致马匹出汗增多,运动后容易脱水,长期蛋白质过量会造成肾脏损伤,蛋白质过剩的特殊标志是汗液黏稠多泡沫。

篇四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与管理手册1

马匹饲养与管理手册

沈阳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

序 言

马匹的饲养管理是所有养马机构,尤其是马匹数量比较大的养马机构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性工作。选择和使用适合于马的饲草饲料、马匹日粮配方设计、具体的饲喂技术和方法、马匹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饲养管理制度、饲养员培训等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专门的科学知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马匹发挥其速度、力量和耐力等工作能力的基础。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马匹,在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经过系统的调教,再加上骑手高超的骑术,能使马匹充分表现其工作能力。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调教训练,不仅会降低马的工作能力.更会导致马匹频发疾病和受伤,甚至造成马匹死亡。因此,饲养管理是保证马匹健康和发挥其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用马的饲养管理与其他用途的马匹基本相同,但因其运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也有自己的特点。

本手册由沈阳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通俗易懂,仅作为养殖科普读物之用。

目 录

第一章 马的饲养

第一节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第二节 常用饲料

第三节 马的日粮配合

第四节 饲养方法

第二章 马的管理

第一节 接近马匹

第二节 给马戴笼头

第三节 拴马

第四节 徒手举肢

第五节 马体刷拭与抠蹄

第六节 调教索训练

第七节 马的保护

第三章 马厩的建造与管理

第一节 马厩的建造

第二节 附属建筑与设施

第三节 马厩日常管理

第四章 马匹运输

【马的饲养技术】

第一章 马的饲养

第一节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马匹具体喂什么,怎么喂,世界各国或各地都有不同的方式,但饲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一致的。

水:水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因为水能维持机体正常活动和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保持细胞的功能和形态,运送营养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等。马耐干渴的能力远不如耐饥饿。一般水分不缺,仅由于饥饿的原因马的体重减轻60%时,马匹仍能存活,但由于缺水,体重减轻22%时,马就会死亡。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供给马匹充足的饮水。一匹成年运动用马,在一般舍饲情况下,日需水量约10-50千克。大运动量的出汗可能会使水的需要量达到正常的2-3倍。【马的饲养技术】

碳水化合物:在饲料营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多,主要是供给马匹能量。能量是马匹运动的能源,马匹在调教或参加竞赛时,对能量的需要成倍增长,若供应不足,马匹能力就降低。碳水化合物中主要包括粗纤维、淀粉和糖类。淀粉和糖类是马匹的重要能源。饲草中有许多粗纤维,虽然不易被消化。但在马的消化道中起填充作用,可使马有饱腹感、耐饥饿。它还可以机械地刺激胃肠,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粪便的排泄。但对于运动用马来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以

16 %为宜,高于 16 %以上则日粮代谢能利用率降低。粗纤维越多也相应增加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因此,不宜用粗纤维含量过多的日粮。

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它对马匹的健康非常重要,是其他营养物质不可替代的。蛋白质是运动用马饲料中需要量较大的营养物质,运动用马由于机能代谢旺盛,蛋白质周转快,消耗也大,故需要量也多。成年马无论休息还是轻、中、重度运动(竞赛)日粮中可消化蛋白质含量以 8.5 %,不超过 10 %为宜。如果给予过量的蛋白质会导致马匹出汗增多,运动后容易脱水,长期蛋白质过量会造成肾脏损伤,蛋白质过剩的特殊标志是汗液黏稠多泡沫。

脂肪:脂肪也是供给马匹能量的重要来源。脂肪在体内产生的能量是同等数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产生能量的 2.25 倍。碳水化合物供应过多时就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当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时体内脂肪分解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作用。饲料中含有适量的脂肪能增进口味,促进消化并有利于维生素 A、D、E、K和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马能利用脂肪作为运动的能源,因此,现代高级运动用马日粮中加有油脂。但是,马对脂肪的消化利用不如其他家畜,所以含脂肪过多的饲料(如大豆)不要喂得太多,一般的马日粮中不要加油脂。

维生素:虽然维生素不是能量来源,也不是构成体组织的成

篇五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与管理1

马的饲养与管理

马匹的饲养管理是所有养马机构,尤其是马匹数量比较大的养马机构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性工作。选择和使用适合于马的饲草饲料、马匹日粮配方设计、具体的饲喂技术和方法、马匹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饲养管理制度、饲养员培训等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专门的科学知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马匹发挥其速度、力量和耐力等工作能力的基础。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马匹,在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经过系统的调教,再加上骑手高超的骑术,能使马匹充分表现其工作能力。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调教训练,不仅会降低马的工作能力.更会导致马匹频发疾病和受伤,甚至造成马匹死亡。因此,饲养管理是保证马匹健康和发挥其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用马的饲养管理与其他用途的马匹基本相同,但因其运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也有自己的特点。

6.1马的饲养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马匹具体喂什么,怎么喂,世界各国或各地都有不同的方式,但饲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一致的。

水:水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因为水能维持机体正常 活动和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保持细胞的功能和形态,运送营养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等。马耐干渴的能力远不如耐饥饿。一般水分不缺,仅由于饥饿的原因马的体

重减轻60%时,马匹仍能存活,但由于缺水,体重减轻22%时,马就会死亡。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供给马匹充足的饮水。一匹成年运动用马,在一般舍饲情况下,日需水量约10-50千克。大运动量的出汗可能会使水的需要量达到正常的2-3倍。【马的饲养技术】

碳水化合物:在饲料营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多,主要是供给马匹能量。能量是马匹运动的能源,马匹在调教或参加竞赛时,对能量的需要成倍增长,若供应不足,马匹能力就降低。碳水化合物中主要包括粗纤维、淀粉和糖类。淀粉和糖类是马匹的重要能源。饲草中有许多粗纤维,虽然不易被消化。但在马的消化道中起填充作用,可使马有饱腹感、耐饥饿。它还可以机械地刺激胃肠,促进胃肠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粪便的排泄。但对于运动用马来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以 16 %为宜,高于 16 %以上则日粮代谢能利用率降低。粗纤维越多也相应增加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因此,不宜用粗纤维含量过多的日粮。

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它对马匹的健康非常重要,是其他营养物质不可替代的。蛋白质是运动用马饲料中需要量较大的营养,物质运动用马由于机能代谢旺盛,蛋白质周转快,消耗也大,故需要量也多。成年马无论休息还是轻、中、重度运动(竞赛)日粮中可消化蛋白质含量以 8.5 %,不超过 10 %为宜。如果给予过量的蛋白质会导致马匹出汗增多,运动后容易脱水,长期蛋白质过量会造成肾脏损伤,蛋白质过剩的特殊标志是汗液黏稠多泡

沫。

脂肪:脂肪也是供给马匹能量的重要来源。脂肪在休内产生的能量是同等数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产生能量的

2.25 倍。碳水化合物供应过多时就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当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时体内脂肪分解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作用。饲料中含有适量的脂肪能增进口味,促进消化并有利于维生素 A\D\E\K\和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马能利用脂肪作为运动的能源,因此,现代高级运动用马日粮中加有油脂。但是,马对脂肪的消化利用不如其他家畜,所以含脂肪过多的饲料(如大豆)不要喂得太多,一般的马日粮中不要加油脂。

维生素:虽然维生素不是能量来源,也不是构成体组织的成分。但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维生素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特别是青绿饲料中。品质好的青干草中维生素的含量丰富,可保存 1 年,但干草中维生素由于风吹日晒,保存不当而严重损失,保存 2.3 年的干草中维生素已含量很少。因此在以干草为马匹粗饲料的日粮中补加维生素是必需的,如适当喂些青绿饲料。维生素有维生素 A C

D E K 和B族维生素等许多种,各有其特殊作用.如维生素 D 能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缺乏时,幼驹骨骼发育不良,容易得伺楼病,成年马则会导致骨营养不良等。

矿物质:运动用马因剧烈运动并大量出汗,矿物质的代谢消耗太大增加。因此,对普通马矿物质足够的日粮,对运动用马则不完全够,需要适当补充。首要的矿物质是钙、磷

和盐。钙和磷决定骨骼的坚固性和肌肉紧张度。对运动用马来说长期舍饲不见阳光,喂以高精料的日粮和低质的干草,而无法采食足够的青草和优质的牧草很容易发生缺钙或钙磷不平衡。在运动中引起四肢肌腱拉伤或关节扭伤等。体重 500 千克的马每天约需钙 23 克,磷 15 克,钙与磷的比例约为15 : 1 至 2 :1 ,而过多地喂其中一种会防碍另一种的吸收。对马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马匹运动出汗和疲劳虚弱,需要补充足够的盐分,运动量越大出汗越多,盐分损失也越多,对运动用马来说特别在高温炎热出汗情况下每天大约有 60 - 100 克的盐分损失。缺盐可导致马匹肌肉僵硬、脱水、长期缺乏可导致食欲减退,被毛粗糙,生长停滞等。

常用饲料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根据饲料的营养特性,把饲料分为青绿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科和添加剂等种类.但对比赛用马来说由于受环境地域的影响,通常以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为主,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在习惯上把干草和秸杆统称为粗饲料,把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等称为精饲料。

粗饲料

粗饲料是含粗纤维较多,容积大,营养价值较低的一类饲料。粗饲料对马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好的粗饲料可以使日粮营养平衡,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差的粗饲料则影响马的食欲,降低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目前国内常用的粗饲料主要是青干草,谷草和稻草等。

【马的饲养技术】

羊草:羊草为优质人工晒制的天然青干草,它呈青绿色,质地柔软,富含养分,有一种特殊香昧,是普遍饲喂的一种干草。使役的马匹在冬季饲喂羊草,即使不给精料也可正常使役。

苜蓿:苜蓿是人工种植的一种牧草,其晒制的干草是一种优质豆科干草。在开花期收割的苜蓿干草颜色青绿,气味芳香为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 D 和钙的良好来源。

谷草:谷草是我国北方农业区喂马的主要饲草,它是一种优质的秸杆类饲草。谷草质地松软厚实,味甜,适口性好,可消化粗蛋白,可消化总养分较稻草,麦秸高,并含有一定的钙质是饲喂马匹的良好饲草,但长期喂谷草对马的肾脏有害,表现为关节肿胀,跋行,骨质疏松适量饲喂无不良影响。

稻草:稻草是我国南方地区喂马的主要粗饲料来源,主要供平衡日粮营养使用。其营养价值低于谷草和青干草。稻草粗纤维含量高,其表面有一层蜡膜,不易消化,食后吸水量大,易腹泻。此外,稻草含钙质少,大量饲喂难以做到营养平衡,应同时补充钙粉。

精饲料

包括农作物的籽实,糠 类和各种饼懪 类。精饲料含能量高,蛋白质丰富,粗纤维少,容易消化,适口性好,马喜欢吃。常用以下几种:

玉米:玉米含淀粉很多是最好的能量饲料之一。玉米含蛋白质和钙较少,因此在以玉米为主的精饲料中必须补充足够的矿物质。由于玉米中含高浓度的能量和很少的纤维素过

篇六 马的饲养技术
马匹的饲养管理

(二)管理

配种期对种公马的运动锻炼是发挥公马配种能力的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运动量必须恰当掌握,运动量是否合适,以公马的膘情、肌肉坚实性、公马精液品质、性机能状况等为依据。乘用型公马实行骑乘运动,每天1.5-2h,用1/3步度行进15km。兼用型马可挽轻驾车,挽力30kg以内,每天2-2.5h,日行15-20km。重型或挽乘兼用型马驾车或拉撬运动,每日3-4h,挽力40-50kg,用1/4步度,日行20km,运动后以耳根肩部稍出汗为宜。对种公马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必须结合运动合理安排,便于公马采精或配种后,生理机能得到有规律的恢复与调整。种公马饲养管理工作日程可参考表5-3。 创造良好的厩舍条件,亦是加强种公马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种公马应单厩饲养,厩舍宽敞,空气畅通,光线适宜。让种公马有一定空间,可自由活动和休息,不必栓系,舍温在5摄氏度左右为宜。厩外应建逍遥运动场,公马自由活动,行日光浴,接触公马要温和耐心,对易兴奋的公马更应注意。粗暴会抑制公马的性反射,造成精液品质下降。 实践证明,在坚持严格的饲养管理和作息制度的同时,严格遵守采精制度是有效利用种公马、发挥配种能力的重要措施。公马配种或采精制度应定时,一般每天一次为宜。如一天配种两次。其间隔时间不能少于8h。连续配种、采精5-6h应休息一天。精液的品质要认真检查,发现不合格者,

应即刻停止配种或采精,究其原因,以谋补救。

三、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种公马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会直接影响配种期公马配种能力,故不可忽视。根据公马的生理机能与体况,非配种期可分为恢复期、增健期和配种准备期。分别进行。

(一)恢复期 指配种后1-2个月,大至在 8-9月份。在这一段时间,主要是使种公马体力得到恢复,此时可酌情减少精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增加大麦、麸皮等易消化饲料、青饲料和放牧;应减少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增加逍遥活动。乘用马每天运动时间保持在1-1.5h,1/5-1/4步度;挽用马2-2.5h,减轻挽重,去掉快步,尽量使马安适。对个别在配种期体力损失过大的瘦弱公马,应细心喂养,约经1-2个月,体力即可恢复。

(二)增健期 指公马体力恢复后,在饲养管理上进入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宗旨的锻炼期。这时至秋末、冬初时节,天高气爽,逐步增加运动量和精饲料量,使公马体力、体质、精力强奸旺盛起来,为来年配种打下良好基础。 在增健期精料量可比恢复期增加1-1.5kg,特别偏重增加热能较高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如玉米、麸皮等。要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加强锻炼。乘用马每天运动1.5-2h,用2/5-1/2步度,每次2000-3000m,后期甚至每周可增加2次跑步。挽马每天运动3h距离为13-14km。在精心饲养管理下,经两个

月左右,公马体力即可明显增强。

(三)配种准备期 通常在年初1-2月份。为增强公马配种能力,此期的饲养管理格外重要。饲养喂量应逐步增至配种期水平,并偏重于蛋白质与维生素饲料。要正确判断定种公马的配种能力,每周对种公马进行三次精液品质检查,每次间隔24-28h,发现问题即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补救,并相应地减少运动强度,到配种前一个月,要去掉跑步,以贮备体力,白痴种用种况,具备旺盛精力和理想的配种能力。

第三节 繁殖母马的饲养管理

母马的饲养管理不仅为了繁殖,在农区尚兼役用。母马有空杯、妊娠及哺乳等情况,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给予妥善安排。

一、空杯母马的饲养管理和配种

母马空杯的原因很多,其中尤以营养不良、使役过重影响最大。牧区越冬以后膘情最差;农区春耕大忙季节,过度劳累,饲养管理不当,都可造成母马不发情或发情异常而失配。俗话说:“有膘才有情”,为了保证母马正常发情配种,应从每年配种开始前1-2个月,改善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饲料中有足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对使役的母马,可适当减轻劳役,使营养与使役相适应,保持合适的配种体况。体况过肥或生殖器官疾病,是造成母马不能正常发情、影响配种的另一重要原因。保持中等膘情,及早检

查预防生殖疾病,加强管理,增强体质,是搞好空杯母马配种受胎的有效措施。

配种工作的顺利开展,除应进行周密组织、做好充分准备外,技术性要求亦很严格。在母马繁殖季节,健康适龄的母马,一般会正常发情,出现发情时的正常表现。在我国北方农区,早春三四月间,气温低,光照短,加之部分母马由于使役重或生殖疾病等原因,母马性机能出现异常,卵泡发育缓慢、中断、萎缩,甚至消失,为了母马不耽误时机的正常发情配种,采取努力改善其饲养管理,减轻使役,及时检查治疗生殖系统疾病,采用激素等药物调整性机能,准确判断卵泡发育与排卵时间,适时输精或本交配种等,都是促使母马正常发情和提高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二、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及接产

母马妊娠后,生理机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环境条件格外敏感。因此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并加强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母马健康、营养平衡是保护胎儿良好生长发育的前提。对妊娠母马的饲养,在满足其自身营养需要外,还应保证胎儿发育及产后泌乳的营养需要。对初配青年母马,更需要满足它自身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根据胚胎的发育程度、在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不同阶段时期,对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上应各有所侧重、调整和补充。

(一)妊娠前期 母马怀孕后,胚胎发育的前三个月,处于强烈的细胞分化阶段,经过急剧的分化,形成了各种组织器官的胚形与雏形。胚胎相对生长很强烈,但绝对增重不大。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较高,而量的要求不多。因此,对妊娠早期的母马,注意饲以质优干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配合营养完全的日料。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每天放牧,便于摄食生物学价值较高的蛋白质、无机物和维生素,以促进胚胎发育和预防早期流产。

(二)妊娠中期 通常是指妊娠4-8个月,胚胎形成所有器官的原基后,种和品种的特征亦相继明显,胎儿生长发育加快,体重增加近初生重1/3.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母马日料中应增加品质优良的精饲料,如股子、麸皮、豆饼等。特别是饲以应沸水浸泡过的黄米和盐煮的大豆,对增进妊娠母马的食欲、营养和保胎都有良效。胡萝卜、马铃薯、饲用甜菜等块根、块茎不仅可以提高日料中维生素含量,促进消化,并有预防流产的良好作用,入冬以后,尽可能配给。有条件的地区,有良好牧地,应组织放牧,在中等牧地,每天放牧10-12h,可采食牧草30-35kg,基本上满足母马及其胚胎发育营养需要。日料配合可参考表5-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农学院提供的妊娠母马精饲料日料配比见表5-5.

对妊娠中期母马应精心护理,除注意厩舍卫生,坚持每

篇七 马的饲养技术
养马的饲喂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