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大棚茴香菜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大棚茴香菜种植技术(20121126)

  大棚种植茴香菜,可以反复、多茬种植,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市场前景较好,本期节目向您介绍茴香菜的特征特性、生长环境、种植茴香菜的设施要求,以及茴香菜的育苗、苗期管理、旺长期管理和采收等内容。

  小茴香为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生栽培。全株具特殊香辛味,表面有白粉。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夏季开黄色花,复伞形花序。果椭圆形,黄绿色。性喜温暖,适于砂壤土生长;忌在粘土及过湿之地栽种。

  茴香菜可作香料,常用于肉类、海鲜及烧饼等面食的烹调。中医学上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温肝肾,暖胃气、散塞结,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妇女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

  茴香菜春秋均可播种或春季分株繁殖。(露地栽培)春播:3月下-4月上旬,5月中、下旬收获。秋播:7-8月份,九月份收获。果实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两端略尖,长4~8 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或淡黄色,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5边形,背面的4边约等长。有特异茴香气,味微甜、辛。

  茴香原产欧洲,喜冷凉的气候,但要求不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培。选择栽培地点应随目的不同而异,收果实者,宜在较高海拔的地方种植;以收茎叶蒸制茴香油者,应种于阳光充足的温暖平地。种子发芽的适宜气温为15~25℃。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和中等肥沃疏松沙壤土为好,但不宜栽培在过于黏重或地势低洼易涝地。以收获果实为目的者要求中等肥力,收获茎叶者要求肥沃土地。以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为好,在盐碱地也能种植。

  大棚茴香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茴香有大茴香、小茴香和球茎茴香3种。春季栽培多选用小茴香,秋冬栽培选用大茴香或球茎茴香。  

    2.整地施肥 茴香根系分布较浅,因此整地要细致。每667m2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kg以上,过磷酸钙50kg;翻地15~20cm深,打碎土块作畦,畦宽1m,浇足底水,以备播种。  

    3.播种 播前将种子放入15℃左右冷水中浸泡12h,并进行搓洗,然后在18~20℃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开始播种。也可用5mg/kg赤霉素浸泡12h,以促进发芽。播种可用撒播或条播,每667m2用种量5~6kg ;秋冬栽培可加大用种量到7~8kg。条播时行距10~12cm,深度1cm左右。播后立即浇水,保持气温在15℃以上,畦面湿润,以利出苗。  

    4.管理 出齐苗后及时间苗,保持株距4cm,结合间苗进行拔草。茴香忌高温,在15~20℃时生长良好,低于4~5℃易受冻害,温度达25℃时,应加强通风。当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追肥,667m2施尿素15kg,结合追肥进行浇水。若多次收获,每次收获后追施同量的氮肥。  

    5.病虫害防治 茴香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粉病等;虫害有地蛆、蚜虫等。病害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地蛆用500倍的敌百虫灌根,蚜虫用2.5%溴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防治。  

    6.收获 待苗高达20~30cm时开始收获。若一次收获时可连根拔起;若多次收获,则于地表2~3cm处进行割取。667m2产量2000kg左右。  

篇二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高产高效菜用生姜栽培技术

  菜用生姜以嫩姜为产品,其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姜酮、姜醇、姜酚等特殊物质,能增强和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功能),是一种保健型蔬菜,具有营养丰富、价格高、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近年来,云霄县农业局积极引进山东大姜进行试验栽培,探索出菜用生姜秋季种植、覆膜越冬、夏季收获的栽培模式,平均亩产嫩姜1118千克,亩产值1.5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这一高产高效生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母姜培育

  1. 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的微酸性砂壤土田块栽培。耕地前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并配施少量化肥。一般亩施腐熟堆厩肥或沼渣12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然后深耕25~30厘米,人工细整,按行距120厘米挖南北向种植沟,沟深15厘米。同时,挖好中心畦沟和环边深沟,使畦沟与边沟相通,以利于排水。

  2. 选好种姜,适时定植 选择无病虫,色泽金黄、新鲜,有1~2个壮芽的山东大姜做种姜。每亩栽1800株左右,每块种姜重60~70克,每亩用种量120千克。

  立秋前后进行定植。定植前一天浇透底水。种姜排放时,按株距30厘米左右倒放于种植沟内,姜块与种植沟垂直,姜芽位于沟底,再用手轻轻把姜块按入泥中。然后覆细土2~3厘米厚,再盖1层5厘米厚稻草。

  3. 分期追肥,分次培土 生姜耐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多次追肥,追肥做到少量多次。当完全叶新展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沼液10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间隔15~20天进行第二次追肥,亩用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加尿素10千克;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进行第三次追肥,亩施沼液8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

  植株生长期间要结合中耕除草和施肥进行多次培土。一般在晴天下午4时后培土,逐渐将种植沟变成畦,防止根颈露出地面。

  4. 科学管水,排涝抗旱 生姜怕干旱又忌渍水,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干旱季节可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水层控制在畦沟底,忌灌入姜沟或种姜部位,避免引起姜块腐烂、死苗。

  二、覆膜越冬

  覆膜能使母姜安全越冬,避免冻害,又能让来年的嫩姜早生快发。立冬过后,生姜茎叶开始枯黄,当90%以上的植株枯黄时[

  三、嫩姜培育

  1. 破膜揭膜 惊蛰前后嫩姜开始萌发,姜苗长平地膜后及时破膜。当出苗率达到50%~60%时,选择无大风的下午揭膜,以免伤及姜苗。

  2. 追肥培土 揭膜后,结合中耕培土,每亩追施商品有机肥200千克、硫酸钾50千克、尿素5千克。当主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培土,每亩施沼液1000千克加硫酸钾复合肥25千克。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主要病害为姜瘟病,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农业防治:一是采用轮作换茬。病原可侵染茄科作物,因此生姜不能与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轮作;对已发病的地块,必须间隔4年以上才可种植生姜。二是及时铲除中心病株。当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挖除中心病株以及四周0.5米范围以内的健株,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株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0.5千克,连续灌3~5次。

  2. 虫害 生姜生长期主要虫害有姜螟虫、地老虎等。要根据病虫测报,在姜螟虫大发生前用0.5%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治地老虎,可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1.5~2千克拌细土10千克,或用3%毒死蜱颗粒剂4千克,进行撒施(或沟施)。

  五、采收

  夏至时节,生姜形成株丛,处于根茎旺盛生长期,此时嫩姜组织鲜嫩、含水分多、辣味轻、品质好,应及时采收上市。收获时将生姜整株挖出,轻轻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分级采收。先摘去种姜和母姜,再剪去嫩姜地上部茎叶,除去须根。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以免碰破、折断嫩姜茎块,影响商品性。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云霄县农业局 邮编:363300)

篇三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小茴香的栽培管理要点

茴香菜又原名小怀香又称香丝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贵州)丶浑香嫩叶作菜蔬是小茴香的茎部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唐本草。苏颂说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为怀香。陶弘景谓: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时珍说俚俗多怀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果实(小茴香)作香料用亦药用根、叶、全草也均可入药。 小茴香是同一种植物从叶色、叶形、花序、果实、种子等植物学性状及品质、风味等其它特征上相比都极为相似只是茴香的叶鞘、相互抱合形成一个扁球形或圆球形的球茎。成熟时成为主要的食用部分而细叶及叶柄往往是在植株较嫩的时候才茴香肥厚的叶鞘部鲜嫩质脆一般切成细丝放入调味品凉拌生食也可配以各种肉类炒食。 小茴香的形态特征 小茴香属伞形科一年生草本作物茎直圆柱形平滑叶羽状多回复叶深裂如丝状叶柄浅绿色花黄色复伞形花序无总苞和小苞叶片果实(种子)线状长圆形光滑单生植株生长高度30~35厘米生育期90天左右。果实成熟后呈橙黄色色泽鲜艳气味芳香千粒重2~2.3克。 小茴香的环境要求 小茴香喜冷凉气候较耐干旱但不耐湿由于小茴香植株矮小根系较浅一般分布在土层5~10厘米处对土壤要求较严最适宜种植在有机质含量1.5%~1.8%的砂壤土地上。 小茴香最适宜生长期的温度为15~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5℃生长受到抑制。播种时地温5~10℃15~16天出苗12~15℃时7~8天出苗。播种至成熟85~95天开花到成熟25~30天。 小茴香的栽培管理要点 1.土地选择

篇四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小茴香的种植方法如何在家中盆栽小茴香

茴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蔬菜说是蔬菜但是我们大部分的时候都将它作为一种调料来使用我们经常做茴香馅的包子用茴香炒饭等等而大多数时候用作去腥气、增加香味儿的调味品。既然用量不大我们其实也没有必要卖菜的时候单独买回家可是跟奸商们要的话他们也不太愿意给何必打这种人情?我们在阳台自己种一些足够我们全家人食用的了既安全又新鲜。那么下面让小编来给大家说下小茴香的种植方法吧! 小茴香的生长习性: 小茴香为长日照、半耐寒、耐早、喜冷凉的双子叶春性作物较耐旱但不耐涝。出苗后生育期65~85天。生育进程快出苗35~45天进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获期6月中旬。常规株高30~55厘米茎秆呈假二杈分枝。叶互生叶片三出式全裂叶有狭披针形叶鞘。伞形花序直径1~2厘米白色或蓝白色有5~7朵单花双悬果呈长圆卵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内含两粒略带黄色的种子。 种植小茴香: 1、小茴香种子发芽慢所以先浸种催芽后播种。 2、将花盆里的土疏松了将种子均匀的撒入盆中如上一层土不要太厚以免影响出芽速度和发芽率播后6--7天出土。 3、浇水因为是在花盆种植不能将水一下子倒入防止种子被水冲击到一起最好用喷壶喷湿以后也要保持盆土湿润。【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4、将花盆放到向阳处几乎所有的种子发芽都有这个特点保持土壤的是湿润和温暖这样有助于发芽。 5、大概两周左右在温度水分都适度的时候菜苗可以长到12厘米这个时候要间苗(苗过于集中会形成竞争哪棵苗都长不好)。将过于密集的菜苗中长势不佳的拔掉(最好连根除掉不然还会长出来)如果有缺苗的地方要记得补苗可以用拔下的苗来补充空缺这个苗一定要用没有伤害太厉害的苗补以保证成活率。 6、苗高14-20厘米的时候要追肥因苗初期生长以长叶为主故应施氮肥。长至中后期开花时要施磷钾肥虽然小茴香耐旱但也要保持盆土的湿润。 7、期间要进行除草以免杂草与菜苗争肥。还要进行适当的松土。 8、收割就不讲了大家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决定。 以上为小编的小茴香盆栽种植方法希望对勤俭持家的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即使不需要食用即使是单纯的作为净化室内的空气来说小茴香也是非常适合的一种盆栽植物。

篇五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小茴香套种技术

4月16日下午,农一师五团二连职工陈老三和同事梁社成正在自家播好的棉花行里套种小茴香。“小茴香好管理,见效快,市场价格稳定,40亩地管理好的话可增收6000元。”累得大汗淋漓的陈老三告诉笔者。

近两年,五团职工通过外出“取经”,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致富渠道。该团二连职工陈老三去年得知棉田里套种小茴香能挣钱,他就四处打听棉花行里套种过小茴香的“行

家”,了解棉花套种小茴香的经济效益、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掌握到这些信息的陈老三,在今年春播中,就对棉花行里套种小茴香模式进行大胆尝试。陈老三满怀期待的说:“到6月中旬左右就可以收获了,这项收入够支付春播的种子钱和人工费了。”

据了解,小茴香全生育期约60天,根据当前市场价,亩效益可达100元到150元,棉田套种小茴香技术就是利用小茴香生育期短,全生育期需水量少的特点,在棉花播种间行套种,既方便管理又见效快,也可为职工拓宽增收渠道。

篇六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儿菜种植技术

儿菜简介:

儿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个变种,属芽用芥菜,学名孢子芥,民间俗称超生菜,芽芽菜,娃娃菜,抱儿菜等多种叫法。在粗大的茎基部上,环绕相抱着一个个翠绿的芽芥包,如同无数孩子把娘围在中间一样,儿菜由此得名.儿菜茎基根部为短缩茎,整个短缩茎上生长着发达的腋芽,每个腋芽膨大成儿。腋芽重叠呈塔状,为主要食用器官。每个儿芽膨大后约50-200克,每株儿芽有10-25个左右。短缩茎,腋芽,外叶,乃至幼苗全身均可食用,外叶碧绿,内心(肉)洁白,绿白相间,十分诱人,清甜而不带苦味,品质细嫩,味道鲜美,一烧即粑(酥),可煮汤,红烧,炒食,烩、炸、涮、凉拌.泡菜,腌渍等多种食法。经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检测,富含钙铁,磷,维生素等,所含钙磷为其它蔬菜之首,胡萝卜素比大白菜,豆类多十几倍,瓜类多2-3倍,硫胺素(VB-1).核黄素(VB-2).烟酸(VB)的含量比大白菜.卷心菜多1-2倍,民间有一说:多食儿菜防唇干,清热败火.春节前后著名的“刮油菜”,去油腻减肥,对防治高脂肪,高血糖的优质食疗保健蔬菜佳品。

儿菜种植技术

1.儿菜优良品种的选择

儿菜的地方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外观商品性,熟期,产量,品质各不相同,差异较大。我公司致力于儿菜研究育种二十余年,联合云贵川有关科研院校,蔬菜育种专家,农技专家,重点研究推广以儿菜为主的科院机构和种子公司。我公司育种基地生产的儿菜纯度高,出芽率好,儿菜个大扁圆,菜型十分美观漂亮,绿白相间,十分诱人;品质细嫩,味道鲜美。有多个品种已成为很多蔬菜基地的主栽品种。请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早熟或中晚熟的品种

早熟品种有:极早娃、早娃一号等。

中晚熟品种有:多福一号等,具有菜形美,产量高,抗病性好的优点

温馨提示:早熟儿菜和中晚熟儿菜播期相同一致,早熟儿菜和晚熟儿菜只是生育期的长短,收获期的早迟不同;但在播种栽培时间,栽培方法以及用肥用药等田间管理是相同一致的,不能因是早熟儿菜就提前播种,也不能因是晚熟儿菜就延后播种,否则易抽薹开花或不长儿。或者

儿少且小,严重影响外观和产量。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2.播种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背阴地带,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无病虫害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8月上中旬深翻炕土;每亩撒生石灰15-25千克消毒并调节土壤酸碱度(PH值6.5-8的中性偏弱碱性),只撒生石灰,土地会变硬变瘦,加施腐熟人畜粪加过磷酸盖和草木灰以及硼镁锌等微量元素作为基肥,与苗床土拌匀,拉平欠细,开厢1.7米宽左右备用。

3.播种育苗

要想种好儿菜,播种期的选择很重要是关键,播种期选择不同效果完全不同:播种期过早,温度过高,易抽苔成棒形,开花,形成高脚;播期过迟儿少或小,成菠萝形,不易发儿成空株,易发病,产量低,失去品质和商品性。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一、重庆地区播种时间

川渝低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在8月25日至9月15日播种(8月30日-9月5日为最佳),海拔800米以上地区可提前几天播种,特别敬告(请详细阅读后再播种):以上播种栽培时间,适用于重庆,四川部分地区,川渝高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和其它个省份务必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摸索出适合当地的最佳种植时间,因地制宜试种成功后再大面积栽培。

二、苗床育苗

儿菜种子发芽适温20-28℃左右,播种前泼施腐熟粪水使厢面湿润,播种时确保撒播均匀(可拌沙),稀播后覆盖0.5cm厚的细沙,石谷子或草木灰,喷施农药后用稻草或遮阳网遮盖,当75%幼苗子叶平展时,应于傍晚及时揭去稻草或遮阳网,以防小苗徒长,如遇连日高温干旱,土面开裂,选傍晚和清晨浇水抗旱保苗,并用小拱棚架上搭遮阳网避暑,整个苗期间苗2-3次,施清淡人畜粪2-3次,当幼苗出现4片真叶时,苗龄大约25天左右,带土移出苗床以10*15cm株行距进行假植,浇稀薄人畜粪尿定根,假植15-20天左右形成老壮苗后即可定植,假植前将

个别少量特大苗,变异苗拔出扔掉;阳历9月10日前播种的秧苗必须通过假植缓苗和培育壮苗再定植;迟播苗培育30天左右的老壮苗,可直接定植,儿菜适宜栽老壮苗(生长快速,发儿早,儿大,上市早,菜形美观,产量高);不宜栽嫩苗和高秧苗(易形成高脚,生长缓慢,发儿慢,发儿少,上市晚,抵抗力差)。也可采用营养钵,穴盘专业化育苗,在营养钵,穴盘形成老壮苗后再定植。

现在很多地方采用温室大棚控制栽培,营养基质,营养钵,穴盘等新技术新设施进行专业化育苗,在营养钵,穴盘形成壮苗后再定植。此类先进育苗方式效果更佳,更值得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推广 采用。

三、定植追肥田间管理

定植选土层深厚,避风向阳,利水,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或大棚定植,南方可选择水稻收获后的稻田栽培,利用冬季空闲地栽培,高效利用土地,是农村发展“短、平、快”经济。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土地产生化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水稻收获后及时开沟排水开大厢,一般主沟深35-40厘米,沟宽30-35厘米,大厢宽控制在3.5米左右,将收割后的稻草机械切割成长约5厘米,撒施于田。【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移植前20天左右翻耕田地,翻耕前每亩撒施50-80公斤复合肥和有机肥作底肥深翻30厘米以上,土地平整后按1.8米款开厢,在定植前10天开穴(早熟儿菜以50x70厘米株行距开穴,晚熟儿菜以60x70厘米株行距开穴)每厢3行,用腐熟堆肥加过磷酸钙拌土后作底窝肥盖上,盖土后喷施除草剂防草害。10天后选择应天或晴天带土移植,定植后及时浇水定根水,定植成活后,追人畜肥水肥1-2次,以利于提苗;定植后35-40天立冬前后重施开盘肥,每亩施人畜粪尿2500-3000公斤,加尿素20-30公斤,加过磷酸钙20公斤,加硫酸钾15公斤,以及少量磷肥,硼肥或复合肥,在离植株15厘米处开一小穴,将肥水施入并盖土护根;定植后60天左右,儿菜处于迅速膨大的初期,施用人畜粪水货沼液加尿素追肥一次。

整个生育期切忌千万不要干施尿素;施肥要掌握先轻淡后浓重,先控后追的原则,要控制氮肥的过量使用,以防植株徒长,长得过旺过嫩,会导致发儿时间推迟,发儿小而且少,经不起霜冻,严重影响产量和商品菜的品质。如果氮肥施用过猛,生长温度前期温度又高,后期雨水增多,

容易出现小毛叶增多,儿上长小儿的现象。秋旱和初冬旱要勤施清淡粪水保苗,生长期缺肥水,缺硼肥和不及时采收的后期顶部有发红现象。

儿菜切忌深耕除苗,深耕易伤根传病,诱发病害,应当在土表2-3厘米浅铲或用手拔草,儿菜栽培地有2年以上相关芥菜类的不宜重茬(如榨菜,雪里蕻,青芥菜等),否则产量低和易发病。

4.儿菜病虫害防治

儿菜的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软腐病,病毒病和霜霉病,蚜虫,跳甲,和地蛆。从播种到采收前期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防治,药剂选用绿色环保,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剂。病虫害重在防治和发病初期治疗,后期严重病害时,治疗效果差。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1)苗床播种泼粪盖种后,在厢面及其附近喷洒40%乐果,蚜虱净,阿克泰,蚍虫啉等农药500-800倍液,以杀死蚜虫和蚂蚁(防搬走儿菜种子)等相关害虫。

(2)儿菜苗期防治立枯病,可用恶霉灵,猝狜丹,苗菌敌300-500倍液浸种,苗床土壤以20克药粉拌细土10-15公斤铺底,围根,也可600-800倍液喷洒。

(3)防治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施14%络氮铜水剂3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500毫克/千克),或3%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4)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施5%植病灵3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毒罢菌罢500-800倍液等。如发现有病毒感染的植株要连根拔起用塑料袋装好后在田间以外销毁,请勿扔出植株,这样病株在飞行的过程中病毒会感染其他的植株,并在发病田块连续反复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控制病情蔓延。

(5)防治霜霉病用霜疫罢,朴霜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或70%百德富500-700倍液,喷施叶背面,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气温稍高,忽热忽冷,多雨潮湿等易发生霜霉病。【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6)防治跳甲,用50-80%敌敌畏乳油8-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40%菊脂类乳油2000倍液等在跳甲幼龄期喷雾防治。防治地蛆用50%水胺硫磷600-800倍液一汤匙灌根。

(7)防治蚜虫可喷施吡虫啉,复合谏毒杀虫剂1000倍液或用黄板诱杀,每7-10天进行一次,病情严重时将会导致儿菜不结儿或儿少或小或出现光头等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在苗期和立冬前重点防治蚜虫,可喷施吡虫啉,吡蚜酮,复合谏毒杀虫剂1000倍液或用黄板诱杀,每7-10天进行一次。以上介绍农药为常用药,各种高档药和进口药效果更好,不作具体推荐,具体请咨询当地农药经销商。

5.激素和调节剂应用

(1)苗期生长过旺;生长前期为避免儿菜种植过早,肥水充足,温度过高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或形成高脚,可用矮壮素或多硝唑500-800倍液喷雾控制。

(2)立冬后由于低温寒冷,日照短而使儿菜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可用50毫克/千克赤霉素加0.3%^磷酸二氢钾或加叶面肥在晴天中午进行喷雾,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3)形成儿芽后加施生物调节剂和膨大素,促进儿菜快速生长,抢早上市。

6.儿菜的采收。

当儿芽突起超过主茎顶端完全无心叶呈罗汉状,就完全成熟最佳采收时机,此时,高产,优质,高品率也高,请及时分次采收,采大留小,若采收过迟,为保护儿芽,鲜嫩品质不劣变,应将外菜叶折弯盖心。采收时间可根据自已情况和当地售价灵活掌握。

7.儿菜对温度的要求

儿菜种子发芽适应温度20-28摄氏度;生长适宜温度10-20摄氏度;发儿芽适宜温度5-15摄氏度,超过18摄氏度不易发芽;儿芽膨大最佳温度8-15摄氏度,定植后连晴多日超过25摄氏度以上,光照和积温均达

篇七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
茴香种植效益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58546.html

    【茴香菜种植技术和时间】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