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亩产量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菊芋亩产量
菊芋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菊芋种植技术

 

  菊芋,又称洋姜、鬼子姜,是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芋原产于北美,18世纪末传入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菊芋在我国开始大面积的规模化种植。这是因为,随着科研人员对菊芋应用研究的深入,人们从菊芋的块茎中提取出了一种物质——菊粉,菊粉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一种低能量的新型糖料。菊粉具有改善肠胃功能、降低热量、调节血糖和血脂的功效。菊粉运用到生产上,多作为乳制品、饮料、烘焙食品的配料。本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菊芋的品种选育情况,以及作为提取菊粉的品种青芋2号的种植技术。希望通过收看本片,能够对想要种植该品种的朋友们能有所帮助。

  菊芋又名洋姜,地环,姜不辣,属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短日照晚熟草本植物。菊芋原产北美,经欧洲传入中国,其可食部分一般为块茎,质地细致、脆嫩,但鲜食品质不佳,块茎中含大量菊糖和果糖,是制糖和糖浆的原料,同时能够提高动物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改善肠道功能,是一种保健性食品。菊芋也能提制酒精和白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生物产业重点推广的能源性植物。叶可做猪饲料、茎皮纤维亦可利用。

  在高原地区对青芋一号品种菊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菊芋的生物学指标及产量有着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菊芋各植物学性状指标呈增加趋势,以株距 40cm,行距 80cm 时最大;不同种植密度产量比较,种植株距 40cm,行距 70cm 产量最高,显示出增产优势。

  在菊芋抗逆性研究方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以‘南芋 1 号’和‘南芋 8 号’为材料分别研究了NaCl 胁迫对菊芋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运输的影响、不同浓度 NaCl 和 Na2CO3处理对菊芋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钙离子对菊芋海水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碱胁迫对菊芋幼苗生长及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海水处理对不同产地菊芋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等。

  青芋2号菊芋该品种属菊科向日葵属。株高268厘米左右,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块茎呈不规则瘤形或棒状,地下块茎生长较集中,表皮浅红色,肉白色,平均单株产量1.243千克。适应性较强,其块茎富含大量菊糖及纤维素,其中可溶性糖12.72%,粗蛋白1.62%,粗纤维5.11%,粗脂肪1.29%,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其平均每亩产量为2200千克,平均每亩产值为1200元。抗逆性强,适种地区广泛,比较适宜在水肥条件好的川水地区栽培,种植成本低,管理粗放,产量较高,青芋2号菊芋示范种植平均每亩产2000千克,实现平均每亩产值1000元,每亩新增产值125元,经济效益显著。

  1.选地:宜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肥力较好、海拔在2500米以下、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的川水地或山旱地上种植,前茬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或蔬菜为好,避免与菊科或薯芋类作物连作。

  2.整地施基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垡,熟化土壤,纳雨增墒,消灭杂草,耕深25~30厘米;立秋前结合秋翻,水地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旱地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同时每667平方米施入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

  3.播种时间:春秋季均可播种,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秋季播种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

  4.品种选择:应选择无腐烂、无病虫、高产优质的“青芋2号”等品种,播种用的种块以30~50克重为好。

  5.块茎处理:切块后用0.8%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消毒,时间约5分钟,随后捞出晾干待播。

  6.播种方法:菊芋多采用起垄播种,垄高15~20厘米,采用机播或畜力耕种,川地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667平方米播种量70公斤、保基本苗2800株;山地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667平方米播种量90公斤、保基本苗3800株。播种深度为5~8厘米,沙土适当深播。播后应覆土镇压。

  7.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菊芋出苗后,要及时补苗,苗齐后进行中耕除草松土,松土深度在5厘米以上。幼苗长到20~3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对分枝过多的菊芋幼苗,保留1~2个健壮主茎,其余的除去。

  (2)生长期管理:

  ①浇水。菊芋较抗旱,但在块茎膨大期需要充足的土壤水分供应,若此时土壤水分充足,能大幅度提高菊芋块茎的产量。一般可在9月上中旬浇块茎膨大水。

  ②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当株高达到1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9月上旬在块茎膨大期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再进行1次叶面追肥,并摘除植株中下部抽出的侧枝,以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

  (3)成熟期管理:生长后期应减少浇水量,并将植株中下部发黄过密的枝叶除去,以利通风透光。菊芋偶有菌核病发生,发现菌核病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或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在病株周围喷洒消毒。

  8.收获与储运:

  (1)收获:10月下旬在田间植株80%以上茎叶干枯时,及时割除地上的茎叶,然后采用人工或机械等办法挖取块茎,并依大小分拣。小的做母种,大的放在背阴处晾2~3天,剔除杂质后运输或储藏。

  (2)储藏:用储藏库储藏时,温度一般控制在0~4℃、相对湿度为80%~90%;露地埋藏时,埋藏沟宽度为1~1.5米,深度1米,长度不限。根据土质情况,一般埋藏2~3层,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厘米,上部埋至与地面相平。

  (3)包装与运输:菊芋一般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可放置10~20天。运输时将菊芋用苫布盖好,防止水分大量散失、降低商品性。

 

篇二 菊芋亩产量
野地瓜的种植经济价值高(附野地瓜种植技术) 要想种植效益高需要综合开发

  野地瓜,全株有乳汁,长达10余米,匐地而生,触地易生须状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称匐地蜈蚣。因外形像枇杷,在湖北省部分地区等地称地枇杷,另外还有别名满地青、满地香、地瓜藤、地胆紫、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等。

  野地瓜可作水果栽培,适合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为双季果园。亦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柔韧翠绿的茎蔓潇洒飘逸,具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综上所述,野地瓜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国内分布:

  主要产自湖南张家界(龙山、桑植)、湖北(南漳、十堰、宜昌以西)、广西(大苗山)、贵州(纳雍、遵义,黔东南州、石阡、六盘水)、云南、西藏(东南部)、重庆、四川(达州、泸州、遂宁、绵阳、南充、宜宾、巴中、木里、屏山、乐山、安岳等)、甘肃、陕西南部。 【菊芋亩产量】

  野地瓜的形态特征 

  为匍匐木质藤本,有乳汁。茎棕褐色,节略膨大,触地生细长的不定根,叶坚纸质,倒卵状椭圆型,长约1.6—6厘米,宽约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型或浅心型,边缘有细或波状的锯齿,具三出脉,侧脉3—4对,上面被短毛;叶柄长1-2厘米花序托具短梗,蔟生于无叶的短枝上,埋于土内,球型或卵球型,直径4-50毫米,熟时紫红色(分可食和不可食两种,可食的果肉多汁,不可食的内部明显无水分,可食称之为母地果,不可食称为公地果,熟过头的地果里面或有果蛆);基生苞片3;雄花生于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 

  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春季扦插的枝条,至当年冬季即可覆盖约2平方米的地面。野地瓜的茎蔓柔软而坚韧,一年生的茎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编织筐篓及藤制工艺品的好原料。叶长2~6厘米,宽2~4厘米,翠绿色,经冬不落,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尤其是兔子、羊、鹅等视之为冬季的美味佳肴。花单性,簇生或单生于叶腋或分枝处。 

  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6~10月)端午后,进行采摘,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样蔓延 似锦,绿叶如荫;无论是生长在烈日曝晒的山岗上或是长在古森林之下,叶色总是青翠碧绿,生机蓬勃;无论是洼地,还是干旱的山岭,均能随遇而安,四时常青。

  花小,单性,藏于肥大花序托中;花序摭具短柄,簇生于土中的短枝上,球形或卵球形;苞片3,基生;雄花生于瘿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6)枚;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发育为孢隐花果,单生,球形,直径4-15毫米,成熟时淡红棕色。

  果期5-6月。

  野地瓜的经济价值

  水果价值

  野地瓜幼果青绿色,成熟淡红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干果。有数据鲜食其蛋白质含量高于无花果,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组成较为合理,其中3中抗疲劳支链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29%左右,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比苹果、樱桃、柑橘高,的确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的水果。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6~10月)端午后,进行采摘,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

  野地瓜作水果栽培,适合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为双季果园。野地瓜的价格在20-35元左右一斤,购物网站售价也有90元一斤的,果子可以做果酱,果汁等。现在四川重庆等地已经在人工种植。

  园林绿化价值 【菊芋亩产量】

  野地瓜是一张多生常绿藤本植物,四季长绿,茎匍匐于地表生长,叶片革质,可用于公园或易遭游人践踏的场所绿化。野地瓜茎蔓总是纵横交错地生长,这样就会自然的“织”成一张“巨型渔网”,能将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网住”,再加上有茂密的叶子长年“封面”,酷似加盖了一张永久性的绿色地毯,这种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它地被植物所不能及的,堪称防沙固土的极品,可与经济林木套种,具有开发成为园林绿化植物的潜在价值。

  观赏价值

  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或者直接种植在一些园林景区,它的茎蔓翠绿而飘逸,有长成以后有种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感觉。

  药用价值

  野地瓜全株都能入药,祛风除温以及通经活络是它最重要的功效,在中医中它经常会被会用于人烦的气管炎和风湿骨痛以及水肿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时既可煎制以后内服,也能直接外用。野地瓜滕熬水可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病症。

  野地瓜还具不错的止血功效,在人们意外受伤出现流血不止时,可以直接把它野地外捣碎,外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就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另外它还可以用于毒蛇咬伤的治疗,使用方法与上面相同,每天更换一次,能让身体内的毒素快速消失。

  附: 【菊芋亩产量】

  药用部位:全株 

  药用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白带 

  药用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筋骨疼痛、腹泻、痢疾、乳腺炎、水肿、月经不调、产后血气痛、便血、流鼻血、瘰疬、接骨、跌打损伤、刀伤、疯狗咬伤、痈肿、脓疱疮、毒蛇咬伤。 

  饲料价值

  野地瓜的茎蔓柔软而坚韧,叶长2~6厘米,宽2~4厘米,翠绿色,经冬不落,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尤其是兔子、洋、鹅等视之为冬季的美味佳肴,但叶子革质,鸡不吃。

  工艺价值

  一年生的茎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编织筐篓及藤制工艺品的好原料。

  野地瓜的生长习性 

  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8~12月),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样蔓延似锦,绿叶如荫;无论是生长在烈日曝晒的山岗上或是长在古森林之下,叶色总是青翠碧绿,生机蓬勃;无论是洼地,还是干旱的山岭,均能随遇而安,四时常青。 【菊芋亩产量】

  落叶性匍匐地上的木质藤本,有白色乳汁;茎棕褐色,节略膨大,生有多数不定根。叶互生,厚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6-6厘米,宽1-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稍不对称,边缘有波状齿,具3出脉,侧脉3-4对,上面绿色,疏生短刺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波短毛;叶柄长1-2厘米。 

  花小,单性,藏于肥大花序托中;花序摭具短柄,簇生于土中的短枝上,球形或卵球形;苞片3,基生;雄花生于瘿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6)枚;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发育为孢隐花果,单生,球形,直径4-15毫米,成熟时淡红棕色。果期5-6月。 

  野地瓜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种子,无性繁殖:茎。 

  栽培:当今人工栽培面积少,产量低,主要来源于自然生长。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野地瓜种植技术

  1、整地选种。

  实行三年以上轮作,深翻土地,施足基肥,灌好底墒。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并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期播种,下种后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保肥、防土层板结,提高出苗率。

  2、田间管理。

【菊芋亩产量】

  ①适时灌水、除草,若发现病株要及时将病株连同病土一起铲除。

  ②植株生长期适当增施有机肥,不施带菌肥。

  ③分别在分枝结薯阶段、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喷施地果壮蒂灵,可有效增强植株营养向根部输送能力,提高薯块抗病能力。

  3、种植时间。

  野地瓜五月份结果,六月份成熟,大概在六月半至七月份开始腐烂。可以说地瓜的结果周期很短,野地瓜的市场很大,只不过因为它的结果周期很短而且一年就结一次果所以想要种植野地瓜的朋友必须考虑到它的习性。大部分地方一年内不能轮换种植,局部地方可以,主要是因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而定。

  野地瓜种植经验:

  野地瓜栽培管理粗放, 容易繁殖, 在实际生产中 ,采用扦插繁殖能够达到快速繁育的目的 。它栽培技术简单, 只要气候[创业网:在雨季栽种,成活率高达 90%以上。以桂林地区为例,一般 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后是扦插繁殖的最好时期, 剪取1年生枝条,长 10~ 15cm,扦插基质不限,细沙或壤土均可。如果不需要快速长出,还可以直接扦插在需要绿化的地点,株行距以 15cm×15cm,3月份扦插,5月底便可以封行。同时,扦插试验显示,带有一个节的茎段就有可能发展成一个种群,因为其节触地生根的特性很容易长出新的植株。

  据多年的栽培经验,野地瓜地栽后,在苗期,要注意浇水和拔除杂草,封行后,每周浇水1次即可。在营养生长季节,对 N、P 的需求量较大,可根据其长势和 立地条件,在雨天撒施一些含 N、P较高的尿素、复合 肥,以促进苗木生长。地枇杷抗逆性强,适宜粗放管理,种植后无需经常更换和经常性的人工修剪。其成片栽植的群落中很少 有其它杂草, 病虫偶尔会有食叶害虫发生,如竹蝗、骷髅、天蛾等,需早防治。

  野地瓜种植提醒:

  野地瓜的成品水果价格较高,一般可以卖到60元以上,但综合起来种植效益并不显著,因为产量较低。在目前没有太大的种植效益,除非出现成熟的品种和技术。

  不过,在山地较多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可以开发这个种植项目,因为野地瓜种植简单管理粗放,适合大批量种植,且要综合开发野地瓜整株的经济价值,只卖水果的话利润不高。

  注意:大规模种植之前最好先进行试验,以免遭受损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256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