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生日对联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伤感生日对联篇一
《祝寿生日的对联》

祝寿生日的对联

【男寿联】

名高北半 寿比南山

德为世重 寿以人尊

菊水不皆寿 桃源境是仙

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

寿考征宏福 和平享大年

露滋三秀草 云护九如松

南山欣作颂 北海喜开樽

上苑梅花早 仙阶柏叶荣

筹添沧海日 嵩祝老人星

筵前倾菊酿 堂上祝椿龄

椿树千寻碧 蟠桃几度红

坐看溪云忘岁月 笑扶鸠杖话桑麻

人如天上珠星聚 春到筵前柏酒香

杏花雨润韶华丽 椿树云深淑景长

岭上梅花报春早 庭前椿树护芳龄

红梅绿竹称佳友 翠柏苍松耐岁寒

德如膏雨都润泽 寿比松柏是长春

寿考维祺征大德 文明有道享高年

琥珀盏斟千岁酒 琉璃瓶插四时花

天上星辰应作伴 人间松柏不知年

室有芝兰春自韵 人如松柏岁常新

海屋仙筹添鹤算 华堂春酒宴蟠桃

志大年高一身干劲 童颜鹤发满脸春风

体健身强宏开寿域 孙贤子肖欢度晚年

左吟太行右挟东海 光浮南极星起老人

海屋春秋增添筹算 平泉花木颐养天年

有德流仁讴歌送喜 增荣益誉眉寿保年

花好月圆庚星耀彩 兰馨桂馥甲第增辉

北海开樽本园载酒 南山献寿东阁延宾

节界中秋月圆人寿 筹增上算桂馥兰馨

曲谱南薰四月清和逢首夏 樽开北海一家欢乐庆长春 喜享遐龄寿比南山松不老 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 五十寿

五岳同尊唯嵩峻极 百年上寿如日方中

数百岁之桑弧过去五十再来五十

问大年于海屋春华八千秋实八千

不福星,真福星,即此一言,可为君寿

已五十,又五十,请至百岁,再征余文

六十寿

八月秋高仰仙桂 六旬人健比乔松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 春秋不老大德大年

七十寿

人歌上寿 天与稀龄

从古称稀尊上寿 自今以始乐余年

八十寿

渭水一竿闲试钓 武陵千树笑行舟

日岁能预期廿载后如今日健 群芳齐上寿十年前已古来稀 九十寿

瑶池果熟三千岁 海屋筹添九十春

四化行春新岁月 九旬益健老青年

百岁寿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正逢

称觞共庆千秋节 祝嘏高悬百寿图

【女寿联】

岁寒松晚翠 春暖蕙先芳

慈竹荫东阁 灵萱茂北堂

瑶池春不老 寿域日一祥

萱草凌霜翠 灵芝浥露香

天朗气清延晷景 辰良日吉祝慈龄

蔷薇香送清和月 芍药祥天吉庆花

梅子绽时酣夏雨 萱花称满霭慈云

丹桂飘香开月阙 金萱称庆咏霓裳

宝婺辉联南极晓 斑衣彩舞北堂春

春风绛帐谈家国 绕膝扶床戏子孙

黄花拟节凌秋晚 谏果回甘索味长

萱茂华堂辉生锦帽 桂开月殿曲奏霓裳

恭俭温良宜家受福 仁爱笃厚获寿保年

花发金辉香蜚玄圃 斑联玉树春永瑶池

五十寿

庭帏长驻三春景 海屋平分百岁筹

婺宿腾辉百龄半度 天星焕彩五福骈臻

六十寿

青松翠竹标芳度 紫燕黄鹂鸣好春

玉树阶前莱衣兑舞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

七十寿

金桂生辉老益健 萱草长春庆古稀

愿岁岁今朝以腊八良辰陈千秋雅戏

祝婆婆老福从古稀七十到上寿百年

八十寿

八秩寿筵开萱草眉舒绿 千秋佳节到蟠桃面映红

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 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 九十寿

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 长春不老添润当称百岁人 设帨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称觞逢此日祝萱颜百岁有奇 百岁寿

桃熟三千瑶池启宴 筹添一百海屋称觞

风范仰坤仪欢呼共祝千秋节 期颐称国瑞建筑应兴百岁坊

【双 寿 联】

椿萱并茂 庚婺同明

河山并寿 日月双辉

家中全福 天上双星

斑衣人绕膝 白首案齐眉

梅竹平安春意满 椿萱昌茂寿源长

园林娱老儿孙好 夫妇同耕日月长

风和璇阁恒春树 日暖萱庭长乐花

瑶觞春介齐眉寿 锦砌晖承绕膝花

南极星辉牛斗度 北堂萱映凤凰枝

并蒂花开瑶岛树 合欢酒进碧筒杯

椿萱并茂交柯树 日月同辉瑶岛春

年享高龄椿萱并茂 时逢盛世兰桂齐芳

南极星辉斑联玉树 北堂瑞霭花发金萱

德行齐辉一门合庆 福寿大衍百岁同符

红杏争春群芳献瑞 白华养志二老承欢

举案齐眉桃筵献实 奉觞上寿梅岭传春

柏翠松苍感歌五福 椿荣萱茂同祝百龄

花放水仙夫妻偕老 图呈王母庚婺双辉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普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五十寿

屈指三秋天上又逢七夕

齐眉百岁人间应有双星

六十寿

花甲齐年弱项臻上 芝房联句共赋长春

璧合珠联图开周甲 伯歌季舞燕启良辰

七十寿

日月双辉惟仁者寿 阴阳合德真古来稀

鹤算频添开旬清健 鹿车共挽百岁长生

八十寿

鸾笙合奏和声乐 鹤算同添大耋年

盘献双桃岁熟三千甲子 箕衍五福庚同八十春秋 望三五夜月对影而双天上人间齐焕彩

占八千春秋百分之一椿庭萱舍共遐龄

九十寿

人近百年犹赤子 天留二老看玄孙

耄耋齐眉春深爰日 孙曾绕膝瑞启颐年

百岁寿

孙子生孙上寿同臻称国瑞

老人偕老百年共乐合家欢

【横 披】

通 用

人寿年丰 莱彩承欢 康乐宜年

男 寿

鹤算筹添 庚星耀彩 大椿不老 南极星辉 鸠杖熙春 第增辉

女 寿

蟠桃献寿 星辉宝婺 金萱焕彩 璇阁大喜 双 寿

椿萱并茂 天上双星 庚婺同明 柏翠松青 共颂期颐 榴花献瑞 古柏长春 甲婺宿腾辉 萱庭日丽 盘献双桃

伤感生日对联篇二
《贺生日寿对联》

贺生日寿对联

贺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绮岁授书夸慧质;芳年就傅庆生辰。(十岁)

戴洋不作天边吏;逸少偷窥枕内书。(十岁)

就傅芳年丰神俊逸;授书绮岁头角峥嵘。(十岁)

就傅胜衣贤揆初度;垂髫总角岐嶷英姿。(十岁)

贺二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射策才应如贾傅;请缨志不让终军。(二十岁)

就傅芳年丰神俊逸;授书绮岁头角峥嵘。(二十岁)

射策抱宏才志学逾期刚五载;悬弧庆初度生辰纪日仅兼旬。(二十岁)

贺三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词赋登坛方半甲;功名强壮蚤旬年。(三十岁)

三十而立正青春;百年事业勇担负。(三十岁)

辉腾宝婺三十寿;青发奇葩而立年。(三十岁)

燕桂谢兰年经半甲;桑弧蓬矢志在四方。(三十岁)

黄鹤下飞知报喜事;白猿高唤来进寿丹。(三十岁)

正值壮年应知不朽方为寿;恰当而立须识文章可永龄。

正值壮年应知不朽方为寿;恰当而立须识文章可永龄。(三十岁)

贺三十六岁生日寿辰对联:

三十六载灵椿逢甘露;二十四时翠竹沐和风。

正值壮年,人如松柏岁常新 ;恰当而立,兰馨桂馥甲第增辉

三十六载金玉其心;二十四时仁义为友。

青天大道三十六;黄土高坡七十二

春去春回三十六;云卷云舒九十九

三十六秋辛酸苦辣如平路;六十四载苦尽甘来享太平

三六年华年富力强节节高;奔四季节身强体壮事事顺

贺四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蟠桃捧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四十岁)

七篇道德称尧舜;四十存心全天真。(四十岁)

不惑但从今日始;知天犹得十年来。(四十岁)

纪事桑弧当胜日;韬光市井正强年。(四十岁)

不惑男儿当不惑;辉煌前景更辉煌。(四十岁)

四十春秋,尝尽苦涩,始得家业双全。

不惑之年,苦尽甘来,终成禄寿之福。(四十岁)

贺五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五十华诞开北海;三千朱履庆南山。(五十岁)

庭帏长驻三春景;海屋平分百岁筹。(五十岁)

半百光阴人未老;一世风霜志更坚。(五十岁)

读书砥行堪知命;安富尊茶且慕亲。(五十岁)

大衍宏开光禹范;知非伊始学蘧年。(五十岁)

年齐大衍经纶富;学到知非德器纯。(五十岁)

海屋筹添春半百;琼池桃熟岁三千。(五十岁)

天边客送千秋节;庭下人翻五色裳。(五十岁)

五秩康强志如钢;四时健旺气若虹。(五十岁)

元龙早日推湖海;安石中年有竹丝。(五十岁)

五岳同尊唯嵩峻极;百年上寿如日方中。(五十岁)

学到知非宏开寿域;年齐大衍共晋霞觞。(五十岁)

人方中午五十日艾;天予上寿八千为春。(五十岁)

教秉尼山乐天安命;学符伯玉寡过知非。(五十岁)

花甲正圆十年再造;林壬入颂百岁半临。(五十岁)

吾辈当惜分阴万八千日莫虚掷;劝君更尽杯酒四十九年应知非。(五十岁)

不福星真福星即此一言可为君寿;已五十再五十请至百岁再征余文。(五十岁) 数百岁之桑弧过去五十再来五十;问大年于海屋春华八千秋实八千。(五十岁) 贺六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二回甲子春初度;举国笙歌醉太平。(六十岁)

延龄人种神仙草;纪算新开甲子花。(六十岁)

颂祝遐龄椿作纪;筵开寿宴海为樽。(六十岁)

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六十岁)

纪寿欣逢新甲子;培香喜掇早丹花。(六十岁)

颂晋林壬欣介寿;算周花甲乐延年。(六十岁)

耳顺正时犹点额;乡闾杖处尽称觞。(六十岁)

杯倾北海辰被度;颂献南山甲再周。(六十岁)

八月秋高仰仙桂;六旬人健比乔松。(六十岁)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春秋不老大德大年。(六十岁)

前寿五旬又迎花甲;待过十载再祝古稀。(六十岁)

庆祝三多琼筵晋爵;祥开七秩玉杖扶鸠。(六十岁)

海屋添筹林壬洽颂;乡闾进杖花甲征祥。(六十岁)

花甲齐掉骈臻上寿;芝房联句共赋长春。(六十岁)

花甲虽周犹可大显身手;精神尚旺定能再扬先鞭。(六十岁)

海屋添筹不纪山中花甲子;花封多祝应知天上老人星。(六十岁)

贺七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人歌上寿;天与稀龄。(七十岁)

一乡称长者;七十日古稀。(七十岁)

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七十岁)

三千朱履随南极;七十霞觞进北堂。(七十岁)

入国正宜鸠作杖;历年方见鹤添筹。(七十岁)

当看山河今宛在;谁言七十古来稀。(七十岁)

青霜不老千年鹤;锦鲤高腾太液波。(七十岁)

童颜鹤发寿星体;松姿柏态古稀年。(七十岁)

休辞客路三千远;须念人生七十稀。(七十岁)

国中从此推鸠杖;池上天今有凤毛。(七十岁)

杖国鸠扶人歌上寿;筹添鹤算天与稀龄。(七十岁) 桃熟三千欣看献瑞;旬天八十庆溢添筹。(七十岁) 庆祝三多琼筵显爵;祥开七秩玉杖扶鸠。(七十岁)

海屋添筹古来稀者今来盛;华筵庆衍福有五兮祝有三。

贺八十岁生日寿辰对联:

耆年可入香山寿;硕德堪宏渭水漠。(八十岁)

告存不待邀天禄;梦卜能遗显国琛。(八十岁)

杖朝步履春秋永;钩渭丝纶日月长。(八十岁)

春酒流香酣寿酒;耄龄添美祝遐龄。(八十岁)

阳春正献瑶池瑞;耋老频添海屋筹。(八十岁)

渭水一竿闲试钓;武陵千树笑行舟。(八十岁)

文移百斗成天象;月捧南山作寿杯。(八十岁)

卓尔经纶传渭水;飘然风致赴香山。(八十岁)

天赐期颐长生无彬;人间百岁只庆有余。(八十岁) 宝树灵椿三千甲子;龙眉华顶九十春光。(八十岁) (七十岁)

伤感生日对联篇三
《七十岁生日对联精选》

古稀双庆,风雨同舟携手百年人生;

儿孙反哺,龙飞凤舞造福一方社会。

童颜鹤发寿星体,

松姿柏态古稀年。

当看山河今宛在,

谁言七十古来稀。

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七如子颂,

长春不老添寿当称古稀贤人。

令八仙齐聚祝健康长寿,

和子孙万代享荣华富贵。

福如东海添喜辰,

寿比南山增华体。

治家岁月春常在,

当世丰神古所稀。

五子登科千金来,

长春古稀齐贺春。

一家欢乐庆长寿,

七旬平康祝古稀。

东海贺寿,天赐遐龄,七十载辛劳积累,聚财富传孝四邻; 南山送福,地增华岁,三百里欣喜交汇,集祥和享誉一方。

七旬风雨,斗转星移,家业全靠父母奠基;

二老寿诞,体健心宽,儿孙共祝福禄齐天。(吉庆延年)

伤感生日对联篇四
《伤心欲绝流泪的伤感说说:希望他会记得你每次生日》

伤感生日对联篇五
《对联常识》

对联基础知识-----主讲:霜魂各位群友好!首先感谢众群友的抬举,让我主持对联研讨。其次,这里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而已,不是权威。在讲座的过程中,各位群友可随时提问,如果我回答不了的,我会去查一些资料,再和大家探讨,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和有争议的内容,留待讨论结束后进行,即使我的意见与大家的想法相左,也留待讨论结束后再进行。还有,所有人所用的字号小于15号,颜色用冷色,发图只发默认图(表情图)。第一节、什么是对联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单边只有一句,则上联标逗号,下联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或称为“自对联”。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对联的五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对(谐),逻辑相通。两句为对联,四句为绝,八句为律,十句及以上为排(赋)。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例:  上联:春 来眼际  下联:喜 上眉梢(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病例:  上联:春来 眼际  下联:风光无限 (“风光”和“春”虽然都是联句中的主语,但是字数不同,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称为联脚即可。)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病例:  春来眼际  悲上心头  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这是不行的。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的基本要素。 三、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

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例:  春来眼际  喜上眉梢  名词 动词名词(名词性偏正词组)  病例:  春来眼际 (名词 动词名词;细分:“眼、际”均为名词)  风光 无限 (名词 形容词;细分:“风、光”名词,“无”副词兼动词,“限”名词) 四、平仄相对(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律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例:  春来眼际  平平仄仄  喜上眉梢  仄仄平平  上联联脚“际”普通话读去声,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下联联脚“梢”读阴平,归入平声字。“际”和“梢”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而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不过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如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悲上心头”,虽然“春”和“悲”都是平声,但整幅联作从声律上说是没有问题的。  除联脚字平仄必须相反(且上仄下平)外,其他哪些字可以不相反,哪些必须相反?这就涉及到对联声律更多的规则,将在后面继续介绍。五、逻辑相通通俗地讲,就是符合人们所掌握和公认的常识(通,就是能解释通,符合人们生活的常识性认知)。逻辑病句:家徒四壁千书柜==坦荡襟怀行厚道==茫然尘世树平心坦荡襟怀行厚道坚贞气节铸忠心至此,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常用“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其含义就是:此联作在内容(包括意境、逻辑关系)、词性、声律等各个方面都符合要求。  古代常将对联悬挂、张贴于店堂庙宇的楹柱上,所以对联又称楹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联的形式、用途和种类也有不少新的变化,“楹联”便成了对联的雅称。  对联有各

种分类。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单边30字及以上为长联。按用途和内容(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手法(联格)划分,类别很多。用于张贴的春联、寿联、婚联、挽联通常加一个4个字的横批(从右自左书写)。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结合上述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分类,现略举数例,请尝试分析每幅作品在内容、词性、声律三个方面的工整情况。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春联)  处处欢歌遍地  家家喜笑连天(春联)  陌上春来花似锦  庭前鹊闹客如云(春联) 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贺寿联) (顾宪成题东大书院。“书院”是古近代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场所。书院联书卷味浓厚、书生气十足,自成一派,对仗工整,佳作颇多。此联即为经典的复字、叠字、顶针联)该内容搜集于互联网。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顶针联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第二节、对联的分类对联按内容分类:意境联,哲理联 机巧联 ,常见的就这三大类:一、意境联 对联的意境就是对联所表现的境界风弹曲水波弦乱=雁写长天暮纸宽一管苍凉吹月落=满怀寂寞引潮生一般意境 联的评判标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词性,结构,关联性,声律,格律,意境,逻辑等二、哲理联万事均由天做主==一生难与命

争衡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说白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三、机巧联机巧联的种类很多,我这里只举俩种,也是平时大家玩的比较少的,最常见的就是句子里含有典故,有的是很明确的,有的是分散嵌在句子里的。1、无情对 白日依山尽==青年司马光2、玻璃联 山中日出==水里风来第三节、对联的“内容相关”问题内容不相关的毛病在“你出我对”的即兴对联中普遍存在。即兴对联不排除随心所欲的休闲娱乐功能,但如真心希望提高联艺,内容关联问题就不能不加以重视。下面是摘录的几个病例:  山路踏青风满袖  阳关辞故泪两颊  上联描写身心愉悦的“踏青”,下联却是伤感的“辞别”。  焰火升腾空灿烂  恩师仙逝徒伤心  无须多说,问题显而易见。  西疆腾热浪  北国化冰封  (上联应是颂扬西部开发,而下联“化冰封”很难有更深层的含义)  出句:味醇香郁铁观音  对句:手忙脚乱土郎中     字正腔圆洋教授     肢碎身残泥菩萨     活血化瘀金罗汉  这个例子中,第一、二个对句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第三个“泥菩萨”对“铁观音”在内容上是对应了,但是“肢碎身残泥菩萨”和出句的“味醇香郁铁观音”所表达的意义仍是相隔太远;“活血化瘀金罗汉”是四个对句中较能匹配出句的句子,但“活血化淤”说功用,“味醇香郁”说味道,内容关联度仍不够,如将出句改为“生津止渴铁观音”则关联度更强。  要想对出好句,而不是只为了一时的娱乐,就不能只看到其中的部分词句,仓促应对,应该对整个出句加以足够的分析,揣摩出句要表达的主题,然后认真遣词造句,努力使对句和出句能构成一个整体。  对联从内容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对应方式达到整体统一。(一)上下联内容的正向关联——正对  上下联的具体内容相同或者相似,但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这叫“正对”。例:  登楼看月胸襟阔,  把酒临风感慨多。(二)上下联内容的反向关联——反对  通过一正一反(常使用反义词)的描写或说理,表达同一个主题(通俗地讲就是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个道理)。例:  多言即少味,  无欲斯有为。(三)上下联内容的连续性关联——串对  串对也叫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串对,与诗钟的合吟差不多)。例: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根据正对、反对和串对的特点,大致可以这样来分析出句:如果出句已经具有完整的意义,对句就考虑从另一个侧面去写;如果出句含有表达正面意义的形容词或副词,对句就使用反义词从反面去写(反之亦然);如果出句只说了一半,对句就需要顺着出句的思路写完另一半。如果是自己创作成联,则需要练习使用各种关联方法。 第四节、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形式 对联的基本规律一般概括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等要素。但是也有许多特殊的形式,其中有些形式鲜为人知。 (一)借对   对联是倾向于工对的,联家千方百计谋求对仗精工。传统诗词格律中的借对法,即可把不能相对的词语变成能相对者,甚至变成极工的对仗,从而使对仗获得更多的自由,提供了一条宽工转化之途径。借对可分为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 1、借义对   作为对仗之字词,用句中原义虽非工对,但其另有他义,借之以对仗则属精工,此为借义对之原理。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七律《曲江》) “寻常”是普遍的意思,但古制以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故可借为量词,与“七十”相对为工。地有七星邻北斗;  人如二客伴东坡。 (清·百文敏、吴山尊对句于肇庆七星岩) “东坡”为苏轼之号,是专用名词,现借“东”为方位名词,而与“北”成工对。好句不妨灯下草;  高龄可辨雾中花。 (佚名题眼镜店) “草”本为动词,此处借为花草之草,以与“花”相对。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清·严问樵挽姬人朝云联) “朝云”为姬人名,现借“朝”为时令类词对“暮”,借“云”为天文类词对“雨”成工对。席上不分南北;  眼前只见东西。 (笔者讽酒官联) “东西”为物品,现借之为方位名词与“南北”相对。解脱拈花刚佛日;  证明因果在仙霞。 (清·孙叔平挽邢克均巡抚之妻于福建) “佛日”即佛之生日,死者适于该日去世,此处借年月日之“日”为太阳之同义词“日”,以与“霞”作天文对。“仙霞”即仙霞岭,借“仙”对“佛”,借“因果”之“果”为花果之“果”,以同“花”相对。 2、借音对   两字本不能相对,但其中之一有同音字与对方为工对时,则可借音而对。借音对常多用于颜色对,此种不被联家作为工对,实不得已而为之,因而少用之。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轻。 (杜甫《泰州杂诗》) 句内借“珠”为朱

伤感生日对联篇六
《对联小故事》

抗日战争年代,重庆曾有人在土地庙写的对子:

上联: 婆婆莫搽摩登红,谨防特务打主意.

下联: 公公要留络腮胡,免得保长拉壮丁.

苏东坡同他的朋友佛印和尚论佛事,佛印大吹大擂.躲在帘子后的苏小妹听见后就想讽刺佛印一下,便写了一句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看了是在挖苦自己,所以不甘心.想了一下就对了个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看后大声说对的好,对的妙.

从前有个地主过生日,有个富人给他写了个连环式上联: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后来有个才华出众的农人看了后句给对了个下联: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起未打莫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有一个地主剥夺农民的钱财父子俩双双买了个"进士"地主的老婆和儿媳也被封为夫人.年三十晚上地主在家门上贴了个对联:

上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下联: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贫苦的农民恨之入骨,夜里就把对联给改了几笔:

上联:夫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下联: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金圣叹是个大才子,小时候就聪明过人,因此请的教书先生经常换人,因为金圣叹很不好教。

一次,金圣叹的父亲又给他请了一们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先生来了,与金圣叹的父亲闲聊了一会儿。到了吃饭的时间,金圣叹也从外面回来了。见饭菜已摆上,金圣叹就径直坐到了上座。老先生见金圣叹如此无礼,自然是不高兴,但看金圣叹的父亲溺爱孩子,还不肯说,就更不高兴,但自己又不好直说,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老先生说:“我看小孩子很机灵,给出个对子上联,看能不能对。”

不待金圣叹的父亲客气,金圣叹就说:“说吧,能对上。”

老先生十分不满金圣叹的张狂,就说出了对子的上联,为:“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反在孔子上。”这一上联两样东西都在脸上,另外眼珠子谐音“朱子”,指宋代大儒朱熹,鼻孔子指孔夫子,朱子在孔子之上,意为后辈反倒在上,暗讽金圣叹不懂得尊重前辈。

金圣叹略略思索,说:“有了!”然后说出了下联,为“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倒比先生长。”眉指眉毛,须指胡须,人生出来,先长眉毛,后长胡须,这两样东西也都在脸上,后长的胡须比先长的眉毛长。另外先生又指长者,后生又指晚辈,因此意指后辈倒比老者有长处,反击了老先生。

老先生听罢对金圣叹的父亲说:“这个孩子我教不了,您另请高明吧!”

纪晓岚随乾隆微服到山海关,乾隆想考考纪晓岚的智力,出对曰:

“山海关虎越龙腾。”

此联看似简单,其实有相当的难度。细心一读你就会发现,联中包含了“山中有虎,海中有龙”之意。纪晓岚并未当即对出,而是第二日游到水月寺,触景生情,这才对出“水月寺鱼游兔走”。取“鱼在水中,游兔生月宫”之意,甚是工整,引得乾隆帝拍手叫绝。

郑板桥做知县时,一日,有一位老先生前来告状,言说他在一家财主家教书,原商定全年酬金八吊钱,但到了年底,财主却分文不付。郑说:大概是你教得不好,误人子弟吧!我先考考你的才学,遂指着大堂悬挂的灯笼出一联:

四面灯,单面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老先生听了即对道: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据传,曾有一出生在南方的人,去北方当了县令,常以戏谑他人取乐。一日,假邀一贫穷书生饮酒,向众人炫耀自己的政德。席间,见书生头戴草帽,身穿棉袍,甚是寒酸,便吟道: 穿冬衣,戴夏帽,胡度(胡涂)春秋

穷书生知在嘲笑自己,便即起而去,边走,边向众人高声喊道:

生南方,坐北方,浑长(混帐)东西

相传,清朝有一个名叫张继贤,因犯私通罪入狱,办案司在看张的供状时,发现供状写得超众,颇有才华,遂提审张试问:

本院昨夜听更,五更三点,三点五更,五五二十五点,喜者喜,悲者

悲,尔小生,喜里有悲,尔小生,喜里有悲

张即答曰:

小生今朝卜卦,八卦六爻,六爻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吉者吉,凶者

凶,大老爷,凶中求吉,大老爷,凶中求吉

办案司于其状上批曰:赦之!

相传,有一年,清乾隆皇帝访游江南,一日,行至一个叫通州的小镇,顿时,联想到了河北省的那个通州,便出一联要随行答对,联曰: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但随行官员中,无一人能答。消息传到了一个士卒跟前,他想到了

才看到的许多当铺,于是作了一联送于乾隆,乾隆看后大悦,并命

予嘉奖。那下联是: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清代两广总督张之洞,常以傲慢待人。一日,接到梁启超的书信,见书着:“愚弟梁启超顿首拜”。张之洞甚为恼怒,即书一联,叫人送到门外去,那联书曰:

披一品衣,报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梁启超看了,即回对道: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张之洞只得出门相见。

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遇到一老和尚出的上联要他答对,而长期不能对答,联曰: 半夜二更半

金圣叹后因抗粮哭庙一案而被判了死刑。临刑时,他猛想起时值中

秋,颇有伤感,在触景生情中,忽记得那半副对联的事情,当即换

来儿子,叫他告诉老和尚:

中秋八月中

毛泽东巧对对联的故事

游学安化巧对夏默庵

1917年秋天毛泽东到安化游学时,求见该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庵先生,夏是该县饱学之士,巧出上联含蓄问春,要求毛泽东对出下联,以试才学高低。写着 “ 绿杨树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的上联放在桌子上。

毛泽东才思敏捷即兴酬答对出下联,联曰 “春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隐含典

故,反诘得体,寓意深邃。对句天衣无缝,精巧谐趣,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两联合起来是:

绿杨树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春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庵对毛泽东的才华惊异不已,立即道歉热情接待,并留居食宿,彻夜长谈,视为挚友。临别时送8块大洋作路费以表惜才之情。

借书巧对萧三

毛泽东1909年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得知同校同学萧三有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就前往借阅。当时萧三与毛泽东过往尚少,不甚了解,又很自傲,对韶山冲来的“乡巴佬”瞧不起,就故意要他对上一联方可出借,萧三出上联:

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

这是拆字组合联,不易对上,但毛泽东略加沉思即赋:

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应对工巧,萧三听罢,忙说:“请恕小弟无理,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说完,将书借给毛泽东,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

以对联欢迎李立三

李立三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受党中央委派到湖南时,二人在长沙毛泽东住所见面。毛泽东迎客说:

洞庭有归客;

李立三随即应对:

潇湘逢故人。

久别重逢之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出名的才女,两人常对诗对联取乐。相传苏小妹是门楼头,即前额突出。苏东坡就说:

未出门前三五步,

额头已至画堂前。

苏东坡脸长的长。苏小妹就回敬道:

去年一滴相思泪,

至今还未流到腮。

苏小妹是窝窝眼,即眼眶深陷。苏东坡就抓住这一点,写诗道:

几次拭泪深难到,

留却汪汪两道泉。

苏东坡是个大胡子,苏小妹自然不肯放过。回诗道:

几回口角无觅处,

忽听毛里有声传。

总之,兄妹俩谁也不让誰,在善意的嘲讽中却是乐趣无穷,相处甚好。

‘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相传清代的乾隆皇帝宴请群臣,指着一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者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指六十岁,"花甲重逢"指两个六十岁,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岁,恰好是一百四十一岁.有个叫纪晓岚的学者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指七十岁,"古稀双庆"指两个七十岁,再加上"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

话说以前有个学识渊博的老秀才,每次考试时其答案虽然精辟,但总对不上靠官的胃口,所以一直都没考上。这一年,他又满怀希望去应考,同去的还有一位同乡的公子,样貌俊俏,但胸无半点墨。考完试后,等放榜一看,老秀才照样名落孙山,而俊俏公子却榜上有名。于是老秀才心生感概,题笔写一副对联:不嫌文丑,唯爱颜良。用来讽刺当时的科举制度。

此对联运用了一语相关,“文丑”“颜良”都是三国时的大将,这里暗指那位同乡公子文章写得差却凭借俊俏的外表成功等上仕途。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是一个很喜欢吟诗作赋的高手。有许多关于他巧出妙对联的故事。而且所做对联新颖别致,流传至今。

有一次,苏学士与他的好友黄山谷在一棵松树下饮酒下棋。一阵微风吹来,一粒松子掉到棋盘上。苏东坡手拈松子,笑着对黄山谷说:“我有一上联,你要是在三步棋的时间内对不上来,就要罚你饮三杯酒。”黄山谷望着苏学士那飘飘欲仙的长髯说:“你这个大胡子既然有此雅兴,我当然奉陪罗。对不上,甘愿受罚。”苏东坡口占一联: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山谷望着湖边的青青柳丝下,有一垂钓者。心中即得一联。但是,黄山谷想喝苏东坡为他斟的那杯酒,就故作危难之相,表示达不出来。苏东坡以为真的难倒了黄山谷,就笑吟吟地倒酒递到黄山谷面前。黄山谷一把抢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东坡知道自己被戏弄,连赞:“妙对。”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日落西山,天色渐晚,苏东坡与黄山谷收棋归家。黄山谷见晚霞明灿,回头对苏东坡即景生情吟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然后拉着苏东坡向前奔跑。苏东坡蹲下身子,使得小个子的黄山谷使出浑身解数,也拉他不动。然后苏学士一松手,使得黄山谷跌了个仰面朝天。苏学士哈哈一笑,吟道: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朔雪飞空,农夫齐诵《普天乐》。

元方去商店买东西,老板知道远方很聪明,就出了个对联上联是:小学生三元及第。远方随口答出:大老板四季发财.让大老板非常高兴。

用有关名人名言对对联

扼住命运咽喉奏出支支悲壮乐曲

锤炼钢铁意志写下灿灿绚丽人生

某日朋友请客,八个人其中有一个日本人一个美国人都是中国通,不知怎么就说到义和团哪儿去了。美国人说义和团很愚昧,说外国人是鬼。日本人就出了个上联:千年蒙昧,东洋鬼与西洋鬼。西部小王应声对曰:万里英雄,戚继光和黄继光。

伤感生日对联篇七
《为男孩拟12岁生日对联一副》

为男孩拟12岁生日对联一副

光阴荏苒,苦经十二春秋 岁月饶人 乐迎一纪时节。 横批:快乐成长

伤感生日对联篇八
《三周岁生日对联》

三周岁生日对联

三岁春秋杏花朝雨洗凝脂,

千重曈昽黛兰暮云滴莹露。

昔日欢笑玉女步步生金莲,

今朝开颜伊人纤纤吐牡丹。

细柳娥眉堪似沉鱼落雁,

樱唇笑颜愈胜羞花闭月。

愿汝儿言出即诗最似咏絮才, 祝小女挥墨必赋厚比金镶玉。 爱子三岁岁岁平安,

华庭生辉辉辉照耀人。

横联:吴宅风光

贺吾女三载生辰四季平安一心一意呵护 喜家人五福临门六六大顺十全十美安康 上联:春风育花 育才育貌流风盼 下联:璞玉呈瑞 呈福呈祥合家喜 横批:金玉润岁

伤感生日对联篇九
《语言得体》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6534.html

    上一篇:孩子的评价

    下一篇:剩下半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