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最高的银行

| 银行招聘 |

【www.guakaob.com--银行招聘】

  存款利率最高的银行是哪家?也成了储户们最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年利率最高的银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年利率最高的银行

  2017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表出炉!利息最高的银行竟然是...

  机构发布的各银行最新存款利率显示,银行各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有所提高,不过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异仍大。其中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偏低,城商行的存款利率则通常都比较高。就拿部分银行在北上广的定期存款利率做对比,农行、建行、交行、招行的存款利率最低,其中一年期利率只有1.75%,而渤海银行、上海银行的存款利率则比较高,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5%,两者利率相差0.20%。如果有两个储户分别把10万元存在农行和上海银行,前者一年能获得的利息为1750元,后者能获得的利息为1950元,两者相差200元。

  银行偏爱中短期定存

  除了上调上浮幅度,也有部分银行下调了部分期限的利率。国有大行中,两年期存款利率最低上浮由上季度的7.14%降到了0,而三年期和五年期最低存款利率依旧没有上浮。另外,数据显示,在调查的604家银行中,没有一家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上浮达到30%。

  国有五大行活期存款利率甚至低于基准利率,年利率最高的银行仅为0.3%,粗略计算1万元的活期存款,一年下来只有30元的利息。按照6月份CPI1.9%的涨幅来看,相差1.6%。在这种低利率下,活期存款是一种不合适的储蓄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远小于其他各期限上浮幅度,大多数银行一年期利率上浮幅度都在30%及以上。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银行吸收存款的意愿加强,但考虑到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未来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采取降准降息的措施,银行对于吸收长期存款的动力不大,对于成本较低的中短期资金较为渴求。因此对两年期以内定期存款上浮力度较大,对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力度较小,甚至多家银行出现期限与收益“倒挂”的现象。

  瑞士时间:2016年1月21日下午4点,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2016冬季达沃斯做了主旨演讲。李副主席提到:去年一年,我们中国的居民新增储蓄的存款就超过了4万亿人民币,2008年以来中国的居民储蓄累计增加了35万亿人民币,这是中国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都有充分的条件。

  在李主席这番讲话中提到了有效投资,在当前经济下滑,银行全面进入负利率时代,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实际上是亏本的,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投资?

  新华网:互联网理财受青睐

  新华网报道,经历了2016年以来的股市弱势震荡,观念出现了哪些变化?一项针对上海中青年市民的调查显示,在银行储蓄仍为主要理财方式的同时,互联网理财正越来越引发关注。

  调查显示,上海中青年市民投资风格稳健。38.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选择理财产品的标准是“是否保本”,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收益率”(34.8%)。

  在理财产品选择方面,银行储蓄占比达到53%。不过这个比例较2015年首次调查时的67.9%出现了明显下降。排名第二位的银行理财产品(42.5%),同样也是低风险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收益水平逐步下降,以余额宝及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仍受到了37.8%受访者的青睐,排名由上年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超越了股票和基金。调查报告对此分析认为,除了产品日益丰富,行业监管的持续强化也为互联网理财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为上海市民的理财行为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接近七成的受访者尝试过一种或多种海外资产配置方式,选择购买外汇理财产品或换外汇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比例分别达到35.5%和25%,通过海外置业实现跨境资产配置的比例也达到了8.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兴起,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理财观念。当被问及“通过哪些方式才能盈利到足够的钱”时,选择“投资致富”(75.8%)和“创业致富”(70.8%)的受访者均超过七成,较上年比例出现显著提升。仅有约三成市民选择“老老实实上班,有一份稳定收入,努力存钱”,较上年减少了近十六个百分点。

  真正赚大钱的逻辑:不要与趋势为敌!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

  当我们自己不断回想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时,就会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决定了。

  如果在一个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场上的时候,我发现赚钱一般都是辛苦钱,也就是跟人比体力才能赚钱,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调研,那些都是辛苦钱。而可悲的可能是竞争越充分的市场,你会更可悲的发现你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赚钱的。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离开了中国去美国读书,都是名校啊,牛逼的一塌糊涂的名校。

  许多人留在国内,十多年过去了,在国内这帮人啥事情也没干,结婚生子,然后没事只能买房子,一套两套三四套,然后就发现那些国外读了n年的书的任们可能就比较悲催了,回国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

  是他们能力强么,不是的,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中国大发展都格局里,能力其实是不需要的。

  现在创业的人很多,方向选择很重要,因为赚大钱和赚小钱说白了,其实都会很辛苦,都很艰难,你路边开一个小店铺要做成赚钱,其实也不见得比做好一个国有企业要容易到哪里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样辛苦,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时候,大格局大趋势就显得非常重要,尽量去做一些趋势性的机会的事情,市场整体向上的机会,只要做的稍微好点,总还是有机会的,而有些行业,你再怎么做,其实都注定了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好。

  周鸿祎说:有一个竞争对手永远打不败,那就是趋势。

  孙中山很多年前有句话叫“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再牛逼,你也无法对抗历史的潮流,这就是趋势的力量。但是问题来了,趋势到底是什么呢?

  趋势这个东西,有几个特征挺有意思:

  第一个特征其实是趋势只有在将起未起的时候,才有意义,太早看到趋势其实毫无意义,太晚你会错过太多的东西。

  也是为什么很多聪明人都赚不到钱的原因,趋势看到了最后就是虚无主义者,因为觉得这个也就这样那个也就那样,都没啥意思,看的太远的人,其实挺适合做先知,当然也很容易成为先烈,看的太早的悲催案例太多了,意义更是不大。

  哥白尼在中世纪就看到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于是就被火烧死了,太多太多聪明人死在了不在当下生活的故事里去,等好不容易撑到风口来的时候,他已经先没了。

  而如果趋势都被人看到的时候,其实趋势的意义也就没了,当真理都被大家接受的时候,真理就会沦落为常识,你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和优势来成为一个布道者了,在现实中也有挺多好玩的事情。

  前些日子听到一个农民说:

  政府让我们种葱,我们就种蒜;

  政府让我们种蒜,我们就种葱。

  这个就是极为简单的朴素的趋势性发现的案例。

  当趋势被所有的人都看到的时候,你其实只能回归到赚辛苦钱的逻辑里去,记住辛苦钱往往不赚钱的真理吧。

  在这个特征里,我们收获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提前预判很重要,因为只有在人们尚未发现,而你却提前发现,也提前动手了,那你或许能有先发性优势。

  这里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实都能看到一些趋势性机会,但是能下手的人其实也不多,看多做空,看空做多,甚至看而不做的人,其实都挺多。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当年我怎么怎么看对了,但是这种看对了,跟你有啥关系么,总体来说,爱折腾的人,胜算更大,未来的创业很大程度上会比拼试错的次数和成本的综合。尤其是趋势留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的时候。

  不跟大趋势做对抗,当然不是说大趋势不好,你没有赚钱的机会,只是这种机会会很辛苦,好汉不赚六月钱?火中取栗的事情玩他干什么呢?

  当年袁绍官渡之战,谋士跟他说,不能打,不能打,一定败。

  袁绍不听非要打,还把谋士关了起来,后来果然败了,别人就跟谋士说,主公败了,真该听你的话啊,回来会感激你的。

  谋士就叹气说,不是的,如果主公胜了,一定会很高兴,然后天天奚落我,骂我神棍,我还能活命,如果败了,他一定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反倒把我给杀了。

  没多久就应验了,这个世界没人喜欢说真话,的确是有道理的。

  今年创业市场非常火热,大量的vc成立,是个人都成为了投资人,都希望投资出一个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等,一边是实体的不景气,一边是创业氛围的浓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逻辑其实是相同的,实体越不好,资金就越挤入具备想像力的行业中。

  我们在回到趋势这个话题里去,趋势的背后其实反应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说阿里如何牛逼,如何牛逼,其实这个话题怎么说呢?

  在一个趋势起来的时候,乘风而起其实难度并不如想象中大,在新兴领域并不需要太大努力,就能较为轻松地击败固有规则体系里的王者。

  苏宁曾经是线下的王者,当年股价也是及其牛逼的,但是阿里打掉苏宁,我并不愿意认为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胜利,他是一个时代对另外一个时代的胜利,每个时代里都有自己的王者,苏宁代表了互联网未出现之前的渠道之王,而阿里则是互联网时代的王者,本质反应的其实是人类走入了互联网时代,原先的生活作业方式时候对苏宁的依赖变得不再被需要。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不是苏宁不努力,不牛逼,而是再牛逼也没用,你是很好很好的,只是我也不需要了,这个是挺悲伤的爱情故事。

  事实上这种趋势性的颠覆市场上有过太多的案例,就比如如今出现的IT服务众包模式。相比于传统开发模式,众包模式将同一个项目分发给不同开发者,让众多程序员一起来完成开发,群策群力,有效降低时间及人力成本,从一定程序上颠覆了传统开发模式。

  很多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如此重要且认为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东西,其实发现一点点都在离去,这个观点其实用在阿里、腾讯身上也上一样适用,你认为永远离不开的他们,也说不定很快会离去。

  这个就是可怕的趋势之争,不同维度体系里的竞争是极其可怕的,压根不是单纯和纯粹的能力之争了。互联网其实是个底层革命,改变很多的生产作业方式,从而使得固有生产作业方式上的一系列王者的优势丧失。

  因为互联网这个技术,我们被改变了很多,在很多行业都日益被互联网颠覆,而这其中IT服务业首当其冲,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需要IT服务业的支持,这种变革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趋势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是随机偶然不可测。

  我们看到很多是因为技术的不可替代性,群体性特征的不可测性。使得技术是不可琢磨的,而且群体性特征的兴起使得热点不断被改变,社会整体的无意识,你很难把握未来趋势的机会在哪里。

  大家很容易发现,世界上能跟着趋势赚钱的是两类人:

  一类人是马云这样的人,他们天生具备敏锐的嗅觉,对于市场的理解很通透,而且执行力很强,天生爱折腾,且够狠,对自己能狠下心来的人,都能成点事情,如果看准来方向,能成大事。

  还有一类人压根不存在所谓选择一说,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所谓跟着趋势赚钱,并不是主动意识的结果,而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他们被社会的洪流抛向了不同的领域,然后就是花落谁家是谁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败事,无非是祖坟冒青烟的结果罢了。

  94年被下岗的人,后来都能赚点小钱,而那些不下岗的员工,现在估计得下岗了,02年进不了银行的人,去了房地产或者去了阿里,现在赚了大钱。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我们这个逻辑和趋势很明显,决定你是否赚大钱的逻辑,不是选择,不是能力,而是运气,对,就是运气。

  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你赚小钱才是能力,赚大钱其实是靠命的,你努力勤奋,现在的社会,让你能过比较好的生活,但是,并不是努力勤奋就能让你成为马云马化腾的,命格不再,就别瞎想了。

  还有,我们会发现美国赚大钱的人都是名校毕业,至少考上了名校,美国要上名校,也是不容易的,都是牛人,但是中国其实赚大钱的很少是名校毕业的,马云也只是杭州师范大学而已,不是说这个学校不好,至少没有清华北大好,这个大家总是要认的吧。

  那么这里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因为大爆发的年代里,越是底层越容易被抛向不一样的社会洪流,而不一样的洪流,往往会有大机遇,很多人没得选择,更不会走固有的社会路径,也就更容易被抛弃社会的大趋势之中去。

  我们过去十五年的趋势性机会,不是互联网,互联网其实是最近四五年的趋势,过去十五年的趋势性机会其实是资产升值,大量的房地产商在过去十五年的盈利能力其实是极强的。

  只是趋势一旦逆转以后,互联网很轻松的就击垮了这个固有的社会趋势,不是房地产不行,也不是互联网太牛逼,而是社会趋势转化很快。

  在过去房地产是趋势的格局下,你会发现,我们曾经很多年的首富五十强,都是房地产老板,还有曾经的煤老板,他们的出身都极低,为什么呢?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这个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都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哪里有什么能力的结果呢?

  你刚好在适合的年代碰巧做对了一件事情而已,然后以后就长期坚持这种策略,坚持固有的逻辑去做事情的话,结果可能会死的很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8017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