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的诗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落魄的诗篇一
《落魄的诗人与孤独的现代诗歌》

落魄的诗篇二
《唐代科举不中的落魄诗人靠什么方法生活》

唐代科举不中的落魄诗人靠什么方法生活?

唐代跟其他多数封建朝代一样,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之后,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然后得到一官半职,生活就算有了保障。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因为某种机缘,皇帝赏识,达官提拔,也可以跻身吃皇粮的队伍。不管什么出身,都有混得好的人,家里财货堆积如山,本人身体肠肥脑满。但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时代再怎么清明,皇恩再怎么浩荡,也总有一些混不上一官半职、吃不上皇粮的人,以至于养家糊口、温饱果腹都发生了困难。唐代多的是诗人,这个落魄的群体中,就有不少是诗人。

当然,这些落魄的诗人,也并非就都一个个地流落街头,沦为乞丐,沦为饿殍,沦为“填沟壑”的路边“冻死骨”。他们还是有一些生存之道的。

祖上遗产

唐代的科举考试不是面向大众的预备公务员选拔考试,它对参试人员是有条件规定的,大致来说是两条:一是“生徒”,即国子监的学生;二是“贡仕”,即通过居住三年以上地区县级以上政府的选拔、推荐。那时候的文化教育,不是面向民众的普及教育,因此,能够取得科举考试资格的,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者经济基础的人家的子弟——这其中包括了一些破落人家的子弟,真正的底层百姓子弟是不可能取得参试资格的。换句话说,唐代的落魄诗人,他们的家往往不是赤贫之家,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田地房屋。当然,有一些人在漫长的求学、参试、跑官过程中,把原本就不丰厚的家产消耗殆尽,这情况也是有的。

举杜甫为例。杜甫分别在二十四岁和三十六岁两次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都遭失败;在长安的跑官也很不如意,虽然四十岁的时候通过延恩匦进献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受到唐玄宗的赞赏,命令他在集贤院“待制”,等于得了个进士出身,但是,所谓“待制”,其实是“待业”,真正得到一个官职已经到了四十四岁那

年的十月,先是封他做远在云南的河西县的县尉,被杜甫拒绝了,接着改封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接受了。这是一个管理兵器甲仗、门禁锁钥的职位,级别是正八品下,自然是没有多少油水的,因此杜甫上任的时候,自嘲说这是为了解决酒钱问题,“耽酒须微禄”(《官定后戏赠》)。但是,就是这微禄的小官也没能做多久,次年六月,安史乱军就攻破了潼关并进驻长安。杜甫听说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马上前去投奔,不料途中被安史乱军捉住,陷身长安,次年四月,才从小路逃至肃宗那里。五月中他得了个左拾遗的官,因为替房琯说话,被肃宗疏远,捱至次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任上待了整一年之后,杜甫就弃官不做了。

从上边简述可以看出,杜甫到长安之后的十三年里,前后只做了两年半的小官,其余十年多都是漂泊在京城的。这期间杜甫一家的生活是怎么解决的呢?杜甫自己固然有“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的说法,但是,杜家老小的生活还是另有来历的。那就是,“两京犹薄产”(《秋日夔府咏怀》)。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的末句“洛阳”下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可见,杜甫家是地主无疑。若不是战争、饥荒,就靠着田地的租税收入,养家糊口是不会太成问题的。

李白被朝廷辞退的时候,也有玄宗曾经“赐金”的记载,但是,李白从朝廷领到的俸禄不会比杜甫更多。李白自己不屑于参加耕种劳动,也没见他从事过什么其它来钱的营生,我们只见他到处学剑、学道、游览、饮酒、服药(丹药),这些都是需要钱财支持的。据他自己说,早年还曾大量散财,接济穷困公子。李白的生活费用也应该是祖上遗留下来的。有人说,李白生于富商之家,这是有可能的。

托身豪门

杜甫有诗句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许多文献也记载,唐代有不少王侯贵戚相当喜欢跟文士交游。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风尚。这种风尚,

自然也给一些落魄的诗人提供了一时的庇护乃至终生依托。

杜甫诗中提到的岐王李范(玄宗之子)和崔九崔涤(中书令崔湜之弟),就是这样的豪门主人。另外,多首杜诗提到的一位何姓将军,也是这样的达官。唐代,喜欢交接文士的达官,最为有名的是张九龄、李邕、颜真卿、韩愈、韦应物、令狐楚等人,他们都曾照拂过不少落魄的诗人。

杜甫游历山东的时候,曾经做过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邕的座上宾,在济南大明湖受到热情的款待。因此,杜甫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可以想到,李邕座上一定还有其他诗人。据《历代名画记》记载,颜真卿做湖州刺史的时候,“烟波钓徒”张志和、日后成为“茶圣”的陆羽都做过他门下的食客。被李端称为“声名恒压鲍参军”的康洽,是一位很受王侯欢迎的诗人,他在长安出入的都是王侯贵主之家,那些王侯贵主家的骏马奴仆都跟他自己的似的,可以随便使唤。他身上衣服装饰光彩照人,使其他人相形见绌。与康洽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戴叔伦、李颀等,都有相似经历,并写诗描述过。戴叔伦:“贤王贵主于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李颀:“曳裾此日从何新,中贵由来尽相许。”著名诗人温庭筠,也曾经出入宰相令狐绹的家门,令狐绹待他很客气。

落魄诗人进出王侯权贵的宅第,只是一种社交活动,诗歌酬唱,觥筹交错。做座上宾、食客,解决自己一个人的温饱大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若是拖家带口的,恐怕很难通过这种方法根本解决生活问题。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对他自己旅食京华时期的这种生活有很形象的描写:“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见,这其中也饱含着无奈与辛酸。

他人接济

落魄诗人,难免会遇到经济困难,这就需要有人接济。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李白、张志和那样能得到皇帝的接济——李白被辞退时得到一笔

补偿金,张志和辞官归隐之后,得到了皇帝一奴一仆的赏赐。但是,有许多落魄诗人却可以得到有一定地位或者相对富有者的接济。

卢照邻因病去官,隐居太白山,生活陷入困难。京城中的一些官员,有太子舍人裴瑾之、韦方贤,左史范履冰,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壮,少府丞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等,都曾经“致束帛之礼,以供东山衣药之费”(卢照邻《寄裴舍人诸公遗衣药直书》)。

据李白自己说,他早年游览扬州的时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陆裴长史书》)。不敢保证这些落魄公子都是诗人,但这可以说明,当时这种散金济人的风气应该是有的。

刘叉落魄之时,穿着破衣烂衫,向普通人乞讨酒食混日子。听说韩愈接待各地文士的消息之后,就步行去投靠。在韩愈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因为跟韩愈门下的其他门客闹别扭,在离开韩家之前,就把韩愈的一些金银拿走了。他拿得理直气壮,说那都是韩愈谀墓(吹捧死人)得来的钱财,不如给他刘叉作寿礼。这故事里,韩愈主观上没有要接济刘叉这笔钱,但客观上有这个作用。

许棠科举考试一直没能成功,生活陷入困顿。当时马戴在大同军幕府做副官,许棠就去找他。两人一见如故,马戴留许棠住了好几个月,两人每天都吟诗饮酒,许棠从未提出过什么要求。一天早上,马戴大宴宾客时,让信使把许棠的家书交给许棠,许棠当时很吃惊,不知道这家书从何而来。读了家信这才知道,原来马戴已经派了一个佣人,去给许棠家送钱了。

这一类例子还有不少,例如,杜甫初到成都时,曾经得到高适等人的资助,有“故人供禄米”(《酬高使君相赠》)等诗句为证;张祜在淮南拜访李绅,自称钓鳌客——以虹为竿、新月为钩、“短李”(李绅个子矮小),壮语打动李绅,李绅“厚赠”之。

上边说的都是直接或间接认识的官员接济落魄诗人的故事,至于亲戚之间的接济就更常见了,这里不赘述。可以一说的是,落魄诗人多嗜酒,朋友之间相助以酒,就非常普遍。杜

甫说广文馆博士郑虔很穷困,国子司业(相当于皇家大学副校长)苏源明就常常给他酒钱。杜甫自己跟郑虔两人,也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然后就是一番痛饮。阎防隐居终南山,住在崇济寺里,岑参就曾经“携琴酒”前去寻访。

归隐耕种

上文说过,唐代的科举进身之路,无异于独木桥。想过桥的人很多,而桥身却十分狭窄。 几十年前有一句口号: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是否大有作为不好说,但是,那里确实是广阔天地。至少,那里可以接纳不少没有挤过独木桥、知难而退的落魄诗人,给他们提供一份衣食之资,让他们的生命有所依托,不至于冻饿而死。

据《唐摭言》卷三记载,唐太宗登基之后,拨乱反正。为了笼络人才,特别重视科举功名。从那以后,隐居的人就非常多,“林栖谷隐,栉比鳞差”。可见,不少退隐的人其实不是真的退隐,而是想走终南捷径。

当然,真隐之人也有不少。

卢照邻调任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县尉之后,因为风病严重(双足痉挛,一只手臂麻木),只得辞去官职,到阳翟(今河南省禹县)的具茨山隐居,在那里买了几十亩土地,耕种活命。

唐代大概有不少诗人都曾经在仕途不顺利的时候,说过回老家做农民的话。比如,王维在弃官回江东老家的时候,就说过“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但是,真正回去做了农民的却只是一小部分。

祖咏虽然中过进士,但是似乎没有得到什么官职,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身体也很不好,疾病缠身。因此,他就回到汝坟(今天河南省汝阳、临汝一带)的自家别业,“以渔樵自终”。祖咏自己有诗描写这种隐居田园的生活,“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山中无外事,樵唱

落魄的诗篇三
《胡铨《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高考诗歌鉴赏》

胡铨《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鉴赏

古诗鉴赏

0312 0808

醉落魄 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胡铨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

辛未,指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庆符,指当时的爱国志士张伯麟,庆符为其字。时秦桧等投降派把持朝政,向金国屈膝称臣,签订“和议”,排挤、陷害爱国志士,在临安过起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苟安生活。庆符愤而在斋壁上题云:“夫差,而志勾践之杀而父乎?”元夕,庆符过中贵人白谔门,见张灯盛况,取笔题字,如斋壁所云。秦桧闻之,下庆符于狱,捶楚无全肤,后流放吉阳军(今广东崖县)。胡铨为“中兴名臣”,曾不惜冒生命危险与秦桧作过拚死斗争。早在绍兴八年(1138),宋金和议即将签订之前,胡铨就曾冒死上奏,极言向金人称臣之不可行,并请斩王伦、秦桧、孙近三个奸臣之头以谢天下,“不然,臣宁有赴东海而死,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辞意激切,声振中外,连金人都“募其书千金,三日得之,君臣夺气”(杨万里《胡忠简公文集序》)。他立即遭到投降派的陷害、打击,绍兴十二年(1142)除名新州编管;十八年(1148)移吉阳军。该词即写于吉阳。 词作开首二句:“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词人这一年四十九岁,故曰“百年强半”,被排挤出朝廷,羁留南方达十三年之久,故曰“犹在天南畔。”秋高气爽,临轩赏月,把酒观菊,本当是很惬意、快活时节,但却被抛置在天之涯海之角。更何况,奸贼当道,金瓯残缺,匹夫之责,时常萦绕心怀。一个“犹”字,凝聚了词人多少的感慨与忧愤。“高秋”,谓秋高气爽之时,谢眺《奉和随王殿下》诗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句。“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幽怀”,指郁结于心中的愁闷情怀。毫无疑问,这是指自己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这句本意是因“幽怀”而无心赏观菊花,但字面上却说是因观花而致幽怀乱,似句意不顺,这实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表现手法,后二句亦是如此写法。词人愁绪满怀,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这与上句的“无理”,更深一个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辛弃疾的“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祝英台近》)等。这都是一种看似无理,实则含有更深的理在的埋怨。

下片词人转而抒写自己借酒茶解愁的情形。“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

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这里的“伴”,当指那些不畏权奸,主张抗金,遭到迫害,有志而不得伸的志同道和之友,当然也包括词题中的张伯麟。这几句词人用白描手法极写饮酒之狂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仍只好借酒来忘却心中的忧愤与不平。“羽觞”,指酒器,其状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他们喝了无数杯的酒,不仅放声高歌,还一扫文雅之态,箕踞而坐,并把头巾推向后脑露出前额。这是他们“颠狂”的具体写照。“箕踞”,形容两足前伸,以手据膝,如箕状,古时为傲慢不敬之容。这种放浪形骸的颠狂之态,实是内心忧愁极深的外在表现。末二句“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酒醒思茶,亦如饮酒一般,以浇胸中之块垒。“卢仝盌”,“盌”,同碗、椀,典出唐代诗人卢仝,卢仝号玉川子,善诗,亦喜饮茶。曾赋诗盛赞茶之妙用:“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议寄新茶》)。这里用此典,词意是承前一贯而下,亦即卢仝诗中的“破孤闷”、散尽“生平不平事。”

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除的爱国诗人形象。(文潜少鸣)

落魄的诗篇四
《范成大《醉落魄》高考诗歌鉴赏》

范成大《醉落魄》鉴赏

古诗鉴赏

0308 1156

醉落魄

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即“一斛珠”,晏几道词作“醉落魄”。又名“怨春风”,“醉落拓”。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

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侯孝琼)

落魄的诗篇五
《顾城的诗 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王琼

我的一个春天 顾城 在木窗外 平放着我的耕地 我的小牦牛 我的单铧犁 一小队太阳 沿着篱笆走来 天蓝色的花瓣 开始弯曲 露水害怕了 打湿了一片回忆 受惊的蜡嘴雀 望着天极 我要干活了 要选梦中的种子 让它们在手心里闪耀 又全部撒落水里

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的顾城的这首诗,或许初看之下是平淡的。但其中显示的现代诗的技巧、充盈着的顾城的个人特质以及他所追求的纯粹干净的理想世界,都典型的存在着,旁若无人而又自信地存在着。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样:“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是不露斧斫的一种艺术韵味。” “窗”是“木窗”,不是金属的,不是与自然格格不入的,而是与自然和谐的。也暗示诗中是乡村的环境。“平放”一词颇见新意,营造了祥和的气氛,体现了物对人的归属感与顺从感。“我的耕地、我的小牦牛、我的单铧犁”,强调“我的”,正如顾城在许多诗里表达的: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简历》)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城是一个孩子,悲哀的孩子,任性的孩子,想给世界光明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孩子总是会强调“这

是我的”,由此可一见顾城诗歌的天真烂漫与迷人的孩子气,同样,为什么是显得奇怪的“小牦牛”?想到童年的毛绒玩具,会心一笑。

“一小队太阳/沿着篱笆走来”这让我想起幼儿园排队过马路的孩子,同样的拘谨与天真,同样的对这个世界的害怕,对这个世界的无畏。顾城也有类似的诗:

“春天在过马路

领着一群小黄花在过马路“(《我坐在天堂的台阶上》)

太阳是“一小队”的,是“小太阳”,“走来”了,这时紧张关系开始出现:“天蓝色的花瓣/开始弯曲”

“露水”也“害怕了”,“打湿了一片回忆”;“受惊的蜡嘴雀/望着天极”。“露水”与“蜡嘴雀”都是弱小的、脆弱的、美好的形象,仿佛是无助的小女孩,而“回忆”是“一片”的,顾城将抽象转化为了具象,可感可知了。可这是谁的“回忆”?是顾城的回忆?是顾城的梦?是露水的回忆?还是大自然的回忆?“回忆”被“打湿了”,是被激活了吗?还是被遗忘了?“蜡嘴雀”“受惊了”,但是并没有逃走,而只是“望着天极”,于是视角被拓宽了,仿佛我们随着蜡嘴雀的视线,看到了它头顶上那一片湛蓝的天空,和那个遥远的“天极”。我想这时,诗歌所创造的世界必然是寂静的,天一定蓝得出奇,鸟儿必定是色彩斑斓的,但气氛是孤独的,散发寂寞的美。

“我”要干活了,选“梦里的种子”,它们会“在手心闪耀”。是否此时太阳已升得老高了,顾城的梦醒了,但他仍流连于梦中的奇思妙想,梦中的奇幻世界,于是他想把它们变成“种子”,用“耕地”、“小牦牛”、“单铧犁”来种下这些“闪耀”的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顾城捧着它们,分与世人,共享他的童话世界?

可是为什么又“全部撒落水里”?正如他在其他诗里表现的:

“我的心爱着世界

我爱着,用我的血液为她

画像,可爱的侧面像

玉米和群星的珠串不再闪耀

有些人厌倦了,转过头去

转过头去,去欣赏一张广告”(《我的心爱着世界》)

“再没有海岸 再没有灯火 一切都是泡沫

新大陆的存在

只是一个传说

我只想停止

哪怕是沉默”(《漂泊》)

诗人终究还是有现实的顾虑,“用鲜血”画的像,都不能阻止人们“转过头去,欣赏一张广告”,而“一切都是泡沫”,那么又何必再去分享“我的”“种子”呢?诗人害怕了,也对世俗感到不屑了:

“有人要诗人解释

他那不幸的诗

诗人回答: 你可以到广交会去 那里所有的产品 都配有解说员”(《解释》)

终于,“我的一个春天”的梦中世界,就被“我”自己终结了,没有木窗,没有耕地,没有小牦牛,没有单铧犁,只有“害怕的露水”、“受惊的蜡嘴雀”,以及,失魂落魄的诗人。

二.

顾城的诗歌在现代诗中独树一帜。不同于北岛的锋芒毕露、诡谲多变、冷静警觉,也不同于海子激烈的抒情、孤独的绝望、对美好永远的憧憬,顾城更是独一无二的。在阅读顾城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艾米莉•狄金森和王尔德,虽然顾城向往的是洛尔迦和惠特曼。高中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中国现代诗歌诗人是北岛,但现在我发现,顾城是更难模仿的,顾城的风格将醒目地矗立在文学史上,并将不朽。

海明威说:“不快乐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我不清楚顾城童年具体的情形,但对我来说,阅读顾城就如同重温童年,充满想象力的童年,充满色彩的童年,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童年。随着年岁的增长,彼得•潘的笛声渐渐模糊不清了,日子也褪色了,留得一地落寞与无奈。

顾城保有了孩子的纯真,固执地抱着它要拼命挤入成人的世界,不断地丈量着现实与梦的距离,而才华迸发的力度,取决于这个差距。

顾城弃城,戴着他那著名的大帽子,大张着黑眼睛,又回到了他的世界。而我们依然孤独与无助,可也许根本就没有顾城,正像马悦然说的那样“顾城是首会走路的诗”,我们有的,只是对童年淡淡的依恋与似曾相识的回忆。

落魄的诗篇六
《在唐诗的世界里》

在唐诗的世界里

高2012级1班 冯霞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饱览诗书时,便也会有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唐代,是属于诗歌的年代,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诗的代表。游览着从唐朝流淌而来的河流,吹拂着从唐代吹来的风,看着唐时的月亮冉冉升起,我吟着唐诗走向唐朝。

这是在静寂的森林中,月光如华盖,笼罩了整个大地,松柏便也显得更加青翠茂盛;一泓清泉从石缝间冒出,潺潺地从鹅卵石上流去,是一个流动的梦。王维披着月光,站在溪畔吟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正是这歌天而不惊神宇,泣地而不动鬼雄的轻描淡写,便有“晚年虽好静,万事不关心”的归隐情调。这被世人称为“诗佛”的大诗人在考察戍边生活时也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般豪壮的诗句,那么后人评价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没有半点虚假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自称“楚狂人”“酒中仙”的李白,怀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壮志迎面而来。他的豪情如汤汤流水,巍巍高山,洒一路潇洒,饮一世英名。他向往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神仙境地,追求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沉浸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乐趣中。于是他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呐喊。

回看李白的一生,虽说比较潇洒但是也少不了一些坎坷,尤其是在仕途上。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他,怀着满腔抱负入朝为官,然而,宫廷的纷争,群臣的尔虞我诈,让李白这个从不阿谀奉承的诗人受不了了。他的狂傲之气也让其他人看不惯,这就注定了他最终的落魄。不过,仕途上的不得志,反到促成了他在诗坛上的成就。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我一路吟着他们的诗,好像在和这些大诗人对话,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即使没有石沉海底的大涛大浪的震撼,也少不了蜻蜓点水般激起的细密的波澜。徘徊在塞外青山,诗情酒意间,偶尔也会迷茫:究竟是这些诗人造就了诗歌,还是这些诗歌成就了诗人?

饮着唐时的水,唱着唐时的歌,顶着唐时的月亮,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我始终回荡在唐诗的世界里。

生命,生命

高2012级1班 程玲

傍晚来临,弟弟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打翻了我晒在石板上的葵花籽。这些葵花籽是好友送我的,并且还叮嘱我说,“千万不要让这些籽碰到水,否则,发芽机率很小”。我原本想种下它们,让它们在我的院子里长大,并且结满葵花籽的。可是,现在,它们却漂在了水里。 我急忙奔过去,看着这些葵花籽飘飘然的沉到水底,我愤怒极了。

“你怎么那么不小心?”我满脸涨得通红,双眼愤愤地盯着弟弟。

弟弟耷拉着脑袋,也许是怕了。他小心翼翼的捞起一粒又一粒的葵花籽,放到石板上。 “姐姐,拾起来了,让风儿吹吹,阳光晒晒,将来能发芽的。”弟弟勉强的眨巴着眼睛,故作可爱状。

看着石板上水淋淋的花籽,那仿佛是它们溢出的泪珠,被一缕缕利剑般的阳光射的刺眼。可是,弟弟还小啊,他根本不懂花籽对我的重要性。我只好对他笑笑,作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把花籽扔进了栽种小葱小蒜的小苗圃里。弟弟一头雾水,疑惑地走开了。

日复一日,坐在这里洗衣服,总会往小苗圃里望望,希望苗圃里红棕色的土壤里冒出几根幼苗。可伴随着清晨朝霞红满天,傍晚鸟儿鸣啾啾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看着苗圃里的小葱一根根长的嫩绿儿纤长,蒜苗一次次地挺起它那高傲的新叶,葵花籽似乎已经全然在土壤里腐烂了、消失了,毫无发芽的意识。又或许,它们在和我斗气,怪我把他们扔进那样的贫瘠的土里,或许它们忍受不了那样艰难的环境,它们的意志,已经被淹没它们的水浸蚀,使它们在葱蒜横行的苗圃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犹如春日里开放的紫藤萝接近凋零,曾经对葵花籽发芽的期盼已经失去了它昔日的馥郁和凝香,剩下的只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沉吟和叹息。

然而,在一个下着淅沥小雨的傍晚,我迈着同往日一样的步伐回到家中。走进已经很久没有往里面驻足的苗圃,透过篱笆,却发现了异常。在湿润的散发着清香的苗圃中,一些新绿映入了我的眼帘,那是一片嫩绿的肥硕的新绿。走近细看,那是被雨水和土壤浸湿、掩埋了很久的葵花籽发出的嫩芽。看着这片新绿,我油然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我伸出 轻轻抚摸着这细滑的小芽,凝视着小叶上零星分布的水滴,感觉这宁静的傍晚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舒服。„„

花开自是因时令,生命是需要守候的。即使在恶劣的环境里。即使生长过程中受到伤害,那一颗颗花籽都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积攒能量,蓄势待发。由此可见,生命不应该因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而销蚀。生命,需要守候,更需要等待。即使等来的是一种失望,那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让人燃起希望。

生命这支花愈是涂抹得艳丽,就愈接近凋零。唯有清淡如雨后探芽的葵花籽的出尘,才能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一份持久的馨香。

生命,需要从容入世,也需要清淡出尘。

落魄的诗篇七
《经典古诗词》

落魄的诗篇八
《最后的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村

宋·梅尧臣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注]。

[注]王民:臣民。版籍:交租税的户籍。论:看待。

(1)诗歌表现了小村怎样的景象?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答案】(1)(3分)人烟稀少、破败荒凉的景象(1分)。水灾(1分),统治者对村民的冷漠和盘剥(1分)。

(2)(3分)总结上文,卒章显志,(1分)表现作者对灾民的同情(1分)、对统治者的讽刺(1分)。

【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我们首先要找出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再看这些景物组合成一幅怎样的画面:“棘篱疏败”、“寒鸡”、“无衣老叟”、“枯桑”等意象营造了破败荒凉的氛围。首联“淮阔”、“漫”和尾联“谬入王民版籍”交代了原因:水灾和统治阶级的盘剥、漠视。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答案 描绘了秋夜月色朦胧、桂花随风飘香的清幽静寂又带着温情的一幅画面;营造了秋夜怀乡的氛围,为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答案 :化虚为实,在诗人笔下,雁鸣可以唤起离情,敲打愁绪。“叫起”“敲残”两个词语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游子内心的极度愁苦。

3、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1)说说首联所写之景的作用(2分)

分)

答案(1)首联描绘边塞秋天凄凉的景色,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1分)为"月夜"铺垫了背景,从而为下面的抒情作了准备。 (1分)

『解析』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需答出环境气氛与铺垫背景这两个方面才能得到满分)

答案(2)这虽是作者的心理感觉,但却说的斩钉截铁,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2分,答出思念热爱故乡得1分,答出主观心理作用得1分)

4.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⑴“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⑵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龚自珍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 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用宋朝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③此二句用唐朝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应。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与胡兴安夜别

何逊

居人行转轼⑵,客子暂维舟⑶。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 ①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②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③维:栓、系。

解析:诗以对举开头,一句写“居人”,一句写“客子”,简洁而生动地白描出一幅将别未别、两情依依的水边送别图,包含了丰富的情节和难以言传的深情。一、二句是两面分写,三、四句将两面合写,五至八句尽吐自己的羁愁离恨。前两层皆为此蓄势,其重点显然在第三层,抒发对离别之人的日后思念之情。 答案:(1)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苦笑),这是以“笑”衬(写、表现)“愁”,写出诗人不忍分别的心情。

(2)写眼前实景:颈联( 五、六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夜色图。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 写联想之景: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友人离别后,在凄清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独艰难地前行,路边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湿,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联想之景,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情怀。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7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①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1)“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运用了多种手法,请列举其中的一种,并简析其艺术效果。

(2)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运用拟人的手法。诗歌把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生动地描写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

②运用主客换位的方法。诗人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寄托于月亮这个物象之中。

③融情于景。“汉月”高照,“胡沙”无边,遥相对应,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更衬托出孤身一人在苍凉沙漠上行进的艰难。

④“费”字炼字极佳。诗人没有直接写沙漠夜行的困难,而用“费马蹄”间接体现,“马蹄”之“费”,明指对马蹄的磨损,暗含沙软难行,足见行进的艰难。

⑤运用对偶的手法。两联对仗工整,而且上下句意义互补,上句“汉月”,下句“胡沙”,点明了月照沙漠的情景(或,“愁地尽”与“觉天低”互补,点明沙漠的广袤,路途的遥远),丰富了词语表达的内涵。

⑥用典贴切,内涵丰富。一是点出张骞出使西域与诗人戍边的自然环境接近,二是用这个典故寓指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表现路途遥远。

(2)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人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描写,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人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抒发了怀念亲友的乡思。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案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2)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元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愁怀所在。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 (1)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的孤寂、冷清景象。运用了视觉听觉结合(或绘形绘声)的技巧。诗人眼耳并用,写出了鹤盘旋之形和蝉鸣之声,传神逼真。

(2)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

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非我有”,或“故山”)。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梅子,芭蕉,柳花。

(2)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血;(1分) 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寂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春草茂盛,充满生机,可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反衬效果突出。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身份--—南宋移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示“杨花”表现身世飘零;“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指故国之思)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1)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案 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近村远寺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的郊外风景图。画面层次分明,色调清淡,意境朦胧,寄寓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感。

(2)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极度伤心。请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

答案 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由“寂寂山城”“天寒酒薄”可以看出;②家乡渺远,思乡之愁情倍增,黯然消魂。由“地迥楼高”“回首故山”可以看出。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

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潢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⑵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同:都是返乡士兵。异:一病一老,一在途中一已归乡。

(2)对病军人的同情。

(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9、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①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②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②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

州,任职柳仲郢幕府。亚夫,借指幕主柳仲郢。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

(1)两首七言律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王诗中的“云犹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或“烟村南北黄鹂语”,烟霭笼罩的山村,黄鹂叽叽喳喳地鸣叫,就像人在兴奋地说话)李诗中的“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生动地写出了早花柳丝竞相争艳,成群蜂蝶含情飞舞的情景。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加以分析。

答案 两首诗均写踏青所见,王诗前三联写了一幅雨后放晴,万物怡然的春景图,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李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生动明媚,竞艳含情的春景图,以乐景写哀情,后两联转折,写出了自己潦倒的身世,表达了诗人羁泊天涯、欲归不能的凄苦心情和愁闷郁抑、无人理解的失

落魄的诗篇九
《怪异诗》

古代的怪异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我们诗歌的大花园中,不仅有大红大紫的五言、七言,大富大贵的五律七律,还有各种散在草丛中,眨着眼儿的奇形怪状的诗,它们共同在我国诗歌的大花园中争奇斗艳,把这个大花园装点的奇美异常,芳香四溢。

我们这里所说的怪异诗,是指诗人不按古代正统诗的格调与格式来写诗,而是临场发挥,信手拈来,以表现生活的情趣和当时的处境。这样的诗因其摆脱了形式的束缚而专注于表现诗歌的内容,因此更能表现诗人的雅趣与心境,读来也更引人共鸣。下面我们略举几例,以供读者欣赏,把玩。

不打诗: 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父亲骑驴外出时,不小心冲撞了州官,州官要拿他治罪。朱淑真闻讯后跑上大堂为其父求情。州官以“不打”为题,让朱淑真当堂作诗。朱淑真当堂吟出:“月移西楼更鼓罢,夫收渔网转回家。卖艺之人去投宿,铁匠熄炉正喝茶。樵夫担柴早下山,飞蛾团团绕灯花。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谋生涯。毛驴受惊碰尊驾,乞望老爷饶恕他。”全诗共10句,其中前8句分别暗含了“不打”之意,分别是:不打鼓、不打渔、不打锣、不打铁、不打柴、不打茧、不打秋千、不打油。州官听罢,惊喜异常,连连夸赞,当堂释放了朱

父。

方程诗: 《笑笑录》中载,清代诗人徐子云曾写过一首诗,全诗居然是道方程式:“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算出寺内共有和尚624名。

虚词诗: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代有位落魄书生,写了一首“虚词诗”:“吾人有志于诗途,岂可苟焉而已乎?然而正未易言也,学者知其所勉夫!”全诗28个字,却含有17个文言虚词:吾、于、岂、可、焉、而、已、乎、然、而、正、未、也、者、其、所、夫。可谓是遣词高手,匠心独运。

新字诗: 《野老拾遗》中记载,六朝梁代诗人鲍泉曾写过一首“新字诗”,全诗共18句,却是句句有“新”字,共写了30个“新”字,其用词之妙、立意之高、架构之巧,实属古今罕见。其诗为:“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新思独氤氲,新知不可闻。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生肖诗: 历朝历代均有“生肖诗”,但最有名的还属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一首生肖诗:“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时方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鲲鸡鸣喔喔。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此诗不但写出了12生肖的特点、功用,还形象地描绘了12生肖的生活习性和叫声,可谓“形、色、声”兼备。

减法诗: 南北朝民歌中载有一首《懊侬歌》,全诗20字,读起来居然是道减法:“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一首诗,如一道减法题,诗作者期盼与心上人相会的迫切之情跃然纸上。

千金诗: 传说,唐朝文学家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就《滕王阁序》。同时写成了《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未写,将序文呈上他就上马走了。阎伯舆看后立马派人去追王勃,请他补上。派去的人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伯舆知道后说“人才难得”,便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文人们到驿馆来见王勃。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

大家都说:“那里是个空(kòng)字呀!”王勃说:“对呀!是‘空’(kōng)字,‘槛外长江空自流’嘛!”大家听了都连称:“绝妙!奇才!”

荒年诗: 《瓜棚夜话》中辑录了两首“荒年诗”。明嘉靖年间,全国涝、旱成灾,野有饿殍,民不聊生。诗人金珊在除夕之夜做了两首“荒年诗”,嘲讽时弊,发泄愤怒:“年去年来来去忙,不饮千觞与百觞。今年若还要酒吃,除去酒边酉字旁。”“年去年来来去忙,不杀鹅时也杀羊。今年若要杀鹅吃,除却鹅边鸟字旁。”第一首诗,“酒”字除去“酉”,是个“水”字;第二首诗,“鹅”字去“鸟”,是个“我”字。诗人忙了一整年,到了年底,却只剩下了“水”和“我”,不禁让人想到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句俗语。

落魄的诗篇十
初二古诗》

苏教版七下语文全册古诗复习资料

1、《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诗旨:赞美后禅院景色幽静,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远景,勾勒清晨时分破山寺四周绚丽明亮环境,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表现环境清幽寂静 含蓄的表达对美好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成语:曲径通幽)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主旨句,将自然之趣与人的愉悦心情融为一体,反应作者性情如飞鸟,向

往自由,心静如止水,万事皆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与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

2、 登岳阳楼 (唐)杜甫 诗旨:漂泊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处景感怀之作,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写登楼观赏洞庭胜景。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写景,写出浩瀚无边的磅礴和气势,把洞庭湖的景象描绘得无比壮阔又生动。

(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体现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悲惨境地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表现诗人想到落魄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而禁不住老泪纵横

3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表面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耀身份和清廉品质。

流响出疏桐。 写蝉鸣叫声不同凡响。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蝉诗,对品格高洁的赞美有自况意味。

4 孤雁(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因思念而不饮不啄,一个劲的飞着叫着。表现孤雁追赶同伴的执着精神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设问,云海弥漫,何处寻找同伴,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情深意切,哀痛欲绝,似乎看到同伴的身影,听到同伴的声音。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用反衬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诗旨:表达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5 鹧鸪(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环境凄迷,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让人联想到历史传说,使人伤感。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游才子佳人闻涕而悲,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一呼一应,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

诗旨: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6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静态描写,辽阔的大地被坚冰封冻

万里雪飘。„„„„„„„„ „„„„动态描写,万里长城雪花飞舞

这两句,概括描写北国壮阔雄奇的冰雪世界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望” 统领以下七句。)从静态形象具体描写北国壮丽雪景,与“万里雪飘”照应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具体写变化之速,寒威之烈,与“千里冰封”照应

这两句,具体形象描写北国壮丽雪景,显示作者博大胸怀,热爱华

夏大地的深情。

山舞银蛇,„„„„„„„„„„„„ 比喻句,写群山蜿蜒起伏。

原驰蜡象,„„„„„„„„„„„„ 比喻句,写高原上丘陵连绵不断。

这两句化静为动,前者柔美,后者奔腾壮烈,引发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想。

欲与天公试比高„„„„„„„„„„ 用比拟手法,写高原雄奇,表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由实入虚,想象一派新气象,把人引入一个辉煌境界

小结: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评论(前句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河山;

后句引出下文,指出历史上的很多英

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

A、“娇”是一种女性美,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照应。高

度赞美祖国河山。

B、“竞”写进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

C、“折腰”概括每个英雄人物奋斗的动机和奋斗的姿态。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惜”字贯穿这一层始终,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句句包

含惋惜之意。

“惜”字含义:A、肯定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B、委婉指出

他们不足,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才华欠缺。C、包含后

来居上的气概,体现无产阶级英雄必定胜过前人的坚定信心。)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欲抑先扬)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热烈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旨句)

诗旨: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7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既表现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这一自然规律,又象征政治形式虽然曲折但最终胜利的诗句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以冰雪衬托梅花,既表现梅花俏丽,又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诗句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用衬托手法表现梅花品质高洁 (上阙写梅花凌寒盛开,下阙写梅花品质,不畏严寒,品格高洁。)

诗旨: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8 木兰诗

诗旨:叙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爱国爱家的高贵品质。

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昨夜„„无长兄

2)、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心:愿为„„替爷征

3)、用铺排手法写出紧张而周密的准备工作: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写木兰离家愈远,愈思念亲人:不闻„„溅溅

5)、烘托战场上雄壮悲凉的气氛表明战地生活艰苦卓绝: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的雄姿:万里„„若飞

7)、、描写战争惨烈、时间漫长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对偶夸张,写功劳大赏赐多,侧面写木兰英勇善战,战功显赫的句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突出木兰不贪名利,对家乡对亲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全家迎接木兰的情景:爷娘„„猪羊

11)、写木兰喜不自禁的激情:开我„„花黄

12)、用伙伴惊忙反衬木兰非凡智慧无比自豪: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9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交代小麦成熟的季节。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通过后勤服务体现麦收的忙碌。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揭示农民为收割麦子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四句)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表现割麦者矛盾心理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描绘一副令人心酸的特写画面的语句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贫妇拾穗情景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租税剥削沉重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表现诗人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情况所震动,对自己感到惭愧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旨:写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10 破阵子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虽隐居乡间,但心中仍在担忧国事,不忘战斗生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描绘战争爆发前为鼓舞人心而犒劳将士,演奏乐曲

沙场秋点兵。 点明战争爆发的季节,并为战士出征增添肃杀气氛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描写战场激烈而壮观的场面的句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悲愤心情的句子

诗旨: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词人的宏大抱负和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11 使至塞上 (唐)王维(诗佛)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出征的任务和所到的地界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实写塞上秋景,以篷雁自比,引起乡思之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千古名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写途中得知军情,语透雄豪,显示处一位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诗解:本篇叙事写景相结合,但重点笔墨在于写景,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诗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赏析颈联: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12 黄鹤楼 (唐)崔颢 (唐人七律以此第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以神话开端,为黄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人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登楼所见的实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思乡之情

诗旨:表现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13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山种豆,草盛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月夜归耕图,虽辛劳,但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悦和归隐的自豪。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进一步写归耕艰辛。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达诗人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诗旨: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93952.html

    上一篇:男生想要爱爱的表现

    下一篇:经典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