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的句子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一
《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

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

贺聪志 安苗

【摘要】追求现代性的发展话语正在中国复制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主义路径。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型这一过程中,上亿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结构,削弱了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功能,恶化了留守老人的福利状况,留守老人及其家庭并不能完全通过能动应对来克服,因此对留守老人养老造成不利影响。然而,追求现代化范式的国家制度框架正越来越强化村庄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留守老人面对的福利困境,从而导致其养老结构出现“断裂”,成为被现代化“抛弃”的群体。

【关键词】现代化;乡城迁移;留守老人;福利

有研究指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农村政策,其背后其实是一种为了追求现代性的现代化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其相信社会发展必然要走西方工商业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是社会进步的象征[1]。的确,追求现代性的话语正在我国复制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主义路径[2]。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逐步消逝的产业工人阶级,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中迅速崛起。我国正在变成一座“世界工厂”,同时,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阶级正在我国形成[3],上亿农村外出劳动力则构成了这个队伍的主体。在这个庞大群体流入的城市,机器的轰鸣、四处在建的高楼、车站的滚滚人流„„似乎都在展示着我国飞速的现代化进程。然而,这些农村外出务工者在给城市经济每年创造巨大GDP增量的同时,却长期游离于乡城之间,形成了“拆分型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①,造就了一种分崩的家庭共同体,使得上千万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如何保障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基于长期对农村家庭变迁和留守人口问题开展的研究,阐释我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劳动

力乡城迁移导致农村养老结构②发生的变迁和对留守老人福利的影响,并分析面对这种变迁带来的影响不同相关行动主体的回应。

一、农村劳动力外流引起的农村养老结构变迁及其影响

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封闭村落社会所形成的养老文化和秩序的基础上的;但在我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农村青年一代被从传统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抽离出来,带入一个更为开放和现代的社会空间,这必然会导致农村养老结构的变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引起的农村养老结构的变迁不仅发生在养老资源的主要供给主体———家庭层面,同时也发生在留守老人生活的环境———社区层面。

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安排中,家庭养老是农村老人主要的养老模式。农村家庭层面的结构变迁表现在多个方面:(1)传统家庭养老经济基础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脱离了传统的农耕生产,转向从事收入水平相对更高的非农产业,改变了以粮食、柴火等实物为主的家庭养老资源的供给基础,主要的经济供养资源出现明显的货币化趋势,土地在养老保障方面的重要性下降。(2)传统农村养老的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的改变。留守老人的家庭结构出现明显的空巢化和隔代化趋势,减少了与子女同住或邻近居住的可能性。居住距离的拉大使得代际互动只能依赖于通讯工具和高成本的探望,互动的方式、强度和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增加了外出子女为父母提供代际支持的难度。(3)留守老人可利用的家庭支持资源大量流失。家庭中核心劳动力的外出使得留守老人社区中可提供支持的子女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外出的还包括家庭网络中的其他重要亲属,从而导致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网络出现明显的萎缩和弱化,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4)家庭养老文化基础的衰落和传统道德控制机制的式微。正如姚远指出的那样,“中国家庭养老之所以绵延千载,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构建了能够规范其行为模式的文化模式”

[5],即儒家孝文化,这种文化模式建构了家庭养老的合法性秩序。然而文化作为一种象征体系,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已经很难保持一种稳定的形态。不少学者的研究[6-9]表明,我国历史上的数次运动和市场经济对我国的孝文化造成冲击,家庭的核心价值越来越被经济理性取代,当前的农村“孝道”养老已经严重衰落。外出子女在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价值观念与在外出前相比很容易受到市场运作逻辑的渗透,使得年轻一代的支持行为更趋于一种契约关系和理性化,减少了情感成分。同时,孝道规范的履行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只有通过在社区和家庭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才能调动各种制约机制,但外出务工使年轻一代可以脱离传统控制情境,为偏离和无视这些规范提供了可能。正因为如此,子女外出后不孝、不养和赡养脱离的现象日益增加。(5)家庭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每个家庭成员都处于不同的结构位置上,而在农村青年一代外出的过程中,不同代人之间谈判角色的条件已经改变,代际之间出现了职业上的分化和地理空间上的分离,并且对经济资源的掌控也出现调整,外出子女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增加。这种条件的变化带动了家庭权威性资源的重新分配,年轻一代特别是年轻女性更加独立和追求平等,而老年一代则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传统的权威性资源(如对土地、房屋等家庭财产和经验传承的控制),在代际交换中能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少,家庭地位受到削弱。同时代际之间的社会距离也因为长期的空间分离和职业分化而增加,代际关系更加疏离。这种家庭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子女的赡养意愿和行为,同时老年一代也无法直接协调赡养资源,并很容易因此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6)家庭角色和分工的调整。外出者原先承担的生产、抚育等家庭角色向留守老人和其他未外出家庭成员转移,特别是女性的大量外出使得家庭的照料安排重新调整。在子女外出后,留守老人成为家庭生产、抚育等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加重了留守老人劳动、经济和心理负担,也削弱了其他家庭成员为留守老人提供支持的精力和能力。

在社区层面,社区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初级环境和主要“场域”,是连接家庭与社会、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中间地带”。社区中附着于地缘关系网络和各种正式、非正式的组织资源是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村庄共同体中形成的“守望相助,邻里相携”的传统、地理空间上的优势等是农村老年人获得社区支持的基础。但在近代社会,行政力量和市场机制的渗透已经导致村庄共同体出现瓦解,明显特征是社会结构已经“碎片化”,“熟人社会”逐渐变为“半熟人社会”,以及“差序格局”的理性化[10-12]。而在村庄青壮年人口大规模乡城迁移的背景下,随着社区人口不断地流出和流入,进一步打破了村庄的封闭状态,并加速了村庄共同体的解体:村庄的人结构变得松散,常住人口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留守老人的地缘支持网同样出现萎缩和弱化;社区成员间的职业和收入分化日益明显;村庄的凝聚力、社区成员对村庄的认同感逐渐降低,村庄规范、村集体对外出社区成员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微弱;社区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人际互动关系也在发生改变,经济理性正在逐渐取代社区中的人情因素,社区成员之间互助与合作和对弱者基于道义的救助现象越来越少;等等。 家庭和社区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初级环境,也是其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而留守老人养老结构在家庭和社区层面的这些变迁,其实质是我国的现代化过程对传统养老制度的冲击和侵蚀,现代性向传统村落社会和家庭制度的渗透。这一过程改变了维系传统养老模式的规则和资源等结构性特征,不仅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同时也削弱了社区的养老功能,给留守老人的养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留守老人现实生活中,这种压力尤其反映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缺失、劳动负担的加重以及留守老人心理上出现的各种不适应,并且导致农村养老出现代际交换的失衡、代内赡养义务分担的失衡和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的失衡。可以说,农村养老结构的变迁恶化了留守老人的福利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者在研究迁移对留守老人养老功能带来的影响时,认为子女外迁后对父母经济支持的增加,能够弥补在照料和其他方面的养老不足[13-14]。但笔者的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职业的非农化毋庸置疑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并且这种收入的回流对家庭生计维持和社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然而留守老人在经济方面受益于子女外出的程度却并不明显,多数依然以自养为主,贫困现象非常普遍。受务工收入的有限和不稳定、小家庭的生计压力、社区“约定俗成”的养老标准、留守老人对子女的“利他主义”和农村“孝文化”衰落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子女对留守老人的供养水平总体上虽然较外出前有所增加,但缺少从根本上改善留守老人经济状况的能力和意愿。不仅如此,部分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反而因替代子女的抚育和人情来往角色、子女外出后的赡养脱离等原因而更加拮据。

二、作为行动者的留守老人及家庭的能动应对与自我调节

当然,面对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对留守老人养老造成的压力,留守老人和家庭有一定的因应能力。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表明,行动者嵌入到社会结构和过程当中,在某种程度上社会行动被行动过程中的社会秩序或者说“结构”形塑的同时,社会秩序或“结构”也是被建构,被再生产和被改变的过程。特定的行动会改变人们对事件所预想的状况和过程[15]。能动性是行动者可以对社会结构进行形塑的重要属性,它表现为行动者获取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各种极端压制下处理、加工经验和设计应对生活的各种策略的能力。当行动者在面临信息不足、不确定性和其他限制因素时,会学习如何干预自己周围与他们相关的社会事件,并且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在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变化,来不断检测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即使是那些被严重限制了社会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行动者,也有能力自觉或不自觉地经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做出行动[16]。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现代化对留守老人养老系统的侵蚀,作为社会行动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二
《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三
《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

关于社区留守老人的报告

调查目标:了解社会中的留守老人问题

调查时间:2010/8/26

调查对象:京新社区的居民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组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京新社区进行了专门调查。另外,对于调查的结果,我们也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对此问题提出些相关性意见。

首先,在这次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有70%都在30—55岁之间,60%都是农村户口。而就我们所调查的社区了解到,对于留守老人这个概念,大部分人还是有一定认识的,大家都觉得现在社会上"留守老人"现象还是很普遍的。而我们更从所得的调查数据知道,此社区也有不少的留守老人。可以想象现在留守老人的数目正不断加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从问卷中可以看出,约有70%的居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工作变动引起的。当然也有一部分的人认为是因为现代青年思想变动,与老人的生活习惯或是观点不同,不太愿意留在家中的关系。如果从深一点的层面来分析,一方面,留守老人面临一些经济性的问题。其实从社区居民居住的环境就可以看到,不少的居民所居住的环境还是比较差的,可见经济状况颇令人堪忧。虽然社区家庭中的劳动力外出,的确为家庭条件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务工人员大多数经济基础不是很好,所以住房也就很简陋。当然,留守老人的住房也就更加的简陋了。而另一方面,从家庭关系来讲,毫无疑问,与子女关系的亲密程度对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讲,与

子女关系好的留守老人,生活来源、生活照顾有一定的保障,精神上也能得到应有的慰藉。但也有不少因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与子女交流很少,彼此间观念差距大,使得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好,也使得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家中。而这些原因也就导致了留守老人大量存在。显然的,随着留守老人数量不断的增加,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在这个方面,有90%以上的人都认为这会极大的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子女外出打工不在家,就只剩下老人在家看守着,老人是弱势群体,由于年纪已经很大的关系,身体往往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染上疾病,而子女不在家,谁来关心老人,保障老人的健康呢?而调查中也有老人表示,自己是很希望与子女住在一起,可以相互有个照应,毕竟自己年纪也大了。但同时又为了不希望给子女带来负担,宁愿选择与子女分开住。

其实,子女外出后,留守老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精神上的问题。本身由于代际关系就已经比较淡薄了,而现在子女又出外打工,想子女的时候可能也仅限于电话交流,并且因为打长途较贵,说不上几句便挂了。所以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认为留守老人是十分孤寂的。他们大多过着寂寞生活,缺乏家庭暖和,使他们倍感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感到有时候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法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高,留守老人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他们与外界的接触也相应地越来越少。除了看电视、聊天,老人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精神生活异常单调。而另外因经费、场地受限,很多地方缺少老年活动室或老年协会组织。有的地方虽已建起了老年协会,但是资金不足,所以真正组织过活动的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对于留守老人来说,来自于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所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我们将留守老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经济收入不高,生活质量较差。由于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赖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而子女在外务工谋生压力的加大,子女贴补缺乏稳定性,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的可怜。因此,老年人生活相当俭朴。

(2)生活缺乏照顾,孙辈抚养负担重。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对留守老人而言都成为难题。同时,子女外出打工后,部分老人独居或配偶同居,大部分的老人会与孙辈组成“隔代家庭”。还有不少留守老人的子

女全部外出打工,仅留下老年父母及未成年的小孩,留守老人基本上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因此,老年人极害怕生病,害怕没有人照顾。很多老人都谈到“有子女在身边要安心得多,有个照应。”

(3)医疗难问题突出,健康保障亟待加强。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人表示要加强社保,这样对于常年患病的老人比较有利。虽然留守老人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留守老人也只是对于一般的小病可以治疗,普遍存在“生不起病、拿不起药”的情况。而且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忽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对留守老人来说,“小病抗,大病拖”,已成了一种潜意识。留守老人除了存在上述这些主要问题外,留守老人家庭很轻易成为盗贼的目标;而缺少青壮年男子在家中,也很容易成为弱势群体,造成利益受损。

(4)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老年人身体素质的下降和生理的自然老化,决定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并不仅仅需要经济保障,精神慰藉也同等重要。老年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奢求。而实际上,老人最需要的便是精神上的慰藉。而往往他们连很多最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因为不少子女很少与其联络,有的子女甚至一去就是多年,杳无音讯。

另外,在本次问卷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些题是关于如何解决“留守老人”这个问题的,涉及到了社区及政府部门该为这些留守老人提供些什么,根据调查,我们得出初步的结论是大家都希望,老人居住的社区能够做到为老人提供低劳动强度的工作,这样子既解决了老人的经济问题,又能够充实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社区里要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文娱活动,方便老人相互交流等。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每个家庭里的子女,当地的社区,以及政府的相互配合。对此,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 坚持相关的政策制度,着力为老人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现在,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成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亦如此。因此,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时,都是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站在人性化的角度,从提高生活质量、稳

定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立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的。而作为这个社会的大家长,老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我们急需要关注的,我们必须要严肃的审阅和对待留守老人问题。在经济布局上应尽可能考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为年轻人可以就近照顾老人提供一些途径。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吸引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这既缓解了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又可以缓解“留守老人”无人照管的社会问题。另外,大力发展经济,改善老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够为老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健全老人的保障体系

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居民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健全的保障体系,能够为老人晚年的生活提供更有利的保障。为此,我们希望政府或是相关部门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积极争取上级放宽条件,扩大低保比例,让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参加进来,力争把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都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也可开展老年人保险试点,让青壮年劳动力每年出一部分钱,各级政府补助一部分,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另外则是完善养老制度,逐步实现由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方式过渡。同时加大推进社区医疗制度,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覆盖面。如果政府财政允许,可以在中央、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切实地解决特别是留守老人“就医难、费用高”的问题,同时可以发展家庭医疗病床,实行定点诊疗,定期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最后则是希望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制度,给予进城农民工以市民待遇。在居住权、劳动保障权、子女教育权、医疗、福利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工和城市市民同等待遇,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彻底实现外出务工农民的身份和职业转变,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留守老人的数量,也让尽可能多的外出务工农民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三) 夯实经济供养基础

经济上的问题其实是留守老人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应该尽量保证他们的经济来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多方争取资金。老人(包括留守老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家庭关系和大局做出了积极重大的贡献,我们全社会都应当自觉承担他们的养老扶助责任。因此要坚持舆论宣传引导、政策推动、制度促进等方式,要积极引导多方出钱出力,参与解决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养老资金问题,形成家庭、企业、社会、个人、政府等多方共同出力、踊跃分担的局面,确保妥善安排留守老人问题资金需要。

2、发展地区地方经济,加强社区经济“养老”的支持力度。社区是老年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社会支持过程的展演平台。社区对养老的经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一点要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基础。因此社区组应从各自的资源(并非仅指自然资源)状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使那些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及经济来源较少、较单一的留守老人们就可以发挥自己所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老年人学会自我保障,增强老人们的自信心,提高老人的社会地位,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提高物质保障。

3、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这一方面,政府应立足于实际,积极地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尤其是外来务工的家庭。为他们发家致富创造一定条件,提高其收入,也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四) 坚持各方联动,营造社会养老氛围

针对留守老人的家庭照顾,要加大宣传强化子女对老人照顾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充分履行自己在照料、教育子女方面的责任,切实减轻留守老人照看孙辈的负担。

1、巩固家庭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仍然扮演和发挥养老的重要角色和作用。要继续采取多种方式,稳定家庭养老关系,完善家庭养老模式,使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养老的重要方式。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四
《_五句话_话农村老年生活现状及其保障_曾祥明》

集体经济

社会视野

“五句话”话农村老年生活现状及其保障

摘要:文章首先用“五句话”形象概括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基于对农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生活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在农民养老问题上面对的挑战,提出应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集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于一体,农民、农村集体组织与国家共担责任,“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心有所傍”的“三三制”国家责任型、农民互济性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关键词:农村;老年保障;养老模式

在城市生活数年,假期回到我们出生、成长的家乡,有时明明身处农村,却觉得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虽然骨子

里还是无比熟悉。每每想起老家,

最为挂念的是年迈体弱的奶奶,最为担心的是像奶奶这样的老人,这或许是我们学习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养成的习惯,也或许是人本能的反应。奶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勤劳、善良,相信日子会一天天过得好起来。然而,至今年过七旬的奶奶仍然未过幸福的晚年生活,爷爷的去世更是给她增添了寂寞和无助。几乎每次回家,都可以看到村里和附近村庄众多比奶奶生活更艰难的老人。这些老年人的人生

就像“土”一样,没有激情,很平实;没有享受,很朴实。他们离不开土,永远被踩在脚

下;离不开地,半截身子栽在田地里。

本文分析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人生弹指间,岁月匆匆过,眨眼就年过半百。面对年老,几乎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安度自己的晚年?但生活在农村(尤其是边远乡村)的广大老年人群体对此是

不需要考虑的。

年迈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

曾祥明

何慧

何芳

沿着以前的老路继续走下去,直到生命的

尽头。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用可以用

“五句话”来概括。

(一)脸朝黄土、背朝天,活到老、干到老

他们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一辈子要在地里,耕着、种着;现在老了,依然在地里摸爬着。其中缘由,一是习惯了,离不开土;二是离开土就没法活,得在地里刨食。只要还能动,农村老人的生活就得全靠自己打理。在村里,没有老年人“退休”的说法。

(二)养儿不如养女,养女不如养猪,养猪不如养己;多养不如少养,质量胜于数量

这是村里的普遍现象,在老年人自身

状态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儿子的比多个儿子的好过活,仅有的一个儿子会因为无

法推

“皮球”而更好地承担起养老责任,也要考虑自己的儿子会不会向自己学习。这种不多的乡村舆论,在这时能够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同时在我国广大农村“儿子是传宗接代的本”,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的观念根深蒂固,儿子继承所有,包括财产,也包括养老。然而随着老人的进一步老去,女儿与父辈的情感更为亲近。事实上也是如此,尤其是碰到多个儿子,而每一个儿子又表现平平或在众多儿子中没有一个强势的话,老年人的生活更多的会倾向于女儿。另外,老年人自己的能力、积蓄是很重要的。年轻的时候,投资于自己,

提高自身能力是很实惠的。

老年人能力的提升能够带来更多的积蓄,维持子女不管不顾时的生计,更重要的是,这笔积蓄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子辈的态度。近年来,老年人经济能力的加强和对子女养老现状的感叹,呈现出一种向自我养老转变的

趋势。

此外,子女的经济水平、养老意识等综合素养是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关键

因素。一般来说,

子辈是在解决了自身的生计之后,才有能力和心情来对上和对下负责,承担起对父辈的赡养和对子辈的抚养责任。这点在村里表现的极为明显,通常,儿女经济水平较好的老人总是比子女贫困的老人日子过的舒坦些。

(三)小病找死,大病等死:去治,人亡家也破;不治,人亡家不破

由于长年过度劳累、缺乏劳动保护、

生活水平低下和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

农村人到50岁左右都累下不少伤病,

60岁以后病痛就更多了。但在医疗费用高昂的情况下,相当多的老农都无钱治病。对于没有医疗保障和储蓄的农村老年人来说,医药费极大地超过了他们的支付

能力。他们能忍的就忍,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去看病。即使看病,

通常也是在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拿一些药丸,打上几针而已。这种治疗虽然有时能见效,但由于没有护理和保养,是很不彻底的。遇到大病,只能是慢慢熬,这时只能看儿子的能力和孝心了,在有儿子的情况下,女儿一般不承担,也不会受到世俗的责备,如果承担一些的话,那就是很好的表现

了。问题是在当前的农村,

年轻人也没有多少现金,去治,只能是借债,病还没治好,媳妇也许就闹着离婚了,因为沉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不治,老人就只有等死,家虽在,但看着亲爹亲妈在痛苦中死去的感觉肯定不好受。这就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至少这个村庄如此。

(四)婆媳、婆媳,战火不熄

婆媳之间的矛盾似乎是村里的主要矛盾之一,永远都难以消除。这个时候就要看以下方面:一是媳妇与婆婆双方的涵

养或实力较量。

如果婆媳双方都有一定的2008.09(上)

ChinaCollectiveEconomy

集体经济社会视野

素养,相处起来较融洽;否则,双方之战不可避免。二是儿子的能力和涵养。儿子要是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和处理婆媳矛盾的周旋能力,这个家也会是比较安宁的。但这样的儿子在这样的村庄是比较少见的。三是多个儿子的话,至少要有一个有孝心,而且是强势的。否则,就是星星之火,里耐不住的寂寞和痛楚。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实质上亦变得难以为继了。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功能弱化。子女独生化、就业非农化和居住分散化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

使得家庭的了许多困难。家庭的小型化,

村养老模式。

第一个“三”指这一模式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三种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个“三”指该模式集家庭保障、土

第三个“三”指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于一体。

这一模式由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和国家三燎原之势。

(五)有时间就打电话回来吧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速了城乡二元化的进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快,这个村

子也不例外。

村里绝大多数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只是老人和小孩,整个村庄可以说是“空心村”或“留守村”。留守老人缺乏生活照料和情感扶持,他们在克服自身生理机能下降和疾病困扰的同时,还要照顾留下来的孙儿、孙女,耕种全家的土地,负担大大加重。面对外出务工的子女,农村老年群体的弱势地位进一

步显现出来。记得奶奶常说的一句话,

就是有时间就打打电话回家吧。但是,家究竟在哪里?这是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也是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的问题。

二、当前农村养老问题上面对的挑战

上述五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下农村老年的生活现状,揭示了当前农村老人在基本生活保障、家庭保障、医疗保障、内部关系和心理情感上面对的五大问题。

一是农村老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的问题,不劳动即无收入。为自身生计考虑,为后代负担着想,老人们只有终身操劳,自食其力。二是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子女之间赡养责任分配不均的问题,老人们不得不克服困难,通过自我努力,提高保障水平。三是疾病对老人自身和家

庭的影响问题。

由于农村老人严重缺乏疾病方面的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常常是“一人病倒,全家趴下”,凸显出当前农村家庭医疗责任的脆弱性。四是农村老年妇女的生活质

量长期受困于婆媳之间的关系。

儿媳妇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身为儿子的丈夫对待老人的方式。这种态度从婆媳之间扩展到家庭成员之间,导致兄弟姊妹关系恶化,家庭不和,不仅加重了老人的挫败感,又进一步降低了家庭保障的质量。五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健康堪忧。一方面,儿行千里母担忧,老人对子女的思念和担忧加重了心里的不安;另一方面,老人的生活和饮食起居缺乏子女的关心和照料,时时事事都得靠自己解决,心

2008.09(上)

ChinaCollectiveEconomy

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老年人除从子辈中获得经济供养之外,难以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扶

持。

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涌进城里的务工群体,迫于生活压

力,无暇顾及在农村的年迈父母。

同时,一些青年夫妇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

有限的时间、

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人均寿命延

长、

自理能力下降。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年的平均寿命得到提高。寿命的延长,必然导致其自理能力的下降,这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储蓄

能力有限、

社会养老不足。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和农产品有限的附加值,使得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极低。绝大多数农民在年轻的时候很难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出较好的安排和储备,除自我保障意识弱外,收入低是主要原因。同时,国家推行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因覆盖面太小,社会

化程度低和农民不了解保险政策、

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同样使得农村老人的保障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现实的各种因素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危机。随着家庭人口外流,子女在外地学习或务工,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长期的异地分处,使得子女对年老父母的照料和慰藉十分

有限。同时,

由于经济市场化背景下“孝”文化衰落和老人自身弱小的经济能力,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进一步下降。

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三制”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该村生产力依然低下,生产方式还停留在“牛耕犁耙”时代,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水平低、几乎不存在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和“老人贫困化”现象普遍存在。面对在基本生活、家庭保障、医疗保障、内部关系和心理情感上的五大问题,老人们显得无助和脆弱,老年妇女的情形则更糟。结合对当前农村老人生活现状的分析,基于对当下我国农村保障现状的梳理,我们认为应该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

实际的

“三三”制多要素相结合的新型农者共同承担责任。其中,第一个“三”保证了农村老人“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第二个“三”充分发挥三种保障各自的优势,服务于农村老人保障的实际需要。第三个“三”,妥善处理了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和国家在农村老人保障责任中的主次关系,将由以农民自身承担责任为主,逐渐转到以国家责任为主。

多要素相结合是指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农技教育、土

地流转、

社会养老意识教育、商业大病保险与人身意外保险等多种方式的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将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水平,使得邻里更加友善,家庭更加和睦,使老年朋友“心有

所傍”。农技教育,一是可以提升农民的素质,推进生产,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社会的保障能力;二是可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水平。土地流转方面可以土地的使用权置换养老保障权益,具体的办法有:老年农民转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经营,分享收益,以此保障老年农民的生活需要;通过授权某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去经营自己承包的土地,以此换取一笔可观的现金或者期权等来保障老年农民的生活所需。同时,养老知识的普及将提高农民的保障意识,学会为未来着想,未雨绸缪,购买商业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在年老时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C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美)格伦斯基著;王俊等译.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邓大松,林毓铭,谢圣远.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曾祥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何慧,信诚人寿(CITIC-PRUDENTIAL)北京分公司,作者为高级业务主任;何芳,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五
《枣儿》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六
《100句精彩背诵》

可背诵精彩语句

1.什么是担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其位,谋其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敢担当,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不成事不罢休的精神品质。

3.习近平总书记说,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4.现实中,如果都抱着“猴子叠罗汉”的态度,碰到难题畏畏缩缩,承担责任互相扯皮,遭遇失败彼此指责,那问题谁来管,工作谁来抓,责任谁来负?

5.或是不能正视问题,找借口、寻托辞,击鼓传花,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或是信奉“不干事就没事”,“职能不对口”、“条件不具备”、“问题很复杂”等等,张口就来;或是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当“开明绅士”,遇到矛盾绕着走,态度暧昧,“独善其身”。

6.面对任务勇挑大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邪气坚决斗争。有勇气,才能肩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才能应对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风险考验。

7.“打铁还需自身硬”,肩膀硬、腰杆直,不仅要一身正气,还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才有新招。有底气,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更好地掌权执政。

8.改作风,必须讲担当,贵在有担当。有勇气、能大气、增底气,我们就一定能不辱使命,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9.“特权”与“腐败”是阻挡社会进步的毒瘤。在茫茫历史烟尘中,多少伟大民族与伟大国家的沉浮,都与这颗毒瘤相关。

10. 一定意义上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特权思想和腐败的一个缩影。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特权思想紧密相关,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腐败密切相联,而特权思想又是腐败的根源和条件。

11. 有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才能求真务实做事,摈弃形式主义的做法。有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方式,才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杜绝想当然、拍脑袋等官僚主义习气。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才会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筑牢思想上的防护墙,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袭。有不断开拓的创新能力,才能激发改革活力,避免守摊吃老本等现象。有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才能立信于人,防止光说不做、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等行为。认识路线、决策方式、宗旨意识、创新能力、示范作用,这五个方面既是作为“责任主体”的完整实践结构,同时,又是有效衡量与评价“责任主体”的基本坐标。

12.按照“治治病”要求,对滥用权力、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纠正,对违反党纪政纪的予以组织处理,对违法犯罪者绳之以法,通过严格问责激发反“四风”、树新风的正能量。

13.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厘清“责任主体”的定位与社会责任的重托,需要权力规则与有效约束的制衡,只有在这样的轨道上,权力列车才能沿着为民、务实、清廉的方向,驶向政治文明的新境界。

14.人们热衷“拼假”,“爱‘拼’才会赢”,就是为了错峰出游,有一个高质量的假期。然而,硬性的假期设置,让假期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不少尴尬与无奈,合理化的休假安排距离百姓有多远?

15.中国自古有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休息休假权的落地,既是人作为生产要素的调整,也是公民意义上权益与福利的彰显。

16.去年以来,“拼假”成为中国式流行语,各种“拼假攻略”甚嚣尘上,创意的背后,是民众对假日安排的焦虑与怨尤。

17.“拼假”盛行,细究动因,无非有三:一是勃兴的休闲需要与捉襟见肘的假日供应之间的矛盾。······二是呆板的休假安排与个性多元的假日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不变的制度设计与多变的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

18.传承中国的假日文化,需要有稳定而众望所归的预期。但愿中国的民众休假不要总是“爱‘拼’才会赢”;更但愿假日制度调整,能真正躬身听听劳动者的声音。

19.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保障

20.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21.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让政府政策透明,让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

22.走群众路线关键在于具体的制度安排。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不仅需要进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与思想作风相比,组织制度更重要、更关键。

23.“透明”和“回应”是现代政府的基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的科技和经济,而且需要现代的政府和政党,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现代政府和政党的任务更为艰巨。现代政府的要件和基准,就是透明、法治、回应、责任、服务和公信。近年来,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理念得到一定的关注,这是重大进步。问题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构建离不开透明政府和回应政府。实际上,透明是法治的前提,回应是责任的基础。在联合国对于“善治”界定的框架中,参与、法治、透明、回应责任等都是基本要件。而所有这一切,都要以有效的信息为前提。所谓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首先是知情权,没有必要的信息获得就无从参与、表达和监督。因此信息公开至关重要。

24.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制度软实力。只有信息公开了,才能构建透明政府;只有政府透明了,才能保障公民参与;只有公民参与了,政府才能有的放矢地回应社会关切;只有政府回应及时有效,公共政策才能显示民意;只有公共政策显示民意,政府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才能具有公信力。这是环环相扣的过程,如果说信息公开是其逻辑起点,那么政府公信力则是其必然归宿。

25.用制度管人,管权,管钱,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一个共识。

26.制度不给力,好人就会吃亏,甚至还可能变坏。

27.在许多人眼里,不仅是作风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突发事故之类的问题,也一律归因制度弊端,解决措施也全寄望于制度。

28.如果人人为制度鼓与呼,执行时却耍花样,“不把制度当依据,只把制度当工具”,“制度归制度,工作归工作”,那么制度的生命力在设计完成时就耗竭了。

29.文化构成了制度运行的基础,没有文化内核,空有制度一堆,到头来制度也只是在文件中落实、在实际中落空。

30.用制度治疗作风痼疾,更需要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

31.自成立至今,我们党从来都十分重视理想信念,精神钙质等精神文化的塑造,为良好作风的形成和维续提供了强大内驱力。

32.当人人把制度从手头嘴边铭刻到心中脑中,当好作风从案头文件落实为行为习惯,制度的优势才能被发挥出来,而制度的弱项也会因精神力量得到补强。

33.“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

34.协同好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作风建设才不会因为落入“制度陷阱”而做无用功。

35.“两高”的司法解释,既是“授权”,也是“限权”,目的是告别依靠个人意志、行政命令的管控,将“依法治网”进一步纳入“依法治国”的框架。

36.没有政府的法治化,不可能有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古人说得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于执法者而言,要求别人守法,自己先要守法;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试想一下,如果执法者心无敬畏、目无法律,人们的法治信仰如何建立?如果执法者刻意曲解法律、甚至以法律名义践踏法律,执法者的权威公信又从何谈起?在这个意义上,依法行政是执法者自身守法、公正审慎的必然要求,这是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一步,也才是真正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负责。本身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表现。

37.难道应试教育真的让孩子反感到在最恋家的年龄也想逃离?对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热土难离,仍然要咬着牙拼命学习,在千军万马中挤上高考那道独木桥。这是中国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最不能辜负的下一代中国脊梁。是否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对滞后,应试教育对下一代的压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使得今天的教育满足不了国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渴望?越来越多普遍家庭的孩子踏上留学路,本身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表现。

38.一是改革教育模式,让下一代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拥有基本生存能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二是推进公立教育均等化建设,让中国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有相差无几的教育环境和录取标准:三是创造公平取士的教育环境,鼓励寒门学子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合理调节社会阶层有序流动,为国家民族补充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39.在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政务微博、领导信箱、市长热线、亲情电话、阳光问政、热点社区等新平台新方式应运而生,为沟通交流创造了新条件,拓展了新空间。

40.朱德同志曾说过,只要比一般群众高过一个指头就行,不要高得太多,跑得太远。这番话谈的是方法,其实更是领导作风。

41.必须建立并不断维护常态化的干群沟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汇聚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力量。

42.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的沟通态度深受欢迎,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情当家事、常回家看看的沟通意识广受赞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的沟通方式最得民心。群众意见是风向标。坚决改正群众反感的,始终坚持群众欢迎的,以诚为先消除隔阂、以信为基交心谈心、以实为要拉近距离,方能使干群沟通更富实效、交流更加亲和,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

43.常态化的干群沟通是赢得民心、赢得支持、赢得未来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围绕民意表达,构建双向多维的沟通网络,势在必行。党员干部把群众请进来听心声,请群众坐下来谈心事,也应主动走出去晒阳光,沉下去接地气,更要延伸党委政府的工作触角,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

44.和则通、通则顺、顺则达,同群众沟通,务必用真心、付真情、使真劲,唱不得“空城计”、演不得“样板戏”、来不得“凌波微步”。群众看得见交流的诚意,我们就能摸得着发展的变化。

45.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着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能无靠等突出问题。

46.出门一把锁,归来一盏灯,这是许多农村留守老人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

47.《礼记》中对于“大同社会”的描述之一,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8.现代文明社会,让留守老人“老有所依”,亦应当成为现代国家的价值取向。

49.相关部门在大力倡导、弘扬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社会风气的同时,也要逐步探索城乡互助以及跨区域帮扶机制,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关系。

50.“养老问题”早已被先贤列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

51.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说过:“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宇宙本身只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的锁链”。

52.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有一些文化陋习在社会历史变迁中残存了下来。这些文化陋习经过“社会化”成为国民素质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对国民心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这些不良影响下,国民表现出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举止。

53.当你走出国门,你就是一张中国“名片”,你在看世界的同时,世界也通过你在看中国。为此,我们必须要努力、用心去打造好“中国名片”:首先,提高国民整体道德素质。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的礼仪之邦,有着许多的优良的传统和美好品德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加强国民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其次,主动了解西方文化。我们既然知道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为什么不能够主动的去在出游前做好功课而入乡随俗,却非要等到这种不文明行为曝光在世人面前才“知耻而后勇”?游客在出国旅游前要做好功课,对目的地的文化习俗有一定了解,到达目的地后也要先观察当地居民怎样做,加以效仿即可,尽量做到入乡随俗。

54.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肩负起游客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责任,如拍摄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宣传短片在各类媒体中播出,印制各类倡导文明出游的资料在游客密集的交通枢纽平台上派发等,为文明出游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5.这些网络成语为何会出现?干扰了汉语的纯洁吗?对语言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56.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网络成语,仍有可能忽略当前青少年所承受的文化冲击、他们的自觉探索和存在的不足,我们应该从中更多地看到汉语言的生机、今天一代人的成长,长远地说,还要看到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契机。

57.因为无论传统成语还是西方缩略语在表达上都有自己的逻辑和策略,并非单纯组词游戏。

58.传统成语如此复杂但又易懂,如此深奥但又明了的传播效果,显然不是网路成语能所企及的。反过来,这恰恰说明,今天的青年在传承文化上迫切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自己努力。

59.引导他们从掌握成语开始,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和运行逻辑,那最后收获的肯定不止几个成语,更有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的熟悉、认同、继承和创新,这肯定要比追求汉语言的“纯洁性”更应该为整个社会所关注吧。

60.按照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观点,发展的途径与最终目的,应该是人的自由权利的发展。在这里,发展不仅仅是GDP、工资水平和生产效益,还包含了政治参与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实现、透明性制度体制的建立以及对人身财产安全的有效保护。

61.长久以来,我们推行的往往是集体利益至上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政策一般都是“大处着眼”、“高瞻远瞩”,由集体至个人,先集体后个人。逻辑是:只有整体好了,社会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推动人民生活的提升。如此,我们忽略了个人的自由发展,忽略了个人的自由发展对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而不可估量的作用。

62.发展的含义长期以来被我们单一化、扭曲化。很多人视GDP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这有情可原,因为中国正在用几十年的时间经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变

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重视GDP,重视工资增长,重视企业利润。但走到现在,好比是一个十字路口,中国要么选择继续沿着老路走,要么选择一条艰辛但是回报更多的路。

63.中国是时候仔细地思考一下国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了。因为这不仅仅关乎一个社会的进步,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

64.这种预测能否部分成为现实,是区别科学预测与信口开河的重要条件。黄维与汤森路透公司都根据发表论文后的引用数来预测,但后者还有更重要的依据:确认哪些研究是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发现,然后再确定该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贡献者。

65.中国的科研当然有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水平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是什么,数量有多少,还难以确认。而且,它们也未必能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因为这个奖项选择的是开创性或奠基性的研究。

66.有人批评诺贝尔奖有倾向性以及它表现出的某种不公正,但从诺贝尔奖的统计学分析来看,无论对于哪个国家而言,它都是大餐,而非家常便饭,就连获奖最多的美国也不例外。

67.所以,即便10年后中国人的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也需要时间来验证它们到底是真还是假,是重大还是一般。要在那时就能把获得诺贝尔奖当作常态,实在有难度。黄维先生预测的准确性能否高于汤森路透公司,我们不妨耐心等待。

68.这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时代楷模,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朴实中见崇高,生动地诠释了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人的共同价值观,成为群众热议、追捧、学习的草根明星、平民英雄。在这个百花盛开的时代,所有奋发向上、创新发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积极奉献、廉洁奉公的人,都是“中国最美的人”。

69.时代需要弘扬正义,颂扬真善美,鞭打假丑恶。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道德滑坡,讲奉献,勤节俭的少了。各地出现表现正面、积极、优良的人性、道德、良心、品质的时候,各级媒体应该大力宣扬,并且是长期坚持下去。他们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献、美在责任、美在瞬间,用“最美”生动诠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境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立足平凡、追求高尚的美好情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在他们身上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每个人都争做时代“最美”的人。

70.谁是“中国最美的人” ?我想应该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没有“完美”,只有“更美”。

71.我们的大城市可以让摩天高楼接踵而建,我们的中小城市可以在短时间内弃老城建新城,世界上也早有地下排水系统是“城市良心”的共识,国外一些城市,或许楼没有我们高,路没有我们阔,但排水设施,却比我们遥遥领先。对应于城市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设施,严格说来也与城市大小无关。问题只在于城市发展建设的思路,思路背后,是对城市发展目的的认识。

72.说明白了,其实就是发展与人、政绩与民生,谁是核心和根本的问题。城市是现代人的主要生活场所,人们选择城市,从主动性上来说,无非是城市能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也应该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而我们目前的问题,是政绩观和资本的共同驱动,城市成了一个逐利和展示炫耀的场所,城市居民失去主体性,也失去发言权,对应于居民安全、舒适等要求的城市功能,在发展建设排序上落在后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可以建那么多高楼,却建不好排水系统,为什么有的城市忽略土壤、绿地的排洪蓄水功能,不切实际地搞“无土城市”建设。

73.在这些令人侧目的中国新时代土豪中,富豪质量问题再度令人深思。姑且不论其致富的渠道、方式是不是经得起良知和法治的拷问,但如此炫富,迷恋奢华,讲求面子,让人直接想起美国知名作家理查德·康尼夫对美国土豪的绝妙讽刺:无论在世界何处,当一个人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七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3》

甘当护花使者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

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学生是祖国绚丽的花朵,美丽的花朵

需要护花者的精心呵护,我默默甘当了16年的护花者,我在三尺讲

台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默默守望。我在耕耘中、在守望中感受着幸

福教育的真谛。我欣然耕种教育沃土、畅快秋收、幸福地品尝丰收的

果实。一路走来一路花开,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体味着花开的的芳香。

教师是一份爱的事业,这是一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

更是一份情的事业,在爱中收获美丽,在情中收获幸福。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新《职业

道德规范》,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

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思想政治上,

时刻能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能

主动关心学校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对于学校的荣誉,能积极维护,

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都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然后不计报

酬尽心尽职地做好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

我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法规,认真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认真学习

新党章及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关注国家大事,注意自身言行。工作

中注意重德修身,严以律己,尽职尽责,率先垂范。同时,在当前社

会经济条件下,时时提醒自己耐清贫,抗诱惑,管住小节,时时磨练

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廉洁从教,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一、锐意进取,努力超越。

一位平凡的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我曾也有些迷惑,面对物欲

横流的社会,我也曾有些彷徨、有些徘徊。我也会常常这样想:“每

当我走上三尺讲台时,心中的一起杂念便抛到九霄云外,因为我知道,

我从心底爱着我的孩子们,我没有理由不教好他们的文化知识,我没

有理由不去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严

格要求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却要有一桶水。今天,终身学习

时代,学习贯穿于工作,乃至于人全部生命历程。课堂里和讲台上,

新知识、新理论、新现象、新问题使我们应接不暇。填充自己,充电

加油和补充,才能适应这个变化频繁的时代。“问渠哪得清如许,唯

有活水源头来活水。”无疑就要求不光要不断的充实我们这一桶水,

还要保证水源地清醇。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

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

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

有关教学资料。备课时,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

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

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对学

生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教育学生上,我很注重培优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总是给予特殊的照

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

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认真抓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我坚持要求学生写周记,写身边事,写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日记中,我得到学生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健康成长。我所教学科的成绩在全镇统考中长期名列前茅,可谓称得上是“长胜将军”。

三、关爱学生 , 从心做起。

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权利,可是对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却成了奢望。家长把竞争的焦虑过早转嫁给孩子,使小小年纪就负载着与年龄不符的“不该承受之重”,什么培训班、补习班、加强班完全占据了孩子休息和玩乐的时间,造成了身与心的双重伤害。国家实行学生课业减负政策,就是引导家长和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把更多休息和玩耍的时间还给孩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生需要快乐,在教学中我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开展快乐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接受学习,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我心里常常想着这样一句话:“学生是我的亲生儿女,关爱学生是我的天职。”我班上有一位学生不幸遇上车祸,失去了左脚,在医院住院两个多月,我经常去医院辅导他的课程,我的举动得到了家长的感激。学生在校突发生病,我会第一时间送学生去医院救治,还常常给学生代付医药费。帮助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是经常的事,遇上恶劣天气送学生回家已习以为常。只要学生有困难我都会出现在他们的中

间。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我也很受学生的尊重,每个教师节和我的生日,在我的办公桌上就会摆放着鲜花和学生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多少次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在农村,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戚朋友抚养,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就占到了学生总数的半数以上,他们中有的被溺爱纵容,有的被放任自流,爱的缺失已经导致他们过早产生出许多的心理问题,实在令人堪忧。关注留守儿童这个新型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我在日常教学中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包括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诸方面。我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上门家访那是常有的事,哪位学生家里生活困难,那位学生父母亲身体不好等等。我为了让学生同父母沟通,我经常把手机给学生,让学生与自己的父母通话,许多家长感激不尽。我给了学生关爱,为孩子营造充满爱的和谐氛围,开展爱心传递、感恩他人的情感教育,我把爱的阳光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班主任的我,我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另外,我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队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优化了班级文化环境,丰富

了学生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尊重领导,团结同事。

平时的工作生活当中,我尊重领导注意团结同事,以大局为重,宽以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与同事争名利、争长短,在繁杂的学校德育日常工作中,任劳任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严于律己,不把小事当无事,不把小错当无错。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讲团结,讲正气,讲原则。通过实绩证明自己的能力,赢得组织的信任,博得群众的认同。

成功与失败都付之于昨天,编织的梦想依然在延续。师道,师德,铸就无上师魂,无时无刻不铭记在心。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纪律还是成绩方面,我在校、在镇都位居榜首,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在2001年9月我参加上饶市第二届小学数学能手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同年的12月份,我撰写的论文《“助于主”——培养和使用小助手的认识》一文中,经上饶市教育学会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评定,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在2012年5月指导徐蒙恬同学参加上饶市第四届小学生数学日记比赛,荣获三等奖。

每次优秀评选都是我未来工作的新起点,我会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16年的教育生涯,我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我眷恋乡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八
《联考》

2014年安徽省初中名校毕业学业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你所拿到的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

①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⑦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⑧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 。 ,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

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每个人应该是一尾鱼,而不应像蝌蚪一样,一味地顺着安逸的水流而下。那样的生活看似自由,却也潜伏着随时被汹涌的溪水甩向岸边的危险。困难永远不是前进路上的累( )赘。真正倔强的生命,应该像逆流而上的鱼群,昂起头,一路逆水.

而上。也许途中布满坎坷,我将无惧艰险; , 。那头顶上翻卷的浪花不就是最动人的诗篇吗?那摇曳多恣的水草和岸边即将绽放的花蕾( )不也正在为.

它们鼓掌吗?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将在美丽的晨曦中到达胜利的彼岸,到那时再眺望来时的路,心灵将会得到最大的慰jiè( )。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累( )赘 花蕾( ) 慰jiè( ) ..

(2)找出文中的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语(2分):把“ ”改为“ ”

(3)“晨曦”的意思是(2分): 。

(4)根据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一句(2分):

也许 ,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文中的“我”是文学名著《 》中的主人公,名叫阿廖沙。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2分)

(2)请写出《水浒传》中与鲁智深有关的两个情节(每空不得多于5个字): 。(2分)

4、综合性学习(1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22分)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孙道荣

① 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下一看,果然衣服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于是我喊儿子到一楼林老太太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了,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② 一楼的林老太太,性格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奇怪的是,儿子倒跟她挺投缘。有一天刮大风,晾在阳台上的一件衣服被刮到了一楼院子里,我看到衣服离院子的栅栏不远,就让儿子拿根竹竿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外挑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了一跳。我站在阳台上,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进来拿吧。”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时,都是儿子去捡。

③ 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儿,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我告诫儿子:“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她。”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的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能看看孙子的照片,总是见不到面。”

④ 关于林老太太,我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少回来。她老伴去世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她的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人联系越来越少,人也变得越来越孤僻。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一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该怎样帮助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⑤ 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上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有童声,也有很苍老的声音。

⑥ 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我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⑦ 社区工作人员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里面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内容基本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在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⑧ 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唯一的一点期盼。

5、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在横线上填出相关情节。(4分): ;通过儿子与林老太太交往结下情感,她不再感到孤单; 。

6、造成林老太太性格孤僻的原因有哪些?(3分)

7、从叙述方式的角度,第④段有什么作用?(4分)

8、品味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9、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标题的特点。(4分)

10、针对文中留守老人这一社会问题,你准备提出哪些合理建议?(3)

(二)(18分) 时间“跑”哪去了

李明启

①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②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位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

③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不读书的理由——没时间。我不知道他们的时间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只知道报纸曾有报道,在北大、清华做食堂炊事员和门卫保安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有时间坚持读书,“偷”着听课。后来我在近代文化名人林语堂的一篇文章《读书的艺术》中找到了相关的文字。文章说:“那些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到他那眼前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他只是跟几个朋友和相识在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原来如此!读书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兴趣,没形成习惯。

④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去发现那些未曾被眼睛看到的大美,去寻找那些未曾让心灵抵达的大善。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坦,文章却越来越单薄;环境越来越优越,表达却越来越苍白。究其原因,与我们不阅读、少阅读有直接关系,也与我们常常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有关联。

⑤对于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读书的人,不妨看看古人潜心读书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书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潜心铸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第二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书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能读得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三种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籍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古今多少事,一切尽在灵心观照之中;第四种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永无止境。读书读到最后,就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⑥读书需形成习惯,愿每个人做一颗“读书的种子”,催生自己的事业发芽、开花、结果。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11、把文章的标题改为“时间用哪去了”好不好,为什么? (3分)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3、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 14、文章第④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作用?(4分) 15、第⑤段列举了古人潜心读书的四种境界,却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请你就其中的一种境界举出一个前人读书的例子。(4分)

(三)(15分)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躬耕于南阳 ( ) ...

③攘除奸凶 ( ) ④以彰其咎 ( )⑤深入不毛(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8、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托孤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事,其目的是什么?(3分)

19、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三、写作(55分)

题目:给梦想插上翅膀

要求: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九
《2015句子运用(17页)》

留守老人的句子篇十
《枣儿》

枣儿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3、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反思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关注亲情、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的主题,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演读法 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相关知识介绍:

1、作者及作品简介: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2、剧本的相关知识: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剧本的内容: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即对白)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

3、扫除文字障碍:请读准字音:

蓦然 mò 翘首qiào 咀嚼jǚ jué 囫囵 hǘ lǘn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剧本内容:

1、概括剧情。

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2、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3、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

亲人的思念和呼唤。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3、从老人与男孩的交谈中,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往事?

(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

(2)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

(3)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4)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4、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些人物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老人、孩子的语言动作表现其形象,反映社会变化。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

合作探究: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5、剧本表达了人物形象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孩子对父亲的期盼之情,老人对孩子的怜爱之情以及老人对往日岁月的怀念之情。

小结:全剧以“枣儿”为题,“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老人回忆品味“枣儿”的往事,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四、深入探究,理解剧本内涵

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是意蕴丰富的作品。《枣儿》能够获奖,决不仅仅因为它揭示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期盼亲人的痛苦;它还具有更深厚的社会内涵。

1、你能说说“枣儿”的象征意义吗?

剧本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 , 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合作探究: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2、戏剧语言有时较含蓄,有丰富的潜台词。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句子的象征意味。

(1)老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 (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男孩 (接住,看枣)爷爷,这熟枣儿和你一样。

老人 和我一样?

男孩 和你脸一样,皱巴巴的。

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 (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 味。

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面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喧嚣之后,他们最终会回来的。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 他早晚会回来的。

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3、开头结尾使用了同一首童谣,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多陪陪孩子。

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

1、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 亲人、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老人的儿子、男孩的父亲,或者广告中老人的亲人、女孩的父亲,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六、 妙笔生花:

设想一下,新春佳节两个未出场的人物怎么过年?请用剧本的形式写一写。 板书设计:

枣儿

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

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亲情、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10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