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感悟100字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说屏感悟100字篇一:说屏

《说屏》

一、导入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集实用与装饰于一体,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起来说“屏”,感受屏风魅力。

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用一句话归纳本文大意。

明确:本文介绍了屏的特点、作用、种类和屏在设置上需注意的问题。

4、先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屏”?然后用自己的话作一解释。

明确:第三段中“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是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5、根据课文,说一说“屏”有何作用?

明确:遮挡视线 分隔作用 艺术点缀 可以挡风

6、“屏”可以怎样分类?

明确:按其建造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屏风可以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7、作者认为“屏”的设置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因场合不同,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都要做到得体。

8、.细读文章第一段,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喜爱屏风,对屏风充满赞美之情。

9、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文中运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总写—分说—总写

逻辑顺序。

文中运用了下定义,引用,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三、赏析研讨

1、作者在介绍“屏”的时候,为什么用上了“富有诗意”、“令人销魂”、“心生向往之情”等词句?

明确:体现了作者对屏的喜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本文是介绍“屏”的说明性小品文,但也有些记叙内容穿插其中,从文中找出来,说说其作用。

明确,如:记得童年与家人„„,后来每次„„,小时侯„„,近来我也注意到了„„ 作用:作者与屏相关的亲身经历穿插其中,给读者以真切感受;又显得温馨。

3、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句,试作简要赏析。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们寂寞凄清的生活图景,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韵光贱。(“锦屏人”指闺中女郎杜丽娘,她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

tè1

③抱膝看屏山。(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

作用:1、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2、屏风和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都突显了中国文化,两者是相称的。

4、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⑴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⑵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四、拓展延伸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那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五、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希望引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们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后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六、布置作业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

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秋夕

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屏 风 绝 句

杜 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课文研讨

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第1段是引子,既表现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又点出屏风的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文章开头说“‘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诗意”一词,是作者对屏风的美好感觉与印象。这种感觉与印象,起初来源于古诗画,偏于感性;继之则产生于对屏风所作的研究工作中,添入了理性成分。

第2~3段介绍在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①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②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④空间仍然是流动的。对于室内安置屏风,文中只说“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下文又说从前女子的房中,有了屏风,“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其实我们不难体会到,放在室内和室外的屏风在材料和样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随后,文章由女子室内置屏,引出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将屏风分出不同类别。

第4段讲要发挥屏风在建筑美上应起的作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屏风的大小要因地制宜,它的造型、色彩及上面的绘画都不能马虎,它的设置要与整体相称,它的安放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各方面 2

都要做到得体,等等。

最后一段再次强调屏风是很吸引人的,并热切希望建筑师和家具师们能在屏风的使用上推陈出新。

1.字音字形

pí n 纳 凉 ( 帷 幕 ( ) 流萤ɡ ( )风) .( ) 不禁( )忒( ) ..

伧俗( ) 休qì( ) 书斋( ) ..2.词语积累

(2)徒劳:无益地消耗力气

(3)________:粗俗鄙陋。

(4)________:使冲突缓和。

3.助学背囊

(1)主题思想 (1)_____:美丽的春光。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本文是一篇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对如何使用屏风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屏风的喜爱、向往和赞赏之情。

(2)文脉结构

(3)引用诗文在表达上的作用

①文首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年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引起读者兴趣。

②文中引用《牡丹亭》诗句,补充了屏风的含义,使语言生动有趣。

③结尾两处引用诗句,点出屏风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屏风的愿望。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答案:1.作者介绍了屏风的这些知识:在室外和室内安置屏风的作用,其中有实用性的,也有艺术性的;从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角度划分出的屏风种类;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2.由于古诗词及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时候起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加深了。全文不少地方都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二、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查找资料,大致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这和本文的介绍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3

4

说屏感悟100字篇二:说屏

说屏感悟100字篇三:说屏

说屏感悟100字篇四:15、说屏

说屏感悟100字篇五:说屏

说屏感悟100字篇六:说屏

说屏感悟100字篇七:15、说屏

说屏感悟100字篇八:第十五课说屏

第十五课 说“屏”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使用人: 主备:郝振英 审核:语文备课组 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5、以屏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古诗句的出处并解含意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有一个问题困扰了老师一年多了,我今天想请大家帮帮我,我们在七年级学习《口技》时,有这样一句话,“口技人坐屏障中”和“撤屏视之”,这里为什么要交代屏?屏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们了解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5课与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一起去感受屏风的神秘作用和审美价值

2.了解作者: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3.过渡语:可能屏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不是很常见但它在我国传统上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着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一种家具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随着审美的复古潮流的出现,屏风在现代建筑和家具装潢中又开始大显身手而且我们的屏风已受到外国人的青睐下面我们就一睹屏的风采

二、朗读课文,提取信息

1、积累字词:

帷(wéi)幕 伧(cāng)俗 休憩(qì) 韶(sháo)光 流萤(yíng) 闺(guī)房 忒(tuī) 纳凉:乘凉 伧俗:粗俗鄙陋 得体:恰当 休憩:休息 缓冲:使冲突缓和

2、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3、理清文章思路: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具体说明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写说明文时,依据什么来选择说明方法?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6、作者写此文目的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合作交流

1、理清文章思路

【三层:

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概括屏的特点

第二层(2—4)分别介绍了屏的作用,屏的类别,屏设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层(5)总结全文,点明写作意图】

2、文章是什么结构?属于说明文中的那种顺序?

【总——分——总 逻辑顺序】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屏风的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你能根据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概括出屏的特点吗?

3、2、3、4自然段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组)

【明确:介绍了屏风的种类、功能、设置

屏的作用: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还可以挡风

屏的类别:按建筑材料和装饰华丽程度不同,分为金屏,银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屏的设置:在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大小合适,造型轻巧,色彩高雅,绘画要有诗意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说“屏”

1、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引用《秋夕》诗句下句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2、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那么这篇说屏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准确、简明既有语言平实的一面,又有富有诗意的活泼的一面如“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华丽程度,分为金屏等”这就是平实的语言再如诗句典籍的应用,就是富有诗意的,语言】

3、为什么要用这种富有诗意的语言来说“屏”呢?

【首先:作者对屏是情有独钟的是喜爱向往的

其次:屏风是一种古代传统的家具,引用诗文典籍可以体现屏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普遍,

再次:屏风本身就是一种很神秘,很微妙的似隔非隔的家具,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让人有着无限的暇思,所以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有韵味的语言来写屏】

4、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希望建筑师们“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五、总结:

是的,中国的屏风之所以富于文化内蕴,就因为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这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重视生活的艺术化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巩固 拓展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纳( )凉 点缀( ) 书斋( ) 休憩( )

2.解释下列加粗字纳凉: 休憩: 徒劳: 书斋:

3.与“因地制宜”一词中“因”意思一样的是( )

A.因小失大 B.因材施教 C.因循守旧 D.因果报应

4.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①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

②“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 )

③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

④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

二、阅读:

(一)、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诗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善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健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在括号内

(1)( )—( ) (2)( )—( )

2.解释加粗字:令人销魂( ) 齐声称道( )

3.为什么作者认为“屏风”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

4.屏风有什么特点?

5.起初作者对屏风有什么感情?后来因为研究古代建筑,又对屏风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教学反思

说屏感悟100字篇九:15说屏

说屏感悟100字篇十:说屏 优秀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11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