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一: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

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是“演员”每个老师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教好教育好我们的学生。我们老师在向学生表演的同时,也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这出戏的精彩程度好与坏,在于你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最终完成那美丽的“蜕变”。转眼间我在教师的队伍里默默奉献了5年,在5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也有我的教学故事.

就拿今年开学不久来说吧:我有一节数学课是排在体育课后面的,经常到了上课时间,学生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来,我每到这节课,就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小故事。结果,学生不但没有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学习,反而体育课一结束就回教室安静地等着我来讲故事。有一次,我给他们讲了小高斯发现数学定律的故事:”有一次上课,老师说:“你们今天算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说完就看起小说来。小朋友们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但是不久,高斯便报告老师自己做好了。老师以为高斯捣乱,可是看一看高斯写的数:5050,不觉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高斯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他以后便认真教起书来,而且,在他的鼓励下,高斯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学生听完故事后,显得很激动,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表示,要向高斯学习,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创造发明。设悬念:事实上,教材中很多应用题都属于数学故事题,但缺乏矛盾也缺乏悬念”。下面是我改写的一道数学故事题,大家可作一番比较。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道: 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蜗牛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癞蛤蟆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癞蛤蟆道:“癞大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然而,它太累了,便决定睡上一

觉。早上,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小朋友你算出来了吗,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我也说几句: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老师不改进教育方法,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肯定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了。要想当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悉心推敲每节课的讲授方法,只有学生喜欢,才会注意听讲,而不是一味地强制学生去听。学无止境,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与人格魅力,只要我们数学老师认真去钻研教材,认真去发掘我们身边有趣的数学故事,我相信我们的每一堂数学课也会上得像语文课那样精彩!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二: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我有一节数学课是排在下午最后一节,经常到了上课时间,学生非常疲倦,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来,我每到这节课,就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小故事。结果,学生不但没有因为最后一节影响学习,反而在教室安静地等着我来讲故事。有一次,我给他们讲了小高斯发现数学定律的故事:

有一次上课,老师说:“你们今天算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说完就看起小说来。小朋友们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但是不久,高斯便报告老师自己做好了。老师以为高斯捣乱,可是看一看高斯写的数:5050,不觉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高斯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他以后便认真教起书来,而且,在他的鼓励下,高斯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学生听完故事后,显得很激动,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表示,要向高斯学习,开动脑筋,刻苦钻研,创造发明。设悬念:事实上,教材中很多应用题都属于数学故事题,但缺乏矛盾也缺乏悬念。下面是我改写的一道数学故事题,大家可作一番比较。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道: “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蜗牛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癞蛤蟆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癞蛤蟆道:“癞大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然而,它太累了,便决定睡上一觉。早上,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小朋友你算出来了吗,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三: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但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老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记得有一次我讲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布置学生课下剪一些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剪、折、拼弄清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当大部分学生通过折、剪已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也予以肯定。突然有个学生猛的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腿!(也就是对称轴!)”话音刚落,哗——全班学生都笑的前伏后仰,有的甚至喊:“呆子你又做梦呢?”那一刻我也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又出什么洋相!同时从教近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纠正了该学生说话的错误,让该生亲自上讲台演示。唉,不错!他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确实有两条腿!(对称轴。)这时,学生都疑惑了,急于想知道原因。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看一看,该生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大家情趣盎然,通过仔细观察,测量,讨论得出:他剪的平行的四边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平行的四边形。两条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借机告诉大家:他剪的图形是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以后你们会学到的!一般地说,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我即刻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异精神,并要求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嘲笑他,而要向他学习。顷刻间,孩子们掌声雷鸣,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果学生的求异出了错,也不要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以后更能各抒已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继续发挥创新的潜能!

数学教学小故事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分钟有多长》这一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课堂刚开始时,我请一位学生背诵“四”“五”的乘法口诀,然后我看时间,这位同学用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又让孩子们集体数60下,看谁数的最接近一分钟,接着数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读书能读多少字,写字能写多少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真正体验了一分钟有多长。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之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到操场上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并把体验结果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师给与肯定。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通过填写时间单位的练习,学生对一分钟,一秒,一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堂课生动活泼,学生乐学,老师不用多讲。这是遵循了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

分数意义 课后反思

1.开放内容,富数学以丰富内涵。

一般传统的分数意义教学,都是按照书本顺序,根据一幅幅图示或简单的操作认识一些分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意义。这样的组织教学,是浅薄苍白的,不具有活力。没能为学生积累足够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非常困难。为了使得教科书能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教学这一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不是一道接着一道呈现现成的、呆板的例题,而是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来自生活的具体而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在活动中"做数学";教师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在本例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充分交流,了解分数的表现方法,建立起生动活泼的表象,并理解了分数在生活中更为厚实宽广的内涵。例 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一份;也可以是把橡皮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还可以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4个圆片;更可以把6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二个蛋糕„„或者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三分之一,还可以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四分之一,二份是四分之二等等。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无穷的,生动具体、富有生命力的。

2、关注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貌。

传统的教科书把数学的活动过程“压缩”成了毫无生气的结论,定义是枯燥、抽象的,使学生退避三舍。但是,抽象知识的获取过程却是多姿多彩的。如果能再现活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出发,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具体情境,还以本来面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介入学习活动,全身地心投入到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中,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切实的体验。以致学生在活动中会以生活实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生活中积累的常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学生能用数学观点考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在经历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后,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提高了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 “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一一列举”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在这间漂亮的屋子里有飞镖、动感电影、汽球射击3种游玩项目,至少选一种,最多选择3种,有几种游玩方案?

师:“最少选1种,最多选择3种”是什么意思?

生:可以选1种,可以选2种,还可以选3种。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列表。

生2:有序的一一列举。

师:你可以用一一列举的方法,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动手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师:做这题时,除了用表格,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画图。用对应的格子表示。

生:给它们一个代码,比如A、B、C 来表示。

师:其实除了一一列举,还可以用字母,用图形等等,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再想想。 师:想想刚才我们解决问题又用了一一列举的策略好不好?

生:好。

师:你觉得什么时候要用到一一列举?

生:当答案有多种情况的时候。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总之,例2的学习,老师关注的已经不仅是一一列举策略的应用,还注意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让学生探索不列表时怎样列举所有可能的选择情况,能促使学生多视角、多形式地解决问题,有效预防学生把解决具体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或片面地将一一列举策略理解为通过表格列举的策略,提高他们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本案例教师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但我认为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的追求形式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

我们班星期五上午的数学课是排在体育课后面的,有时到了上课时间,学生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精神分散,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有一次上这节课时,我就给学生编了一个数学小故事。结果,学生不但没有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学习,反而精神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上,教材中很多应用题都属于数学故事题,但缺乏矛盾也缺乏悬念。下面是我讲给学生听的一道数学故事题: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青娃爬过来安慰道:“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蜗牛心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青娃那样生活在这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青娃道:“青娃大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青娃说:“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心想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上去了。”然而,它太累了,便决定睡上一觉。早上醒来,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到了晚上蜗牛睡觉时又滑下了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呢?同学们能算出来吗?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显得很激动,很想知道答案,有位学生还在日记中写到,要向蜗牛学习,学习蜗牛那种契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上只要我们努力去学了,一天一天去积累新的知识,成功就会属于我们的。

这个故事的导入我认为起码有两个作用:1、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设置悬念,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变被动为主

动;2、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习蜗牛那种契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上就应该一天一天去积累新的知识,忘记了就应该及时的去复习。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老师不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肯定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了。要想当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悉心推敲每一节课的讲授方法,只有学生喜欢,才会认真上课,而不是一味地强制学生去听、去学。学无止境,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吧!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五:小学数学教师小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 王芳

晚上,我正在洗脸,儿子慢慢地蹭过来,紧挨着我,轻轻地对我说:“妈妈,我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你说吧。”我想一定又是他班里发生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反正也是闲着,就听他说吧。

“我想买一枝自动铅笔。”他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来,但声音还是压得低低的。

“你不是有很多铅笔吗?”从孩子上一年级起,我们总是整打整打的给他买HB的中华木头铅笔,那铅笔写字挺好使的。因此,我感到很奇怪,该不是孩子大了,懂得物质上的攀比了?

“我们班就我没有自动铅笔,他们都笑我!”孩子的眼睛里开始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动。

“无知!竟然凭这个取笑别人,难道我们连一枝自动铅笔也买不起吗?”我确实很为孩子抱不平,而且脑海中想起了有些学生上课老在那摆弄自动铅笔的情景,嗓门不由大了起来。“自动铅笔有什么好?我们班学生我从来都不主张他们用这个;用自动铅写不好字,你没用过不知道,一用力它就断„„”我忽然觉得自己的话多了点,于是刹住了车。再说这孩子向来不随便乱花钱,他一定是憋了很长时间了。

见我停了下来,儿子这才又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说道:“妈妈,今天美术老师说,用木头铅笔其实是不珍惜能源。”我一时默然,是的,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也跟学生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儿子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罢了,反正就一枝自动铅笔的问题,我也不能像个老古董,本来想跟儿子说“我们那时候能有铅笔有小刀就„„”这样的话也咽了回去,时代不同了,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脚步。于是,我认真地对孩子说;“好,妈妈答应你,你自己拿钱明天就去买一枝自动铅笔,但咱们不是为了攀比,你若觉得不好用,就还用家里的铅笔,好吗?” 儿子欣然点头,看书去了。

现实生活中还确实有许多这样让人感觉矛盾的时候。就拿铅笔来说,从写好字的角度来讲,应该提倡用木头铅笔;从节省能源的角度讲,好像又不应该。从穿着来讲,以前提倡要艰苦朴素,现在呢,不要说穿打补丁的衣服,就是式样过时了,你都不好意思穿;再说了,穿着时尚些得体些,反而更能体现你的审美、你的品位、你对别人的尊重。但对孩子们却不能少了这方面的教育,毕竟他们年龄尚小,容易养成盲目攀比的习气,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真得好好斟酌对花朵们的教育。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 陈青

新课程的新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习的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总结评价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过程之中。

正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平均分”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什么叫“平均分”,而是创

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这是小红,这是小军,这儿有四根小棒,我想把它们分给这两个新朋友,你想怎么分呢?”由于这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所以当学生看到有两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小女孩和四根闪闪发光的小棒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全班学生都显得非常兴奋,于是纷纷拿出自己的小棒按我的要求来分了。由于操作简单,很快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分好了。我请了一位学生上台分,并问:“你是怎样分的?”他告诉我:“小红分3根,小军分一根。”这时下面还有不少学生在举手,我点了其中的一个,她说:“老师,我和他分的不一样。”于是我又请她上台来分,她边分边说:“老师,我和他分的刚好相反。小红分1根,小军分3根。”下面仍有不少学生举手:“老师,我还有不同的分法。”我又请了第三个学生上台来分:“我给小红和小军每人分2根。”我把三个人的三种不同分法一同展示出来,问:“还有不同的分法了吗?”学生一起回答:“没有了。”

我为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感到高兴,于是我便开始把学生往“平均分”概念上引导了。我指着第一种分法问:“如果这样分,两个小朋友分到的小棒同样多吗?”学生回答:“不同样多。”我又指着第二种分法问:“这样分同样多吗?”学生仍然回答:“不同样多。”“那这一种呢?”我指着第三种分法问学生,学生一起回答:“同样多。”我把“同样多”这三个字板书在黑板上,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同样多”与“平均多”之间存在着联系。

通过以上每个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示以及不同分法的展示,学生们的心目中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留下了“平均分”的感性认识了。接下来,我指着第三种分法的小棒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概括,我试着让几个好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做“平均分”,再请两个基础薄弱些的学生也跟着说一说。令我感受到惊喜的是,这两个差生由于刚才也参与了摆小棒的操作,居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平均分”的含义。这时,全班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说一说,我就让同座位两人互相说,说完之后,我才出示这节课的重点定义:平均分。然后让学生对照着想一想,刚才说的对不对,说得好不好。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如果让这新概念只是这么读一读就一晃而过,很可能还有一部分学生并不理解这个概念,为了初步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弄懂事了概念,我又对他们进行了考查,出了3道判断题:在下面不同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为什么?

(1)︱︱ ︱︱︱︱

(2)︱︱ ︱︱ ︱︱ ︱︱

(3)︱︱︱ ︱︱ ︱︱︱

令人满意的是,每道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能够根据定义来说明是或不是的理由。

这一教学环节是新课“平均分”的导入部分,由于是新概念,又是除法的初步认识,若开门见山,一上来就直接出示概念,对不少学生来说,很可能一下子很难吃透定义,或许会似懂非懂。因此,设计好这一课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教学活动氛围。一开始,我就抛出两个问题:给两个新朋友来分小棒,对每个学生来说,便于操作,能够瞧激起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通过具体不同的操作,进行比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动机,不仅要在课的开始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不断地想方设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学生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之后,再一次抛出问题,让学生判断各种分法是否算平均分,以检验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是否透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想,在这个案例中最为突出的是我营造了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在玩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品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用心打造爱的天堂

——我和小倩的故事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 韩韡

小倩的妈妈因病去世了,爸爸早出晚归,在这个城市里艰难地谋生。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语文数学两门功课都不及格。为了小倩能够跟上进度,我常常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补课,有时放学以后也给她补课。可等到我下班骑车回家,往往又看见小倩在马路上玩,可想而知,她第二天的作业肯定又是没写或写得乱七八糟的。

我们常常说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敢轻言放弃,为了小倩的成长,我付出的不仅仅是补课那么简单,一次次与家长交流,在家里当她和爸爸大发脾气时的时候我了解情况后及时地进行劝导,怕她周末故意不写作业,特地跑到她家把作业的内容告诉她的保姆„„

首先我努力寻找她的闪光点,培养其荣誉感。

荣誉感是孩子发挥强大动力、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发小倩的荣誉感,源于一次平常的大扫除,小倩参加了,而且任务完成出色。我立刻邀请她爸爸来学校,小倩满腹狐疑,不知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误,我当着她和她爸爸的面郑重地表扬了小倩在劳动中的表现,小倩在旁边,一直笑咪咪的,看得出,老师对她的重视让她和她的爸爸都感到满意。感到老师很关心她,而不是总谈让她很沮丧的成绩,小倩对老师的态度友好多了。

我还尝试改变竞赛规则,提倡小倩和自己赛跑。我知道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记得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位心理医生这样开导一位总认为自己孩子不够优秀的家长,医生问:“你们单位有多少人?”答曰:“几千人。”再问:“你觉得这几千人,你自己排在什么位置?”答曰:“中上吧!”医生说:“你自己都没有排在第一、第二,你为什么要用这个标准要求孩子呢?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而是能够被调动起来和自己比,只要每天都有进步,就是成功的!”

心理医生的话很有道理。“跟自己比”是很朴素的一句话,工作中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讲,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我就可以更科学地为她们量身定做目标,尊重差异,为每个人的发展寻求空间。这也能鼓励孩子重新认识自己,正确定位自己努力方向。

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班开展了小组竞赛,小倩是大家都不想要的人,因为她成绩差,作业总不完成,成了给小组拖后腿的那个人。在这样的竞争中,小倩的成绩没有提高,还要承受来自同学的压力,她和同学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及时调整了竞赛策略,在小组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跟以前评比相比最有进步的可以获得加分。小组同学帮助小倩学习,并取得效果的有加分。这样一来,小倩组队成员不再排斥她了,还主动给她默词,检查课文背诵,小倩的每次进步,大家都很高兴。

像小倩这样的孩子因为各自的原因造成了学习障碍: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等方面出了问题,都会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达不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如果在老师心目中把他们当做“海鸥”,我们就能够看出他的努力。班上的学生有的爱哭,心灵脆弱,有的爱动,有的脾气有点“怪”,但正是孩子们千差万别的个性,才让我的工作更具挑战性,也更有意义。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和学生建立了深深的情谊,这是师生情,也是朋友情,更是亲情。我要尽量以一颗宽厚真诚的心去教育他们,用心为他们打造一个爱的天堂,让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爱亦近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 王经

“大地爱着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爱着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爱着云霞,拥有了神采;我们爱着孩子们,便拥有了孩子灿烂的明天。”

-----题记

办公室里的常客

上完课,我抱着一大推作业走进办公室,看到我的办公桌前趴着1个小朋友正在写作业,我不禁皱了皱眉,小声的问她“又没有写语文家庭作业?”她抬头看着我但是什么话都没有说。这学期班上换了位语文老师,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总有小朋友不写或漏写语文家庭作业,为了作业的事情我特地和语文老师沟通过还和小干部们一起策划了一场以学生的任务为主题的班会课。现在班上绝大部分生已经不会出现不写或少些的情况了。但是眼前这个小婧这个星期我已经看到她三次来办公室补写作业了。我在心里琢磨着要请她家长来学校谈一谈了。

第一次决定

从上学期情况看小婧平日里做事情虽然有些我行我素,比较情绪化,但总体来看并不是很需要老师操心的孩子。并且这孩子的父母是做饭店生意的,平日都比较忙,是不是真有必要请家长来学校呢?

我决定先不请她的家长来,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

吃过午饭,我把她叫到面前,先随便扯了一些话题和她聊一聊,她谈话的兴致也很高,但后来我问她为什么总是不写作业的时候,她眼里的光彩没了,低下头小声的说了句:忘记了。

看到她这个样子我也不忍责备她了。我拿出一个本子让她以后把要写的作业都记在上面,回家写作业的时候对着看,就不怕再忘记了。

有了这个记作业的本子以后,真的一个星期都没有再看到她来办公室,我不禁对我这次的决定暗暗得意起来。但好景不长,没多久她又成了办公室的常客!这让我很生气也很头疼。

第二次决定

我终于拿起电话约她家长来学校谈一谈,但她家长比较忙,约了几次都没有来。而她的作业情况也是时好时坏。一天下班刚出校门,我就看见她一个人在小区的小花园里玩,一打听原来她的妈妈还没有来接她,我忽然有一想法:既然她家人没时间来学校,那我就去家访。于是我决定送她回家,她很开心和我一起回家,一路上说个不停。很快就到她家了,可是没有人在,于是我又和她来到她家

的饭店里,正是吃饭高峰,她父母也没能和我聊上几句。我看见小婧就趴在收银台上写作业,她妈妈告诉我,她们要忙饭店的事情,没有时间辅导她学习,有时候小婧写一会作业就会跑出去玩,找都找不到,看着她妈妈焦急的眼神还有她的周围那嘈杂的环境,我做了一个决定:以后放学让小婧先在我这里把作业全写完然后再回家,这样她就不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了。我把我的想法和她妈妈说了,她妈妈立刻同意了。此后小婧都会在我这把作业写完并给我检查完以后再回家。

爱的收获

一个周五我要去别的学校进修不能让小婧留下来写作业了,之前我检查了她记作业的本子并让她把要写的作业都说给我听听,小婧也像我保证一定不会漏写作业的。晚上回家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就发了个信息问问她的妈妈。不久她妈妈的电话来了,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刹那,我好担心小婧又不写作业跑出去玩了。但当听到她妈妈的那些话时,我的心就像被搬开了压在上面的大石头一样,变得很轻松。小婧妈妈告诉我小婧回家后就很乖很认真的把作业都写完了并且还主动拿出了课外辅导习题做起来。至到吃晚饭都没有跑出去玩。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小婧的数学考到了100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很开心的笑了并自己做了一张小卡片送给我,上面写着:老师您辛苦了。看着这几个字,我的心变的很暖很暖。

后记

有朋友问我“你的成就感是什么?就是整天面对一群懵懂的孩子,帮助她们处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我没有回答,但我笑了,其实我想说“是的!我的成就感就是照顾好我的这群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我的成就感就是不仅能教好孩子们学会本领,而且给她们树立一个好的内在品质的榜样,并且引导她们成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或许我的职业没有医生救死扶伤那么圣神,没有边防战士保卫国家那么伟大,只是一个很平凡很平凡的职业!”但是,如果说,我这平凡的事业,是一曲空白的五线谱,那么孩子们一定是这谱子上跳跃着的最欢快的音符,让我能奏出最美妙动听的曲子。我打心底爱这些快乐的天使,也深深感谢我的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让我在爱和付出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收获;给了我一个和你们一起成长、完善自我的机会;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和更深奥的生命意义。这样的泛泛之辈,我心甘情愿!

我的教育故事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 魏丽

儿时的一段经历深深烙印在我心底,多年以后,当我成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时,它让我顿悟“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张扬个性,体验成功——这对教师只是一瞬,但对学生却是一种永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格言。

儿时的经历是这样的:在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读一读写一写A„„Z这26个大写拼音字母时,我迫不及待地举手要到黑板上写。老师真的让我到黑板上写。但当我写到E时不确定E中的竖笔画到底是在左边还是右边,自己窘迫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当时是多么期望老师能走到我身边帮助我。老师的确走到我身边,但他没有帮助我,却让我站在讲台上羞辱我,引起同学的大笑。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尴尬与老师的羞辱就这样深深的储存在我的记忆库里,伤害了我的自尊,从那以后语文课上我变得沉默寡言,学习也变得被动了,我的语文成绩可想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六: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故事

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们真该常常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拔苗助长似的牵引,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其实,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大人要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得多。孩子的同情心比大人强,孩子的神圣感比大人强,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要比大人强。

有这样一个调查:北师大一位教授问参加会议的师生:树上有五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有几只?结果被调查的师生中,99%回答一只也没有了,因为都吓跑了,但有一名小学生作了精彩的回答,还有三只,因为五只鸟是一家人,打死了爸爸,吓跑了妈妈,还剩下三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新课改明确规定: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蹲下身子”是优秀老师成熟的标志;“蹲下身子”是聪明家长睿智的标志。你只有蹲下身子,你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画学校,画出了震惊

有48位校长参加北京清华大学“现代教育管理”校长培训班。培训班结束时,人人踌躇满志,个个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到学校一定要好好干一场。这时,他们的教授组织了一项考试:教授让每个校长拿出一张纸,用简笔画,画自己未来的学校,让大家互相学习学习。校长们没有异议,埋头作画,很快作画完毕。教授把校长们的画认真看了一遍,什么也没有说,当时只提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画到人的请举手?48位校长中只有12位举手,大多数画的是学校的大楼、树木、花坛、设备等,就是没有人。接着,教授问第二个问题:画出了学生的请举手?只有4人举手,其中有一位校长在图中画了两排人。他解释说:第一排画的是学校领导,第二排画的是老师,但没有画学生;接着,教授问第三个问题:画出了学校所在社会环境的请举手?举手的人很少。第四个问题是:画出了学校特色的请举手?基本上没有人。

四个问题提问了,教授当时没有作什么解释,但校长们震惊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去年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题目就是《画学校,画出了震惊》。请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校长们震惊了?

当前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要办出特色”等。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培训课上,校长们早已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在理论认识上一点都没有障碍,然而落在一幅画上时,却很少体现出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观念理解容易,转变行动困难,如果要把观念变为自己血液中的东西,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观念很多。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新课改,更要勇于实践新课改。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家庭要以孩子为本!

赏识和宽容孩子

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你最好带他上医院去看看。”回家的路上,孩子问:“老师说了些什么?”她告诉儿子:“老师赞扬了你,说你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我的宝宝进步了。”

第二次,小学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考了10分。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了泪,然而回到家,她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很有信心,老师说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赶上你的同桌。”这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去的都早。 第三次,初中开家长会时,妈妈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发现儿子在等她,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考结束后,儿子被清华大学第一批录取了。他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赏识和宽容孩子,体现在父母能够从孩子的不足中看到优点,鼓励孩子克服不足,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作为父母,你应该尽可能多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宽容和理解,让孩子从中获取无穷的力量,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当发现孩子的不足,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遇到别的挫折时,应该给孩子一些宽容。你可以说:“孩子,你已经很不错了,再努力一点,你会越来越好的。”

当从别人那里听说你孩子有不足时,不要批评和责备孩子,而应该对孩子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努力,你很有希望。”

“残忍”构筑了一道坚强的生命彩虹

在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的丛山峻岭中,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鸟。它不仅飞行时间长、速度快,有“飞行之王”的美誉,而且动作敏捷,捕食能力特别强——凡它发现的小动物,几乎没有一个能逃脱它的追捕,最终都成了它的美味佳肴。但是,雕鹰的这些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小训练的结果。 据说,幼鹰出生不久,母鹰就开始带着它进行短距离、低高度的试飞,这比爬行强不了多少。幼鹰要经过成百上千次这样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鹰的食物。在此基础上,母鹰把幼鹰带到树梢和悬崖上,然后用翅子一个个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就变成了这个环节的牺牲品。接下来的训练就更残酷,那些被母鹰摔下悬崖而能胜利飞上来的幼鹰将面对着更加严峻地考验:母鹰折断它们正在生长的翅膀上的大部分骨骼,然后再将他们从高处摔下。

曾有猎人出于怜悯,把一些尚不能飞翔的幼鹰带回家喂养。结果这些没有经过悬崖摔练的雕鹰,长大后最多只能飞到房梁便要落下来,因为它们的翅膀未经过锻炼,缺乏力气,失去了翱翔蓝天的本领。 其实,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骨骼,又狠心地摔下去,让幼鹰在苍茫的天地中拼命地飞翔,独自求生,正是决定幼鹰命运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骨折后能忍着疼痛不停地振翅飞翔,这翅膀不断充血,不久便能痊愈,痊愈后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母鹰深知,如果不这样训练,幼鹰就永远与蓝天无缘了,并且因为捕不到食物而无发生存。不言而喻,母鹰的“残忍”为幼鹰构筑了一道坚强的生命彩虹!

爱心是最宝贵的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就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向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这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爱心是最宝贵的,正如,古人所讲“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在孩子的心灵中及早地播下爱的种子最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七: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

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

————故事教学之“商不变规律“教学过程及反思 戴锤炼

作为一个刚刚从事数学教学的“新”教师,经验是我最欠缺的。从担任这门课程开始我就想方设法寻找好的教学方法,经过向一些有经验的数学教师请教、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最让感受深刻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故事的引入,会使课堂会别开生面,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我在教学《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时候,也许是我自己心急的原因吧,也觉得容易,估计学生能掌握得了,就仅仅按照教材讲授了一次,可单元测试一下来,让我大吃一惊,全班85%的学生这道题都错了,下课后调查了向金裕、赵婷婷等几个基础好的同学,他们都说不理解。回到办公室我就想怎样才能让他们这些孩子能简捷的明白这个不算难的规律。通过上网找资料,看到高手的教案,让我豁然开朗。刚好下午第七节课是我的补习课。我决定把这个内容重新复习一次。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好不好?

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对小猴子说:“每2只猴子分8个桃子。”小猴子说:“不够,不够。”猴王说:“好吧!给你们80个桃子,20只小猴分着吃吧。”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你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想了想说:"真拿你们没办法,给你们800个桃子,不过得200个小猴分。这下你们该满意了吧!"这下,小猴子们齐声欢呼:“大王万岁!”这时,猴王笑了。

1. 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听完小猴子们的回答笑了?(提问学生)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当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

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

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

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

每次分给每只猴子的桃子数量有多少?(问学生)

8 ÷2 =4

80 ÷20 =4

800÷200=4

(板书)

生:我发现每次分给每只小猴子的桃子都是一样多的。

师:同学们,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猴王三次分桃,看起来分的桃子是越来越多,但其实每只猴子平均分到的桃子数量并没有改变。细心观察,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 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

师:大家现在看,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从下往上看,被除

数和除数又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然后提问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所找到的规律。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我们的同学都说得很精彩,都有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发现了从上往下看,

最后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而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不变规律。

这一节课讲的是数学计算中的一个规律——商不变规律(性质)。在通过教学猴王分桃这个具体的故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发现规律,并进行验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应用。这样不但体现数学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还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收获自己发现的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规律。而我在第一次上这个内容时候,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猜想、验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利用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没有提出自己的猜想,完全按照教师的引导、指令来完成推导规律的过程,学生不知道被除数和除数发现怎样的变化时商就不变,商不变的规律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通过猴王分桃这个具体的故事,让学生充分的的认知,了解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适用于生活。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故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故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它对孩子的魅力是无穷的,故事有很多,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社会生活经验小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科学家故事、益智故事等有教育教学价值的故事,喜欢听故事几乎是从幼稚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一堂以活泼、生动的故事情节进行教学的授课模式,是我们这些新老师所要多多学习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死板的讲教材,而应该应用多渠道的资源去充实课堂,真真正正的上好一节有趣,生动的数学课。

2010年1月9日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八: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

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

我担任的是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聪明的学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我的班里极少!但是,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在平时的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教学中,尽量用动作去表示,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学生认方位时,让学生伸出右手向上指表示北,嘴里同时说出上北,向下指表示向南,嘴里同时说出下南,左手向左放平表示向西,嘴里同时说出左西,右手向右放平表示向东嘴里同时说出右东„„用手势立即就可以表示出八个方向,学生们学的就既轻松又愉快。在教学中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来认识方位。例如我在教学“试商”的方法时,先经过两道例题计算后,请学生思考:对除数四舍时商会怎样?如何用手势表示,对除数五入时商会怎样?如何用手势表示?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说,最后我们一致确定,认为四舍法调商,可以设为先伸出四指,然后一弯,再伸出大拇指,接着再转换为小拇指,边伸边说:“四舍法,大调小;”接着五人法,创设为先伸出五指向前一推,再由小指转换为大拇指边伸边说:“五入法,小调大。”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的有趣,对知识点掌握的又快又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的数学知识扎实,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九: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呢?

有些内容学习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不仅听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这样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但是如果你能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效果就会完全不同。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例如:学习“米”、 “厘米”的时候,我让学生带来了自己喜欢的工具。结果,米尺、软尺、直尺„„都带来了,然后我布置在课堂上自由寻找目标,用自己手中的工具,量出你想要量的东西。这一下同学们来劲了,有的量桌子的长和宽,有的量课本,有几位同学商量着怎么量教室的长和宽,也有的同学找来凳子踩着去量黑板。有些从来都不愿动手的同学也坐不住了,终于站起来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

我静静地观察着他们,感觉效果非常好:他们有的商量着怎么量,有的互相配合着,还有的在那争论着。也有几个同学满教室跑着看别人的工具是什么。看着他们热火朝天的劲头,我欣慰地笑了。

这节开放的课既锻炼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又使她们在无意中懂得了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也使他们在争论的过程中生成了一些新的知

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以说让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得到了数学思想的熏陶和解决问题的锺炼。开放的课堂真好!

三元钱哪去了

小花、小丽、小明、小平他们一起来到百货大楼,一看一个帽子正好20元,于是一人拿出5元,买了一个帽子。他们刚走出大门,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今天我们优惠,只要15元,这是我找回您的5元。”小丽说:“我们把它分了吧”,小花说:“好啊!”可小明说:“这样我们分不完呀,那我们就一人一元,剩下的一元买包瓜子”。小平、小花都说好。

再回来的路上,小平说:“我们一人花了4元,4人就是4乘4等于16元,又买了一包瓜子,共花了17元,还有3元哪去了呢?”小花、小明说:“是呀!怎么少了3元钱呢?奇怪。”

原来16元里含有买瓜子的一元,再加上每人分的1元钱,合起来正好20元,一点也没错。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也经常听说这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不起孩子的兴趣,课堂就会显得黯然失色,失去生机。那么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个人认为:首先教师要多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爱看的书籍、爱看的电视节目、爱做的游戏等等,走入孩子们的世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使用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游戏等问题上多下些功夫,这在小学各册教材以及各类内容中都可以挖掘出来。

一、采取多种练习手段,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于某一事物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这是小学生的又一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1:在低、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拽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二、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氛

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时,教师假如能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

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成功了。案例2:在教《商中间有0 的除法》时,我反复强调:被除数比除数小,不够上“1”时,千万别忘了上“0”。但学生就是记不住,要么忘了上“0”,要么“0”上不到位。后来,我在教学中加了点幽默,这种现象逐步得到改变。碰到商中间必须上“0”时,我说:“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坑’,大家知道,路面有坑必须填平才好走,跳过去难免伤脚。好,我们想办法将‘坑’填平。嘿!我找到了一个填‘坑’的鹅卵石(即‘0’)——商上‘0’。”同学们一听,咧嘴笑了。由于我的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具有潜在的诱导力,富有幽默感,在商中间上“0”的问题上,同学们印象颇深,不再有误。

总之,教学中使用教学幽默、趣味,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他有力量,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创设课堂情境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

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经过近三十年的数学教学和实践,我认为数学教学要精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一、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音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音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让学生背顺口溜:“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哨子,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形象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教学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紧紧围绕“数学与实际生活”设计教学环节。

《农村新貌》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苏教版第五册第一章的实践操作课。我在教学时,通过教学挂图,逐步展示出生活情景,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成功地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熟悉

小学数学教学小故事篇十: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让学生活跃起来

小学生还是小孩子,“玩”还是他们的天性,如何让他们既能满足玩的欲望,又能在玩中学到数学,学好数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惊讶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让儿童在课上真正活跃起来。

一、以“玩”为引子,让学生“兴”起来。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玩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景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在玩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合作到校园去求出几棵大树的周长,汇报他们的求法,显然,正是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又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致盎然。

二、以“用”为引子,让学生“动”起来。

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玩”,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简单的统计》我提出问题“我班同学的近视率是多少”同时放映一些我国近年青少年近视不断上升的片子,引导学生如何去统计,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情景去学习,不经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知识的求知欲,学习就主动,自觉的用数学的目光去看待生活。从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玩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景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在玩中产生求知的欲望。

三、以“想”为引子,让学生“飞”起来

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思索,有时甚至还会有奇思妙想。这种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太空。

如教学“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发挥形象,从不同角度去想象,去动手剪开,思维豁然开朗。可剪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等不同图形,让你大开眼界。

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教学容易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能有效地撩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去积极思维。设计出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游戏,形成愉快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给我们的数学课充满神奇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12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