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一
《描写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二
《歌颂祖国的儿童诗歌》
歌颂祖国的儿童诗歌元旦手抄报妇女节手抄报春节手抄报清明节手抄报劳动节手抄报儿童节手抄报教师节手抄报国庆节手抄报中秋节手抄报春天手抄报安全手抄报植树节手抄报其它手抄报圣诞节手抄报学雷锋手抄报奥运会手抄报端午节手抄报校园手抄报英文手抄报数学手抄报语文手抄报环保手抄报读书手抄报大自然手抄报法制手抄报文明礼仪手抄报科技手抄报诚实守信手抄报节约用水手抄报中学生手抄报建国六十周年手抄报母亲节手抄报报头设计国庆节资料神七资料手抄报花边建国60周年节日资料五一节资料其它资料民族团结教育七一黑板报八一黑板报五一黑板报六一黑板报春节黑板报元旦黑板报教师节黑板报国庆节黑板报中秋节黑板报开学黑板报期末黑板报法制黑板报其它黑板报三八妇女节黑板报五四青年节黑板报圣诞节黑板报重阳节黑板报母亲节黑板报学雷锋黑板报运动会黑板报校园黑板报科普黑板报环保与旅游黑板报小学黑板报中学黑板报大学黑板报元旦手抄报春节手抄报清明节手抄报劳动节手抄报儿童节手抄报教师节手抄报国庆节手抄报中秋节手抄报三八妇女节手抄报五四青年
节手抄报建党节手抄报八一建军节手抄报圣诞节手抄报端午节手抄报母亲节手抄报植树节手抄报重阳节手抄报运动会手抄报学雷锋手抄报环保与旅游手抄报校园生活手抄报科普知识手抄报生活与健康手抄报其他手抄报栏 目 树 形 导 航| 网站首页 | 手抄报网 | 黑板报网 | 手抄报欣赏 | 手抄报黑板报论坛 | 学生作文网 | 美术高考网 | 书画频道 | 学生乐园 | 教师天地 | 最新公告: 手抄报网欢迎您! [admin 2009年3月11日]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您现在的位置: 手抄报 >> 手抄报网 >> 办报资料 >> 建国60周年 >> 正文|手抄报网首页|手抄报欣赏|办报技巧|办报资料|黑板报欣赏|电子报|歌颂祖国的儿童诗歌 歌颂祖国的儿童诗歌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94 更新时间:2009-8-23 21:53:30 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尽管你还清贫,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尽管你还有忧虑,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啊!亲爱的祖国,无论我走向哪里,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怀抱里。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哪怕我是一棵小草,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哪怕我是一滴水,啊!也要为你荡漾起美丽的涟漪,啊!亲爱的祖国,无论我走向哪里,我的爱深深埋在你的心坎里。文
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歌颂祖国的儿童诗下一篇文章: 建国六十周年最新演讲稿【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抄报网 版权所有闽ICP备09006843号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三
《描写孩子的古诗和解析》
描写孩子的古诗和解析
溪居即事
唐代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
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此诗描写梅子成熟、芭蕉荫浓的初夏风光和儿童扑捉柳花的场景,表现了清闲恬淡、天真无邪的情趣。“留酸软齿牙”句写啖梅传神;“分绿”句形容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作用;“捉柳花”句写儿童专心戏嬉之状,跃然在目。诗句显示了诗人化工肖物的本领。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歇。一个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儿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充满怜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那种父女亲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初为人父的兴奋和激动。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四
《古代描写儿童的诗歌赏析》
童真、童趣、童心—古代描写儿童的诗歌赏析
古代有些诗歌描写的是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位山野孩子蓬头垢面,衣衫简陋,沿河找个杂草丛生人迹罕到的地方,随意而坐,静心垂钓。草丛几乎掩没了他的身影,远处有人高声问路,他急忙高举小手,招摇应答,不敢吐露半点声音,原来他是怕问答之声惊散了鱼群,才如此沉心静气,小心谨慎啊。诗歌通过静默无声的“遥招手”一个细节,把垂钓小儿担惊受怕的痴情迷态写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如睹其人,如临其境之感。
吕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崔道融 的《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 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诗歌纯用白描,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向远处延伸着,树枝上的花儿谢了,树叶儿还没有长得茂盛。小孩儿尾随着黄蝴蝶,奔奔跑跑,追逐个不停。追到菜花地里,个个睁大了眼睛,咦!那飞舞的蝴蝶怎么没了踪影?短短四句诗,把活波可爱的儿童刻画的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杨万里的《舟 过 安 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 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不得他们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舟过安仁》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池上》诗歌赏析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②。
不解藏踪迹③,浮萍一道开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
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撑:划。小艇:小船。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④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诗的起句就不一般,“小娃撑小艇”,两个“小”字,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想象余地,同时,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小艇”载着“小娃”要去何处呢?原来是 “偷采白莲回”,他是趁大人没注意悄悄而行的,既然是“偷采”而归的,回来时也应悄悄的,不露痕迹的,但结果却出人预料,“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人极会运笔,他不写小孩如何被发现,而是写一池萍间留下了长长的一道开口。这首五言绝句虽然不长,但却充满着无穷的趣味。诗的前两句描写,既溢满童趣,又为后两句的结果做了铺垫。小娃终归是小娃,他“不解藏踪迹”,一个“不解”,道出一小娃的识浅、天真、淘气。整首诗无加雕饰,自然真切,充满着无限的趣味,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小儿垂钓》诗歌赏析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2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3 莓:一种小草;
4 苔:苔藓植物;
5 借问:向人打听;
6 遥:远远地;
7怕:害怕
8 鱼惊: 鱼儿因受到惊吓而逃跑
9 应:应答
10.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11映:遮映
【全诗赏析】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
根据“抓题”的原则,我们知道诗中刻画的形象是一个小儿。稚子嘛,垂纶也只学学而已,当顾不得
许多讲究了。也不掇条小马儿,或端块石头,也不找个好一点的码头,或是场子,茅草丛中,莓苔映身,孩子气。还侧坐而钓呢,也许伸出有力而灵便的那一臂上前,更好使些。不管是不是真悟了,这个造型就是像那么回事。再近前来,蓬头说不定外加垢面,不要紧的。遇有路人相问,还正儿八经不做声。那是为何?绝句中最重要的是第四句,或综括全诗,或另辟新境。小儿的心思只在学习钓鱼的事上,生怕惊扰了自己的鱼。
只是,“招手”者谁?路人吗?那对小儿来说,你招也是白招,我哪有心事去看你,你也不看看人家正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呢;喊喊还可以。那是小儿了。为什么不用“摆手”呢?要是“摆手”,等于是告知对方,你不要吵,或我不知之类——当然,也不知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混小子,还挺生硬、冷淡的嘛,可爱不足。假如是“招手”呢?等于是说,我知是知道,可惜我不能大声说给你,那还不惊扰了我的鱼;那么,你还是过来吧,让我贴着你的耳朵,默默唧唧告诉你好了。混小子,心肠热,而鬼点子也多嘛,这不就可爱得多。到底是谁在“招手”,虽不曾明说,而读者一读自明,且耐人寻味。
诗歌,特别是中国古代主流诗歌(如唐诗),是含蓄与凝练的艺术,不用、不必、也不能充分地铺展开来。读者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有宽阔的思索空间。蓬头稚子,侧坐草丛学钓鱼,本已传神别致;答复人问,却怕惊扰了鱼,只好遥招而不应,其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形象,更是跃然纸上。全诗从外貌、行为与动态、心理、所处环境等方面来刻画,可谓内外俱修,形神兼备。相传胡令能,“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纳)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其诗真不愧为仙家所赠之作。
唐朝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是路人问童子,也是童子以手示意。但招牌动作不一样,牧童“遥指”,一方面也确实渲染出杏花村酒妇孺皆知的名气。而单看人物刻画之细腻,童稚表现之精准,遣词造句之工巧等,《小儿垂钓》都着实要高明得多。
风是无色的但在我心中则是五颜六色春天的风是绿色的夏天的风是蓝色的秋天的风是金色的冬天的风是白色的
蓬头稚子学垂纶:
蓬,谓草草而乱也。蓬头,乃喻于其行之粗野、朴实,亦谓其思想之强矫糅、粗糙而天真也,谓于求学修为之初。
稚子,谓于童真,与蓬头合而独明其天真无邪。
学,削、雪、靴,此字乃题眼。“人之初,性本善。”学令人有知有识,只是学也令人自拘自束,如何才能得知与识,有教养,有文化却又不乏天真呢??!
垂,乃喻垂范。纶,乃定人纶分。垂纶治鱼,天垂范治愚!于吾等观之,小儿无知。于古圣先贤观之,吾等如小儿无知!吾等之学议于垂范事,于古圣眼中则如于此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草映身:
侧坐,乃倾身,过于关注垂中事,太在乎得失,失于自在,此乃喻初学者不能驭物反为物所驭也!如于学礼,不能用礼反为礼所用而自束也!如于骑车,不会骑车反为车所绊也。
莓,喻晦。苔,喻胎。莓苔,(莓苔,滑)喻谓自身之不先正,不能正人也,自身之坐不稳安得钓大鱼!此可于《大学》之谓“正心、诚意”明之,成一切事,先以修身为本!本立自得道生也!
草乃随风倒,是无定也。草映身,此处再以草喻其身,是谓其不务本也,逐末焉可得?!
路人借问遥招手:
路人借问,当以仁礼接之,如何不接?为其童稚天真,礼法尊卑尽忘也。路人可得入乡随俗、因人化宜?若得,此乃大礼也!
小儿以其童真之不失而无视于人礼,本可嘉。然却是为了入于钓理(礼),可曾自省其过犯在不知大理?!大礼如于其应路人者,乃居于本真天性(天性为本)也。耐何贪钓鱼之利而自迷失本真!若明自我本真,是得钓大鱼之至理也,是如于路人之知大礼,不以明礼自居君子,而能同化于此小儿也。
小儿为利而不惜践礼(如于世之无知猖狂也),世人为尊卑贵贱而动失命(如于俗之居智慧者也),均大失于天真本伦也,何者能知自省而省至道之所在?!
怕得鱼惊不应人:
鱼为饵损命,小儿为钓罪人,世人为路失仁。
饵,为利,乃为生活奔波之喻谓也。钓,为趣,乃为一时喜好、贪图享乐也。路,为道,是有为法于
大道也,刻意所求作于大道是大失也(与其相对者:“一切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于此当谓何人能迷途知返,返朴归真而合于大道??!是斯问路人之不迷,斯垂钓者之得自在,斯鱼之返自由也。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作者简介】 胡令能 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五
《描写儿童的古诗》
描写儿童的古诗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与小女》【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六
《描写儿童的古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过安仁》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稚子弄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儿垂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池上》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观游鱼》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与小女》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花影》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桑茶坑道中》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所见》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诗》>>描写儿童的古诗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七
《经典诵读2——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词》
经典诵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牧 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古词大意(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只有我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爬着卧着剥莲蓬玩。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还有:村 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所见 (牧童骑黄牛)等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八
《带领儿童唱诗歌》
带领儿童唱诗
一、儿童诗歌的价值
唱诗的本身就是一种敬拜与赞美。诗篇一四八篇12节说:“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耶和华。”孩童的赞美是最纯真的。孩子们要明白,当他们在唱诗歌的时候,就是在敬拜神,他们当由心发出对神的赞美与崇敬。
当人们赞美神的时候,撒但的权势要大大的崩溃。使徒行传十六章19-34节记载了保罗和西拉的故事,当他们在狱中大声赞美神的时候,声音响彻云霄,直达神的宝座前,震动了监狱,使狱门大开,锁链松落,震撼了狱卒,并给狱卒一家人带来莫大的救恩。赞美的力量是何等的大!
赞美神是欢迎神的灵与祂的荣耀降临在我们中间。历代志下五章11-12节记载,当所罗门为神建造的圣殿完工时,所有的祭司和管理歌唱的利未人,拿着各样的乐器,吹号的、歌唱的,声和为一,一齐扬声赞美神。神的灵便降临在他们中间,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整个圣殿。当孩童诚心扬声赞美神的时候,神的灵必要降临在每个敬拜祂的儿女的身上。
使孩童学习尊荣神,让神享受儿童美妙的赞美歌声。正如父母喜爱儿女们对他们的感恩与赞美,我们的主也乐意并期待着享受祂儿女对祂的敬拜与赞美。
使孩童藉诗歌的赞美来亲近神。雅各书四章8节:“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神乐意亲近凡寻求祂,赞美祂名的人。
使孩童从诗歌中学习真理,也知道如何赞美神。诗歌本身会对孩子们说话。大部分的诗歌是由经文写成的,也有一些是人们属灵的经历,这些歌词的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孩子们能从诗歌中自然而然的学习到许多真理与宝贵的信息。
二、诗歌的选择
歌词要能浅显易懂,并适合儿童各阶段的年龄。记得我小时候在儿童主日学,老师曾教我们唱一些成人崇拜的诗歌,歌词非常咬文嚼字,我根本不懂自己在唱什么,直到长大后,才了解当时所唱的诗歌是描写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心境。如果孩子根本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他怎能用心灵来赞美神呢?
歌词要含有真理的教导或对神的赞美与敬拜。有的歌曲固然旋律好听,但缺乏具体的真理教导与赞美神的话语,这类的歌(不能称为诗歌)不适合在主日学敬拜赞美的时间中吟唱,但可在游戏时间中唱。我们当明白,既然是儿童崇拜,所选的诗歌的内容,应当是对神的赞美、敬拜与神的话语。
要配合课程的主题。例如,今天课程主题是“为主作工”,可以选择“小小双手为主作工”;若主题是“祷告”,则可以选择“快祷告何必忧虑”。诗歌配合主题,能衬托出当日主题故事的真理,加深学生对真理的认识与体会。
旋律的变化、节奏、音域的高低,要配合学生的能力。年龄较小(幼稚级或初小级)的小朋友,不适合旋律变化太多,或歌词太绕舌的曲子,他们喜欢重复的曲调,以及有押韵的的句子。其次,年幼孩子的
声带尚未发育完全,太高或太低的音域都不适合他们。
老师不要为了配合主题,勉强选择自己不熟悉,或不会唱的歌。其实许多诗歌虽然题目似乎与主题没有关系,但老师可以用言语将它带出来。例如,今天的主题是“祷告”,但你所选择的诗歌是有关赞美的,你可以这样对小朋友说:“我们赞美神,因为祂聆听我们的祷告!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位听祷告的神!”老师所要教的诗歌,自己一定要非常熟悉它,否则一旦教导错误,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使然,再要纠正孩子们就需费一番功夫了。
三、领唱前的准备
祷告,求主将赞美的灵充满你。
课前应熟悉诗歌的曲调、歌词,尽量将它背下来。
书写歌词。纸张大小要相同,写法要一致,以便视唱及保管收藏。最好将诗歌的歌词写在大张浅色的书面纸上,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一目了然。每一首诗歌书写的格式要一致,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容易保存,另一方面,不致让学生每次要去适应不同的读法。但偶尔可稍做变化,例如:将“跟随主耶稣”的诗歌写在一张剪成脚的形状的书面纸上,以加强“跟随”;又如,将“让耶稣住在我心”这首歌,写在一张剪成心型的书面纸上。
编练诗歌的动作。孩子们是好动的,他们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情。老师可以依照歌词的涵义,设计一些动作,让他们边唱边跳。课前可招聚有舞蹈恩赐的老师或学生,一起来设计具有创意的动作。
四、领唱的基本原则
动作化。依儿童年龄决定动作之难易。
儿童化。包括语言的表达要儿童化,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在什么人中,就作什么样的人。”
3训练好品质的歌声。当教师希望孩子们歌声洪亮一点时,很容易犯的错误便是要求他们“唱大声一点”。当你这样要求他们时,他们多半会放大嗓门使用劣质的吼叫方式来表达。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用好听嘹亮的歌声来赞美神,主耶稣最喜欢听小孩赞美的声音。”
用手势协助儿童记忆曲调之高低。当曲调的旋律起伏较大时,教师可用手势比划高与低,以协助孩子们熟悉旋律。
用乐器来赞美神。若环境许可,不妨预备几个铃鼓、三角铁、响板,让孩子们随着节奏用打击乐器来赞美神。也可利用现成的器具充当打击乐器,如,筷子、锅盖、钢杯、铁罐子……等。
多变化的唱法。下面例举几个变化法,老师可运用创意,自己设计出其他有趣的变化唱法。
按节奏念歌词:如,“耶稣喜爱一切小孩,世上所有的小孩,无论红黄黑白棕,都是耶稣心宝贝,耶稣喜爱世上所有的小孩。”《800首 耶稣喜爱小孩》)
游戏:如,“耶利哥城倒塌了”这首歌,可选出两位小朋友面对面双手举高握在一起,搭成城墙,其他的小朋友则依序排队从城墙下(两位小朋友的手臂下面)穿过。当这首歌唱完一遍时,他们的双手要落下(表示城墙倒塌了),捉住正从城墙下经过的人(表示城墙倒塌了),这个人便出局。一直反复唱这首诗歌进行这项游戏,直到剩下最后一位没有被捉住的,便是胜利者。
丢手绢的游戏:全体同学唱,一个同学丢手绢,一旦丢手绢的同学把手绢放在某个同学身后,歌声就停止,同学们要警醒,是不是自己那位身后有手绢的同学,如果是你就起来去抓住那位丢手绢在你身后的同学。如果抓住了,那位同学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并成为下一轮丢手绢的同学。如果没有抓住,那位没有被抓住的同学成功的获得一次唱当天学的诗歌的权利并得到一份奖励。然后重新选一个同学丢手绢。
特征:请拥有老师所指出的特征的小朋友唱一次,如长头发、绑辫子的、男生、女生、穿皮鞋的、穿布鞋的、十岁 (或其他年龄)的小孩、戴眼镜的、……等。
漏字:唱到特别的字或词时,请小朋友不要唱出声音,而用手势取代之。如“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有圣经告诉我。”可将“主耶稣”三个字不唱出声音,用双手的食指比成十字架来代表。或将“爱”字不唱出声音,用手比成“心”的形状来代表。
改字:唱到特别的字或词时,请小朋友改成其他有意义的字来唱,如,“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主耶稣爱我,有圣经告诉我。”可将“我”字唱成自己的名字。如,“主耶稣爱小刚,……,有圣经告诉小刚。”
歌词偶而可用符号、图画等方式书写,以增加趣味性。
歌词本身会对孩子说话,不要太多的“说教”。
在领唱当中,要对孩子说:“我们来赞美神”、“我们用这首诗歌来敬拜主”、“向旁边的朋友说,我在赞美神”、“向旁边的朋友说,你赞美神的声音真好听”……。
要会察颜观色,掌握儿童的情绪。当孩子可能对某首已经唱了许多次的诗歌,表现出不耐烦时,应随时更换另一首诗歌。
五、教唱新歌
先听老师唱一两次。
跟着老师轻轻的哼唱。
读歌词,并解释涵意。
可带领儿童按着节奏来念歌词。
现在跟着老师慢慢地唱,老师一面指着歌词,一面唱;或一面唱,一面加入动作。
曲调较难的诗歌,可用一句跟着一句的教唱法。
可教孩童唱简谱。
新歌不一定一堂课便教会,不熟悉的歌下次再继续学习。
六、敬拜中唱诗时间的分配
一般诗歌敬拜的时间约为二十至三十分钟。老师可依照整个儿童主日学的时间来安排诗歌敬拜的时间。(请参阅第三课“备课的艺术”)诗歌的进行方式建议如下:复习已会唱的诗歌 → 教唱新歌 → 再复习一首已会唱的诗歌 → 温习当日所学的新歌。
■ 作业(讨论题目):
请分享你自己在诗歌敬拜中的经验。例如,神藉歌词如何对你说话;是否有在诗歌敬拜中触摸到神的爱的经历……。请找两三位同工作为你的假想“学生”,依照本课所教导的原则,选一首诗歌,做一次实际的“带领儿童唱诗”的示范,并请他们为你的示范提出宝贵的意见。
赞美小孩子的诗歌篇九
《描写儿童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