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 的含义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育人 的含义篇一
《教书育人的理解》

问:教书育人统一性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本质属性的核心内容。请谈谈你对此的认知。

答:

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质属性的核心内容:教书、育人。《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书:教,就是教授、教导;书,就是知识、技能。所以教书即为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等。育人:育,就是培育、养育;人,就是学生、学习者。所以育人即为培养学生。而教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育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身心都能健康健全的成长。

教书与育人,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既需要教书,也需要育人,二者的重要性不分高低,即时性不分先后。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脱离了育人的教书,还是脱离了教书的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只讲教书不讲育人,则教出来的学生,即使是知识渊博,无所不懂,但是很有可能缺乏了做人的最基本技能,严重的甚至出现偏差。诸如此类的例子,马加爵、药家鑫、刘海洋等,举不胜举。而只讲育人不讲教书,则丢失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的方式就不能被成为是教育了。因此,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属性,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应该同时进行。

把教书育人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教书专业化,是一个由来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实现的问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不再赘述。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爱。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师这个职业,是个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和教师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把德育教育贯彻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教育中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应当积极响应《纲要》的规定。在教书的同时,不仅仅能教会学生文化知识,也要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在这方面给与他们帮助,使他们在学到应该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作为一个社会人,健康健全的成长。

而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对教书育人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重智育,轻德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从认识根本上改变这个误区,再从实践中,贯彻教书育人。

首先,教师为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必须有意识地把要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融化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预期效果。其次,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活动,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再次,教书育人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书育人统一性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本质属性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给与两者同等的重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获得,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的成才成功,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新人才。

育人 的含义篇二
《教书育人的意义》

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教师的神圣责任是什么?

教书育人是教导孩子们如何去学习,指导他们如何去做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性与自然性这两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做到学会去学习,学会如何去做人。

学会如何去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适应自然的发展,学会

育人 的含义篇三
《“教书育人”的理解》

“教书育人”的理解。

在谈教书育人之前,我想先谈谈教育事业在我国发展的悠久历程和深厚的底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这一教师基本职业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中国教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为中国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

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而这其中,不论是刚刚起步的原始社会还是到了日渐规范的封建社会,乃至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都在教育之中占据了机器重要的地位。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我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荣神圣的职业。韩非子讲得好: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今也贬义褒用,被诠释为爱岗敬业,失却青春岁月的同时,收获责任意识。于是,我时常把责任心的缺失看作是为师从教的最大失败,此所谓“教育兴亡,匹夫有责”。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但教师绝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在世界范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教师尤其应该成为出色的创造者。教师更应该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体现着千千万学生的根本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就孕育在我们这些人民教师身上。

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软肋,这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及下一代人才的培养。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一文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

教书为了育人,但育人的内容比教书更广泛。育人要德、智、体、美、劳并重,当前尤其要强调德育。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建立德育工作机制,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还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及时进行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对全体教师实行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局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作为教师,如何真正做到正确的“传道受业解惑”乃至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就

要做到教师的几本职责:教书育人。而怎样才能真正做好这一点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把思想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软肋。这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及下一代人才的培养。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一文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因此,教书育人,也已成为紧迫的任务。 教书为了育人,但育人的内容比教书更广泛。育人要德、智、体、美、劳并重,当前尤其要强调德育。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不光是校长、书记的事,也不光是政治辅导员的事,同时是每个教师的份内事。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光是会上宣讲,也不光是课余谈心,还应当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更有巨大的示范引导作用。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相辅相成。

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成为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术上有建树,教学中讲艺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抱着这种态度,要尽量做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我经常对学生说:教室里我是你们的老师,教室外我是你们的姐姐。我认为:亦师亦友的身份并不有损师道尊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比

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学生身上也有许多教师所不具备的优点。把握好“师”和“友”的度,更利于教学和育人工作的开展。。 做到课时结束,责任并不结束。执教鞭过程中我最深的 一点体验就是: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应该否定和打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所长,正视就业压力,推动他们前进。每周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课堂上教授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课堂外作为教师的我同样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会学生如何充实自己、修养身心。课时结束,并不意味着责任结束。

懂得有一种美丽叫真诚。学生象春天的花朵,送走一届,又来了一届,我们只有做到真诚地热爱学生,真诚服务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系学生冷暖,为学生排忧,为学生解难。毕业的花朵在每个节日前夕都会发上一个短信,打上一个电话,送上一个祝福。这是做老师的骄傲,我们还要求什么呢,我们已心满意足。

此外,教书育人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做到主体的位置。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是受的客体;对于解决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认识活动来说,学生又是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教育教学任务获得一定知识,能力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在教学活动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器。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

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因为再适宜的温度也不会把石头孵出小鸡来。教师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能起多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如何。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学习时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它包括知、情、意、行等多种心理成份。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认知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在于这些积极因素的参与学习。如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充耳不闻,这讲就等于零;教师布置阅读,学生置之不理;这阅读也就失灵。另外,很多操作性的练习、思考,都需要学生的实践,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环节都是不能完成的。总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学生的学是核心,只有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可能。

诗人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歌曲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一个老师,要有“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执著坚忍,具备“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要善于和物欲横流、追腥逐臭的世俗潮流远距离,和三尺讲台近距离,与广大学生零距离。我们要学会用爱心和真诚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打造一个互动平台。爱心温暖人心,真诚消融坚冰。理解—谅解—化解—和解,展现的是师生关系间和谐良性的发展轨迹。爱心守望,真诚同行,这是我所理

育人 的含义篇四
《文化育人内涵及要求》

屈家岭一中“四美”文化育人系列

“四美”内涵及要求

一、“四美”寝室

1、“四美”寝室的内涵是:“把美留在地上、把美显在墙上、把美铺在床上、把美揽入梦乡”。

2、“四美”寝室的具体要求是:

把美铺在床上:早晨起床铃响,立即起床,迅速洗涮,摆齐用具,熄灭电灯,整好床铺。

把美留在地上:晚餐后,洗净当天脏衣物,整齐晾晒,节约用水,打扫寝室卫生。

把美显在墙上:爱护好壁柜、电器、水龙头等一切公共财产,若有损坏,自觉赔偿,不准翻爬围墙、护栏,不得在墙上张贴涂画。

把美揽入梦乡:就寝铃声响,关牢门窗,上好插销,立即熄灯就寝,不讲话。

二、“四美”教室

1、“四美”教室的内涵是:“地面净美、墙壁洁美、门窗亮美、桌凳完美”。

2、“四美”教室的具体要求是:

地上净美:地上干干净净,无纸屑、脏物。

墙面洁美:墙面完好无损,无任何污迹、秽语,条幅贴置整齐,不花哨。

桌凳完美:桌凳无损无缺,桌面无污秽。

门窗亮美:门窗干净,无损坏,讲桌干净无损坏。

三、“四美”办公室

1、“四美”办公室的内涵是:“环境里外美、教具置放美、教师言行美、人际和谐美”。

2、“四美”办公室的具体要求是:

环境里外美:办公室内门窗、地面、墙面、走廊干净,室内光线明亮、空气良好,无人吸烟,无异味。 教具置放美:办公桌椅摆放有序,教具、实验品放在规定地方,作业本、考试卷堆放整齐。

教师言行美:教师着装得体美观,说话文明,热情接待家长,诚实守信,严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旷课、串岗,能静下心来备课和学习。

人际和谐美:教师之间无吵架、打架、搬弄是非等现象,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四、“四美”学生

1、“四美”学生的内涵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

2、“四美”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语言美: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友善,举止文明。,用尊敬的语言称呼长辈和老师。努力学习普通话,不说脏话,不骂人,不喊侮辱性绰号,不喧哗,不起哄。

行为美:爱护公共设施,遵纪守法。不乱扔废弃物,不乱踢乱爬,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活动的场所,生活节俭,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

仪表美:穿戴整齐,仪表端庄。不染发,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在校不单穿背心,不单穿内短裤,不穿拖鞋,不穿奇装怪服,不袒胸露肚。

心灵美:保持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爱家乡,爱学校。与人为善,真诚待人,不说谎,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拾金不昧,知错就改,情趣健康,爱帮助人,团结同学,见义勇为。

五、“四美”教师

1、“四美”教师的内涵是:“师德修养崇高美、教学业务精湛美、仪容体态整洁美、语言谈吐规范美。”

2、“四美”教师的具体要求是:

师德修养崇高美:

①忠诚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思想端正,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均衡教育。勤奋工作,无私奉献。

②工作服从分配,不拈轻怕重,乐于承担名类教学任务,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尽职尽责。积极参加学

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③热爱学校,有主人翁意识,关心集体,想办法出主意,积极参与配合学校工作,经常为学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时时处处注意维护学校声誉。以自己的工作实绩为学校增光添彩。

④团结同志,帮助他人,支持他人工作,同志间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合作共事。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维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珍爱学生生命。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学业务精湛美:

①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所教学科牢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

②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③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更新教育观念,承担课题研究,能撰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并在报刊杂志上发生。 ④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堂提问、作业评定、考卷批阅、评语撰写、家庭访问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评价。

仪容体态整洁美:

①衣着大方得体,修饰适度,不穿奇装异服,不染发,不蓄怪发型。

②举止端庄,坐正立直,举止行为稳重、文雅,作风严谨、正派、不懒散,行为不粗野。

③课堂上善于用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指手画脚,盛气凌人;面部表情自然,微笑面对学生。 ④注意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在校园公共场所停放交通工具,不在教学场所吸烟,不在学生面前饮酒。

语言谈吐规范美:

①教学、交际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②说话和气,语态亲切,不挖苦、讽刺学生,尊重家长,不中伤他人,时时处处表现出教师的良好风范。 ③教学语言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

④言语不粗野,不说庸俗话。

六、“四美”校园

1、“四美”校园的内涵是:“生态绿化自然美、校园环境洁净美、文化氛围浓厚美、师生关系和谐美”。

2、“四美”校园的具体要求是:

生态绿化自然美:校园绿化结构合理、美观,创意新颖、别致。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一年四季,绿意盎然,鸟鸣雀跃;花团绵簇,蜂逐蝶舞。行行绿树,团团红花,片片绿草,丛丛修竹,一步一景,处处都是师生学习和休闲的好去处。优美的环境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平和,使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人主动学会高雅,使人自觉提升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校园环境洁净美:见景如见人,见人知其行。洁净的地面如同一面镜子,能折射出全体师生的修养和德行。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形成良好的保洁习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修炼,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和配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为”与“不为”的观念上,全校师生达成共识,言行一致。老师率先垂范,学生效仿而行,相互监督,共创洁净。

文化氛围浓厚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全体师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主动提升。走廊上、楼梯间、橱窗里、标语上、食堂边、花坛旁,处处都是做人的道理,处处都是为学的榜样,处处都是师生感兴趣的信息,处处都是师生共创的佳作。久而久之,学习成了一种习惯,健身成了一种氛围,进取成了一种自然。教室里书声朗朗,树荫下谈笑风声,教学楼歌声绕梁,运动场身影矫健。人人传递着健康文明的信息,处处浸润着科学文化的底蕴。

师生关系和谐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需求,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更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教师愿教,学生乐学,交往密切,合作愉快。师生都自觉说普通话,谈吐文明,举止得当。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关心、爱护、帮助和赏识学生;学生崇拜教师的学识和人格,理解、尊重、信赖和爱戴教师。师生与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共创民主、平等、健康、平安、向上的精神文明家园。

育人 的含义篇五
《资政育人的意思》

资政育人:通过帮助当政者治理国家政治来教导培育别人。

资:助、帮。资政:帮助治理国政。育: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

育人 的含义篇六
《关于“全员育人”的理解》

“全员育人”初探

要谈“全员育人”,首先我们要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所谓“全员”,应该是指呆在学校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校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也包括所有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甚至还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因为学生也还有一个自我教育的问题;所谓“育人”,不一定是要有明确目的和意识的说教才叫育人,通过和学生一起的交流和合作,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也应该算是育人。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生活化,生活应该教育化,这个观点其实时至今日在学校也应该还是适用的。

其次就是怎么做到“全员育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二是要创建“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光有了意识,怎么样来实施呢?这是我们要考虑和讨论的问题;三是要健全“全员育人”的制度保障,要把“全员育人”由一个空的口号落实为一个日常的行动,除了要有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之外,还应该有相关的制度和评价体系,谁做得多,谁做得少,谁做得好,谁做得坏,要有一个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来评价,这样才能使“全员育人”真正地落到实处。下面我们着重谈谈第二和第三个方面。

先说怎么样创建“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我们现在的科任教师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那就是“育人”主要是政教主任和班主任的事,科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但

是有这个想法也不能全怪我们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目前的模式和体制下普通科任教师除了上课之外的确很难有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上课有上课的任务,有许多知识要去传授,而且受到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限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很有限的。当然我们教授文科的教师还是有比较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的,就如方老师所说的,“篇篇都是好教材”,但对理科老师而言,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说,要想做到“全员育人”,就要为科任教师创造更多的与学生接触的机会。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是让科任教师参与育人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新加坡的学生课外活动太丰富了,我们的学生课外活动太贫乏了,根据新加坡教育部活动计划司下属的课外活动署公布的数字,在新加坡的中学教育系统中,可供选择的活动计有体育33项、制服团体(如学生警察队、红十字会、女童军等)12项、表演艺术(如管乐队、华乐队等)7项、社团活动(如华族文化协会等)12项,共计64项。一般的学校都开设有至少20项以上。每间学校都要在课外活动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不仅是形成学校特色(也可以理解我们所提的“校本”)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一所学校进行评价的重要方面。或曰:你讲这个与“全员育人”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因为这些课外活动的指导者正是学校的老师。在新加坡当老师至少有两项任务,那就是教书和辅导课外活动,这两项工作同样重要。每个老师至少要辅导一个课外活动项目,而每个学生则至少要求参加两个以上的课外活动项目。这个是硬指标,是要算入学分的,教师

则是要算工作量的,是年底对教师进行业务评定的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新加坡的中学每天下午两点钟就放学了,剩下的时间干什么?有些到校外的补习中心去补习自己需要补习的科目(学校里面是不能补课的,如果要补的话就是老师自己尽义务),有些则在学校参加课外活动。有的老师会说,课外活动又不是德育,错了,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渗透德育。例如:新加坡的乒乓球项目,这个课外活动项目有来自全校的20多名学生参加,上课老师除了要每周两次组织学生训练乒乓球以外,还要带领学生参加教育部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乒乓球联赛,学生的热情很高,老师也常给他们鼓励打气,还到乒乓球俱乐部请了一位中国来的乒乓球教练来教他们提高技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有了团队意识,有了集体荣誉感,这不就是德育的渗透吗?还有些项目的德育功能就更强一些,比如“红十字会”,正正经经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卫生兵”的制服,一个急救箱,请护士来教她们怎么进行急救,怎么应对各种紧急情况。至于那些制服团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特点就更显著了。新加坡是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国家,每个男青年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就算你在十八岁考上了大学也要先去部队当两年半的兵,然后再回到学校去读书,连总理的儿子也不能例外,所以学生从中学阶段起就开始进行军事训练,他们的军训不是像我们这样集中训练一个星期就完了,而是长年进行的,包括在课外活动中,有“学生警察队”、“仪仗队”、“女童军”等等,武装部队常年派人到学校指导这些制服团体的训练,有时候还把学生拉出去露营和拉练,进行野外的拓展训

练。在校园里经常会看到一队队学生全服武装,排列整齐,在烈日的照射下刻苦训练的场景,他们用马来语喊着口号,俨然一队队威武的列兵。这些课外活动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而且也可以极大地调动我们的老师们全员育人的积极性,使他们每一个都有机会在教好本专业的科目之余,能够团结一群学生,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欢笑,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是很有专长的,有些善于体育竞技,有些长于琴棋书画,有些长于摄影,有些长于文学,如果我们也能像新加坡那样拿出一部分时间,让我们的老师们扬其所长,聚起一群学生和他们一起成长,则我想不仅我们的学生的学校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的老师们也未必会觉得这是很大的一项负担,我们的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加融洽,我们的学校也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特色,我们的老师的人格魅力会得到更大的释放,我们的学生的个性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我们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前面讲到“全员育人”其实也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教育,我们来看一下新加坡学校的“领袖课程”。新加坡的学校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设置“领袖培训课程”,提供学生以大量锻炼的机会,训练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领袖素养。具体内容包括组织设计班队活动、辅助低年级学生学习、承担学校礼仪服务、做好学校宣传、协助教师课业等。所以,新加坡的学生在学校里有许多受锻炼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有一整套的学生委员会体系,几乎所有的日常事务,如周会的组织和管理,节日庆典的设计与安排,都由学生委

员会完成,教师只是起到总体把握、主体导向的作用。学生事务处理最多的是“学长”(英文叫做Prefect),每个学长都有一个精致的小铭牌挂在胸前,学生们均以能成为“学长”而自豪,同进这种“挂牌上岗”的方式也是督促学长以身作则,做好同学表率的有力手段。“学长”也是沟通老师、学生和学校的桥梁,在学生中发挥着很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学长”们一个个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训练有素地接待家长、兄弟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是接待外宾,得体的微笑,礼貌的举止,真的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领袖课程”和学长制度无形中让学生由一个单纯的受教育者也变成了一个育人者,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教育和感染了周围的学生,这对于良好的校风和校园氛围的形成大有好处,这样的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也应该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以上说了一些“全员育人”的途径,新加坡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其实我们国内也有一些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也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的学校就曾经根据寄宿生占绝大多数的情况试行过“校内家长制”,让每位教师“领养”几位长年在校住宿的学生,“领养”学生的教师也就是这个学生的在学校里的“家长”和知心人。

“全员育人”的途径需要探讨,“全员育人”的评价机制就更需要健全。因为评价机制是一个指挥棒,光靠思想上的提倡,没有相关的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全员育人” 就难以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

育人 的含义篇七
《构建多维育人体系 彰显育人内涵》

构建多维育人体系 彰显育人内涵

摘要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烙印。教育环境的选择、营造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然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生阶段是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成人不良习惯的影响。如何摆脱这些不良因素,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之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构建育人体系内涵

正如“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因此,教育环境的选择、营造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然而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学生阶段是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成人不良习惯的影响。摆脱这些不良因素,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之中,需要我们尽可能地优化育人环境,充分营造育人氛围,让学生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

一.建设舒适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把校园安排得美观些,让它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校园中的物化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可以通过施教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环境、建设环境、开发环境、营造环境等措施来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进而这个环境也就会像施教者那样具有积极的“育人”功能,从单纯的“环境”,提升为“能够育人的环境”。

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能够育人的物化环境”?首先要实行校园整体规划,合理建设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场所,让这些不同的场所体现出不同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所享受到不同的教育。其次要注重校内环境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丰富和拓宽学校环境教育宣传途径和形式,努力营造美丽清新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育人环境,让“说教”变成熏陶。如,在校园的草地上插上警示语:“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请多关照!”在自来水龙头旁张贴卡通画:“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通过这些人性化的语言设置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二、制订和谐的学校制度,以制度育人

“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教育也是如此。然而学校制度在传统教育中一直置于幕后,常常被人忘却、漠视,其实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制度,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可以增强人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可以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维系社会和谐发展与稳定,从而提升人的社会层次与品质。相反,落后的、背离教育规律的制度就会桎梏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就会摧残人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就会使人丧失独立意识、探究热情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何形成健康的科学合理的学校制度?

1.树立良好的育人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确立一个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学生个体需求的制度范畴,细化制度中的育人元素,淡化制度中简单机械强迫的

因素,把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当作生命中不可复演的一种经历,最终使学校制度成为学生的内心法则和外显行为。

2.注重制度的进化发展,注意制度的约束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整体”。因此,运用制度文化育人功能时既要注意制度的约束力,又要考虑制度的教育性;既要考虑方法的综合性,又要克服教育过程的局限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注意:(1)执行学校制度必须与学生思想工作相结合,既要考虑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又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发展性。(2)运用学校制度文化时,必须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学校制度一般会给人以简单、生硬的感觉,如果我们静态执行学校制度,就容易产生僵化的态势。所以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执行者与被执行者之间的交流,增进理解,放大育人效果。(3)学校的制度定化与进化的统一。学校制度基本上都是学校几代人智慧的积淀,有的被证明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此时就要注意适时调整,与时俱进。

三、打造自主的校园文化,以文化熏陶人

根据对人类教育历史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教育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1)行为育人。利用教育者的行为来施教,如言传身教,这一教育阶段使人类获得了最原始的生存手段,并以此奠定了人类“学”的基础。(2)知识育人。教育者将人类的经验归纳为知识,用以传授,如学校教育等,这一教育形式使教育得到空前的

发展和提高,并以此奠定人类智慧的基础。(3)文化育人。教育者将人类成长智慧融为一体,通过浸染、熏陶等手段教育人,如文化熏陶等,这将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并以此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文化育人是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教育的一种理性选择,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如何打造自主的校园文化呢?首先,要构建人本文化,要从人类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教师幸福、学生快乐为基点,营造教师热爱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的氛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教学相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要打造学校的制度文化,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从师生健康发展出发,制定符合现代教育规律、适合人性成长的制度,以便让师生认同并乐于遵守。再次,打造校园的自我特色,要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入手点,以学生现有素养为着力点,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文化,用特色引领学生、教育学生,进而让学生幸福成长。

育人 的含义篇八
《“服务育人”职业教育新理念的内涵与特点》

“服务育人”职业教育新理念的内涵与特点 作者:裴祥静 颜辉盛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09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管理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其广义的内涵与现代化的特点使得中职教育的管理方式更加人本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育人;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15-0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还不成熟,突出表现在质量不高、结构失调、管理粗放、创新乏力。中职教育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在由单纯地追求规模向注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无疑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产生于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是现代服务类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在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期提出的新理念,是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出的一种职业教育管理思想。从字面上来说,“服务育人”是出现在高校后勤工作中的一种指导思想,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育人”具有其时代的特色并凸显出其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服务育人”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理念是职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与指导服务,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服务,在循环服务的大环境中,实现对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服务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来讲,“服务育人”的概念更多是与高校后勤工作联系在一起,表明后勤工作的职责与使命,具有一种学生作为主体“被服务”的倾向。“服务育人”口号在1985 年由清华大学后勤提出,之后得到全国高校后勤普遍认同,被尊为必须永远坚持的行业“宗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辉煌成就。国家教委曾提出高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后勤工作宗旨,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又提出了“环境育人”,明确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两重性。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育人”是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是一种狭义的管理理念。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育人”是一种融入到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的新型管理方式。随着时代进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服务育人已不单是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发挥其育人功效,而是在更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服务不仅仅是后勤部门的事情,服务育人具有其内在的深度和广度,需形成“大服务育人”的观念,服务育人的目标定位是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再使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来要求所有学生。服务的理念需渗透到管理与教学等各个环节,教育目标不仅有高度,也有梯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服务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因此,中职教育“服务育人”新理念的“服务”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具有更多内涵的服务。

(二)“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

“服务育人”是指职业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生活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校企创新合作的方式,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职教理念。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服务育人”理念是中职学校实现特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内涵,如图所示,包括:

1现代服务业需要“服务育人”,使企业员工成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合格职业人; 2中职学校是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学校,需要“服务育人”; 3在社会要求学校特色的背景下,管理、教学、德育、后勤等各种活动都要融入“服务育人”的理念。

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中,所有的服务指向育人,这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物质上的服务育人。

二、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特点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指南针。“服务育人”体现的是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学校的领导阶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教学服务,在实训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技能训练的指导服务,在德育中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服务以及在后勤工作中通过相关后勤人员爱岗敬业的熏陶培育学生尽职尽责的精神服务。“服务育人”是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管理理念,其特点体现在管理、教学、实训、德育以及后勤等各个方面。

(一) 科学管理服务,民主和谐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倡导的管理,不仅是在管理阶层中树立服务意识,更是要把“服务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管理,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组织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团结一致的努力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发展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标准。服务的理念正是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应运而生。“服务育人”倡导管理阶层共同营造的民主与和谐工作氛围。

(二) 优化教学服务,专业高效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在体现为满足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包括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高效利用教学平台的有效途径。

专业设置是基础,是形成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落脚处;课程建设是关键,因为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形成和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上。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的专业设置,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以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教育类为辐射面,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结构,凸显了学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会计专业为例,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依据专业需要开设《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税法基础与实务》等校本课程,努力实现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服务育人”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应紧紧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不断强化和塑造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只有坚持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中进行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依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内容,构建“素质核心”教学模式。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已初步构筑起“基础集群+专业集群+拓展集群”三大课程集群,并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三) 改革实训服务,协同创新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实训创新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技能训练,强调在实训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仿真工作场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反馈与调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标准、高成效,努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服务育人”理念指导下,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坚持联合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双元联动”模式。学校积极推动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先后与信合会计师事务所、沃尔玛、中海物流、东莞宾馆、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联通公司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 “企业冠名”、“企业课堂”和“企业驻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校企“双元联动”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企业配合”向“校企共建”转变。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在“服务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努力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学校面向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切实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学校与珠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 强化德育服务,交流渗透

德育工作是“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灵魂。贯彻“服务育人”理念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德育这一灵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的德育,是在学校教师及工作人员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综合素养服务的环境中的影响与熏陶。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要求全体教师确立德育观念,在各种形式的课堂上、在课外活动中,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以“诚信阳光”为核心,将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到校园并进行职业素养课程开发,把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校企协同,开展随岗实践和体验,形成了“体验、内化型”德育。

(五) 提升后勤服务,诚信敬业

后勤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包括物产管理、财务管理、校园基本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一项纯粹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培养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在“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指导下,东莞经济贸易职业学校后勤管理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构建“育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模式,倡导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充分调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后勤工作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功能的最大发挥。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诚信敬业的后勤服务,是在优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塑造,在培育中职生优良品格的过程中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规范和陶冶功能,它是中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是育人的基础环节。

三、 结语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目标,强化现代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真正做到以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特色。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强化中职学校品牌特色的过程中,将服务的理念渗透到中职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抓手,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吸引力。

“服务育人”中职教育新理念,就是在“服务育人”科学理念指引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德育形式等手段,提供全方位、多层面服务,以创设良好的中职育人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育人 的含义篇九
《关于育人观的一点理解》

关于育人观的一点理解

育人观是涉及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地位、发展方向的认识,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教师要始终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一切教育措施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的规律。

相信我们每位做老师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前面滔滔不绝的讲课,却有学生在下面呼呼大睡。我就遇到过以下几种“睡神”“睡仙”级别的学生,当然这些称号是班上的同学们告诉我的,可想而知,他们已经因为上课睡觉而出名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 学生一巴桑(化名)

每天上课不到两分钟就开始趴在桌子上养瞌睡,所以要时刻注意到,我专门交代了他的同桌随时提醒他保持清醒。有时同桌忘了,我就会边讲课边走到其旁边轻轻拍打他一下,不过这位学生算是比较文明的睡神了,醒了看到是老师,会摸着头,笑着道歉。他英语基础不好,所以可能兴趣不是太高,我给他布置的任务也比其他人要少,他基本可以完成。

正确摆好师生关系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在与教师交往时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民主的、在和谐的氛围中相处。用宽容的方式,使学生不记恨教师,反而让学生有愧疚之感。也使学生有了改正的机会和余地,这样会使事情迎刃而解。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缺陷,作为老师应该让缺陷也美丽,只赏玫瑰不

挑刺。

学生二白玛多吉(化名)

因为刚好是武林外传热播的时候带的这位学生,所以第一次看到他上课睡觉,我就开玩笑的叫他老白,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欣然的接受了我给他起的这一绰号,从此,班上同学都开始这么叫他,他也开始喜欢英语,喜欢我这个爱开玩笑的英语老师,只要英语课上我一提问老白,所有同学都知道他肯定又去见周公了。

缓和气氛,缩短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使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产生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这也为教师的育人奠定基础、创造良机。

学生三扎西(化名)

讲的正热火朝天的时候,发现他口水都快要流到书上了,就喊其名字,没想到喊了几声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所以就走过去用手轻轻拍了他一下,他居然一拳头挥过来,并且大喊谁呀,打扰我美梦,还好我躲的快,要不就受“工伤”了,一看是我,他冒出一句我英语学不懂,倒头又睡,任你怎么喊都不起来,之后虽然经过班主任和我的苦口婆心,还是不改上课睡觉的习惯。突然有一天我课间早去了2分钟,发现二六班一群男生围在一起,刚开始还以为他们是聚在一起抽烟,没想到走进一看却是扎西在给同学们表演他的b-box,乍一听还很专业,我就在旁边听了一会,等他们发现了我就马上散开了。知道了他的这个爱好之后,我就经常上课举例用b-box,比如讲到短语showoff,beinterestedin等,扎西一听到

这些词就会恨兴奋,当然就睡意全无了。

了解学生,必须做学生的朋友,并且尊重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最好的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教师。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目前已经成为了党和国家一个重要政治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平时对学生的教育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新课改要求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里的学生不是指少数的学生,而是全部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因此,对于任何学生,特别是有“另类”行为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尊重理解,付出真实的呵护,孜孜不倦的教导,引领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育人 的含义篇十
《陶行知“真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育人价值》

陶行知“真人”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育人价值 作者:陈晴 董宝良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年第03期

摘 ; 要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基石。陶行知的“真人教育”,亦为诚信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在今天构建诚信社会和对青少年的真人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积极引导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陶行知的真人教育思想,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和育人借鉴。

关键词

真人教育 ;本质特征 ;教育意义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真人”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烙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成为近现代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人生格言,蕴育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首先为真人,其次为善人,再为完美的人。

一、何为“真人”

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抱定“爱满天下”的教育信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智仁勇”的“真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而且贯穿于他一生的教育实践中。他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教人求真”是教师的职能,“学做真人”是学生的使命,同时也是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目标和义务职责。“真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依据陶行知的论述,及有关学者的述论[2],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

陶行知指出:要觅真知,不求假知;要做真君子,不做伪君子;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妥协。他认为:“学问不论新旧,只要是追求真理,便与革命之精神相符合。”“在学问上忠于真理的,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

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

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行知说:“我们的孩子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为老百姓造福利;他们都是受着国家民族的教养,要以他们所学得的东西贡献给整个国

家民族;他们是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世界改造,为整个人类谋利益”。这就是“人中人”,“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天下为公,文化为公”,人生为公,一心为公。

3.做有道德修养、人格健全的人

陶行知要求学生“每天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是其中一问。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同时,“要建筑人格长城,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人既要有公德和私德,又要“明大德”,大德即为众之德:一是觉悟,二是联合,三是争取解放,再加之“创造”。

4.要做一个完整的人

陶行知指出:残废人、依靠他人的人、为他人当做工具的、被他人买卖的、一身监管数事只拿钱不做事的,这些人就是“不完全、命分式的人”。一个完整的人要有三种要素:一是要有健康的身体;二是要有独立思想,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要有独立的职业。陶行知认为要塑造的真人应是“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的人,是“知情意”、“智仁勇”、“真善美”都能得到和谐发展的人。

5.立改革志,做创造的人

改革和创造,是陶行知培养“真人”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他指出:“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了百万卷书有何益处?”[3]他提倡“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主要从“按着自己的能力,看准一件具体的事”做起。立足当时的乡村教育,他提出“一心一德为中国乡村开办一个新生命”。“解放出来的力量要好好的用,用在创造上,创造新自己,创造新中国,创造新世界。”[2]

陶行知关于培养真人的论述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做真人”[4],构建一个诚实无欺的大中国和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他反对虚伪和盲从,同时也反对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

[5],认为虚伪、盲从的教育培养不出中国社会需要的“真人”,而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既不符合国情,也不是人民的教育,培养不出勇于担当而诚实守信的真君子。

二、“真人”教育的本质特征

陶行知提出的“真人教育观”,展开来说,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先贤所倡导的“诚信教育”,有其鲜明的文化特点和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征,映显出那个时代的人才渴望和陶先生为国育才的爱国情怀。

1.真人教育的历史性

陶行知的真人教育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求是”理念。在《大学》中,阐释“诚”,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

屋,德润心,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6]。就是说“使意念诚实无妄,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自一人时谨慎小心。曾子说:„十只眼睛盯着你,十只手指指着你,严厉得很呀!‟拥有财富能装饰房屋,有道德能润泽身心,心境宽广则身魄健壮,所以君子一定要使意念诚实无妄。”在中国传统教育名著中,论及培养人才,特别重视信、讷言敏行、诚意、正心、慎独修身等品质和修养,这也是“真人教育”可以追溯的源头。陶行知继承了古代先贤的办学思想及其理论精华,结合国情和个体的身体力行提炼出“真人”教育思想,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注入了既有传统而又兼容现代的新元素。

2.真人教育的普世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这既是陶先生的从教名言,也是他以“爱满天下”的情怀献身教育和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他为晓庄师范吉祥学园题的词,后来又多次用此言鞭策自己、激励同行、勉励学生。他在一首舒情词中写道:“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在他心目中,教育事业就是生命中的“大事”,这件大事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此,他认为教师的工作,意义艰巨而伟大,“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他告诫同仁:“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4]。而且要求“当教员,必得有一个理想的社会悬在心中”,必须心中装着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并为着那个心中的理想社会和青少年的成长,“甘为骆驼,牛马也做”[7]。陶先生以此胸襟和普世性大爱无疆的救世精神,投身教育、奉献教育,为社会培育真人和各级优秀人才。

3.真人教育的示范性

陶行知的真人教育观有其鲜明的示范性和导引性。首先,它要求教师必须自敬自重。为了“教人求真”,他要求教师“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在师之自重”,“以教人者教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指出:“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其次,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教师要明了“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在陶行知的述论中,教师为人师表的词语甚多,如“自警警人”、“自达达人”、“自觉觉人”、“自勉勉人”,“自助助人”[4]等等,要求教师自责责己。教师要“教人求真”,那也必须“自真真人”,才能教出真人。陶行知一生从教,就是“以身作则”“自觉觉人”的一生。再次,教好学生与教好子女并重。陶行知的长子陶宏回忆父亲:他自己在学做人也教我们学做人,在做人上教我们学做真人,学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做人法[8]。在子女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成人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

4.真人教育的奠基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采用不同的教育观念,培养出的人才存在着天壤之别。陶行知列出旧教育的五种情况,即“依赖天工、沿袭陈法、率任己意、仪型他国、偶尔尝试”,其要害就是保守落后,缺乏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旧教育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摧残青年、摧残人才。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9]传统教育,一是教人“吃自己”。教学生读

死书,死读书,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二是教学生“吃别人”。教人升官发财。教升官发财者“吃农人、工人血汗”。大部分人成了毫无生活力和创造力的与“死人”没多大区别的废人。针对传统教育和旧教育的弊端,陶行知提出培养“真人”,即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培养其生活动力、创造力,手脑并用,并以此改造社会、改造世界。

人才培养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一个国家,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犹如一颗大树,只有根深固远才能枝繁叶茂。陶行知提出了有志成才者的主要品格,要求及早发现及早培养:一是要有造福人类的博大胸怀;二是要有深入民众的优良作风;三是要有不避患难的奋斗精神[4]。那么,又该怎样培育创造型的真人呢?从教育的前提看,相信儿童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与加强,培养其创造力。从教育目的看,培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之生活力与创造力。从教育目标看,培养创造型人才与真善美的活人。从教育的内容看,开展创造性活动,这其中包括创造健康的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产之园地、创造学问之气候、创造真善美之人格。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看,集体创造,着眼于基础。从教育的实施条件看,解放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从教育的评价标准看,注重创造的考成[4]。在培育创造型人才的表述中,陶行知提出的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培养“真善美之人格”均把“真”字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期培育真人,推动社会形成诚信的社会环境,为民族培植人才和良才。

三、借鉴真人教育理念,注重培育真人

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真人教育,反观今天的社会生态和教育现实,我们教育界应追溯陶行知的真人教育理论,依据培养“真人”的教育目标和构建诚信社会之诉求,有所作为。

1.坚定培养“真人”的教育理念

《人民日报》刊文《如何定义我们的时代气质》,对“土豪”称谓的流行和推崇“高上大”的“物欲主义”提出质疑和批判。认为这些勾画出转型期中国典型的精神世相。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焦虑。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问题是:把成功仅仅定义为物质的富有,我们安于这样的常态吗?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躯体,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生理系统,那么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9]。这段表述说明,我们的时代气质出了问题,物欲主导、精神疲软。从系统论看,国家不但需要脸面和躯体,有良好的内部生理系统,更需要有精神支柱和灵魂。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和主导作用,教育理念的确立十分重要。在当下培养“真人”,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更为必要。正人先正己,正气要先从青少年抓起。学校教育必须坚定培育“真人”的教育理念,不为社会“时尚”所左右,而且要坚定不移。我们要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真人教育观,坚定教育理念和理想,坚持“骆驼”精神,把真人培养出来,把风气匡正过来。

2.构建完善的真人教育机制

陶行知认为,构建诚信和公平的教育制度十分重要。在1929年,安徽某县的教育行政主管李增祥给陶行知写信,推荐师范本科毕业生和中学有根底并耐心工作的一人或二人,到晓庄师范学习,问是否可以优待录取,以备归来从事乡村改造。陶行知回信说:“现今乡村教育方在萌芽,欲求实效,首在得人。论到人选标准,曾请以农事经验、国文学识、创业才干三者兼具者为上选。倘若所选非人,则不但不能改进,倒要受他阻碍。此事之重要,当以在洞察之中,谅必乐予赞同。”[5]这只是陶行知在晓庄师范招生中的一个例证。再看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舞弊案、哈理工考研作弊案等,制度缺失也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和原因。诚信的制度培养出诚信的真人,虚假或欺骗的制度会使良者变坏、真者变假。学校肩负着培育“真人”的重任,完善诚信育人机制十分重要,以制度管人、以机制规范人。比如大连25中的诚信考试坚持8年无人监考,再如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依据学生自愿设置部分无人监考考场,以制度培育学生诚信诚实的品质,使学生养成诚信习惯[10]。通过制度和法规建设,让孩子处处感受到“诚信”,受到“诚信”的感染,远离虚伪和欺诈,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讲究信用、以忠厚待人。”[11]现在有个词叫做“倒逼”,教育生态倒逼学校构建诚信制度,社会生态同样也倒逼政府必须建设诚信政府和完善诚信社会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

3.强化教师的主体责任和师表作用

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真人教育中,教师的示范和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成为„诚信‟的忠诚践行者,为学生做出表率。对于师德不良和不诚不信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分,乃至追究其责任”[11]。陶行知倡导“以真人教真人”,注重教师在真人教育中的榜样力量。他要求教师要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他指出:“做学问最忌讳的是玄想、武断、尽信书,以„差不多‟自足,以一家言自封”[3]。同时要求教师要有探索与开拓精神,有说真话和坚持真理的勇气,不说谎话、不欺骗学生,以真心换真心、以真人教真人。他说:“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12]。再看看今天的教师群体,尽管遵纪守法和诚信从教者为大多数,但师德滑坡和师德失范乃至师德败坏现象屡见不鲜。坚守真人教育和诚信教育,必须依法治教和从严治教,严格师德规范和对失范者的查处,以净化育人环境、纯洁师资队伍。

4.以理性主义提升真人的思想境界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精华之一,主要引导人们经过试验推理,不盲从不迷信,坚信因果关系等科学方法认识事物和检验结果。我们今天借鉴陶行知的真人教育,应该理性分析,不拘泥狭隘,要置于更开阔和更高层面上进行考察,因为任何事物总有一个纲和目的关系问题。真人教育,直通“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问题,以至于习近平同志说:“三观”为人生的总开关。首先,人生观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毛泽东同志认为,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现在,部分人绞尽脑汁在盘剥人民、愚弄人民、欺骗人民,为一己之利而不择手段。还有的人欺行霸市、欺上瞒下、忽悠世人、双面人生。若是如此,财富再多,权力再大,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只是把自己变成了占有物质的动物而已,离“真人”渐行渐远,离伪君子或骗子渐行渐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155735.html

    上一篇:悲伤的名句

    下一篇:法不容情的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