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造句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三寸金莲造句篇一
《三寸金莲的故事》

再搜金莲小脚女

2013-07-26 14:02:49| 分类: 史海回眸|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动情鸟《再搜金莲小脚女》

女性的脚踝及脚部被性学专家认为是重要的性徵,不少人也认同脚与生殖器是息息相关的,通过脚可以激起女性的性欲望。例如林语堂就曾说过:“缠足自始至终都代表性意识的自然存在。”《中国艳情》一书的作者高罗佩在书也说:“小脚是女性性感的中心,在中国人的性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脚在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在更早时就有古人探索和实践过。在古人们的审美观里,三寸金莲是很性感的,能够激发他们的性欲。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缠足与造淫具何异?”千百年来,三寸金莲与中国人性生活,都有着不一般的关系。古人对“三寸金莲”的痴迷让现代人惊叹。

三寸金莲是缠足给缠出来的。据一般说法,缠小脚最早开始于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时期,李后主的一个妃子别出心裁,用帛将脚缠成新月形状在金莲花上跳舞取悦皇帝。后来这个做法流传到民间,缠小脚之风渐渐普及到了百姓人家。但也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770-476年的战国时期,就有了缠小脚的现象。

妇女缠足的风气在清代康熙年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清朝统治者反对汉族女子缠足,康熙三年,康熙皇帝曾下诏禁止,违者拿其父母问罪。但此禁令仅颁布了四年就被迫撤销了。不仅如此,旗人女子也开始东施效颦。顺治皇帝曾下达“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的禁令,也未起到效果。

对三寸金莲的崇拜也体现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比如《聊斋》的很多篇章中都描摹了女性的小脚之状,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甚至,清代还有一个自诩为“香莲博士”的文人方绚,写了一篇题为《香莲品藻》的文章,把小脚划分为五式九品十八种。

怎么样的一双金莲才是令人称羡的?流传最广的金莲七字诀为“瘦、小、尖、弯、香、软、正”。《肉蒲团》一书的作者——清人李笠翁则有香莲三贵“肥、秀、软”标准;方绚在《香莲品藻》中列出金莲三十六格“平正圆直,曲窄纤锐,稳称轻薄,安闲妍媚,韵艳弱瘦,腴润隽整,

柔劲文武,爽雅超逸,洁静朴巧”。民国初年陶报癖《采莲新语》用“小瘦弯软称短窄薄锐平直”来品评,另有燕贤《小足谈》认为“瘦小香软尖,轻巧正贴弯,刚折削平温,稳玉敛匀干”。

虽然男性对三寸金莲的喜好的标准不一样,但古代女性缠小脚,打造三寸金莲的习俗据说是因男性的癖好而兴起的,这一点有共性,据史料记载,自宋代开始,在许多妓院的欢宴中流行起一种“行酒”游戏,从头至尾突出的都是妓女的小脚和她们的小脚鞋,狎妓的嫖客把酒杯放入妓女的小脚鞋里来传递、斟酒、饮酒。估计与现代流行的“人体宴”有得一拼。

三寸金莲造句篇二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造句篇三
《三寸金莲》

人说,小脚里头,藏着一部中国历史,这话玄了!三寸大小脚丫子,比烟卷长点有限,成年论辈子,给裹脚布裹得不透气,除去那股子味儿,里头还能有嘛?

历史一段一段。一朝兴,一朝亡。亡中兴,兴中亡。兴兴亡亡,扰得小百姓不得安生,碍吃碍喝,碍穿碍戴,可就碍不着小脚的事儿。打李后主到宣统爷,女人裹脚兴了一千年,中间换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号,小脚不一直裹?历史干它嘛了?上起太后妃子,下至渔女村姑,文的李清照,武的梁红玉,谁不裹?猴不裹,我信。

大清入关时,下一道令,旗人不准裹脚,还要汉人放足。那阵子大清正凶,可凶也凶不过小脚。再说凶不凶,不看一时。到头来,汉人照裹不误,旗人女子反倒瞒爹瞒妈,拿布悄悄打起“瓜条儿”来。这一说,小脚里别有魔法吧!

魔不魔,且不说。要论这东西的规矩、能耐、讲究、修行、花招、手段、绝招、隐秘,少说也得三两天。这也是整整一套学问。我可不想蒙哪位,这些东西,后边书里全有。您要是没研究过它,还千万别乱插嘴;您说小脚它裹得苦,它裹得也挺美呢!您骂小脚它丑,嘿,它还骂您丑哪!要不大清一亡,何止有哭有笑要死要活,缠了放放了缠,再缠再放再放再缠。那时候人,真拿脚丫子比脑袋当事儿。您还别以为,如今小脚绝了,万事大吉。不裹脚,还能裹手、裹眼、裹耳朵、裹脑袋、裹舌头,照样有哭有笑要死要活,缠缠放放放放缠缠,放放缠缠缠缠放放。这话要再说下去,可就扯远了。

这儿,只说一个小脚的故事。故事原带着四句话:

三寸金莲造句篇四
《三寸金莲》

姓 名:

年 级:

系 别:

专 业: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时 间:

三寸金莲的流变 杨泰伟 08级 设计艺术学系 艺术设计学 古代物质文化 张 乔 2011年3月28日至6月3日 中国美术学院

从历史的角度看三寸金莲

内容提要:看待一种事物应把它还原到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历史的客观的对其进行评价。本文着重从三寸金莲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说明其与当时社会的适应和发展,也把三寸金莲与西方的美容术做了浅析比较。

关键词:历史,比较,评价

现代人由于离三寸金莲的鼎盛时期已经很远了,为不至引起认识上的混乱,现做概念上的更正。三寸金莲即经过缠裹后的小脚。

如果我们把蒙在缠足问题上的种种神秘面纱揭开,并清除各种历史成见的灰尘的话,实际上就是一句话:缠足是出于美容的需要。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缠足是当时全社会的审美意识,并非男性强加于女性,也不是什么变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这个历史时期竟然有一千多年),有全国大多数人认同和参与的事件,肯定有其深层的原因。一篇名为“从三寸金莲说起” (柯基生.《三寸金莲 奥秘、魅力、禁忌》)的文章,其中写道:“有人说女子裹上小脚,忍受了生理上的极大痛苦来满足男子的变态审美观。这是不正确的。女子裹小脚大多从小开始,是用裹脚布来阻止脚的正常发育,所以其生理上的痛苦其实是有限的。而且,古代不仅仅是男子觉得三寸金莲漂亮,连女子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其实,直到现在女人们还是经常会忍受一些生理上的痛苦,来追求美丽。我想穿过高跟鞋的女性,都不会说穿那玩意是很舒服的,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女子喜欢穿高跟鞋呢?不就是因为别人觉得漂亮,自己也觉得好看么?高跟鞋对女性生理上会造成影响这已经是为现代医学所证明了的。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去指责呢?如果有谁说,穿高跟鞋反映了什么劣根性的话,那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可是,三寸金莲同高跟鞋之间,只不过是50步与100步的区别呀。”这就是说,一定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是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相关联的。人类审美的历史,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十分完美的,它需要经过不断认识,不断修正,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原始走向现代,从低级走向高级。

世界各个地域的不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包括审美观,我们都能平心静气地对待,而单单把缠足说成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显然是偏见的。其实,产生

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来自20世纪初的西风东渐,我们那时不敌西方的强权,所以就妄自菲薄,认为西方的一切都好,中国的一切都是一团糟。殊不知,西方的高跟鞋也并不比三寸金莲强多少。

三寸金莲无可置疑地作为古典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是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并且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缠足之得以持续一千多年就是不可理解的了。而且,女性以脚小为美也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世界大多数民族也都有相同的观念(现在也仍然如此),西方也曾有过类似裹脚的历史,只不过西方的社会变化较快,他们只与缠足擦肩而过。而在中国,由于长期处在同一生活模式下,所以“以脚小为美”的观念得以不断强化,使得我们的先人比世界其它民族走得更远一些,因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习俗,这也是毫不足怪的。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较大的美容术(譬如隆胸、束腰、缠足等)无一不是陋习。所谓陋习,就是危害人的健康的一些习俗,它往往与历史上的美容术相伴存在。当然,也有一些不良习俗与人类的饮食、起居生活有关,但这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略去不谈。

人类历史上的隆胸、束腰、缠足都属于美容术的范畴,但又都是陋习。以常理而论,对于陋习的批评应视其对于健康的危害程度依次而论,下面就分别叙述之:

在上述三种陋习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方面,质疑最大的莫过于隆胸了。隆胸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用有机硅填充于胸部的一种美容术。然而长期以来,它的使用一直被怀疑是否会致癌,然而,从事这项工作的机构的回答又是极其暧昧的,最常见的回答是:“目前尚无确实有力的科学证据表明,是由该假体所诱致的乳腺癌。”但在社会上的质疑一直不断。为了一个有限的美容效果,却要冒致命的危险,无异于是“饮鸩止渴”,因而可以说,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因而是非常不可取的。

其次,就该谈到束腰了。束腰的历史要比缠足晚 600年左右,在西方曾作为一种贵族时尚在上流社会流行着。但它的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一方面它压迫着胃,明显的影响到胃的蠕动和吸收功能;另一方面,它又在很大程度上压迫了肺,影响到人的呼吸功能,行动受到很大限制。二者加在一起,人的生存质量就

会大大下降,长期处于营养不良和贫血的虚弱状态。可以说,这是一种慢性自杀,它对健康的危害,是再明了不过的。然而,由于人们对美容趋之若鹜,直到现在,它依然还在不受谴责地自行其是。

在上述三种陋习中,遭到谴责最多的就是缠足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成见,即:缠足即等於陋习,陋习也即等於缠足,仿佛陋习压根儿就与隆胸、束腰无关似的。但实际上,缠足对人的健康的危害远比隆胸和束腰小得多。它没有影响到人的内脏,并不影响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只是对行走的自由有了相当的限制。不过,急速步行刚好是上流社会的大忌,因而,缠足更像是上流社会的一种近乎高雅的配套行为──既造就了纤小美观的小脚,又有效地限制了大步疾驰。下层社会的模仿往往不得要领,因为它不适宜在下层社会中流行。并且,它也严重地影响到农村妇女的田间劳作,在下层社会,缠足往往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或者是虽然还能讨好,但却是代价非常高昂的事。

中国的缠足具有浓厚的东方神秘色彩,人们对于缠足的认识远没有完结。在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对于西方的隆胸、束腰来说,可以说是一笔批倒,一无是处。而缠足的情况,就复杂得多了。与其说是一种陋习,勿宁说更像是一柄双刃剑。新近的研究是足以令西方瞠目结舌的。

首先,为了使双足看上去更显纤小而穿紧脚鞋,是东西方人都曾有过的行为,而缠足则走出了穿紧脚鞋的死胡同,因为穿紧脚鞋对脚形的改变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还会造成很多足部疾病。缠足把大趾外的四趾屈折到足底,大大拓展了使双足有效变尖变瘦变小的可能性。有人说,四趾屈折到足底,不是对正常体形结构的破坏么?是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四足趾屈折的位置,刚好是中医学概念中的“涌泉穴”附近,在病人处于濒危情况时,刺激“涌泉穴”,有促使患者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压在足底的四趾,在行走时,起到时时刺激涌泉穴的作用,无疑是有益於养生的。其次,缠足后必须缓慢行走,虽然这也是强制性的,但却有益於心脏的休息,利于心脏的恒久工作。故而传媒中常有某地高龄小脚妇女的寿命高於同龄不缠足妇女的报道,就是很好的注解。

这就是说,缠足强制性地使人出于一种养生状态,其理由之充分,是人们始料不及的。故而,说缠足是一种陋习,似乎结论还下的为时过早。

记得有一句话,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好像到了缠足这个问题

上就不适用了。干脆有人说,一提到中国的缠足,就觉得有些“汗颜”。其实,这是这些人的民族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西方的束腰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要比缠足大上不知多少倍,堪称陋习之最。但结果是,缠足被严厉禁止了,而束腰直到今天还在大行其道。那么,有着“陋习之最”的西方人,是否因此而有丝毫的愧疚呢?这位说过“汗颜”的先生,不知对此又作何感想呢?

三寸金莲到底是不是美的?前面说过,由于西风东渐,这一问题长期以来都被复杂化了,所以人们一直讳言三寸金莲是不是美的问题,虽然心里并不一定这么认为。这是时代的无奈,但它并不代表人们的真实想法。

然而美是客观的,不需要过多地解释。看一看当时社会的认同程度,再看一看它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一篇名为“痛苦与时尚之间──三寸金莲” (高洪兴著.《缠足史》)的文章,其中谈到──“如果单纯从追逐潮流的角度而言,说旧时女子缠足都是被强迫的,倒也不尽然。如清朝的满人,满族女子一开始是不缠足的,而且在入关后,清朝皇室也反对满人缠足。但是反而是满族女子觉得三寸金莲很美,要求缠足。这样一来,清朝倒成了缠足风气最盛的朝代。女子无不以缠足为美、大脚为耻。男子娶妻都一定要求小脚。再美的女子,如果是大脚,便矮人一截。而随着三寸金莲在中国的风行,日本、高丽等地也出现了缠足的记录,这应该与被迫无关,更大的可能则是当地女子希望与主流的时髦同步。现在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日、韩的时髦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的众多青年。”

这篇文章从历史时尚的角度来评价缠足,无疑是十分聪明的。这更加有力地说明,缠足之成为时尚,完全是由于其内在的美学本质,其与“压迫”是毫不相关的。那时中国是一个弱国,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尚且如此,如果中国是一个强国,那又会怎样呢?当时中国的一位政治家在回答外国人对裹脚习俗的批评时说:“假如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难道今天的每一个外国女子不会对金莲小脚趋之若鹜吗?”这的确是发人深省的。

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在涉及到满人是否缠足的问题时,很多人不加考虑就说满人是不缠足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事实是,满人在入关以后,对汉族的缠足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纷纷效仿。后来,上层统治者不认可自己民族的民俗发生如此的改变,三令五申,严令满人不得缠足。这样一来,满人只

三寸金莲造句篇五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造句篇六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造句篇七
《三寸金莲读后感

读《三寸金莲》有感

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小脚文化。这部小说发表时争议颇大,有人认为这是作者通过披露中国的陋习来吸引更过外国读者的眼球,我却又另一番见解。

三寸金莲,是封建文化这棵千年大树结下的一种光怪陆离的果实。缠足曾被禁止过,然而更多的朝代却是以此为美。小说讲述了女主角香莲的一生与小脚的故事,她的人生因小脚而跌宕起伏,最终却敌不过时代的更替。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缠足是一种束缚女性的陋习,有着各种的弊端,然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我们不该用现代的思想去批判缠足的是与非。三寸金莲不仅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象征,更包含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三寸金莲》讲的是文化的束缚力。三寸金莲反映的是一个大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是女子以脚小为美的古代审美习俗。这种习俗曾深深的盘踞在一代又一代的女子心中,正如文中的佟家少奶奶们,以赛脚会上赢得品莲者们的好评为荣,女主人公香莲更是因为在第一次的赛脚会上只夺了个第二而受到各种嘲笑与委屈。文章细致的描写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即形、质、资、神、肥、软、秀,又围绕这些展开了对绣鞋及小脚缠法的细致叙述。三寸金莲也许是古时男子们的一种病态的审美理念,但其中包含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三寸金莲各个部位的尺寸考究之仔细,绣鞋图案色彩的搭配之繁复不正是古时人们的细致谨慎,对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的体现嘛。

随着时代的变革,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倾向于自然美。正如文中民国时期,随着外国思想的流入,很多的年轻女子因不愿忍受缠脚的痛苦而加入天足会,以抵制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的时代最终无法承受住新文化的冲击,为中国妇女的缠足史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带血的句号。

那一个个精致小巧的三寸金莲无不是女子们用一生痛苦换来的心血。《三寸金莲》并不是要披露这样一个陋习,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来暗藏着中国文化的精细以及中国文化的束缚力。

三寸金莲造句篇八
《三寸金莲2》

三寸金莲造句篇九
《浅谈三寸金莲》

浅谈“三寸金莲”

在课余时间,我上网搜索了解了一下“三寸金莲”的历史。说实话,作为一个中国人,本应该熟知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民间风俗等,但直到老师提到三寸金莲的起源等深入问题,我才发现我们对祖先们生活习惯、喜好、审美的了解微乎其微。

早已记不清三寸金莲我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了,但我记得那是我的外婆告诉我的。外婆是幸运的,因为早在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提出严禁裹脚的陋习但还没普及到偏远的乡村,还是有很多女性要被父母逼着裹脚,由于我外婆家里有一定的财力,家中的田地多的外租给别人耕种,也属于小地主阶级,她的父母亲并不担心外婆以后找不到好婆家,家里有钱还怕找不到女婿嘛,而且为了女儿的健康着想,没有再给她裹脚,也免了遭那份疼死人得罪。每次外婆提到这件事总是感慨万千,多亏了外婆的妈妈爱女心切,不舍得为女儿裹脚。小时候我还不清楚裹脚的痛苦,单纯的以为那疼痛感就像跑步摔倒把膝盖磕破的程度,直到长大后看到裹得小脚的图片,才明白原来那是多么的摧残人!于是我就有了想深入了解关于“三寸金莲”和裹脚的想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百度百科上都无法拿出证据证明三寸金莲的起始,各学术专家众说纷纭,民间传说是夏商时期就有缠足的出现,还有关于隋朝隋炀帝和吴月娘的传说,还有五代南唐李后主喜爱看后宫嫔妃缠小脚跳舞的传说。有历史记载的是北宋时期苏东坡的《菩萨蛮》赞叹女子缠足之美。随着朝代的改变,缠足实质也发生变化,更有扭曲审美之势。清朝起初统治者是严禁缠足的,但没有起到效果,康熙帝在位时期只得无奈作罢。缠足也在清代达到鼎盛,几乎每家少女都缠足,并且清末还有专门的“亮脚会”一展各家少女的“美足”(图1-4)。

一种畸形的审美和陋习终于在辛亥革命后逐渐消失。【1】

综合各种传说,都可发现缠足的起始与统治者很有关系。古代老百姓以统治者为尊,盲目崇拜统治者,迎合统治者喜好的行为肯定很多,缠足就是其中一种。

缠足和古代人的观念也很有关系,古代人非常重视女子的贞操,很多记载都说父母为女儿缠足是为了证明女儿以后一定会遵守三纲五常,不会跑到外面撒野。【2】一开始缠足也象征着门第的高低,人们认为缠足是有教养的体现,不会在未来婆家丢脸。后来不论家庭富裕程度,绝大部分女性都为了有个好归宿忍痛缠足。

缠脚的过程疼痛难当,而且很容易受伤,脱臼、骨折极易发生,而且保养不好还会皮肤腐烂化脓,甚至留下一生的后遗症。缠足的女孩子3、4岁就要开始,从小就要忍受这种非人的疼痛和摧残,对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带来了严重摧残。但在当时那种社会风气和扭曲审美观下,也被逼无奈,无力抗拒。人们明知道缠足很痛还要继续下去,就是因为缠的脚越小越招男性喜欢,更有可能得到好的婚姻,父母为了女儿在夫家的地位高一点只能狠心为女儿缠足了。这是我能想到的在当时社会缠足的好处了。但就我们现代人来说,古代女性缠足也是一种历史文

化,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眼球,那些遗留下来的三寸金莲鞋子(图二)

也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一笔财富。

了解了缠足的过程,我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受,我同情古代缠足女性,她们要忍受多大的痛苦才能拥有一双三寸金莲,这也体现了她们地位的低下,为了能有好归宿只能让自己受罪,来获得男人的喜睐。我敬佩她们缠足时忍受疼痛的勇气和毅力,我气愤古代女人逆来顺受三从四德的思想,她们有勇气承受那种痛苦却没有勇气为自己争取一些地位和权力。这些不能怪她们,只能说当时的社会是摧残人的,不健全的。我十分庆幸我出生在当今文明开化男女平等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百度贴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177772.html

    上一篇:孝的句子

    下一篇:哲理说说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