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爱情观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名人的爱情观篇一
《名人的爱情观》

名人的爱情观

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薛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马克思

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徐志摩

爱的最高原则是把自己奉献给对方,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

——<德国>黑格尔

真正爱的人没有什么爱得多爱得少的,他是把自己整个儿都给他所爱的人。

——<法国>罗曼•罗兰

因爱而受苦,那就爱得多一点吧。为爱而死,便是为爱而生。

——<法国>雨果

人们活着是为了爱,这是生活的要旨。

——<苏联>高尔基

既然这人间肯定了各种欲望都可以达到最多的满足,为什么(多可笑的事)单单不使恋爱发展到丰富的极致?

——胡也苹

只要是人„„第一个念头总是要找一个共命运的伴侣,这种心怀是生命的表现。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不管情感是哭是笑,是爱是憎,您想去问个明白,那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印度>泰戈尔

爱是可以宽恕一切的。

——<法国>司汤达

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俄国>列•托尔斯泰

爱,本来就是对爱的对象的全部接受,即包括爱对方的身体或心理或才能等各方面的缺陷,爱是没有附加条件的。

——陈祖芬

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上惟一真实存在的惟一可能的幸福。

——<俄国>列•托尔斯泰

如果一个人懂得幸福在于爱,那么他就会生活在爱的感情之中。

——<俄国>列•托尔斯泰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的他,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的„„

——<俄国>列•托尔斯泰

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能够改的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包容的伴侣。

——傅雷

梦想中的爱情不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而是说,你一定要加上自己的真诚,去把对方美化。

——罗兰

爱的实质是不断提出新想法,经常感到感情的“饥饿”和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求。

——<保加利亚>瓦西列夫

凡是真实的爱,都是充满着热情的,其所以那样地充满热情,是因为在想像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真正的或虚幻的完美的对象。

——<法国>卢梭

幻想是梦的粮食,在爱情中拿走了幻想,就是取掉了爱情的粮食。爱情离开了幻想,好像人没有粮食一样。爱情需要热情的培养,不管是生理上的爱情也好,精神上的爱情也好。

——<法国>雨果

爱情不是时间、离别和失望所能熄灭的。

——<法国>大仲马

真正的友谊和爱情,既非时间所能磨灭,也非环境所能改变。 ——<德国>席勒

没有完全的平等就没有爱情。

——<俄国>屠格涅夫

爱情是我们心中一种无限的情感和外界的一种有形的美好的理想的结合。

——<法国>巴尔扎克

爱情是美丽的。当你坚强的时候,它会更加美丽。

——罗兰

爱情进入人的心里,是打骂不走的。它既然到了您的身上,就会占有您的一切。

——<英国>莎士比亚

恋爱的双方必须有相当大的不同,相当大的差异,这样他们才能互相把对方看做是不熟识的、引起强烈兴趣的人而加以理想化,才不致把彼此的缺点看得十分阴暗,才能产生互相吸引的神秘,双方才能经常感到自己单独存在所缺乏的某种东西。

——<保加利亚>瓦西列夫

爱情,这是一种不断的、绝对的、完全的牺牲,但是,它不是结合双方中一方的牺牲,而是心甘情愿合为一体的两个心灵所表现的赤诚的无私。

——<法国>大仲马

真心相爱的人对贫富是不在乎的

——<法国>大仲马

道德高尚爱情的鲜明的特征,是一个恋人真诚地愿意向自己心爱的人吐露自己的心灵,让心爱的人了解自己的人生观。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一个人满足于别人因其外表诱人,因其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美学需求而爱他;他希望的是,他所爱的人能珍视他的思想。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积极的爱,就是渴望互相满足爱人的一切需要,一切愿望、怪癖、甚至缺陷。像这样爱着的人们,他们的爱总是始终不渝,因为他们爱得愈久,他们愈了解爱的对象,就愈容易去爱,也就愈容易满足对象的愿望。

——<俄国>托尔斯泰

爱是理解的别名。

——<印度>泰戈尔

向真挚的深情让步,我丝毫不感到悔恨。

——<法国>大仲马

爱情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一个人得到鼓励和激发,而更有创造性,更有冲力,也更爱这个世界。

——罗兰

爱情可以使贤者失去理智,使俗夫成为天才,使蛮者变成圣人,也能使正常人成为疯子。

——<日本>浜田正秀

爱情的烈焰,越是遏制,它越是烧得厉害。

——<英国>莎士比亚

一个人在追求他所爱的人的时候,会觉得生活中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

——<保加利亚>瓦西列夫

生命因为付出了爱情而更为富足。

——<印度>泰戈尔

没有爱的生活不是生活,而是生存。

——<苏联>高尔基

如果您没有感受到孤独和绝望,您是不会知道爱是怎么回事。

——<俄国>克雷洛夫

名人的爱情观篇二
《名人的爱情观》

名人的爱情观1.Absence to love is what wind is to fire. It extinguishes the small; it inflames the great. (Roger de Bussy-Rabutin, French writer) 离别之于爱情好比风之于火,它能将小火熄灭,使大火 熊熊燃烧.(法国作家 比西-拉比旦.R.) 2.Friendship often ends in love, but love, in friendship—never 友谊常以爱情而结束;而爱情从不能以友谊而告终.— —C.C.Colton 科尔顿 3.Every man is a poet when he is in love. (Plato ancient Creek philosopher) 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4.First love is only a little foolishness and a lot of curiosity. (George Bernard Shaw) 初恋就是一点点笨拙外加许许多多好奇.(英国剧作家 肖伯纳) 5.To really know someone is to have loved and hated him in turn. 在爱过和恨过一个人之后才能真正了解他.——Marcel Jouhandeau 6.If you would be loved, love and be lovable. 想被人爱, 就要去爱别人, 并让自己可爱. ——Benjamin Franklin 7.Gravitation is not responsible for people falling in love. (Albert Einstein, American scientist) 并非地球引力使人坠入爱河.(爱因斯坦—美国科学家) 8.Friendship is like earthenware: once broken, it can be mended; love is like a mirror: once broken, that ends it. (Josh Billings. American humorist) 友谊就像陶器,破了可以修补;爱情好比镜子,一旦打 破就难重圆.(美国幽默作家 比林斯 .J.) 9.Where there is marriage without love, there will be love without marriage. 有没有爱情的婚姻,就会有没有婚姻的爱情.—— Benjamin Franklin 10.It is impossible to love and to be wise. 爱令智昏.——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

名人的爱情观篇三
《我的爱情观》

我的爱情观

摘 要:由古今中外名人关于爱情的阐述,并引用不同专业

关键词:

自古以来,爱情都是人类向往和渴慕的神圣之物。莫里哀说:恋爱是一所学校,教我们重新做人。雨果说:人生有两次出生: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一次是在萌发爱情的的那一天。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情的意爱义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鲁迅说:不能只为了爱,而把别的人生要义都抛却了。高尔基说: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欧文.斯通说:爱情是盐,没有它就不会尝到生活的真味。莎士比亚说:爱情是感情的最高位阶。罗素说:爱情就是生活。柏拉图说:恋爱是严重的精神病。奥修说:爱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它必须受到保护,必须被强化,被浇水,惟有如此它才会茁壮。小说家毛姆说:“爱情不过是一种肮脏的诡计,它欺骗我们去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情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数学系的学生认为:爱情像一道方程式,不好解。“求根”,需要智慧和能力。他看上你了,你却没有看上他;你看上了别人,别人又没有看上你。物理系的学生觉得:爱情像磁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踏入爱河的人都是磁石,然而两块磁石要保持适中的距离,太近或太远,你都感觉不出引力的存在。生物系的学生感觉:爱情是一朵花,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及水分。地理系的学生以为:爱情是一次旅行,你可能尽情欣赏沿途风光,也可能疲惫而返。外语系的学生认为:爱是Love, Love is blue,你可可以说爱是蓝色的,也可以说爱是忧郁的,甚至可以说爱

是不可忘记的。音乐系的学生觉得:爱情是一曲二重奏。经验丰富的演奏家才能奏出和谐的旋律,而生疏的练习者往往跑调。 总之,爱情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游戏,是商品经济的一种衍生品,是治疗大学周末综合症的一种兴奋剂,是爱情之外的其它任何东西,是神圣的。

爱情作为一代神圣之物,在不同的时代却有着相似的意义——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爱情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一种个人体验,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并为自己得到这种体验。爱的前部分是风花雪月,中部分是柴米油盐,后部分是永远;爱是少了她浑身不自在,面对她也浑身不自在;一点点的无奈,一丝丝的伤害,再加上许许多多刻骨铭心,无怨无悔的思念、努力的期待,这就是恋爱。

恋爱作为一个甜蜜入人心灵的圣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每一个正常的人类来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至关重要。正确的恋爱观不仅决定着对恋人选择的标准,也决定着一个人恋爱的目的和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由此也关系到婚姻的幸福美满程度。我所提倡的爱情观是:志同道合的爱情: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马克思和燕妮的崇高爱情就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正因如此,他们的爱情才经受住了艰难困苦的考验。我们应该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只有爱情同事业的结合,爱情才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爱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

任和奉献。

爱是看不着摸不到的,那么,我们是凭着什么去发现爱的呢?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爱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爱是给予,是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义务,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内心的自觉,即为自己所爱的人承担风雨。爱是尊重,真诚的爱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与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尊重。爱是能力,恋爱的人始终保持高度理性而非随着感觉走。爱是创造,爱情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生命,而且对双方都是一个新的创造,它净化我们的灵魂,鼓舞着我们为挚爱的人奋斗进取,创造美好明天。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是不顾他人的相偎相依,这些都是爱的影子。有爱的地方,必有爱的影子!

我们在寻找爱情的时候,往往需要表达自己的心意。表达爱是要讲求方式的。表达方式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表达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谈心最直接,书信最周到,他人转达可试探。表达时要直抒爱意,体贴关怀,满足自尊。表达的时候如果能够运用一些技巧,如:含而不露。可借用诗词、照片、书、礼卡、亲手做的礼物来传递爱的信息。也可以用表达感受的方式暗示对方,如“我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感到非常愉快”我觉得今天的时间过得特别快等等。表达之后的结果无非由三种:一是对方欣然接受;二是说要考虑考虑,三是拒绝。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接受不好的结果,勇敢的接受表达结果。在后两种情况下,不能急躁,更不能对对方进行逼迫和威胁。爱情不可强求,果子未熟,摘下来也是酸的。表达和行动同样重要;先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再找双方共有的话题;表达的方式应该是对方喜欢的,

太直白了也不好,太绕弯了也会错失良机。

另外,我们在相遇爱情的时候,往往有许多其他的情愫,如友谊,在蛊惑着我们,迷蒙着我们的眼睛。友谊与爱情不同:友谊是基础,具有发展为爱情的可能,友谊的共同点是越多越好,不具有排他性,而爱情是专一的,具有排他性,恋爱的过程是一个友谊不断深化的过程,友谊伴随爱情始终,但友谊不一定发展成为爱情; 友谊是理解、是平等 是开放、是信赖、是充足感,而爱情则是感情、是一体化、是封闭、是不安和期待、是欠缺感。我们在寻找爱情的时候,一定要明辨爱情与友谊,友谊可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发展成爱情,但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是不可急于求成的,否则,到头来将一无所获。

爱的表达必须在双方有感情的基础,必须在双方都有意的情况下进行。不能用固定模式去套,表达爱有各种方式,最好根据情景创造性地发挥。表达爱需要勇气和信心,要选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爱是在表明爱一个人也是幸福的,即使可能得不到回报。表达爱也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要勇敢的接受表达的结果。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爱情是爱一切的善,是一种动人的欲望,足以见得爱情对人类的普遍吸引力;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爱情是人的自然本性,是“美貌、肉欲、好感”三种情感的结合,足可说明爱情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感受;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过,爱情是性本能的表达和升华。总之,爱是最具吸引力的力量。

爱是一首无字的歌,要用全身心去感受;爱是一条漫长无尽的小路,要用整个生命去走„„

名人的爱情观篇四
《名人日记导读作业---近代人爱情观》

近代人爱情观

中国近代的人都追求自由,反对封建的婚姻包办,尤其在五四刚兴起的时候,大多文人之流为了所谓的自由都抛弃自己原来的妻子。

那些文人才子之流的爱情观有同有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比如徐志摩,胡适等人。众所周知,他们都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他们在父母的包办下都经历过自己的一段婚姻徐志摩与当时的名门闺秀张幼仪,胡适与江冬秀。他们也想过抛弃着段婚姻,但是最终还是屈服吗?也许是因为他们家人,又或者社会道德的原因,他们结婚后都想走向自由,不管是胡适还是徐志摩都与多位女性发生交往,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等胡适与韦莲司,曹诚英等。他们不甘自己被包办,没有自由。那个时代人民总是向往自由。

他们写过很多爱情诗: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特殊的清香!(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艳的白莲;她入梦境了--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徐志摩《她是睡着了》)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这天蓝与海青与明洁的阳光,驱净了梅雨时期无欢的踪迹,也散放了我心头的网罗与纽结,像一朵曼陀罗花英英的露爽,在空灵与自由中忘却了迷惘,……(徐志摩《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坐也坐不下,忘又忘不了,刚忘了昨儿的梦,又分明看见梦里那一笑。(胡适《小诗》)

多谢你能来,慰我心中寂寞,伴我看山看月,过神仙生活。匆匆离别便经年,梦里总相忆。人道应该忘,我如何忘得!(胡适《多谢》)

我指望一夜的大雨,把天上的星和月都遮了;我指望今夜喝的烂醉,把记忆和相思都灭了。(胡适《八月四夜》)

不愿勾起相思,不敢出门看月。偏偏月进窗来,害我相思一夜。(胡适《也是微云》)

烦恼意难逃--还是爱他不爱?两鬓疏疏白发,担不了相思新债。(胡适《扔了》)

近代大多数人多经历了婚姻的不自如,婚姻的破碎。但是有的人能够自如的分开,而有些人则被束缚着。徐志摩认为: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并认为要彼此尊重人格,止绝痛苦,唯自由离婚。

而有些人却维持住了封建婚姻,这是因为什么呢?是爱情观不同吗,我认为不是的,他们这些没分开的同样崇尚自由,面对自己不如意的婚姻时,胡适等人则说"吾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于社会国家政治之见解,则从西方"。我觉得这是一种刚开始崇尚自由的时代和孝道的冲突。他们在对待个人情爱与伦理母爱的矛盾冲突,左右为难,举步维艰。他们对社会,向青年人大声疾呼要推崇和追求个性解放,但又主张个人主义要以不伤害他人为尺度。

在近代婚姻爱情观上有人重情不重名,为了真情真恋,为了"爱墙"内的自由,他可以抛弃一切,那怕把身体"磨成粉都不能怀疑",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牺牲了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如徐志摩。而也有的人虽也重情,但更重名,要双双顾全,且视名大于情,不能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一切,比如胡适。

名人的爱情观篇五
《名人的爱情》

一、陈寅恪的婚姻陈寅恪曾把爱情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最伟大最纯洁的爱情应当是完全出于理想“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这样的爱情现实中是没有的,只有在文艺作品中才能发现。  第二个层次的爱情是若真心爱上某人,即便不能结合,也忠贞不渝,矢志不变。如贾宝玉与林黛玉以及古代那些未嫁的贞女等。  第三个层次是“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及中国之寡妇是也。”而第四个层次,才是人们平常最多见也最为推崇给常人的,即终身为夫妇而终身无外遇者,但这种状况下是否夫妇一直有着真正的爱情呢?  最后,还有一个层次,不过这其实已经不是爱情,只是贪图欲望的满足而已,已不足论也不必论。基于此,陈寅恪对如何选择婚姻爱情有自己的立场,他说:“学德不如人,此实吾大耻。娶妻不如人,又何耻之有?”又说:“娶妻仅生涯中之一事,小之又小者耳。轻描淡写,得便了之可也。”由此可见,在陈寅恪看来,如果志向不在学术、事业,而一心只求得一美丽妻子,是很愚蠢的。  1928年,陈寅恪与唐篔在上海结婚。这一年陈寅恪36岁,唐篔30岁。此后,他们便开始了相濡以沫的一生。二、胡适的“新三从四德”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离家不远的旌德县女子江冬秀订婚。而后胡适在美国留学,冬去春来14载,两人未曾见过面。1917年12月,胡适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其后,一封胡适给友人的信,透露了几分真情:“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的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这个罪是无论如何都赎不清的,和江冬秀结婚,只是赎罪于万一罢了。”胡适经常讲一个怕老婆的玩笑,他说:“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胡适当年任北大校长时,曾对学生说:“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民主;反之则否。德国文学极少有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故将来必能民主。”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新三从四德”,即:新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新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爱情梁思成问林徽因:“有句话,我只问你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

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后来一天,林徽因很沮丧的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着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很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的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幸福。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堆梁思成说了一句让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得一生来尝还。”如果一百的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林徽因。似的,她已经是一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的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她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比起徐志摩那样炽热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让人动情。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时感叹唏嘘。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的风华岁月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照片让他辨别拍照的地点和时间时候,他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仅仅握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指的是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在贤良寺举行,那天他的眼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四、陈毅与民国美女少将的三年之约陈毅是十大元帅里的才子,差点成为一个大文豪,所以他的婚恋经历也充满了浪漫的辛酸。  陈毅原名陈世俊,小名秋江,1901年生于四川乐至,后迁成都。求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开始追求进步,特别喜爱文学。陈毅的诗引来不止一位女性的爱慕,其中一位便是号称“绝世佳人”的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国民党少将)胡兰畦。  胡兰畦因爱慕陈毅的诗文与他相识,留下传说种种,今天已经很难考证当时二人的“密友”关系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1924年,胡兰

畦嫁给一位叫陈梦云的军官,夫妻二人掩护陈毅在军队中做了大量革命工作。1927年,形势危险,陈毅再次离川到武汉,胡兰畦夫妇也先后前往。南昌起义前夕,陈毅向二人辞行,一别就是10载。  胡兰畦1929年被蒋介石点名驱逐,1930年赴德留学,加入德共,坐过三个月法西斯的监牢,曾与大学者德共领袖莱曼相恋。几年后她去了苏联,深受苏联文豪高尔基的喜爱。高尔基逝世,斯大林等抬棺,胡兰畦执绋。但由于跟王明有矛盾,受到克格勃的监视,遂于1936年回国,担任何香凝的秘书。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陈毅度过了“此头须向国门悬”的最艰苦岁月,担任新四军领导。在南昌遇到了率领上海战地服务团一路宣传而来的团长胡兰畦,二人彻夜倾诉思念,遂订白首之盟。陈毅禀告父母,得到同意。然而组织上却不同意,说二人倘若结婚,则胡的党员身份就暴露了。  二人只好痛哭而别,陈毅致信胡兰畦说“为了革命,我们就吃下这杯苦酒吧。假如我们三年内不能结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  三年后,陈毅“自由”了,可胡兰畦却一杯苦酒喝了终生。她牺牲个人幸福,孤独地战斗在隐蔽战线上。不料却因社会关系复杂,有时与国民党特务来往,引起中共情报负责人潘汉年的怀疑。  1949年,上海解放,陈毅当了市长。胡兰畦写信要见他,来的却是副市长潘汉年,对胡兰畦说:“陈毅都儿女成群了,你还找人家干啥?”胡兰畦不知组织上对她有了误解,只是一个劲儿地哭。  因为1947年国民党报纸大肆宣传“陈毅阵亡”并详细报道了“陈毅追悼会”的经过。胡兰畦看后十分伤痛,拿出自己在成都的房地产赡养陈毅的二老,实在是以“儿媳”自居了。胡兰畦此后未再婚育,收养了妹妹的女儿。晚年在邓小平支持下,为老年事业贡献甚多。  而陈毅的感情轨迹也是一路坎坷。经过南昌起义、湘南暴动,陈毅走上井冈山,成为一名干练的革命领袖。他1930年任红22军军长时,在江西信丰,娶了当地一位才貌出众的19岁女学生萧菊英,次年陈毅去开肃反会,归途遇白匪袭击,马死了,人活着,步行绕路回去,不料萧菊英认为陈毅已死,跳井殉情了。  1932年,李富春蔡畅夫妇给陈毅介绍了18岁的兴国女红军赖月明,于重阳佳节洞房花烛。陈毅当时是江西军区司令兼政委,指挥6个独立师和所有地方武装,却居然没钱结婚,还是赖月明借了20块钱,摆了八桌宴席。二人婚后情深意重,却是聚少离多。  1934年,红军长征后,担任石城县妇女部长的赖月明照料陈毅的腿伤。陈毅却动员她带头疏散,回乡打游击。想到此

一去凶多吉少,生离死别,赖月明抓起手枪,要陈毅打死她,陈毅夺枪,要她服从大局。二人于10月20日,含泪分别。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陈毅几次派人寻找赖月明,得知赖月明被捕后为抗拒逼嫁,跳崖自尽了。  1940年,陈毅与胡兰畦的三年之约差不多到了。年近不惑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与18岁的武汉姑娘张茜结婚,白头到老,生了长子陈昊苏,次子陈丹淮和老三陈晓鲁。  张茜婚后成为陈毅的得力助手和感情知音,动荡的战斗岁月里二人常常吟诗抒怀……  陈毅逝世,毛泽东病得上不去汽车,却破天荒地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毛泽东有句最普通的名言“陈毅是个好同志”,可能好就好在陈毅是个纯情痴情之人,是十大元帅里最幽默最有文人气质的一位儒帅吧。五、书香门第的杭州美女与农民子弟卫留成(海南省委书记)的患难爱情现任海南省省委书记卫留成出身贫寒,在大学期间,他积极进取的精神打动了出身书香门第的杭州美女徐麦红,徐麦红不但每月“赞助”卫留成五元钱零花,还步行七十华里赶到卫留成的老家看望他的父母。  《小康》杂志报道,1965年,来自河南农村的卫留成考上北京一所大学。上大学后,卫留成每月获得18.5元助学金(按家庭经济情况,最高19.5元),生活费是够了,但零花钱却没有。在北京他不敢逛街,周末总是借故婉拒同学邀请。  1966年,中国史无前例的文革发生,在那个几乎整个民族都发狂的时代,卫留成却淡然面对。曾当过他们一年班主任的洪有秘回忆说:“他是团总支书记,很早就入党了,但‘文革’期间对派性活动不积极,虽然那时经常开会,可他一般什么活动都不参加,并且那时就注重学英语,用毛主席著作英文版来学习。”  同学徐麦红——来自西子湖畔的姑娘,父亲是中学校长,母亲是中学老师,心地十分善良,慢慢看出卫留成不去游玩的原因,便主动关心他。为缓解他经济上的拮据,每月“赞助”他五元钱零花——当然,首先是卫留成逆境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打动了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杭州美女,于是,两人的关系便渐渐友好亲近起来。  大学期间,卫留成的亲生父亲去世了,他在赶回老家前,写了张有老家地址的字条夹在一本杂志里给徐麦红:“我生父去世了,我要回家奔丧。如果你觉得我们的关系可以确定了,就来我家见我父母。”他想,如果人家不愿意,等工作后就把每月给的五元钱还给她。  没想到,徐麦红却前脚赶后脚地赶到河南省泌阳县,当时,县城到老家古城村没有长途车了。徐麦红居然步行七

十华里赶到古城村。后来,他们的两个孩子也都出生在古城老家。  1996年,即将晋升省部级官员的卫留成在中央党校学习,妻子徐麦红却因患癌症住院,而且再也没有能够回到家里。那期间,卫留成一有时间就守候在妻子床前。郝月凤见证了这一对夫妻自始至终的恋爱、婚姻过程。她说,“两人关系不一般,感情特别深。”六、萨特与西蒙·波伏娃:柏拉图式恋爱的精典   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与西蒙·波伏娃的爱情尽管没有附丽于婚姻,但去长达50多年并终其一生。1929年,青春年少、生机勃勃的萨特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好友尼让、埃博德组成“三人帮”,如疾如醉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时,西蒙·波伏娃——一位年轻、聪颖而清秀的女朗进入了萨特的生活。   萨特与波伏娃迅速陷入热恋,“我们在早晨人需,直到很晚才会分手。我们穿过巴黎散步,一直在继续我伞兵话题——我们的事、我们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即将写的书……”毕业考试结束了,萨特名列第一,波伏娃紧接第二,真可谓比翼齐飞。萨特为期18个月的服役不得不让这对恋人分别,但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特殊的恋爱合同。在合同中,双方强调,两人要保持最亲密的关系,无话不谈,不准有任何欺骗行为。然而,随着两人感情加深,他们在爱情观点上的差异也逐渐表现出来。萨特说:“在青春期,当我能看女人的时候,我是想要她的全部。”“独身生活是我的原则,我生来就是当光棍的。”“我不会结婚,永远单身,我要所有的女人……只要能搞到手。”这是对波伏娃的声明,一方面要同她保持亲近的、永不结婚的爱情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波伏娃不要干预他的私生活。至于波伏娃,她对萨特的这一点非常清楚,并能接受。“萨特不愿履行一夫一妻制的职责,他喜欢与女人在一起,他认为这些人和男人在一起,不那么狡猾。”“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同时我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爱情。”正是在这种理解与宽容的爱情中,萨特与波伏娃的爱情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没有结婚,但却情投意合,并将这份情感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0年萨特去世。七、白朗宁与马莱特:诗意的爱情奇迹   1845年,长期瘫痪在床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其地位已取代衰老的华兹华斯,而与丁尼生齐名。本来就钦慕她的诗才的白朗宁给女诗人写了一封信,大胆地对她说:“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女诗人接到信后也给他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两人从此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在白朗宁

名人的爱情观篇六
《爱情观》

名人的爱情观篇七
《现代爱情观十大影响力人物》

现代爱情观十大影响力人物

第一名:琼瑶

琼瑶阿姨绝对是排名第一的影响人物。

她的爱情小说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

第二名:张爱玲

在她笔下,人物的爱情是没有青春、幻想、热情和希望的, 有的只是虚伪和苍凉。

第三名:徐志摩

徐志摩的情诗,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第四名:三毛

她一度是流浪和爱综合的化身。

第五名:金庸

武侠中的爱情故事是抚慰成年人疲惫灵魂的童话。

第六名:王朔

我们明知这是个圈套,还心甘情愿地钻进去。

第七名:痞子蔡

痞子蔡给了这个现代爱情很多有意思的嚼头。

第八名:朱德庸

用最流行的四格漫画解读男女间说不清的官司。

第九名:王晶

港式的爱情童话,总能给人大团圆的鼓励。

第十名:罗大佑

他的情歌是爱情最高档的品牌。

名人的爱情观篇八
《东西方爱情观》

东西方爱情观差异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 ;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 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 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一定终身。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中出现裂缝甚至解构的也为数不少,小问题可以调解,大问题象原则性的问题,就难说了,硬撑着,于己于人都未见得是好......西方式的的婚姻观,就不一样了,在建立家庭之前后,都始终讲究一个“情”字,有“情”便合在一起,无 “情”便分开......

在西方人眼里,爱就是爱,很简单。而且西班牙中产阶级对婚姻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中国会这么“开放”,让杰斯相当吃惊。杰斯认为流行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必须优美,内容也应当健康,它应该宣扬一些值得提倡的男女情怀。如果每个新娘在“明天将成为别人的新娘”的时候,还可以“最后一次想别的男人”,是一件让新郎无法接受的事,这样的婚姻将来怎么可能长久。如果这样的歌曲能广泛流行和传唱,社会的文明度怎么可能提高?如果每个人的行为都像《心雨》那样,家庭怎么可能和谐?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不和谐,社会就会堕落。这就是一个西班牙人对中国流行歌曲各位在继续往下看的时候,可否先在心里想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男人,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比赛,这时候,你妻子生孩子了,你会退出比赛,赶去陪妻子生孩子吗?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觉得你老公这个时候应该回

来吗?想好的话,就请带着你自己的回答继续往下看吧。

不久前,全世界的NBA球迷们都在津津乐道一件事情,火箭队的头号球手麦迪在火箭对爵士的比赛中途突然退场,致使火箭队输给了爵士队。麦迪中途离开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在火箭对爵士上半场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麦迪一位助手打电话给火箭新闻主管内尔松,说小麦的未婚妻哈里斯腹痛难忍,被送往医院生产,他们的儿子即将诞生。内尔松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了训练师琼斯,等到前两节比赛结束,琼斯就拉住小麦传达了这个消息。焦急的麦迪立刻换掉球衣,迫不及待地赶往医院,一个多小时后,儿子出生了,火箭也输球了。虽然麦迪知道自己对球队无比重要,他的离开很可能让火箭赔掉一场胜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家庭永远都是第一位,这个时候,火箭形势再凶险,也只

能退居其后。

没有人指责麦迪,在美国,陪着老婆生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火箭主教练范甘迪也没有埋怨他们的头号球星,“我们输球并不是因为他不在这里,而是因为我们在进攻上无能,我们都是职业球员,所以我们没有借口”。在美国社会,主流的观点永远是家庭比工作重要,当工作和家庭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让位的都会是工作。对NBA熟悉一点的朋友也都知道,只要NBA球队中的球员因为家庭发生重大事情,诸如孩子出生、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原因

请假,即使是在打总决赛,球队都会一律准假,毫无疑义。

但是,在中国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中国,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榜样,主流思想宣扬的也是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意识,违反者便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仅就体育圈来说,不要说老婆生产运动员仍然坚持在赛场奋战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是亲人去世运动员忍住悲痛坚持比赛的也屡见不鲜。所以,不少中国的火箭球迷认为球队形势那么危急,身为头号球星的麦迪应该竭力争胜,率队打完比赛,不应该一时儿女情长,不识大体。现在,我就先来测测诸位的爱情婚姻观,请你先在心里

想一想,你是支持小麦离开呢?还是反对小麦离开?

为什么同样是人,但对于婚姻家庭的观念却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呢?麦迪有句名言:“我就是自己家的„囚犯‟,我愿意成为这样的角色”,试想,做为麦迪的妻子,该是多么的幸福呀?可是,在中国呢?有几个男人能做到这点?能说出这样的话?有几个女人可以享受到这种殊荣?既然文化、道德传统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人们对于家庭婚姻观念的不同,那么朋友们,你们可曾经想过,我们现在所遵循的婚姻家庭观念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是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的吗?是符合人性的吗?

(二)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句话已经成了我们目前评判婚姻的一把尺子,可是这句话里,又隐藏了一个致命的悖论:爱情和婚姻究竟是什么关系,究竟应该谁服从谁?如果婚姻应该服从于爱情,那还要婚姻做什么?可是,如果要爱情服从于婚姻,那岂不是要求人类可以控制自己的爱情?可是,爱情真的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吗?你可以收放自如的要求自己去爱一个人,或者不爱一个人吗?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爱情,“爱情”这个令世人皆魂牵梦萦的情感是否可以胜任“婚姻的基础”这一角色

呢?

爱情因其可以带来深沉的幸福感以及诸多惊心动魄的心理感受而使其成为人类共同追求与认同的一种情感。若干个世纪以来,爱情一直是哲学、宗教、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诸多领域激烈争论的一个命题。尽管人类对于爱情的评价因着文化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爱情也有着许多共同的特性。爱情是男女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强烈的倾慕之情,包含精神和肉体的两个方面,爱情一旦产生,就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产生出巨大的能量。爱情是欢乐的,天真的,幸福的,可一旦破裂,便会带来深沉的痛苦,甚至短暂的离别,

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痛苦感觉。

西方从古罗马时代就开始研究爱情,而中国,从诗经开始就出现了赞颂爱情的诗句。

我们还是来看看中西方一些名人对爱情的评价吧:

费尔巴哈:爱情,就是要成为一个人。

莎士比亚:一个人明明知道沉迷在爱情里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可是,在讥笑他人的浅薄无聊以后,偏偏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照样陷入爱情温柔的怀抱。因为美妙的男

欢女爱,是天衣无缝的珠联璧合。

卢梭:如果说爱情使人忧心不安的话,则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个诚实的人是不会单单爱而不敬的,因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歌德:在爱情中,最宝贵的不是占有,而是彼此的尊重与爱慕。

弗洛伊德:健康而正常的爱情,需要以来两种情感的结合,一方面是两心相悦的挚爱

的情,另一方面是肉感的性欲。

塞万提斯:情欲只求取乐,欢乐之后,欲念消退,所谓爱情也就完了。这是天然的分

界线,不能逾越,只有真正的爱情才是无限量的。

冈察洛夫:爱情的基础不是那种虚伪的动摇的情感-----它娇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经不起一撮金子的诱惑,听不得几句暧昧的话语,那种坚强的爱情,愿意赴汤蹈火。

孟子:食色,性也。

林语堂: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

周国平: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现在谁,到头

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苏青:就是为肉体着想,我也主张须看重精神恋爱。

傅雷: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结婚就会

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着,必招来无穷的痛苦。

老舍:爱情要是没有苦味,甜蜜从何处领略?爱情要是没有眼泪,笑声从何处飞来?爱情是神秘的,宝贵的,必要的,没有他,世界上只有一片枯草,一带黄沙,为爱情而哭而昏乱是有味的,真实的!人们要得不着恋爱的自由,一切的自由都是假的,人若没有两

性的爱,一切的爱都是虚空。

胡适: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式是忍受痛苦。

(三)

对于爱情的论断,古今中外,难以记述。但细究中西方的爱情论调,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本质异同,西方人是崇尚爱情的,除了宗教中将“性欲”作为一个需要抑制的东西去约束外,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是带着崇敬的心理去接受的。但在中国,大多数的人,对爱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因素,需要又排斥,接受又逃避,既憧憬爱情激动人心的一面,又恐惧爱情令人痛苦的一面,甚至于直接将爱情视为痛苦。这种矛盾的心态恰恰来自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爱情,从孔子的时代起,就未能名正言顺的登上大雅之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此看轻女性的儒家创始人,中国文化的老祖,又何以能倡导出一个平等的爱情观?所以说,中国人的爱情观从开始就打上了畸形的烙印,以这种畸形的爱情观为基础的

婚姻又如何能幸福?

然而,就算西方的爱情观比较合乎人性,比较成熟,可这种爱情的本质也注定了它不可能给婚姻带来幸福。诚如情爱大师瓦西列夫所说:爱情是本能和思想,是疯狂和理性,是自发和自觉,是激情和修养,是残忍和慈悲。爱情的种种特质都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爱情跟其他快乐一样,需要一定的刺激,如果没有不快乐做陪衬,这种快乐就会显得平淡,一般说来,晴空万里的爱情会很快的消失,爱情的幸福离开陪衬的感受就不复存在。因此,爱情需要一点点嫉妒、猜疑和戏剧性的游戏,需要一层淡淡的忧伤。爱情要想长久,要想始终保持激情,就要求爱情对象的精神世界极其丰富,要永不停滞,相爱的双方都必须具有细腻的心灵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善于观察的能力。否则,再热烈的爱

情也终会平淡,消失,毁灭。

爱情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所证实。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哈赞和多罗瑟历时两年调查了37对不同文化背景的5000对夫妻,得出了结论: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最多只能保持18-30个月,此后,两人要么分道扬镳,要么过上一生平淡的夫妻生活。有证据表明,爱情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激发出来的,这些化学物质即是:多巴胺,苯乙胺和催产素,而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在体内最多只能保持两年。可见,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阶段性的东西,它赋予人们的刺激感和幸福感总是被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而且在时间上也呈现从高到低的下滑趋势,到最后,麻木和厌倦就产生了。这就是千百年来被人苦苦追求的爱情的本质,它短暂,易变,动荡,不稳

定,让如此不确定的东西做为婚姻的基础,婚姻还会是安全幸福的吗?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可是幸福的婚姻就必须排斥喜新厌旧,这一点对于女人来说,可能容易做到,但对于男人,你们觉得容易吗?从美国的状况来看,目前,传统模式的一夫一妻制,即一对夫妻生活在一起,共同抚养子女的婚姻已经不足10%,单亲家庭占到美

国现实婚姻的一半以上,而同居家庭,系列婚姻,同性婚姻,群婚,开放式婚姻等婚姻形式已经占到美国家庭数目的40%左右,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

对传统的婚姻形式提出了质疑:我们的婚姻究竟怎么了?

其实,造成人们婚姻困惑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思维:“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我以上的论述都是在试图说明,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推敲的论断。因为,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爱情需要不断变化,而婚姻却寻求稳固不变,将两种自相矛盾的东西拴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导致冲突,而冲突的受害人自然就是人类本身了。在西方,人们没有受到什么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所以,一段婚姻没有了爱情,就走到了尽头,在中国,因为种种的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可还能继续存在,因为维持婚姻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亲情,比如责任,比如道德,比如家族的观念等等,这本是很可贵的东西,甚至是可以推广的西方世界的一种维持并发展婚姻的思想体系,可中国人却又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这一套并不好,认为西方人所说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才是正确的,所以,中国人也困惑了,一些家庭也算幸福的男人和女人都困惑了,没有了爱,我们还算幸福的家庭,

美满的婚姻吗?

如果整个社会都能树立一种观念:爱情只是婚姻建立的基础,而婚姻的维持和发展应该是友情,亲情,责任,义务,善良,宽容等种种中国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即使没有爱情,我们也可以让婚姻变的温馨而快乐,这样我们也就不会羡慕和感叹别人的婚姻是充满浪漫爱情的,怀疑自己是悲惨痛苦的,那么大家在面对婚姻的时候,是不是会轻松许多,坚定

许多?

受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中国式的爱情婚姻极少数是完美理想化的,一度走向迷失,走向茫然。本人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与宗教信仰差异,来探讨中西方的爱情观差异。

由古希腊柏拉图式的爱情演变到近代的骑士爱情,独立、个性解放成为现代西方爱情婚姻的追求主题。爱情与婚姻的统一,坚持独立、自由,他们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西方绝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婚姻是神圣的,经过神祝福的婚姻是不可以轻易解散的,他们彼此忠诚;宗教的信仰使他们认为人是有罪的,人活着就是为了赎罪,他们的祈祷方式经常带着忏悔或者感恩,将这份感恩的心带入生活,带入婚姻,他们的婚姻注入更多的是宽容与爱,付出得多,索取得少!

而中国式的祈祷与祷告与西方恰恰相反,他们很少是忏悔或感恩,而是索取,如:求平安、求富贵、求升官、求发财……无止境的索取与无法满足的现实相互矛盾,相互冲突,信仰便会陷入盲目,迷失方向。文化的失衡对整个信仰系统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继而自暴自弃或行为极端、道德平台失衡。封建理学要求女人三从四德,要求女人从一而终,要求女人做贞女烈妇,逆人性反人道,却大行于世几千年。事实是,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必须从一而终,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不自由、不民主是显而易见的。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被视为反道学的经典,受到离经叛道者的推崇,杜丽娘成为几代女性追求的楷模。剧本的大团圆结局,虽为批评家所诟病,却没有提出问题的实质。柳梦梅“掘墓开棺”,显示了男性的勇气;皇帝颁旨,代表了男性的权威,无一不在昭示着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性和崇拜感。潜性“贞节”压迫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披枷戴锁的杜丽娘心存感动,“人格畸形融入女性自传”。杜丽娘的丫环春香,向杜夫人自请为妾,杜夫人兴高采烈,这飞来之笔亦为“人格畸形融入女性自传”的又一例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男人拥有娇妻和美妾,而两个共侍一夫亲如姐妹,轮番侍寝,共同持家,繁衍子嗣,千篇一律。这种肤浅的“男性乌托邦”,当然是封建社会男性梦寐以求的,就是现代社会亦有不少男性有复活旧梦的向往。信仰的迷失,其道德平台也跟着失衡,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当代女性主义者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受传统封建理学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的女性独立意识模糊,对男性的依赖心理依然不减,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正是现代版爱情悲剧的典型,蒋雯丽扮演的女主角,由于身体缺陷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在家休养。生病中的人,神经异常脆弱、异常敏感,依赖心理特强。每天只能独自一人在家虚度光阴,唯一的期盼就是丈夫早点回家陪自己,久而久之,对丈夫养成一种病态的依赖心理。丈夫的才华横溢在她眼里不再是优点,而是致命点,是吸引其他异性的致命点,信任的平台渐渐出现重心失衡现象,总疑心丈夫出轨,搞外遇。丈夫理解妻子的病患中的心情,一度容忍了下来,不想妻子变本加厉,闹得满城风雨,神经兮兮,最后致使丈夫身心俱疲,不得不提出离婚.这部电视剧值得众多女性深省:生理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独立意识,可怕的是畸型的依赖心理;同时也为该剧的男主人公的宽容大度深感钦佩及对其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信任是婚姻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再完美的婚姻也站不住脚;关爱、宽容、尊重是婚姻的营养品,缺乏营养品的婚姻,会将婚姻带向灭亡;忠诚是婚姻幸福的保证,无此道德底线,婚姻会像信仰那样误入歧途,陷入茫然。这五个条件是构成和谐幸福婚姻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但愿天下所有的婚姻都能美满和谐,共创和谐美好的社会!

终于在一个迷人的夜晚或者清晨,他对她说:“我爱你。”然后他们一起坠入情网。然后发生点什么,使他须面临金钱、前途、名誉(或者别的你能想得出来的对人有诱惑的东西)与爱情冲突。他们必须抉择。然后问题就来了:西方的男子觉得自己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相爱过了也就彼此付出也得到过,他准备放弃,他觉得女子应该理解并且有一个完美的告别——他并没有想伤害她,更不想毁掉可以成为美好回忆的爱情。

但是,女子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她不仅是惊讶、失望、悲伤,她简直是愤怒了——你怎么是这样的一个人!你怎么可以骗我!他说:我没有骗你呀,我确实爱你的。——那你怎么会要离开我,你怎么忍心让我的爱破碎,你这样做是毁了我的一生,你知道吗?

在深深的震惊和痛苦中,他们还是分手了。西方的男子觉得委屈——“她误解了我”,东方的女子觉得绝望——“他骗了我。”

之所以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反映一种冲突,是因为这样才有必然性——那不是性格的冲突,也未必是人格。品质的冲突,而是“理想的冲突”。他们都在对方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合理的。而这理想又如此不同,所以悲剧在所难免。

名人的爱情观篇九
《名人的婚姻与爱情》

明星的婚姻与爱情

爱情是婚姻的坟墓,婚前美好的爱情,婚后已经消失殆尽。那些山盟海誓,那些至死不渝,到最后只会变成让人耻笑的理由。婚姻比不得爱情,它没有爱情刺激,没有爱情甜美,有的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喜欢新鲜、喜欢刺激的人儿最受不了平淡,长久压抑的他们开始跃跃欲试,内心的欲望不断生根发芽,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所作出的选择无外乎两种,一是离婚 ,二找小三,所谓的出轨。

名人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人,只不过大家更愿意关注名人的生活。最近娱乐圈闹得最火的一件事就是:文章出轨。这个当初别人眼里的好老公,好爸爸,却还是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娱乐就是一个圈,信了你就傻了,也许这只是一次炒作,为博取利益的一次无下限的炒作。无论这是不是炒作,但一向高调的马伊俐居然选择了沉默,对此事无任何回应,她的态度让大众更加相信此事非假。当初相爱的他们,最终也逃不过这恶俗的小三剧情。开始相爱时,马伊俐不介意姐弟恋,不介意文章的无钱、无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这个男人共度一生,这个男人也给予她最好的爱。可这个当初承诺不会让马伊俐受伤的人,却把马伊俐伤的最深。果真,这不是一次炒作,文章真的出轨了。在事情被爆出来的第三天,他发微博亲自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随后马伊俐也发微博回应文章出轨之事,“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句话说得多么贴切,不得不佩服马伊琍的胸怀,面对这么大的打击却能如此释然,非一般女性。我猜不透马伊琍话中之意,却知道她已对此事看开。

我没有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没有经历过平淡如水的婚姻。我不知道谈恋爱是不是容易,也不知道经营婚姻是不是不易。但我明白经营婚姻比恋爱辛苦,尤其是娱乐圈的明星。那些说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明星,最终分离大都因在婚姻条路上迷失了方向,所谓的爱情早已被内心的欲望与利益吞噬,以至于原本相爱之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明星的婚姻与爱情,哪些真?哪些假?傻傻分不清楚。谁知道娱乐圈以后还会不会出来更多的“文章”?答案可想而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18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