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事必躬亲”的诸葛亮》
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第一篇
“事必躬亲”的诸葛亮
熟悉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真可谓大智大能,他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其一手匡扶下,蜀国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最终得与魏、吴鼎足而立。诸葛亮可谓天才的军事谋略家,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与骄傲。但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例外,尤其在他的晚年,按现代领导科学要求,作为一个领导者,更非“完美无缺”、“无懈可击”。
蜀国中前期,楚蜀一带有很多优秀人才在刘备政权中服务,但刘备死后有些人未能得到诸葛亮的任用,而没有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魏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魏延跟随刘备屡建战功,既有同曹操多年作战的实战经验,又很有谋略,是一个很难得的军事人才,刘备很器重他,所以刘备在称汉中王迁成都时,破格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对更好地发挥他的才干起了很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刘备的做法是对的。但刘备死后,在诸葛亮苦心经营北伐中,魏延受到了诸葛亮的压制,这主要表现在诸葛亮对魏延出奇兵攻打长安的建议不予理睬,也不让他做先锋。魏延因一再受到压抑,报效无门,不禁发出“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的怨言。诸葛亮不用既有实战经验又有谋略的魏延,反而“违众拔谡”,派只会夸夸其谈、缺乏实战经验的马谡当了先锋,结果马谡一遇强敌便慌了手脚,以痛失街亭的失败而告终。
李严在刘备眼中是一个仅次于诸葛亮的人才。刘备死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刘备的用心本来很清楚:让诸葛亮任丞相,在成都辅佐少主刘禅主持政务,让李严屯永安防吴并主管军事。但诸葛亮却把军政大权都抓到自己手中,李严自然很不高兴。他给孟达写信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涤责重,思得良体”,言外之意是:我和诸葛亮都受到刘备重托,虽然和诸葛亮一样负有重大责任,但事情都由诸葛亮做了,我有劲也使不上。遵照刘备遗诏,诸葛亮本应和李严精诚团结,认真考虑如何发挥李严等人的作用,而诸葛亮对李严统帅军事持怀疑态度,并通过孟达表达对李严的不满,导致两人矛盾日益加深。后来诸葛亮以举行第五次北伐为借口,削了李严的兵权,调到汉中负责后勤工作,又因粮食运输问题,把李严贬为平民。后因运粮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管,诸葛亮只好自己管起来,因而使自己陷入繁杂的具体事务而不能自拔。这是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弱点。
诸葛亮的这个弱点充分体现在他的治理方式上。他身兼数职,封武乡侯、益州牧、顾命大臣,还是三军统帅,同时又是制定战略战术的军师,集蜀国军政大权于一身。他谨记刘备临终重托,念念不忘“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为此而“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加之诸葛亮生性谨慎多虑,又受小生产方式影响,小至
校对文书、检查账目、处罚士兵等一切“碎务”,他都亲自裁决、亲自处理、亲自过问,正如他自己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寿概括为:“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魏兵坚守不战,旷日持久,蜀兵便有些松懈,违犯军纪的人日渐增多,整顿纪律势在必行。由于诸葛亮平时对下属求全责备,要求太高,无论下属怎样兢兢业业,他都不满意,结果弄得下属都对他“敬而远之”。身边没有“贴心人”,要一级一级依靠众将领管理士兵谈何容易。诸葛亮怕别人不尽忠职守,立了一条“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的制度,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外连东吴、内平南越、整顿武装、工械技巧等都揽在自己身上。
针对诸葛亮的领导方法,曾有人劝他:“治家之道,在于各司其职,如果凡家事主必亲躬,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果然,诸葛亮本人不堪重负,“出师未捷身先死”,累死于五丈原,年仅54岁。诸葛亮一死,蜀国就失去了荫庇,出现了权力断层。于是君臣猜忌,掣肘横生,群龙无首,人心涣散,蜀国二世而亡。
启示:上述案例说明了传统型领导用人艺术的重要性。诸葛亮为历史名相,其事迹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但他在用人方面却差强人意。首先,他没有树立合理的用人理念,事无巨细而必躬亲,错误地将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事”而非“领导人”上。其次,他不能很好地识别人才,弃用魏延而重用马谡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后,他违背了“任人唯贤”原则,他将与自己有矛盾的李严贬为平民,使蜀国失去了一员可用的大将。诸葛亮在用人艺术方面的欠缺间接地导致了蜀国的“二世而亡”,其历史教训值得人深思。
《领导者事必躬亲造成的恶果》
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第二篇
“事必躬亲”的恶性循环:模棱两可、无权拍板的下属+不得不继续身先士卒的领导{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事必躬亲”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截然相反,这种企业领导者往往只相信自己,事事插手。不可否认,很多企业领导的能力和眼界远远胜过下属,而下属责任感的缺失也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又有多少呢?诸葛亮事必躬亲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谁又能比诸葛亮高明多少呢?
琐事的缠身导致企业最重要的问题不能够被聚焦。而且,由于事必躬亲,新人难以成长,能人在得不到发挥的情况下不愿留下。结果要么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要么是干脆无人可用,最后不得不更加事必躬亲——— 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恶性循环就完美产生了。
在一个事必躬亲的领导手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反正不是决策者,没办法拍板,只能给出模棱两可的意见,最后的主意还是要领导拿;而领导者发现手下的意见水平怎么都这样低啊,看来必须自己身先士卒了!
LD公司是一家在国际上经营得非常成功的公司,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各个核心市场都是数一数二的。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像OF等公司都如临大敌,但最后发现这家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实在不怎么样,也就基本上不放在眼里了。
作为与其合作的猎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家公司的领导者事必躬亲的风格的确有些过头了。{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这家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高管都是从香港过来的,他们的整体风格非常香港化。但是,作为消费品公司,在香港的运作模式和在内地的运作模式有很大区别。香港的渠道特点非常清晰和简单,属于典型的城市市场,实际上就是做几个重点客户,不超过5个客户就占了70%以上的销量。但是内地市场不同,渠道非常复杂,区域又大,单店产出和单人产出都无法和香港比较,因此不可避免需要一定的人海战术。如果说事必躬亲的模式在香港还可以勉强奏效,在**几乎就是找死了。
LD的总经理海伦是一个做事非常细致的人,她需要知道所有事情的细节。
每招聘一个职员级别的员工都必须要海伦来过目,临时工的编制增加都需要海伦来批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海伦几乎晕头转向,但下面的效率非常低。而且,管理层、尤其是内地的管理层非常不爽。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曾经给LD找一个重点客户经理,这个职位在组织架构中属于中层经理,向大区经理汇报,隔级向销售总监汇报。这个职位我们前后接触了不下50个人,最后推荐了5个人。但面试开始以后,才发现这几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进程!招聘经理要面试,人力资源总监也要面试;大区经理要面试,销售总监也要面试,最后海伦还要面试。 特别有趣的是,大家似乎都不表态,也不筛选,可能他们早习惯了不做决定。
有3个候选人由于无法忍受如此漫长的面试征程,决定退出,最后有两个候选人终于见到了海伦。据说,海伦的面试比所有人的都仔细,她的面试通常可以持续两个小时,但由于海伦特别繁忙,等待一个面试往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经常要协调完候选人的时间又协调她的时间,等一个面试就可以将大家的热情都耗尽。
实际上,正常的面试流程完全不需要这么繁琐,人力资源部门只要有一个人参与面试,然后给出人选;大区经理作为直接上司面试后推荐给自己的上司销售总监,总共面试只要三个人就行。但是,由于海伦做事无比仔细,人力资源总监不敢不参与面试,销售总监又做不了决定,结果人为造成了过五关的漫长征途。而且,由于大家都觉得自己不是决策者,所以给出的意见都模棱两可,最后的决定还是要海伦做。这样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海伦发现别人的意见水平都挺低,自己必须身先士卒,导致她在事务上的问题里根本脱不开身。 经过整整6个月的折腾,这个职位终于定下了人选。
作为旁观者我清楚,这个职位前后空缺了接近4个月,往最少里说LD公司要损失超过五百万的生意额,他们的毛利率大约50%,他们等于扔了大约两百五十万的毛利并影响了不少于{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一百万的纯利!不知道LD算过这个账没有。
获胜的候选人杰夫上班了大约一年后,决定辞职。询问杰夫原因,杰夫是这么说的:他最不能接受LD的是效率问题———连加一个促销员都需要向大区经理申请,大区经理再向总监申请。由于海伦抓问题都很细,手伸得也长,销售总监更没有什么策略可以定,只能管理这些更琐碎的事情,但是这样基层经理就一点权力也没有。很多好的想法提出来也白提,久了谁也不提了。杰夫最后说:这里只能当作一个中转站,干一天算一天,只要有海伦在,只要她这种用人方式不变,整个氛围就变不了。这种氛围下,每个人都很累,都在假装干活,但实际上惊人的浪费每天都在发生。
【点评】
不能放权 管理者反而更容易对局面失控
A
一定要抓大放小。管理无小事——— 这话基本上是哗众取宠。不同类型的事情、不同级别的事情对公司的重要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一部汽车的收音机坏了你可以继续开,而发动机坏了则不能开了,而刹车坏了则要出人命。所以,领导必须先抓大事。
B{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要容忍别人的小错误,甚至视而不见。人肯定是有素质上的差距的。很多管理者个人能力很强,手下的确比不上,但是这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包打天下。如果不用一个容忍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领导将累死,员工将闲死或者在假装干活。海伦的个人能力是非常突出,但如果因此剥夺了别人工作的权利,她一天工作24小时也无济于事。对一些人的瑕疵要适当容忍。 C
要抓权必须要放权。在管理位置上呆太久往往让人有一种不可一日无权的心态。先不评价这个心态的对错,从逻辑上说,如果想控制整个系统必须要控制整个系统的要点,通过控制要点来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所以要抓权必须放权,要拥有更多权力必须适当分享权力。当一个人没有权利的时候他也不承担什么义务,他也不对自己的决策和建议负责任。当不能放权的时候,管理者反而最容易对局面失去控制。
D
放弃最无能的手下。最好的下属是帮助你和组织解决问题的,他们往往超出你的期望值,给你产生惊喜;最差的手下则是在制造问题,他们制造你做梦都没想到的麻烦和问题,有些人在捅了娄子后会非常恰当地装可怜、表忠心并开下一期的空头支票。上帝是公平的,他总要给人一点赖以生存的技能,不能做事的人往往有其他方面的技能。譬如听话,任何问题都向领导汇报,给领导感觉态度很好,很积极,然后领导亲自帮着他把事情一一搞好,但实际上他恰恰是问题的制造者并降低了管理效率。领导者不要自我麻痹,首要考虑的是这个人是否胜任和适合现在的职位。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负面影响》
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第三篇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负面影响
一
《三国志·诸葛亮传》开篇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刘备在新野的时候,经徐庶介绍,“三顾草庐”,请出诸葛亮辅佐自己。对此,《魏略》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不是刘备三顾草庐请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知道“刘表性缓,不晓军事”,才主动“北行见备”。《九州春秋》也持同样的说法。对此,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不同意,他依据诸葛亮《出师表》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说法,认为“则非亮先诣备,明矣。”{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建安十六年,刘备占领成都,“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
刘备在建安二十六年称帝后,策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死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刘备病重,诏敕后主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后又领益州牧。
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诸葛亮在五丈原卒于伐魏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谥为忠武侯。
观诸葛亮一生,可谓一完人、一能人、一奇人、一神人。既出仕为人臣,对刘备父子忠贞不贰,治国治军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堪称一完人;治理弱小蜀国保其平安,统帅弱小军队屡斗强敌,堪称一能人;涉猎广泛,博学多才,不论政治、军事、文化乃至于天文地理,似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堪称一奇人;由于后人在小说、戏曲中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渲染,诸葛亮又成为一神人。也可以说,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忠臣的代表、智慧的化身、勤奋的典范。其人其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享誉中外,有口皆碑。有多少志士仁人,视之为神圣,争相效仿。诸葛亮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成为不朽的警句格言。
二
诸葛亮之忠之智之勤的同时,决定了他的性格中必然出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特点。
按《魏略》记载,建安初年诸葛亮在荆州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即徐庶)、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诸葛亮说他们三个人如果出仕作官可以当剌史、郡守。三个人反问诸葛亮,诸葛亮“笑而不答。”诸葛亮所以笑而不答,是其志向与三人不同,是要“治{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国平天下。”那个时候,他不仅求学读书,而且时刻留意天下大事,未出山时,“三分天下”的隆中战略早已了然于胸。先于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徐庶,虽然都是同学好友,却没有见到他在战略问题上给刘备出过什么主意,倒是临去时把诸葛亮这个“卧龙”推荐给了刘备。可见,诸葛亮的才学识是比那三位高出一筹的。 诸葛亮一开始就与刘备“情好日密。”为此,关羽、张飞都不太高兴。刘备曾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请命赴东吴,促成孙、刘联盟,获赤壁大胜。后与关羽镇守荆州。又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进军成都。镇守成都时,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理政才能,使刘备政权“足食足兵。” 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记载出现在刘备托孤之后。《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魏略》里还说:“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意思是诸葛亮以为刘禅不熟悉治理国家,所以内外之事都承揽了下来。陈寿在最后评定诸葛亮时说:“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夷,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从这短短的评语中,足可以看出诸葛亮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
凡重大军事行动,诸葛亮无不率军亲征,直至身死五丈原。建兴三年春,诸葛亮率众南征孟获时,丞相长史平阳侯王连就劝阻诸葛亮不要亲自征之,“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虽然诸葛亮也因为王连言词恳切,有所犹豫,“故停留者久之。”(《三国志·王连传》)最后还是率军亲往。南方既平,没有了后顾之忧,诸葛亮集中精力留意于北方。用了两年多时间作伐魏的准备。“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五年,诸葛亮作有名的《出师表》,率军北驻汉中,开始长达十二年的伐魏战争。此期间,大小战事,诸葛亮无不亲自谋划、亲自指挥,胜负之间,殚精竭虑,既展现了诸葛亮的雄心大志、耿耿忠心,又说明了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这事出自于《魏氏春秋》的记载。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军由斜谷出,占据五丈原,与宣王司马懿对垒。“亮每患粮不继,使已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这样相持百余日,双方还有使者来往。一次,诸葛亮使者至,司马懿不问戎事,单问诸葛亮吃饭睡觉及其管多少事多大的事。使者回答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评价也说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而且“善无微不赏,恶无纤不贬。”这既可以说明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也如司马懿所说,“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自校簿书”。裴松之为《三国志·扬戏传》作注中,用了《襄阳记》的一段故事:“亮尝自校簿书”。扬颙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作家譬{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之。今有人使奴耕稼,婢典炊爨(cuàn),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日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神疲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接着,扬颙还说了邴吉丞相不问横道之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丞相不知钱粮之数说“自有主者”两个汉初的典故,批评诸葛亮“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
诸葛亮尤其讲究细节。《袁子》说:“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营垒、井灶、圊溷(qīng hùn厕所)、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劳费而徒示好。”军中吃、住、行诸般事务,都要用绳墨衡量,务求整齐划一、规范标准、毫不走样。那个年代,又在战争中,做到这个程度,何其难也。可见诸葛亮又何其细也,何其严也。诸葛亮在五丈原最后一次与司马懿对垒,蜀军退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感慨地说,“天下奇才也!”(《三国志·诸葛亮传》)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这些都要亲自安排、亲自设计、亲自督办,则又可见诸葛亮何其辛苦也。
“长于巧思”。《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做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魏氏春秋》说,诸葛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具,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连弩不是太复杂,木牛流马虽有详细说明流传,但至今尚无人仿造得出。诸葛亮还有《诸葛氏集》计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三{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儒家所谓中庸之道,贵在“执其两端用其中”,所以“过犹不及”。诸葛亮事必躬亲,当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隆中决策的战略目标没有最终实现。诸葛亮隆中决策是三国时期极为重要的战略思想,作为刚出仕的杰作,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事后分析,这个战略也非十全十美,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以蜀之力,既要“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又要“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兵分为二,正是诸葛亮《后出师表》所说的北魏“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即所谓人之弊端,已之“乘劳”。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曹仁,曹操派于禁支援,又被关羽所败。这一仗,“于禁所督七军皆没”,关羽“威震华夏”,曹操竟商议迁都以避关羽锋芒。(《三国志·关羽传》)此时,恰是实施隆中决策的最佳时机。然而,我们却既没有看到“务东”支援关羽,也没有看到“出于秦川”而北上。关羽败亡、丢了荆州以后出现的一大变局,就是蜀魏两家“攻守之势异也”(语出贾谊《过秦论》)。此时,诸葛亮并没有依据局势之变及时调整其战略思想,乃至于频繁用兵于北,以被削弱的西蜀攻击已经壮大的北魏,其结果必然是徒费诸葛亮之心血、空耗蜀之民力财力。对此,张俨的《默记》批评说:“诸葛丞相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群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此说可谓切中要害。{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二是致蜀少人才,又有用人不当。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引用徐盛的评论:“蜀少人才,故慈、潜并见载述。”意思是相比较而言,蜀中人才不多,所以像许慈、胡潜这样的也给他们立传。《袁子》也说,蜀“小国贤才少。”其实刘备是比较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的,入蜀前后文臣武将队伍已有一定规模,为什么最后还是缺少人才呢?对此,诸葛亮应当负主要责任。古人说:“十邑之内必有忠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以诸葛亮之才之志,非常人所能望其项背。然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善。”一般的才智轻易不会来投诸葛亮,即使来了也未必能派上用场。在用人上,蜀难以比魏。像张辽、张绣等武将都曾大败曹操,像贾诩、许攸等谋士都来自敌营,像陈琳这样的文士曾骂得曹操体无完肤,然最终都能为曹操所用。而误用马谡,致街亭之败,则是诸葛亮最大的一次失误。刘备知道诸葛亮对马谡偏爱有加,“深加器异”,所以在临死前特别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为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三国志·马良传》)还有对待关羽,也有过失。关羽听说重用了降将马超,很不以为然,竟写信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此信显然是关羽骄气横生的表述。诸葛亮对这种必败之因,既没有亲自晓之以理,又没有使刘备这个当大哥的戒之以情,仅以“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敷衍过去。结果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此后越加骄纵,以至无视联吴战略,最后因轻敌而致败亡。因此,可以说是诸葛亮宠关羽之骄在前,才使关羽轻敌致败继之于后。关羽败亡,乃三国形势一转折性变化,实际成了诸葛亮、刘备乃至西蜀的一大悲剧。自此,蜀与魏争霸的基本条件已不再。还有,对彭羕(yàng),“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三国志·彭羕》)最后刘备把他调出任江阳太守。还有对待叛将孟达,诸葛亮致书约其为伐魏外援,“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到了司马懿征讨孟达的时候,“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也。”(《三国志·费诗传》)
三是决策前讨论不够,很少集思广益。刘备托孤之后,由于“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诸葛亮又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所以出现了一些失误。建兴六年的街亭之败,实际是诸葛亮违众意用马谡造成的。当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结果诸葛亮没听大家意见。致书叛将孟达诱其为外援,费诗也不同意,说:“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叛先帝,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对这个意见,“亮默然不答”,最后还是发书联络,致孟达死。其实,刘备也不大组织决策前的讨论,以致于东征孙权为关羽复仇时,群臣多谏,一概不从。东征大败后,诸葛亮叹息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只可惜法正已死。所以,决策前讨论之风,蜀未兴也。对此,诸葛亮并非不知不觉。《三国志·董和传》说,亮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话是这样说了,实际没有做到。
四是刑法峻急,又“赦不妄下”。刘璋暗弱,治蜀失之于宽。所以诸葛亮认为政宽则应纠之以猛,故“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感怀怨叹。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末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慰其望。‟”这段话出自《蜀记》。裴松之不同意“刻剥百姓”的说法,说“未闻善政以刻剥为称”,这有道理。诸葛亮治蜀可谓善政,但为了纠正刘璋的弊端,也只好严刑峻法。《华阳国志》曰:“丞相亮时,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道理是这样说,但对廖立则似有所屈。当初廖立年未及三十即为长沙太守,东吴来使问诸葛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诸葛亮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后来,廖立对自己的官职不太满意,说了一些批评朝政的话,诸葛亮知道后,废廖立为民徙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佐衽矣!‟”即使这样,廖立仍然“意气不衰,言论自若。”(《三国志·廖立传》)还有那“少以才干称”的李严,获罪被废为平民,“闻亮卒,发病死。”(《三国志·李严传》)这二人本来盼诸葛亮能赦已之罪,自补前过,听说诸葛亮死讯,都大失所望。
此外,诸葛亮既为丞相,忽视历史记录。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评论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而曹操则不同。 《三国志·杨阜传》记载,曹操平定陇右后,听说姜叙之母劝姜叙讨马超,为马超所杀,作表曰:“贤哉,贤哉!良史记录,必不坠于地矣。”所以历史为姜叙之母留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
四
诸葛亮所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是有原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三顾之情,托孤之恩,忠义使之,只能义无反顾。刘备初得诸葛亮,即对关羽、张飞说是“如鱼得水”,到益州又以“诸葛亮为股肱”,临死托孤时说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话说到这种程度,诸葛亮怎么能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所以自“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事实也证明,诸葛亮是以有生之年,用全部心血来效忠刘备、辅佐刘禅的。二是以诸葛亮之大志大才,蜀中尚无出其右者,所以诸事不得不亲历亲为。诸葛亮未出仕时,即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已任。当时好友孟公威思乡欲北上,诸葛亮就不同意,说“遨游何必故乡邪!”这正是“鵾鹏已翔于辽廓,而罗者犹视于薮泽。”在才学上,诸葛亮曾自比管、乐,司马德操则称诸葛亮为“伏龙”。《三国志·王连传》记述的一句话,就说明了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原由。当时,王连劝诸葛亮不要亲自去南平孟获,诸葛亮意欲必往,是“虑诸将才不及已。”三是矢志不移,又急于求成。荆州丢失之后,蜀国力大减,数次北征,可谓以小谋大,几乎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况且诸葛亮诸般才能,惟“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三国志·诸葛亮传》)《零陵先贤传》还记载,诸葛亮自己承认,“运筹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即刘巴,字子初)远矣。”(《三国
《赞扬领导的话》
事必躬亲的反义词 第四篇
1、我说话的原则是不得罪人。说话要看清对象,尽量避免说到人家的短处,特别是不要说到人家的忌讳之处。领导爱开会,我就决不会说文山会海之类的词;领导爱搞排场,我决不会说有关防止铺张浪费的话。领导爱打麻将,我只字不提麻将的坏处。赞扬领导的话。总之,我在说话之前,总是三思而后说,决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这就免于祸从口出。这是我在机关工作多年,经过反复总结教训才达到的境界。当然,这境界属于一般水平,还差得很远。可是,有人不服这个理,结果自食其果。我们单位的小李,2、时间过得好快!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转眼之间自己都长这么大了,借助短信我要感谢收到此信息的人,我想说:谢谢你!
3、我提意见的水平很高。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通常要求大家面对面地给领导提意见。很多人在会上都默不作声,而我却畅所欲言。我说,领导太心急,没白天没黑天地工作,要是把身体累坏了,那是要影响工作的。领导应对本单位员工一视同仁,你儿子本来工作干得不错,又有大学文凭,为什么不提职。还有,你经常工作在乡下,这不是事必躬亲吗?今后应少下乡,把机会给别人就行了。大家都说我提的意见有分量,使会议免了尴尬,又使领导能够接受。我每次提意见时,领导总是很虔诚地说,提得好,提得好,我今后一定改正,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4、把最真的祝福化作风,吹送到你的身边,把最诚的问候变成雨,飘散到你的窗前,把我的感谢化作万语千言,为你祈祷幸福永远。
5、在单位工作,成败得失全在于说话。古人说: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6、我常常贬损自己。我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别人见面总是要夸我两句,我却说,我这个人不配当先进工作者,受之有愧呀。我经常说自己是笨蛋、傻瓜、糊涂虫。我常常把自己办的一些糊涂事、可笑的事、没办好的事讲给大家听。我发现,我越是贬损自己,越容易和别人接近。我发现一个定律:抬高自己就是贬低别人,贬低自己就是抬高别人。所以,要想让别人接纳你,()就是要处理好贬低与抬高的关系。所以,一旦有人表扬我,我早就准备好八十句自贬的话来应付对方。其实,我知道,别人表扬你的时候,人家等待的是一句自谦或自贬的话。如果你顺杆往上爬,说你胖你就喘,岂不是瞧不起人家,不领人家的情嘛。我发现,我越自贬,人们对我的印象就越好,尤其是我们的领导,他说我很谦逊,很有自知之明,将来可以担当重任。
7、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领导!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
8、我擅长说赞扬的话。我爱赞美别人,特别是对于领导,我总是赞不绝口,以表示我对他的敬重和拥戴。赞美别人是一种学问,如果你赞扬得体,抓住了关键,一句话就会把双方的关系拉近了许多。要赞美别人,脑子必须活络,得会使用哲学,善于在对方身上全方位找到长处,多角度发现成绩。如果我们单位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我会说,是领导高-瞻远瞩,指挥有方,功不可没。如果我们单位没有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会说,领导带领我们艰苦创业,已经把任务落实到最好程度。如果单位里不出事故,我就说领导抓安全防范政绩突出,堪称楷模。如果单位出了事故,我就说领导在事故处理上坚决果断,雷厉风行。如果领导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我就说领导业绩突出,实至名归。如果领导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我就说领导淡泊名利,不与别人争抢荣誉。如果领导身体肥胖,我就说领导强壮有力、风度翩翩。如果领导身体瘦弱,我会说领导精细干练,气度不凡。总之,在领导面前,我会有成千上万种由头来表达我的赞美之情。让领导感到舒服、满意,让领导记住我,让领导喜欢我。当然,我赞美领导不仅仅限于他自己,我还不失时机地赞美他的家人,比如赞美他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学习好,我会说他的孩子有出息,将来能成大器。如果他的孩子学习不好,我会说他的孩子聪明,还有潜力可挖,后劲一定很大。如果他的孩子听话,我就说他的孩子懂事明理,今后必有出息。如果他的孩子不听话,我会说他的孩子有主见,将来必成大业。总之,说给领导的话肯定会顺耳动听,决不会让他讨厌。
9、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没有您的慷慨奉献,哪有我收获的今天。十二万分地感谢您,敬爱的领导。
10、太美的文字,无不流露着真诚与祝福;欣赏你的文字,欣赏你内心的美与善良,你的品味与个性值得我借鉴和学习,感恩生活;感谢有你的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