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关于《四世同堂》,最为人称道之处莫过于其波折起伏却又连贯顺畅的情节,以祁家为主线,八年抗战为时间线,由此展开小羊圈胡同中各家的故事。让人感叹北平沦陷后的畸形社会,及战争的残酷、煎熬,却又写出了黑暗中的星星燎原之火。层层推进,有悲情却不滥情,描写精致却不造作,因而取得巨大成功。而这一切,归功于作者老舍。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四世同堂》于1944年,即抗战接近胜利时创作,真实性较高。并于1980年正式出版。老舍本人却不堪文革时期之辱,在1966年投入太明湖,一颗文学巨星从此陨落。自此,人们只能从其幽默诙谐、通俗简易的语言风格中沙海拾贝。
《四世同堂》的影响力自不必说。它曾被改编成电视剧、话剧,翻译为国外版本。据说它曾一波三折险些未将完整版公诸于世(此详细故事在书后有论述)。
这样一本好书,我早想读,奈何望着板砖似的厚书望而却步。借着年级要求,便翻开它,有幸品味。谨以这段文字纪念、分享我的阅读之旅。
小说的必然与因果
《四世同堂》的故事发展与人物间表面看似扑朔迷离,实际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果性。有时平铺直叙的,就到了那个节点,不知不觉、顺理成章。你会由衷的随着作者的笔触去翻看,手不释卷,哪怕通宵达旦---这便是《四世同堂》的魅力。举两个例子,高第、招弟。
高第与招弟是两姐妹,性格却迥然不同。小说开始不久有这样一个片段:北平陷落后,大赤包准备迎合日本人。高第说:“妈,我要是你,就不能让女儿在这种时候出去给爸爸找官。”而招弟却说:“别生气,我去!告诉我上哪儿?”从而看出,高第与招弟根本上的区别与其说正义感,不如说是对长辈的不同态度。
高第表面唯唯诺诺,实际却有是非观、正义感。比如,联合尤桐芳暗地为钱家报信;躲避李空山的追求;家里落难靠劳动养活父亲(虽最终因观念偏差未能实现,但孝心可嘉);与瑞宣最终的结合。回首高第的蜕变历程,其间有对父母的反叛、钱默吟、尤桐芳的言传身教。但根源在于她基本的良知不愿沦为奴隶,敢于反抗的精神。
至于招弟,天资优秀,开篇活泼可爱。最终却沉湎于肉欲之欢,不思家国。她在少女时期便只顾眼下之乐,没有远见(参见在老三准备离开,向她邀请时的对话)。从人性的角度,她自暴自弃、不顾名节、丧失正义。但细究根源,冠晓荷和大赤包没有给予她正当的教导,大赤包的认知还停留在“女儿花是开不久的,招弟必须在全盛时代出嫁”,整日以享乐为人生最高目标,以欺软怕硬、开张妓院这类伤天害理之事为人生宗旨。在这样的家里,十有八九会成为败类。招弟身上是有优点的:孝心。在大赤包落难之际,她慌神了,这种着急是亲情的表现。可她太过愚蠢,俗话说“头发长见识短”。以至于深陷贼窝毫不察觉。最终落得个悲惨结局。
招弟和高第的结局,在上述对话、人物性格中便有体现。而老舍也借这两个姐妹告诉我们:环境虽重要,但事在人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正义必能战胜黑暗。这样的文学武器带来的正能量,在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就像心灵鸡汤。
两姐妹不失为时代的两朵奇葩,是对立的两极,在她们所象征的人群之中又分生出许多现象类人群。在下文会具体叙述。
典型性与进步性
小羊圈胡同的人们,是抗战期间民众的缩影,老舍借这群人物,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年代,小胡同里看众生相。
第一类人群服从日本人(冠家除高第、桐芳二人,李空山,高亦陀,胖菊子,祁瑞丰等人,陈野求)。他们的意识还未深入到民族正义感中,只源于本能的欺软怕硬,骨子里的奴性,或迫于生计服从日本人。不论怎说,他们丧失了作为中国人基本的气节,甘愿为奴,在当时被唾弃。而他们的结局死的死,逃的逃,罪有应得。更有冠晓荷者,死时仍不悔悟,还惦念日本人的“好”。这些人,是“民族劣根性”的祸首。
第二类人群是进步人士,如祁瑞全、高第、尤桐芳、钱默吟、明月和尚等人。他们有一定知识,或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使自己不愚昧,不盲从,不献媚。也进一步说明了有知识的重要。在那个大时代做出正义的选择并非易事,但心中若坚持信念,尽绵薄之力付诸于行动,水滴石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终会迎来柳暗花明。他们更有难能可贵的品质:执着。因为他们的亲人、朋友,及所处的时代,都与他们的目标相悖。他们逆流而上,勇攀高峰。也许我们会掩卷沉思:我们在黑暗面前是否能像他们一样做出正确抉择?
第三类人群是中规中矩,不得罪日本人也不反抗。如祁老太爷,李四爷,韵梅,瑞宣,及小羊圈胡同的平民们。他们的思想是随波逐流,只要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不得罪就好;或是心中有理想、有正义感,但不敢反抗(因为家庭等因素)。这类人不可恨,大难面前人人自保乃常事。但结局如何呢?在小说中,他们最后纷纷支持瑞全等人的抗日力量。根本因素在于日本人的残暴:先有屠杀、囚禁平民,再有“消毒”、发放“共和面”等,令人不寒而栗。他们仿佛明白:只要是中国人就逃不过折磨,唯有支持抗日。但若日本人不那么残暴,他们也会忍气吞声。
三类人囊括了当时的大社会。事实证明,只要不是第一类奴性之人,第二、三类人殊途同归,高举抗日旗帜,并获得胜利、迎来光明。亦说明:大多数人民不是麻木的,是进步、可教的。民族希望蓬勃不息。令人在感叹日军的罪恶之余,还有一丝安慰,还能看到光明。
结局的“不圆满”
战争胜利了!可小羊圈胡同的人们未必圆满。
李四爷死在日本人的暴打中;
小妞子拒绝共和面在胜利前夕饿死;
巷子油漆剥落,气氛凄惨,人们骨瘦如柴,硬撑着参加祁老太爷盼望的八十大寿。此时翻翻开头,真要叹一句世事多变、浮生若梦。
似乎不符合“圆满”定律。但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悲壮、骄傲、顽强地胜利,生得光荣,死也伟大。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沦陷八年岁月,能够摧残人的身体,打不灭中华儿女如钢铁般的意志!连小妞子都拒绝“共和面”,宁愿饿死也不吃,依稀看出少年强,则中国强!作者没有渲染大时代中的背景,而是借着小胡同众人对胜利的表现让人联想出社会现象。以小见大,从现象看本质。
经典作品必定有魅力,而《四世同堂》的“不圆满”结局象征意义却比“圆满”的意义与真实性高太多,这让我想起了《家春秋》三部曲,《穆斯林的葬礼》等同样经典之作,正因为那结尾的惋惜,被人讨论、传颂为经典。现今文学作品垃圾泛滥,其中“玛丽苏”文体盛行,为何不借鉴这些经典之作潜心创作思考,切实考虑呢?
《四世同堂》这本书的不圆满恰恰是另一种圆满。俗话说“月满则亏”,掌握好渲染气氛、铺设结局的度,使其真实、回味无穷,这是它在写法给我的启迪。希望共勉之。
愿大家细细品味《四世同堂》,游学愉快。更希望在以后还能阅读更多的经典之作,有句话真好: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下一篇: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