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 儿童故事 |

【www.guakaob.com--儿童故事】

谈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鲁肃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第一篇

谈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鲁肃

【摘 要】《三国演义》中鲁肃既被塑造成重大局,对天下有着

清晰认识的战略家,又显得缺少城府,在诸葛亮与周瑜的斗智斗勇

中稍显逊色。他的敦厚,对人才的爱惜,让他博得长者之名,但在

对贤才的处理上,却只能让他屈居中才。历史和作品《三国演义》

在塑造鲁肃时就注定了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和悲剧性。但同时也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丰满有个性的谋士形象。

【关键词】鲁肃;大局;长者;悲剧性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前后总少不了东吴鲁肃的影子。对于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鲁肃大家的评价众说纷纭,本文中作者也将给予人物自己的评价与

判断。但对于《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形象与历史中不相符,作者将

不再赘叙,因为大都是对于《三国演义》作品中塑造鲁肃“愚钝”

“不中用”形象的驳斥,驳斥材料多见于《三国志》等比较正统的

史料。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而又难以言说的矛盾点。

对于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将从诸葛亮与周瑜的智谋计策

的比斗中分析鲁肃的重要性和悲剧性,以及《三国演义》鲁肃圆形

人物塑造之处来谈。

一、重大局,有长策;少城府,疏技法。

三国乱世,三国时期的人物都是当局者,所谓当局者迷,如果这

个时候对局势有着清醒深刻的判断,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了不起的政

治人物。如先秦时期的商鞅、张仪、李斯。而鲁肃出场后第一件事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第二篇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不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源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2、张飞怒打督邮(张飞的义):

督邮来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痛斥刘备诈称皇帝,虚报功绩,又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张飞知道后,大怒,将督邮头发揪住,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栓住,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的夺路而逃。

3、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俩人。刘备骤然一惊,将筷子掉落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4、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义):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靡二人去寻刘备,一路闯过五关,杀了曹操六将,到了袁绍地盘,刘备却又去汝南投了刘辟。关羽继续前行,在卧牛山了关西大汉周仓,前往古城,终于与张飞、刘备相会。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没有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后曹操命人加急送来出关令,也是日后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一个原因。]

5、官渡之战:

刘关张三人重会之后,曹操点兵进攻袁绍,两军对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弃袁绍而投奔曹操。曹操采纳许攸之计,领兵烧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粮草,袁绍军大败,部下张郃、高觅投降了曹操。

6、温酒斩华雄(关羽的勇):

曹操、袁绍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部将华雄杀得联军损兵折将。担任弓箭手得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威关羽壮行。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

7、三顾茅庐:

刘备与关、张前往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第一、二次都扑了空。第三次去时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刘备向他求教,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献以据蜀、联吴抗曹之策,随刘去新野。诸葛亮发表了他著名的三分天下见解,称《隆中对》

8、舌战群儒(孔明之智):

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舌战群儒,并答应抗曹胜利后,将荆州等九郡划归东吴。孙权允诺,令周瑜领兵抗曹。周瑜帅兵往夏口,刘备移兵樊口,共拒曹操。

9、反间计:

周瑜在三江口挫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又故意将捏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的水军之妙的两位水军都督。

1

曹操才纳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头尾相连,形成一字长蛇阵。吴蜀联军准备就绪,决定采用火攻之策。谋士们一再提醒防止吴蜀灭火,曹操不以为意。正在此时,大风刮起,江中黄盖冲来点燃了曹军战船,曹操被张辽救上了小船,到了岸边,又见丛林、军营火焰腾空。

[孙、刘联手,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抵御了曹操大军。用火攻将曹操击败。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的经典(还有官渡之战、肥水之战)]

11、华容道释曹操(关羽之义):

关羽跨赤兔马,提青龙刀,拦住华容道。曹操见是关羽,就拱手求告道:“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又见曹军将士惊京惶惶,哭拜于地,越发不忍,于是勒回马头,令众军四面散开,放勒曹操一条生路。

12、刮骨疗伤(关羽之勇):

刘备为保西川,出兵攻打汉中。孙权以吕蒙为大都督,同曹军合击关羽,关羽两臂俱被射伤。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在与人饮酒对弈中,关羽伸开手臂,华佗下刀割破皮肉,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血流满大盆,左右将士掩面失色,关羽则饮酒谈笑自若。

13、火烧七里连营:【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蜀军进攻东吴。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攻猇亭,剐东吴降将。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人疲意困之时,夜里借东风放火,尽烧连营700里的蜀军。

14、白帝城托孤:

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诸葛亮赶来,刘备托以后事,并作出诸葛亮可取刘禅而代之的遗嘱,命其如可立则立之,不可便废而自立。四月,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刘禅为帝,是为后主。

15、长板桥张飞三吼吓死夏候杰(张飞之勇猛):

曹操进攻刘备,刘备撤退。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带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面对一字摆在桥头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候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

16、空城计(孔明之智):

马谡街亭失守之后。司马懿直逼诸葛亮驻守的西城。城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一些老兵。孔明用奇计,自己在城门上弹琴,几个老兵打扫城门,门洞大开,司马懿却认为孔明一生谨慎,定有埋伏,遂走而不攻。

17、连环美人计:

司徒王允将歌女貂蝉先许给吕布,后许给董卓,使这对义父义子相互残杀,从而杀掉董卓。

18、三气周瑜:

刘、孙联合破曹,但孙吴的水军都督周瑜气量狭小,多次想法害诸葛亮而不得,被诸葛亮三次出招气死,临死前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19、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却不给充足的材料和人力,本是想以此陷害。但诸葛亮妙算天象,用草人布在船的两侧,趁第三天大雾潜入曹营,曹操多疑,不敢冒然出兵,便放箭攻击,于是天明雾散,诸葛亮白得曹操十多万支箭,命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2

孙、刘破曹须用火攻,但风向不对,周瑜心急如焚,病倒在床。诸葛亮算出某日必有东南风,探望时便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痊愈,杀孔明之心顿起。诸葛亮便乔装鬼神借风,一可令众人对自己更加钦佩,二可趁机逃离东吴。

21、智算华容:

诸葛亮算出曹操赤壁一败后必将走华容道,但此时不能杀曹操,否则北方必乱,便将此人情送与了关羽。由于昔日曹操对关羽有恩,云长又极重人情,将曹操放走。

22、水淹七军:

关羽负责守荆州,利用白河之水淹死敌人数万大军,取得胜利。

23、大意失荆州:

关羽由于自负,忘记了诸葛亮“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计策,与孙吴结仇,被吕蒙装作穿白衣的商人入了城,破了荆州 。

24、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关羽失掉荆州,被困麦城。刘备一个义子(忘了是谁了)见死不救,终被孙权所杀 。

25、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死后,料定司马懿定会知晓,趁机攻打,便命姜维将自己尸身保存好,口中放入麦粒。出兵时将自己放在阵前给司马懿看。果然后者一看诸葛亮没死,以为其乃天人也,不可算计,退兵而走

26、单刀赴会:【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关云长不带兵将赴东吴鲁肃之邀,然后借醉挟持鲁肃,安全脱身,显示出英雄虎胆及过人机智。

27、千里走单骑:

关云长挂印封金,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大哥刘备,一路之上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3

论《三国演义》中鲁肃的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第三篇

论《三国演义》中鲁肃的性格特点

——胸怀韬略而有远见卓识的鲁肃

胡权

摘 要: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既有远见卓识、顾全大局的政治眼光,也有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大智若愚的性格特点,是一位集诚实君子、忠厚长者风范于一身的复杂人物。

关健词:鲁肃 性格 远见卓识 忠厚 大智大愚

Abstract:In the romance, Lusu is a specific person. he is a brilliant strategist and statesman and diplomatist, he had the foresight outstanding insight and political vision and a wise and generosity, eloquent character, is an honest and set the good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ideal. Key words:Lusu Character Practical Real It is wisdom sometimes a fool

一、引言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刘备的仁义忠厚,孔明的神机妙算,关羽的英武骄傲,张飞的暴躁,曹操的狡诈多疑,周瑜的儒雅狭隘,为人们所称道,大家为他们树碑立传,与此相比,对鲁肃的关注和赞赏却显得淡漠。小说中的鲁肃既不想周瑜那样风流潇洒,才华出众,也不像诸葛亮那样风流儒雅。他显得诚实、厚道、行为端庄,言辞木讷,甚至还有几分迟钝,与周瑜的聪明机巧、诸葛亮的工于心计形成鲜明对比。他外朴内秀,目光远大,识见不凡,是江东很少见的军事人才,在“江东四杰”中论战略意识、战略眼光,他要数第一。根据《三国志•吴书》以及裴松之的注记载,鲁肃“性好施与”“好为奇计”“诚实笃厚”“临事不屈”。而罗贯中没有去精心刻画鲁肃,他对史实加以取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长者的形象。尊奉儒家的道德规范,仁义忠君,言而有信,坦率诚恳,他的实践活动表现为胸怀韬略。这些方面融合在一起,也形成了鲁肃有战略眼光的性格特点。

二、有高瞻远瞩、顾全大局的战略眼光

鲁肃大智若愚,是孙吴集团战略方针的制定者,有人把他与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并列为四大战略家[1]54我认为这是比较客观、比较合理的。与诸葛亮、曹操、司马懿三个人相比,鲁肃又显得不足。但是,鲁肃出色的完成了江东集团所赋予他的任务。其主要有三点:第一,鲁肃形象使得曹、刘、孙三家在人才实力上保持平衡,这是三分的关键。曹操堪称前后军阀中人才最盛的。刘备兼有“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和凤雏,关、张、赵、马、黄、魏都是当时的名将。孙权集团中周瑜、吕蒙都是统帅,甘宁、太史慈可充勇士,但如果与曹、刘争雄上还需要有一个目光长远的战略家,那就是鲁肃。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曹、刘所吞,又为将来称帝奠定了基础。第二,维护孙刘联盟。鲁肃不但是江东唯一能与诸葛亮主持联盟的人,还要应对孙权、周瑜、诸葛亮、关羽等人的种种有损害联盟的行为。第三,鲁肃的活动客观上促成了天下三分。三分的关键在于荆州,刘备无家可归时他把荆州“借”与刘备,维护孙刘之间的和平,给刘备提供了积蓄力量的机会;鲁肃死后

孙权才袭下荆州,但刘备已经稳坐东西二川。孙权也因适时得到荆州,保证了自己的实力。此时,三家实力接近均衡。然而,鲁肃去世以后,孙刘联盟也正式结束。即便蜀建兴元年后孙刘第二次结盟,双方也只是停留在邻里和睦的限度上。在伐魏问题上,司马懿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孔明尝思报猇亭之仇,,非不欲吞吴也,只恐中原乘虚击彼,故暂与东吴结盟。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实是坐观成败耳。[2]282陆逊也说,“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而诸葛亮北伐,即“檄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 。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军阀之间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鲁肃为人真诚、厚道,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从不耍手腕、玩权术,总是以真面目示人。在周瑜、诸葛亮这两个绝顶聪明而又工于心计的人面前,更显出他人品的可贵与可敬,即使有时显得有几分憨厚、迟钝,也让人感到可爱。

(一)才华超群、多谋善断

我说鲁肃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谋士,不仅仅因为他有卓绝的战略眼光,还因为他能够施展自己才干,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仅凭这点,三国谋士就无人能及。曹操手下只有一个早死的郭嘉能影响曹操的决心,而其他的只是在曹操定下战略决断后才来献计献策的,这才有了赤壁大败后曹操追思大哭郭嘉的一幕。而刘备方面的诸葛亮,虽对外称有鱼水之欢,但是刘备对他并不言听计从,甚至还对他怀有戒心。比如刘备不听众人的反对,执意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便说道:“只有一个人能说动主公,可惜此人已死,那就是法正。”可见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后来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已经从诸葛亮设计害死自己英明果敢的义子刘封中看到了些什么,于是便直接对诸葛亮说:“如刘禅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已经微微的露出杀机。对其也发出了警告。吓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无措,叩头流血,终其一生也不敢造反。而东吴的鲁肃则不同,他使东吴上下和谐,君臣不疑,即便孙权对战略思想不理解,甚至不满,但还是对他言听计从,这与他过人的才干是分不开的。

(二)被文人埋没了的鲁肃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可以说他是东吴集团第一流的战略家!的确,他被众多专家认为是三国时代一流的谋士,正如《三国演义》中孙权所说:“子敬之才,绝不在公瑾之下!”但在罗贯中先生的笔下,鲁肃是一个忠厚而又平庸的好人,平庸到成为诸葛亮神机妙算和关羽忠勇过人的反衬。比如写诸葛亮“草船借箭”一节中说,诸葛亮偕鲁肃同往,一个成竹在胸,一个被蒙鼓里;一个谈笑自若,一个惊慌失色。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将帅,在文艺作品中本应该光辉四射。然而,有意思的是,鲁肃不曾被时势埋没,不曾被当时的政治家们埋没,却被千百年后的文人们埋没了。[3]139-140

三、大智若愚的风采

古典小说评论家张锦池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心解》中把诸葛亮、曹操、鲁肃、司马懿列为四大战略家,并将鲁肃定位为“大智大愚” ,这一说法是令人折服的不易之论。[4]347

在《三国演义》里,鲁肃智勇得兼、爱僧分明、任劳任怨、顾全大局,乃一忠厚老实、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优秀的品质如雕琢般站立在人们面前。比起元平话、杂剧中塑造的鲁肃,形象更加突出,更富个性,也更符合情理。[5]62通过周瑜的气小量窄, 意气用事, 鲁肃的宽容大度, 顾全大局, 通过情节自然而然地流

鲁肃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第四篇

鲁肃

沽源县第五小学 冯国英

鲁肃是临淮东川(今安徽定远)人。姓鲁,名肃,字子敬。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孙策死后,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后,临终前写书推荐鲁肃于孙权,接任东吴水军都督。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

《三国演义》孙权与鲁肃关于荆州的对话
三国演义中关于鲁肃的片段 第五篇

《三国演义》(陈建斌、陆毅版)第51集 01:15--02:35

孙权:嗯。说得对。冷静下来一想,还是要不回来的可能性大。荆州这块肉,他们不但已经到了嘴,都吞到肚子里了,怎肯轻易吐之。

鲁肃:主公啊,请恕在下直言。就眼下的形势来看,刘备连得四郡,军力大涨,兵锋正劲,这一消一涨之间,双方的力量大致持平。我料想,诸葛亮算定我们不会与他开战,因此,他定会赖着荆州不还。

孙权:孔明奸诈,刘备虚伪。

鲁肃:主公啊,在这个乱世当中,没有奸诈与虚伪,只有强弱与高下。正所谓“成者英雄败者贼啊”!

孙权:这个道理我也明白,只是一时气急而已。子敬,我意已定,荆州非要不可。要不回来也得要,说白了,就是明知要不回来,却偏偏还要去要。一者,去要了,证明我们一直坚持荆州是我们的,而刘备只是做客于荆州。二者,若不去要,他们更会小觑于我们,视荆州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三者,我们要则他们不给,则是他们理亏。待时机成熟时,我们再用兵取荆州,那是取自己之物,义正、兵正、理正。

鲁肃:好!主公说得正是啊!

这段对话中孙权的三点建议是不是可以用来应对东海、南海岛屿主权之争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aoerjiaoyu/623409.html

    上一篇:兄弟感人故事

    下一篇:红色,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