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少儿升学】
第二章 文学鉴赏
【考点剖析】
文学鉴赏在近几年的对口升学考试是每年必考的内容,要求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歌内容大都为唐宋诗词。题型均为选择题,指向在于寻找错点,即要求选出‚解说‛或‚赏析‛不恰当的选项。在考点方面,错误一般体现在词句理解,思想感情的分析及表达技巧的运用上。从试题干扰的设计看,多为曲解古义、故意反说;以偏概全,此外还有架空分析、自相矛盾、褒贬不当、定势思维等。
【解题技法指导】
一、正确理解词名
回顾历年对口升学考试,诗歌鉴赏设题其中一道题就是 要求选出词语或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可见,正确理解词句是诗歌鉴赏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想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背景分析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词。
【例1】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中的‚客‛指的是谁?‚低‛字意是什么?
[解析]‚客‛应指诗人自己,如误为其他人,就说明未能准确抓住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诗人作客异地这一背景。‚低‛字为动词,意为‚使旷野之中的树显得低矮‛,若解为‚天的低矮‛,就是词性判断错误,也是未能分析前后对仗结构的结果。
【例2】
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少年‛指青年,‚一寸‛言极短。
B.‚觉‛,睡觉。‚未觉‛、‚梦‛、‚已秋声‛,形容时间宝贵。
C.‚池塘春草攀‛,比喻青春期的欢乐生活,写得含蓄有味。
D.全诗旨在勉励青年人刻苦学习,不要只图眼前快乐而浪费青春。
[解析]‚觉‛读jiào,是‚醒‛的意思,解为‚睡觉‛明显误解了。
二、准确把握形象
诗歌形象通常是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中常常蕴涵着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对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
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个步骤组成。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诗撷取信息,它往往表现对人物的年龄、外貌等外部特征和身份,性格等内部特征及社会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具体分析则要求能够结合原诗信息对整体界定中的定义来源作出阐释。
【例3】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目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燕然:内蒙古的燕然山。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采燕然山石,勒石记功而返。
【解析】试简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写景物的特点。
该句以‚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组合成一幅富有层次的塞下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开阔苍凉的气氛,这里注意的就是景物的组台及传情效果。
三、鉴赏表达技巧
(一)抒情手法
1.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再如:
【例4】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
2.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例5】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解析】其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这就是间接抒情。‚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二)描写手法(渲染、衬托、抑扬、动静、对比等)
1.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2005年广东高职考试题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的颈联与尾联都是写动,用动衬鲁山的幽静。
2.以静衬动。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句都直接从动态的角度展现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磅礴的动态之美,惟第二句则从静态的角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瀑布倾泻喷涌的动态之美,尤其是动词‚挂‛字更为传神,偌大的瀑布,谁能有这样的伟力将它挂起呢?显然,这正是化动为静带来的奇效,远远望去,那倾泻的瀑布不正像一条巨幅的白练挂在山问吗?真可谓以静衬动,一字居耍,更显瀑布之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
3.动静结合。
【例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巧的一项是 ( )
兰溪棹歌(唐 戴叔伦)
琼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A.全诗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乐之情。
B.首句‚凉月‛既写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
第二章 训练篇 第一节 意境类
此类题设题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1)、答题模式:画面(景物图)+氛围特点+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
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2)、示例
[例1](2005年全国卷I)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草木茂盛,涧水环绕,芳树碧绿,落英缤纷,春山鸟鸣(描图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 [例2](2005年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步骤①)“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
(步骤②)营造了一种凄迷、沉寂的氛围。 (步骤③)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例3] (2007年陕西卷)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
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
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步骤①)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步骤②)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步骤③)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一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
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
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例4]( 2016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
,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蓄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内化吸收
1、【2014·新余期末质检】
感皇恩 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
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1)上片用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答:
【解析】本题两个要求。(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找出意象不难体悟出其中“清冷”与“开阔”之意境。(2)对艺术特点的鉴赏,可从三个方面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本题从表达方式中的写景角度分析。 2、【2014·宜春期末】【公孙丑上·第二章,赏析】
夜游宫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
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
有谁知,为萧娘①书一纸?
注:①萧娘:对所爱女子的泛称。杨臣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1)词的上阕中第一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
3、【2014·邵阳联考一】
南乡子 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①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②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
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
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③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阳羡词派领袖,江南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官至榆林院检讨,并参修《明史》。此词应是康熙七年(1668),作者自北京南游汴、洛途中所作。②酸
内部资料 诗歌赏析概说
风:吹得人眼睛酸疼的冷风。③豫让桥:春秋时义士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
(2)首句写景,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景色?与词的内容有何关系?(3分)
答:
4、【2013·焦作一模】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
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
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
答:
【解析】作者通过描写湿花对树的留恋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从而传达出恋春惜春之感。 5、【安徽卷2011】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6、【2012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
样的氛围?(3分)
7、【2012四川卷】
子规
【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第二节 形象类 设题方式:
①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②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④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 1)、答题组成: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示例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了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试题解析】
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据细节的作者的情感分析概括。解题思路:1.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识别性质;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格式:通过哪些细节,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的词语有:豪放潇洒、斗志昂扬、寂寞惆怅、勇猛剽悍、干练果决、情趣高雅、壮志难酬、怡然自得、怀才不遇、安闲宁静、零落漂泊等。 答题步骤:【见上】
【参考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
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结】诗中塑造了„„形象,(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抒写了„„之情(或形象的意义) [例2]、问: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头深藏碧伞中。”两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试简析两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
[答]拟人表现手法。杜诗的“绿荷”因“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而杨诗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例3]、(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考点】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
古诗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情投射到客观物象上,从而使客观物象与诗人的主观感情融为一体,因此鉴赏诗歌的物象,应抓住诗中描写物象的诗句,理解物象的特征,再赏析物象的表意
效果。回答应包含三个要点:
1、写的是什么物象?2、最能体现物象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其品行的词语是哪些?3、指出物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
【答题组成】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3)内化吸收
1、【2014·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月联考】
山路梅花 冯山①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注:①冯山,字允南,四川安岳龙台人,北宋中期诗人。此诗为作者旅途即兴之作。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
2、【2014·益阳重点中学联考一】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
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
前!
(2)词的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首先从人物本身言语行为入手分析,“白发”说明词人年龄已高,“戴花”虽与词人年龄似不大相称,恰好表现了词人的个性特征。“催”“频”等词写出了开怀畅饮的欢乐,由此可想象到词人当时的高兴情形。 3、【2014黄冈市期末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
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注释]①钓鱼子陵:严子陵和刘秀的关系非常密切,刘秀称帝后多次邀请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后来刘秀又将严子陵请到宫中,想请他做谏议大夫时,他终于不辞而别,隐居富春山下,每天钓鱼。 (1)请简要概括曲中刻画出的人物形象。(3分) 答:
4、【四川卷201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第二章 鉴赏诗歌的语言【公孙丑上·第二章,赏析】
(对应学生用书84~89页
)
考点解读: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赏析诗中炼字(词)、炼句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一首诗歌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蕴含的意象和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诗人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也就是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独具匠心的字。因此,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为一字而境界全出。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等。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或者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即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能表现感情意味、精神内涵的字(词)。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比如古代的:李白——雄奇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清浅通俗,李贺——幽峭冷艳,李商隐——浓丽朦胧。
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①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或“诗眼”的方式考查——炼字型或诗眼型;②以赏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关键词型;③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方式考查——比较鉴赏型;④ 以鉴赏诗词语言特色的方式考查——语言特色型。
错误! 炼字型或诗眼型
【典1】 (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赢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解析】对于炼字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子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典2】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人涌来。其中“软”字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柔和细微,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另一个“涌”字则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静为动的奇功。
(2014·苏州一模)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解佩令·登大别山
史承谦
澄江如练,碧峰孤拥。指晴川、片帆催送。转眼春归,奈客里、登临谁共?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嶓冢。古山川、楚天遥控。落日鱼龙,唤长笛、一声吹动。恨茫茫,北云南梦。
“古山川、楚天遥控”中的“控”字历来为人所称赏,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案】“古山川、楚天遥控”这句话,描写了诗人站在山巅所看到的景象,远处古老的、寥廓的山川历历在目,似被楚天牢牢地控制住了,这个“控”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大别山的高大。
一、 炼字型诗歌鉴赏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 注意提问模式。
(1)炼字型常见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诗眼类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 把握思考模式。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精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出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炼字中,特别要注意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形容词、特殊词(色彩词、叠词和拟声词)。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一定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 规范答题模式。
(1)炼字型
①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分析手法,如: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句意。③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眼型
①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②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
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 炼字、诗眼类题型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解释的时候用描述的方式解释,不能用直译的手法。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诗眼要联系全诗的表现手法,还应注意在结构上的关键作用。
(3)鉴赏字词要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有的诗以抒情为主,那么分析诗眼就要联系全诗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 楼 春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化静为动,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公孙丑上·第二章,赏析】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答案】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两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3. (2014·徐州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 终 南 山
孟 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
【答案】“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拂”字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凉”字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备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孤 山①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千米处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指出作者自己比较孤独,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 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惟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②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答案】诗眼是“静”,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因此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堆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请对这首诗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网,网住的意思。诗人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不舍及落寞感伤之情。
【解析】注意题干中“赏析”二字,答题时,注意步骤。步骤一:(点出诗眼)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步骤二:(紧扣诗眼)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句意。步骤三: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shuāng):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案】“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解析】答这类题除了注意字的本身含义外,还要考虑到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因素。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解析】分析时,要写“空”字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和表现主题上的作用。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专题微语]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培养读懂古诗的能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特征,二要懂得古诗的语言特征,三要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Ⅰ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古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古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一、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一定要抓住情景关系加以品析。
首先,把握景物(意象)特征。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其次,领悟诗人溢于景物的情感。山水田园诗表达的常见的思想情感有: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另有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
练中悟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二、边塞军旅诗
边塞军旅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唐代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边塞军旅诗有对边塞风景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独有的自然风貌,更为抒写将士边塞生活做了很好的铺垫、烘托;也有对征战的描写,不过,它常常借助一些意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战争的场面或边塞的风光。这些意象(景象),从用品看,主要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主要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抓住这些意象,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鉴赏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唐代的边塞军旅诗中,还有着一种浓郁的汉代情结: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是唐代边塞军旅诗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边塞军旅诗表现的思想感情较丰富。或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或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妻子的离恨,或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边塞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惊叹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等。当然,更多边塞诗体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矛盾,痛
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张说的“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
练中悟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穷边词(其二)
姚 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结合诗句判断这两首诗是不是边塞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析这两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姚诗和陈诗均为边塞诗。
姚诗题中的“穷边”是极远的边地。诗作写边镇的升平景象借以赞扬边镇守将的防守之功。其中有“将军”“边头”等特定称谓。
陈诗的题目“陇西行”是乐府旧题,一般描写边塞战争。诗作借助“匈奴”“胡尘”“无定河”等特定名称,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2)姚诗借描写边镇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赞扬之情。陈诗以将士杀敌的英勇、战斗进程的激烈、伤亡程度的惨重、亲人盼望的无期,来寄寓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三、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借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的干脆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从表达方式看,怀古咏史是手段,抒怀讽今是目的。
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有关人物。比如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怀古咏史诗大多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情,一定有现实的因素。此类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评判历史,发表观点,诗人只是旁观者,不置身其中,如杜牧《题乌江亭》。另一种是把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类比对比,
寄托伤感;或借古讽今,哀叹兴衰;或总结经验,以古谏今等。
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内容有: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手法有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等。
练中悟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注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一水:亦作“二水”。
(1)诗人为何要把吴、晋作为咏怀的对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云蔽日”是个比喻,联系“长安”这个特定的所在,说说诗人愁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吴、晋是六朝的代表,金陵是六朝古都。
(2)君王被奸邪蒙蔽,自己不得任用。
四、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首先,抓住“物”的形象特征。从具体描写物象的诗句入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
其次,理解“物”所寄托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咏物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
再次,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从表现手法上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比喻,从描写方法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练中悟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 ①关月:关塞上的月亮。②矰缴(zēnɡzhuó):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标题“孤雁”中“孤”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孤雁”是怎样的形象?诗人借孤雁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孤”字是本诗的“诗眼”。“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既写出了大雁的孤独,又写出了诗人羁留客地的离愁别绪。
(2)“孤雁”孤独、压抑、恐惧,在艰险的行程中,它心境凄凉,心有余悸。诗人漂泊异乡,世途艰险,通过对孤雁处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五、送别怀人诗
送别怀人、抒发离愁别绪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和主题。
首先,要掌握送别怀人诗的结构、写法。一般是即景抒情,开头叙事或写景,然后是抒情表意。就律诗(绝句)而言,首联叙题写意;颔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颈联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颔、颈联或颠倒并说亦可)尾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其次,把握诗的常见意象,如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酒、月、阳关、舟、灞桥等。 再次,掌握诗的情感内容。送别怀人诗表达的情感丰富复杂,一般的情感有: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绪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虽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想象、虚实相生,③比喻,④衬托、烘托。
练中悟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 ①皇甫冉:唐代诗人。诗人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代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诗人乘船相送。②阴虫:蟋蟀。
(1)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②①
影视动画的分类和特点
从根本上来说动画电影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动画片,这是一种视觉风格的探索,影像是它最基本的元素。另一种是叙事动画片,这种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严谨,按照电影的文学章法编故事,遵循电影的叙事方法。它是利用动画形式表现事件、人物、思想情感。接下来看下它们的不同。
一、实验动画片
1.追溯动画发展历史,应该说动画的技术是从“实验动画”开始的。如今的实验动画片更倾向于学术探讨的特点。因为这种类型的动画片只在学术研讨会或电影节展示,所以有人称之为“艺术性动画片”。
2.实验动画片的含义:1.形式上的实验2.内涵方面的探索(注:从内涵到形式的本体元素的极限发挥)
3.实验动画片的特点:1.试验的性质2.个体化创作
4.制作流程:由个人编导、设计、制作、配音等。开放式影片结构、非典型人物造型,具有多重性格的普通人。描述的事件是对普通现象的放大观察。《平衡》是作者对“平衡”这一现象以及所产生的时空联想、反思等心理现实的描写。《天鹅》用沙子的变化表现天鹅美丽的动态变化,作者意图就是想表达——真正美好的事物不能重复,因为沙子形成的不同动态在影片结束后就消失了,再也无法恢复原样。
5.当动画进入工业化运作时,已经代表进入了“商业动画”的产业模式。而这时还在坚持自我风格、形式、技巧以及制作方式的动画艺术家的作品就被称为“实验动画”。
二、叙事动画片
1.特点:
严谨的故事结构
明确的主人公
明确的时空关系
明确的因果关系
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以及较为明确的结局。
2.叙事动画片的角色是为剧情服务的,所以人物塑造要求典型性格,因为观众去影院欣赏动画片是抱有期望值的,也就是希望被感动。所以角色设计要求照顾各方面。动作设计要求符合运动规律,强调逼真的表演风格。如《埃及王子》第一个段落希伯来人受苦受难、母子躲避追杀、母子分离场景等„„这些动作设计都是真实情景的再现,这种真实感带来紧张感和冲击力。(1998年梦工厂这部动画片在当时获得非常多奖项,也把当时的特效运用到极限,很多镜头都运用了特效,其中分红海那段特效特别震撼,只有7分钟,但是由16位画师画了3年时间,一共画了318000个电脑小时完成)
3.叙事动画片的分类
文学性叙事方式《幽灵公主》《梦幻街少女》
戏剧性叙事方式《埃及王子》
纪实性叙事方式《种树的人》
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有内涵,有思想。
有人说:宫崎骏是动画界的黑泽明,是当之无愧的。他对于日本动画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更是无人能及,宫崎骏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他的女性主义思想在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色彩和背景设计分析:
《龙猫》影片中,宫崎峻有效地利用了色彩来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同时,《龙猫》选取了充满了大自然气色的乡间作背景,蓝天、白云、绿地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人们理想中的生存状态,使背景色彩充满了象征意义 。绿色往往是清新、健康、环保和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宫崎骏动画创作中一贯坚持的基调和主题,他用郁郁葱葱的“绿”来显示生命力的旺盛和顽强。也用绿色体现他特有的人文关怀,关注人与自然,
影片以暖色调为主,着重刻画和谐温暖的场景。很多场景中都有深深浅浅的绿色以及其他色彩。整部影片在色调上非常统一自然。
背景设计《龙猫》属于写实类风格。结构、光影交代的很清楚,质感强烈。背景绘制中,颜色深浅对比、阴影与光线明暗的运用对于表现镜头是很重要的。
《龙猫》创作背景:
应该是电视还没带进家的时代,东京附近的郊外,一开始宫崎骏想设计一个6岁左右的女孩,后来决定还是一分为二设计出2个姐妹,一个15岁,一个4岁。
宫崎骏和久石让音乐
唯美的画面与贴合的音乐完美合一是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成功的基本要素。影片背景的画风始终保持清新浪漫的基调,有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
《龙猫》:电影音乐带有苏格兰风格,其主题曲也是由民歌曲调改编而成,就像是一本小孩日记,里面充满真实和想象,但都是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怀念。干净的画面配上时而空灵、时而轻快、时而震撼的音乐,让人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
宫崎骏的作品
女性主义的完美诠释
宫崎骏在其影视动画作品中善用女性的视角隐晦的去揭示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问题——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环境的污染、战争的伤害等。很显然,这些主题恰恰是需要全人类甚至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其影片中的女主角既有女性的柔美与温和,又有在面对困难与危险时的坚毅和刚强,很显然这些人物的塑造成为影片中美好与胜利的化身。
《功夫熊猫3》
视觉效果仍然是影片最大的亮点。去年的《大圣归来》在技术上确实达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准,而且在故事上也有突出的进步与亮点,但最明显的硬伤就是视觉的细节处理,例如最后大Boss身上的皮肤等等,而这些细节恰好就是《功夫熊猫3》最大的优势。从每一个人物动作的行云流水,到熊猫村世外桃源般的美轮美奂,几乎把细节处理到完美,尤其是类似于天煞摧毁翡翠宫的大场面,其精细程度让人叹服。
除去技术之外,《功夫熊猫3》在美术风格上也是彻底的吃透了中国元素,片中几处水墨画风格的片段十分亮眼,在配乐上也没有一味的走大气磅礴的史诗风格,而是加入了中国传统乐器演绎出了动人的中国风。熊猫村中大到山水,小到挂饰,都是中国味儿十足。影片甚至还为中英两种语言做出了两款分别对应嘴型的版本,诚意十足,可以说为了使它看起来更加的中国化,中国元素是从全方位渗透进了影片中。
《大鱼海棠》中的美术设计
梁旋做了一个梦:一群大鱼在梦中围着他。2004年做了一个短片。筹备了12年,终于做出一部电影。
1.“中国红”的色彩表现非常明显。红色作为主基调,比如灯笼、对联,椿湫的衣服,大鱼的颜色,海棠花的颜色,红色的基调充满整部影片。黑色和绿色做搭配,显得神秘稳重。
2.插画风格的画面设计
插画风的画面设计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呈现出很精美。影片中大到壮观的土楼,小到精细的门柱对联,还有海天之门的开启,几乎很多场景都可以独立出来当壁纸。
3.返璞归真的音乐表达
吉田洁为影片配乐。音乐无国度,影片中大鱼虽然没有话语,但是大鱼的音效完全能够让观者体会到他的意思和情绪。
4.中国元素多
土楼、华山云海、梯田、盐湖等自然风光。海棠花、白鹤、凤凰、莲花灯、油纸伞、蓑衣、龙头船、石狮子等。
这部影片我们看到中国动画的成长,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是看出我们中国动画正在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风格和定位。中国元素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逐渐跳出对日本动画的全盘借鉴,这些是值得肯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