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婴幼儿】
一到三岁幼儿心里特征
人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其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可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婴幼儿期(0-3岁)、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当然,人的发展是连续的,尤其是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这些分期是相对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0-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是处于无条件接受期。婴幼儿期是指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这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借所谓的无条件地从外界学习模仿的早期过程。儿童的身高体重成倍增长,学会辨认物体,认识周围的人,学习走路,用语言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 这一时期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包括基本生活能力,感觉运动能力发展,运用言语能力和交往能力,如辨认物体和人,学习进食,学习控制大小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称呼人,按照吩咐或执行一些简单指令。 此期人格发展的特点是儿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表现出各种基本情绪活动特点,如焦虑、恐惧、羞怯、敌意和愤怒。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特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显。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信赖危机和自主危机。若儿童在1岁左右得到适当照顾,如来自父母温暖、关心和爱,必要的生理和感情需要的满足,则儿童形成信赖感,危机得以解决,产生希望品质,否则出现信赖危机,产生不信任和焦虑感。在2岁~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探索环境活动增多,并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时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此时若父母管制太多,对儿童的不当行为加以过分责备甚至惩罚,则使儿童产生怀疑的性格,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不信任,若父母能够理解儿童行为,以引导、鼓励和适当批评结合,则使儿童增强自信,促进自主危机的解决,形成意志坚强的品质,在将来生活中出现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此期人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依恋行为通常指婴幼儿寻找并保持与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亲密关系的行为倾向和表现。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对将来的社会化和人际关系发展有重大影响。由于依恋行为形成和发展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婴幼儿寻求保护,对父母的亲昵和依恋行为;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婴幼儿的关心和依恋,父母的行为同时对儿童产生影响,促进婴幼儿认识世界,形成信赖与不信赖,安全与不安全感等人格特征。如被隔离抚养的婴幼儿(孤儿院的儿童)由于缺乏与人的交往,依恋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限制,其长大后可出现对人冷漠、孤独,缺乏社会交往等人格特征。 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都强调喂食对依恋行为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讨喂食的意义,动物心理学家Harlow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实验研究。他以罗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婴猴由人造母猴喂食。人造母猴则分为二种:一种由金属丝所构成,称为金属母猴;另一种外形与金属母猴相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层盖了一块绒布,称之为绒布母猴,两种母猴身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如果让婴猴自由选择,无论绒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婴猴总是选择绒布母猴,花大部分时间依附在绒布母猴旁。婴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去金属母猴那里寻找食物。 分别由两种母猴抚养的婴猴对母猴的依恋反应也不相同,当实验者将玩具熊等陌生物体放入猴子居住的笼中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立即逃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一定安全感,稍后,它会试图接近陌生物体,出现探索行为。但在这种情境下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产生的反应就大不一样,它发现有陌生物体时不是逃向母猴寻求保护,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而是紧张不安,
或者想将陌生物体推开,或者躲在一边,局促不安。 将婴猴与母猴分开一段时间后又放回原处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欣慰和依恋。但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则无此表现。 Harlow由此认为,身体接触的舒适对依恋形成的作用比喂食作用更重要。其实,这个研究的意义还不仅于此,正如Janis等人指出,依恋行为发展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①满足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饥渴和寒冷时的需要;②感情表达接受、沟通,如恐惧时的依靠;③刺激心理的发展,如母亲对婴幼儿行为作出的微笑、模仿和鼓励。依恋行为中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和健康人格的发展。由此可见,外界环境所给与的即是孩子所接受的,所谓种下玫瑰得芬芳,种下罂粟得恶果是也。
3岁幼儿的心理特点
3岁幼儿的智力发育很快。就记忆而言,读书给孩子听时,只要多读几遍。孩子就能完全记住,如果一旦中间说错了一点点就会给你指出来。唱歌也如此,学得好、记得牢,教几遍以后就能唱。就这样,3岁儿不但能记住那些具体的、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而且还能记住那些听来的、自己说过的抽象的事物。这就是3岁儿在记忆方面的一大特征。
3岁幼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关心,兴趣很浓。对所有事物要刨根究底地问个没完。这是由于孩子对这些事物怀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就努力观察、学习、询问和尽力想理解。可以说,智力的发达与否全在于兴趣如何。3岁儿时期正是对什么都有极浓厚的兴趣的时期。因此,作为大人应该尽一切力量培养孩子的这种兴趣,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非常重要。
3岁幼儿则害怕那些看得见的东西如动物、假面具、黑暗等。主要原因是,虽然孩子已开阔了眼界,看得多、听得多,但尚未能真正理解这一切。比如说,1岁的孩子看见狗也不会害怕。这是由于情感尚未发达,同时尚不知道狗是什么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害处之故。但到了2、3岁时,看见狗咬人,人们都怕狗,逐渐懂得了狗是可怕的动物,于是就开始怕狗了。等到大些,知道了只要喜欢狗,狗就不咬人以后,就又不怕狗了。
3岁幼儿已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很少像2岁时那样一发火就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加上自制能力也多少强了些,那种攻击型的态度少了起来了。3岁儿的喜悦已不是一般物质性的,会因为使爸爸妈妈高兴而高兴了。因此,又把3岁这一年龄叫做捧人的年龄。做什么事只要妈妈高兴,就会神气十足,兴致勃勃地去干。另外,也能懂得一些幽默的话了。对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讲,他们接触到
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树木、小河或公园里的动物、秋千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例如,他们会对飘走的云彩招手说:"请再来玩。”会对被雨淋湿的童车同情他说:"你在哭吗?我来帮你打伞好吗?"这就是幼儿心理最突出的特点。
3岁幼儿的主导活动。由于这个时期幼儿想象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例如,一片树叶在过家家时可以当作盘子,在买东西时可以当钱用;一块木片,一会儿当火车,一会儿当手枪,一会儿又当木头人。幼儿在一起游戏时,一块积木宝宝掉到地毯的大海里,马上会有一辆纸盒急救车开去救援。每一种游戏都有孩子自命的意义,任何一个游戏里都藏有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这个时期幼儿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幼儿那样各玩各的。
3岁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开始学习性别的区分。起初,孩子由于男女间身体上的差异和行为特点而对性的区别发生兴趣,随后幼儿便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开始习得同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反应。在幼儿习得性别区分的过程中,爸妈及周围人给予的赏罚起着直接而巨大的强化作用。幼儿往往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求得同样的行为和感受。女孩子们模仿母亲玩当妈妈的游戏,尽量地学着母亲的温柔、能力和女性的性别行为;男孩子们则模仿父亲的男子汉态度和行为,希望自己像父亲那样严厉、果断。
3岁幼儿很喜欢结识伙伴。这个时期孩子在伙伴中体验到了完全不同于爸妈及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种在伙伴帮助下的自主活动能使幼儿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为幼儿创造同众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机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是孩子们结识伙伴的好场所。
4岁幼儿的心理特点
如果有人问:“幼儿最吸引人的阶段是什么时候?”专家一定毫不犹豫地说:“4岁”。但是对一般的大人而言,这个年龄却是最令他们头痛了。与3岁或5岁的时候相比这下,4岁儿童最不温顺;由于他们正处于所谓“精力旺盛年龄”,身体的一切机能都生气勃勃地向各方面开始发展。
4岁幼儿精力非常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那样是反抗意识强烈,反而十分喜欢与人亲近地接触社交生活;只不过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被人认为喜欢反抗。
4岁幼儿非常喜欢任何事都尝试,不论是锤子、剪刀、秋千或三轮车,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见他披着花衣服模仿电视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4岁幼儿这时期成长的脚步非常快。如果他们稍加停留,用认真的眼光注视着某件事时,一定会发现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接着便穷追不舍地发问:“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呢?妈妈。”对4岁儿来说,这世界上的事对他们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为了想了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去追究。对幼儿这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
4岁幼儿同时也有大方、自夸且喜欢吹牛的一些特点。如果谈到他们有趣的话题,往往令大人自叹弗如。总之,4岁的幼儿已具有整个人格的缩影,日后会很巧妙地陆续表现出来。迅速成长所导致的偏差和混乱,普遍地出现在4岁儿身上,希望大人以宽容的心来面对这些问题。
对四岁幼儿的教育和引导,家庭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列几点:
一是不要嫌烦: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此外,在母亲为晚餐忙碌时,由父亲代为陪伴孩子也是个好方法,这时候父亲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见闻告诉幼儿,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 二是内外的差异:话再多的4岁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现在怎么搞的?”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
三是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话:4岁儿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这时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会化禁止他们说粗话而干涉他们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们的生活。当4岁儿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总
之,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三岁幼儿特点
对于幼儿来说,三岁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幼儿从三岁开始进入幼儿园上小班,开始他们的集体生活,适应一个崭新的环境。那么,这些小班幼儿心理特征到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岁幼儿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如果老师说“×××,把你的手绢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玩手绢。
父母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2.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
与三岁和五岁的孩子相比,四岁的孩子最不温顺,让家长疲于应付,很是头疼。但是四岁也是幼儿发展特别快的一个时期。他的行为都是由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所以,只要我们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我们就会发现四岁的幼儿最可爱。
一、幼儿的特点
1、精力充沛。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年龄的幼儿,可能没有比“精力充沛”更适合的了。加上对这一年龄的孩子来说,世上的大部分事仍是陌生的,所以他会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喜欢任何东西,所以你会看到他们整天在不停的活动,而且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穷追不舍的发问“这是为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妈妈”。可能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对这种追问吃不消。
2、分不清现实和想象中的现实。对四岁的孩子来说,想象突然变的比现实还重要,这常使他们感到迷惑,分不清现实和想象中的现实,就会讲一些颠三倒四的故事,还有说话夸张这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很漂亮的飞机,他可能会说:“我妈妈昨天也给我买了一个大飞机。”虽然你并没有给他买。但是请家长注意,孩子并不是故意说谎,他只是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而已。所以请家长不要过分在意孩子说的话,更不要为此而惩罚孩子。
3、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四岁的幼儿发展有这样一个心理冲突,就是主动对内疚。这一时期,幼儿探索世界的主动性很强,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有与伙伴一起玩的要求。对同龄人有好奇心,有伙伴意识。这一时期,他已进入幼儿园,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向社会标准转变。所以这个时候,孩子融入社会的程度如何,对其以后的发展很重要。
了解以上特点后,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
二、父母的教养重点
1、 不要嫌烦
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
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
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
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
此外,在母亲为晚餐忙碌时,由父亲代为陪伴孩子也是个好方法,这时候父亲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见闻告诉幼儿,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
2、 内外的差异
话再多的4岁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现在怎么搞的?”
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
3、 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话和谎话
4岁儿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这时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会化禁止他们说粗话而干涉他们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们的生活。
当4岁儿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总之,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孩子说谎的原因我们刚才已经分析了,并不是孩子有意为之。但是家长却往往会把孩子这个小问题无限夸大,并联想到未来会如何,而对孩子进行斥责和惩罚。这样只会起到负强化,使孩子习惯说谎。或者因为害怕惩罚而变得沉默寡言。所以,正确对孩子这个时候的说谎,家长不必在意就可以了。
4、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
我们刚才说了,四岁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知道,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探索。但是呢。就很多家长常常会觉得孩子的问题太无聊或者是无理取闹而予以斥责;还有的家长因为太忙,而忽视了孩子的问题。当孩子一提问,他们就会觉得没有意义而让孩子一边玩去,别打然父母的工作。不知现场的父母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这样做,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失去探索的信心和兴趣。然后父母再费尽心机的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还很不愿意。如果您的孩子还小,那么请您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兴趣。很多家长会说,有些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不知道也无所谓,您可以实话实说,告诉孩子您也不会,然后跟孩子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慢慢的让孩子明白如何自己去找答案。当您通过切各种方式解决了问题以后,一定不要忘了谢谢您的孩子,谢谢他让您懂得了更多。,这样孩子就会很兴奋,并且增强他的探索欲望。
5、让孩子成功。
因为这时期孩子有主动性,积极进取。如果打击太多,孩子的发展就会退缩。所以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多体验成功,在这个年龄,他有一次克服困难的经验,就会定型,而且会持久,长大后,成功的几率非常大。所以这一时期,让孩子多参与活动,多做家务,做父母的小帮手,父母要对其多鼓励、称赞、孩子的生活能力强,学习能力才会更强。
6、进行延迟教育。
美国人做过一个叫“糖果测试”的心理学试验,科学家把一群四岁大的孩子放在一起,用糖果哄他们,但孩子们在吃糖之前必须做出选择,如果他们愿意等大哥哥们回来一起吃,作为奖赏,每人给两块糖,如果不愿意等,马上给糖吃,但只有一块。二十年后,科学家们发现,愿意等糖吃的孩子比不愿意等的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就。试验表明,如果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或她就能更好地取得成功。聪明的孩子不一定成功,能控制自己的孩子才能成功。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对孩子的延迟教育,教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品质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培养。我举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你家里的玩具非常多,孩子要什么马上给买什么,您就可以发现,孩子对事情会没有耐心,而且对玩具一点都不珍惜。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需要的马上满足,如果遇到挫折,他很难去应付,而且因为东西来的很容易,所以就不会珍惜。同样一件玩具,如果您换种方式。比如,孩子看上了一件100元的玩具,您可以跟孩子商量,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挣钱来买玩具,那么等孩子拿到玩具后,就会十分珍惜。因为这是孩子通过劳动,经过等待,
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种教育方式会害了孩子!
在孩子面前任意发火或者无原则迁就都不是父母恰当的行为,唯有正面管教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到底怎样做才算“温柔的坚定”?推荐大家看一篇幼儿园老师的心得分享。
先表明我的观点: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是很不合适,且没有必要的。 我们幼儿园原来曾经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非常严厉,说一不二,基本不商量,母亲很柔和,习惯迁就孩子。这个孩子问题很多。 在父亲面前极其乖顺,父亲任何要求立即执行,即使有些过于严苛的要求。 在母亲面前,这个孩子极其固执,母亲说什么基本不听,为所欲为。
所以,他是否听话,完全取决于父亲是不是在场。如果父亲在场,他就是乖宝宝,父亲不在场,他就各种闹腾。他在父亲那里过度乖顺,所造成的压力,很多时候都释放到母亲身上,我不认为这种模式有什么地方好。
之所以很多人推崇这种一个黑脸一个红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教育,也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温和而坚定”。 很多人都听过“温和而坚定”这种说法,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想过怎么去做。
要想温和而坚定,有三个步骤:
一、跟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对你有亲近感。
一岁多点的孩子,多陪他,爱抚他,藏在妈妈身后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都可以。
再大一点,三五岁,你可以关心他画里画了什么东西,周末去哪里玩过了,你也可以加入他的游戏,跟他赛跑之类的。
到了六七岁,你可以关心她喜欢的形象,奥特曼或者女王艾莎,白雪公主之类的。 让孩子感到你是安全的,关心他,以此建立和孩子的关系。
二、你的内心非常地有原则,有底线,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其实,很多父母没弄清楚什么是“自由”,在孩子一两岁或者三四岁的时候,想吃饭就吃饭,想不吃就不吃,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不出去就不出去。到了六七岁,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严,不听话就打,这样孩子当然很不舒服。
真正的“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小孩一两岁的时候,脑子还不是很清楚,你让他决定是什么意思?他根本不知道做了决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承担不起结果。所以,“自由”和责任是一体的。他能负多大的责任,就能有多大的自由。 比如,一岁半小孩想吃冰棒,吃完了可能拉肚子,他不一定能把拉肚子和吃冰棒联系起来。而且,他那么小,拉肚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不明确。所以,大人就不必给他吃冰棒的自由。因为他无法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可是,如果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吃冰棒,我觉得就可以给他这种自由了。吃冰棒之前告诉他,如果拉肚子了,请他自己艾灸肚子。如果他可以负责,就给他自由。 所以,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刚开始,孩子只能承担一丁点责任,就给他一丁点自由,慢慢的,孩子能承担的责任多了,自由也越来越多。
两岁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穿鞋,五岁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九岁孩子决定周末全家去哪里郊游,并且准备所需的点心和水等杂物。
现在,我们回到“温和而坚定”,父母内心需要很坚定,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原则和底线内心要清楚。
如果是必须听从父母的事情,比如夜里九点上床睡觉,父母内心就要很坚定了。九点钟的时候,去跟孩子说要睡觉了。如果孩子有些事还没做完,可以同意延长十分钟。但是九点十分,父母必须把孩子带到床上,关灯睡觉。不管孩子哭闹还是使劲乱动,都必须让他在床上。可以在他哭闹时搂着他爱抚他,但不能让他去做别的事情。父母内心要很安静,不要害怕孩子哭闹或挣扎,也不要因为孩子困难发火。坚信自己的原则,轻松些,静静地搂着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额头吻一下,但是切记,话不要多,少讲道理。
三、温和而坚定,“坚定”是一定要长期执行的,要形成习惯
明白了孩子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担多少责任。这时候,父母内心有原则有底线,就要一直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孩子可能因为不愿穿厚衣服在地上打滚,也可能因为没冰棒吃哭两三个小时,只要你下了决定,就不管他怎么做,把你的决定坚持下去。并且,孩子一直哭闹时,你需要爱抚他“宝贝,你还小,妈妈不让你吃冰棒是因为爱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的大人。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你一年一年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慢慢长大,你始终陪在孩子左右,孩子也知道遇到任何困难,父母始终是港湾。
所以,请温和而坚定地对你的孩子吧。
雅心行 创未来
3岁女童照顾截瘫父亲 当地已安排医院救治
雅心行 创未来
雅心行 创未来【三岁小女孩唱的父子】
山东商报12月22日报道 连日来,一组讲述德州乐陵市黄夹镇三岁女童董心怡悉心照顾高位截瘫父亲董建设的图片,通过论坛、微博等渠道快速流传,网友看后连呼感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孩子真是太坚强。”董心怡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坚强妞”。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一个只有三岁的女童,要照顾高位截瘫的爸爸,只怕勉为其难。三岁,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生活的担子,何以会落在她身上?这个家,状况究竟如何?记者昨日赶赴乐陵市黄夹镇进行探访。
一次意外
年轻父亲高位截瘫
这是一个极为破旧的农家院落,堆积着两大堆枯败的树叶这是用来代替木柴或煤炭烧水做饭的,董建设就躺在屋子里几块木板搭起的炕上,身上盖着破旧的被褥。
说起往事,董建设神情黯淡,声音低沉。2007年7月16日,23岁的董建设骑着摩托车,送四五个月大的女儿去岳母家。当晚7点多,在回家的路上,他连人带车栽倒在一片葱地里……
“家境本来不错,但孩子出事后,家就开始变得不像家了。”董建设的父亲董合民对记者叹气说,在砸锅卖铁凑齐了七万多元的治疗费后,家里已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2009年下半年,分居许久的妻子终于和董建设离婚。这几年,董建设绝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生活几乎不能自理,靠导便管大小便。
爸爸口渴了吩咐一声
3岁娃就跑来倒水
董合民说,一直到现在,全家还有好几万元的外债没偿还。正因如此,已经50岁的他不得不和老伴长期外出打工,而照顾董建设的担子则落到了董建设87岁的奶奶和只有3岁的心怡身上。
雅心行 创未来
身高尚不足一米,言语也不清晰的董心怡对记者的到来并不怯场。在和其他同龄孩子玩耍时,也一样俏皮。但在董建设的病床前,三岁的她却格外听话。在董建设的吩咐下,她熟练地找来尿盆,将董建设导出的尿接走,并且麻利地倒在屋外的茅厕中……
董建设说,有时他渴了,喊一声,小心怡就会跑过来,倒水给他,然后出门在不远处玩耍。“心怡现在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端屎端尿、端洗脸水以及煮点方便面供我们爷俩充饥。”看着穿梭在人群中的心怡,董建设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争取在女儿上学前,学门手艺,早些独立起来。”
会端尿盆帮爸爸接尿
吆喝记者“别跟着我”
见到记者的到来,小心怡甚至有些许的兴奋,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只有自己明白的话,来回穿梭在大人中间。
中午吃饭时,她俩手捧起硕大的瓷碗,拿起筷子就把面条扒拉进自己嘴里。有邻居悄悄对记者说:“别人家孩子这么大时,都还要喂饭呢。”在电视台记者的“要求”下,心怡拿起角落里的尿盆,为父亲接走了不多的尿液。看着长枪短炮追着自己去茅厕,她不时回头吆喝着“别跟着我”。随后,她又在父亲的要求下,将电饭锅端到水缸边,拿起茶缸,从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水缸里舀出水倒进锅内,做出一副要做饭的样子……
有邻居抱着和心怡差不多大的孩子来了,心怡才露出了一丁点笑模样。
继母自诉
儿子的确很可怜
可我并不是恶人
网帖中写道:“妻子的抛弃、父母(继母)的漠视,让这个七尺男儿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对于父亲董建设来说,女儿是他全部的安慰。”在昨天的采访中,董建设的继母付女士一直躲在偏房中不肯露面。当记者来到她面前时,未等开口,她已是泪流满面。
“还说什么呢,一千个好,一万个好,现在都没用了。我现在是唯一的恶人了。”长叹一口气,她喃喃自语说:“年轻时没打过工,五十岁了,为了这个家出去打工,却换来这么个结果。”
付女士介绍说,为了偿还为董建设治病欠下的外债,她和丈夫董合民不得不以50岁的年龄外出打零工。“什么都干,只要挣钱的活都干。”她告诉记者,她是今年秋季在外帮人刨土豆时,才听到自己“坏话”的。一名同村妇女用奇怪的语气问她:“你们家的馒头是不是都装起来,挂到墙上不给董建设吃?”“一听这话,我当时就觉得头大了!“大家都摸摸良心,要是我真不给他饭吃的话,他瘫痪后还能活到今天吗?”
雅心行 创未来 不过当着记者的面,付女士还是说道,甭管咋样,这是一个家,“我是个继母,话不能多说,可董合民终究是他的亲生父亲吧。不管怎么说,我还会继续照顾儿子,照顾这个家。”
对话董建设
她越懂事,我心里就越愧疚
记 者:你遭遇车祸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董建设:说实话,车祸之后,我很消极,感觉生活全完了。我当时就想,还不如死了算了。一个健全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残疾人的生活,我曾经几次想到过自杀,当时非常讨厌和别人沟通。
记 者: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
董建设:孩子和家人对我的关爱。对亲情的眷恋,让我无法舍弃生命。
记 者:听说事发后,你的妻子离开了?
董建设:(沉默5分钟)是的,车祸四个月后,她就走了。当时我也很难接受这个现实,现在回想起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也没什么好去责怪的了。
记 者:你现在对她是什么态度?
董建设:不恨她了,但没好感。
记 者:网上有消息说,你和自己三岁的孩子相依为命,你对孩子有什么要说的吗?
董建设:我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从小没享受到完整的母爱。没想到现在孩子变得和我小时候一样了,我亏欠她太多了。
记 者:你感觉董心怡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董建设: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宠爱有加,但我却没法让她感受父亲的呵护。想起这些,我就更心疼。三岁,都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看着她越是懂事,我心里就越愧疚。
记 者:孩子经常陪你聊天吗?
董建设:是的,虽然有时听不懂她说的什么,但一听她说话,我就很开心。她也很乐意陪我,她肯定知道我心里不好受。
记 者:在你卧床这么长时间里,你觉得谁照顾你最多?
董建设:我奶奶。其次是我父亲,还有孩子。
记 者:听说镇政府安排了医院,你不愿意去?
董建设:有这事。主要是考虑到媒体要来采访,我怕在医院不方便。
记 者: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董建设:我知道我很难好起来了,只希望我身上的一些伤口好了后,能自己学点技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里和孩子减少点负担。其实我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让她多接受教育。
记 者:你心里头,觉得亏欠孩子很多。【三岁小女孩唱的父子】
评分标准
从不 很少 偶尔 有时 常常 总是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1.每天晚上想睡觉的时间差不多都固定(变动仅在半小时内)。
2.对于静态活动(如:讲故事、看图、画画)显得坐立不安、不耐烦。
3.不挑食,对食物没有特别的偏好。
4.在陌生的环境中,情绪仍是愉快的。
5.看到医生时的第一个反应是能接受医生的样子。
6.和父母一起玩游戏,注意力只能维持一、两分钟。
7.大便的时间每天不固定(相差在一个小时以上)。
8.早上起床的时候,显得烦躁、不愉快(例如:愁眉苦脸、哭闹、抱怨)。
9.和新保姆第一次见面时,表现出拒绝的态度(例如:哭、紧抓着母亲不放)。
10.把他不喜欢的食物混到喜欢的食物中,他仍会发现,并且不愿意吃。
11.他可以接受慢几分钟后才把他想要的东西或活动给他。
12.他能安静地让别人替他穿衣服。
13.周围环境虽然吵闹,但他仍然能继续原来的活动。
14.对失败的反应强烈,例如会哭或跺脚等。
15.对于喜爱的玩具,可以一直玩十分钟以上。
16.不在乎食物的温度,不管是冷或热都可以接受。
17.每天睡前想要吃的点心都不一样。
18.要吃东西时,能安静地等待食物。
19.他很容易因别人的称赞而感到兴奋(例如:会笑、叫、跳等)。 20.跌倒或碰伤时就会哭。 21.能够亲近不熟悉的小动物(例如:小狗、小猫),并且玩在一起。 22.有人走过时,他会停止吃东西,去注意那个人。
23.对于类似的饮料(如不同口味的牛奶或果汁),他不会觉察到口味的差异。
24.在新环境中,他仍会主动地四处跑跑、跳跳。
25.解完大便擦屁股的时候,他会愁眉苦脸,或是发牢骚。
26.虽然是陌生的大人逗弄他,他仍会显出笑容。
27.当妈妈走进房间的时候,他会停止玩耍去注意妈妈。
28.他会整个小时都在看书或看图片。
29.他对挫折的反应强烈(例如:会大声尖叫)。
30.每天三餐的饭量都差不多。
31.当他觉得肚子饿,正在等待别人准备食物时,仍能显露愉快的样子。
32.别人帮他洗脸时,可以乖乖地接受,不会乱动或转头。
33.三餐的量不固定,无法预测。
34.他做各种体能活动(如:爬、跳、推东西)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35.当他已经吃饱时,会强烈地拒绝其他食物,把它们吐出来,紧闭嘴巴,或咬着汤匙不放。
36.在屋内,他能够兴高采烈地玩玩具。
37.他正在玩喜欢的玩具时,不会注意到周围的声音。
38.对于第一次到家里来的客人,他也会友善地打招呼或亲近。
39.不论热天或冷天都到户外玩耍,似乎没有感觉到气温的变化。
40.他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五分钟,就跑开到别的地方去了。
41.他能专心地看图画画,不因嘈杂声(如:喇叭声或门铃声)而分散注意力。【三岁小女孩唱的父子】
42.他在家每天吃点心的时间都不一样(相差1小时以上)。 43.要他上床睡午觉或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仍然显得很愉快。 44.他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才能熟悉父母亲不在的环境(例如:托儿所、寄养家)。 45.他能够很快地和陌生的大人谈话。
46.如果他玩的时候碰到困难,就会又哭又叫,反应强烈。
47.他比较喜欢跑跑、跳跳的游戏,较不喜欢静下来的游戏。
48.衣服湿了,他会要求立刻换下来。
49.当他感冒或肚子不舒服时,会很烦躁,容易发脾气。
50.他正在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时,父(母)亲叫他一声不会有反应,必须叫几次。
51.新的玩具或游戏玩不到一个小时就没有兴趣了。
52.他想要去的地方就一定得去。
53.刚到新环境(如:商店、朋友家)的前几分钟,他显得小心翼翼,紧靠着母亲或躲在大人的身后。
54.每天午睡的时间不固定(相差半小时以上)。
55.父(母)打断了他正在玩的游戏,他也不会有强烈的反感。
56.帮他穿衣服或脱衣服时,表现得乖,不需要强迫或威胁。
57.他能够由不熟的人带出去玩。
58.他和父(母)一起出去的时候,习惯跑在前面。
59.他每天活动量最大的时间大致固定。
60.他在玩危险的或不好的游戏时,大人把他带开,他不会哭闹。
61.他会停下正在玩的动作,注意走过的人。 62.在短时间的停顿之后(例如:吃点心、上厕所),还能继续原来的活动。 63.当他遇到别的小朋友时,会高兴地笑。 64.他可以静静地坐着看电视或听音乐。
65.当他被处罚一、二次之后,就不会再重覆那种不好的行为了。
66.对于外面突然发出的声音(如喇叭声),他不会受到影响,仍继续原来的活动。
67.身上脏兮兮的,他也不在意。
68.他每天早上醒来的时间不一定,相差一个小时以上。
69.有一天心情不好的话,而后数天都不太高兴。
70.别的小孩拿了他的玩具,他顶多皱皱眉头,或者仍然微笑,反应不强烈。
71.他可以持续五分钟以上做一件日常工作(例如:穿衣服、收拾玩具)。
72.吃东西的时候,听到特别的声音(如电话铃、门铃)他会停下来看。
73.他能安静地坐着让大人替他梳头或剪指甲。
74.他不高兴或哭闹时,会有很多身体动作(例如:挥舞手臂、跺脚、扭动身体)。
75.洗脸时,他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76.在家中,他可以接受陌生人的亲近。
77.就餐时间到了,他就会有肚子饿的表现。
78.虽然父母一再警告,他仍然会到不被准许的地方去或玩被禁止玩的东西。
79.他会花五分钟以上的时间去详细地研究新东西。
80.不管是好闻或不好闻的气味(如:菜香、烟味、香味)他都不会去注意。
81.当他听到其他小朋友玩的声音,会停止正在玩的活动去注意他们。
82.每天从上床到真正睡着的时间大致相同。
83.保姆(或寄养人)来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高兴或不高兴的反应。
84.纠正他的错误,或训练他建立好的行为时,他会不高兴好几分钟。
85.他能安静地坐在婴儿车内。 86.看电视不超过十分钟,就又去玩别的玩具或做游戏了。 87.第一次见到新的小朋友,表现出害羞,抓着妈妈,或把身子转开。 88.和陌生人相处十五分钟以上,仍然显得小心翼翼。
89.第一次学习新的事物(如:穿衣服、收拾玩具),他显得烦躁不安或是会哭。
90.安安静静地让大人替他洗澡。
91.他能花十分钟以上的时间去练习一项新技巧(如:丢、推、画图)。
92.他不注意食物的口味是否不同。
93.初到新的环境时,前两、三天他会睡得不安,翻来覆去,容易醒来。
94.被带到不熟悉的环境时,虽然父母在身边,他仍会感到害怕。
95.让他一个人玩时,他就抱怨或愁眉苦脸。
96.到新的环境,他不要十分钟就可接受,显得自在、放松。
97.听到门铃或电话铃响,他就停止游戏,注意所发生的事情。
评分
将孩子所得的衡量尺度分总和除以所取的项目总数,即为孩子的某范畴的得分,然后将此分数与正常范围比较,即知有否偏异。(如:运动量的评分就是把这97题所得的分数相加,再除以12,就是孩子在运动量这方面的得分;而适应度就是除以9,如此类推。) 1~2岁婴儿气质的正常范围:
活动量:12.4~19.6 适应度:6.5~11.9 情绪本质:8.9~14.1 规律性:8~13
反映强度:11.5~18.1
注意力分散度:8~12.4
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均属气质有偏异。
这个测试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各位妈妈认清自己孩子的特点,比如说有的孩子适应性强,有的宝宝适应性弱,有的情绪教稳定,有的比较情绪化,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宝宝。 如果觉得自己宝宝在某一方面偏差较大,或着说这个偏差已经影响了宝宝的正常发育,就要去专业的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做更专业的测试,或对宝宝进行咨询。
下一篇:小小智慧树